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精编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家乡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团圆饭丰盛,孩子们放鞭炮,互赠红包,热闹非凡,洋溢着喜庆氛围。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篇1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习俗,从不千篇1律。而我的家乡安徽铜陵过年的习俗在细节上肯定会有所不同。

按照铜陵的老规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了这一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玩耍,无拘无束。而大人们呢,就没有孩子们这么悠闲了。大人们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食材,用于做过小年的饭菜。

过小年的大餐一般在中午或晚上举行,其菜品的丰盛程度几乎不亚于除夕夜当晚的年夜饭。说完了腊月二十三,再说说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吧。

除夕,顾名思义,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到了这一天大人们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和大人们不同,孩子们却是悠闲。在当天,大人们为了图吉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所以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除了一些孩子做了一些“上房揭瓦”的事,不然是不会拿皮带“爱护”还子的。

到了晚上,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孩子们一边吃着美味丰盛的佳肴,一边收着来自大人们的红包,那感觉别提多爽了。全家吃完饭,在之前都会到院子或广场放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既像灵活的精灵,稍纵即逝。又像一头巨大无比的大象,声响巨大。人们带的爆竹不知不觉地放完了。这是人们就会闲聊两句之后依依不舍的回家。在笑声中看着春晚就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这一天的习俗是看花灯、吃元宵和猜灯谜。元宵节的结束代表着这十多天盛典的结束,载着全中国人民的梦想离开,让全国人民在新的一年扬帆起航。

这就是安徽铜陵的春节,热闹而又喜庆。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读到王安石的这首古诗,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春节那热闹的场面。还有家乡春节的种种习俗。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按照我们河南的规矩,白天,卖火烧的生意爆棚,队伍排到了天际,那人忙得一刻也不敢惫慢。晚上,饭桌上摆着香喷喷的豆腐汤,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在万家灯火熄灭之际悄然离去……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一直流传着:脂月二十四,扫舍去尘;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集;腊月二十八,题写桃符;腊月二十九,上供请祖。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这一天,人们都会穿上新衣裳,在门口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挂上冬式各样的年画。晚上吃完年夜饭,通常是晚辈给长辈拜年贺岁,长辈给晚辈回礼压岁钱,他们会用这些压岁钱去买玩具文具、零食一类的。晚上八点,一家人齐聚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享用提前准备好的瓜子糖果。往年的凌晨十二点,你会看到天上划过璀璨夺目的烟花,可惜政策有变,政府明确规定禁放烟花,所以只能无缘于这精彩的瞬间了。

正月初一,金鸡报晓。人们大清早就起床了,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这天早上不吃别的,就吃饺子,香喷喷的饺子在眼前,诱的人垂诞欲滴。吃过早饭,大人们带着小孩子“串门儿”拜年,收新年红包。街边的店铺关了门,不约而同贴上了鲜红的桃符。

一眨眼,一个春节很快过去了,人们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还回味着新年的喜悦,思念着家乡的味道这就是春节的魅力,家乡的温暖。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篇3

在中国,春节可以说是最隆重的节日了。在春节的时候,人们穿上新衣服,去别人家登门拜访。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地域宽广,有不同民族在此居住。所以每个地方的春节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四川泸州泸县。因为春节历史悠久的原因,有很多的文化习俗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而是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所以我们家乡的春节并没有像我国首都那样有太多的习俗。

不过比较隆重的习俗我们也会过,像是穿新衣。春节的第一天大家都会穿上红色的新衣服,象征着红红火火。其实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经常可以穿新衣服了,所以到春节穿新衣服时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在爷爷奶奶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困,平时都穿不了新衣服。所以每当过年时,他们去买衣服时总会特别地兴奋激动。

过年的时候还要祭祖祭神,给祖先烧纸,准备饭菜……

不过我最喜欢放烟花!每当看到五颜六色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就像看到一副美丽的画卷,每当看见家长燃放鞭炮时总会跑得远远的生怕被炸到。稍微大一点后我知道了这个习俗的由来:传说有一只凶兽叫年,每当春节这天它便会来人间吃人捣乱,一次偶然的发现年怕火,便在年吃了年糕后放鞭炮,把年吓得回了天上。从此为了年不再来人间捣乱,便每次过年都放烟花。

还有……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篇4

每年春节,我爸爸都会从外地回来。而且我的老家都有很多习俗,比如:放烟花、聚在一起吃饭、看《春晚》等等很多有趣的事。

最让我难忘的是和爸爸一起吃饭,因为每年春节要过完的时候,爸爸都要出去工作,所以我很珍惜。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放烟花,每当放烟花的时候,我非要和爸爸一起放,不然我就拉着爸爸的衣服不放,等了半小时了,爸爸才同意我和爸爸一起放,和爸爸一起放的时候,我的心甜滋滋的,好像刚吃了糖一样甜。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和妈妈给我讲春节的来历和习俗,现在我都还在记着,有一次晚上,我自己放烟花,不小心燃到了自己的衣服,爸爸及时发现;用水帮我灭掉了火。

