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会议演讲(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育工作会议演讲(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关于教育工作会议讲话1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围绕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改革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加快推进全省教育改革工作。
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掀起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热潮。一是迅速进行传达贯彻。各市、县(市、区)及时在党委会和政府常务会上组织学习,并抓紧把相关精神传达到基层。宿迁、盐城、南通、苏州、徐州五市已先后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其他地区正在抓紧制定本地教育规划纲要,积极筹备教育工作会议。二是及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有关部门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在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方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以及加强学前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已正式出台。三是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省教育厅专门组织宣讲团,由厅领导带队分赴13个市宣传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深入研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这些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环境。
下面,我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改革。梁保华书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罗志军省长强调,要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突出改革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从江苏教育发展历程看,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在新的发展阶段,我省教育要不断实现新的跨越,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加快推进教育改革。
首先,贯彻实施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必须把推进教育改革作为工作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这次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我省教育规划纲要通篇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现代学校制度、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开放与合作等重点领域对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上,都提出了重大改革政策措施。总的来说,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是一部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的是发展,主线是改革。在组织实施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精髓、抓住关键,将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始终,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促进公平,以改革增强活力。
其次,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把推进教育改革作为治本之策。目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素质教育问题、择校问题、减负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等等。其中有些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些是发展中逐步显现出来的,还有一些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成因十分复杂,涉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些问题肯定难以解决,必须找准症结、正本清源,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突破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尽快破解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化改革中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使江苏教育事业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必须把推进教育改革作为关键举措。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目前,我省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还不够紧密,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亟待加强,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只有适应社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服务,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努力在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带动和引领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工作方针,立足省情实际,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工作中,重点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好改革的基本原则。教育改革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明确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十分重要。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二是要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搞好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实践。充分考虑城乡差别、区域差别,把整体部署和尊重基层创造结合起来,引导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增强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把握好改革的主要目标。坚持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引领,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确定我省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一是构建现代教育新体系,切实做到学有所教。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质量保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基本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学习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适应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二是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成才观,适应区域、行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需求,打破不同教育类别、机构、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人才成长通道,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三是打造教育公平新平台,保障教育机会平等。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四是创建规范管理新体制,推动教育健康和谐发展。“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巩固,“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五是形成教育发展新格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发展与人口总量结构变化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处于国际前沿、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明显。六是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引导学校适应社会需求,科学定位、特色办学,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七是构筑东部教育新高地,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运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指导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在区域教育联动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占据领先地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人才到我省留学和任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三)把握好改革的推进方法。教育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讲究工作方法。一是要坚持上下联动。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涉及利益格局调整,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指导和推动,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践和探索。要加强顶层设计,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制定好改革的具体方案,系统推进改革。同时,要坚持从基层做起,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行动,大胆探索,把各项改革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坚持整体推进。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多层次、多领域的体制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要采取综合改革的思路,既要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各个领域的改革,又要充分考虑教育改革的外部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注意把握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的相互影响,发挥高等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改革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改革也意味着风险,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事先做好应对预案,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改革的推进力度与社会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三是要坚持重点突破。现阶段的改革,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必须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抓住影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集中力量进行突破。要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梳理制约我省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以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和招生考试制度等为重点推进教育改革,力求取得明显成效,提振改革信心。
