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毕业论文【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英语翻译毕业论文【精选8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中文翻译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韩国影视剧;剧名翻译;类型;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H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源远流长,如很久以前两国就开始了佛经的翻译和传播活动。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断绝的中韩文化交流再次开始。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韩国的影视剧、歌曲等大众文化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形成了“韩流”,很好地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对中国观众而言,韩国影视剧中出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对于间接体现韩国的社会、文化样态或语言行动样态等实用价值很大。不过,韩国影视剧取得的成功,除了影视剧本身的内容与文化价值以外,翻译特别是影视剧名的翻译至关重要。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韩国影视作品翻译的介绍和研究,但与影视剧的内容本身相比,对于影视剧名翻译的研究远远不够。有些影视剧名虽然很短,但是也能反映对方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面貌,同时蕴含着作者的意图,所以要考虑每个单词的色彩,绝不能忽视影视剧题目翻译过程中的细节。

关于影视剧名的翻译研究,特别是韩国影视剧名的翻译研究,到目前为止几乎是空白的。本论文试图比较分析涌入到中国的韩国影视剧名的翻译类型,研究翻译中出现的中韩两国文化特征。本论文中的影视剧名均选自省略和省略两个网站,都是2001年至2010年中富有影响力的韩国影视剧。

韩国有一句谚语叫“”①,也就是说影视剧名是影视剧能不能接近观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影视制作方要在把握时代潮流和观众的要求后慎重决定影视剧名。同时,剧名也是了解影视剧内容的决定性关键词,因此要考虑与内容的连贯性。所以确定一部影视剧的剧名时要对上述要素予以充分考虑,对影视剧名的翻译也要有同样的要求。有位作家说过,“不翻译的题目接近于忽视观众的语言暴力”,就是说翻译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甚至空格也包含作者的意图,一个都不能忽视。中国和韩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要想容纳彼此的文化,必须对彼此的文化有正确的了解。翻译者为了使剧名成为“第二合适的衣服”,就要在剧名的翻译中充分考虑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特征,结合这些做出最佳的选择。

韩国影视剧名除了单词,有时还以句子甚至文章等形式出现。本论文把韩国影视剧名分为固有语②型、汉字语③型、外来语④型、混合语型等四种类型,并对这四种类型韩国影视剧名在翻译中所采用的不同翻译方式进行了分析。

一、翻译类型

(一)固有语型

固有语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多的单词,而且适合表现韩国的文化,还可以很好地体现韩国的民族的感情和灵敏度。

表1固有语型影视题目及中文翻译

从上表中固有语型剧名可以看出,这些单词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固有语型剧名多用于呈现韩国传统情感的影视剧。韩国影视题目中固有型题目按照形态结构可以分为单词结构和文章结构两种。固有型文章结构剧名可以把剧名中的不足,用观众熟悉的固有语来补充。

(二)汉字语型

汉字词一般指韩国汉字音发音的单词,本论文是为了传达剧名的特别意义而用汉字,也包含没有用汉字标记的汉字语。

表2汉字语型影视题目及中文翻译

汉字语型剧名一般没有直接体现影视剧的意义,大多都要经过仔细分析才能了解其中之意。因此汉字语型剧名更多使用在重视作品内涵和意义的影视作品中。汉字语型剧名的形态结构大多是单词结构,这可能是由于汉字语的特征而出现的现象。

(三)外来语型

外来语是从外国传入后同化成韩国语言的单词。本论文在广义的概念下把从外国引进的语言都� 外来语补充了韩语词汇的不足点,对接受外国文化有着肯定的作用,而且也反映了潮流。

表3外来语型影视题目及中文翻译

虽然是外来语型剧名,但也有反映韩国情感的作品。外来语型剧名可使用单词结构、句子结构、文章结构三种形态结构。外来语型题目与汉字语型题目相比,表现出韩国对外来语意识的开放。

(四)混合语型

混合语是固有语、汉字语、外来语结合的形式。在韩国影视剧名的翻译过程中,可以看出混合语型剧名是由固有语、汉字语、外来语混合而出现的。

表4混合语型影视题目及中文翻译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混合语剧名形态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句子结构或文章结构比单词结构更多。混合语由几个语种结合构成,混合语结构体现出世界语言流入中韩语使用的激烈性。翻译过程中翻译类型要按照原文的功能,选择以文体为中心的直译还是以内容为中心的自由译。但是把原剧名直接搬过来,或分解翻译时,有时会产生负面效果。

二、翻译方式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韩国影视剧名在具体的翻译中,主要采取了下述几种翻译方式。

(一)直译

直译是把原语的词典意义一个词一个词地进行对应翻译的翻译方式,主要在翻译词源或文化相似的语言时使用。下列情况可以当作是直译:第一,人名或者地名像固有名词一样使用外来语时;第二,说明简化的题目或相反情况时;第三,把中文读成韩文式发音时。

直译在固有语型中占62%,汉字语型中占86%,外来语型中占53%,混合语型中占62%。直译在四个语种类型中所占比率最高。汉字语型占的比率最高,是因为它本身是汉字词,所以直译更有助于中国观众理解原语。

1.直译后成为出色的影视剧名

(1)――早安总统

这部电影剧名是外来语剧名,原剧名就把英语单词写成韩国的读音。用中文翻译时没有音译成英语或中文,而是直译成中文,使观众更容易知道影视剧名的意思,起到了更进一步接近观众的作用。

(2)――秘密

(3)――畅销书

2.直译后没有充分体现原题目意义的翻译剧名

(1)――豪杰春香

因为这部电视剧在中国热播,所以这个剧名也让几乎每个看过这部韩剧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有点可惜的是,春香是韩国很有名的民间故事的主人公,这部电视剧也是以这位主人公为背景拍摄的现代版春香。但是从剧名中看不出有历史背景。所以教韩国语时提到春香,学生想到的就是电视剧里面的豪杰春香,而不会想到是民间故事里的春香。

(2)――不汗党

(3)――洪吉童的后裔

(二)意译

意译是不受限于原文的形式,使观众容易理解原文的内容和意图而详解的翻译方式。下列情况可以当作是意译:第一,代替固有语翻译成同样含义的中文时;第二,和原剧名意思一样,但文章中出现倒装或词性变化时;第三,直译中为了补充原剧名的意义,而增加新词语或修饰语时。意译是一种可以有效地传达文化差异的方法。所以为了做好意译,要熟知原剧名的背景和影视剧的内容。意译在固有语型中占23%,汉字语型中占6%,外来语型中占3%,混合语型中占18%。

