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汇集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汇集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400字【第一篇】
我不记得第一次听到陶渊明的名字是什么时候,我只记得我知道他是一个诗人,一个田园诗人。
曾经我以为我懂陶渊明,但总觉得他不尽如人意。别人自带酒给你喝,他却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喝的很漂亮的时候对别人说,我走了,你自便。多么任性的陶渊明,你可以少关心名利,多多少少关心一下别人的感受。我以为我六岁就懂陶渊明了。
再一次,我觉得我理解陶渊明,我觉得他是个孤独无能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竞争,或者说闲话,陶公能有这样一颗悠然的心,我想一定是一个安静的人在采菊,何曾一次次被录用,一次次辞职。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他为什么适应不了?我以为我九岁就懂陶渊明了。
最近看《桃花源记》,突然觉得他有这样的政治觉悟。这里民风淳朴,农民可爱,生活井然有序,风景秀丽。很多人希望建立一个乌托邦社会,但陶渊明希望有这样一个天堂,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很难实现,于是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梦想,一个对政治没有欲望,对生活孜孜不倦的美好梦想。
陶渊明,我想要了解他,了解他的率真,了解他的不变本性,了解他对生活的热爱,需要很长时间。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第二篇】
一身素衣,一把锄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每天辛苦的农活并没有使你放弃享受田园生活。劳作归来,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夜深人静,听狗吠深巷中;黎明来临,闻鸡鸣桑树颠。
简要叙述了陶渊明的生活?
在众人皆麻木的世道里,你选择辞官归隐;在众人都沉醉官场的幸福生活,你选择了回归自然。官场的黑暗,人心的叵测,使你毅然决然的离开,不在乎多少人的冷嘲热讽,不在乎多少人的冷眼旁观,不在乎多么人的背后评论,不在乎,从你决定离开官场那时,你早已不在乎那些人肤浅的看法。
你性本爱丘山,谁稳中有降不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三十年,你是如何艰辛渡过?是不是每天唯唯诺诺做人,不敢露出自己的本性?是不是每天低声下气,不敢说真话?是不是每天笑脸迎人,不敢随意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是不是每天提心吊胆,必须防着他人的算计?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在你看来不只三十年,可知你度日如年,这是因为你看透了官场的险恶,看透了人心的狡诈,看透了,一切都看透了,突然间你清醒了,辞官归隐,回归自然,用行为证明了自己超凡脱俗。
对陶渊明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语言中肯?
有人说,你逃避现实,在官场上辗转多年后,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你无力抗争,只好逃避。
有人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你很难兼济天下,只能退隐田园。
别人的观点?
我说,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心灵的自由,获得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由衷的赞美之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多少次,望菊想到了你。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第三篇】
古往今来,任何生物无不是追权逐利的。花花草草会争抢着阳光和肥料充裕的地方;猩猩为了良好的配偶,无上的地位而生死一绝;有的人,会为了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出卖节操。但有个人却把这种物欲生活弃之如草履。他的这种独特行事风格,高尚的情操,绝决于浊世之外的勇气与决心,品它千遍也不厌倦。
他理想的社会是鸡犬相闻,恬静和平的。虽然他所居住的房屋远离世俗,心远地自偏的。他的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身着短褐粗布,清茶淡饭,瓢篓皆空。但是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总有后人学之,却终断不了尘俗之念。北山移文中便有一周子,习隐南郭。初至,傲百氏,蔑王侯。待到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欣然归朝,裂荷衣。粗鄙市侩之象尽露。何也?以隐居为手段扬名于世,谋取富贵也。
他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也有自己一份坚持,更有自己的信仰追求。喜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此人门栽柳树,人曰五柳先生。他,就是陶渊明。
五柳先生心性如此,受不得官场的尔虞我诈,受不得繁华奢靡的京城生活,受不得为了利益所降低道德底线的事情——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辞官了,去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活得自由自在,潇潇洒洒。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着布衣,在田中耕种劳作,没有了繁琐的曲裾,袖衫。偶而奢侈得喝个一醉方休。“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陶翁品格高尚,虽贫虽苦,而乐在其中。
陶渊明悠闲恬静的生活态度,品它千遍也不厌倦。陶渊明不屈从权贵的心性,品它千遍也不厌倦,陶渊明决然浊世之外的精神,品它千遍也不厌倦。少了这种精神,世上少了一缕清风。少了这种人,余学于谁?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第四篇】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如是说。
的确,陶公性格率直,却悲其生于东晋,为污浊世道所不容。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人津津乐道,却不曾谈及他曾在刘裕府上当过幕僚。刘裕就是后来的南义帝。他初时认为刘裕是个值得投奔的忠义之士,便欣然前去。那曾想,刘裕竟同桓玄一样推翻东晋王朝,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他知道后愤然离去,从此归隐。
这并不能怪刘裕,只是志趣不同而已,有人可能会说此之说。
可若当时世道稍微好点,又何以至此呢?《陶潜传》中记载陶公性嗜酒,当彭泽县令时,便想种二公顷的高粱,因妻子的反对便匀了50亩来种稻。他自己也说过:“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冻虽切”,表明他经过了极度的心理斗争,终是做了归隐之决定。即使自己嗜酒,也终勺了50亩种稻,养活一家老小。由此可见,他知道自己有着养活一家人的责任,并非置妻子儿女不顾之人。可他竟宁愿生活贫寒。让家里人跟着自己受罪,也不愿跟着当皇帝的刘裕享尽荣华富贵,那世道究竟是着到何等程度?
陶公选择坚守本心,宁愿“草盛豆苗稀”,宁愿与农夫道“桑麻”,宁愿“饥则叩门乞食”,也要享受这“复得返自然”的喜悦与“饱则鸡黍延客”的淳朴。或许正如斯言,“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所以我喜欢陶潜,也想和他交朋友。
上一篇:[400字]读书的作文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