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精编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建国大业观后感(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1
《建国大业》是国产最牛的献礼大片。究竟“牛”在何处?且听在下道来。
一是影片主题牛。《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二是主创阵容牛。《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明星众多令导演在后期制作中十分为难“由于参演的明星太多了,有些人的戏份会被删除,可我们真是下不了手。”众多大牌明星难导演为难的同时,多至8位执行导演也有时令众明星无所适从人。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2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1
8月1日当天,电影《建军大业》在北京市王佐镇正式开机。开机会前,一份《建军大业》的内部演员名单在网上流传开来,其中鹿晗饰演邓小平、舒淇饰演宋美龄、郑爽饰演、马天宇饰演、王凯饰演,演员阵容令人咋舌,不少网友感叹片方用人之大胆。
目前除了马天宇饰演得到确认、演员变更为吴樾,其他演员阵容仍未得到证实,但不排除鲜肉加盟。此外,刘烨将继《建党伟业》之后再度出演,而的扮演者为朱亚文。“小鲜肉”欧豪、刘昊然则分别饰演叶挺、粟裕。
谈到为何启用年轻的面孔,导演刘伟强解释道:“领袖们和将领们在当年革命时也都是一些年轻人,因为他们的年轻和对国家的热血忠诚,才造就了建军的伟大事业。”同时,刘伟强希望这些年轻演员能让电影更具有观赏性。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透露电影《建军大业》经过长达五年的精心筹备,在服装、道具和场景布置上以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中影“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建军大业》将延续《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前作的宏大风格。
执导了系列前两部的导演韩三平此次担任影片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担任影片监制,与香港导演刘伟强共同完成该片。
韩三平坦言,《建军大业》的前提是一部热血青春片,“电影里的领袖们都非常非常年轻,他们才二十多岁就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其实是非常励志的。所以我们找来了刘伟强导演,来解决我们以往同类型电影不好看的问题。”
黄建新也认为,刘伟强的加盟势必会为影片带来全新的国际化叙事,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部电影。对此刘伟强表示压力非常大,“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想要怎么拍,我也希望可以拿出年轻人的激情,拍好这部电影。”
目前除了以上提及的演员,还确定了饰演陈独秀的于和伟、饰演向警予的马伊琍、饰演瞿秋白的白客、饰演蔡和森的刘循子墨、饰演周逸群的李岷城、饰演陈赓的梁大维。
对于网上流传的名单,片方负责人表示并不准确,今天只是公布部分演员,其他演员还没定也未进组,会陆续公布,一切以官方统一出口为准。另外,据鹿晗经纪公司壹心娱乐的内部消息,鹿晗因为档期问题,可能无法接下这一角色。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2
给中国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演员阵容有多强大家喻户晓吧,可以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第三部《建军大业》即将开拍,在小鲜肉当道的影视圈,该电影会是什么阵容呢?
《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3
电视剧《建军大业》,是由张多福执导,黄海冰、郭广平、李信睿、周惠林等主演的革命历史剧。
《建军大业》主要讲述了192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以、、等为代表的先驱们,积极开展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
为真实再现19世纪20、30年代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剧组先后转战七八个拍摄场地,足迹纵贯祖国南北。
剧中,“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由李信睿扮演。相对首次出演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还是饰演鼎鼎大名的元帅,李信睿深感压力的同时也倍感荣幸。
之前他曾多次出演过军人形象,不过这次却与以往大有不同。这是他第一次出演有历史原形的人物,还是将帅之才。虽是年轻时期的聂荣臻,但也不能失了大将之风,既要有军人的礼仪形态,又要保持元帅的风范,两者兼顾,缺一不可。这对李信睿的演技是一大考验,既不能太松弛也不能太紧绷,要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现场,李信睿获得了导演的认可与肯定,等《建军大业》播出以后,是否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一起拭目以待。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4
由郭广平等主演的《建军大业》已经圆满杀青。该剧由张多福导演拍摄,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而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剧中,演员郭广平“三度”饰演伟人。
该剧主要讲述了192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以、等为代表的先驱们,积极开展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此次郭广平在戏中饰演从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的,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奉献给革命事业和自己的人民。郭广平将为观众诠释伟人的一生。郭广平曾动情的表示“他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是我最敬佩的人。”
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之际,《建军大业》将致敬中国人民,也将打响新年戏第一炮。对于参演此剧的郭广平来说,无疑是演艺生涯的又一次升华。期待好剧,期待郭广平的又一个好角色。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5
近日,演员党伟宣布自己已经完成了重大革命历史献礼片《建军大业》中个人戏份的拍摄任务,正式杀青,该剧由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中国人民八一电影制片厂荣誉出品,汇集了众多实力演员,自开机以来便受到了万众瞩目,党伟在剧中出演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一角。
电视剧《建军大业》讲述了192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以、、等为代表的先驱们,积极开展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的红色经典故事,党伟在剧中出演的“张太雷”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12月12日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
