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糯米馅料丰富,竹叶包裹,香气四溢,传承文化,寄托思念,团圆的温暖在每一口中绽放。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 篇1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端午节。我期盼已久的端午节包粽子活动终于来到了。

今天我来到学校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包粽子。”全班欢呼起来!

老师拿来了材料,我们所有人洗完手围在了一起,老师先做了个示范,“首先我们拿一片箬叶圈成一个三角形底下一定要弄紧,然后用勺子舀一勺糯米放在圈好的箬叶里,弄实,不要有空隙,接下来把表面压平,用露出来的箬叶封好,最后用粽绳把粽子捆紧。”大功告成,一个完美的粽子包好了,老师举起来让大家看清楚,所有人都迫不及待了,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老师仿佛看懂了我们的心思,微笑着说道:“开始吧,都试一试吧!”

大家像支离弦的箭,飞一般地冲了过去,我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心想:“看老师包粽子好像很简单,我一定也可以。”过了一会儿,我的粽子只差最后一步了!我用劲压下去,老师也来帮我,我眼里充满了开心,以为我的第一个粽子就要完成了!结果我反反复复地压它,把箬叶弄破了。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失败了,我眼里的开心走了,只剩下了失望!

于是我又重新拿材料包了一次,前面的'步骤我不一会儿就弄好了,到了最后一步了,这次我眼里快喷出火来了,死死的盯着粽子,我压呀压,啊,又破了!又要重新包了,我已经没有信心了,垂头丧气的,任小雪这时看见了过来帮我。不一会儿任小雪居然帮我包好了,我又惊讶又开心,我的第一个粽子包好了。

虽然这次包粽子很不顺心,但是我依然很喜欢包粽子,很喜欢端午节,我相信我下次一定会包的更好的。

端午节包粽子 篇2

端午节是一个我很喜欢的节日,不 这不,我们家就开始“包粽子大业”了。

妈妈把好几片两头尖、中间粗的黑绿色粽叶放到了一张桌子上,旁边还放着一些糯米和大块的肉。“我们吃的粽子不是三角形的吗?为什么这粽叶是这么一个奇怪的样子?”我疑惑地说。“这个嘛……”妈妈思考了一下,“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于是,我洗了洗手,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要把粽叶折成一个像漏斗一样的形状。”说着,妈妈迅速把粽叶折成了漏斗的形状,那速度,比闪电还快十倍,一眨眼就做好了。这像变魔术似的动作,让我甚至没有看清楚到底是怎么才能包成漏斗的样子。妈妈只好对我进行了“一对一辅导”。只见她左手一折,右手一转,刚刚还像老虎似的粽子皮,瞬间就成了乖巧的小白兔,成了漏斗的样子。

下一步,就是把米和馅放进去。妈妈用勺子把米和肉麻溜地塞了进去,原来虚胖的胖粽子立马成了一个绿色作文网壮实的小伙子。我心想:“这还不简单,把米和馅儿放进去就得了,这种简单的活还难得到我?”说着,我便开始了第二步。我把一勺米放了进去,一面自言自语道:“呵呵,这种雕虫小技,我五分钟就可以做好!”一面又往里面放了许多勺米。可我往棕叶里一看,我的天,别说一粒米了,就连半粒米也找不到,全洒桌子上了!原来在包的时候,粽子已经有了一个小洞,这下子粽叶真是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漏斗了。我只好重新把“漏斗”修好,再继续做。这次倒是挺顺利。一会儿就把里面的料装好了。

最后一步是把粽子包好并绑上绳子,这一步也顺利完成,就是差点把绳子绑成了一个死结。

最后,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过了半天,粽子煮好了,只见一个个胖胖的粽子浮了起来。粽子叶由碧绿色变成了深绿色。

我把粽子的结打开,再把粽子皮轻轻一扒,一股热气飘了出来。我狠狠咬了一口——嗯!又软又咸,真好吃!

端午节自己做粽子真是别有一番乐趣!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篇3

我到外公家玩。当我做完作业后,只看到妈妈正在包粽子。我对妈妈请求: “我可以一起报粽子吗?"妈妈笑笑说:“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试试看。”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妈妈包粽子。

妈妈首先把四片粽叶叠成宽约5厘米,将一段和中心重叠,就像一个小漏斗,然后装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与小漏斗重叠起来,在露出的一个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结实。最后用一根针把粽叶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紧,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包粽子,这样以后就可以帮妈妈的忙了。

名师点评:

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跟妈妈学习包粽子的趣事,文章选材很好,叙述也很生动,展现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美,也让读者掌握了粽子的包法。

文章的条理性也很好,起因、经过依次叙述,结尾小作者再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这样读者阅读起来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而且全文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啦!小作者不仅要学会包粽子帮助妈妈,还要学很多的知识,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啦!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篇4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就学包粽子。陆老师先让几个同学到食堂拿物品。然后我们跟着志愿者们一起包粽子。先拿五六张煮过的粽叶一层一层的对叠在一起,握成漏斗形,然后再在粽叶里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许多花生,最后在它的上面再放一把糯米盖住、包住。再用线捆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碧绿玲珑,惹人喜欢。我试着自己做了一个,后来,我又连续做了五六个。瞧,我包的粽子大大小小,又绿又棕的,真可爱!我手提我的粽子,站在讲台上被陆老师拍下了最有意义的一幕。这时,陆老师让同学把包好的粽子送去食堂煮,煮好了就可以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了。我等啊等,可这时下课铃已经响了。

虽然这次没有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但粽子的清香味却让我流连忘返。

71 4221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