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记叙文(优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优美记叙文(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记叙文作文【第一篇】
600字满分作文记叙文范文1:放弃包袱
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免要做一些准备,准备的东西就像几个包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辨别出我们不需要的包袱,扔下包袱,轻装上阵。
我在最近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中失利了,这让我十分沮丧,它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我透不过气来,难以专心学习。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十分着急,对我说:“走,妈妈带你到外面去转一转。”
我和妈妈一边聊一边走,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一个寄存物品的地方。妈妈对我说:“孩子,这就是我要带你来的地方。”我大惑不解,问到:“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存包处吗?这有什么好看的?”妈妈对我说:“你不要小看了这个存包处,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够让人们放下包袱,轻轻松松地开始他们的行程。在你的学习上也要像这样,放下你思想上的包袱,轻装上阵。
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我明白了妈妈的用意,让我不要过分地在意在那次考试中的失利,而要认真地去思考自己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想办法解决,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果然,不仅我在思想上的压力减小了许多,而且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开始向上抬头。这个现象令我感到十分地惊喜。于是我尝试着把自己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和事情从我的生活中完全抛出去,给自己的生活和大脑减轻了许多负担,这让我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又高效,让自己变得更加块乐起来。
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放弃一些没有用处的包袱才能够让你拥有更多的精力去干一些重要的事情,为快乐多腾出一些空间。
600字满分作文记叙文范文2:春天的故事
冬随着一阵阵的飞走了,而大自然把春天派来接替冬继续四季的循环。春把一场绵绵细雨降临了广袤的大地,正是这场细雨,开启了一个故事:
细雨过后,河边的小草族群们都从土壤中探出头来,探望这这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而土地爷爷就不好受喽。小草们把他的身体啄的痒痒的,让伯伯大笑不止。但他并不生气,相反,他很快乐。因为不用在一个人孤独了,可以和这些可爱的小草们聊天了!所以,春天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这热闹的声音引来了河流爷爷和鱼儿们,他们也非常得高兴,因为他的身体不再被冰冻了,鱼儿们也可以欢快畅游了!“嗨!老土地!怎么这么热闹啊。”“哈哈,孩子们都出来了,当然热闹了”“河流爷爷,你好啊!”小草们齐声问候。“你们也好!哈哈。”鱼儿们跳跃上了,说:“呀!看,小燕子们也来了!”燕子们向小草们问好,然后又征求土地爷爷的同意,衔着泥土去搭巢穴。
小草们一天天得长大,他们吸吮着营养,不过,灾难来临了……。
河流爷爷的身体变得浑浊,他说是因为一些管道让他的身体变臭。接着,小草族群们也一个个枯黄死去,土地爷爷伤心得哭了,不过没多久,土地爷爷的身体也生病了。燕子们很伤心,昔日热闹的河岸寂静了,死寂一片。动物们调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人类的工厂!其他的一些动物哭泣不断,想要拯救缺毫无头绪。一颗小草奄奄一息得说道:“人类!你们一定会后悔的!”
但在这时,希望来了,一群人们让那些管道不在流臭哄哄的水了,他们又清理了河流爷爷的身体,河流终于重新畅通了,河岸又恢复了以往热闹的景象。
爱护自然,人人有责。难道你像看着大自然被我们人类毁灭吗?
600字满分作文记叙文范文3:美丽的苹果
祖母爱吃苹果,尤其爱吃妈妈削的苹果。
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她安详地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时而向下,时而朝上,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片刻之后,圆圆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削好,递给祖母。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祖母每每递给我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望着妈妈那似嗔却笑的样子,我是乐滋滋的。不过,心里总想,要是自己能吃上一个完整的苹果该多好啊!