枪击身亡,献出自己29岁的年轻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位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在拍摄张太雷牺牲的戏份时,党伟感触良多,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将生死置之度外,在烽火岁月中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这种感觉就是震撼,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有一种威慑人心的力量”。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3
[关键词] 长影电影;现实主义;主旋律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的电影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艺术创作宗旨。长影是党的电影基地,不断寻找着能够反映时代风潮、净化人们心灵、彰显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故事题材,在多年的电影实践中,长影人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片,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不同历史时期引导着人们的精神走向。值得关注的是,主旋律影片的艺术性得到不断加强,许多作品震撼人心,令人观后潸然泪下。长影正是用这些昂扬着爱国主义精神、爱党敬业精神的作品感动了观众,从而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新时期,长影的主旋律电影表现在:一是描述重大历史事件,再现宏大的历史场景;二是歌颂创世纪的历史伟人,展现人物风采;三是颂扬当代英雄人物,弘扬爱党敬业精神;四是把握时代思潮,关注社会变革,宣传正确的思想倾向。这些电影堪称当代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一、描述重大历史事件,再现宏大历史场景的作品
长影从建厂起就拍摄了再现革命战争或表现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作品,《钢铁战士》《白毛女》《平原游击队》《》《上甘岭》《党的女儿》《冰山上的来客》等许多优秀的电影都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正义的革命战争和那些为迎来祖国新生而奉献生命的革命战士。新时期的长影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拍摄了《直奉大战》《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一些歌颂现代革命战争的电影。2011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长影出品了史诗巨片《辛亥革命》,缅怀对新中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革命历史,讴歌高瞻远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革命志士,同时也鼓舞当代人们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这些电影或歌颂了新中国的缔造者,对辉煌的革命历史进行史诗性的描述,或描述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历史风云,作品格调高扬,同时注重对电影艺术性的经营,宏大的历史场面,感人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受到感染,从而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深爱恋。
二、歌颂创世纪的历史伟人,展现人物风采的作品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诞生承载历史重任的伟人,因此对历史伟人的歌颂经常会进入艺术家的视野。长影的主旋律影片中虽然没有直接将、等革命伟人作为刻画对象,但在《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七・七事变》《佩剑将军》《吉泓昌》等电影中,伟人的魅力还是带给观众以深沉的情感震撼。、等革命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他们亲和的人格魅力都通过影像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开国大典》是一部影响非常广泛的主旋律影片。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李前宽和肖桂云没有将领袖神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与的较量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远离了战争的场面,他还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在他与儿子和女儿的对白中,我们能够看到他更富有人性光辉的一面。《重庆谈判》中,的形象也十分生动,在这部电影中,编导着意表现大义凛然、慷慨赴重庆的姿态和他在谈判桌上的充满智慧、卓然超群的风度。在这两部电影中,导演对的对立面也作了生动的描绘,在《开国大典》中,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元首,但在家人面前,他也同样显示了内心软弱的一面,而在大海孤轮上与孙儿的对话则浸透着一个落寞英雄的惆怅与凄凉。《吉泓昌》是一部获得广泛好评的电影,影片剧本发表于1961年。影片在坚决抗日和投降卖国打内战的矛盾焦点上,刻画了吉昌这个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从一个旧军人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过程,并以宏伟磅礴的画面、雄浑悲壮的笔触、着力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凛然的民族正气。该片注重细节的描写,借以展示时代、烘托情感、点染主题。
三、颂扬当代英雄人物,弘扬爱党敬业精神的作品 对当代英雄人物的表现在长影首先是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关注,长影先后拍摄了《苦难的心》《人到中年》和《蒋筑英》等表现知识分子奋斗和命运的影片,这些电影摒弃了表面化的夸赞,而是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了他们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苦难的心》拍摄于新时期早期,这部作品表现的背景是“”结束前夕,南方某大城市滨海医院医生罗秉真不畏强权,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历经劫难仍痴心热爱祖国的医疗事业,而在“”被粉碎、滨海医院重见光明时,他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人到中年》拍摄于1982年,导演是王启民和孙羽,这部电影 1982年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诸多奖项的获得并非偶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影片创作者以可贵的艺术敏感和社会责任心,大胆触及了社会中的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处境问题,同时又以深情的笔触表现出知识分子任劳任怨、忠于事业、热爱祖国的高尚品格,概括了在新中国成长的一代知识分子崇高精神面貌,触及了一个富于时代意义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蒋筑英》是一部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导演宋江波对这部电影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和感情。