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创业故事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创业的故事1

马陈术夫妇说,马化腾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成绩总是在前五名,他也渐渐地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体会到了乐趣,很爱“玩”的他既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同时又经常干一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的管理员哭笑不得。马陈术告诉记者,马化腾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大学的毕业设计。1993年毕业前夕,他设计了一个“股票分析系统”,不久有个公司看中了这个软件,就问他多少钱才肯卖,但当时马化腾和家人都不知道这软件值多少钱,就让对方出价。后来,对方给了马化腾5万元,这一下可把马化腾乐坏了,马陈术还专门找了个朋友帮忙将钱提回家。

尝到甜头的马化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与同学合作开发了“股票接收系统”,他负责设计软件,另外一人负责硬件。由于使用这个装置,用户利用电视实时查看股票行情,市场销路十分好,最高的时候一台卖到20xx多元,这又让马化腾赚了几万元,直到后来与马化腾合作的同学出国,他们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机”,说到这里马陈术夫妇都显得十分自豪。“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马陈术高兴地补充道。

1994年,马化腾将开发软件赚的10万元投入到股市中,并在深发展每股只有6元多的时候买进。随着股价的大涨,马化腾的10万变成了70万,这使他很快拥有百万资金,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创业之初,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马化腾率领自己的团队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但由于不懂市场和市场运作,腾讯的产品拿出去向运营商推销,却经常被拒之门外。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OICQ后,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公元20xx年,第一次网络泡沐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但终因价格原因告吹。

马陈术夫妇告诉记者,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直到马化腾大学毕业在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后家里虽然连音响都还没有,不过却有5部电话和8台电脑。那时,真正的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但儿子却已经迷上网络,初上慧多网就让他体验到网络的乐趣。半年后马化腾投资5万元在家里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了慧多网深圳站站长,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声名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

马陈术半开玩笑地说,那时候装一部电话要4000多元初装费,幸好当时女儿和几个亲戚在电话公司工作,可以半价申请安装,后来他就叫女儿和亲戚为他们申请了4部半价电话,供马化腾上网用。这时,马陈术指着黄惠卿说:“其实,‘马站’能出名也有她的一份功劳,那时马化腾一出差就要母亲帮他管理网站,每次临出门前都要写一张字条给母亲,告诉母亲一旦有网友打电话来说网络不通,就按照字条上的步骤排除故障,确保网络通畅。”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支持,马化腾还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BBS站长大会。

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讯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QQ最早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

创业的故事2

今天周末,可以早早的开始写文章,其实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贵在坚持。

第1篇,第2篇,您可以先看看我的前两篇文章在来看着第3篇,要不然可能看不下去。

之前我们已经说了M先生两次创业,但这两次都没有带来年收入100万,今天的第三次也就是他第一个100万的来源了。

自从M开始倒卖车之后,每天都有看看报纸,上上网查查消息的习惯,看看有没有最新的车源,有一天,在网上他发现了一辆小跑车,大概五万的样子,但是同类型的跑车却应该能卖到8万甚至更多,这个明显是低于市场价的,那M就赶紧这个车肯定是“离婚,回国,缺钱”等等问题车,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在M看来这个车就算卖六万也能接着卖掉的,为啥这么着急出手呢?

没有犹豫,直接联系卖家,确认了信息真实性之后,M直接买了机票飞到了但尼丁(卖家在另一个城市),到了之后检查了下车没啥问题(你看卖车你还得会一些相关的知识,这是隐性的),然后问了为啥这么便宜卖的原因,原来是下周就要回香港,要立即出手(非常符合回国条件呢,不过吧,作为小市民的M是不理解的,这玩意你提前三周卖和提前三天卖完全是两个价格,土豪的世界真奇妙),这里M又总结了一个观点“千万别急着否定超出你认知的事情,一旦否定了,你就关上了一个机会”。

