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感恩(精彩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中作文:感恩(精彩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第一篇】
关键词:杜甫 草堂诗 多样性
杜甫一生经历坎坷,仅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入蜀,翌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开始了近五年相对安定的草堂生活。其间经历草堂幽居,流寓梓阆,入严武幕,辞归草堂,离蜀东下等曲折过程。
乾元二年年底,杜甫同妻儿来到成都。此时的成都极少战乱,繁华异常,让杜甫暂时忘却了乱世的悲欢离合、忧国忧民和身世自叹。翌年,在成都西郊安家后,抱着闲适自在的心情,作者将情感、心怀和视野投诸周边山水,创作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寄寓了丰富的情感经验和人生感悟。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随船返照来。”(《野老》)此诗写于760年,长年颠沛流离后,得一憩息之处,诗人聊感欣慰;但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撞击其心灵,使其无法宁静。《江村》一诗中,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质朴无华的语言,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颇具田园诗萧散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宋代蔡梦弼《草堂诗话》评价说:“其所以大过人者,无他,只是平易。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尔。”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另有《客至》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江亭》)写作此诗时(761年),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避乱于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因此诗末,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类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却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也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杜甫。本真的诗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萦绕诗人心头的是国家的安危、政治的得失和人民的苦痛。草堂生活的闲适自得摈却不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切与深沉的忧虑。朱东润先生曾说:“(杜甫寓居草堂时)真正关心的还是当时的政局。”这道出了贯穿诗人一生的主要思想和心态。
另外,诗人所作感时伤怀诗很多,如《石犀行》、《泛溪》、《出郭》、《恨别》、《散愁二首》、《病柏》等。《病柏》中咏病柏二抒胸臆,借物言事,托意深远,可读出国家兴亡之慨。朝廷不顾百姓疾苦索贡蜀橘,杜甫作《病橘》讽之。诗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枯棕》写中原战乱未平,蜀中藩镇割据,军兴而赋重,诗作托棕榈被剥而至枯死,比喻百姓因暴政而难以生存。
广德二年春,诗人登临高楼,感事伤时,自伤不遇,留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名句。沈德潜云:“气象雄浑,笼盖宇宙,乃集中最上乘之作。”此类感时忧民之作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政治情怀,往往沉郁顿挫、发人深省。
与此同时,诗人的思乡之情愈加浓厚:“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原水宿,何事有余哀?”(《云山》)思乡之情弥切,然京洛难以望见,与亲人音书断绝,漂泊异乡的悲哀与苍凉俱现于诗中。《遣兴》则借诗自遣,战乱未平,亲人离散的愁思与漂泊异乡、衰老疾病的伤感一时俱起。同类诗作还有《出郭》、《恨别》等。《散愁二首》托物寓意,抒发愈加浓厚的思乡之情:“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杜甫寓居成都时还曾入严武幕府做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七个月后就匆匆辞幕。入幕、辞幕之心态可谓复杂矛盾。这一时期诗人的诗作不少。杜甫与严武交情颇深。严武奉命还京,杜甫送至绵州,并作赠别诗三首。广德元年春,严武再度镇蜀,杜甫又作诗多首相赠。二人交情如此深厚,为何应邀入幕又匆匆辞幕呢?