蒋筑英才学出众,一生热爱科学、追求光明,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影片描写了他忘我工作、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这两部电影在全国引起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观众为电影中主人公忘我的工作精神感动得落泪。《任长霞》作为2005年长影60年大庆的献礼片,讲述了“感动中国第一人”任长霞的英雄事迹,这位被群众誉为“任青天”“女包公”的公安局长多年来秉着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宗旨,对工作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她“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岗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 2011年,长影推出了以地震心灵重建为题材的电影《大太阳》,这部电影在第七届中美电影节开幕式暨“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上荣获第七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最佳女演员奖杯,该片导演杨亚洲获得最佳导演奖,电影《大太阳》成为本届中美电影中惟一斩获两项大奖的中国电影。《大太阳》以汶川地震灾后人民克服悲痛重建家园为主题,歌颂了灾区人民勇于面对困难、毁灭和绝望时与命运抗争坚强、乐观、积极的不屈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心灵的震撼。这些当代英雄成为祖国经济建设的脊梁,他们用最朴素的工作精神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力量,甚至生命。
四、把握时代思潮,关注社会变革,宣传正确思想倾向的作品 “”结束,中国的社会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的一点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祖国建设的核心任务。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和艺术也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生活一朝一夕的变化,并及时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这种社会巨变,艺术家在作品中提出社会变革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期待着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残雪》将“”残留在社会上的余毒比作是严冬过后的残雪,必将被温暖的春风所融化。影片通过党的高层领导干部周丰对抛弃发妻的儿子周伟光的批评和教育,表现了周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也预示了粉碎“”后,祖国春天的到来。影片《在被告后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企业家形象,编导们在塑造李江川这个人物时,并没有把他描写得完美无缺。他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疾恶如仇,但也有苦恼,有时甚至还违心就范。影片中这些情节是真实的,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丰富的人物塑造较好地反映了李江川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的决心和勇气,使人感到可敬可信。《不该发生的故事》则正面展开了因党风不正所引起的党群关系的裂痕,提出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即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影片立足于生活真实,善于揭露和解决矛盾,重视环境和细节的真实感及生活气息,促进了人物的性格发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这部电影紧跟时代步伐不回避新时期的新矛盾,努力反映现实,敢于揭露问题,将恢复党风、加强党员联系群众的课题形象地表现出来,其思想内容的敏锐和大胆,令人刮目相看。《花园街五号》根据李国文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电影。花园街五号是一幢俄罗斯式的建筑,像一块碑石,记载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凡能住进这幢房子的主人,都曾经是主宰临江市命运的人物。1982年,花园街五号的第五代主人,市委第一书记韩涛即将退居二线。于是,作为权力象征的花园街五号又要换主人了。是选择未任命的干部刘钊接班,还是选择副市长丁晓接班?作者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故事,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也从此展开。这部电影成功塑造了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刘钊,赞扬了他的工作作风和正直的品格,影片将人物的塑造放置于改革的大背景中,从而对社会改革予以歌颂。《解放》是一部以汽车工业为题材的电影。故事以长春一汽为背景,叙述了在北方某城,一个拥有数万名职工的大汽车制造企业,出现了“解放”牌汽车滞销的严重局面,这个20世纪50年代的骄子,在80年代几乎成了弃儿。由于产品滞销,厂内资金缺乏,局面严峻,以厂长彭汉为首的领导班子做出了老车停产、换型改装、全厂职工背水一战的决定。电影着眼于现实问题,是对工业题材电影的可贵探索。电影《大城1990》则表现了中国北方拥有数百万人口的某大城市与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一样,被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这两大城市病困扰着。尤为严重的是,这两大城市病不仅拖住了城市改革的步伐,而且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此锐意改革的新任市长闫唤立志改变旧貌。在他的带领下,一场“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战役打响了。几经周折,城市的面貌和党的形象大大地改观了。影片谱写了一曲党群间血肉相关的颂歌。这些电影都不同程度地对社会改革做出了思考,在新旧势力与观念的对抗中提醒人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
综上可以见得长影的主旋律电影取得了可观的艺术成就,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长影艺术家对社会主导文化的关注与反思。长影的导演始终坚持着长影电影创作的优秀传统,努力将伟大的历史进程、当代的英雄人物、进步的思想倾向搬上银幕,以影像的方式来歌咏伟大的时代和英雄的业绩。我们从他们的创作中看到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用电影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在银幕上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历史事件和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打动人、震撼人,从而鼓舞人和教育人。
[参考文献]