1.意译后成为出色的影视剧名

(1)――做得好做得妙

这里出现了两个终结语尾。“”表示感叹,“”表示陈述。在翻译成中文时巧妙地翻译成“好”和“妙”字,不仅生动地表现出电视剧的内容,而且有效地吸引了观众。

(2)――铃铛西红柿

(3――我的小小新娘

2.意译后没有充分体现原剧名意义的翻译剧名

(1)――出云之月

如果只看翻译后的剧名,我们会觉得翻译得很好,也足够吸引观众。但翻译者却忽视了题目中韩文字母的玄机。韩文字母并不是现代文字,而是古韩文。所以从剧名中就能看出是古装剧,可惜翻译后就缺少了这种妙趣。

(2)――太极旗飘扬

(3)――每天夜晚

因此即使是翻译一个很短的剧名也要充分了解剧中国家和地区的方言或者地域特色,这样才能在翻译剧名时体会剧名提供的妙趣。

(三)音译

音译是把原剧名发音照搬的翻译方式。下列情况当作是音译:第一,把没有意义的中文写成韩语发音,或者相反的情况时;第二,把外来语剧名翻译成外语字母或外语发音时。音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省去翻译家的苦恼和辛苦的最方便的翻译方法。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翻译时外来语照搬才是上策”。音译在固有语型、汉字型、混合语型中都没有出现,只在外来语型中占了25%。

(1)――IRIS

(2)――Triple

(3)――pasta

这种音译在影视剧名中出现,是想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所以光看剧名就分不清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影视剧,导致观众产生迷惑感。但和韩国影视剧名相比,翻译成中文的剧名几乎都没有音译,而是直接用中文直译或意译出来了。这可以看出中国对中文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感。即使是一个很短的题目,在翻译时也要每个人都能够认可,体现原剧名的意义和内容。

(四)改译

改译是以和原剧名完全不一样的形式进行再创造的方式。将原剧名的一部分改成其他单词时当做是改译。这种改译是当直译和意译都达不到效果时,按照观众的胃口起和原剧名不一样的新剧名。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追求题目的新颖而做出模棱两可的翻译,或者使翻译后的剧名脱离影视剧原作品。所以要在充分考虑原著和原剧名的意义的基础上,再翻译成合乎观众嗜好和情感的剧名。

1.改译后成为出色的影视剧名

(1)――蓝色生死恋

这部连续剧讲述的是两个非常相爱的恋人在现实中碰到的困难和男人因深爱女人的死,而抛弃自己人生的故事,所以是一部悲剧。如果直译过来就是《秋天的童话》。如果这样翻译,观众在没看电视剧的情况下,就容易以为这部影片描写的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韩国“秋天”象征凄凉、孤独以及对人的思念和彷徨。译者在翻译时将其改译成了“蓝色”。“蓝色”在中国象征着悲伤。所以可以说这个改译很好地体现了连续剧的内容。

(2)――我的野蛮女友

(3)――人狗奇缘

2.改译后没有充分体现原题目意义的影视剧名

(1)――我的野蛮老师

《我的野蛮老师》在中国播出后,可以说对“韩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之后不管是什么题目只要是相似的题材,都改译成“我的野蛮××”,这部电影的题目直译过来是“同岁的课外辅导”。改译后的题目和直译的题目相比几乎没有相似点,也没有反映出同岁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

(2)――野蛮师姐

(3)――我的特工女友

影视剧名大部分是由文章中的简洁语言组成,但单词包含的意义和分量比单词数大,所以虽然短也不能忽视。李在浩说过:“就像即使得到世界,却丢失灵魂没有任何意义一样,翻译完书,却译错题目,就等于丢失了书的灵魂。”⑤这句话强调了小说题目翻译的重要性。翻译影视剧名也一样,翻译后的影视剧名如果没有充分体现出原影视剧名带有的意义和意图或者起了完全出乎意料的影视剧名,就等于丢失了影视剧的灵魂。所以改译时要对原影视剧名的意义、影视内容考虑周全再翻译。

翻译韩国影视剧的剧名时,采取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对应的方式进行翻译的直译和照搬原音发音的音译或省略原影视剧名一部分的翻译方式比较常见。不过,由于影视剧的剧名翻译的重要性经常被忽略,因此改译和意译出现得也比较多,因为当直译或音译不能充分体现意思时,可以在原剧名的基础上增加说明性的语句或翻译成全新的剧名,这样可以减少直译和音译中出现的不自然或含糊的情况。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剧涌入中国,观众对影视剧翻译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虽然内容很重要,但是装下内容的“碗”也重要。即使为了产生神秘感和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而进行翻译,如果缺少与内容连贯的翻译就谈不上是正确的翻译。为了成功地进行翻译,要充分掌握影视剧原剧名的内容的连贯性,再选择直译、意译还是改译才是翻译者最可取的态度。总之,秉着对观众和影视作品本身负责的态度,我们需要继续对影视剧名翻译中的语言选择和翻译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Names and natures do often agree.实至名归。

②(固有语)是除了汉字语和外来语之外的固有的单词。

③(汉字语):韩国语词汇分类之一,指韩国汉字音发音的单词。

④(外来语)是从国外引进后,同化成本国语言的单词。

⑤:《》,:,2005年版,第64页。

参考文献

[1][M].,2001.

[2][M].,2002.

[3][M].,2005.

[4][M].,2005.

[5]2[M].

,2005.

[6]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7]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香港理工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编.话语与译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10年11月1日

翻译论文【第二篇】

隐喻(metaphor)是一种语义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从语义角度看是迅猛的,即在两个语义域之间通过某种抽象图式类比的方法,将一个词从一个语域(始源语义域)应用到另一个语义域(目标语义域)(LakoffandJohnson,1980)。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言学所探讨的隐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修辞学的范围。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贯穿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是语言更是思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曾说,人们时刻都在运用隐喻,如果不使用隐喻,就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转自詹蓓,2003);如果不使用隐喻,要描写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是难以想象的。现代隐喻理论已明确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认知活动的反映和手段之一。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把熟知的、一致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概念而形成的隐喻性表征,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而且,语言就其本身而言具有隐喻性(Lakoff&Johnson,1980)。许多习语、诗歌,甚而是篇章都可以被看成隐喻,来满足人们“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看待或认识另一领域”的需求。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和明喻被当作两种并列的辞格。而在现代隐喻学中,明喻则是广义的隐喻的一个种类。明喻一般用like,as等连接方式,典型形式是:AislikeB或AisasB.作为修辞格的隐喻,它的主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典型形式是AisB.在使用时,明喻的本体与喻体同时出现,喻体也经常出现。喻体的出现省去了读者的思考时间,显得很直白,但同时也缺少了一种朦胧美,因此明喻往往被用于说理性文章,而隐喻则更多地用于文学文体中,让读者费尽心思地去理解,进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理解所带来地快感。

