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京华烟云》读后感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京华烟云》读后感1

小时候看过赵雅芝版的《京华烟云》,记得那时候每天晚上早早写完作业,守在电视机旁等着潘越云的歌声响起,“最辉煌时总是最沧桑,最明亮时总是最迷惘”,当时并不是很懂其中的深意,很多的剧情到如今也已淡忘,唯有剧中姚木兰秀丽端庄、清新脱俗的美好形象在心底定格,以至于我接受不了后来任何的新版。近日用短短三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林语堂先生的原著,与书中的木兰相逢,打开书时满眼悲欢,合上书时感慨万千。

《京华烟云》被誉为民国的《红楼梦》,林语堂先生当时也是因为想要翻译《红楼梦》而未成,便仿其结构写了这部长篇小说,因此这部小说中好多的地方都有《红楼梦》的影子。读《红楼梦》时,我有时在想,黛玉清新自然却过于孤傲,宝钗端庄典雅却心机有点重,探春精明能干有时却失了人情味,她们的优点若是集于一身,该是怎样一种完美!林语堂先生曾说过《红楼梦》中他最喜欢的是探春,他还说过《浮生六记》里的陈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在他笔下《京华烟云》里,姚木兰不仅有探春的干练,陈芸的灵动,更是汇集了黛玉的才情,宝钗的懂事,湘云的豪爽,可以说是集中了作者对所有美好女子的想象,让我们看到了世间最理想最完美的女子,读罢,我们和作者一起慨叹,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这部小说以姚木兰的人生为主线,讲述了曾姚两家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的悲欢离合,由两个家族的命运刻画了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那一段历史,全书将道家和儒家的哲学思想贯穿其中,展现出了旧中国的的文化、政治与生活。

故事的开始,在南下逃难途中,木兰与家人失散,被人贩拐卖,颠沛流离,后来被曾老爷所搭救,木兰的聪明博学深得曾老爷喜欢,两家人从此来往频繁,带着报恩的意味,木兰顺理成章与曾家结缘,成就了根深蒂固的婚姻。正如书中所说,“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造的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逃难也罢,搭救也罢,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很多的机缘巧合其实就是命中注定,不是由自己来选择的,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会奠定日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无论这样的相聚美好与否,都造就了我们不同的人生。

婚前孔立夫的出现,木兰才发现最美好的情感是精神上的高度默契,这种感觉打破了她内心的宁静。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悔约,而是将这份真爱深埋心底,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只对同样喜欢立夫的妹妹莫愁说了一句“你比我有福气。”她用自己内心的缺憾,换来了两家人的满意与太平,也成就了妹妹莫愁的幸福。婚后,她周旋于大家庭之中,持家主事,孝老爱亲,相夫教子,将复杂的家务打理的有条有理,滴水不漏。她对曾家的每个人都特别的好,对曾家老人的孝顺,对曼娘的爱护,对素云的忍让,对暗香的搭救,得到了曾家上上下下的认可。她是一个嫁给谁都会幸福,也会让周围的人因她而幸福的女子,她对爱情的理智,对婚姻的担当,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才女林徽因,她们都能清醒地将爱情与婚姻划开界线,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周全的考虑胜过一时的冲动。事实证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相对于木兰的活泼自由,莫愁的稳重淡定更适合牵制立夫由此避免祸端。书中木兰与立夫在泰山顶上的一番对话,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他们之间心有灵犀,彼此默契,深藏心底的相知,超越了时代,给了我们最美的理想和信念。