从这个香港人了解到,实际上联系他的人不多,估计很多人都觉得里面肯定有猫腻的,所以M就捡了个漏。

其实很多人的心里都是一样的,便宜无好货,然后就不在考虑,但是在创业的路上千万别放弃任何机会,我们没有看到M受到的挫折,卖车这么久肯定也是有被骗的经历,不可能人人都是一帆风顺的,跑偏了,我们回归正题。

香港人卖车跟M有啥关系,又不能5万买个车卖105万是吧,不过这个车卖了8万,so大赚一笔,但是发光点不是赚了这三万,是从这里打开了M电子商务的门。

这跟电商又有啥关系,为什么这个人卖车便宜?为什么他这么不在乎钱?脑残?富二代?做生意不在乎?M就产生很多疑问,然后反正实际上很闲的,搞清楚原因被,M就跑到网站上看了下香港人发的广告,除了车还有其他的广告,原来这个家伙也是卖东西的,而且是个大卖家,然后看着他卖东西的评价,当时新西兰Trademe就类似于现在淘宝,这时候M发现原来还可以卖东西,看了下他卖的商品,是个什么记忆卡,然后再去其他网站一看,居然有好几倍的差价,再看看这大几千的好评,这盈利你们懂得,所以为啥人家不在乎钱,顺利成长。接下来我们的M就开始了他的电子商务的里程。

估计很多人看到前面的是不是觉得M去学着倒卖记忆卡了,呵呵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那你肯定挣不到钱了,前面就说了,你跟着人家去做同样的事情,不是说挣不到钱,只能说肯定挣得不多,然后M就开始去自己找产品,什么易趣,淘宝,那个年代的淘宝还不行,M自己相中了好多不错的产品,花了五六千买了一堆,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没有市场需求,但是这么一堆的产品,有两个反而脱颖而出,一个计步器,一个MP3。

再来说说这两个脱颖而出的产品,M卖东西不是自己定价,是用拍卖的形式,一个MP3拍卖挣了800+,而计步器七块钱一个拍到了160,一个赚了150,现在做淘宝的朋友们,是不是想起了当初的黄金年代,一件衣服赚几百。

后来的'发展就顺风顺水了,大量进货,售卖却是采用了当时很少见的1元起拍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人都期望能乘别人没关注时候下手买到便宜货,而实际上在早期根本没人可以买到便宜货,所以成交价都不相同,同样的产品可能100卖掉,可能130,150,甚至200都有可能,但是无论如何,产品的利润都有五倍(看到这种利润感觉很不可思议的,父母开了个小超市的,利润只有10%,而且非常辛苦,每天进货摆货,然后早晨六点一直熬到晚上10点,总共一天也挣不到多少钱,当然考虑到我们前面做淘宝的阿姨两年就买了两套房子其实赚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再回到M的1元起拍,其实这个还有个好处就是提高周转率,你卖20个卖50个取决于你要发多少个产品上线,而且你还得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关系,需求和供应要保持一个比例,而一口价的卖家是不可能控制自己一天卖多少的,然后M先生用了8个月的时间,完成自己100万的积累。

我们在创业的初期往往是因为有个好的想法,或者发现了一个好的市场机会,我称它为A,当我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的商业机会出现,他会优化你最初的构想,演变成了B, 再当我们继续努力的做下去的时候,我们服务了一定的客户,积累了不少的人脉,我们的生意模式会演变成C,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已经赚了不少钱,但未必能让我们大富大贵,随着继续努力做下去,我们会成了行业的佼佼者,并且做强大了一件事情,这时我们会突然发现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D, 而让企业做到强大的都是这个D! 此刻你再回头看一下,你最初的商业模式A和现在的D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你不经过A,B,C就不可能有D,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浮躁的创业者看到别人成功后也直接想做D,结果必然都是失败告终。

其实看到这里我想很多想直接做白日梦发财的朋友们可以醒醒了,你要知道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拿我们的M先生为例吧,实际上他也是在自己创业的第三四年完成的,而且是网购的早期,那时候机会是最多的,现在机会比以前更多,但是竞争也是越来越多,各位创业的朋友,希望大家可以静下心来,向着自己的方向努力,不管是否成功都是你最宝贵的经历。