二、时政翻译中的隐喻

纽马克把时政翻译体裁归之为“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text)中的“官方文告”(authoritivestatements),主要包括“领导人的讲话、条例法令、政治法律文件、科学和哲学以及学术方面的权威著作”等:

Typicalauthoritivestatementsarepoliticalspeeches,documentsetc.,byministersorpartyleaders;statuesandlegaldocuments;scientific,philosophicaland‘academic’workswrittenbyacknowledgedauthorities.(Newmark,1988:39)

时政翻译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文本,一是关乎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文件,二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公众演说等。西方时政文体的主要形式是公众演说,包括竞选演说、就职演说、会议发言等内容。公众演说历来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今天,我国的政论文形式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主要有社论、政治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报告、讲话等,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如果说竞选演说、就职演说是西方特有的政论文形式,那么我国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报告则称得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论文形式,也是时政文本的主要形式。

在时政文本中,隐喻是一种极为重要并被广泛运用的修辞手段,例如:

,thegluethatholdsNATOtogether.

译文:将美国兵力保留在欧洲是盟军的心理黏合剂,它能把北约纠合在一起。

句中的epoxy原意是环氧基树脂,即一种粘合剂,在这里是一种隐喻。

atthetime.

译文:那是,汽油缺乏在政治上的灾难性后果正在美国蔓延。

例句中“fallout”原意为原子弹爆炸后存留在空气中的微粒,即放射性微尘,在这个句子里词意扩展为“灾难性后果”,形成隐喻。再如一些短语也具有隐喻意义,如:information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theneckofabottle(瓶颈)等等。

我国学者束定芳(2000:50)认为,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仅仅看作一种语言的修辞活动是不够的。他把隐喻分为三类:根隐喻,新隐喻和明喻。其中,根隐喻也被称为亡隐喻(deadmetaphor),是指使用者完全把喻体和本体看成同一事物,没有意识到人们是在使用一个隐喻,� 例如:Valueshaveshrunkentofantasticlevels;taxeshaverisen;ourabilitytopayhasfallen;governmentofallkindsisfacedbyseriouscurtailmentofincome;themeansofexchangearefrozeninthecurrentsoftrade…

译文:价值难以想象地贬缩了;课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下降了;各级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收入短缺;交换手段在贸易过程中遭到了冻结……

以上例句中“frozen”原本不应修饰货币,但其比喻性随着在金融界的长期使用已失去了新鲜和生动,成为一种固定说法。汉语中例如说一个人“早晨10点才从床上爬起来”,这里的“爬”也是属于根隐喻。

新隐喻是指使用者借用彼此不同但又具有相似性的两事物来传达一种用别的方法无法传达的信息,形成生动、形象的比喻。例如:ThereisamixtureofthetigerandtheapeinthecharacterofaFrenchman.虎恶猿狡的性格,法国人兼而有之。此处借用“虎”和“猿”来描述法国人的性格,达到了很好的比喻效果。明喻指利用喻体和本体之间某一方面的相似性,并常常指出这一相似性。例如:Thenewfinancialpolicyislikeamish-mashofthosepoliciesthatwehavecarriedoutinthepastthreeyears.新的金融政策就像是我们过去三年实施的那些政策拼凑而成的大杂烩。

三、时政翻译中隐喻的译法

Newmark(2001:113)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对于时政体裁中隐喻的翻译,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法

(1)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共同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使英汉两民族有着许多对应的比喻。显然直译法是求得形神兼备效果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地保留隐喻的形象及喻义的色彩。同时,为了促进文化交流,有时不妨中英直译对方的比喻以保存原文的形象描述,以给人一种新的视角,予人以新鲜的语言感受。

Anorganizationisamachinethatoccasionallybreaksdown,,itneedstobere-tooledtobecomemoreefficientandmayevenrequireperiodicre-engineeringinordertoremain“cuttingedge”。

译文:一个组织机构就是一台偶尔会出毛病的机器,它需要外部专家经常进行维护和修理。在进行维护和修理时,它需要更换零件,以便更为有效地运转;它甚至还需要进行定期重新装配,以保持其“犀利”。

例句原文明显使用了隐喻,由于英语和汉语均可采用相同的隐喻方式来描写组织机构,故汉语译文中可以采取同原文一摸一样的隐喻进行完全对应的翻译。

(2)英国最近在伦敦城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式,以庆祝马岛之战的胜利。……还动用了飞机,大炮,坦克,导弹这些道具,场面可谓不小。但是,在有识之士看来,这不过是一场闹剧。

译文:TomarkitsvictoryintheMalvinasWar,BritainheldrecentlyintheCityofLondonamilitaryparade,,artillerypieces,!Buttopeoplewithkeeninsight,itisnothingbutafarce.

(3)反腐败的斗争仍然只是个口号。但是,即使口号也是一个开端。腐败地图上最深的印迹有些正在褪色。

译文:Thewaroncorruptionremainsaslogan,英汉比喻型习语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共性,因而也可以用直译法翻译:Asbusyasabee像蜜蜂一样勤劳

Acunningfox一只狡猾的狐狸

Aslightasafeather轻如鸿毛

Ashardasastone坚如磐石

Asboldasalion像狮子一样勇猛

Rottentothecore腐烂到核心坏透了

Throwcoldwateron泼冷水

2.借用法

当两种文化中喻体差别较大时,为了便于理解,可以采用借用目标语意象翻译的方法。例如:Iftheprovisionsforourlifeherecontinuetoshrinkwhileourtasksandresponsibilitiesgrow,governmentunitsmayfindthattheyhavebeenpenny-wiseandpound-foolishitwillbecomeincreasinglydifficulttorecruitcompetentprofessionalsforimportantjobsrequiringforeignexpertise.