首先,朋友之情突然变为上下级之尊卑关系,且受束缚。《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表露心态:“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杜甫有赞叹严武政绩之诗作,但入幕后眼见其骄横残暴、目无法纪的一面,在其手下任职,着实堪忧。且诗人与同僚关系不好,与互相猜疑勾结的幕僚周旋,心中抑郁难以纾解。杜甫在《莫相疑行》中写到:“晚将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诗人因受同僚猜疑和嫉妒,内心十分愤慨,且幕府生活紧张忙碌但无所作为。诗人终辞去官职,从此与官场无缘。诸多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可想而知。与严武的交情虽又恢复了,过去那种文人诗酒流连的生活又回来了,但好景不长,严武的突然去世让诗人顿失生活资助。这也是诗人离开草堂,继续漂泊的重要原因。
杜甫是一个敏感而又多愁的性情诗人,其诗歌创作极易受到周遭环境和自身境遇的影响,因此,杜诗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情感特征。对于流落半生、坎坷一世的杜甫而言,在成都草堂短暂驻留的最初两年零七个月是杜甫漂泊生涯中弥足珍贵、不复再有的一段闲适时期。因此,其思想、创作悬浮出阶段分明的独特魅力。草堂诗中表现出来的恬退幽志和“漫与”极致使杜甫、杜诗迥立于其悲剧人生、巅峰艺术的坐标之上,显示出开放、适达的诗学胸襟,使草堂诗歌成为杜诗及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唐]杜甫撰,杨伦校注。杜诗镜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第二篇】
关键词:成都勃发;辉煌古蜀国;天府之国;扬一益二;第四次勃发
中国汉语的语言、文字、词汇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有“勃发”这个词。按《辞源》的解释,“勃”有突然、兴起、变色、盛貌、通“渤”这五种意思。[1]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勃发”有二义:一是唤发、旺盛,如英姿勃发、生机勃发;二是突然发生,如战争勃发、勃发事件。成语有“后激勃发”,指后来者居上、奋起直追的意思。[2]
历史上对“勃发”这个词的使用如:明人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钱卜巫》:“田数亩悉以种谷,既而又旱,荞菽半死,推谷无恙,后得雨勃发,其丰倍焉。”说的是蓬勃生发之义。明人李贽《史纲评要・唐纪・德宗皇帝》:“忠义勃发在天地间。”清人赵翼《郡城菊事甚盛》诗:“老夫闻之兴勃发,招邀同志为穷奢。”今人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欧战之勃发乃是极端的资本主义的当然结果。”说的是突然兴起,爆发之义。
将“勃发”这个词的意思用来形容具有悠久历史的成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次充分展示,是完全恰当,非常形象的。
一、古蜀国的辉煌令人惊叹
众所周知,四川在上古时期存在过相当于中原商周文明的古蜀国。公元前316年,秦征服了这个国家,建立了以成都为治所的蜀郡,并在之后灭亡了古蜀文字、古蜀文化。虽然在汉晋时期,扬雄、谯周、陈寿、常璩等学者大力搜寻古蜀资料,加以补写和追记,但古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仍有许多地方不清楚。由于已知的古蜀历史、文化相对于中原历史、文化,确实不够出彩,所以我们面对学界长期认为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之论,也只能认同。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平地一声惊雷,成都平原上相继发现三星堆、金沙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有上千件,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属于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在这批文物中,长142厘米、重780克的金杖,全用纯金皮包卷而成;高395厘米的青铜神树,树上挂有许多飞禽走兽、铃和各种果实,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高米、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大立人像,或说是古蜀国王造像及大巫师造像;有“面具之王”美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像,可能被古蜀人尊为具有“纵目”特征的先祖蚕丛偶像。现已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金饰(即“四鸟绕日金饰”),则表达了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厚厘米,宽22厘米,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器身上刻有纹饰。这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还仅此一件。
一句话,在这批古蜀秘宝中,以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为代表的青铜器,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太阳神鸟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成都在公元前5世纪就作为古蜀国之都,郫邑、瞿上也曾为古蜀国都,这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2012年,在三星堆遗址北部发现了“仓包包城墙”和“北城墙”两道新的三星堆时期夯土城墙,并在城址范围内发现多条古水道。对发掘结果进行研究,可以确定:三星堆大古城呈梯形,核心区占地约平方公里,为同时代南方最大城池,城墙内或是王都所在。[3]也就是说,三星堆遗址也很可能做过古蜀国的国都。
更重要的是,1995年以来,在成都平原先后发现和确认了八座史前时期古城性质的聚落遗址,它们分别是新津宝墩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都江堰芒城、祟州双河古城、崇州紫竹古城、大邑盐店古城和大邑高山古城遗址。在这八座古城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津宝墩古城。宝墩古城占地276万平方米,其规模仅次于浙江余杭良渚古城与山西襄汾陶寺古城,是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4]
