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情的作文最新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关于真情的作文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关于真情的作文【第一篇】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如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努力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
关键词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一、 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如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要努力培养真诚性,就是要把过去作文中教学双方“合谋作伪”的现象坚决予以摒弃,要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写自己”的作文意识。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世理的真实,切乎生活的状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他还对“求诚”作了具体的界定:“从原材料讲,要说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说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这就彻底去掉了作文中的虚假浮夸之风,既有利于写出真实之文,也有利于培养真诚之人。
二、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表达真情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1、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的关闭。通过周记谈心,就不一样,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真实。
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方式的成长的愉快和满足,会在积沉下来,在作文中不时表露。
2、每天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很大。
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淹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实践证明:不会。青少年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个性的张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历史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撷取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是在历史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3、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背影》中父亲表现出的感人肺腑的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曹刿论战》中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令人叹服。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海啸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等。
4、开掘学生作文的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大力提倡生活作文,但学生主要时间在课堂上,那么如何开掘学生作文的源泉呢?首先是要开掘“阅读源泉”。①利用课文的信息作为写作源泉,如你对《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批判还是同情?完整地读完《我的叔叔于勒》后说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不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这些回答式的小作文既可使学生言之有物,又可训练思维。②增加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多读可以间接地了解生活现实,学习写作技巧,这是现实生活所不能直接赋予的。因此,对于学生,加强阅读是重于“生活”的一种写作需要。③引导学生学会品评。品评文章,可以使学生认识作品的优缺点,思想的局限性,自觉地避免盲目模仿,多写性灵。其次是要开掘情感源泉。生活不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情感才是文章的生命。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开掘情感之源,人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逐步养成睹物抒怀的习惯,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层出不穷。
5、引导学生说真话,创新意
关于真情的作文【第二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真情实感;感悟生活;作文批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可是,我们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功利性较强,一些教师为考试而教,一些学生为得高分而写,以至于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唱高调,语言苍白、毫无情感,甚至有的学生感情失真、胡编乱造。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下面是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粗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引领学生感悟生活
