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29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影片深刻探讨了亲情与教育的关系,展现了代际沟通的挑战与理解的力量,令人深思。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当母亲将这本书冠以“好书,名著”等标签推给我时,我百般不愿,心中的浮躁一层又一层,但当我翻开书页,看了几页时,我对它顿时改观。

超乎预料的有趣呢。而且,书中母子两人书信内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龙应台女士与安德烈,他们看着同一片星星,在同一个太阳的光芒下生存,但他们接触不到被此,熟恶而又陌生。在这三十六封书信中,他们对簧富差异、美学、人文、各国文化差异等等提出了探讨与研究。这三十六封跨海书信,使这对母子有了连结,重新认识到了对方,她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18岁的人,他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看着书中风趣幽默的语句,我看到了一些别样的东西,一些我从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这个世界可悲的贫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树”:我知道了“间题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认真的看一本书,这本书也没有让我失望记忆犹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为逗留”。

咖啡馆几乎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建筑,我也常常习惯在空暇的时间去这类环境幽静,气氛高雅的地方,点杯咖啡,写写作业或是看看书我喜欢这样的气氛,这可以让我放松,且愉悦。

然,在香港这个地方,羊目细寻,你竟是寻不着咖啡馆的龙应台女士在书店买了书,想要寻一家咖啡馆,钴进一个宁静的角溶,在咖?香气的绕里,把整袋新书翻完,可香港是没有咖啡馆的她在信中如此写道:“那天很热,我背着很重的书,一条街一条街找,以为和台北一样,转个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没有,真的没有。去餐厅吧,可是那是一个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带着对時国企业断的不满,他们对本土产业的灭不情愿在那里消费而即使坐下来,身边也总是匆忙的人,端着托盘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馆里弥漫着一种时间压迫感。

这就是香港,这个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们工作时间之长,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种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哪一种都不可以。

文化,来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灵感的,能量的爆发。“留”才有沉淀、累积、酝酿、培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龙应台和儿子之间往来的36封家书。我用了两周断断续续的时间,今天终于读完了。

本书内容概要:这本书是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作为母亲龙应台和儿子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之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因为有隔阂,作为母亲不愿意从此“失去”曾经认识的那个儿子。于是,想到了采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儿子也在她的影响下,采用书信的方式与母亲交流。于是,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学业等等的一些看法两代人就开始了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作为父母与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是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补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找不到语言。这种写信的方式,让彼此有了连结。

这本书中,母子两人的家书围绕:德国的足球、香港文化上升到两代人对国家的不同认识。在阅读过程中特别佩服龙应台的一些犀利的见解。

因为是家书,读起来特别轻松,也特别温馨,在母子对话中让读者有收获,有思考。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一天天在长大,而作为母亲的我也在一天天的老去,我也希望当女儿长大的那一天,我同样可以赶上她的步伐。这种“家书”的形式对于我也是在女儿十八岁和她沟通的一种方式。

就如,我之前每天写日记,只是为了写给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当年老的一天还能回忆生活的印记。

在阅读到《给河马刷牙》的时候,“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会反思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希望有尊严的活着,体面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有尊严的生活着,而目前自己的工作只能是我自己谋生的手段,很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做的特别纠结和落寞,没有了方向感,特别想跳出那个圈圈,而却没有了跳出的勇气,只能在纠结中生活着。希望自己能够心存阳光,期待光明的一天。

提到孩子,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经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爱孩子,爱家人,我们也必须有度才行。爱的太深,对方会窒息,想逃避,爱的太少,我们就缺少了感情交流。所以“爱”是我们一生要学习的功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3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4

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但是学习没有间断。读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有几天了,尽管读的时候很有感觉,但是写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笔。今天又细细回想了一下,不由地询问自己:

1、如果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还会和我好好沟通吗,如果想要那时我们继续好好沟通,我从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2、龙应台的格局很大,知识也很渊博,从书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和见地也很棒,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里面家庭氛围和父母的影响作用肯定非常大,相比之下,自己是不是该更加努力呢,一方面给孩子个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小一些;

3、该死死盯着孩子还是给她更大的自由度,或许都这样都太绝对了,应该两者好好结合,希望培养的孩子是个有思想的人,必须有她的自由,但是还要关注不能太走弯路?