三、认真落实我省教育改革各项工作任务
经过前一阶段努力,我省教育改革的几个主要政策文件已经出台,不同学段教育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也已明确。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我省一批项目列入试点。在组织实施国家试点项目的同时,要对我省教育改革实行整体推进。也就是说,我省的教育改革绝不仅是苏南的改革,或是苏北、苏中的改革,各地都要按照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加以落实,扎实做好教育改革各项工作。
一是要改革办园体制,完善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机制。学前教育是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的“短板”,群众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反映比较强烈。为此,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取得突破。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努力开创我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投入保障、日常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到20xx年,每个乡镇至少办一所达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都建成合格园。这里要强调的是,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时配套建设幼儿园是教育事业的政策性投资,属国有教育资产,应按属地原则移交当地政府举办,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对已改变性质和用途的,由当地政府限期收回。在坚持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的同时,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多元办园,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形成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优化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机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自20xx年起,新设幼儿园均须按省级优质园标准建设。建立健全县级统筹、县乡(镇、街道)共建的管理机制,县级政府统筹管理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建设并办好区域内公办幼儿园。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人口规模和城乡差异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逐步实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
二是要缩小办学差距,完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放大并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大力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基本消除区域内城乡、学校间差距,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择校过度等热点难点问题。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配备每所学校的教师,促进骨干教师区域内校际定期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到农村任教,积极探索建立结对帮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办学机制,以优质资源的扩大辐射促进教育均衡。深化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促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是要健全职教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机制。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就业为导向、质量为核心、服务为宗旨,立足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方式,统筹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形成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实验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创新,在发展方式、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重点突破,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加大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力度,改变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状况,整合力量、激发活力;完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机构;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坚持就业创业并举,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是要开展综合改革,完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机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我省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要项目之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改革要求也最为迫切。要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全面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大力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把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要以项目为抓手,遴选一批试点项目和试点高校,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健全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等。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产学研合作方式,促进高校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要创新优势学科成长培育机制,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为创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撑,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出更大贡献,形成“学科高原”和“学科高峰”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要推进多元办学,完善民办教育自主发展机制。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民办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民办高校学生的比重已经超过1/4,但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仅为%,而江苏是民营企业最多的省份,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为促进我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要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完善民办学校管理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使有利于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适宜教育发展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推动教育发展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职责,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或捐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省政府已明确,有国有资产参与举办的从事学历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民办学校可以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其教职工可参加事业单位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回报的民办学校,在有办学结余的前提下,按规定可从办学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奖励出资人。市、县(市、区)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鼓励民办学校发展,奖励和表彰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同时,对优质民办教育资源,要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政府购买的新机制新模式。各地要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完善财税、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和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要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推动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培育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鼓励支持民办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努力办成一流的优质品牌学校,使全省民办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四、努力为推进教育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现在,我省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工作思路也比较清晰,关键在于抓好组织实施。这就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推进教育改革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几年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目标责任制,扎实加以推进。为加强对全省教育改革工作的领导,省政府成立了由多部门参加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审议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改革工作,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本地区教育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要结合实际制定各项重点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增强改革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工作的检查指导,把握改革进程,掌握改革动态,总结推广经验,督促整改问题,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二是要强化协调配合。教育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有关部门既要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又要加强协调、相互支持,形成推进教育改革的整体合力。教育部门要全力以赴,认真制定落实具体推进措施,并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出谋划策,做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在推进教育改革中都承担着重要任务,要站在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高度,做教育改革的促进派,主动做好相关工作。其他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要强化经费保障。资金投入、财力保障是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关键。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体制,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教育改革所需资金。教育经费投入能不能用在刀刃上,能不能保证资金安全,群众十分关心。要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资金使用监管责任制,提高使用效益,确保资金用得清楚明白,达到预期效果。
