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读后感范例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入木三分读后感范例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入木三分读后感【第一篇】

关键词:诵读 兴趣 习惯 方法 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52-02

作者简介:刘正芹(1976―),女,江苏兴化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江苏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副校长。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诵读指导课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权威性的具体指导方法,在网上搜寻到的相关资料也很少。到底该怎样上才算是一节好的诵读指导课呢?怎样指导才能让诵读教学更有效呢?揣着这一课题,本学期,笔者参加了市诵读中心组的系列教研活动,重点研讨低年级的课文诵读指导策略。通过一学期的调研、交流,结合自己的上课实践,笔者认为,上好低年级的诵读课应该做到四重,即重兴趣、重习惯、重方法、重评价。现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与诸位同仁交流。

一、重兴趣

笔者一直任教小学高年级语文,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不多,通过到低年级上诵读课,笔者发现用于五六年级学生的诵读指导方法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低年级的诵读课,应该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无论是新课的导入,还是指导的过程,甚至最后学生的诵读展示都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诵读兴趣,用“趣”点燃儿童诵读的热情,进而让学生爱上诵读,主动诵读,自觉养成诵读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水平。

如导入新课时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情绪,可以放音乐、听录音、看视频等。当然,音乐和视频资料要跟准备指导诵读的内容感情基调一致。

笔者在指导诵读《木兰从军》课文时,播放儿童歌曲《花木兰》,导入新课,配以老师深情叙述:“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歌唱的是――花木兰。是啊,花木兰的故事从古至今被人们传诵,人们可以用歌声表达对这位女英雄的敬意,同样,我们可以用诵读表达我们的敬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诵读木兰从军的故事。”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课文情境。

只有这样,先顺利将学生带入诵读的那个场,学生才可能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重习惯

我们都知道,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不良习惯,会害孩子一生。老师们诵读时,一定要做到:身体站直、站正,头抬起,眼睛有神,注意与听者交流,注意自己的表情,同时配以简单得体的肢体语言等。这是诵读的外在表现,当然还包括诵读过程中的停顿、轻重缓急、语调的把握等。可是,我们低年级学生的现状是怎样的呢?通过半学期的观察,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拿到书翻开就读,老师喊到他(她)站起来就读,还有的干脆把书放在课桌上低着头读,在朗读过程中,有的不注意停顿,有的拖腔,甚至有的捏着嗓子读等,更别谈什么表情和动作了。另外,还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因为“朗读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审美”,这种美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应该包括学生习惯的外在美和诵读本身的美。

良好的诵读习惯从哪里来?笔者认为从不断地练习中来。只有练习、练习、再练习,才能习惯成自然。比如诵读姿势的训练,每逢请学生站起来诵读,笔者就提醒:“身体站正,头抬起,眼睛有神,书捧好。”再如,在诵读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提前做好翻书的准备、转行读的准备。在《木兰从军》一课中,就有两处地方要提醒学生做好准备。一处是第2自然段中的“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她想”这两个字各在一页。还有一处也在第2自然段中,“她说服了家人,男扮女装,替父从军。”“说服”这两个字又分开了,各在一行。如果不提醒学生提前做好翻书或转行读的准备,学生就会把句子读破,影响诵读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诵读课上应根据不同课文、不同语境,细心关注细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诵读好习惯。

三、重方法

(一)示范读。有人说:“示范就是指导,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指导。”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学习的心理需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儿童的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诵读大师的朗诵视频及老师或学生的范读在低年级诵读课上应被恰当地运用,那种随课本发放的朗读光盘或磁带并不能完全满足诵读的要求。

(二)直观指导读。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诵读。笔者在指导《木兰从军》第1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时,就直接出示书上插图,问:“这幅画上画的是谁?你喜欢她吗?”接着指名读这个自然段,结果发现读得很平,再指导学生看图并深情地说:“花木兰就是这样一位女英雄!”再指名读这个自然段,学生自然就将“女英雄”“花木兰”读得很有味道,而且语速适中,为诵读全文定好了基调。

(三)边想象边读。如中心组的老师指导“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一句,就启发学生想象:江南哪儿好?学生说,江南风景美,江南的水也美等,在此基础上再诵读全句。学生有了之前的想象与交流,读时自然就慢了些,有了画面感。