4、龙应台对孩子也有诸多的不满,比如抽烟,可是她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安德烈是自己的孩子的局限,站在“如果是别的成熟的个体自己会干涉吗”的角度看问题。

自己也该明白: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不是自己精神和肉体的一部分,即使自己的身体一部分也会有不受控的时候,何况已经脱离了母体的孩子呢,所以自己该明白和孩子的界限,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自己的局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5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6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

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 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  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7

初中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与其说是课外书,我认为应该是隔代母子的心灵成长对话,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过三年漫漫长路的书信对话,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书信中进行着弭平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世代价值观。里面的某些内容篇章让我觉得比较深奥,却又让我去每个字地反复琢磨,体会其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哪里是香格里拉》。

这篇文章讲了龙应台与菲利普来到香格里拉,却看见了与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香格里拉,反映了现在的自然环境被人类商业化的现象。文中,龙应台用许多语言描绘着美丽的天堂香格里拉,对香格里拉充满了期待,比如在跟菲利普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中国西南,是满身长毛耗牛吃草的地方,是野花像地毯一样厚,铺满整个草原的地方,是冰河睡了醒不了的地方。”把香格里拉描绘得如梦似幻,让我也不禁向往。当龙应台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时,她是这样说的“到了中甸,我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当龙应台带着憧憬去看草原时,却看到了“难看的房子”——收费处。她那天一样大的草原,竟然就圈在那栅栏内!她就像一个用最高速度往前冲刺的运动员撞上一度突然竖起的墙“天一样大的草原,地一样老的湖泊,日月星辰一样长长久久的野花,青草怒长无边无际的山谷,也被围起来,收门票,——

哎,可真超过了我能忍受的限度!“龙应台对商业化的谴责全都在这里,却又十分形象,让我也不禁感叹:这世上还有最原始的地方吗?龙应台又见到了:”墨色的松林围着一泓透明的水,水草在微风里悠悠荡漾,像是一一年来连一只小鹿都没碰过,洪荒初始似的映着树影和山色。“如此美丽的湖水仿佛让我置身其中,但不仅是这些,这一片香格里拉的土地,听说都被纳入联合国的文化一场保护区了。龙应台想拍照,被喝止:先交钱!让我们都很是无奈,能怪他吗?

最后,“几个僧人坐在香油钱箱旁边,数钞票,钞票看起来油腻腻的。”油腻腻,商业化使得僧人都唾延三尺。为什么在第三世界,“开发“等于”破坏“?由国家的力量进行开发,就等于用国家的力量进行破坏,那种破坏,是巨大的。

它使我们经济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就是商业化,一种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商业化。

且哪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8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龙应台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去认识她生命中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也使儿子安德烈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孩子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也和母亲渐行渐远。他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了东西文化。在他们的对话中,涉及到了生活习惯,艺术鉴赏,东西文化,甚至衰老,死亡。

书中《给河马刷牙》里,龙应台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现在的学生都被要求努力学习,上着小学,中学,大学,最后工作。但是,有多少人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与权力每天忙碌着,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工作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去体验人生,感受生活的快乐。而金钱与权力,从来就不是快乐的核心因素。而现在有多少人已经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快乐,忘却了最初的梦想,迷失了自我?所以,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去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工作。

《独立宣言》里安德烈说:“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也像小时候一样喜欢他们,可是孩子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接受新的事物,也就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而父母的关心往往却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父母不能永远陪伴着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会走向社会。所以父母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去让孩子有自己生活的能力。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一位努力尝试走近儿子生活的母亲。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去接受新的事物,努力想去了解儿子的世界。这是多么无私而却卑微的爱。作为儿女的我们,在接受了许多新事物,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回头看看,去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父母?