四是要强化宣传引导。推进教育改革,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寄予厚望。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推进教育改革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宣传改革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清除人们对教育改革的疑虑和误解。同时,要多做统一思想、增进共识的工作,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认识到解决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需要一定时间,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探索性、渐进性和阶段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按照国务院有关部委要求,今年年底前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任务。据国务院纠风办介绍,目前全国尚未完成清理规范任务的学校有140所,其中我省就占了近一半。前不久,国务院纠风办等六部委对我省清理规范工作进行了检查,对面上情况特别是个别县(市、区)的工作不够满意。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按时完成清理规范任务。一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国家检查组明确要求,江苏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如不能完成或清理规范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学校,20xx年春季学期一律执行当地公办学校的收费政策。各地要按照进度要求,迅速开展清理规范工作,确保清理规范全部到位。二是要依法清理规范。改制学校形成原因复杂,涉及利益群体多,清理规范难度大,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做到依法清理、依法规范,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和学校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规范为公办学校的,必须执行公办学校办学政策;规范为民办学校的,必须符合“四独立”要求,并按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三是要强化督查问责。各地要切实履行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建立协调处置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把改制学校清理规范要求落到实处。省政府尽快将组织专项督查。希望各地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确保按期完成。
同志们,教育发展事关百年大计,教育改革关系千家万户。我们要以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区教育工作会议讲话2
同志们:
这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教育工作,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全区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发扬成绩,振奋精神,增强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致力于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学规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区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意见》,建立健全了工作领导机制、责任机制、考核奖励机制、督查机制。各部门、各乡(镇)场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重教、地方部门支教、社会各界助教的浓厚氛围。二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第二实验小学附属工程配套、实验小学改造等项目。对全区农村校舍危房进行改造,消除了安全隐患。开工新建了大屯中学、坦途第二小学、五棵树中心校、培智学校等项目。优化各级各类学校新老“三室”配置、管理、使用,办学条件大为改观。三是教师队伍不断改善。充分发挥“特岗教师”和“硕师计划”作用,补充教师队伍,缓解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矛盾。四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育行为,有效遏制违规办班等行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五是教育安全得到保障。深入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构建长效安全监管格局,有效保证了学校安全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教育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地方政府和各涉教部门(单位)的鼎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在这里,向大家辛勤的付出和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教育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二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欠合理、学科分布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与压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还亟待更新,实际教学能力与水平还有待提升,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理清思路,开拓奋进,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具备了提升做强的基础条件;有浓厚的氛围,全区形成了推进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科学谋划,攻坚克难,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20xx年的主要目标:一是教育更加均衡。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教育更加优质。学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三是教育更具活力。教育管理日趋规范科学,现代学校制度日益完善,全社会支持发展教育氛围更加浓厚。
根据以上目标,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要着力提升“五个水平”。
(一)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一是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校舍等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二是促进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加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启动职教实训基地一期建设项目。三是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落实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严格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四是重点抓好学籍管理,实行学籍月报制度,小学一年级、初中七年级继续实行微机编班。五是抓好中小学“控辍”工作,确保小学无辍学,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一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师德奖惩机制,提高教师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课堂内外的监督管理。对教师违规办班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不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调整分流。把教师作风建设情况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二是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通过“特岗教师”和“硕师计划” 充实教师新生力量,补充调整薄弱学科和短缺学科教师。三是实施“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抓好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打造一流的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推进项目建设,以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力度。开工建设7个项目,分别是:莫莫格中学教学楼、嘎什根中学教学楼、黑鱼泡小学教学楼、镇赉区第二幼儿园、大屯中心园、嘎什根教师周转房、丹岱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五棵树小学、坦途第一小学、培智学校续建工程建设。
(四)加强教育质量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水平。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召开学校管理现场会,推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建立健全教师考评体系,加强质量监管;全过程抓好常规教学,围绕新课改标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德育创新,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制度。
(五)加强安全质量建设,提升教育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消除各种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开展校车试点工作,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启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健全学生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共同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一是要健全教育优先发展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主要是做到“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和投入机制。
二是要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要积极履行支持教育发展职责。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与教育部门和各学校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为教育排忧解难,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各有关职能部门,在教育项目建设中要多开绿灯,多指导支持。
三是要加强教育工作调度督促。各乡(镇)对本地教育发展情况要多调度、多支持,及时帮助解决本地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区政府督查室、教育督导室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教育强区相关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掌握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期盼。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镇赉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讲话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期间特别是*年的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一、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1月23日,省教育厅在昆明召开了全省*年度教育