木兰被丈夫荪亚称为“妙想夫人”,是因为她经常有着奇思妙想,不拘礼法世俗,在那个旧思想为主的时代里独树一职,能将庸常琐碎的日子过得流光溢彩,充满诗情画意。比如说她想当个男孩子,可以出门会客,可以赶考做官,可以到处游览,可以读各式各样的书;读后感她会吹口哨,能唱京戏,爱看电影,精通甲骨文,收集古董能鉴赏;她懂厨艺,能将淡然无味的饭菜发出奇异的香气,她擅于熬药,懂得中草药的药理和药性;她读书写字会诗文,喜欢绣花,能品茗赏月,能种花养草;她既能在身处豪门中游刃有余,又能在归隐田园时自得其乐;她沉稳智慧,不动声色地化解婚姻危机,从她写给曹丽华的信中不仅可以看出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其宽容和大度实在令人折服。小说的结尾在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日子里,她还也不忘伸手去救助那些弱小无依的孩子。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完美的木兰?我想首先是她从小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姚思安是天马行空的道家,豁达大度,思想开明,他不让女儿缠足,送女儿们去上学,接受新思想,木兰姐妹的成长环境宽松,她们获得了太多别人难以拥有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他所说的“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这句话成了木兰人生的指南,她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观与勇气。母亲对她们极为严格,教给她们传统女人的美德: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善理家事、烹饪、剪裁等各项技能。所以在她的身上是传统妇德与进步思想的融合,是道家洒脱与儒家忠孝的`融合。其次她的形象和性格有着地域的特征。木兰的老家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杭州,她的骨子里具有典型的江南女子的温婉多情,浪漫灵动。而她从小生活在北京城,这里四季分明,每一季都有其极美之处,又有差异之处,城市与园林完美融合,既有崇高华严的气质又有家居生活的舒适。在北京,木兰学到了容忍宽大,学到了亲切和蔼,学到了温文尔雅。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来自于童年时乡土的滋润,来自于故乡的气质会融化在血液中伴随我们的一生。林语堂先生在书中所描绘的老北京的古老与典雅,那字里行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让我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

读京华只为木兰。林语堂先生通过木兰向我们传达了顺天应时的道家思想,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教给我们如何对待爱情,如何对待婚姻,如何对待不可测的世事,夜深人静时细细揣摩让人获益匪浅。小说的结尾与开头呼应,年届不惑的木兰就像小时候一样又行走在逃难的大军之中,也加入了全民族抗日的洪流,她感觉到其雄伟的力量,如同万里长城一样历经千年万载而不朽。这个结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时代而独立存在,每个时代都会赋予我们特定的职责,一个民族只要有觉醒的意识,团结的力量,再大灾难,人的精神都能克服,能超越,由于精神的坚强弘毅,能将之改变而成为伟大荣耀光辉万丈。

《京华烟云》读后感2

最近在读一本书,是文学大家林语堂先生写得《京华烟云》,读过之后,感慨万千,在人的这一生当中,有一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起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孰可惊人。本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带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展现了现代中国历史历经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被称为“新时代的红楼梦”。

书中讲述了姚木兰这个传奇女人的一生,一位女子,能容湘云与宝钗于一身,必然是不同凡响的,湘云是天真烂漫,可爱动人的,宝钗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博学,通情达理。融合了她们特点的女子,大概是男人心目当中,最理想的佳偶吧。

《京华烟云》不仅是一本以主角为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家族史,也是一部民国的时代传奇。

浮生若梦,是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一印象,人生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当它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联系在一起,当它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有过种种起伏,那么在地域的无限,历史的无涯里,生活会变得更加悲壮,而在那个时代,木兰是个幸运的女子,却也是一个,不那么幸运的女子。如若说孩童时的木兰,觉得她像湘云那样,天真自然,随着年龄稍长,木兰变多了几分宝钗的。气质,她懂得照顾自己的妹妹们,也懂得忍让坏脾气的哥哥,仿佛天生便懂得贤良淑德,情不自禁,让人想起大观园中,那个通晓人情,优良贤惠的宝钗。但木兰这一生过得,最让人觉得通情达理的一件事,也正是我所看到的这本书的灵魂之所在,那就是木兰的婚姻观,因为她相信宿命论,书中这样写道:木兰相信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那天夜里,她无法入睡。事已决定,无可反悔,只好如此。她开始在心里思索孙亚,记得她在运粮河的船上第一次看见他时,那么个男孩子,向她咧着嘴憨笑。命运真是把他们俩撮合在一块儿了!好多不由人做主的事情发生、演变,终于使人无法逃避这命定的婚姻!她想起孙亚的模样,想到她同他相处是多么轻松,因为她全不怕他。