这是一本两代共读的书,在这本书里,孩子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的爱;父母也可以更加认识孩子的世界,学会放手。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9

再次翻开龙应台的书,没想到竟是我读大二的时候。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读过她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等几篇小短文,当时只觉得她的文章与自己平时读得名著大不一样,文章很有股霸气。一直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作者是位先生,一位思想深刻的先生。没想到这次读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才发现她不仅是位女士,而且还是位和普天下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饱含深情的妈妈。

《亲》是由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当时买这本书,我是被封面上介绍的,这本书让许多“亲子”由熟悉的陌生人变得能互相理解而触动。当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围人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没想到,我已打开这本书,得到的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信里的交谈,那么陈恳。他们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交谈,他们的通信中,也许有过争执,也许有过分歧,但他们始终愿意试着去理解彼此。我和书里的读者一样,真的很羡慕他们这种关系。我自己也曾给父亲写过几封信,可惜他太忙,没时间回信,所以,我们对彼此的理解,也没能加深。而现在看见别人做成功了曾经自己没做成功的事。我出了些许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动。

想想父母迟早会老去,自己迟早会长大。但我们却也许都再不能走进彼此的内心。我也许到老,都不会知道我的父母,他们年轻时有怎样的理想,他们是否也曾想去沙漠看看?他们又是如何把我们拉扯大,是否也曾灰心丧气?而他们又是如何接受自己正在老去的事实,会不会害怕?他们又是否会也在试图理解我们,试图走近我们的心?

我想时间不会重来,而我们有深爱对方,那为什么不试试再多打几个电话,多写几封信。我已决定,开始提笔写信。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0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时《亲爱的安烈德》作者之一的龙应台女士所写的。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她的大儿子安德烈合写的36封家书的合集,在这36封家书中,两母子以通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并征求对方的意见。信中还有许多引人深思,感慨万分的道理和句子,像第26封信《孩子,你喝哪瓶奶?》中,龙应台给安德烈举了一个例子,你是追赶坏的,还是去享受好的呢?还有在最后一封信《伟大的鲍勃迪伦与他妈》中,安德烈说了一句话“马克吐温说:‘我判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这本书还有很多类似的引人深思的好句,激发人们的思维。在书中,我看到许多读者的来信,除了表示感谢,还有许多的认同与争论,读者与书本一起成长。

这本书非常的有益,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知道了作为母亲,她们的担心,她们的关爱,她们的严厉等等,背后都藏着一颗爱我们的心。当然,这本书也谈到了许多世界时事,丰富了我的知识量,也让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有所改变,让我今后更加公平地去看待这类事情。

良书,就是益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妈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1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的三十六封信!他们通过写信的方式,敞开心扉,了解彼此!

在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不被束缚。其中有一段对话令我感同身受,“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

是的,这是一个儿子与母亲之间乏味的对话。我们长大了,�

正如龙应台所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是啊,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不再像个小孩子一样黏着妈妈了,他长大了,也变的独立了……

是的,在和青少年孩子的沟通问题上,天下的妈妈大概都是相同的。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上了初中,因为离家较远,所以我不得不住校。离开了温暖的家,不能每天和父母朝夕相处,所以每天晚上的电话成了我和妈妈的必修课。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如龙应台和安德烈一样。“今天怎么样?”“挺好的。”“学校生活还适应吗?”“非常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了这种对话的苍白无力。本来我与妈妈之间的沟通就是为了了解彼此,可是现在这样的简短对话,既还原不了我们的真实生活,也提供不了任何我需要的帮助,对我们来讲都毫无意义。犹如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有一次周末回家,在饭后的闲聊时间,恰巧妈妈和我谈及了相同的问题。原来,我们两个心里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妈妈因为捕捉不到我真实的生活信息,而感到无助和不安;我也因为逃避问题,而过于敷衍,流于套路,没有真实勇敢地表达自己。