工作会议,何天淳厅长代表教育厅对“*”期间全省教育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期间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年的重点工作作了部署。
(一)“*”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1、重点发展农村教育,“两基”工作取得伟大成就
5年来,改造中小学危房万?,新建校舍万?。全省有112个县实现“普九”,“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6%,比*年提高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计划目标;127个县实现“扫盲”,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提前二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西部“两基”目标。
2、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得到改善。*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万人,在校生达到万人。“*”期间,中等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万人。
3、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5年来,全省新建普通高中25所,改扩建200多所,一级完中总数已达81所,比*年增加33所。到*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已达万人,比*年增加万人,超额完成“*”计划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年的%提高到*年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年,高考700分以上的考生实现零的突破。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全省普通高校由*年的24所增加到*年的44所。*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万人,比*年增长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年的%提高到*年的%。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624余项,专利授权293件,科技产业产值超过4亿元。
5、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万名中小学校长经过省、地、县三级校长培训,持证上岗。20多万名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综合素质培训,全省普通小学、普通初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普通中专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到%、%、%、%、84..46%,分别比*年提高、、、、个百分点。
6、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建成各类卫星教学收视点1528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13237个、计算机教室1095个,初步构建了“云南省远程教育体系”。全省52%的中小学都能共享国家和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中小学计算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已从*年的186:1提高到*年的55:1。初步建成了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基础教育资源库。
7、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普遍推行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全省“一师一校”校点由*年的18268个减少至*年的12364个。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所办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全省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421所,在校学生达万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进一步形成。
8、实施素质教育取得进展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地方教材建设,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全部启用新课程。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加强。
9、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投入力度加大
“*”期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亿元,比“”期间增加亿元。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省财政逐年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每年均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民间投入逐年增加。
10、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
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对口支援、社会参与、勤工俭学”的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年,全省总计257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35万名学生享受免交杂费,115万学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用于“两免一补”经费近5亿元。努力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招生考试行为。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预防措施,“*”期间,全省学校基本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期间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年重点工作
主要任务是:全省全面实现“普九”,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5%左右。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3—6岁幼儿入园率达50%以上,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县(市、区)达到7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普通高中在校生达56万人左右,中职46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8%,在校生规模达万人左右。
*年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4个县完成“普九”,2个县实现“扫盲”,3个县完成“普实”。继续排除80万?中小学危房,建设40万?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今年起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规范学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全面落实县级政府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责任。
3、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采取强有力措施,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抓好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创新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
4、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教育考试评价和选拔制度,完善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环境。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5、巩固试点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优教优酬”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逐步推进大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深化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普通高中质量,扩大优质高中总量。
6、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和能力。建立和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继续做好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教师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推进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7、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健全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做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确保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和公平公正。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维护校园安定和谐,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二、“*”期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跨入新世纪的头五年,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改革迅猛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期。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实现了“*”期间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有了创新与突破。
(一)主要成绩
1、“两基”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在*年基本实施“两基”目标后,始终不渝地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特别重视发展农村教育,积极巩固普及成果,努力提高“两基”整体水平。
——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勤工俭学”的贫困生救助制度,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率的不断提高和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把贫困学生入学难、巩固难问题列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贫困生救助基金,年均救助贫困生10万人次以上;认真实施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万名学生享受免交杂费,万名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广大中小学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展面达90%以上。*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率达%,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在校生辍学率降到%,比*年降低了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比*年提高个百分点;辍学率控制在%以内;在校生比*年增万人,增长%;毕业生升学率达%,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发展迅速,3-6岁幼儿入园(班)率由*年的%提高到*年的44%。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初步建立了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力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达亿元,比*年增亿元。投入资金,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万?。“*”期间,市级以上财政投入专项资金亿元,立项改造中小学危房676校,排除D级危房万?。县、乡、村积极自筹资金,加快排危工程进程。争取台方捐资600万元,建设“明德小学”项目学校15校。全市中小学现有校舍建筑面积万?,比*年增加万?,固定资产总值达亿元,比*年增加亿元。“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全面完成。调整收缩农村中小学教学点110个,建成半寄宿制学校471校,校点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见成效,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在*年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开展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课程研究,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深化入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期间,全市建成省级实验小学、示范小学39所,省级示范初中42所。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全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与良好环境基本形成。