译文:如果我们在这儿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差而工作任务和责任却越来越重,那么政府部门可能会发现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想在需要外国专家的重要岗位聘到称职的专业人士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此例句出自于一位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他在感谢中国政府以及工作人员给其提供的良好条件的同时,也善意地呼吁要想聘请到高水平的外籍专家,需要提高他们的待遇。作者是通过这样一个比喻让人们掂量孰重孰轻,提醒有关人员莫要贪小利而毁了大事。译文翻译时借用了汉语中类似的俗语“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可谓非常贴切,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作者的本意。

我们还可以看一些采用借用的隐喻表达:

Gooseflesh/skin(鹅的皮肤)——鸡皮疙瘩

Aspoorasachurchmouse(想教堂里的老鼠一样贫穷)——一贫如洗

Fishintheair(空中钓鱼)——水中捞月

Teachafishtoswim(教鱼游泳)——班门弄斧

Setafoxtokeepone’sgeese(用狐狸看守鹅群)——引狼入室

Castpearlsbeforeswine(把珍珠丢在猪面前)——对牛弹琴

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如流水)——挥金如土

theappleofone’seye(想眼睛一样珍贵)——掌上明珠

3.意译法

英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基于不同的观察体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心理,既是对同一事物也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标准。因而在翻译时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这时则可以采取意译的方法。

Pl

译文:请尽量说服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他们确实怪错人了。我们没有任何责任。

句中“barkupthewrongtree”如果直译成“啃错树皮”,显然会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因而意译成“怪错人”则比较恰当。有些习语也宜采用意译方法,舍弃原文形象,直接表达其比喻意义,如:

asboldasbrass厚颜无耻

asclearasnoon一清二楚的

ascheerfulasalark兴高采烈的

ascleanaspin非常整洁的

ascoolasacucumber非常冷静的

ascrossastwosticks非常生气的

asdeepasawell高深莫测的

4.注释法

如果隐喻喻体对目标语对象而言虽不陌生,但喻义却不易被理解,这时就要对喻体进行简短释义,运用注释法,以补足翻译过程中所造成的语义损失。例如:

(1)SmallenterprisescomplainthatgettingloansfrombanksnowisCatch-22.

译文:小企业抱怨说要从银行得到贷款真是比登天还难。(注:Catch-22是约瑟·赫勒的代表作《第22条军规》,根据这条军规,疯子可以不执行飞行任务而回国,但必须自己提出要求。可凡是意识到飞行危险而要求停飞的,要求本身就证明他不是疯子,所以不能回国。这是条自相矛盾、无法执行的军规。据此,Catch-22常被用来指“难以逾越的障碍”。)

(2)TocarrycoalstoNewcastle.

译文: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注: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地,运煤到此是多余之举)

5.明喻化

这是指把有些隐喻� 例如:

龙飞凤舞:likedragonsflyingandphoenixesdancing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thatfeedsyou.

中文翻译论文【第三篇】

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中国翻译协会(简称:中国译协)自1982年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推动中译外工作。12月6日,中国译协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与翻译工作”作为“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的中心话题,希望在中国译协成立30年的节� 座谈会召开前夕,本刊特邀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解读中译外工作的实质,介绍中国译协已经和将要发挥的作用。

中译外应当由中外译者合作完成

对外传播:莫言获诺奖后,有学者指出,鉴于莫言获奖得益于其作品的外文译本大多由外国译者承担翻译,中国图书的对外翻译应首选外国译者,并提倡杨宪益和戴乃迭式的中外译者互补合作的翻译模式。您从事对外翻译工作和外宣工作近四十年,对此您如何看?这种翻译模式是否也适用于除图书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作品,如对外新闻报道?

黄友义:文学翻译说到底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文学翻译的难度在于译者要通晓中外两种文化。以《红楼梦》里刘姥姥的语言� 刘姥姥是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农村妇女,她在用词和讲话语气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在把她的语言翻译成英文时,就需要设法将其转化为在英美等国家与刘姥姥身份相当的一类人的语言,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由中国人做文学翻译的难度就会比较大,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中外合作。就像杨宪益和戴乃迭这样,由杨宪益首先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初稿,再由其夫人戴乃迭修改润色。作为英国人,戴乃迭精通中文,这样,就可以把杨宪益的译文加工成地道的英文。

还有一种模式,是由外国译者先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由中国译者润色。外国人的中文功底再好,也难以做到通晓中国各地方言,对于中国的历史典故及其在当下使用的现实意义更是不易把握,结果往往会造成对中文作品的理解偏差。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英译本就是由外国人先翻译,中国人修改的。再以《三国演义》的�

除中国文学的翻译外,其他形式的作品,如新闻报道的中译外也应当采用中外译者合作的方式,这样才能确保译文的质量,这种做法应� 中国外文局在六十多年的中译外实践中始终坚持这种工作模式,即,如果是中国译者翻译的初稿,一定会由外国专家修改润色。反之,如果是外国译者翻译的作品,一定要有中国专家修改把关。

对外传播:在翻译界,您倡导的疑难词句中译外研讨机制在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这项工作也会采用中外译者合作方式吗?近年来解决过哪些疑难词句的翻译问题?

黄友义:这个机制是许多位翻译界的行家一起创办、许多专业人士一起坚持的。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很多新的词汇,比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保障性住房等等,有些词汇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如果让他们翻译,很可能出错。我们需要不断地探讨如何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把具有中国特色的观念传达出去。我们研讨的词汇大多以时政性词汇为主。以“韬光养晦”一词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借用这个典故阐述了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去年出版的基辛格《论中国》一书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使用了“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隐藏实力,以待时机)”。在历史上,“韬光养晦”可能的确有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但邓小平讲“韬光养晦”,其真实含义就是不当头,不扛旗,不称霸,低调行事,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俗地说,就是关起门来干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并没有掩饰才能和实力的意思。因此,只有正确理解邓小平引用“韬光养晦”的实质,才能真正把邓小平的和平外交思想传达给西方。邓小平所说的“韬光养晦”翻译成英文就是“to keep a low profile(低调行事)”,我们不能附和西方的译法,给外国人一个中国外交不是和平外交而是阴谋外交的错误印象。

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建立中译外研讨机制的目的就是引导译者从中文产生的本质上把握词汇的真正意思,然后找到对应的外文。我们每年两次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出现的疑难词汇的中译英进行研讨,中译法、中译日和中译意也都定期研讨,研讨结果供外事外宣部门使用,同时通过业界媒体和中国译协网向社会公布会议讨论成果。最后,我们还将这些词汇汇编成字典。

为了更加符合外国人的语言习惯,我们同样要采取中外译者合作的方式,征求外国专家的意见。党的十八大结束后,十八大报告的中英文版本将全文公布,我们这个机制的活动之一是把报告中的翻译难点挑选出来,征求外国专家意见,进行研讨论证。

中译外高端人才极度短缺

对外传播:但中外合作翻译的模式并没有被广泛采纳,这其中除了人们对中译外和外译中的区别不够了解以外,外国译者短缺是否也给推行这种模式带来一定困难?

