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他人作文【通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善待他人作文【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善待他人作文【第一篇】
“善待”包含了理解、关心、帮助和宽容等。今天,我主要讲一下“理解”和“宽容”。
第一点:理解。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母亲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一下班就买了蛋糕往家里赶。半路上,自行车不小心碰到了石头,车身一歪,蛋糕摔坏了,人也受伤了。无奈,母亲只得一拐一拐地回到家中。儿子不见蛋糕便大哭大闹,怪母亲在同学面前丢她的脸,这时,母亲也哭了。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母子之情血浓于水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是在这之前你应该学会理解别人,否则永远都不会如愿以偿。用真诚的心、善意的话语对待和理解别人,就像把一缕缕阳光送进别人的心中,倍感温暖。要相信:只要你愿意付出,幸福就会自己来敲门。
假如你与父母互相理解,就会使家庭温馨和谐,假如同学之间互相理解,集体才会有凝聚力,才会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同学们,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多替别人着想。用豁达开朗的心境、热情友好的态度去理解、包容每一个人。理解就会产生幸福。
第二点:宽容。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如果没有宽容,也就没有“善”。在我看来,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素质修养的一种体现。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初一的男同学被一个高年级的男生无缘无故地打了,但他并没有还手,无奈之中只好吓唬那个人说:“你再打我告老师去。”便离开了,还未走到走廊一半又折回来,并且还像平常一样面带笑容。他的做法不仅避免了一场拳脚之战,还体现了他身上所具备的气质,这不正是宽容吗?
同学们!生活之中难免会有摩擦碰撞,为什么不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呢?同学之间何必要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良好形象,还失去了最真挚的友谊。享受友谊是人生中一大乐趣,难道我们不应该像爱护宝物般珍惜它吗?你难道不想让神圣的友谊之光照耀我们一生吗?相反的,那些仗着自己有着某些优势而欺凌弱小,伤害别人的人是不懂得宽容的。当然,他们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与尊重--他们只知道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同学,一朵是灿烂的友谊之花,一朵是表面美丽的罂粟花,你会选择哪一朵呢?
总之一句话。学会善待他人。人,总是需要关心与帮助的,只有善待他人,自己才会融入人群,才会获得幸福之花。
善待他人作文【第二篇】
关键词快乐灵活多样动力善待错误爱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哪里来?快乐是源泉。古人提倡“寓教于乐”,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呼唤快乐的语文课堂。什么是快乐?快乐不仅仅是课堂表面上的那种活跃,而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需求。快乐的语文课堂应追求语言的诗意幽默、思维的灵动与碰撞、情感的交融和个性的张扬。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快乐起来呢?
一、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只有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能更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最为重要。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尊重自己。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真诚和真情温暖每颗童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让他们处于快乐、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富于激情,语言要生动形象,而且要富有启发性和幽默感。教师还要善于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桂林山水风景的片段,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中,师生共同徜徉在优美的桂林山水中,再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美美地朗读课文,走进学习的情境。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快乐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是否高效?要看学生是否都快乐投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产生的求知欲与热情,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愉悦因素,把死教材教活,激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现代诗歌可引导学生配乐朗诵;优美抒情的散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录像,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还可让学生撰写导游稿,争当小导游。在教学故事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表演、讲故事等方法。如教学《将相和》时,可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表演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学生在排练课本剧的过程中揣摩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弄清当时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到西门豹的机智、勇敢。在教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时,可多采用游戏活动,如摘苹果、开火车、猜字谜,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如教学“器”字时,这个字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较为复杂、不易记。教师在教学时可出一谜语:上下两个口,中间一条狗。相信学生会快乐地记住“器”字。在教学中还可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可让学生在辩论中领悟课文的真谛: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源于父母对儿子的爱。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不妨将“三顾茅庐”、“借东风”、“舌战群儒”等讲给学生听,这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三、让爱转化为快乐学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用自己的专业魅力影响学生。其次,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实现师生共同享受语文学习乐趣的目的。小学生乐于举手发言,又难免出现错误和不足。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教。微笑的眼神、激励的评价、幽默的语言,都会让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教师要对每位学生有信心,要相信他们都是可塑之才。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才会用期待的眼神暗示学生,才会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快乐幸福,才会把老师的期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善待错误,将快乐的课堂进行到底。
“课堂就是个犯错误的地方”对此,一线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如何善待学生的错误?是能否将快乐的课堂教学进行到底的关键。 善待错误是大爱,能容错是一种胸襟 在学生有了过失或错误时,我们不妨换一种声音,用一个博大的胸襟善待错误的学生,以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纠正学生的错误,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学生的错误。我们来看看一位老禅师的做法: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善待他人作文【第三篇】