通过这次谈话,我也认识到我在和妈妈的沟通中存在不少问题。我想:下次和妈妈电话沟通时,我会如实说明我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即便妈妈跟我谈些我不想说的事,我也会端正态度,耐心回答!妈妈也说以后要多看到我的努力和进步。通过这次谈话,我们改变了沟通的策略。妈妈每次打电话会更加关注我的感受,开场白变成了:“今天感觉怎么样?”这样的问话,让我感觉很轻松,没有被逼迫,被随意评判。于是我更加愿意多向妈妈讲一些我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大多数时候妈妈只是默默倾听,偶尔有一些问题,妈妈也会提供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角度。每当这个时候,妈妈虽然没有给我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总会让我豁然开朗。我们的通话时间也比以往长了许多。妈妈也会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生活的高峰低谷告诉我,使得我的住校生活不再单调乏味。我们的对话内容不再苍白无力,逐渐变得充实起来。我们也开始真正走进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父母会不爱孩子?我们在长大,他们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再年轻。我们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就是这样,龙应台母子俩敞开心扉!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谈话,我和妈妈的沟通会越来越顺畅!妈妈也会重新认识她人生里第一个十三岁的我,我也会更加深入了解我的妈妈!这更会增进我们的感情和相互欣赏。因为爱就是沟通的理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2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MM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努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3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成人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 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4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 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5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 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6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

只是,掩卷之后,想到龙应台对安安的用心,突然间感动地落下泪来。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努力地叫着mummy。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愁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而他,却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浓眉大眼,玉树临风,嘴上有淡淡的胡须,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当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从来没有后悔过对他的付出,也没有将自己的渐渐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却清楚地感觉到:你在一点点地失去自己所爱的孩子,不会心痛吗?心痛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听之任之吗?还是放下母亲这个无用的称号,真正地将自己放空,去了解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心事呢?当他轻易地告诉你他们这一代的生活就是“性,药和摇滚乐”时,你难道不会吃惊和担心得立刻打电话去求证或是暴跳如雷吗?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她的措辞,不再有《野火集》中脱口而出的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不仅仅是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集,而是,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做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很难读懂这颗心的全部,直到——他自己成为父亲的那一天。

同样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象安德烈这样愿意与母亲以书信的方式交流生活的全部的。更多的孩子对于给母亲写信,是做为任务去完成,而非发自内心。就算是安德烈在书中承认,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写信,其实只是为了赚取“稿费”,我仍然认为:安德列在这本书中表现不俗,他的文笔,他的真诚,以及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得母亲的真传,假如安德烈看到这句话,想必会不高兴,因为他不希望自己是妈妈的附属品,在他看来,他写得甚至比妈妈更好,可是,骄傲如他,也许不会愿意承认这与母亲的遗传、培养以及尊重有关。

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在面对学习、爱情、生活时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他感性,率真,诚实,幽默,他的身体里,流淌着龙应台优秀而骄傲的血液。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嘲笑,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7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8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龙应台那个年代的贫穷,那样的生活,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落后,是我无法想象的。而安德烈这一代,及我们只一代,这是另一个世界。这个时代,与时尚接轨:疯狂地听音乐,无止地跳舞,拼命地玩耍,这些与龙应台那一代截然不同。而这样的差异,会选择的人总是站在安德烈的那一年代,殊不知,当人们的生活,文化随着时间逐渐提高时,往往会丢弃一些原始的东西,被金钱所束缚而变得残忍。而那被丢弃的东西,正是龙应台那时所普遍拥有的单纯与互助。现在的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友谊、亲情变得一文不值,而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是否看清什么呢?还是在享受着贩卖心灵后得到的'物质呢?也许,我们能期望某一天在我们享受物质时,回头想想逝去的心灵。