(四)角色体验读。笔者在指导诵读《木兰从军》第2自然段木兰的心理活动时,就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花木兰,设身处地地去想,去焦急万分,在角色体验过程中,学生将木兰想的内容读得轻而缓,将木兰做决定的内容读得坚定而有力。这样的效果是纯粹的语言说教换不来的。

四、重评价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而,诵读课上更应该努力让教师或学生的评价成为提升学生诵读能力的助推器。

(一)评价主体要有变化。我们的诵读课堂,评价的主体不应再是老师一人,可以是同桌(当同桌两个学生互相练读时),可以是班上其他同学(练习之后全班学生展示朗读时)。同伴们的评价似乎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评价语言、方式力求多样,富有启发性。如中心组的老师课堂上“那满眼的江花还不够红”“这样读就像一位小诗人了”“听你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江南美丽的春景”这样的评价语很多,对“能不忆江南”的诵读,几乎没有语言的直接评价,就是让学生所看到的“能不忆江南”字眼放大、放大、再放大,进而自然使学生的情感由浅入深。此外,老师适时地给学生竖起大拇指,轻抚学生的小脑袋,对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些,都让学生自信心更强了,既愿读,又能读好。所以,我们的课堂应再多一些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竖起的大拇指,振奋人心的掌声,真正为指导诵读服务。

当然,低年级诵读指导课有效性策略很多。有句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不管使用何种方法,总得从学生实际出发,总得向着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方向努力,不是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入木三分读后感【第二篇】

关键词:广泛阅读;营造氛围;教给方法;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个性发展与形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巴金也曾说:“书读多了,读熟了,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了。”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有词可用了,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或是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我觉得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要抓好两点。

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小学生的自觉阅读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重视给学生营造读书氛围,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地地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知道该读何书。

1.结合教学内容,推荐优秀读物

在教学一些有关名人写的课文时,可延伸讲述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讲到林海音写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时可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林海音写的《窃读记》,想想林海音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仍如饥似渴地读书。再讲述一些有关林海音酷爱读书的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像林海音一样想读书,爱读书。此时可适时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世界文化书籍浩如烟海,其中既精彩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数之不尽。如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可推荐阅读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作品,如同学们较熟悉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在这基础上,还可以推荐读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格林兄弟编写的《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作品……学习了《惊弓之鸟》后,我们可向学生推荐读其他的成语故事,如《闻鸡起舞》《程门立雪》《入木三分》《胸有成竹》等。再如,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带有科普色彩的文章后,可让学生读读《蟋蟀的房子》,还可推荐读法布尔写的同类型作品《昆虫记》……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去阅读,可读的书是很多的,上面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2.组织反馈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学生读了教师推荐的一些作品后,为了不图形式,真正学以致用,教师可不定期地组织有关读书的反馈活动。如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谈读什么书,谈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方法,还可以互相交换书籍来看看。也可以举行一些读书后的竞赛活动,如“好词好句大比拼”“成语接龙”“综合知识竞赛”“朗诵喜爱的名篇”“读后感征文”“阅读分享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做好读书笔记

要提高阅读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方法中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做读书笔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让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摘抄下来;还要求学生选择一些感受深的文章写读后感;当然心中感到疑惑的问题也可以动笔记记。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写作素材必定会越来越丰富,作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2.入情入境地b读

另一种有效又简单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书方法是诵读记忆法。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的话点出了诵读也不失为记忆好篇章的好方法。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篇章,找个舒服的角落放声诵读,这时书中的语言文字能静静地聚集于你的眼睛,缓缓地穿透你的耳朵,直钻入你的心房,永久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3.制作名言书签

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怎能没有书签相伴?一枚精美的名言书签能给你增添阅读的兴趣。将自己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设计的小卡片上,就成了一枚专属于你的风格的书签。在阅读中,这小小的一枚书签也许就成为鼓励你要潜心阅读的益友呢!

入木三分读后感【第三篇】

有别于读后感以“感想”为主的主观感发,文学短评重在客观评价的“评”。读后感属于引申体,需要在写作时结合本人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收获,主观色彩更为鲜明。文学短评属于评论体,侧重于分析评价作品思想艺术的优劣高下,更讲求客观。同时,文学短评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不仅要求有议论性,还要兼具文学性,讲求情、理、文的统一。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对《肖邦故园》中一段摘抄文字作的点评。