三星堆、金沙遗址及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遗址的发现让古蜀国的文明史轰动了考古学界、历史学界。
虽然因为古蜀文字、文化的湮灭让研究者对成都平原的系列发现找不到文献支撑,甚至不能准确地解释古蜀国因何勃发与衰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成都平原的系列发现将古蜀文明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二、汉代的成都是“天府之土”
战国至西汉前期,人们谈到富饶的地区,都是首先推“关中”,称为“天府之国”。如《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5]《汉书・张良传》:“关中……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6]
但是,到了东汉初班固写《两都赋》时,就说关中“郊野之富,号曰近蜀”。即是说,蜀地之富已经超过关中。所以《华阳国志》说蜀已“汉家食货,以为称首”。[7]即是说,天下生产之富,无有更过于蜀者。这样一来,“天府之国”的美誉也逐渐从关中移到了蜀中。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称四川为“天府”的最早记载,但这种说法显然不始于诸葛亮。
公元前316年,秦统一了巴蜀,巴蜀地域开始纳入中原管辖。秦汉在此置蜀郡、巴郡。因为都江堰的修建,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大发展,在汉代,取代关中成为天府之国。《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8]即是说,成都已经是当时全国的“五都”之一。
作为“天府之土”的成都,在当时确有勃发式的繁华。
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创造了“蜀学比于齐鲁”[9]的奇迹。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汉代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汉赋,在公认的“汉赋四大家”中,出身于成都的司马相如、扬雄始终排在最前列。班固所撰《汉书》对人物的事迹记载,司马相如是卷五十七、扬雄是卷八十七。这两卷,是分了卷上卷下的,足见篇幅之大,所载事迹之多。在《汉书》中“享受”此待遇的,除了开国君主刘邦之外,别无他人――其他汉代的重要人物,包括吕后、武帝、张良、萧何、董仲舒等,均没有获得这种待遇。
汉代的成都,不仅有都江堰、文翁石室这样全国独有的水利、教育工程,还有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汉代的成都出现了中国最早和最珍贵的茶叶文献――《僮约》,说明成都是中国茶文化的诞生地。成都还是当时最著名的漆器制作中心,后人给以“中国漆艺之都”的美誉。
扬雄是首个为成都作赋的人。他先于左思300年,即在汉成帝永始二年至三年(公元前16―前15年)写出《蜀都赋》。左思则在晋惠帝二年(292年)左右,同样以成都为题材,写出同名的《蜀都赋》。[10]这两首《蜀都赋》都大力描绘了成都的“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自造奇锦”“阿丽纤靡”等秀丽富饶的景象,以及成都“两江珥其市”“发文焕采,转代无穷”的繁华面貌。
《蜀都赋》称成都“货贿山积,纤丽星繁”“肆张列市”“百室离房,机杼相和”,是一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搞得很活很好的生态城市。
《蜀都赋》称成都是全国性商贸中心,活力四射的海内名都。当时成都物流货流,“东西鳞集,南北并凑,驰逐相逢,周流往来”,宴饮所用不止巴蜀土产,更有“江东鲐鲍,陇西牛羊”。
汉时成都蜀锦织造业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署和作坊,因此成都有了“锦官城”这一称谓。当时,人们在专门的江边洗濯蜀锦,色彩特别鲜丽,其他河流则洗不出这种颜色,因此这条流江(即今天的南河)被最先称为“锦江”。
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中国最早打通国际商贸通道的城市之一,城市自身的发展、工商业手工业的繁荣昌盛是极其重要的内因。物产丰饶的平原,为成都城市发展、商业手工业繁荣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史记》《汉书》《蜀都赋》都提到,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前,成都产的蜀布、邛竹杖就已出现在中亚西亚诸国,这是当时成都城市高度繁荣的最佳佐证。沿南方丝绸之路,成都生产的蜀布、丝绸、邛竹杖等特产被贩运到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再转徙至缅甸、阿富汗、印度等国,又购回西亚、中亚、南亚诸国的香料、珍珠、琥珀、珊瑚等奇货,还带来五光十色的炫奇杂技。这确是欧亚大陆桥最古的通道之一。
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对汉代成都的繁华及其原因这样说:
然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趟阄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从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涤邙羊豕夕牲,赠`兼加,R赙过礼,此其所失。原其由来,染秦化故也。若卓王孙家僮千数,程郑亦八百人;而郄公从禽,巷无行人。箫鼓歌吹,击钟肆悬,富侔公室,豪过田文,汉家食货,以为称首。盖亦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11]
读《蜀都赋》及其他史料,可知当时蜀都手工业商业极其发达。蜀地资源丰富,铜铁金银和玉器等应有尽有,这为商业、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必备而充实的条件。《史记・货殖列传》说蜀地的卓氏、程郑,都是六国灭亡后迁来的,他们都是以冶铸致富;到了汉代,无疑家累百万了。
三、唐宋时期的“扬一益二”
唐代,由于以成都所在的剑南道(剑南道是在唐初由益州改称)为代表的蜀地经济的繁荣,因而与江南地区一样,成为唐王朝财赋的主要供应区域。《旧唐书・地理一》说:“至德二年……十二月,置凤翔府,号为西京,与成都、京兆、河南、太原为五京。”[12]即是说,成都是当时全国的“五京”之一。其后更有“扬一益二”之说。
“扬一益二”是对唐代东南、西南两大都市,即扬州、益州,其经济发展的谚语表述。全国工商业经济最繁荣的是扬州,次为益州。这是因为,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而成都物产富饶,所以当时谚语称“扬一益二”。