[1] 张凤铸。中国电影电视剧理论纵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骏祥,程季华。中国电影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3]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
[4] 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4
遥感是利用工作在不同电磁波范围、运行在不同高度和不同类型遥感平台上的技术,连续不断、夜以继日、周而复始地获取以地球表面为主体的遥感数据,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物体进行探测,把握地球表面物体、现象和过程的变化及其演变过程。
遥感开辟了人类认知地球的崭新视角,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角度和宏观尺度上去认识宇宙世界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目前,我国的遥感应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
受国家重视应用前景广
中国遥感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30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遥感技术的发展,连续4个五年计划都把发展遥感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把遥感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35项关键技术之一。
在应用方面,遥感已在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及其动态监测,主要农作物的遥感估产,森林资源调查包括植树造林及退耕还林评估,重要自然灾害的遥感监测与评估,城市发展和规划的遥感监测等众多领域得到全面应用。
遥感应用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或正在将这些技术纳入部门业务化应用中,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主要技术之一。
国家中长期规划把遥感对地观测列为重点项目,将遥感应用列为相关部门的重点应用内容。我国卫星发射有长期规划,保证了遥感应用的信息源,保证了我国的遥感应用持续发展。
各领域实践处处开花
1.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动态遥感监测
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我国面临着如何尽快查清国土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的重大问题。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先后完成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采用陆地卫星MSS数据编制了全国818幅1∶25万土地利用图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又应用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与野外调绘相结合,完成全国的土地利用详查,查清了我国土地权属、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及利用状况。从此取得了全面、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有关政策和科学决策等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应用陆地卫星TM数据、中巴卫星数据等完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末期和2000年代中期1∶10万和1∶25万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并建立了业务运行系统,具有每年耕地数据动态更新和每五年土地利用数据全面更新的能力。现在我国正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详查工作。
2.遥感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为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经过20多年的科技攻关和建设,我国已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估运行系统,已经形成了对台风、暴雨、洪涝、旱灾、森林与草原火灾、雪灾、冰凌、赤潮、地震、沙尘暴以及典型区的虫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能力,特别是快速图像处理和评估系统的建立,已经具有了对突发性灾害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使该系统能在几个小时内获取灾情数据,1天内做出灾情的快速评估,1周内完成详细评估报告。
系统建成后已先后在1987年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特大洪水,2000年易贡大滑坡地质灾害,2003年淮河大洪水以及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等灾害监测中投入运行,为国家各级防灾减灾部门决策提供服务,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例如在1998年我国特大洪水监测中,运用了六颗卫星数据,出动三套航空遥感系统对灾情进行动态监测,并核实了上报受灾面积3 亿多亩为3000多亩的事实,体现了遥感的优势。遥感在汶川大地震灾情监测中发挥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获取灾情信息的惟一手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力启用了航空、航天遥感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抗震救灾监测获取、处理和分析数据,并紧急向政府部门、前线指挥部提供了大量快速、有效的灾情数据和信息。
3.农作物遥感估产系统
农业生产形势,特别是各级政府、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农产品购销与加工企业以及广大公众都关注的大事。农作物长势与产量是国家社会经济基础信息,对于制定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导和调控宏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相关企业与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用于农情监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30年来,农作物遥感监测一直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科学院建成了“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该系统包括作物长势监测、主要作物产量预测、粮食产量预测、时空结构监测和粮食供需平衡预警等5个子系统,可实现全国范围主要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单产预测与估算、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种植结构变化监测、粮食总产分析计算、耕地复种指数获取、农业气象分析、农作物旱情遥感监测等农情监测业务,并能获取全球主要农业国家的作物长势和重点产粮国的总产预测等信息。自运行以来,该系统每年监测和预测的信息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等部门及一些省市应用,现在已推广到期货市场应用。