看完全书,在反过来重新读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心里,稍稍对木兰的处境,抱有不平,因为那个时候,木兰的心里是爱着立夫的,她觉得立夫的思想是能和她产生共鸣,立夫的为人善良,品性端正,文采丰富,是她理想中伴侣的样子,可惜的是,她与立夫没能够早早的遇见,在木兰小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后来被曾大人所救,看见木兰聪慧灵敏,会识甲骨文,长得标志,再加上木兰的家世背景丰厚,曾家就一心想纳木兰为自己的儿媳,两家因此也就成了世交,倒不是说我不看好木兰和孙亚这对青梅竹马,而是说木兰如果出生在21世纪这个新时代的环境下,她大概会找立夫诉说自己对他的爱慕,并且只要立夫也表达出自己对木兰的喜爱,那么木兰便会取消婚约,而与自己的真爱在一起,因为在书后面描写中写到,木兰在和立夫单独在泰山上一起欣赏无字碑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激动的,两人沉默地看着无字碑,后来立夫的一句话让我为他俩的爱情而感到惋惜:“这个无字的碑文,已经说出了无限的话。”木兰也说出了谜一般的话:“因为石头无情。”经过他们外出旅行,这次短暂的相处过后,木兰也深深的体会到,只要接近立夫,她就会快乐而满足,她和立夫的谈话,都富有精神上的深意。在其今后的生活里,她虽深爱着孔立夫,但她也始终没有背弃过她的婚姻,她也从没有怀疑过,自己对孙亚的爱,虽然,两种爱的层次大不相同。

我对《京华烟云》这本书的爱,大抵都源自对木兰这个可爱的女孩,不过木兰的一生,却不仅仅是这么简单而已,随着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这个故事,开始深入,发展,木兰的一生,也即将迎来一段又一段的波澜起伏。

这本书里充满了智慧,让我在读完之后,仿佛是自己经历了这曲折而又浪漫的一生,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再次回味那些令我心动,流连忘返的诗词,道家的思想,如果换做是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我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走命运给我安排的道路,还是听从内心最真实想走的那条路,我陷入了困境,但是,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人生后面还是有很长的一条路要慢慢地走过去,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于这个宇宙而言,所有人都不过是苍茫天地中的一粒微尘,而这宇宙是何其浩渺啊,繁华不过转瞬,几十年的故事,眨眼间便结束,留下的只有易异地回敬。《京华烟云》是一个时代的挽歌吧,没有人能给我们直接的回答,只有枯叶落地,仿佛一声深沉的叹息,我们恍惚间,也似乎听到了,新雨过后,嫩根拔根生长的呼吸声,如枯木逢春,这一切,都百废俱兴,《京华烟云》这个故事,并不是时代的挽歌,而是新时代的前奏。

《京华烟云》读后感3

很好看,这么上下两册的大部头我看得丝毫不累,每个人都不完美但是趋于完美。尤其是才知道原著是英文写著,然后再有中译本。使我真的对林语堂先生佩服至极。更妙的是开头我还奇怪来着这么有近代风味文言与白话并存的文字竟然是翻译成中文的?大大庆幸发现了一个极好的翻译家张振玉!翻译大家,这种文字历史风尘中中国专属的'味道竟然翻译得如此贴切,太出乎意料了,是我目前读过的译作中最完美的还有中国式的章节名称,原著者翻译家都太牛了。林老先生的初衷是翻译红楼梦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但是太难转而用英文写近代中国的故事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关于张振玉特地全文看完特地去搜很好奇是怎么的人物竟然能译得这样好。摘自百度林先生又曾刊登广告,“劝国内作家勿轻言翻译”(见台湾德华出版社《京华烟云》新译本“出版缘起”),于是出版社诚邀张先生再译,希望出现一个较好的版本。学术界后来有评论云,“《京华烟云》必传于世。张振玉之名会借林语堂的小说得以流传,而林语堂的小说是借张振玉的文笔得以流传。”这种英文原著与译文珠联璧合的结果,实为读者的幸运。果真是这样,因为有这样好的中译本读者越发喜爱京华烟云,这样好的书若是身为中国人反而看不到岂不太可惜了。听说张先生和宋碧云都译了苏东坡传打算去看一看两人分别的译本。