也许,我和安德烈是同一代,一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伟大理想。我们不是只懂玩的叛逆少年,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向往,所以也请天下的父母能理解我们,别总用“轻狂”指责我们,别总用“清狂”批评我们,别总用“不行”给我们下死刑。在信中龙应台写过这样一句话: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上的荆棘。这句话然我感受很深,是呀,人生的荆棘太多,困难太多,每一个困难都需要花上你大多时间去克服去打败,而在人生的时间中就给自由的,玩耍的却所剩无几,毕竟这个社会残酷。虽然我还是一个初中生,但只属于小学生的自由,我却无法在享受,也许这正是龙应台在信中所说的“寂寞无比”。

信中,安德烈说自己是一个百分百的混蛋,我的想法和龙应台一样,我并 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有一些有优点,不能因为他人在受苦自己在享受而自贬。其中,安德烈与龙应台都写了自己对道德的看法,安德烈因为面对道德而厌恶自己,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条件优越时,不该更加努力地生活着,用更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吗?毕竟他们的贫穷鄙视自己造成的,我们不必厌恶自己。同样,既然意识到这一点了,就应该让自己节省一点,不浪费东西和金钱,就给需要帮助的人。此外,我们在吃穿住行,也是给自己一个良好的条件去挣金钱和爱心,所以我们需要心存善心并付出行。

在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感受,我不会像安德烈一样去烦恼,而是坚决地支持自己的想法。在权威的世界里,人际关系仿佛显得很重要,它可以将你从山峰摔到低谷,也许会让你一炮而红,所以,掌握好人际关系很重要。对每一个人都露出微笑,面对那样的“英语老师”我们大不用消极的方式去反抗,我们可以与那样的权威坐下来沟通,解决好所在问题,而不是将那无谓的反抗化作让自己受伤的一把剑。至于那对于我来说还很遥远的爱情,在龙应台的话中,我也找到了最好的诠释: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肩并肩立在船头的,浅酌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的人。对于爱情,也许我还想得很简单,但这句话却和我想的一样,爱情不需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只需平平淡淡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书中,何必要纠结于“左”“右”之分呢?就如菲利普所说的,极左跟极右,就像站在一个圆圈上,看起来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其实最后会碰头的。在我看来,只要做出的决定对人民对国家有好处,都可采用,不必计较谁好谁坏。有时候,今天的问题用一种方式解决,明天用另一种。也许,支持“左”“右”之分的人都是为人民好,那不如将左右结合,即可“左”也可“右”,既能解决政治问题,也可摆平争吵,岂不万事大吉,皆大欢喜?有时候,不需要问到底,探个透,适中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若你看后解决不了什么,那你不如当做看了一本故事书,不用无风起浪的分出胜负。要知道,有些问题就是这样。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9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0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1

“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消极”的意思。查了字典后明白“消极”的意思是“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可我还是不明白,所有“否定的,反面的”事情都是“消极”的?反之,“消极”的事情都是“否定的,反面的”吗?开Rolls Royce就是“消极”的?捉了蝈蝈不放也是“消极”的?

我不明白。可是,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不要浪费资源。地球资源匮乏,确实很匮乏,浪费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我们平常所能做的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事情有——离开房间屋子关掉电子设备电源,将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至于奢侈,也就是挥金如土,滥费钱财,就得因人而异了。平常出去购物,我总是挑便宜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件商品应该多少钱,几元算贵,可我总觉得把钱花在无价值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上,毕竟是一种浪费。有些人,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忘了用,最后要么是物品过期,要么不适合自己用了即使钱太多没处花,还是去捐些钱吧,给山区和家境贫困的人们,这毕竟也是节约的表现,善心之举。“募捐”和“奢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你想选择哪一个?