农业部组织研发并投入业务运行的“国家农业遥感监测系统(CHARMS)”,可定期监测和评价全国大宗农作物面积、长势和产量、草地产草量和草地退化、农业土地资源、土壤墒情、农业灾害等主要农业动态信息,为农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预警和农业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4.遥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遥感在城市建筑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拆迁是城市建设中的难题,利用高分辨率图像,对拆迁进程一目了然,便于城市建设管理。北京市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4米分辨率的图像对较大工程(如奥运工程)的拆迁和建设进行了监测。建设部已经建立了风景名胜保护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风景名胜区环境生态和景观的及时、有效的监管,以迅速遏制部级风景名胜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趋势恶性蔓延,保护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宝贵资源。该系统已纳入建设部日常监管业务。
城市发展已经成为遥感技术应用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利用先进的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对城市自然生态中的土地、生物(如绿地)、水、景观等,对社会生态中的环境(如大气污染)和人居环境(如绿化和热岛)等进行监测,为城市建设提供生态布局和治理方案。
对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特别行政区的34个城市的中心建成区30年的城市扩展监测结果表明,到21世纪初期,各个城市中心建成区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中心建成区的面积,城市的建设规模显著增大。实施监测的34个城市的中心建成区面积较监测起始期扩大了倍。
5. 遥感在测绘中的应用
以遥感数据为核心的国家1:5万地形数据库建设已相继完成了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矢量核心要素数据库(DLG)、地名(GN)、土地覆盖(LC)、数字正射影像(DOM)、控制点(CP)、元数据库(MD)等专题数据库,并实现对各数据库的集成管理,为广大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1∶5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工程的实施,将大幅度地提高其现势性和改善内容完整性,有力地提升基础测绘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服务保障能力与水平。
我国西部约 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曾经受恶劣自然环境和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一直没有测制过1:5万比例尺地形图。如今,航天遥感、航空摄影、航空航天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最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为西部测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西部测图工程的实施,对于满足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以及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做好数据保障与应用业务结合
1. 遥感应用的数据保障问题
遥感应用进入业务化,首先要保证其时效性、数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遥感数据能及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不同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各种数据,特别是突发性灾害的监测评估,要能在灾害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提供遥感数据。
2. 遥感信息与应用业务的结合问题
遥感提供的信息可能只是业务应用涉及的部分信息,要解决业务应用需要与实际应用模型、其他数据与信息等的结合,其难点是遥感信息与应用模型的同化、综合信息的挖掘等。
3. 遥感应用系统集成问题
遥感信息作为业务应用的重要空间信息,其优势是可以快速提供大范围地表的空间分布信息,这是常规方法不可比拟的,但是,遥感信息必须与数据库、模型和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应用比较好的领域都是这样做的。
“四化”加速遥感应用
1. 遥感应用数据的详细化
由于遥感应用的巨大需求,遥感数据获取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遥感应用的数据将是多样化的。空间分辨率将会有几公里- 1公里-几百米-几十米-几米-几十厘米级的数据,时间分辨率会有几天-几小时- 1小时-半小时甚至更高时频的数据,光谱间隔将达纳米级。
2. 遥感信息提取的智能化
遥感应用的重要环节是信息提取和挖掘。未来的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关键要解决精度和速度问题,新的算法、模式识别和工作流技术等将会引入到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中,大大提高自动化处理和智能化提取的能力,可以自动处理重复、费事的任务,提高操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遥感应用的外包服务化
由于遥感的数据-信息-知识-应用的技术环节复杂,因此遥感应用的门槛很高。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一些大的企业,承接政府和行业的遥感应用。将复杂的技术问题交给企业解决,从得到的遥感信息和知识中做好自身与专业的结合,从而降低应用的门槛。我国“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应用就是由北京各委办局交给企业做的,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外包服务化是未来遥感应用发展的趋势,也会推动遥感产业化。
4. 遥感应用的大众化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5
时值隆冬,北京展览馆前人流熙来攘往,参观者络绎不绝。综合馆、地方馆、中央企业馆、科普馆四个展馆及展厅、展台前,热情的观众认真观看展出的实物、模型、图片、录像……,仔细地记着,不时地问着,展览会上气氛热烈。短短几天,记者所见所闻,引人深思,令人振奋!毫无疑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向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当你步入展览会所在北京展览馆的中央主大厅,便立刻被展览会鲜明主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调深深感染。看到环型大厅正中圆柱中央树立的总书记讲话的照片,仿佛耳边又响起了总书记讲话中强调指出的: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照片左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建立节约型社会重大战略决策的展牌,更使人感到一种庄严的使命感!