所谓的真情实感就是我们人类对大千世界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情感来源于生活。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教育学生多关注生活,用饱满的情感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生才能在写作中体现这种情感。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操场上的某一体育器材,可能引起一段故事;田野中的某一景物,可能激起某一回忆;农民的劳动场景,可能勾起一段情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可能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可他们内心的情感却是真实的,令人感动的。因此说,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他们才会有一颗敏锐的心,他们才会情思牵动、触景生情,他们才会面对生活倾诉衷肠。
二、改变作文批阅形式
对于作文批阅,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使得我们的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们的作文几乎没有什么个性。新课改理念要求:写作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应该从自我做起。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彻底改变了作文批阅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情、人格,把批阅的过程当做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对他们流露出的幸福、愉悦、痛苦、焦虑等情感,写出自己的理解或慰藉。这样学生就不会只关注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把作文当成内心情感的表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缨说:“看到了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了什么就写什么。”当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这一点时,写出真正情感的文章就成了现实。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去感悟生活,给他们提供自由写作的机会,肯定学生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加热爱写作,一定会写出更加感人的文章。
参考文献:
关于真情的作文【第三篇】
关键词: 王若虚 诗学理论 批判性
王若虚(公元1177—1246年),金代文学家,河北藳城人,字从之,号慵夫,入元后自称滹南遗老。金章宗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进士,累官刺史,著作郎,翰林直学士。曾出使西夏,金亡不仕。王氏能言善辩、狂放不羁,爱憎分明,滑稽多智,又雅重自持,谋事详审,有济世之志和济世之才,但由于“投闲置散”,在政治上虽有惠政,仍多受排挤。其成就主要在文学批评和经史考据方面,博硕富膽,典实持重,有《滹南诗话》(上中下)三卷,《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
王若虚是金代的重要学者,精于经、史、文学,独步一时。元初文学家李冶在《〈滹南遗老集〉序》中指出:“今百余年,鸿生硕儒,前后踵相接。考其撰著,訇磕彪炳,今文古文,无代无之,唯于议论之学,殆为阙如……滹南先生学博而要,才大而雅,识明而远。所谓虽无文王犹兴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学术上的独特地位。其学术论著部分,辩难驳疑,不落窠臼,对汉、宋儒者解经之附会迂谬,多有批评订正。
王若虚是金代杰出的诗学理论家,主要体现在《滹南诗话》、《文辨》和论诗诗中。《滹南诗话》是金代诗话中之典范之作,其“典实”的立场;“真”的诗歌批评标准;“意为主,词语为次”的创作要求;“形似与神似统一”的艺术境界;“尊苏抑黄”的品评态度,往往纲举目张,谨细务实,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具有很强的批判性、独特性。王若虚诗学理论在整个中国诗学理论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典实”
王若虚的《文辨》、《滹南诗话》专门论文论诗,虽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却从始至终,观点鲜明,有不少独到见解。论文主张典实,提倡辞达理顺,论诗提倡晓畅自然的风格,主张写“哀乐之真”,反对模拟雕琢,推崇白居易、苏轼。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其《诗话》﹑《文辨》著述中。他反对文章一味追求古意,认为“古今互有短长”,“文章求真是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他对文体的看法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主张著文,“惟史书﹑实录﹑制诰﹑王言,绝不可失体”,“其他皆得自由”。他认为诗的创作关键在于皆出于自得,反对“苦无义理,徒费雕镌”之作。