岁月流逝,祖母年纪渐渐大了,但仍然还和以前一样地搂着我看妈妈削苹果,妈妈依旧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沁人心脾的“艺术品”。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她亲手削出的大苹果。品着那甜甜的苹果,我时常想,要是自己也能够这样为祖母或妈妈削一次苹果,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记叙文作文【第二篇】
“记叙文”这个名字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它源自于20世纪前期中国“新文化运动”后语文学科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后。当时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希望教给中小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样式,从而根据丰富的社会文章写作样式,综合提取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几种最基本的通用写作体式。
其实,传统的记叙文大多可以归入“散文”名下,而“小说”也可纳入高考“记叙文”写作复习之中。因此,我们的“记叙文”暂且可以分为四种体式:一般记叙文、写人记事散文、小小说、故事新编。“剧本”“寓言故事”因其特殊,故暂不提供专门体式。
“一般记叙文”其实是“写人记事散文”之一种,但是,为了应合一些读者的认知,我们将其从“写人记事散文”中抽取出来与之并列。现厘定“一般记叙文”基本标准为:叙一件事,写一个人,表达一个中心,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三一式”一般记叙文的基本构思可以根据事件发展逻辑分为三个操作环节:事前――事中――事后。
(1)“事前”:铺垫伏笔。“事前”有两种情况,一是事件发生之前的背景、准备,二是事件发展前期的基本状况。无论是“之前”还是“前期”,都属于开头部分,主要作用都是为主体部分作铺垫,为主题表达、人物形象刻画作伏笔。
(2)“事中”:饱满叙描。这是文章的主体,通常占全文五分之三的容量。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叙事来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由于重心不在“叙事”上,因此事件流程处理上要运用精选、截取、放大等技法。“放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描写”,写出细节,融入情感。
(3)“事后”:画龙点睛。这是事件的结尾部分。考场写作对“主题”要求比较高,最后是画龙点睛的重要时机。结尾部分的画龙点睛有两种情况:一是“暗点”,即通过最后的叙述描写含蓄表达出主题;二是“明点”,即直接用简洁的抒情议论语句表达主题。
本策略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三处:
(1)事件具有“主题价值”。世上千千万万种事件,大致可分三种:有内涵的事件,有趣味的事件,没有什么内涵、趣味的事件。这样的区分主要看其侧重点。对于高考写作而言,更多的是需要选择“有内涵”的事件。当然,“内涵”也分层次,同样是父母之爱,精神的帮助可能要高于物质的关心、身体的关心;身体的关心也分情况,高考前的体检事件可能要强于一次感冒的吃药。
(2)人物具有“情思价值”。一般而言,人物的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性价值,一是感性价值。一个陌生人的举止可能引发我们思考,亲人的一个动作可能触发我们感情的河流。一般记叙文更多的要关注人物的“抒情价值”,就是关注熟悉的人,尤其是亲人;关注一个能表达主题的细节,而不是全面写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3)描写具有“渲染价值”。优秀的“一般记叙文”最大的亮点在于描写。这里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两类:一是人物描写,一类是环境描写(景物、场景)。人物描写一定要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性格特点服务,环境描写一定要为人物、主题服务。二者都要精当,有渲染力。
我们怎样过母亲节的
①我们决定为“母亲节”举行一次特别庆祝。它能让我们意识到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②为庆祝这一节日,父亲决定休假一天,不去办公室;姐姐安娜和我也请了假,不去大学上课;妹妹玛丽和弟弟威尔也待在家里,不去中学上学。两个姑娘觉得穿上我们最好的衣服庆祝这个盛大节日真是太好了。因此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亲手把两顶帽子都好好装饰了一番,它们看起来漂亮极了。父亲为我们兄弟俩和他自己买了几条活结丝领带作节日纪念,好让我们时常想到母亲。我们本想给母亲买一顶新帽子,可后来发现她好像更喜欢她那顶旧的灰色无檐帽,不想买一顶新的,因此只好作罢。
③按原来的计划,我们决定在吃完早饭之后给母亲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租一辆车带她去乡间美美地畅游一番――这种享受她在平时几乎是无福消受的。可父亲突然想到一件比带母亲去乡间游玩更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去钓鱼。我们也都觉得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对母亲来说更棒一些,再说,父亲恰好在头一天买了一根新钓竿,而且他还说要是母亲乐意的话,她可以用它钓钓鱼玩。
