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读书心得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语文教师读书心得通用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第一篇】

回首从教之路,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生活的平凡赋予我平淡的经历,但平淡的经历中蕴涵着真实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激励了我,培养了我,塑造了我,使我不断成长。

身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颗颗娇嫩的心灵,更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的神圣使命。所以,我深知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知识的积累,因为拥有了精妙的语言技巧、灵活的应变能力,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能信赖于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教起书来才会得心应手,妙趣横生;也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自己的学生也爱上读书!

在我从事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对我教育教学有帮助的书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是其中的一本。《小学语文教师》风格朴素,内容实在,里面的文章短小精粹,实用性很强,非常贴近教改前沿。它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原来教学工作是可以这样多姿多彩的。读《小学语文教师》,就犹如与许多专家、优秀的同行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的思想在与他们碰撞,心灵在与他们交流,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高涨。不管教哪个年级,《小学语文教师》都给我出谋献策。《小学语文教师》让我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细细品味,慢慢揣摩,其乐无穷。她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盏导航明灯,总在我迷茫、困惑时指点迷津,让我拨云见日。

《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刊物的特点很鲜明,它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老师的教学,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刊物的广告这么说:哪里有小学语文教师,哪里就有《小学语文教师》。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的用稿特点是非常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再比如教学随笔,园丁故事等等。《小学语文教师》这本书,它对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切实的`帮助,可以说,这本杂志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伴侣、亲密朋友,它引领我不断的成长、发展。

现在,我的书架上又增加了许多书籍,这些书同样如一把把金色的钥匙,帮我打开阻塞前进的厚重之门。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小学语文教师》让我感受到读专业书的乐趣和好处,永远不会忘记是她把我领进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天地。这确实是一本对我专业成长有益的书。

今后 ,我依然会与好书为友!因为读一本好书就象严冬里遇到了炭火,它会以无私的自信,给你燃起澎湃与激情。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荫,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轻爽的凉风。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让你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旅程!与好书为友,以好书为鉴,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书香的陪伴下继续阔步前行。

语文教师的读书心得【第二篇】

暑假期间,上个学期学校推荐老师参与读书活动,让每个老师在读书中成长,我挑选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不仅,新颖的前言阐述深深的吸引了我;书内的案例以及王老师对案例点评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那里面许多精彩语句深深吸引我,许多的教学案例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从中能看见自己的影子。读后,我觉得自己完全不够一个聪明的教师,于是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

在这本书中管理压倒教育,甚至冒充教育,我们对此已司空见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离不开管理,但是教育科学不是管理科学。教育本是科技含量很高,很需要创造性的一种职业。

所以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教师中》说过:“我们要把“教育”的大旗高高举起来,让“管理”最多只作为一面配旗,飘在后面。这不是因为我看不起管理者,只因我是一名教师,我得守住自己的阵地。

其实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所以以后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然后我读了王晓春 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 的思维方式了。其实我们每天的学习、上课都是在研究,都是在进行着教育实验。有人说实践+反思=成长,其实教育是一种行动的艺术,而不是靠嘴巴吃饭的职业,我们要做一个智慧型的、研究型的教师,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要时常重新认识自己,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向着做一名聪明的教师这个目标前进。

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后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存和求知的能力。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第三篇】

读了《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并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能够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我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能够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能够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趣味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样,她等了一个午时,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明白就一齐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当遵守自我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我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必须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可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仅让守诺的庆龄欢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赖。

如今,作为父母的我们能够怎样做呢?

(1)、凡向孩子许诺言,就要尽量兑现;

(2)事前提醒孩子诺前三思,事后提醒孩子兑现诺言;

(3)发现孩子守信用,要及时表扬;

(4)不“逼”孩子许不可能兑现的诺言。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习惯实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的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第四篇】

《致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余映潮老师《致语文教师》一书的序言开头是一句希望之语,即“我希望每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一句亲切的叮嘱,让人心头一热。当我们谈论教师这一职业,或谈论教育事业的时候,首先要关注这一个个“人”生活中的“人”。他的性格、爱好、情趣、志向和平常的心态等等,都需要互相的关注、关心、理解、帮助。教育教学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试想,普通老师生活缺乏稳定,对自对人对社会的心态调整不好,能期待他们平静而清醒地走进教室吗?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首先要“育师”、“育己”,然后才能“育学生”。“一流的教师”才能育出“一流的学生”。由此,无论是从学校、还是社会和国家层面看,教师是第位的,有全社会敬重的第一位的生活,有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第一位的工作。