唐朝时期的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成都的市场多而繁荣,仅成都城内就有东、南、西、北市等经常性市场,还有花市、药市、蚕市、灯市等专业性、季节性市场,其后还出现了夜市。在农村也出现了定期的集市贸易,时称“草市”,如成都东门外、崇宁建德、灌县青城山,都有草市。
自古诗人到蜀者不少,于唐为甚。杜甫、王勃、卢照邻、岑参、薛涛、高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商隐、温庭筠、雍陶等文学家相继入蜀,其中不少还长期旅居成都。蜀地之于诗人,不仅仅是躲避战乱与多舛命运的避风港,更是成就其诗才与文名的福地,甚而成了一日都不能忘的精神故乡。在诗人们的眼中,成都有着“喧然名都会”的繁盛,“季冬树木苍”的气候,更佳的是“水绿天青不起尘”的空气质量。他们的歌咏,成就了蜀地千年的风华。
不少到过成都的诗人都曾以诗作描绘成都的繁荣。如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杜甫写有两百多首“成都诗”,其《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岑参《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
唐代成都有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的雕版印刷术文物,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西川过姓金刚经残页、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
“扬一益二”的提法,最早见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九卷“唐纪七十五”,他在书中写道:“先是,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及经秦、毕、孙、杨兵火之馀,江、淮之间,东西千里扫地尽矣。”但类似的说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唐人李吉甫所撰中国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就扬、益并提,其“逸文”卷二说:“扬州与成都号为天下繁侈,故称扬、益。”“时号扬、益,俱为重藩,左右皇都”;“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又京师府库,岁月珍贡,尚在其外,此诚国之珍府。”[13]
正是因为成都的富饶,所以在安史之乱以后,当北方藩镇不断连兵作乱,封建帝王在关中不能立足时,往往逃奔蜀地,徐图恢复。史书说,成都府“至德二载曰南京,为府,上元元年罢京”[14],即是说,在京都长安之南的成都因为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而被称为“南京”,作为唐王朝的陪都。
成都的发达经济、繁荣文化自唐朝时期不断延续发展,到宋朝时期,成都的经济活动更是异常发达,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以锦绣为例,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由于商业发达,成都还出现了纸币“交子”。
关于“交子”的出现,《宋朝事实》卷十五“财用”记载:
始益州民十余户连保作交子……书填贯,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贯。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每岁丝蚕米麦将熟,又印交子一两番,捷如铸钱。收买蓄积,广置邸店、屋宇、园田、宝货。
到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交子改为官营,官府在成都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的机构“交子务”,设官办理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仁宗以后,交子的使用推广到陕西、河东、京西等地区。
交子在成都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成都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正式使用,在货币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四、成都集聚力量将再次勃发
自元明以后,尤其是明末清初,由于半个多世纪的战火,四川、包括成都的社会、经济、人口都遭到极大的破坏,而虎群趁机扩张。到了清初,成都甚至成为虎患的重灾区。清人费密在《荒书》中就说,成都城内“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
据清史记载,清顺治三年(1646年),四川闹饥荒。《蜀难叙略》载:山深处,升米价二三两,菽麦减半,他物称是。荒残甚者,虽万金无所得食。加之张献忠的空前烧杀屠城,使40万人口的成都仅剩下20户居民。这期间除了战事连绵不断,天灾人祸,雪上加霜,黎民百姓饱受荼毒蹂躏的煎熬,惨不忍睹,曾经繁华的川西坝子人口锐减,一片荒芜破败,昔日“扬一益二”早已成为传说。清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省级衙门不能驻扎成都,而是在川北的保宁府(今阆中)。
进入近代以后,成都城市发展相比于沿海沿江城市明显缓慢下来,成为近代中国比较典型的发展滞后型城市。近代成都城市发展滞后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交通地理条件的制约、新型经济因素微弱以及多年战乱的摧残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
