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优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第一篇】
天才和疯子是个怎样的界定?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疯子?小时候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想,天才就是高智商,疯子就是精神病,仿佛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永远不可能有交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改变了很多我对这两者的看法。
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书之一,即使是有之一,也不影响我所表达的对这本书的喜爱,好久没遇到一本自己如此喜欢的书了。喜欢这本书,不仅因为作者轻松的笔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展示了的一个自己几乎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展示出来的独特视角。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疯子都是精神病院里,精神出了问题,神经错乱,举止怪异的人,简而言之,即是脑子有病。然而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后,我发现疯子不应该被这样子定义的,他们中很多有自己的思想,页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甚至很多想法是很有科学性的,就像书中的“四维虫子”和“时间的尽头”等节所提到的,患者的思维是很严密的,所讲到的量子力学也是有根有据的,讲述时思路清晰严谨,若是在大学课堂讲课,相信是很有资深教授的范儿的。但是这样的人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人们把他们当成疯子,只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被绝大多数人所不能理解和接受。若是人们能宽容地对待这样的思想,换个角度来看“疯子们”一些天马行空式的想法,或许他们就是坐在研究院的科学家了。
天才和疯子有时只是时代的差别,如果在一千多年前有人整天拿电脑,航天飞机什么的来说事,人们肯定也觉得他们是疯子,可是在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对此有丝毫的质疑,它们都成为了现实。再如,尼采,梵高,爱因斯坦等天才都有不被大家所理解的时候。尼采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这位自称是太阳的哲学家后来还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梵高也因自己的画风和当时的主流不同而不被大家所待见,后来也进了精神病院。天才若是生不逢时,便也成了疯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理解万岁。我想在以后的日子,即使我不懂“疯子们”的世界,我也会尊重他们的想法,有时并不是别人的想法怪异,只是那是自己没法达到的高度。
2017精选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第二篇】
当我回首那本读了四遍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时候,才发现,我仍旧有很多新的理解出现,下面我会在无聊的时候把自己对每1篇的感受一一的列举出来。再次感谢作者“塔塔的死亡周刊”带给我们这些精彩的患者采访。
很多人都在批判这本书,说这是一本小说,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我会用我的分析告诉你们,首先,夸张成分一定会有,但不是很多,如果说这本书里的内容是作者一个人编写出来的,那么在我看来,作者不可能是人类这么简单,如果他有这样的能力,不去做科幻电影的导演真的是屈才了,我可以用人格担保,文章中的故事全部都是实例。
1、《生命的尽头》
文章当中的女患者思考的问题我早就有思考过,今天重读文章的时候明白了很多,科学家在苦苦寻找的外星生命其实有很多形式,如果把生命形式的衡量标准与地球相同,自然不会有什么如意的结果,就像那位女患者所说,石头也是生命,在石头的视角下,我们的生死太过飞速,石头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存在,整个蚁巢是一个生命,蚁后充当大脑,心脏以及繁殖器官,其他的工蚁就像红细胞不断地传送着养分。我曾经看报道,在深海地区,生物可以在高压海底,水温上百度,上千度中正常生存,难道它们不就是地球上的“外星生物”吗?科学家的意图不是寻找生命,而是寻找可以和我们沟通的生命,仅此而已。。。
2、《梦的真实性》
连环梦——相信很多人都做过这种梦,此次梦中的的事情会在下一次做梦时延续或者重演,文中患者的连环梦与他人所说的连环梦有少许的差异,第一,患者已做此梦数年,第二,此梦根据时间的推移会有延续性,再有,梦中除她以外的唯一人物是一个和她生活毫不相干的,凭空捏造出来的,这就是最大的差异,弗洛伊德曾说过:“梦是欲望的体现”,但是此梦没有一点符合这个结论。患者可以在梦中自由活动,而且可以记得住一些细节,这可以证明一点,患者的脑容量不一般,她可以在自己的大脑当中建立一个地图,就像虚拟游戏,听起来类似《到梦空间》,但是这个是真实的,不可思议。。。
3、《四维虫子》
是我格外关注的篇目之一,因为四维空间成为了当今热议的话题,因为大家都有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这是有好处的,四维空间的一些理解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笔者曾经在空间中有提及,先说说这位少年,他说自己可以看到绝对四维生物,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眼见为实”,在这个新社会,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句话了,看不见,摸不着,不一定不存在,就好比核辐射,没有精密的仪器你是无法检测到的,但是它却可以杀人于无形,人类的眼睛只能观察光谱可见光的范围,这是何等的狭小,狗的鼻子可以分辨数十万种气味,蝙蝠通过超声波探路,蛇的信子是热感的,苍蝇4000个小眼组成的复眼,海豚的'声波等等,相比之下,人类的器官都显得微不足道。人类只有一个所谓相对高贵的大脑,人类没什么可以骄傲的,我们只是拥有一个特长而已,我们事实上是不能像其他物种那样完美生存的,我们的生存是一种透支,没有互利的循环,所以说,人类的大脑是一把双刃剑,而且恰恰人类伤到了自己。