教师的成长,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生活中乐观、有情趣、自我认同感强的老师,在学校里肯定自信、积极,有个人魅力。同样,许多工作优秀的教师,他们对生活现状的理解和对未来的追求充满幸福感。所以,许多名家、大家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成绩,除了用专业理念技术去解读外,还可从其生活中的个人性格、品质和精神上去理解。

看余老师的《致语文老师》一书,其长者、智者的风范令人敬仰。余老聊的是教学,也是个人迎难而上的'成长修炼,这修炼的过程,有坚定的目标,有系统的规划,有艰苦的执著,有挑战的智慧,有说不尽的苦乐滋味,有沉甸甸的收获。其修炼的智慧之语,既可心引领我们认真地工作,也可以启发我们用心地去生活。我们无论是自愿,还是巧合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注定了此生与他人有些不同。除去虚幻神奇的道德评价,因为职业的特点,我们的生命历程真的有些特别我们需要(应该)掌握更多的文化,我们有机会站在人类思想的前沿,这是我们有时清高的原因;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思想播种的责任,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教育教会学生,不如说是熏陶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往大了说,我们的事业真的能改变命运和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丰富思想和鲜活情感的学生,我们每天的工作少有重复,我们每个教育教学的细节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人文个性,我们每天都新奇有趣的挑战;我们此生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需要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很少有职业像我们这样需要终生修炼和成长。凡职业,都需要为了生活,从事教师职业也需要“养家糊口”,这点标准不争议不断;凡职业,都需要有敬业的精神,都可以经营成事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不论哪行,都能用心做到极致。从古至今,“状元”总是风毛麟角,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的,为难的是,成功需要面临各种挑战,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地、努力地坚持下去。所以,余老在序言中对年轻教师(在余老面前,凡站在讲台上的先生们,都是年轻的)谆谆告诫:“我视成长智慧为第一。”“我珍视在事业奋斗中对生命的历练。”“趁着年轻多做事。”不能失去“追求的勇气”,要“保持追求人生目标的持久性和忍耐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坚强意志”。要承受“刻骨铭心咬牙坚持的历练”,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要能“苦做”,“成功的机会在八小时之外”;还要“巧做”,成功讲究方法,能让我们更早、更多地品味畬斗的快乐滋味。要“永远相信“积累”的力量”,“学会摘抄、摘录、摘记”并“分类研究”,“越是有丰富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灵感和把握成功的机会”。注重学习积累的人,会拥有“很高的洞察力”。“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还有无数个空白无人问津或者涉之不深,任何时候进入这种研究都不能称之为“迟”。所谓“专家”,“是那些几十年坚持不解的人。”“心静”,是一种情绪和心态状态,“专心致志,这其实是非常高妙的思想方法”。

做教育教学研究,没想像的那么深奥可怕,其实就是“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做好同一件事"”,并“能够在细节上做出深度的”。那些所谓的大家、名家、行家,都是这样起步的。教育教学需要“创新”,什么是“创新”?“主要在四个字上下功夫:角度,难度。‘角度’好加上‘难度’大,就是高层次技能,就是创新。”读着余先生的“修身警言”和“思想火花”,觉得“高山仰止”,让人心虚和畏惧。这那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呀?那么,余老几十年如一日的历练成就和肺腑之言与我们有何现实的意义呢。作为教师,每个人的学识基础有不等,天赋条件也不ー,外在环境机遇也不同,谁能说这些区别是无法改吗?我们学习余老,期望个个成为余老那样级别的人,那是不自量力。余老对我们一线广大普通教师最大的启发是,坚持做事业的规划,珍惜时间,坚持用巧妙的方法去践行,用心把教学工作中小事做到精致,做得有意思。

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生活中具备野心且能成大事的人毕竟少数。我们更多的普通人其实是“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个教师,三尺讲台,一本教材,几十个学生,这是我们世界,很小。我们其实不需要大抱负,只要能脚踏实地,在教室里,在学生心里,把每件小小的事做精致,做的有意思,我们就会渐行渐远,越攀越高。眼界和心界是低头看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不是仰头远望出来的。坚持做精致的小事,这就是余老“静下心来”的修炼之道呀。思虑至此,便不再对余老“敬而远之”了。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