电影《亲爱》观后感 篇22

电影《亲爱》观后感

亲情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丝不经意间的牵挂、惦记,一种让只有生命的动物都会拥有的本能反应,原始能力。右手亲情,左手爱情,可见亲情的重要!亲情与爱情都属于一种“戒不掉的爱”。亲可见、爱有心;亲情的亲,大爱的爱,这就是电影《亲、爱》。

在观看该片的过程中,就是感觉导演一定是东北人,因为在电影的一些情节上你能感受到浓重的东北情结,这不单单是那位农村妈妈浓重的东北话,还有东北城乡的画面以及只有东北人才会体味到的那种气息。影片放映后,一个漂亮、干练、气质十足的女士站在了观众面前,她就是导演李欣蔓,创作心得分享之后,让小马哥懂得了她这部电影要给人传递的那种信息,领悟亲情以女性视角关注社会现实。

李欣蔓介绍,《亲爱》是她的导演处女作,经历了4年漫长而艰辛的创作过程。早在2008年,李欣蔓编写的《亲爱》剧本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TPG单元大奖。今年3月举行的第八届大阪电影节上,该片更是在众多参赛影片如《毒战》《志明与春娇》等的激烈争夺中,一举摘得最佳影片奖。《亲爱》源自于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是一部触动灵魂深处的血缘与亲情的交响诗。看过无数的电影,《亲爱》显得特立独行,一尘不染,因为你绝对没见过这样一部中国亲情电影,你也绝对没见过这样一个大上海,但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迷失、这样动人的情感。

影片中,任外企高管的陆雪妮,夜里常常被各种噩梦和过往的经历缠绕。日本母亲的逝世给她的不仅是悲痛,还揭开了她被隐瞒至今的身世。一个农村生母从天而降打破了她生活的节奏,并充当了她跟儿子步步之间密不可分的纽带。当这份淳朴的第二次母爱渐渐被她接受的时候,一份体检报告却告知她们的血缘是场误会,此时的陆雪妮该如何选择?独自面对职场压力与亲情的缺失,一个局外人周律师又能给什么帮助呢?

说说演员,余男饰演的`陆雪妮这个角色可谓是她塑造过的所有角色中,小马哥最喜欢也是最印象深刻。外企高管、单亲妈妈、身世之谜所有的一切都让她这样一个外表强势内心孤寂的女人承受,余男把这个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相信观众对她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也一定会印象深刻。拥有人生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的著名相声演员于谦一出场观众竟然没笑场,这说明律师这个角色他驾驭的很好。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是可以从容的讲一个故事,而且在故事之外还充斥着很多元素,他们共同组成了一部好的电影,我们认为《亲、爱》就是这样的一部好电影。导演不仅清楚明白的讲了一个故事,而且情感充沛又克制,有笑、有泪、有领悟、有思考,涉及女性职场、单亲妈妈、城乡、中西文化差异等很多副线,杂而不乱地结构了整部电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3

龙应台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很早就听说《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值得一看,虽然是她与儿子的36封书信往来,但字里行间不仅透露着母子之情,更关乎包容、自由。

书中,母亲与儿子因处在不同的地域,在离开彼此的四年里,儿子的心理已发生了改变,母子之间出现了隔阂。但母亲对儿子的爱一直没有改变,用书信的方式,以平等对话的口吻,打开儿子心中的墙,让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和心灵。

记得曾经在央视《朗读者》这个节目看到演员袁泉的成长故事,11岁时去中国戏剧学院附中求学,在那个电子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七年时光里,与父母写了近300封的书信。在一个人的北京,她与父母的书信往来,让她感到并不孤单。当她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心情低落时,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没有达到的目标而指责,字里行间满满的爱与鼓励,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

父母与孩子这两代人,可能价值观不同,或是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带着这些疑惑,我想在这本书就可以找到答案。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耐心地了解孩子,他们一方面严格地控制孩子,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每位父母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可孩子何尝不是希望父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愿这本书中每一封书信背后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启发,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子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4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5

说一句“我爱你”或是“我想你了”到底难不难?

对深爱的人说“我爱你”,对分别已久的朋友说“我想你了”,大多数人都应该做得到。那么对父母呢?对父母说“我爱你”“我想你了”也这么容易吗?

小时候爸爸出差回来的时候总是会问我:“想不想爸爸?”

然后我就会说:“想啊。”

“真想还是假想?”