《京华烟云》读后感4

姚木兰是《京华烟云》中的女一号,是林语堂先生笔下的奇女子。林语堂先生尝曰:“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读罢《京华烟云》,对林先生此念深以为然。木兰并不完美,但她实在是太好了!她身上有宝钗的随份从时又比宝钗真诚磊落、有黛玉的深情真性又比黛玉大度雍容、有湘云的豪爽豁达又比湘云细腻婉转、有探春的干练理性又比探春随和圆融。林语堂把大家闺优的诸多优秀品质集中在她身上,让人不胜爱慕的同时,真心想要成为她那样的人。

木兰对爱情婚姻的态度让人欣赏。

木兰小时候在逃难途中落入人贩子之手,后被曾家解救,并且在山东泰安曾家的家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来,曾家从山东迁至北京后,两家来往频繁。曾家早已认定要木兰做曾家的儿媳妇。曾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平亚与曼娘青梅竹马,二儿子经亚比较木讷,后被曾家政治联姻于牛家女儿牛素云。木兰则由两家父母作主,顺理成章地嫁给曾家三儿子曾荪亚。

木兰与荪亚也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之间有手足之情、也有异性之间朦胧的感觉,但他们并不合拍,没有擦出过爱情的火花。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如他们在成家之前彼此是了解的、已经非常幸运,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婚姻是本当如此。可在婚前,木兰遇见了孔立夫,她才发现,男人与女人之间还有如此美好的感觉,那就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想说的,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情也是他想做的。这种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打破了木兰内心的宁静,她尝到爱情的滋味。

当时,木兰和孔立夫不是没有机会的,她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父亲,以其父姚思安的开明,他即使为难,也会站在爱女一边设法玉成这件美事。可是,如果那样,木兰如愿了,她的婚姻自主必将惊世骇俗,有损于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的德行,有损于姚家名门望族的声望。而且,弃荪亚而嫁立夫,这对她有过救助与养育之恩、且一直把她当作亲人、当作准儿媳的曾家来说,对当时正处于家道中落的曾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曾家老少都会大失所望。

在那样的情势下,木兰没有任由爱情发展,也没有任性去追求真爱,而是把爱情深埋在心里,甚至连“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心态都没有,用自己内心的淡淡的缺憾,换来两家人的满意与太平。

这不是简单的妥协。从内心来讲,爱在咫尺但不能表露,只能对妹妹说:“你比我有福气。(妹妹姚莫愁被父亲许给孔立夫,姐妹俩都喜欢孔立夫。)”只能偷偷地偶尔回味与孔立夫独处浅谈的片刻欢娱,在心里为所爱的人保留一块圣地,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煎熬。

从外在来讲,她还要尽力维护着大男孩一样的丈夫曾荪亚,做好一个大家族的儿媳妇,持家主事、孝老爱亲、相夫育子,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承担。她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把这一切都做到无可挑剔,让人不忍心责备她感情上有时候不自觉的出轨。更不忍心责备她对孔立夫不遗余力的营救。

看多了青年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故事,姚木兰在爱情中的理智、在婚姻中的担当,还是深深打动了我。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她显然深谙其理。而且,她是那种嫁给谁都会幸福、也会使谁幸福的女子,她善建安享美满婚姻的幸福,让人欣慰又舒服。

以木兰的父亲姚思安先生的睿智,肯定看得出自己的爱女木兰与孔立夫有多么般配,看得出木兰对立夫有多么喜爱,可她还是把最疼爱的大女儿木兰嫁给荪亚,把小女儿莫愁嫁给立夫。这当然因为木兰没有给爸爸出难题,但更因为这恰恰是一种明智的安排。