——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扫盲成果得到了有效地巩固和提升。实现了由识字型扫盲向技能型教育的转变。*年,扫除文盲3万余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万人次。“*”期间,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人次达250万以上。14个乡(镇)通过了“无文盲乡(镇)”验收。青壮年文盲率降至%,比*年下降了个百分点。
2、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初步构建。投资亿元新建的*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日趋完善,办学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招生规划规模不断扩大,*年在校生达8009人,比*年增加6061人,增加311%。云南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态势良好,*卫校申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已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审。
——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年全市有普通中专7所、职业技术学校11所,在校生达万人,约占全省的1/4,比*年增加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品旺、出口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是各学校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改革招生方式,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逐年大幅度递增。*年招生7032人、*年8748人、*年9604人、*年15874人、*年达23000人。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按照“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积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改造专业,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就业率大幅度攀升,*年达75%,*年达94%。出口畅有效地推动了进口旺。三是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内部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建成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省级职业示范学校。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名校”。四是专业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创建省级骨干专业5个、市级骨干专业38个,总专业数达200多个,专业设置更加灵活,基本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五是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度有一定提高,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扶贫、扶就业、抓和谐的观点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
——各种职业培训进一步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全市1397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技能培训,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在农村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试行高三、初三分流收到明显成效。高自考、夜大、电大、函大、农函大等多渠道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的终身教育机会。
3、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两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从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入手,以改革办学体制、投入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探讨,试点县(区)和学校大胆创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改革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高中教育改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年1月28日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介绍*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年7月27日市委、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曲发[*]15号),麒麟区、师宗县、会泽县、市直学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各级政府在确保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同时,按照学校等级、规模及时足额划拨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经费。财政部门根据学校教职工编制、在校生数和办学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学校实行经费包干管理。市直学校采取了挂钩包干、固定包干和基数固定、增量挂钩包干等经费总额包干办法。对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具备相应办学资格的民办学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比照同类学校实行生均经费补助。
——人事制度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科学设岗、动态控编,资格准入的前提下,实行政事分开,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试点县和市直学校全面推进校长公开选聘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和离任审计制;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因事设岗,明确职责,公开竞争,客观公正地对教职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奖惩和续聘的主要依据。麒麟区、师宗县、市直学校校长选聘工作基本结束,新任校长已经上岗。改革进展平稳,社会反映较好。
——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学校,核给其一定公办教师编制和生均公用经费,建设资金给予部分贴息补助。*年全市民办学校达271所(高中8所、初中14所、小学10所、幼儿园226所、职业培训学校13所),在校生达31354人,教职工达2235人,分别比*年增加135所、21888人、1337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民办公助的曲一中三元分校、独资兴办的富源明鑫学校、政企合资兴建的师宗三中及陆良同乐中学,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及相当的办学规模。*农校实行校产置换、校企联办、计划投资1亿元选址新建,新建的*工商职业学校积极探索股份制办学。顺利完成了国有企业所办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
4、普通高中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一是高中规模和容量迅速扩张,高中教育“瓶颈”得到有效突破。“*”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亿元,新建普通高中10所、改扩建高完中36所。*年普通高中招生38578人,比*年增加23390人,增长154%;在校生98535人,比*年增加57492人,增长14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2%,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二是优质高中资源增量扩大,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市建成省一级一等高中1所、省一级三等高(完)中7所。高中教育质量逐年大幅度提升,*年高考上线21112人,上线率达67%,比*年增加14720人,提高26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实现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的目标,基本满足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
5、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教师总量迅速增加。全市教职工人数达60690人,比上年增20xx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达4939人,比上年增加863人,增幅达%。二是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7%、97%、98%,比*年分别提高、、6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比*年提高46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最大。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提高一个学历层次的教育,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1%,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44%、本科学历达4%。三是采取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全员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脱产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为教师培养培训构建了层次多样、渠道畅通的现代立交桥。四是全面实施师德师风年度考核登记制度,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6、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制订了《*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三级考核”、“三类评价”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活动,强化诚信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广泛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市已创建省级文明学校57校、市级文明学校244校。“*”期间,建成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3个。
7、教育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年投入资金3200万元,*年投入4304万元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全部完成,3032校(点)完成模式Ⅰ配备、1803校(点)完成模式Ⅱ配备、229校完成模式Ⅲ配备。全市建成乡(镇)信息中心7个,创建国家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2所、省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41所。中小学生机比由*年的87:1提高到52:1。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应用示范区”。