摘抄: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琵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点评:这段文字描写了肖邦故园夏天的景象,运用了大量比喻修辞。文章将景致与肖邦音乐相结合,似乎给人一种如乐曲般美好的感受。睡莲的叶子、倒影、幽香和树干等意象都写出了夏日肖邦故居的静谧安逸,宛若肖邦本人周身散发出的淡淡的气质,沉稳雅致,充满温情,让人不禁心生向往。(江苏省海门中学徐一灵)

这段点评文字评论了肖邦故居夏天的景致,而“静谧安逸”、“宛若肖邦本人周身散发出的淡淡的气质,沉稳雅致,充满温情,让人不禁心生向往”这样的词句又颇具文学色彩。

那么,对文学作品发表兼具议论性和文学性评论的文学短评在写作时就要求叙议结合。

此中的“叙”不是一般记叙文对人、事、物等的记载,它针对的是文学作品,叙述的是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一些内容,是对评论的文学作品作概括或复述。但不管是概括还是复述,都不能照搬作品原来的文字,也不能离开文学作品本身去发挥创作,而是用更凝练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内容,避免繁琐零乱。比如上述例子中的《肖邦故园》摘抄,作者就概括为“肖邦故园夏天的景象”,一句话不足十字,但准确地写出了摘抄文字的内容。

文学短评是评论文学作品,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叙”并不是文学短评的目的,它只是手段,“议”才是目的。“议”是作者对文学作品的看法,它包括分析和评价。分析是对作品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的有关特色逐步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通过分析后得到的结论,就是对文学作品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分析与评价,正如论证与论点。我们在评论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才能就观点进行分析,分析是评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品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才能让读者对作品了解透彻;通过对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才能使自己的评论恰当,并入木三分,形成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观点。而“叙”与“议”的关系则正如论据与论点,论据为证明论点服务,“叙”为“议”服务。在整个评论过程中,我们就要将叙、析、评有机结合在一起,观点与材料相结合,既有明确独到的观点,又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证明观点。以议为主,叙议结合。我们可以边叙边议,也可以先叙再议,形式多样并不拘泥,但应注意的是不可重叙轻议甚至以叙代议,将文学短评偷换成作品梗概一类。

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文学短评――《日出中绽放――品析〈按时看日出的人〉》。这是1篇结构清晰而严谨的散文。文章由福楼拜的一句话“按时看日出”写起,引发“为什么世界级文豪会把按时看日出当作一门必修课来面对”的疑问,继而运用想象进行环境描写,抓住一系列景物,渲染了日出时纯净、清澈的气氛,让读者在这样一种令人心驰的氛围中享受日出带给人们的感官愉悦和精神洗礼。最后在与现代都市普通人的枯燥、变质生活的鲜明对比中反思,以此来告诉我们:我们要热爱生活,让生命有激情,有追求,有活力。让“按时看日出”成为你健康生活的标志,成为你热爱生命的精神理念。

文章最精彩的部分该属其运用想象进行的环境描写,“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怒放的凌霄”等,虽说着墨不多,但作者却将日出时“天然去雕饰”的美景,以清新纯净的笔调缓缓地渗透进读者的肌体里,让读者似感受到日出时纯净清澈,沸腾磅礴的力量直接冲击心灵。那一刻,正如作者所说:“你的生命画册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被新的热量所充满。”

当然,文中并不只这一处环境描写。在将日出之景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进行对比时,作者描写了现代人生活的环境,没有地平线,没有泥土,没有旷野远山,有的只是灰蒙蒙的尘埃,黏糊糊的空气和似乎永远也醒不过来的人们。这一系列的描写让都市人枯燥无味的生活与日出之景的对比更加鲜明。

环境描写运用得恰到好处,运用得出彩,使这篇文章增色不少!

这位学生的文学短评,开篇就先亮出自己的一个观点――结构清晰而严谨,接下来在第二节中他主要就是结合原作《按时看日出的人》具体分析证明文章的结构是如何清晰而严谨――先由一句话引发疑问,继而进行描写,最后点明主旨――有证有据,叙议结合,他的评论同样结构清晰而严谨。在分析中,对需要用到的原文内容作者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叙述。比如作者只说“抓住一系列景物”,而没有将那些景物一一罗列在文中。

在接下来的第三、四节中,作者转换一个新角度,提出自己的第二个观点――成功的环境描写。他就文章中的两处环境描写进行了分析,最后再在第五节中总结自己的观点――出彩的、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为文章增色。

其实,不论观点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均无不可,关键是要叙议结合。我可以看到,这篇文学短评主要谈了文章的结构和环境描写的特点。那么文学短评可关注哪些方面呢?比如主题思想、文学形象、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等都可。