黄友义:由于中国在语言和文化上与西方的巨大差异,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长期以来通晓中文的外国人极为有限。当然,随着国际上汉语学习者日益增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把中文作为工作外语,从事把中文翻译成他们母语的工作。此外,海外华人也在翻译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翻译协会的华语分会就有700余名从事中文翻译(大部分是中文到英文)的会员,他们大多是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的华人。

事实上,长期以来,承担中译外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翻译工作者的身上。但与实际需要相比,中译外高端人才极度短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翻译专业技术人员不到万人。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截至2012年8月虽已有22万余人次参加,但考试通过人数也仅有万余人次。而且以上这些翻译人员,在相当程度上承担的是外文翻成中文的工作,这样一来,承担中译外的人员数量就更加屈指可数。业内人士估计,能够胜任中译外定稿达到出版水平的高级中译外专家在全国也超不过一、两百人。

为缓解对外翻译业务的日益增长与中译外人才匮乏的供需矛盾,中国译协作过许多努力。其中一种尝试就是,积极拓展国际上的中译外人才资源,筹划建立全球中译外人才库。其实,据我了解,英法之间并没有类似的人才库,他们完全依靠市场运作。而我们之所以要建立这样一个人才库,是因为国内外的中译外译者难寻。我们需要建一个平台,网罗国内外的中译外从业者,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这项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为最终实现搭建翻译人才资料库的目标,我们需要先行做一些发掘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铺垫工作。比如,中国译协开展的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召开的“中译外高层论坛”等都是在为人才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解决人才短缺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高等教育建立一支我们自己的高端中译外专业化队伍。但培养这样一支队伍需要时间。

打造自己的中译外队伍

对外传播:据了解,译协在2007年和2011年举办的“中译外高层论坛”曾探讨过中译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目前你们在推动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黄友义:中译外论坛所起的关键作用之一是在全社会普及对中译外工作实质的认识。过去,社会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中译外和外译中的本质区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中译外的规律和独特性,这一规律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务层面的探讨都需要继续下去。

中译外论坛的与会者主要包括翻译从业者和来自高校的教师,这恰好与致力于从大学本科开始培养翻译人才队伍的目标相契合。中译外难度很大,所以有必要在高校系统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用人单位也应该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就会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中译外人才走向社会。

迄今为止,我国开办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高校已从最初的15所增加到了159所。过去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研究能力,课程偏重学术性。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翻译硕士专业得以设立,逐步形成了一个由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组成的、涵盖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翻译专业学位的教学目标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走出校门,就可以从事翻译工作。当然,这一新型的培养模式目前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又能胜任翻译教学的强大教师队伍的形成还需要时间。二是各级口笔译适用教材的编写。现在,有了一些适用的教材,但是还需要更加充实。这些工作都在推进之中。由于起点较低,翻译专业学位教育的完善将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但可以说,翻译职业教育工作已经起步,这是近几年的一个可喜变化。

对外传播:翻译专业的生源怎么样?

黄友义:以MTI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学生,即就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为例,其来源逐年好转。2009年的首届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生参加了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结果,他们的考试成绩低于社会平均成绩,但是2011年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生的考试成绩已经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说明,学生的生源在优化,他们的语言基础好,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强,对翻译职业的理解也比较深刻。由此可见,翻译教育的水平在提高。翻译专业硕士毕业生已经从2009年的几百名增加到了现在的两千多名。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中国文化产品的译制,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近年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都需要更多的、高水平的翻译专业人才,MTI学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

继续扩大国际影响

对外传播:您曾任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并担任国际译联理事9年。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中国译协的国际交流现状?

对外传播:您参与主持中国译协工作已将近20年,您对译协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黄友义:我从1994年开始担任中国译协秘书长,有幸亲历了中国译协事业的大发展。现在译协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术性团体发展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在翻译市场、翻译教学方面都非常活跃的行业性组织。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几年,译协的知名度有较大提升。以我们在2008年主办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为例,这次大会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代表参会,是国际译联历史上参会人数最多的、参会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广泛、收到论文最多的大会。会议的成功举办,团结了国际翻译界人士,向国际同行宣传了中国,提升了中国译协和中国翻译界在国际译界的地位和话语权。我还记得当时大会闭幕式的颁奖环节,德国译协会长代表德国译协上台接受优秀翻译网站奖时,在获奖感言中不谈网站建设而是专门讲到了上海给他留下的印象。他说,来到上海改变了他对上海的看法,也改变了他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上海的飞速发展、会议出色的运作都让他感到不虚此行,同时也为错过这次大会的同行备感遗憾。而据我此前对他的了解,他一直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一次会议能这样深刻地改变一个人着实令人振奋。

中文翻译论文【第四篇】

技巧指津

解答压缩语段类题,需要从以下步骤入手:

1. 读懂题意,辨明题目要求。辨明题目要求,其目的是判断题目类型,然后“对症下药”。另外还要注意如修辞、字数等一些明显的题目要求。

2. 判别语段,明确核心重点。语段的表达方式不同,信息特点就不一样,其压缩技法往往有区别。语段一般有以下四种:以说明方式表达的语段、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和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根据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解题时的切入角度和审读重点也就不同。

3. 归纳要点,找准话题对象。压缩语段,关键的是找准语段所表达的话题或对象,这就需要按照题目要求的指向,归纳好内容要点,确定这个语段的核心话题和主要对象“是什么”?接着依照该话题或对象来找“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样就把语段的核心信息基本上掌握了。

4.划分层次,剔除次要信息。一个语段,其信息量很大,在话题或对象周围,我们会提取一些不同的信息,此时就应该依据语段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各层次的信息要点,梳理各信息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题目要求来保留需要的信息,剔除次要信息。

经典考题

1.提取关键词

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天津高考卷)

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起源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首先明确简介的对象是“士”,即“是什么”;然后看“怎么样”,即“演进”;再看限定条件是“先秦时期”。答案不难得出,关键是找准对象。

参考答案:士;先秦;演进。

2.提取要点

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江苏高考卷)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解析:本题为提取要点题,一定要从语段的内在层次中寻找出主要信息。首要先找出概括的区域——“我国大陆海区……10次地震海啸”,再根据所配分值划分层次,即这一区域从哪几方面陈述的,然后选择最为精当的概括词或短语作答。“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答案示例:①地形;②水深;③构造;④历史。

3.下定义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福建高考卷)