记得春节的有几天,我们一家人会去乡下去祭祀我们的祖先,祭祀祖先要准备很多东西,比如钱纸、烟花、蜡烛等等,反正这个拜完就去拜另一个,反正就从早上弄到晚上,而且每次先插旗子,再用一点点的钱纸在周围撒一些,接着点些蜡烛和钱纸,最后许自己的心愿,走了之后,放烟花来庆祝他身体健康。

还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晚》。春晚是每家每户都会看的,春晚开始的时候之前,人们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准备看了,而且我在看《春晚》的前十多天都盼望爸爸早点回来,还有半夜三更地起来看日期表,数爸爸还有好久才回来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春晚,一起放烟花,来度过美好的春节,每次和爸爸一起看春晚我都有些小激动,有一次,差一点就要流眼泪了。

这就我的老家的春节。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篇5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岭人,出生在温岭,家人也都在温岭。在这个小康社会中,大家都在改变,而不变的,就是各种风俗了。

这各种风俗中,我认为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除夕的那天晚上了。每年的那时,我们都会到爷爷家去吃团圆饭。记得前年的那一次……

我推开爷爷家沉重的木门,看见厨房里头爷爷和伯伯一家已经在准备了。爷爷蹲在炉子旁,拉着鼓风机,又不停地往炉子里塞小木条儿,眼睛还眯成一条缝儿,估计是被烟熏的吧;伯伯左手拿着一个白碗,右手捏着一块毛巾,正弯着腰低着头使劲儿地刷碗,都还没有注意到我们来了;伯母正站在炒锅前,身体微微后仰,用锅铲不断翻炒着锅中的食物;表哥坐在小板凳上,全神贯注地洗着面前的一颗菜,左洗洗右搓搓,有模有样的。

“喔!你们来啦!快来搭把手。伯母看见我们,两手在围裙上抹了几下,马上给我们安排了活儿,还不停地问来问去:“最近怎样啊。升职了没?听说你们买房了,怎么样?多少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多数时候得硬着头皮回答。而要是没有了这样特殊的“问候”却又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这才是年的味道吧。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老家的特殊仪式就开始了。在祖先的挂相前摆好桌子,再放好饭菜,我们轮流祭拜,意思便是请他们也一起来吃饭。完毕,我们也坐下来吃,但一定要留出几个空位,因为祖先们也要吃啊。就这样,几代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

吃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放烟花,在后院里挥舞着烟花条,在客厅看着春晚,可尽兴了。

其实春节并不是什么节日,只不过有个理由让人们团聚。家乡年俗和小康生活,他们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而年味也在随之改变。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篇6

说到春节,谁心里想的不是红红火火和喜气洋洋这两个词呢?在春节里有许多的风俗,比如我家中,我们会在春节这一天里来包圆团。

所谓的“圆团”是一种民间美食,它十分好吃,做法简单,味道鲜美,而它所表示的寓意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十分惹人喜爱。

所以这次春节我们做了这道美食,由我和奶奶一起做这一道美食佳品,奶奶先弄来了一袋面粉,然后加入水用力的搓,直到变成软软的状态,接下来奶奶把搓好的面粉,掰成一小段小段的,紧接着奶奶给我示范起来如何做圆团,先把面粉搓成一个圆,再用手向中间慢慢地旋转起来,这时的面粉会逐渐成为一个勺状形,差不多了后,再向里面放馅料,接下来再把开到的那个口子慢慢的旋转直至封上,和原来一样做成后的圆团也是一个圆形的。接下来到我尝试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轻轻的掰下一段面粉,搓成一个圆,然后慢慢的旋转直至成为一个勺状形,我不敢放太多的馅料,放了一点后,到至关重要的一步了,我十分紧张,目不转睛的盯着手里的圆团,生怕出什么错,我慢慢的旋转起来,圆团的形状逐渐变成了一个圆形,我十分高兴,就在将要成功之际,手不小心一滑,手里的圆团不小心破了一个小洞,小部分的馅料露了出来,我赶紧掰了一小段面粉,慢慢的把那个小洞给补上,完事儿后,我欣赏着我自己的“手艺”,虽然有点丑,但实际上还是可以的,我对自己努力的成果还比较满意,接下来我又和奶奶做了许多个圆团,我心想:“这一次的春节肯定十分热闹。”我真的好喜欢这个春节风俗啊!

这是我们家的风俗,那么你们家的风俗呢?

71 3841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