王若虚的文学理论,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在金代文坛上,形式主义和反形式主义的斗争是相当尖锐的。李之纯、雷希颜、李天英、赵衍等人,都推尊晚唐的卢仝、李贺和北宋的黄庭坚,忽视内容而追求字句的奇险新巧,在不同程度上走向形式主义,赵秉文、周昂、王若虚、元好问等则与之对抗。在金代文坛上,有些作家竞靡夸多、追奇逐险的倾向比较突出。王若虚以理论家的器识和胆略,与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争。在文学和生活关系的看法上,王若虚主张写“真”去“伪”,反映客观现实,以为“哀乐之真,发乎情性”(《诗话》上),“文章唯求真是而已”(《文辨》一)。有鉴于此,像罗可的咏雪之作“斜侵潘岳鬓,横上马良眉”,他就直以“假雪”斥之(《诗话》中)。王若虚对苏轼的“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叙》)和“有为而作”(《凫绎先生文集叙》)等主张推崇备至。对主张“情发于中,文形于外”的白居易诗作,则认为“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侔”(《诗话》上),“妙理宜入人肺肝”(《论诗》)。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王若虚同意周昂的主张:“文章以意为之主,字语为之役。”(《诗话》上)“凡文章巧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得首肯。”(《文辨》四)把思想内容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辞达理顺”(《诗话》下)、“浑然天成”(《诗话》中),对于“不求是而求奇”(《诗话》中)、“不求当而求新”(《诗话》下)的倾向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指出:“凡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末。”(《文辨》四)但是,形式主义的影响在王若虚身上也偶尔有所流露,比如他对司马迁的评价就失之偏颇,他曾说:“司马迁之法最疏,开卷令人不乐。”(《文辨》一)又说:“迁虽气质近古,以绳准律之,殆百孔千疮。”(同前)从而暴露了他的理论的不彻底性。
《滹南诗话》始终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坚持现实主义传统,反对形式主义。金代诗坛沿袭北宋遗风,推崇李贺、卢仝,追随黄山谷,忽视内容而追求字句的奇险新巧,在不同程度上走向形式主义。王若虚与这种尚奇崛失自然的形式主义诗风作了坚决的斗争。他和金朝学者李屏山的对抗便是明证。“李屏山杯酒间谈辩锋起,时人莫能抗。从之能以三数语窒之,使噤不得语”(元好问,《中州集》)。“王从之则议论文字有体致,不喜出奇,下字止欲如家人语言,尤以助辞为首”(刘祁,《归潜志》)。与雷希颜的激烈冲突更使王若虚反对形式主义的斗争。王若虚与雷希颜同修《宣宗实录》,由文体不同多纷争,王主张“平淡纪实”,理由是“《实录》止文当时事,贵不失真”,对雷的奇峭造语多改革。可见王氏对形式主义文风的唾弃,对现实主义的崇尚。而现实主义立场、倾向,更具体地体现在他的“真”的标准里。
二、求“真”
《滹南诗话》主旨在“真”,“真”为其论诗标准。所谓“真”,一是指诗人的性情之真,“哀乐之真,发乎性情,此诗正理也”(卷上)。既以真情为本,则性情的抒写,当然以情动于中,不得不吐,自然出之为尚。如卷中云:“东坡《南行唱和诗序》云:‘昔人之文,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充满勃郁而见于外。虽欲无有,其可得邪?故予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时公年始冠耳,而所有如此,其肯与江西诸子终身争句律哉!”王若虚强调自然情性的抒写,“正理”在于“情性之真”,在于诗人抒发真性情,写出真襟抱,肯定白居易、孟郊的作品,“乐天如柳阴春莺,东野如草根秋虫。”是自然情性的抒发,“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元气相伴;至长韵大篇,动数百千言,而顺适惬当,句句如一,无争张牵强之态”,这正是真襟抱随物赋形,自然而然而发。王若虚这种“性情之真”,实际上是指作家襟抱“真”,思想修养“真”,认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思想修养,就自然会发为文章,如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
所谓“真”,二是强调诗人对生活要有真切的感受,必须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即“事物之真”,“浑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杜甫“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盖其绪密而思深,非浅近者所窥,斯其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正是杜甫从现实出发,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客观反映“事物之真”的缘故。白居易唯歌生民病,随物赋形,真切地叙事写物才达到情致曲尽,入人肝脾。
无论是“性情之真”还是“事物之真”,王若虚都是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的,以反对铺张藻饰、尚奇艰深的形式主义为目的。他反对论诗“不求是而求奇,真伪未知而先论高下”,把反映的真实与否作为衡量诗歌质量的最高艺术标准,因此,他的“真”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有机统一。王若虚从创作应表现性情之真和事物之真的观点出发,划分了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界限,认为对客观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和认识,才有被客观事物激起的情感,从客观事物之真,到情感之真,到诗之真,这就是王若虚主张的创作之道,诗之主旨。
王若虚从“真”的标准出发,批判了形式主义者思想修养贫乏,缺乏“性情之真”,对现实生活体验认识不足,缺乏“事物之真”,尖锐地指出了江西诗派假借现实主义的旗帜,却走形式主义的歧路的毛病。“朱少章论江西诗律,以为‘用昆体功夫而造老杜浑全之地’。予谓用‘昆体’功夫,必不能造老杜之浑全;而至老杜之地者,亦无事乎‘昆体’功夫。盖两者不能相兼耳。评刘夷叔长短句,谓‘以少陵之肉,傅东坡之骨’,亦犹是也”。
王若虚从“真”的标准敏锐地说明了江西诗派“伪”的表现,“鲁直雄豪奇险,善为新样”,“然于少陵初无关涉”,明确指出江西诗派只以“善为新样”的形式学习杜甫,因而不能反映生活之真,不能抒发性情之真,因而用昆体不能造老杜之浑全。《滹南诗话》曰:“鲁直论诗,有‘奇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虽然物有同然之理,人有不同然之见,语意之间,岂容全不见犯哉!盖昔之作者,初不较此。同者不以为嫌,异者不以为夸,随其所自得,而尽其所当然而已。至于妙处,不专在于是也。故皆不害为名家而名传后世。”又曰:“古之诗人,虽趣尚不同,体制不一,要皆出于自得。至其辞达理顺,皆足以名家,何尝以句法绳人者,鲁直开口论句法,以便是不及故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王若虚从“真”的原则出发,鞭辟入里地认识了江西诗派的本质。没有客观事物之“真”,脱离了生活,而一味向古人伸手,论句法,讲来历,挟“奇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衣钵,私立名字,强辞加工,这种没有“事物之真”的诗,其形式也必然限于模拟、剽窃之态了,其情感必迷信古人,而失“情感之真”。诗不能“随其所自得,而尽其所当然而已”,最终而失“诗之真”。“文章唯求真是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确是有的放矢,中肯之论。王若虚从“真”的标准出发,评论作诗形式。“真”是诗的主宰,有“事物之真”、“情感之真”,才有“诗之真”,故求文章唯求真是,明乎事理,事理即明,则辞达理顺,如江河之行,顺下而已。