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解析:明确下定义的方法:“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先找出邻近属概念为“活动”,确立①为主干句,接着把②③两个种差提炼出来排序合并,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示例: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4.概括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福建高考卷)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概括主要内容题,首先要找出概括的对象也就是语段内容的核心是什么,即“对别国国名的翻译”问题,其次要找出其表达的观点“怎么样”,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压缩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答案示例: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当然,语段压缩题的题型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按照语段压缩的具体步骤和解题技巧一一应对,分清语段层次,并依照要求提取所需信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取主要信息了。

牛刀小试

1.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4个体现“广告效应”特点的关键词语。

所谓广告效应,是指广告作品通过广告媒体传播之后所产生的作用。从广告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扩大其产品的销售,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但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环节,只有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协调,才能确保它的有效性。

2.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火星文”下一个定义。(80字以内)

火星文,可解作火星人的文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 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火星文这种称法最早出现于台湾社会,随即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和海外华人社会,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一种普遍用法,并逐渐向现实社会中渗透。

3. 阅读下面这篇关于苏州“昆曲”的材料,概括“昆曲”的演唱特点。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它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和谐。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

4. 以“虽然……但是……”的句式概括材料中作者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字。

喜欢上网购物的网民认为,用互联网来完成购物不仅节省了时间,免除了舟车劳顿,还有机会买到在本地市场难觅的商品。

不愿使用网上购物的人则表示,最担心的是商品质量难以保证。而这种担忧的源头则来自于网络的虚拟和商家信用度的欠缺。其次,传统的消费文化理念也使多数人更愿意在商场购物。同时,对于具有购物欲望的消费者来说,无法预先体验商品也是一大壁垒。

中文翻译论文【第五篇】

英语四字类

对于御宅族来说,中国式英语的啼笑皆非正适合于吐槽。用英语

>> 这些中式英语那么吊,你造吗? 被骗了那么久你造吗? 你知道这些吗? 这些你都会吗 你相信这些数据吗 你知道这些禁忌吗? 这些句式你常用吗? 你了解这些“人”吗? 你认识这些“人”吗 这些妙语你会说吗? 你写过这些句子吗? 你会说这些话吗? 这些字词你会写吗 趣味英语:这些问题你想过吗? 你会用英语表示这些汉语数字吗 应这样赞美 你“造”吗 这么扮嘻哈,你造吗? “你造吗?”语义语用分析 打耳洞的风险你造吗? 兼职赚外快风险你造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这些中式英语那么吊,你造吗? 这些中式英语那么吊,你造吗?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作者: 魏春亮")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国式英语

英语四字类

对于御宅族来说,中国式英语的啼笑皆非正适合于吐槽。用英语吐槽,却又带上汉语的韵味,双剑合璧,其威力那可是double增加啊,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而句式的整齐和音节的和谐,更是让这些语句从出口迫不及待嘣出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释义:不作死就不会死;其中“作”读一声。

用法:全句为“不作死就不会� 虽说带“死”字,但并非有“死”之意,而常是“自讨苦吃”的意思。常用于没事找事,结果倒霉的家伙身上。

举例:“No zuo no die”,“青面兽”杨志手持宝刀,看着躺倒在地上的牛二,幽幽地叹道。

释义:你行你上啊!不行别BB。

用法:此二句连用,威力无比,且常跟在“You say he can’t”后面,更具有气吞山河的气势。当你批评歌手唱功差劲、演员演技烂渣、作家文笔幼稚、球员球技低下,你就有可能招来身边之人的一句“You say he can’t ,you can you up”,还有一个不屑的眼神。

举例:

“我擦,这什么破电视剧,编剧加导演加演员都烂爆了啊!”

“You say he can’t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造词攻略

此类中国式英语词组,惯用“ABAC”式,再加上亦中亦英的单词搭配,用这种方式造词,你也可以成为Chinglish达人。君不见梁欢就把这些词组写成了一首狂拽酷炫的“古诗”吗?“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Don’t know he hard, Want red want crazy.”翻译过来同样给力:你行你上啊,不行别bb。你知道他多努力吗?想红想疯了吧!而其中“Want red want crazy”就是“ABAC”式的经典运用。 汉语成语类

成语因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往往是最难被翻译的。即使翻译过来,想要用简洁的英语表达也非易事。不过还好,我们有“望文生义”的中国式英语思维:No third no four、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都是经典的代表。用这种方法,精微奇妙的成语译成英语后不但不会丧失韵味,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释义: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用法:通常用于句首,表示想要直接切入话题,展开讨论。

举例:Let’s open the door see mountain, 这事儿成不了。

释义:五花八门

用法: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想一想,这样翻译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啊。

举例:网络流行语真是Five flowers eight doors啊。 造词攻略

此类Chinglish都是逐字翻译的,中间连连接词都不需要,只要稍微懂得一些基本词汇,造出新词的技能就可以轻松get√。掩耳盗铃=Cover ears steal bell,马马虎虎=Horse horse tiger tiger,红颜知己=Red face know me,水落石出=Water falling rock through……有时候,英语就是这么简单,小伙伴们可以再接再厉。 日常会话类

日常会话类是Chinglish最常见的一种,它纯粹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来翻译,口语化的特征极其明显,因此十分诙谐幽默,有时甚至让人哭笑不得。但同时也是因为这种特点,日常会话类Chinglish也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释义:咱俩谁跟谁?

用法:起源于东北,表面上是说:“哎,别客气,咱们用不着分彼此。”然而用到这句话的人,关系却并不一定好到这个词本来所表达的程度,一般在对方表示感谢,而自己又极其情愿给对方帮忙的时候说的,显出说话人的大度与风范。

举例: “赵哥,我之前说的那个工程的事儿哈,是这样的……”

“那个事啊,我知道,包在我身上,We two who and who!唉,你欠我的工程款啥时候还啊?”

“赵哥,来喝酒!”

释义: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用法:此句因语气的强烈,适用范围十分有限,仅适用于被黑社会拦道或被小学生上学路上被大个子欺负。说出这句话,高大威猛的形象立刻树立,即使你跳起来也打不到姚明的膝盖。

举例: “嘿嘿,哥们,借两个money花花。”

“You want money,I have want life,I have one!” 宣传标语类

让人啼笑皆非的Chinglish中,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遍地的宣传标语,它以实物的形式彰显着国人英语的低水平和做事的随意粗糙。就算你拿翻译软件直接翻译,也请读一下行不行啊?

