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作文【实用3篇】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个节气都有独特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传承着丰富的民俗和智慧,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呢?以下小编整理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作文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中国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十月八日到九日是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
中国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2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中国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3
今天,是5月20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小满,此时太阳到达黄经60度,麦粒饱满,蚕结新茧,万物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各朝各代的诗人也在小满这一天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欧阳修的《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与长卿的《小满》:“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等。
小满被分为三候,每候各有5天: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说的'是刚开始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繁叶茂,过5天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后5天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也有许多习俗,其中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这一天在水车上蓦上放些赞鱼肉、香烛等物品中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源涌旺的意思。
在小满前后,桑葚成熟,一颗颗桑葚挂在树上娇嫩欲滴,我和妈妈一起来到这片桑树林,手上、衣服上、脚上不知不觉得就被调皮的桑葚涂上了红色,这不就是“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吗?吃着自己亲手摘的肥肥的桑葚,顿时好像一股蜜润着我的嘴。
小满给大地换上新装,我们班也焕然一新,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气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