王若虚所提倡的“真”,是他论诗的主旨,评诗的标准。《诗话》“真”的标准,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则是要求“以意为主,以言语为次”。
三、“以意为主,言语为役”
王若虚主“真”,在具体创作中推出了“以意为主,言语为役”的精辟见解:“文章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全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词语之工,而岂文之正哉。”“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
王若虚用“真”的理论指导诗歌实践,“以意为主,言语为役”,内容为主体,形式为内容服务,做到事真、情真、诗真。王若虚认为苏轼作文,唯求真是,以意为主,因出于自得,于是横放杰出,风韵洒脱,因事出奇,理顺辞达,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流,正是以意为主,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又谓:“东坡文中龙也,理妙万物,气吞九州,纵横奔放,若游戏然。莫可测其端倪,是以意为主,工于内,才发乎情性,出于自得,而风韵高逸,滔滔汩汩。”
王若虚正是强调“以意为主,言语为役”,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所以对于忽视内容,片面强调形式的诗风大为唾弃。王氏曰:“山谷之诗,有奇而无妙,有斩绝而无横放,铺张学问以为富,点化陈腐以为新;浑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深刻指出江西诗派违反“真”的宗旨,骄其所役,致跋扈难制,从而流于艰涩怪诞的形式主义作风。夺胎换骨,雕琢太甚,则伤其全,点铁成金,经营过深,则是失其本。可见,王若虚是从“真”的原则在诗歌创作中处理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真”是全局宗旨,“意为主,言语为役”是具体布局。而在“真”的宗旨指导下,在“意为主,语为役”的布局中要求达到的必然境界,即形与神似的统一。
四、形似与神似
王若虚从“真”的宗旨出发,在诗的形象塑造方面,要求达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滹南诗话》曰:“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夫所贵于画者,为其似耳;画而不似,则如勿画。命题而赋诗,不必此诗,果为何语!然则,坡之论非欤?曰:论妙在形似之外,而非遗其形似,不窘于题,而要不失其题,如是而已耳。世之人不本其实,无得于心,而借此论为高。画山水者,未能正作一木一石,而托雪烟杳霭,谓之气象;赋诗者,茫昧僻远,按题而索之,不知所谓,乃曰格律贵尔。”
这段话,可以看出,要塑造神形兼备的诗歌形象,关键之一是要注重“形似”,注重诗歌形象来源“事实之真”。形似是根本,赋诗者如果“不本其实”,不从生活事实中挖掘来;如果“无得于心”,不从生活中提摄来,而凭空追求“神似”、“气象”这样的精神境界,性情之真,必然会“茫昧僻远”、“不知所谓”,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见“事实之真”是基础,诗歌的形象必须在“事实”之中提取原料,又赋之以“性情”等思想情感,才能神形兼备,达到“妙在形似的之外,而非遗其形似”,以“得其实”、“得其心”的饱满诗歌形象反映现实,揭示主题,才能“不窘于题,而不失其题”。
尽管王氏没有明确地认识到景与情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关联,但他的求“真”的创作原则,要求塑造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确是明哲之语、超迈之论,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
五、尊苏抑黄
王若虚尊崇苏轼,贬抑黄庭坚。从鉴赏论的角度看,他是主“真”反“伪”的。
王若虚颇尊苏轼诗,谓苏诗“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坐耳”。王若虚否定陈师道的“子瞻以诗为词”之说,认为“诗词只是一理,不足一观”,其“一理”是指在“真情”这一基准,诗词相通,并无二致。他又从“诗词只是一理”出发,批判以“纤艳柔脆”为词之正体的看法,指斥了柳永等词人“纤艳淫媒”的恶劣影响,肯定了苏轼打破“绮罗香泽,靡烂艳情”的圈子,创作“横放杰出”的词作。
王若虚尊苏抑黄,主要是反对形式主义倾向。《诗话》批评锋芒的主要所向在黄庭坚。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大弟子之一,创造了江西诗派,成为一代名家,影响颇大,其诗佳作不少,而某些法则好奇尚艰,力追新巧,又好窃取古人陈言,自以“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王若虚对此常给予抨击,并加嘲讽,谓其“有奇无妙,有斩绝而无横放”,“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王若虚认为,黄庭坚等追求“字字有来历”反而使得文法不通、修辞不当、用典不切。评判江西诗派的病理是对前人的作品采取断章取义的诠解,运用穿凿附会的考证。总的看,王若虚尊苏抑黄,是根据“真”的宗旨,“以意为主”的创作原则。对苏虽有溢美之词,也不免考其弱点,往往公允、中肯,但对黄诗求之过苛,句句指斥,几无是处,显然偏激,实不可取。
王若虚在十三世纪初的历史条件下,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提出许多现实主义的见解,是文学批评史上精彩的一页。对明代的公安派和清代的叶燮、袁枚等反对拟古主义的斗争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典实”的立场,“真”的宗旨原则,“以意为主”的创作见解,“形神兼备”的艺术要求,尊苏抑黄的鉴赏态度,无疑启迪后人从历史的真实,文学的真实、进步的思想等方面认识诗歌和生活。