不过,以“湖广填四川”为标志而慢慢又站起来了的成都,不会甘心于600年的沉寂。近代以来,成都一直在重新集聚力量,以望再次勃发。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以“求富、自强”为目的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浪潮波及成都。四川总督丁宝祯于光绪三年(1877年)在成都创办了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工业――机器制造局,使成都出现了最早的产业工人,客观上刺激了成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同治年间,张之洞为四川学政,办尊经书院(四川大学的前身),对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光绪年间,丁宝祯主持书院,聘请王]运为山长,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四川近代史上一大批杰出人才都出自这个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国废除科举,改办新式学堂。成都先后办起了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法政学堂、存古学堂、藏文学堂、农政学堂、工业学堂。这批学堂不同于以前适应科举需要的书院,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都有改变,是四川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对成都地区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新文化、新知识和新科学技术的传播都起了重大作用。不少学校为当时的革命党人所掌握,成为“党人交通会聚之所”。辛亥革命前,四川的新式学堂数量居全国第二,而成都又居四川省之冠。
由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列强的欺凌,不少青年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先后留学日本和法国,四川留日学生“最多的时候达二三千人”[15],在1903―1906年这4年时间里,仅从成都到日本留学的就达245人。“成都言新学之最先者”吴虞、四川省保路同志会干事长颜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都是这段时间从成都出发东渡日本的。
于是在20世纪前后,巴蜀大地才又突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俊杰人才。他们走出夔门,走上全国舞台,崭露头角,再度形成巴蜀俊杰璀璨、人才辈出的辉煌时期。
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担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镇压民众酿成“成都血案”,引发广大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成都处于四川军阀混战争夺的焦点,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缓慢。抗日战争开始后,成都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大批外省人员到成都,使成都人口增至80多万。人口增加,市场的需求扩大。外地不少工厂内迁,成都又创办了一批工厂,保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军需品的供应,稳定了成都地区人民生活,有力地促进了成都近代工厂的发展。由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成为大后方,成都成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一批高等学校,如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光华大学、朝阳学院等都内迁成都,来成都的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教授,从而给成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艺运动在成都蓬勃兴起,许多文化界的名流、文艺工作者,如著名的作家老舍、叶圣陶、陈白尘、萧军、何其芳、周文、陈翔鹤,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刘开渠,著名的戏剧家赵丹、应云卫、贺孟斧等都在成都从事抗日文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成都文化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获得了新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都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项世界遗产,2项世界预备遗产,是中国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有3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国务院确定成都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2015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成都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文件中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后,中国第3个拥有两座4F级国际机场的城市。
成都的商业综合体数量居全国第一,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居全球第二。
今天的成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四多”的中国大城市:以271家世界优秀企业成为中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以202家境外优秀企业成为西部地区境外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以设立15个外国领事馆成为中西部地区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以开通85条国际航线成为中西部地区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