圆形主大厅墙上是一幅幅大小灯光片、图表……,仔细看来,不难感到步步深入、引人深思的总体设计。
一进大厅,左侧墙上“树立资源忧患意识”标题下的照片、图表,生动形象地向你展出了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国情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又是如何利用资源的呢?接着,又一组图表向你展示了“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环境约束突出……”的真实情况。这使你切实感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再延续。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新型工业化难以实现。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接着,一幅幅照片、文字介绍、图表,循序介绍了资源节约进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实践、目标、重点措施。观后使你切身感到节约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全民节约,共同行动。
主大厅参观后,你会深深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决策的英明,认识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展示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决策采取的重大措施是这次展览会主要目的之一。在地方馆、中央企业馆以琳琅满目、色彩斑驳的实物、模型、图片、录像、投影等形式展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石化、宝钢、华能、神华、武钢等十几家中央管理企业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就。
由于各参展地区、部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参展单位立足实际,体现特色,突出主题,巧妙设计,各展厅亮点纷呈:
在主体造型和整个展馆设计上体现出简洁、朴实、大方、雅致并充分体现“建设节约城市,共创美好生活”主题的上海展厅,给人的突出印象是:6组实物、4个模型、14个展板、7个声像放映屏幕及8组滚动灯箱的展示形式所反映的重点内容、总体设计、展材运用上均体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以节约理念办节约展览的亮点。重点展示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铁路南站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青少年节约小发明、一杯水洗车设备等9个重点展示项目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奥运吉祥物――5个福娃的耀眼灯箱,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高举绿色奥运大旗的北京展区。这里集中展示了绿色奥运在场馆规划、设计、能源供应、建材使用、交通运输及以后奥运场馆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理念。
“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巨大标语将你引入了山东厅。这里展示的重点是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建设。观众一一看到:以干法除尘节水技术为核心,形成节能、节水生态工厂的莱钢集团;具有以发电为龙头,热、电、气、冷联供,形成集污水处理、塌陷地复垦治理、余热养殖、建材为一体的综合利用立体循环体系的兖矿集团;以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煤矸石发电、制砖、制水泥,使老矿重现生机的新汶矿业集团……
“从此不再仅是煤”七个字醒目标题,使观众驻足山西展厅,了解了过去山西由优势变劣势,现在如何通过煤的深加工再变劣势为优势的过程,给人以启迪……
“瓦斯是害也是宝”的标题,不仅把观众引向安徽厅,更把精力集中在淮南矿业集团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展示的模型前,并通过录像了解瓦斯治理20种理念。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展示浙江人的风格和成就;
“建设绿色三江源,构筑和谐新青海”展示青海省人民的广阔美景;
载歌载舞的藏族姑娘以其民族独特方式,把人们引向“科学利用资源,建设美好家园”的厅;
……
由于这次展览面宽、领域广、成果丰硕、展品众多令人目不接,尽管记者再认真,也仍不过是走马观花之感!
在采访和参观展览会过程中,吸引记者、感动记者的不仅是展览内容和形式及各厅的亮点,周围观众中所出现的特殊亮点,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在众多的参观者中,有不少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拄杖高龄老人。12月18日上午,北京展厅出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白发老先生吸引了记者视线,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同推轮椅的高龄女士攀谈。据她介绍:我老伴儿今年已经88岁了,不能走路。他从事过教书等许多职业,对国家大事特别关心。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举办展览会的消息后,他坚决让我推他来看看。他说这个展览办得好,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利国利民,关系子孙后代的幸福啊!再看看这位88岁的老先生坐在轮椅上认认真真地边看边问,你怎能不被他积极参与所感动啊!
经过几个天真活泼的中小学生,我来到一位青年夫妇面前。是他们热烈的交谈和认真地指点观看,不时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的行为吸引了我。当我请二人谈谈感想时,那位男青年幽默地说:“先生你弄错了,我们来参观的是三个人!”见记者不解,他笑着说:“告诉您,我老婆怀孕了,这不是三个人吗!让我们的孩子在母亲身体里就感受一下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不是很好吗!记者先生,我向你保证,当我的孩子一懂事,我就要教育他节约资源,因为节约资源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啊!”
当我看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赵家荣司长主动上前与一位白发盈头、步履蹒跚的高龄观众交谈并握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您的支持时,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不是再一次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吗!
……
上一篇:买菜记作文【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