具有“善文化”烙印的学生应该具备美善的道德人格,能将“善”内化为自觉的思想意识。为了将这种美善人格培塑落到实处,学校结合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计划中的相关要求,将“善”细化为十个核心词:爱国、仁慈、孝顺、友好、尊重、宽容、文明、诚信、奉献、担当,涉及基本价值观、交往、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体现善文化最真实的教育价值。我们力求让每一名学生眼中看到的是善,耳中听到的是善,脑海存想的是善,行动表现的还是善,从而让他们从善如流,想善、言善、行善,逐步形成美善的道德人格。
一、“小小善举”节日活动
“善文化”背景下的德育要引导学生学善、知善,最终能自觉行善、扬善,所以,学校结合原有的节日庆典特色实践活动,开展“小小善举”系列德育实践,营造每一个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在场感,让他们都能在生活化的实践中丰富善的体验,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事。节日的意义就是记得起、唤得醒、回得来。为此,学校精心设计了三大特色节日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向善、从善氛围,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
知善悦读节。学校开展了阅读中华传统美德诗文,演讲行善优秀事迹,知善经典诵读等活动,通过唱经典、诵经典、演经典、书经典等形式传播善文化,为学生提供认知、践行善的平台。
行善体验节。通过“大手拉小手,争做小雷锋”活动,激发学生乐善好施之心;“我为妈妈献祝福”活动,通过为妈妈洗脚、制作感恩卡片、与妈妈互换角色、护蛋行动等领悟妈妈的养育之恩,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爱心义卖会活动,让同学们在买卖中深刻体会义卖会真正的含义,让大家学会把一切转化为爱心,以善的名义奉献。
乐善重阳节。每年十月,学校以“殷殷育人心,浓浓重阳情”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学生明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每个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每个年级都组织了“五个一”活动,即每人读一本敬老书,诵读一首重阳经典诗词,做一件敬老事,学唱一首敬老歌,讲一个敬老故事,号召学生为身边的老人送一句温馨祝福的贴心话,送一份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暖心事,以此来尽一份晚辈的孝心。孩子们还向全校学生提出倡议:了解老人,尊敬老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心实意地为身边的老人做实事。在学校里,能积极参加各种敬老爱老的活动;在家庭中,能孝顺长辈,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社会上,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这样,把爱心、善举落到实处。
二、“月行一德”主题活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学校秉承“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理念,开展“日行一善,月习一德”实践活动,从“善待生命、善待环境、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四个维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学会尊重、关爱、帮助,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善待生命。学校以“友善”“规则”“责任”“关爱”为主题,开展“月习一德”活动。如“关爱”月中,孩子到街道、幼儿园献爱心;“责任”月中,孩子们一起“小鬼当家”;“友善”月中,孩子们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每一个主题都引领着孩子体验生命的意义,懂得善待生命的美好,学习善待生命的行为。
善待环境。学校号召学生行动起来,为解决环境问题尽一份责任。例如,“勤俭”月,号召师生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积极开展以“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等节约资源“四个一”实践活动,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
善待他人。善待他人,才能获得友谊、信任、谅解和支持,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拥有更多快乐与幸福。为此,学校注重积极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诚信”月,评比诚信之星;“礼仪”月,重读《弟子规》,学习《弟子规》;“尊重”月,学生制作尊师卡、写心声文章等。
善待自己。一个人只有懂得善待自己,才能推己及人,真正学会善待他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为此,学校开展多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充满自信,学会自省,走向自立。例如,“自信”月,孩子们制作了可爱的书签,开展“厨房小能手”包饺子比赛;“自立”月,进行整理小能手和最佳家庭小助手评比;“自省”月,组织学生观察并忠实记录班上发生的事情,谈谈自己对存在现象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意见,激发学生的自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省能力。
为了更好地深入推进“善文化”理念下的德育实践,学校围绕“善”的十个核心词,从“善待生命、善待环境、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四个维度构建了阅读课程,用书香浸润学生心灵,让阶梯阅读提升学生心性;注重学科渗透,实现德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同时,学校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从学校发展目标出发,分学段从“善学、善礼、善美、善行、善健”五个维度制定评价细则,坚持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每月开展一次星级评价活动。如此,构建了美善德育评价体系,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唤醒他们的道德生命,使德育彰显更多的灵性与诗性。
善待他人作文【第四篇】
通过学习,我明白:把写文章当成生命的人是作家,把写文章当成事业的人是新闻工作者,把写文章当成饭吃的人是自由撰稿人,把写文章当茶喝的人是业余爱好者。我就是这样一个业余作者,而且是退休老人,年逾古稀。现在的正业是健康生活,写作是业余爱好。
现在,我每天都有个好心情,劲头足,耳聪目明,记忆力不减当年,今年单位组织退休人员体检,我的各项主要指标均正常。我有18年的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一直很稳定。10年来,我写了61万多字,投稿800余篇,见报刊490篇,出了3本《随笔集》。
我获得健康、写作双丰收,总结起来是循着两条路走的。
第一条,老年生活基本路线。包括一个中心:健康;两个基本点: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人老体弱多病,保持健康成为第一要务,凡是有利于健康的事想到就做,不利健康的事坚决不做。老当益壮天地宽,满目青山松和柳。
所谓“善待自己”,是因为在岗时,以事业为重,难免“亏待自己”,现在退休了,成了自己的主人,又上了年纪,就要善待自己。首先,保持自己健康,生活规律,讲究饮食,坚持锻炼,心理平衡。其次,该享受时别含糊,比如,尽可能吃好些,住好些,有条件时,卡拉OK唱唱,舞跳跳,泳游游,有机会旅游也别放过。第三,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不幸的事,以“老来万事等闲看”的心态从容面对,不让它影响好心情。
所谓“善待他人”,就是坚持他人第一的原则,多做好事、善事,多做有利他人的实事,搞好人际关系。学者朱光潜说:“人生快乐大半建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调处得好,生活没有不快乐的。”
第二条,写作基本路线。包括一个中心:写稿;两个基本点:读书,写日记。
在认真执行第一条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把写稿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坚持读书和写日记。
近年来,我集中精力阅读了《鲁迅全集》、《周国平文集》等,背记古诗词400多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还达不到那样高的境界,文学素养的提高却是明显的。阅读报刊主要是为了获得写作素材。写日记就是练眼练心练脑练笔,打底稿。实际上,写作成了读书和写日记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