最近十年来,成都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名称:2006年12月获“国家森林城市”,2007年2月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7年10月获“中国最佳商务城市”,2009年1月获“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2009年1月获“全国文明城市”,2010年2月获“世界美食之都”,2010年1月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2010年7月获“十大品牌会展城市”,2010年8月获“国际形象最佳城市”,2010年10月获“中国爱心城市”,2010年10月获“福布斯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第一名”,2011年7月获“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2011年8月获“2011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2011年9月获“最中国文化名城”,2011年10月获“最佳休闲城市”,2012年2月获“中国软件名城”,2012年10月获“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奖”,2012年10月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2013年11月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3年11月获“十大节庆城市”,2015年8月获“首批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5年9月获“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第一名”,2015年10月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这些荣誉名称的获得,不用说证明了成都正处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成都在腾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历史上曾经三次勃发的成都,已经迎来了它的第四次勃发。
注释:
[1]《辞源》,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76页。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7页。
[3]王浩野、张磊:《三星堆确认发现两城墙,墙外疑有“码头”》,《华西都市报》2014年3月29日;唐金龙:《三星堆古城核心区基本确定,城墙内或是王都所在》,《华西都市报》2015年6月15日。
[4]《四川新津宝墩古城考古揭秘:4500年前成都政治文化中心》,《天府早报》2014年2月25日。
[5](汉)刘向集录《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张良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7][9][11](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141页,148页。
[8](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汉)扬雄:《蜀都赋》,载《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晋)左思:《蜀都赋》,载《文选》。
[12](后晋)刘d等:《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
[13](唐)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序》,载《全唐诗》第10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载《全唐文》卷二百一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
[1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中华书局1999年版。
高中作文:感恩【第三篇】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滑过的细纱,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那些往日的忧愁,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容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不要忽略那份真情,莫让岁月的风霜掩盖了那世间弥足珍贵的亲情。“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它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熄灭,它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能够为我们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被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所包围着,那就像是被捆绑在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上,而我们顾不得体察他人的情感世界,也忘记了品味自己的情感世界。我们总是习惯于在自己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在错过以后才知道珍贵。惰性的力量,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在这其中亲情占据着巨大的比重。我们要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也不要等到无法弥补的时候,才想到补偿。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而不是等到失去才追悔,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长大了的我们,经常会忘记回家的路,不管有心还是无意。但是我们可曾体会过步入晚年的父母的心境?多回家看看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的父母知道我们的心中至少还有他们,多往家跑跑,因为我们已经欠下了太多的感情债。
“路有尽头,爱无止境。”人之所以区别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情感、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而我们常说的“孝道”就是要求做为子女的我们一定要对父母感恩。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人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生育我们的人,感激抚养我们的人,感谢帮助我们走向成熟的人。
“父母在,不远游”,是千年的古训,尽管有些陈旧,但是却有其自身的道理。当我们在外面拼打,抑或在外面游玩时,千万别太贪恋。要记得家里还有我们的父母一一需要我们关心的孤独的老人!
