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的作文【精彩9篇】

圆圆 分享 时间:

节约是美德,能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如何做到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节约的作文相关范文,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节约的作文

节俭作文 篇1

家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就会和睦团结;千万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这个社会就会很和谐,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家风自古有。孟母“断织”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小时不知努力学习,时常中断自己的学业。孟母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将自己织机上将要织成的布割断,从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废”的道理。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幼时母亲告诉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可以治国安邦,良医可以治病救人,一个人想要自己快乐,就必须让别人先快乐。

古之有家风,我爷爷也有他推崇的家风。

艰难的日子仿佛永远不会随年代的改变而消失。就像一个烙印深深嵌入爷爷的思想,这就造就了爷爷万事先备后动,勤俭为先的性格。

“穿上大头皮鞋,想起了我的爷爷,走过雪山草地,踩过敌人的肚皮……”每次《大头皮鞋》的歌萦绕在耳旁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爷爷的鞋子——几双布鞋。爷爷下地干活穿上它,走亲访友穿上它,串门串户穿上它。鞋底磨平了,脚尖的布恰似火山口一般向外挣脱,露出一只长着老茧的脚趾头。

爷爷的饮食更是清淡无奇,早上熬一锅粥,吃上几天,咸菜冬瓜汤,馒头南瓜菜,竟是如此,却不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是爷爷的真实写照。

“赚钱不容易,能省就省,想想以前,我……”这话我早已听得滚瓜烂熟了,爷爷却不厌其烦地诉说,且身体力行。无论两里地还是十几里地,定是用脚去丈量,因此爷爷被人戏称用的是“两脚车”。一天省一块,一年三百六十五块,十年,十五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爷爷的坚守。

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爷爷的“家徒四壁”。走进屋内,让人会想起陶渊明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墙壁上用浆糊糊的报纸已成暗黄。屋内有一张摇摇欲坠的木桌,一个锈迹斑斑的水壶,两只褪了色的热水瓶,一个被烟熏黑的灶头,一盏能发出昏黄微弱光的灯和墙壁上挂的几件粗布短衣。

就是这么一个老人,清贫了一生,节俭了一世,不骄奢淫逸,一辈子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人。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人和香气合二为一了。我和爷爷相处,爷爷没有言语的高调,只有行动的实在,爷爷的节俭家风现如今已深入我的骨髓。

节俭的家风不是挂在嘴上的,更是铭刻于内心深处的;它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尚,我将接过爷爷的接力棒,让其传承!

关于节约的作文 篇2

"叮零零。"下课了。同学们排好队走出教室,一个一个的去拿饭盒。

平平拿好饭盒回到座位,他拿起勺子,打开饭盒,看到饭盒里的带鱼时,他苦着脸,皱起了眉头。

平平要把难吃的菜倒出去。不料,被扬扬看到了,扬扬生气地对他说:"学校里的饭菜都是很合理的搭配的。你为什么不吃!"

扬扬叫全班同学都来评评理。同学们更是怒气冲冲地对平平说:"大米是农民花了很多心血种的,菜也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食堂里的阿姨每天四点就起来为你辛辛苦苦做饭菜。但你却要把菜倒掉,你现在就是在浪费他们的心血!"

平平听了,非常羞愧。于是他又拿起饭盒坐到了位子上。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他一边吃一边想:下次我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让自己做的比原来还好!

古诗说的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结辛苦。"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节约作文 篇3

这天,我正在看《西游记》。忽然,一阵黄雾将我包围了起来。等黄雾散去,我惊讶地发现我竟然在天上飞!一低头,只见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上漂着一艘小船,船上躺着只猴子。这不是孙悟空吗?我怎么到书里来了?

我正想着。只见孙悟空掏出一个果子,只咬了一口,就把果子扔到湖里,撇撇嘴说:“这个味道吃过了,换一个。”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最后,孙悟空的口袋空了,再也掏不出果子了。就快到小岛时,孙悟空已经饿得头晕眼花,终于体力不支,倒下了。

“怎么和书里写得不一样?书里明明没有这个情节呀?”我很吃惊,还没等我想明白,黄雾再次出现,挡住了我的视线……

我又回到了第一次看见孙悟空的地方。不同的是,这位孙悟空吃果子吃得可细致了,一直吃到只剩果核才停下。最终他成功到达了小岛,找到了更多的果子补充能量。不像之前的孙悟空,不懂节约,饿得没了力气,登岛失败。

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以后,我可要注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了。

节约作文 篇4

节约资源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要自觉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把节电,节水,节纸,节墨等变成自觉行动。