④可是,当车开到家门口的时候,我们意外地发现车子好像根本没那么宽,因为我们事先没有考虑到父亲的钓鱼篓、钓竿,我们没法一人不漏地坐进车里。父亲叫我们不要管他,他叫我们不要为他三年来没真正休过一天假而过意不去。安妮和玛丽两位姑娘表示乐意留在家里准备午饭,威尔和我本来是该留下来的,可遗憾的是我们对做饭一窍不通,留下来啥用都没有。就这样争来争去,最后的决定是让母亲留下,让她在家里好好地休息一天,同时也做一做饭。好在母亲对钓鱼没什么兴趣。再说,尽管天气晴朗,但户外还是有点凉意的,父亲很担心母亲同去的话弄不好会着凉。于是,我们为母亲欢呼三声,然后就开着车上路了。母亲站在走廊上目送我们离去,一直到再也看不见我们为止。
⑤我们在山间玩得实在是太痛快了,这你完全可以想见。父亲钓到各种各样大大的鱼,威尔和我也过了一把钓鱼的瘾,姑娘们在溪边遇到很多小伙子,他们是她们的朋友,和她们神侃了好久。我们回到家时已经很晚,差不多是傍晚七点了。母亲把晚餐温在火上等候着,以便我们回来时刚好可以热乎乎地端出来。只是她先得替父亲拿毛巾、肥皂以及他的换洗衣服,因为他每次钓鱼回来都是一身脏兮兮的。另外,母亲还得帮两个女儿收拾一下,这些事儿够她忙一阵子的。
⑥最后总算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们在餐桌边坐了下来。晚餐实在是太丰富了――有烤火鸡和圣诞节的各种美味。席间母亲不得不时不时地起身,前前后后取这取那地忙个不停。
⑦吃完之后,我们都想为清理餐桌和洗碗助一臂之力,可母亲说她确实很乐意由她干这事儿,于是我们只好让她去干,因为为了使她高兴,我们怎么说都得顺从她这一次。
⑧在我们上床睡觉前和母亲吻别的时候,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乐的一天。我感到她这样说时眼里含着泪水。
雨过天会晴
①妈妈,雨过之后天会晴,请让我做你的太阳。
②天尚是靛蓝色,路灯在水塘中映出摇曳的、昏黄的光。柏油马路像是一面铜镜,镜中那个世界光怪陆离,泛着涟漪。风就这样毫无阻挡地横冲直撞,逼得路上撑着伞的行人匆忙躲闪。聒噪的鸣笛声扰得我愤愤地用手指敲打着伞柄,一些水珠应声蹦落。眼前的车灯刺得让人眯起了眼,它们猖狂地想要照亮整个世界。一辆又一辆,晃过眼,没有一辆愿意减速――妈妈的电瓶车就这样被卡在了路中央。时间像是凝在半空的焦糖布丁,执拗着丝毫也不愿流动。
③“别急啊,等那边红灯了就能走了,不会迟到,放心。”妈妈在雨中明显地打了个冷战,但唯一的一把伞,在我手上。灯光从远处投来,妈妈的背影像被镶上了一道金边,发丝在灯光中舞动,像是镁光灯下穿着薄纱旋转的舞者。依附着发梢的水珠闪耀着梦幻的光芒,比钻石要柔软,比星星要温暖,似乎能映出一个光明斑斓的童话世界,就像妈妈曾在我梦里种下的那样。我发誓,那是我见过的这世上最美的丝线,串起那珍珠般的雨滴,也串起妈妈骑车载我上下学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④我看得痴了,回过神的一刹那,那颗水珠在妈妈的一个冷战中翩然坠落,发梢像是受惊的小鸟,也惊慌地上下晃动着,晃动了周围的空气。接踵而至的是那刺耳的鸣笛声和冷酷的车轮碾压着水塘的哂笑声――依旧没有车愿意让一让我焦急却又胆怯的母亲。突然很想冲着那些铁皮玩意儿吼一句,然后像女侠一样带着妈妈乘着青云从这条“大江”上飞越过去,留下一个个亮晃晃的“大眼睛”愣在原地。可惜我不是什么女侠,不会什么轻功。我只是默默地把伞撑过妈妈的头顶。那一刹风和雨冷冷地打来,眼前水汽迷蒙,已然看不清那个镶着金边的背影。
⑤“干什么呀?你撑吧,你待会儿上学呢!别淋雨,会感冒的!”妈妈试图推开伞,脚在踏板上直跺。
⑥“没事儿,这伞大,我淋不着。”我边说边用袖管抹去脸上的雨水,却似乎仍看不清那道光。
⑦终于有车在妈妈面前停下来,我感激地望着那片温柔的光晕。妈妈费力地蹬了几下,那团光晕一点点向后倒退着。
⑧妈妈,雨过之后天会晴,我想做你的太阳,蒸干那些年冰冷的雨水,照亮那天你的背影和你眼里的光。
本文通过母亲在雨中为“我”送考的事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文章从“我”的视角出发,饱含感情地写了雨中妈妈与“我”一起在路上等红灯的一件小事。文章淡化了情节,抓住了雨中的种种辛酸与感动,完成了妈妈给“我”撑伞、给“我”爱护到“我”为妈妈撑伞的转变,思路清晰自然。
(1)“事前”:铺垫伏笔。开头第①段用一句简洁的比喻句点题,为下文埋下伏笔。
记叙文作文【第三篇】
一、说真话,诉真情,写真人真事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不真实的文章,犹如离了枝的花儿,即使美丽也极其短暂。所谓“真实”就是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不能凭空捏造。作文,要选取自己最了解最熟悉或者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写,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写真话,要充分敞开自己的心扉,实话实说,真话真写。同时,还要努力写得比较生动具体,有味道,能感人。特别要具体生动地写出中心点和动情点。