庆幸的是我们现在仍然有机会,请珍惜父母的爱,父母的宽容,使母父母能快乐、幸福地生活,不要在我们心中留下任何的悔与恨。让我们多为自己的父母考虑一点,多回家陪陪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多享受一点天伦之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第四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这一理念穿越亘古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部分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备“温故知新”的意识和能力。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唐宋诗词教学也面临着一种尴尬: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且占有很大比重。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例,据笔者统计:小学语文课本共选古诗26首,其中唐宋诗25首;初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52首,其中唐宋诗词48首;高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71首,其中唐宋诗词66首。就此版本而言,入选语文教材的唐宋诗词数量占其总诗词数量的╢,其中包含的众多名家名篇,是高校古代文学课堂的必修内容。毫无疑问,学生们在高校课堂会再次面对熟悉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如果高校老师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烫剩饭”的模式,乏味而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采用回避或一语带过的方式,更会白白失去一个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阵地。本文认为,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温故知新”。这不仅需要老师树立“温故知新”的理念,还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知识,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从而有效地避免“烫剩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呢?本文即以学生熟知的一些唐宋诗词为例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孤立的诗篇置于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旧作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对这些诗篇有更为完整的把握。中小学教材中的唐宋诗词都是单篇的,缺乏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着重的只是对诗词本身的诵读或基本意思的理解,很少联系文学史知识。这就给大学课堂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知新”空间。对于这些作品,不能烫剩饭,更不能一语带过。因为,对于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前孤立的单篇找到文学史的依托,从而使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期学生们学到的可能仅仅是这首诗的分别之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而在大学课堂,老师要敏感地意识到这首诗是引导学生认识“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理论以及他们对初唐诗歌发展贡献的最佳代表作品。
初唐前期,诗坛主流依然是承袭南朝而来的轻艳琦靡的齐梁诗风,初唐四杰踏入诗坛的时候,上官仪的宫体诗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上官体”,时人争相效仿。而“四杰”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颇有桀骜之气,对于“上官体”的“绮错婉媚”之风甚为反感,倡导诗歌要有刚健之风,豪阔之气。王勃就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壮阔之美,他在《山亭思友人序》中言:“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于调下。”[3]壮阔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必须借助作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体会到这种壮阔之美和豪阔情怀。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先从诗歌本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宏阔壮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以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鼓励。然后以此对应其理论,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在诗歌中的体现,了解这种理念和此类作品对当时诗坛“绮艳”风气的冲击以及对初唐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选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这两首词也极具文学史意义。在高校课堂,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温习,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词作的奔放和豪迈,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将这首词置于词史发展中进行宏观把握,引领学生认识到苏轼豪放词的问世是词风的一大转折,突破了以往“词为艳科”的樊篱,使词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不仅极具豪放之气,而且充满了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词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大学课堂中巩固对已学作品的认识,还能为这些熟悉的作品找到文学史的依托,逐渐将这些旧作品系统化、学术化。其次,高校教师要善于对已教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领悟到以前难以领悟到的内涵。中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对诗词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生内涵尚难以透彻感悟,所以对一些诗词作品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和基本理解的水平,即便是老师讲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这同样给大学课堂预留了“知新”的空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说将作品放置文学史背景中的“知新”是侧重于广度的话,那么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精深阅读而达到的“知新”便是对深度的侧重。可以以盛唐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的学法大致是对这首诗思乡情的泛泛了解。但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讲远远不够,因为这首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美,那就是遗憾之美。这种遗憾之情在诗中蕴含得比较深,且比思乡情更具感染力,若不细品则浑然不觉,这种情感就存在于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当时笔者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借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寒气至》一诗。我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其中几句重点让学生诵读:“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意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一纸书信对离别亲人的重要性,因为书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亲人的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思念,是分离之人彼此情感的寄托。学生们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尤其是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书信的珍爱之情,感人至深,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至此,学生已经彻底明白诗人岑参和妻子心中虽深情款款却无以寄托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让人倍觉唏嘘,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体现。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这首诗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更多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机械地理解这首诗的悲愁之情。而在大学课堂,在了解杜甫生平的基础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诗人悲情意识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萧瑟凄厉的深秋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突出的是自然空间的宏阔,“不尽长江滚滚来”突出的是自然时间的永恒。萧瑟凄厉中,面对宏阔而永恒的自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和无助。正因为此,茫茫天地之间才有了一位漂零的沉疴老人沉重无奈的叹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至此,学生会对这首诗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颠沛流离的诗人心中的那种沉痛难遣的悲伤,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学时给同学们留下的美是笼统而模糊的,注重的是背诵和对意境美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大学课堂而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尚需要理性的赏析,尤其是这首诗优美的结构,更值得探究。高校老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这首诗梦幻般的三重空间,即“月夜江景”、“月夜沉思”和“月夜相思”,不仅如此,还要探究诗人在连缀这三重空间时巧妙的起、承、转、合。整首诗以“春江月升”起篇引出一片梦幻般晶莹剔透的“月夜江景”,这是景美;然后各种景物逐渐淡化,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夜空,于是这轮“皎皎孤月”承上启下引出“月下沉思”,这是理美。继而一片远去的“悠悠白云”转向人间游子思妇的“月夜相思”,这是情美;最后以“春江月落”收尾,前后照应,整合全篇。学生理解了《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美后,相信会对这首诗有更为理性、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从旧的诗篇中领悟到新的信息。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着重体现的是老师的备课,这一个方面体现的则不仅是老师的备课,还有老师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如果想让新的信息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接收,关键在于老师要有巧妙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张弛有度的问题循循善诱,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同时又从中体会到了思考探索的快乐。可以李白的《蜀道难》一观。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写作脉络。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分三个阶段设计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下:
1.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句诗?