如果觉得我分享的不错,麻烦点个赞,如果想跟我一起走下去,请关注一下我,谢谢大家

创业的故事3

对此许单单解释,拉勾网当时处于创业初期,在财力精力和市场资源均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所取舍。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三位创始人最终达成共识,推迟了移动端和H5业务的研发计划。而正是因为当初许单单强调的聚焦和专注,才有了今日的拉勾网。

“大多数出现问题的创业公司都是因为方向把控上出了问题,作为一个创业团队,将梦想放大时矛盾是可以被中合的,而此后你会发现,短期得失和方向迷茫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拉勾的愿景是永远保持创业心态”,马德龙称。

不过时至今日,拉勾网的移动端产品仍未上线。马德龙认为,由于找工作是一个短期行为,打开率的降低将直接导致用户活跃度的大幅下降,无法进入第一屏的手机APP即可定性死亡。另一方面,从综合角度考虑,移动端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对目前的市场而言并不成熟,用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拓荒者”九死一生。

此外,互联网招聘行业并非属于在移动端独立割裂的形态,由PC向移动端延伸的时候会更加自然流畅。因此,当市场足够成熟时,利用移动端为用户提供更多延展服务是比较可行的。马德龙透露,拉勾预计将于明年推出自己的移动端产品。

融资细节曝光:被塞进口袋的2500万

拉勾网的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而后者正式主导今年3月末拉勾网500万美元A轮融资的投资方。

本轮融资进行得很顺利,自今年5月启动,仅大概花了两周时间就完成整个流程。7月中旬,2500万美元融资金额就已悉数到账。“融资过程中,我们显得有些被动”,拉勾网CEO马德龙透露,B轮融资几乎是被多家投资机构推动的,公司自身价值和明朗的发展前景推动拉勾网的融资速度领先同期的创业公司。

目前,依托拉勾平台进行网络招聘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超过万家,用户日投递量在2万单左右。截至发稿,拉勾网互联网职位发布量达到12个,产生简历投递300万人次。

在盈利模式方面,拉勾采用了面向企业用户的“后置收费”,按招聘薪资水平进行分级抽成。马德龙认为,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扩张和传统行业极速互联网化趋势推断,未来国内互联网从业者将达到5000万人,而这一规模足矣撑起一家上市公司。

与重型资产公司不同,拉勾网是一个典型的产品+营销驱动力公司。融资资金到账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而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也将陆续展开,目标是让用户更加精准有效率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未来规划:做细分市场老大

许单单之前专门研究了中美在线招聘市场,并参考美国范本做出了拉勾网的整体商业计划。许单单认为,招聘网站中只有IT行业存在成功的垂直网站,相较于金融、地产等传统巨头产业,IT行业出现新公司的机会和吸引力都更大,客观导致了人才流动的活跃性,所以IT行业是唯一一个能撑起大的垂直网站的行业。

拉勾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约有500万名IT从业人员,其中70%的人每2-3年会通过互联网更换工作,这意味着平均每年有约120万的互联网招聘目标用户,拉勾网的目标是占据60%的市场份额。

从规模角度看,互联网行业招聘市场盘子将在20—30亿人民币左右,但这一市场份额已经触及了行业的天花板。所以,拉勾的目标是做一个小而美的龙头老大。至于拉勾的故事如何继续,则要根据未来行业发展情况而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拉勾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不会改变。作为拉勾产品研发的掌舵者,马德龙对其产品要求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状态,而对信息的真实度的要求也十分苛刻。

“找我没戏,认错、写保证书可以重新开启”,无论是京东等业内巨头,还是诸如特斯拉一类的“海外大鳄”,只要不按照拉勾网限定的企业标准,就会被强行下线。“我们对企业很强势。因为在这个行业,信息失衡和优秀人才的极度稀缺,要求我们必须保护求职者的利益,而这样也是在保护企业利益。”马德龙表示。尽管面向企业端用户收费,但“站着挣钱”已经融入了拉勾的创业基因中。

71 461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