七至九年级写记叙文,应从生活实际出发,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真实地反映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要写自己熟悉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真人真事,这样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好抒,作文才生动具体,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如七年级上册林莉的散文《小巷深处》真实地记叙了自己因年少不懂事嫌弃盲母,而盲母却对自己关怀备至,最后自己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恨不已的事。文章结尾这样写道:“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彷佛在憧憬,又彷佛在等候。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其实我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这段文字之所以具体感人,令读者为之动容,就是因为这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
二、借助想象和联想
写文章不仅要写真人真事,还要充分展开合理恰当的联想和想象,把内容展开,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会更深刻、更感人,避免叙述内容空洞、笼统。当然,联想和想象不是脱离中心,背离主题的凭空乱想,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紧扣文章中心。如九年级上册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由第一段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联想到已是成年,却“常以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 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由第三段的“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联想到从青年时代的书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进而由第三段的“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联想到“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这样一联想,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多角度刻画人物
真实是写人的前提,生动是写人的关键。唯有真实、生动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才能使人物的个性鲜活地凸现出来。形神兼备的肖像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表现出时代的特点,结合着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命运。在记叙类文章中,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重要方法。在语言描写中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脾性,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语言。人的行动是受思想与情感支配的,是人的思想、情绪 、品格的外露。因而在记叙文中描写行动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心理描写是用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能直接表现人物在想什么或想做什么,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如九年级上册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段文字作者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一个思想麻木、自命清高、好吃懒做、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备受的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知识分子形象,便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四、要用好细节描写
叙多描少是许多学生作文的通病,他们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过程,文章却不生动也不具体。要克服这种毛病,就得学会细节描写。与其罗罗嗦嗦写全貌、写过程,还不如就某一点或者一个局部进行精雕细琢,以求生动具体。如同样是写“上课”,一个学生这样写:“铃声响了,同学们鱼贯而入走进教室,教室里安静极了,老师打开课本开始讲课。”而另一个同学则这样写:“教室里静悄悄的,静得连掉一根的声音都能听得见。老师打开课本开始讲述新课文。她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咕咕地叫着,好像布谷鸟的叫声一样,好听极了。老师的声音很清脆,很柔美,生动地讲述,像一条清清的小溪流进我们的心田里。大家都听得入迷,连下课的钟声也忘记了。”很显然,后者优于前者,写得丰富细腻,生动具体。
记叙文【第四篇】
那么,记叙文如何“兴波”呢?