直译:陷入沉思的小草很长 神译:踏入想一想,小草也在长

解读:这种神奇的翻译通常出现在草坪和花园处,以提醒人们爱护花草。且不说把长(zhang)误作成长(chang),就是最基本的语法都已经让人无力吐槽。这样的翻译不要说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也未必能懂。

直译:仔细地滑倒 神译:小心地滑

解读:这个标语可能是最常见的Chinglish标语,它遍布各大公共场所,和“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靠近方便,贴近文明”等共享着光辉的荣耀。这句标语不仅误解了“地”字的意思,也误解了carefully的意思。滑倒还分小心地滑和不小心地滑吗? 造词攻略

日常会话类Chinglish贵在传神,贵在有力。所以造词要选最有力度有气势的,比如See what see(看什么看)、You Give Me Stop!( 你给我站住!),无不犀利冷艳,更有集傲娇与霸气于一身的Hello everybody!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then say! if you have nothing to say,go home!!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只要掌握这个度,在生活中造出新的流行语,并非难事。 Audrey考卷精选

’t know he hard, Want red want crazy

中文翻译:不知道他硬,想红想疯

third no four

中文翻译:不第三不四

flowers eight doors

中文翻译:五朵花八扇门

THE THINK,GRASS IS LONG

中文翻译:想进去,草好深

Aondio考卷精选

can you up

中文翻译:你可以向上

can no bb

中文翻译:没有桶没有BBQ

’t know he hard,

Want red want crazy

中文翻译:她不知道他小弟弟起来,她红了,疯了

play play no play roll

中文翻译:爱情不摇滚

flower angry open

中文翻译:心花恒开

one leg with somebody

中文翻译:跟你同退(编者怀疑不是“退”,而是“腿”)

you want money,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 中文翻译:你要钱,我没有,你要名(编者怀疑不是“名”,而是“命”),我有!

Give Me Stop!

中文翻译:你让我停

THE THINK,GRASS IS LONG中文翻译:思想了草花长

白善枚考卷精选

’t know he hard,

Want red want crazy

中文翻译:不知道他硬,想红想疯了。

play paly no play roll

中文翻译:爱玩玩不玩翻滚

zuo no die

中文翻译:不zuo不死

you want money,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 中文翻译:如果你要钱,我没有;如果你要生命,我有一个。

THE THINK,GRASS IS LONG

中文翻译:进入思想,草长

’t forget your thing

中文翻译:不要忘了你的小弟弟

and fall down carefully

中文翻译:小心地滑倒 陈德宁考题精选

’t know he hard, Want red want crazy中文翻译:不知道他努力硬,想红想疯了

play paly no play roll

中文翻译:爱玩玩不玩滚动

THE THINK,GRASS IS LONG

中文翻译:想一想,草很长

月丽莎考卷精选

’t know he hard,

Want red want crazy

中文翻译:不知道他硬,要红要疯

flower angry open

中文翻译:心花愤开

one leg with somebody

中文翻译:两人一腿

born dragon, chicken born chicken, mouse’son can make hole!中文翻译:龙生龙,母鸡生母鸡,老鼠儿子可以做一个洞。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 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中文翻译:你要钱,我没有。你要生活,我只有一个。

THE THINK,GRASS IS LONG

中文翻译:思想里,曹(是草吧?)很长

八级考试

想知道自己的Chinglish达到了何种程度?来做这份考题吧!里面汇集了这些年风靡神州大地的中式英语,一定可以把你雷得一个激灵又一个激灵。本刊记者也找来三名中国人、五名外国人进行答题,中国人都考到了80分以上,至于foreigner朋友们么,我们挑了些他们精彩的回答,你看了就know了。

can you up 中文翻译:______

can no bb 中文翻译:______

’t know he hard, Want red want crazy中文翻译:______

play play no play roll 中文翻译:______

zuo no die 中文翻译:______

is know noknow is noknow

中文翻译:______

flower angry open 中文翻译:______

time no see 中文翻译:______

third no four 中文翻译:______

say he can’t 中文翻译:______

one leg with somebody

中文翻译:______

good study,day day up!

中文翻译:______

two who and who 中文翻译:______

everybody!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then say!if you have nothing to say,go home! 中文翻译:______

born dragon,chicken born chicken,mouse’son can make hole!

中文翻译:______

flowers eight doors

中文翻译:______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中文翻译:______

car come,one car go,

two cars pengpeng,the people die

中文翻译:______

don’t bird me,I don’t bird you

中文翻译:______

the door see mountain

中文翻译:______

you want money,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 中文翻译:______

Give Me Stop! 中文翻译:______

THE THINK,GRASS IS LONG

中文翻译:______

’t forget your thing

中文翻译:______

and fall down carefully

中文翻译:______

最后,以来自意大利的月丽莎同学的考试心得为这节语文课作结!

月丽莎:有一些我真不知道什么意思,比如You can you up。 有一些,比如No can no bb, 不知道bb 什么意思, 有一些,比如no zuo no die,好像还没完成翻译了 (zuo?), 有一些我知道什么意思,比如 “不三不四”不过我觉得不会说中文的人,看到no third no four就不知道什么意思!而且应该是no three no four (third 的意思是第三个)。

翻译论文【第六篇】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ailing(一帆风顺)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宗教信仰文化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Manproposes,God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Godbless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hell,aPandora’sbox等。

2、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have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drainapondtocatchallthe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generationplantsthetreesunderwhosetradeanothergeneration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DonJuan唐磺。意为风流浪子。Don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the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Ban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friendsarehandinglovewitheachother(亲同手足),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speaklouderthanwords。背黑锅holdthe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the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the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eye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imitationwithludicrous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Homersometimes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thewisearenotalwaysfreefrom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eyeforeye,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armedtotheteeth等。

3、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M].Leiden;1964

[2]Peter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

[9]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论文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成语翻译策略

翻译论文【第七篇】

论文摘要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 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及文化与翻译三个方面来阐述翻译实际上是翻译文化这一概念。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载体。在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时,也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汉译英是译者将作者为汉语读者所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文本的活动。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各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等文化的各个层面均反映于各自的词汇系统中,并形成带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词汇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什么?各国学者定义不一。八十年代,我国学者对语言作了这样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符号系统(刘伶,1984)。后又有学者指出: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刑福义,1993)。西方语言学家一般把语言视为“人类特有的、具有任意性的符号系统”。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较为全面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198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陈宏薇和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根据《文化语言学》的文化分类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由于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即它又是文化其他组成部分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比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我国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和“赛龙舟”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如:贩、财、购、贸、贷等。“皿”是象征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该偏旁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如:盆、盏、盘、盖、盂、盅等。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先驱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有一切能力与习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则将文化简明扼要地定义为“thetotalityofbeliefsandpracticesofasociety”。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个底座,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