尽管《滹南诗话》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滹南诗话》在中国诗话史上,特别是在金代诗话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堪称金代诗话的代表作。
参考文献:
关于真情的作文【第四篇】
关键词真情;激情;流淌;流溢
我国文学的发展,抒情文体先发达,叙事问题发展较晚。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着明显的抒情特色。可以这样说,我国文体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的抒情传统。从古代文学到近代文学再到现当代文学,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红楼梦》、《朝花夕拾》都有着浓厚的抒情味。选入教材的许多文章更是情质兼美、情文并茂。有的如涓涓细流,潺潺淌过心田,如:《趵突泉》;有的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如:《曼谷的小象》;有的如惊涛拍岸,令人精神振奋,如:《观潮》;有的如清风徐徐,洗尽心灵的尘埃,如:《第六颗钻石》 ……阅读这些蕴含不同情感的文章会有不同的艺术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情感资源犹如一座丰富的矿山,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开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李吉林老师也说过:“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内容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与它的“情感性”,如果把語文教学比作一棵大树的話,那么“情”就是教学的根。时代呼唤真情,课堂需要真情,学生更需要真情。如何让文章中的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情感主体参与其中。我们的教学要更具人性化,要让课堂成为艺术情感的大舞台,让课堂充溢着情感的律动和活力。
1 教师的情感是课堂真情流淌的基础
课堂是否能流淌着真情,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是课堂流淌真情的基础,教师是情感的引导者,激发者,传递者。教师要自己先到文章中的情感洪流去走一遭,让自己的情感先膨胀丰盈起来,这时,教师就是作者的二传手,教师就可以站在理解、审美、情感体验的顶峰从容地把情感传递给学生,并指引学生向文章的深层渗入,牵引着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相碰撞、交融、产生共鸣。
教师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善于激情。
教师的自身素养十分关键,教师要灵心善感,有诗人般饱满、细腻、敏感的心理素养。能为情所动,充分把握课文的情感纽带。要爱憎分明,对真善美的情感要热情讴歌,对假丑恶的情感要大加贬斥。文中有些情感不是用眼能看穿,用口能读出来的。教师必须细细咀嚼揣摩,透过语言分析、判断,联系相关的背景融入文章情感的洪流,捕捉文章中那更深、更细、更微妙的心灵颤动、情感波动,和作者交流对话。体会作者的言内之意韵,言外之话音。教师还要具有演讲者的激情,(音调抑扬顿挫、情感跌宕起伏),演员般的演技,(通过面部表情、神态,适当的身体语言以及说话的语气等尽量能挖掘出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还要像主持人一样在关键时善于用不同的语调煽情(有时要催人泪下,有时要激昂豪放……)。
教师要善于营造真情流淌的氛围。
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许多教师高高在上,教鞭一挥,或正襟危坐、或面色严厉,学生诚惶诚恐,呆若木鸡,大气不敢出,唯恐遭受批评,压抑的课堂气氛令人窒息,课堂如同牢狱,他们根本不敢畅所欲言,更不要谈什么情感体验、情感宣泄。让课堂流淌真情,教师就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于倾泻真情的课堂氛围。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争论中,用商量、探讨的口气与学生对话。教师的鼓励、等待、信任、关爱、宽容都会使儿童的心智处于最佳放松状态。沐浴在教师情感关怀的光辉里,他们会充分挖掘其情感的原始状态,大胆展示心灵自由,迸发出炽热的学习热情。
2 教师要善于传递情感,让真情向学生心中涓涓流淌
教师如何把文中的情感准确的传递给学生,是课堂中真情流溢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是作者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交融的媒介疏通者。要把作者的情感巧妙地一点不差的传递给学生,教师就要运用各种手段在文章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真情理解的桥梁。
让煽情的开场白打开学生情感闸门。
富有激情的导语是情感的突破口,像一只梅花针,稳稳地刺中学生的情感穴位,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使情感的洪流开始倾泻,达到江洪欲决之时的状态。这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的投入文章情景当中,达到一触即发的效果。
如学习《麻雀》,(挂上文中猎狗与麻雀的对峙图)我是这样开场的:同学们,一只弱小的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麻雀,手无寸铁的麻雀;面对比自己大几十倍的猎狗,一只敢于和猛虎豺豹搏斗的凶猛的猎狗,无疑是以卵击石,可它竟暴跳如雷,怒视着对手,歇斯底里地嘶叫着拉开架势,准备要和猎狗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难道他疯了?不!——那——是什么?
在关键处却戛然而止,造成悬念,调动学生对内容的急切关心,使学生在期待中不断积蓄心理能量,如同暴风雨前暂时的宁静,一旦进入课文了解了答案,紧张解除,这种能量积蓄被突然释放,就会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和审美满足。
上一篇:我的未来作文【实用8篇】
下一篇:时空穿梭机作文【热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