一、悬念法。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合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接下来写一年后他们二吃阳春面,作者仍然没有揭开谜底。再写一年后他们三吃阳春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拨得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倒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受的厄运。但作者还嫌悬念设置得不够充分,往下是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由此设下了新的悬念:他们为什么没有来?他们的命运怎样了?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由于悬念扣人心弦,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二、误会法。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如《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黛玉扣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有人敲门便不加理会。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产生了误会。接着,她又在墙角边见到宝玉送宝钗出门,更是越发气恼,越发悲戚。这样,直接牵制并引发出下文黛玉以残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同时引起了读者的心理期待,蠡测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宿。
三、巧合法。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究竟写了多少巧合,那是难以数清的。正是这个原因,“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欲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出门沽酒御寒,途中见到了山神庙;正是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偷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给读者带来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抑扬法。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如课文《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文章往下的回忆,则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这种误解,推翻了听到的别人的议论。原来,鲁迅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这样,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虚实法。正面直接地写叫实写,侧面间接地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文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如《藤野先生》主要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但开头三小节作者不直接去写,而是奇峰突起。作者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生“逛公园、学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恶现象。鲁迅对东京的失望,实际上是对中国人的麻木而痛心,从侧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与之为伍的爱国之情。又如《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这样,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描写,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于情趣。
六、相错法。“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就是说写文章要相错成文,才能力避平板、单调。在记叙时,时而顺序,指明事件发展方向;时而插叙,交代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关系,使文章有进有退,有起有落,有逆有转,变幻多姿,活泼有致。如课文《第二次考试》,首节倒叙,概述苏教授在招生考试中发现一件奇怪的事:陈伊领初试时十分优异,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接下来五节文字补叙这件奇怪的事情。而第13节作者运用插叙,叙述苏教授从陈壹玲的弟弟口中了解到他姐姐由于抢险救灾、整夜不眠而影响了嗓子的真相。这里的插叙与前面的倒叙、补叙结合起来,在结构上形成摇曳多姿的势态。
七、张弛法。“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叙述故事情节,如果有张有弛,就不致显得急促或平淡无奇。如《荷花淀》,前面部分写水乡、风景异常恬静美好,给人一种和平的感觉,这是弛。接着作者转过笔锋,描写水上一场激烈的游击战,使浓烈的战争气氛弥漫其间,这是张。又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开头写春节过后北京王府京大街的特种药品商店的热闹景象,这是弛;接着写突然传来平陆县委的求援电话,这是张;再接下去补叙事情的发生,这又是弛。一张一弛,文章就有波澜了。
八、离合法。清人唐彪在《作文谱》中说:“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看题、句句不看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又说:“离合相生者,谓将与题近,忽然扬开;将与题远,又复掉转回顾是也。”对于记叙文来说,就是在处理场面和情节的过程中,不必处处死扣主旨,而应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灵活安排,掀起文章波澜,避免单调呆板。如季羡林的《马缨花》,文章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回忆过去所住的大院,对这个院子的人事沧桑、古迹遗存等等描写得十分具体细微,初读起来会以为这是回忆往昔居室的文章。但是,就在作者尽情勾画出院子的黑暗、生活的孤寂之后,笔锋一转,文章中闪现出“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主人公马缨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后就写马缨花的“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正是这马缨花的“影”与“光”的对比中,“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至此,文章完成了对马缨花进行了全面地描绘和赞美。原来,前面部分正是写出马缨花的“影”。如果不表现“影”的广阔社会背景,没有“影”的对照,,就不能衬出“光”。影中的马缨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马缨花则更可爱。这不正是“离合相生”吗?
上一篇:关于底色的作文素材精编5篇
下一篇:初一的老师作文(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