在生活中,我渐渐摸索出一些节约资源的好方法:1减少生活垃圾,自觉将垃圾分类。2为珍惜水资源,不让水龙头空留,缩短淋浴时间;安装节水水龙头,用节水型抽水马桶。3尽量少使用电器,随手关灯;减少开闭电冰箱次数,缩短开门时间。4看电视时,音量开小声点,开得越大,耗电越多。当你看到水龙头没关紧时,你是过去将它关紧呢?还是无动于衷呢?当你看到教室的灯还亮着时,你是过去将它关掉呢?还是没看见似的离开呢?当你看到有人将一张洁白的纸丢弃时,你是上前阻止呢?还是视而不见呢……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又会如何做呢?你是否想过,如果每一个人都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滴墨等,那我们一年下来可以节约多少资源呀!因此我们要养成人走灯关,无人空调关,纸张多次用,纱布重复用,自来水约用等良好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刻想着节约,做到节约和坚持节约。

节约作文 篇5

“吃饭了!”奶奶的声音传入我的耳际,我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望去,才发现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伸个懒腰走出书房,餐桌上已经摆放好美味的佳肴。一股浓郁的菜香窜入鼻腔,搅动了我的舌尖,口腔里不断分泌唾液,我馋得眼睛直冒绿光,像极了一匹饿狼。

我抓起碗冲去盛饭,香喷喷的白米饭满满一碗,晶莹剔透,十分诱人。我又拿起筷子,夹了不少好菜,开始狼吞虎咽吃起来。爷爷将我爱吃的一道红烧鲫鱼摆在了我的面前。我拿起筷子,率先夹了一大块鱼肚子。这块部位肉是最鲜嫩的,最美味的。奶奶嘱咐我不要着急,免得鱼刺扎到嗓子。可是爷爷奶奶很少动新鲜菜,一口都没有动盘子里的鱼。只对隔夜的豆腐情有独钟。我疑惑不解,问其原由,爷爷只说:“我不喜欢吃鱼肉,只喜欢吃鱼骨头。”爷爷将鱼骨夹入自己碗中,开始美滋滋地吮着。

由于吃了太多菜,米饭吃不下了,我慢慢翻动碗里的剩饭,想趁他们不注意倒掉。一旁的奶奶瞧见了,对我说:“别浪费,每天总剩一点,累积起来可浪费不少粮食!”我只好勉强吞下去。唉!又是不要浪费,爷爷奶奶为什么这么节约呢?

桌子上的美味被消灭的差不多了,我帮爷爷奶奶收拾碗筷。看到奶奶把剩余的饭菜放到碗柜里,肯定留到明天吃。我忍不住有点生气的说:“你们天天吃剩饭剩菜,对身体不好。吃不完就倒了吧!”这一次,奶奶和我说起了她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我们这一代人正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当时食物限量供应。米、油、肉以家庭人口分配。份额很少。家家户户到月底都不够吃。所以,必须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我们家当时有五口人,三个儿子特别能吃,我们只能省下自己,尽量让孩子们吃得饱一点。凡是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是不可能浪费粮食的。和当年相比较,你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啊!要懂得珍惜才对。”奶奶的话深深触动了我,“谁只盘中餐,粒粒皆幸苦”。每一粒粮食都得来不易啊!

从爷爷奶奶身上,我看到了中华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从他们那里,我学会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盛饭适量,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奢侈浪费。节约是最强大力量的储蓄。聚沙能够成塔,积少能够成多。滴水可以成河,粒米可以攒成筐。

节约作文 篇6

古人语: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这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所生长的万物(资源)是有限的,由人来加工制成的物品资源也有限。而取时有限度,用时节约,则常常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果相反,取时无限度,用时又浪费,那么球上公有的资源就会很快消失。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行为与节约意识反差很大。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每一两面粉……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洗碗的时候任由水一直在碗里冲;地上到处是洒落的粮食、白膜??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我想,在家里我们肯定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为什么到了学校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学校中,没有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青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我国有13亿多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两米,一年就能节约几百亿斤大米;每人每天节约1公升水,中国一天就能节约130万吨水,一年能节约5亿吨水,相当于5个东湖的水量;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许多森林就可以不被砍伐。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让节俭之花开遍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节俭作文 篇7

曾经在送走的一届学生里,针对他们中间存在的浪费现象,开展过一个以“节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那时,班里陆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尽管一再要求要把豆奶喝完,在垃圾篓里还会时常出现喝剩的半袋豆浆;尽管一再要求不能乱扔废纸,打扫教室时,仍能发现整张的白纸被一扔了事,静静地躺在地板上;还有的孩子掉了铅笔啦,橡皮啦,简直就是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弯腰去捡了,每天打扫卫生都会“收获”不少刚用一点的铅笔、才买的直尺、半新的橡皮……任凭你再大声地询问:“这是谁的?快来领走。”终究领走的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这些孩子呀!他们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幸福,而这幸福来得也很容易。家长们都觉得现在经济条件也许可了,只要是学习上的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买什么,孩子们自然也就不拿这些小东西当回事。

这样的事各班都有,很多老师也都遇到过,且屡禁不止,但任其发展也不是个办法,怎么办才能引起他们的警醒呢?还是跟他们一起讨论讨论,让他们自己先说说看吧。利用班会时间,我让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身上存在的浪费现象展开讨论。同学们立刻像炸了锅似的,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小组讨论后,全班再进行交流。接下来我又号召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下资料,看看浪费到底有哪些危害?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下次班会时间再进行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动手收集相关资料,有的孩子在第二天一早就拿来了资料。

在第二次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结果一一讲给大家听:

有的学生找到了一组这样的数据:在我国大约有一亿三千万的小学生,如果每个小学生每天省下一角钱,那么,小学的六年时间里可以节省的钱是:279×=(亿元)听到这个数据,好多同学都不由得“啊”了一声,真的吗?