从后来的情势来看,这样的结果对两个小家庭无疑是最好的。木兰与立夫都是洒脱之人,如果同行很容易在乱世中踏上险路。而肩负着对荪亚及家人的责任,是套住木兰的缰绳,莫愁的柔和淡定,是套住立夫的缰绳。这两个小家庭历经世间巨变还算完整,不能不叹服姚老先生的远见,也不能不感叹木兰的随份从时的可贵。

木兰对待大悲苦的态度让人怜惜。

木兰的人生总体来看是幸运的,生长在一个富庶人家,父母爱如珍宝,不仅养得娇,还育得贵,成长为德、才、貎皆出众的千金小姐。她平生遭遇到最沉重的打击是她15岁的女儿阿通在三·一八惨案中丧生。面对痛失,她没有悲天怨地、厌世恨人,甚至不去追究谁是凶手,不拷问为什么惨遭杀害的是自己的女儿。她只是直面女儿已死的现实,锥心地痛着。

她的思绪一时飘忽在儿时的经历中,那其实是在思考自己与荪亚这个家的渊源,想从中找到自己眼前承受着巨大悲痛的原因。她的思绪一时又飘忽在自己和立夫相处的那些美好的过往,那其实是在朦朦胧胧中思考人生有没有另一种可能,一种可以避免眼前的伤痛的可能。在百思不得解脱的时候,她想起自己一直喜欢的甲骨、一直喜欢的玉器、宝石做的小动物,她让丈夫把它们摆在自己手边,静静地婆娑,她其实在与这些物件交流中,理解生命的易逝、物件才能永恒。

当女儿的同学想参加女儿的葬礼时,她断然拒绝,她不让别人把女儿当作英雄,也许人们需要英雄,而她需要的是女儿活着。她对公众与舆论要求惩罚段其瑞之事概不关心,在女儿葬礼“那天她起床后,像往常一样照顾幼儿。在为阿满办理丧事时,她特别镇定,特别严肃。谁也没有看见她再哭。她的悲伤非眼泪所能表达。她把悲痛坚忍住,犹如一位皇后一样。”她用如此高贵的姿态来送别女儿,承受人生的苦难。

亚里士多德说:“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ー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莎士比亚说:“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木兰无意于做什么英雄、做什么大智大勇的人,面对丧女之痛她和天下的母亲一样只是一个弱女子,但这个弱女子又表现出和很多母亲不一样清醒与冷峻,让人格外怜惜。

木兰面对生活大起大落的从容让人敬佩。

她享受过富豪家千金小姐的'生活,也享受过没落但依然殷实的少奶奶的生活。她在父亲的影响下,懂得在富裕的人生阶段要有居安思危的准备,要有过清平普通日子的准备,这使她面对生活的任何变故都一如既往地从容。

她可以在京城大宅门中锦衣玉食被人伺候,也可以在杭州乡下布衣麻裙当厨娘,还可以在逃难途中为人接生,收养与照顾一个又一个失去依靠的孩子。因为是她,你会觉得,她在富贵中是当然的,配得上过富贵生活的人应该有那样富贵的生活;你会觉得,她在幽雅山居中亦是美好的,没有避世的矫情,唯有自安的闲适;你甚至会觉得,她在逃难中也是庄严而又伟大的,这使她迅速变成“一般老百姓中的一份子”,“站在群众里她的位子上。”她的自适,真的让人深信: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

小说结尾的时候,木兰的人生刚近不惑之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考验等着她。像她这样的女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她永远会受到命运的眷顾,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因为,她拥有一个“正直自持”的内心,拥有“一个万恶不能侵入的世界“,那是“使人乐观奋斗的美好世界,活在如此世界的人会有勇气,能奋斗,也能忍受。”还因为“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木兰是有享福的德性的人。

祝福木兰!向木兰学习!

71 480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