“真想。”

这样类似的对话在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应该出现过。但似乎孩子越长大,就越不会向父母表达爱和思念了。不会表达并不是不爱,而是像龙应台感觉到的一样,“爱”,却不一定“喜欢”。

有些时候特别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这样爸爸就不会变老,妈妈也不会变老,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拉远了。虽然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一直都挺融洽,也会经常的沟通,但在有些方面还是会有隔阂。

我长大了,所有和我一样的孩子都长大了。虽长大了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还是孩子,但这些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朋友圈,这些都是父母无法跨越无法进入的。甚至当他们摔倒的时候,都不再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搀扶。

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一点一点趋于平淡。加上孩子和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人,看待问题的眼光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必定会更加疏远。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是台湾和德国混血的80后,生活在德国。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贯穿其中的是关怀和爱。

从他们的信件里,我看到龙应台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当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的时候,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当然在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的是互相的沟通和理解。但是还有很多的父母并不愿意和孩子沟通,也没有想要体贴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欲望,只是一味的拿着大人的架子。也有很多的孩子对父母不尊敬,凡事也不会去体贴父母的想法。不论是交流,是沟通,还是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都是互相的,是双向的。我们不可以一味的要求父母来理解我们,要求父母来关心我们,来爱我们,我们也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他们,体贴他们的想法。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不再是小孩子,我们不应该任性,而应该理性的思考问题。或许长大了的孩子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向父母表达出自己的爱和想念,但是我们可以用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来表达。

不管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父母永远会给予孩子最不求回报的爱。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最忠诚的朋友。这种无私的爱只有父母才可以给。

我永远的朋友,一辈子的支持和依靠,我希望你们能够一切安好。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6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有办法明白:你的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了,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跨越两代人的三十六封家书,跨越两代人中间隔的三十年,跨越着两国人不同的东西文化差异,跨越着他们不一样的十八岁。“认识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我想这是龙应台对于三年专栏的有始有终。

从第一封信读起,我们不难感受到龙应台对自己儿子许久未见得陌生,品尝到弥漫在书信里安德烈的天真与青春的自由。从前可爱的安安、躺在她怀里依偎的安安、金灿灿毛茸茸的安安如今也要展开翅膀单飞去了;从前而二十岁的焕发容颜,如今的鬓发苍苍,蹒跚而来又扬长而去。那些站在远处的曾经,都随时间而去了。

父母终究是父母,会时时刻刻牵挂,会嘘寒问暖慰问,会和声细语教育,会把孩子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会倾尽自己所有,只为成全更好的他;孩子也终究是孩子,会感恩父母的良苦用心,会鞭策自己努力奋斗,会愿意用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

父母没法强求成为我们的知己,就像我们没办法强求任何一个 因为年龄,我们热衷于不同的事情;因为经历,他们所走过的路我们还没有起� 所以,我们会选择越来越靠近志同道合的伙伴,渐渐脱离了全心依赖的父母;我们会学着自己独立的去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不再让父母手把手教我们完成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件事;我们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所喜欢的事情中,不花一点点的时间敷衍任何人。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爱的港湾,一个人在海上独立的航行,尽管我们会经历一波又一波的困难,我们也愿意用自己力量乘风破浪。

走过崎岖坎坷的路,尝过辛勤劳碌的汗水,听过肆意而起的流言,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更愿意用他们凤凰涅盘般的宝贵经历告诉我们,指导我们在人生路上走的一帆风顺。生怕我们没有在他们给我们铺好的路上走,否则我们就会遭受挫折,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这样哪能让他们不担心?