2.既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请说出蜀道之难都体现在哪里?
3.阅读开头几句,请回答“蜀道”是否一开始就有?
4.那么后来“蜀道”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多数会纠缠于蜀道之高、蜀道之陡等细节处,需要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中得出答案,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但是若找到真正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阅读文后对这则神话传说的注释,思考五个壮士和大蛇斗争的象征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蜀道第一难:蜀道开辟艰难。
第二阶段的问题设计如下:
1.不管蜀道再难开,但终究还是开辟出来了,开辟后人们就要行走啊,行走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2.请认真思考“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请问为什么会“凋朱颜”。
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很快通过具体诗句总结出蜀道又高又陡并且崎岖泥泞,非常难走。并且很快能总结蜀道第二难——蜀道行走艰难。但还需要第二问题对此进行补充。而学生也能通过“凋朱颜”得出结论,在蜀道上行走不仅要有体力的付出,还要经受心灵的折磨——和恐惧相伴。至此第二阶段的问题进行完毕。
第三阶段的问题如下:
1.蜀道再难行,也总算走过来了,那么经历了千难万险后,蜀道的尽头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呢?
2.诗人提出了什么劝告呢?这种劝告在诗中其他地方还有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是世外桃源,不仅不是世外桃源而且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样一来蜀道第三难便有了——蜀道尽头难留。对于第二个问题也非常容易,“锦城虽云乐,不入早还家”,并且会比较容易找到“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和“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进行至此,学生不用引导也会明白,《蜀道难》并不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就写了两个字:“难”和“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这首诗的主旨。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而且还能获得对《蜀道难》一诗的全新认识。并且也可以肯定,学生们以后背诵《蜀道难》将不再艰难。另外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尝试着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很多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若问起对这首诗所含哲理的了解,恐怕真正能体悟到的少之又少,即便是能说出来,也是在背老师的话。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大学生要清楚领悟并说出这首诗的哲理也比较困难,因为这首诗笔下皆景,景理合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可以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1.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2.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该怎么办呢?
3.能否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改动一下,将这种哲理明白表达出来呢?
锦溪古镇游记作文500字【第五篇】
锦溪古砖瓦博物馆位于水乡古镇锦溪镇上塘街一座叫丁宅的明清建筑里。这座古砖瓦博物馆里所藏的古砖瓦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是数一数二的。
来到上塘街的古砖瓦博物馆,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古砖瓦,这似乎是它们在向我们每一位游客倾诉它们的历史。古砖瓦的种类很多,有巴掌大的窗花砖、有历千年而没毁的墓砖、还有经烧百日用桐油浸透的金砖等。每一件都闪烁着锦溪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古砖瓦博物馆中有一块十分罕见的琴砖,使每一位前来欣赏的游客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据考证,这块琴砖在西汉时原本是用来建筑墓室的,到了明清时期才用它来搁置古琴,由于砖是空心的,轻轻扣之,磐然有声,使琴声更加悠扬动听。除了古砖,古瓦的陈列品也很有特点,在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瓦当,使*建材扩大了组成部分。
馆中珍藏的最早的一块砖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考古界称她为红烧土,因为它呈不规则形的。残缺,是砖的雏形,所以它被称为砖的元祖。在博物馆里,称的上瑰宝之一的是铜雀台的一张筒瓦。曹操当年建在漳河边邺城(今河北漳县)的铜雀台早已被历史的风尘埋没,而台上的这片筒瓦,却经历一十七百多年的时间,被妥善地保存在江南水乡的一隅,简直是另人不可思议啊!
啊!锦溪古砖瓦博物馆真不愧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有特色的民间博物馆啊!
下一篇:高中作文范例(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