8、教育公共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县教育督导机构基本建立,督导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招生、考试、人事、纪检和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预防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安全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昭通市的教育扶贫工作进展顺利。语言文字工作成效明显,普及普通话示范学校已达178所,麒麟城区通过了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的达标验收工作。
(二)主要经验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总结刚刚过去的一年以及整个“*”期间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我们倍加振奋,深受鼓舞,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1、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增加投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这是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2、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广泛参与、关心支持,教育系统端正教育思想,自觉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观念和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打下了重要基础。
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新体制、激活机制、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4、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内在因素。
5、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着力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满足人民群众对各层次、各类别教育的需求,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6、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支持,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全市改革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1、教育投入总量严重不足。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依然面临偿还旧帐与加速发展的双重压力,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负债金额越来越大,累计已达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尤为突出。教育事业费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公用经费却呈下降趋势。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教育教学设施极为匮乏。排危工程和贫困生救助任务艰巨,全市还有68万?的D级危房亟需排除,46万贫困生、15万特困生需要救助,所需资金缺口大,控辍保学任务还十分艰巨。
2、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性比例失衡。普通高中教育经过五年的努力,高(完)中已达55校,在校生规模近10万,基本缓解了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和高校扩招需要的矛盾,而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仅有18校,在校生4万余人,难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工业强市和实现“三村四化”目标的需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规模、在校生比例、经费投入、办学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3、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各项事业之间教育改革与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反差极为明显,与城镇相比农村学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资金投入、教师配备还是教育质量等方面都严重滞后。
4、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发展,高中教师缺额大,且师资来源困难。二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编制紧缺,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临时代课教师还有3036名。三是教师的师德建设、业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5、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还存在明显问题。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在全社会还未得到普遍认同,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善。重分数、轻能力培养,重书本、轻社会实践的状况还在不少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艺术、体育、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和教育水平还不高。
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用发展的思路、用改革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领导,有省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在座各位和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破解难题,开创*教育“*”新局面。
三、“*”期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年的主要工作
(一)“*”期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明确提出了“*”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总体要求和工作措施。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市教育局已草拟了《*市教育事业“*”规划》,目前正在进行修订和完善。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政策精神为依据,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继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构建一个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与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相适应的,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目标任务:继续抓好“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力争“*”期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以内;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初中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50%以上。在控辍学保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两基”的巩固和发展。
整体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巩固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继续推进高中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学校,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优质高中在校生占全市高中在校生的6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到20xx年新建2所市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3至5所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力争创建2—3所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在校生由现在万增为21万,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9万人以上;20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在校生达26万,其中中等职校在校生达万至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
积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力争新建一批以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的优质民办学校,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到“*”末,全市高中生机比达15:1,初中达30:1,小学达40:1;高中学校80%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初中学校每年级配备多媒体教室1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具备初步信息化环境,90%独立建制的学校接入*第一范文网域网。
(二)*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工作
*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全市教育工作必须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狠抓落实,为实现“*”目标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全年的教育工作要点已以文件形式下发,这里我强调要方面的重点工作:
1、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继续加大中小学危房排除力度。*年列入排危计划的万?D级危房排除工程*年底必须全部竣工验收。*年力争启动排除10万?D级危房;积极争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明德小学”建设工程;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建设“希望小学”。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广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43号),继续完善贫困生救助制度,健全教育资助体系,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救助力度。把助贫资金用好、用实、用出效益。*年力争救助贫困生10万人次以上。
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办学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宜增则增、宜并则并”原则,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校点布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加强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以种植、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各县都要建设一批示范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肉菜自给率争取达到35%。要高度重视学生食堂和宿舍的管理,迅速改变脏、乱、差状况,提高服务质量。学生食堂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决不能一包了之,更不能通过学生食堂营利创收。今年要把改变卫生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突破口抓实抓好。