2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目前,我国翻译界新崛起的“文化学派”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张今曾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对翻译创作做过精辟的论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翻译的本质是意义传达活动,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完整、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表面上翻译好像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事情,实际上译者的翻译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其使用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包容了不同的文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之一,更是一个语言间文化传输与移植的过程。因此,作为译者,在恰当理解语言文字层面的意思的同时,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加以传达。3文化交际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音译。对于源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音译主要是指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的词语,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例如:脱口秀(talkshow),酷(coo1),黑客(hacker),伊妹儿(e-mail),艾滋病(AIDs),色拉(salad),可口可乐(Coca-cola),阴(yin),阳(yang)等。

在介绍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事务时大多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现在国内食品名称多崇洋媚外,但是洋人却用tofu来替代beancurd作为豆腐的英文名称。同样,饺子就是Jiaozi,而非dumpling。这类词语由于在英语没有相对应的同义词,以全新意义进入英语词汇,具有形式上独一无二性和表达准确性,反而不容易被英语词汇排挤,牢牢抢占一席之地;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趋同性以及外国读者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和认可。

音译加类别词。由于汉字的表意特征,在音译英语词语时,汉语读者一开始可能不了解该音译词的确切含义,必要时可采用在音译词后面加类别词的方法,如:汉堡包(hamburger),高尔夫球(golf),爵士乐(jazz),桑拿浴(sauna),来福枪(rifle),芭蕾舞(ballet)等

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我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一贯采用的翻译策略,是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翻译时为了避免疑问含义模糊不清,进行解释性翻译,将意思完整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从而实现跨文交际的目的。例如:“压岁钱”:TopresentchildrenwithnewlyprintedcashasYasuiqianorgiftmoneyisoneritualofChineseincelebratingLunarNewYear.

由于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而造成的词汇空缺,翻译时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因此对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基本共识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解释性译文的方法。

直译。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这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然而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为前提。例如:o1iverbrarich(橄榄树),纸老虎(papertiger),一国两制(onecourtrywithtwosystems)等等。

意译。意译法即着眼于传达原文意义的翻译(诠释),它舍去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在译语中,用跨文化的“语用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例如:文艺复兴(theRenaissance),辛亥革命(the1911RevolutionagainstQingDynasty)等

替换。替换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语代换原文词语的方法,即用译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如:to1aughoffone''''shead(笑掉大牙);1eadadog''''s1ife(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挥金如土(tospendmoney1ikewater);力大如牛(asstrongasahorse)。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信息体现于语言之中。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传达的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信息。在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字面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是翻译的首要任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都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实际上就是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27

翻译论文【第八篇】

文化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概念。萨默尔在其著作《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作了比较全面的定义:文化是通过个人或者群体世代努力所获得一切沉积物,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意义、等级制度、宗教、时间概念、角度、空间关系、宇宙观以及制造物等。[1]在与文化相关联的众多因素中,语言与之关系甚为密切。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语言的使用。[2]商标词来源于一定的语言,因而必然打上该语言所属文化的烙印。各种类型的文化由于其发展历史途径、地理位置环境等不同而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已鲜明地反映在商标词中。

3.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商标翻译与文化差异密不可分。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在商品商标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因此,商标译名者就必须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视角出发,在商标翻译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思维方式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由于世界各国有着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种族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背景的差异,处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西方国家,人们往往习惯于抽象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则习惯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不同,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概念,而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感性形象。[3]在把这样的品牌名称翻译成汉语品牌时,就要注意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转换。因此,许多表达较为抽象的英文商标被� 例如,商标名"PepsiCola","CocaCola","Colgate","Rejoice"在� 这种翻译方式无疑考虑到了不同文化之间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为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社会价值观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每个社会和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社会价值观。作为文化体系的核心,社会价值观是指社会中的人对他周围事物的评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取向,它是人们行为的方向和动力,因此,社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不同点就在于人们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态度。西方文化中人们强烈地崇尚个人主义。他们崇尚个人奋斗,进取和创新。因此西方品牌常常以与商品相关的人物的姓名作为品牌名称。然而,在中国,集体主义被人们所尊崇,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对商标翻译起着重要的影响。例如,"Budweiser"被翻译为"百威","GOME"被翻译为"国美","Aiwa"被翻译为"爱华"等。

民族心理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衍变过程中由民族文化积淀而成的心理特征。由于各民族生态环境、衍变历史、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心理特征也必然不同,从而产生千姿百态的联想意义和消费心理。[4]

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求吉祈福的民族文化心理,尤其是对事物命名时,在心理上更愿意选取喜庆吉利的字眼或通过谐音、词义联想等手段把事物的名称与美好的愿望联系起来。商标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命名的过程,因此趋吉避凶、求吉求福的心理在这一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翻译商标时,中国人会尽量选择代表美好事物的词语而避免使用代表邪恶事物的词语,如著名法国香水Poison,用一个极具刺激意味的词反映出该香水的非凡之处,这是符合西方人审美观和求异心理的,但是,该香水进入中国时,人们则按照Poison的谐音将其取名为"百爱神",寓意美好,能引起人们美好的心理感觉。

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概念意义外,很多词还有其联想意义或文化内涵。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商标也不例外。商标在一种文化中可能具有极好的联想含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暗示极糟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商标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民族心理因素,格外重视所选词语的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和凤代表着高贵,有着很好的文化内涵,人们总喜欢用类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语句来表达他们对年轻人的美好期望。因此,在中国,许多著名的商标都和龙凤有关,如中国著名自行车品牌"凤凰"。然而,尽管"凤凰"牌自行车在外形和性能上都很无可挑剔,但进入西方市场时却销路平平,这主要是因为在英美国家,人们在心理上对龙和凤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和情感。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十分凶残的动物,而凤凰是一种生活在沙漠的动物,在西方文化中意味着逃生[5]。

宗教信仰的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通常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相应的也有着不同的宗教禁忌。了解这些禁忌对商标翻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人们的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所以在翻译商标过程应尽力避免与人们的宗教信仰尤其是宗教禁忌产生抵触,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商品的市场型和销量。

4.结论

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商标同文化紧密相连。商标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方式,必须考虑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6]商标译者必须站在跨文化交际的高度上准确把握原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并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使目的语符合本国文化语境中受众的表达习惯,迎合其审美心理,才能使商标实现其刺激消费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贺川生。商标英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内涵;商标翻译

71 319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