有的孩子搜集了名人节俭的故事;有的把从爷爷奶奶那里采访到的在旧社会生活的事例讲给同学听;有的介绍了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的生活现状等等。课下,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每人办了一期以“节俭”为主题的手抄报。

这一切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物质匮乏的过去,需要勤俭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让我们时刻敲响“节俭”的警钟!

节约的作文 篇8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它赐予我们丰盛的食物维持生命,它赐予我们丰富的资源努力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可是,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我们极度地浪费和破坏下,资源在渐渐消失,化为乌有。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要一致行动起来:节约地球资源,坚持杜绝浪费!

一、淘好米后,望着那一盆米白的淘米水,可不能就这样白白倒掉了,多可惜呀!用它浇灌家里的花花草草,可是一堆有营养的肥料呢!

二、我和大家一样,离开房间后,总没有习惯随手关灯。那一盏盏灯火通明的小电灯,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独自眨眼睛。随手关灯这个好习惯可一定不能丢掉。

三、家里洗手间那晶莹透亮的水珠一滴滴滚落下来,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彩。这比钻石还珍贵的水,怎么就能这样浪费了呢?取来一个水桶,将滚落的水珠日积月累,桶底的水珠越聚越多,从还露着桶底的水桶,最后变成满满一桶水。用它来冲马桶既不浪费也不会淋湿地板,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四、饭桌上,一碗碗亮晶晶的米饭,一盆盆色彩明丽的菜肴散发出诱人的饭香,馋得人们口水流千尺。可是,每次饭菜过后,那浅浅的碗底总剩着饭菜。人们没想过,这一粒粒饭粒,这一片片菜叶,都是农民伯伯们洒下了多少汗水才换来的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个恶习改掉。

节约并不难,只要你时时刻刻留一个心眼儿,并且使用正确方法,它就能发挥更大的用处。假如人人都能节约资源一点点,那我们的世界岂不更美好?

节俭作文 篇9

我们家有两只“兔子”,一只是我,一只是我姥姥。我姥姥这只“兔子”大我这只兔子整整六十岁。

姥姥虽然已经七十一岁了,但头发依旧是那么乌黑发亮,中等身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常流露出慈祥与和蔼。一双青筋暴突的手见证了她经历的沧桑岁月。

姥姥是勤劳的,慈祥的,和蔼的,坚强的,勇敢的,在他老人家身上体现出很多的美德。当然啦,生活中的姥姥有时为了节俭,曾经也过一些小小的插曲呢!

每次我们吃过饭后,姥姥都要把盘子里的剩菜,哪怕是一小片细小的菜叶也都要将其加起来吃掉。更不会忘记把盘子端起来将菜汤“咕咚咕咚”地喝掉。接下来,他会一手拿着抹布,一手仔仔细细地捡拾被我们洒落在桌子上的米粒呀,面包渣呀,馒头渣呀……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看到姥姥坐在阳台上,面前摆着针线盒,旁边的凳子上还放着几件我和妈妈早已不穿的旧秋衣,手上还拿着她的一件秋衣。只见姥姥一会儿拿我的秋衣与她的秋衣对比,一会儿又拿起妈妈的秋衣放到阳光下仔细地察看。我感到很好奇,于是便走上前问道:“姥姥,您这是干嘛?”姥姥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这衣服领子烂了,我给它换个衣服领子。”拿过姥姥的这件秋衣仔细一看,这件秋衣的两个袖口的颜色与原来的颜色很不配套,两个胳膊肘出也缝了两个花补丁。

接着我便对姥姥说:“都这样了,把这件秋衣扔掉吧,您老不是还有新的吗?穿新的吧。姥姥听后慌忙一把夺过秋衣,嘴里嘟哝着:“这秋衣又不是烂得穿不成,补补照样能穿嘛!而且这秋衣穿的时间越是长越是舒服呢!”说着,姥姥戴上老花镜,拿出剪刀,先将妈妈那旧的秋衣领子剪下,再把剪下的领子套在姥姥自己的秋衣领子上,最后从针线盒里拿出针线,仔仔细细,一针一线地把领子缝接好。姥姥这件花秋衣上又增添了黄色的领子,看一看紫色的秋衣与黄色的领子很是不协调。而姥姥却是不以为然,美滋滋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笑嘻嘻地说:“这件秋衣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呀!你买也买不来啊!”

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位生活简朴极其节俭的老人。

71 4357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