但是已经有了独立思想的我们,却是渴望一种可以自凭做主的愉悦。自由分很多种,而父母所给我们的自由却是最复杂的。这样的自由是父母想给又不想给的,而我们却又十分的渴想与期待。在这给予与企望的来回道路上,夹杂着来自不同方向、不计其数的情愫。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也许会辗转反复,也许会一波三折,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来自生活的乐趣,体会它带给我们最独特的感受,才能经历到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父母给我们的爱,不计代价的付出,他们愿意用最无私的方式来铸就更好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心里,父母的位置永远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他们对我们的付出,我们终会回报,尽我们最大的爱与孝顺。我们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儿,请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尽我们为子女最大的孝心。我愿意将来把我的第一份工资交到他们的手上,愿意用自己挣的钱让他们过上宽裕、美好的生活,让他们尽可能的享受精神与物质欢愉。也许,这是我读完他们的信最大的收获。

龙应台和安德烈原来也可以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日后的人生旅程,淡然还是要浮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记刻下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精选 篇27

这段时间读了几本书,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是___女士的《亲爱的安德烈》。

看这本书时,心情是激动的,因为我和___一样,想要了解我十六岁的女儿,即将成人的她,在想些什么,今后想要干什么,这个世界在她眼里究竟是怎样的。

___女士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岁的儿子,这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已经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爱的小男孩“安安”,而是变成了一个棱角分明,有点“冷”的陌生人。为了了解自己的儿子,龙应___子安德烈以书信的方式,历时三年写成这本书。

这本书带给我许多的惊喜,虽然___女士和我母亲同龄,而且她和儿子生活的背景更国际化,台湾、香港、德国,她们接触到的世界更广阔,所以她们谈话的内容更丰富,涉及亲情、爱情、价值、国家、历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书中最核心的内容,母子之间通过书信表达的爱与关切,是最打动我的。

做为一个有着十六岁女儿的母亲,我也渴望和女儿的交流,我们也爱着彼此,但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不会交流,不懂表达。吵架成了我们之间沟通最多的方式。

这本书涵盖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了解到了台湾、香港、德国种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我惊奇于___女士的敢说,对时事、对政坛敢于批评。也惊异于安德烈的思想丰富,对国家、对价值观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而我和女儿,在这方面欠缺的太多,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貌似信息极其开放多元的时代,可我们在谈论什么,在思考什么呢?

我们谈论的最多的是学习、功课、考大学,可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他们几乎没有讨论。他们讨论的事太丰富、太多元,他们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们呢?有多久没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韩剧的我们,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见自己头顶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辽阔,多么精彩。

看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多,虽然我

多读书,多写字,对女儿多了解多沟通,把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让我们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里,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深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听女儿喜欢的音乐,哪怕觉得很吵,也要听完。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8

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仿佛有一层无形的薄膜。大人 于是,两代人就被这道膜越隔越远,人们就管它叫“代沟”……

当我在读过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她儿子“安德烈”共著的《亲爱的安德烈》后,才发现,所谓的“代沟”只是人们不知道怎样沟通而已。

书中的安德烈住在德国,他妈妈则住在香港,两地有着强烈文化差异,他们也坚持进行着书信来往。在他们写的36封家信中,母亲毫不掩饰地给孩子谈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求学,自己曾有过的困惑……而儿子也以极大的热情回应了对长辈的质疑,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愤怒……

每一封信都充满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其中也不乏有些想法的分歧,但这36封信,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对方,了解了两代人。最后,成果是显著的,一个54岁的母亲与她21岁的儿子,也能有共同的话语了。

龙应台曾写道,以前,与他儿子通电话时,只能这样:

你好吗?

好啊。

学校如何?

没问题。

……

仿佛与现在有些家庭的情况差不多,两代人之间也没声么话语,问问好,寒寒喧,就如普通人一般。大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想法。但这样下去怎样沟通?有沟通,得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要是真正沟通起来,当你了解对方的想法后,或许会发现,对方可能与自己的印象判若两人。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孩子也清楚自己的父母,这样才不会有代沟啊!

龙应台在书后写到:

我努力了,他有回报以同样的努力。

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

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那我们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9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他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每每看到他们的书信,让我嫉妒,又让我喜欢。我嫉妒他能有这样充满智慧的母亲,但我也深深喜欢他们的文字,感觉心灵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礼。他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沟,这并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记了和父母的交流,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敲打文字,以无声的方式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从而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这就是缺少沟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时,他是否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

71 3869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