虽然文学评论的角度很多,但我们下笔写时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那样就会流于泛泛,缺少针对性。抓准一点,才能集中笔墨,深入挖掘,分析透彻。选择的角度宜小不宜大,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点,以小见大,避免空泛。行文时则要注意笔墨集中,语言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若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则很难在短评中集中而深入地评析作品。另外,作为对文学作品进行的评析,兼具议论性和文学性,因此文章的语言应当给人以美感,文理结合,不要沦为干瘪的说教文字。

入木三分读后感【第四篇】

关键词:多读书;细读感悟;讨论铺垫;有感而发

一直以来,读后感的写作是作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苦于无感可谈,老师苦于指导无法。分析原因,我认为学生习作是语言长期积累运用的过程,要的是“厚积而薄发”,对小学生而言,语言积累还不够多,尤其是心灵的感悟较少,所以写感悟类作文常无话可说。要让孩子写好读后感,就要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把多读书落到实处,才会有真情实感。“感”从哪里来?从“读”中来,从“议”中来,从“改”中来。下面以《小英雄雨来》为例谈谈我对读后感教学的认识。

一、读――精心设计,细读感悟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篇幅长,有一万三千多个字,这么长的1篇课文,对小学生来说,读懂、读明白是关键。如何读懂?我采用以下措施和方法:

(一)初读,概述文本故事。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默读思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地点(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人物(正面主要人物:雨来;反面人物:鬼子)、事件(雨来掩护交通员,机智脱险)。

(二)再读,理清写作思路。叶圣陶讲:“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整体把握文本后,我让学生浏览课文,看行文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发现了有六个部分(因为文章编排时每个部分之间都有空行),当即我让学生给每部分加小标题,并把有代表性的答案让学生写在了黑板上,让大家在对比中掌握概括小标题的方法,也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品读,体会人物品质。文章有六个部分,我们是否要平均用力,我认为大可不必。我抓住文眼“英雄”二字发问:你认为哪些部分最能体现雨来的英雄品质?随即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品读体会,以读代讲。与此同时,再疑再探。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让学生想像: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继而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与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句子,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反复读文,深入体会小英雄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以“为什么他表现的这么勇敢?”激起学生思考,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

(四)熟读,积累写作方法。这篇文章虽很悲壮,但不失优美,关键是写景入木三分。我引导学生抓住写家乡美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积累,让学生潜移默化习得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到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突出主题。让学生感受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

二、议――讨论铺垫,升华情感

在学完《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我问同学们:我们要向雨来学什么?这一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畅所欲言,展开互说。有的说:“雨来的精神是不屈的,是机智的,还是勇敢的。我们一定要学习、发扬雨来身上的正能量。”有的说:“我被雨来的勇气深深震撼了。雨来同我们一样是十二岁的孩子,但他那莫大的勇气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为了冒死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鬼子殴打他、利诱他,他仍然说不知道,在最后的关头他机智的逃脱了。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机智勇敢。”

学生对照雨来身上的品质,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简单评价后,又播放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和电影片段,学生情绪激动,感触深刻。渴望和平、憎恨战争的情感更加强烈,对抗战中英雄更加敬佩。

三、改――有感而发,成绩斐然

课文学到这儿,学生理解得很透了,他们有很多感想可谈可写。此时的习作,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作文技巧,只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一节课结束,学生交上了他们写的《小英雄雨来》读后感。我也拖不得,立即展评,结果欣喜地发现竟然相当成功。刘旭涵的习作边读边议,将叙述故事情节与谈感受融为一体,自然流畅,她在文中写道:“读罢此文,一个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是什么力量使雨来敢于和日寇作斗争呢?于是,我反复品读课文,原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正是因为雨来爱祖国、爱家乡,才能勇敢的与日寇作斗争……”;冯敏麟同学的读后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更深层次写出了对这段历史的感悟:“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使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就要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柴婧从分析课文字词句的角度出发,深挖人物的内心和精神品质:“鬼子打雨来,极其凶残恶毒,扭、拉、揪、拧、撞、抓一系列的动作,但是雨来毫不惧怕,坚强地忍受着鬼子的毒打,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始终是一句话:‘没看见!’”;王媛从课文中明白了两个道理:有志不在年高和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学生的每1篇读后感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就连平时写任何作文都无话可谈的同学也写得相当好。

71 546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