*年全市学前教育招生万人,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4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以内;初中招生万人,初中学生入学率不低于*年,辍学率控制在%以内。继续巩固“扫盲”工作成果,拓展“扫盲”教育功能,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两基”工作巩固提高复查年审工作。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市“*”期间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全市教育系统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机遇,狠抓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我市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在今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已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关键在于贯彻落实。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造一个有利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二是要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办学体制创新;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格局;三是要深化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招生就业制度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年力争职教招生32273人,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积极抢占市外职业教育资源。我市职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但市外有广阔的空间。往年市外职校在我市招收中职生只有4000人左右。市外的职校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而毕业生多数在外就业,今年要调整招生程序和措施,力争外地职校招生一万左右;四是要认真实施职业院校新建、改扩建工程,抓紧*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工程,启动*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拓宽宣威、陆良师范的招生范围;*农业学校新区建设投入使用,*财经学校、应用技术学校、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的建设有实质性进展,筹备新建会泽、富源两县的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和宣威第三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做好现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扩建规划、筹备工作;五是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乡级职成教培训中心建设,乡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部实行独立建制、独立办学。认真实施“百万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万人次以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次以上,开展上岗转岗培训20万人次,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六是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实作基地建设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大“双师型”、“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专业建设。*年争取建设5个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实训实作基地、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5个以上省级骨干专业、8个以上市级骨干专业。
3、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普通高中的发展和提高仍然是我市教育发展的重点,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是继续加大普通高中新建、扩建力度。确保沾益四中、富源胜境中学、陆良同乐中学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力争麒麟区新建高中建成招生,启动开发区高级中学建设。*年启动的10所改扩建高(完)中建设项目竣工,10所高(完)中改扩建、新建工程启动。
二是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普通高中教育向下关系到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向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基础质量,因此,要严格招生制度,规范招生行为。严格公办高中择校生的“三限制”政策,严格限制公办高中招收补习生、插班生,严禁花钱买学生。要把传统竞争引导成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上来。
三是大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扩大优质高中总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科研,强化高中教育质量评估,确保高考上线率、高分率、录取率比去年有明显提高。
四是充分调动各学校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今年普通高中招收新生要达42250人,比去年增加3650人。
4、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曲发[*]1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创建良好的改革环境。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的麒麟区、师宗县、会泽县和市属有关学校要全面完成试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为全市*年9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供典型和经验。其他县(市)在今年9月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要以“创新体制、激活机制”为核心,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校长公开选聘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实施各项改革中要做到6个确保,即确保广大教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改革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确保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确保调动广大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人民群众满意。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非义务段教育中努力拓展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投资办学;积极营造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民办教育,特别是兴办民办职业教育;进一步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和管理,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办出特色,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办学校扩大规模、做优做强。
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今年全市学校德育工作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的精神,落实*年12月召开的全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的要求,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核心,降低重心,求真务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评价体系建设上有突破。认真实施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三级考核”、“三类评价”制度。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二是文明学校建设上有突破。以建设文明学校为载体、推进学校环境卫生、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校园安全等工作的提高。
三是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训练有突破。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活动,以尊纪爱校,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杜绝考试作弊等一些基础品质训练为突破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突破。当前师生心理障碍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严重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五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学校安全工作要有新突破。
6、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到各级各类学校任教。要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以教育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高度重视农村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师资的整体素质。
7、抓好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在中央、省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
建设已面完成,这对提升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县(市)区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装调试,加强设备管理,建立和完善使用制度,充分发挥设备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手段,取代传统的粉笔加教材、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
设置配置了,关键要应用,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教师的技能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不相适应,今年要争取对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培训一次。
8、坚持从严治教,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办学规范、管理有序、监督有效、保障安全的学校管理新体制。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和艺术、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健全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教育资产的监管力度,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继续加强招生、考试管理和语言文字工作。
同志们,蓝图绘就,目标既定,我们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抓住“*”时期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饱满的热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推动教育的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全市教育系统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市委的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为又快又好地构建和谐、公平和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努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以贡献求支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要敢为天下先,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以改革的魄力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新时期、新景象。让我们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大胆改革,勇于进取,为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下一篇:五一国际劳动节演讲稿范文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