想象一下,如果人眼的接受光谱扩展到从长波到宇宙射线,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将会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或许周围的东西都是透明的,我们会有一种类似眼睛的接收器,它不是眼睛,因为它不可以分辨颜色,记住,颜色只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东西,发光不存在,所谓的发光只是物体的辐射正好可以被人类的眼睛识别形成了神经冲动,真实的世界是没有所谓的颜色的。
综上所述,人类的认知能力极其的有限,世界上有太多的事件是我们不能解释的,我们不能急求于否定它们,文中所说,专业的人给那位少年做了物理测试,成绩并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用了自己的知识去衡量他所学过的知识,这是不科学的做法,毕竟不是一个维度的知识,一个先天性失明的盲人画家可以画出三维透视图,我们为什么就不允许一个普通人拥有四维空间的想象能力?别忘了,一切还仅仅都是假设。。。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第三篇】
我曾经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那些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疯子思维混乱,只会胡言乱语。但实际上,那些精神病人其实没有传言中那么恐怖。他们有着只属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缜密到让你找不出任何破绽的世界观。他们的知识面可能比你要广得多,他们可能精通量子物理学,可能精通哲学……他们总能看到那些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还记得,我打开这本书看的第1篇访谈实记,叫角色问题。说实话,我当时觉得我看的是一个短篇科幻小说,1篇读完,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不可思议。
这1篇说的是一个妄想症患者,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他创造,且是为了对他这个主人公产生影响而存在。他的人生如同一本小说,他自己便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兼作者,所有的事都会按照他所想的样子去发展。相信你一定会觉得这很荒谬,无法理解。但是,在结尾,作者发现这位患者准确地预测了自己出院的时间。这也就是我上文中说到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
如果你看到了这篇访谈实记,那么你将会有和作者一样的感觉——这个患者的`世界观坚不可摧。(虽然这只是从这个患者个人的角度)
我相信,看到这里,你应该也已经对那所谓的疯子有了一定的改观。或许,你认为上面那个患者只是运气好,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相信我,如果你看完了这本书,你一定会惊异于那些所谓的疯子的智商的。
现在的我,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充满了敬畏。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独特的、不为常人所理解的世界观是一种创新。他们创新了多种不同于我们的新的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就像大家经常说的,“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现在的我们,常常会缺乏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总听到别人说,只要你能拿一个东西来,我们中国立刻可以给你造出一模一样的。可,这句话听起来总是那么刺耳。
在科技方面是这样,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去打听那些成功的学长、学姐的学习方法,或者,不顾自己的实力如何,坚持和成绩好的同学用同一种资料。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并不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导致事倍功半。
在做题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总是循规蹈矩,却忘了有时候这样并不方便,这也是缺少创新意识的表现。
在生活中,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对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尝试着理解别人的世界、容纳别人的观点。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又能充实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不好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第四篇】
在智者的领域中,天才站在左,疯子站在右,那中间是谁呢?——题记
周末两天,恰好时间充足,我便乘此机会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这是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我可从未听说过这类书籍)。作者高铭用了四年时间,接触了数百名“非常态人类”才完成这本着作。
书中讲述了作者与多位精神病人接触的经历,每一个故事都简单明了,又扑朔迷离。总而言之,它们(故事)清楚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以致于更加迷雾重重。在他(作者)所接触到的患者中,有研究哲学、心理学、人体、生物学、宗教(主要是佛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玛雅文明的各种各样的人,还有一些多重人格者,“永生者”,“小说”家以及俱怕梦境、细菌甚至是月亮的人。作者的写作水平很不一般,他将每个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已知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他们就在你眼前与你交谈。由此可见,作者在收集素材与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才让我们读者阅读时体会到了一种特别的乐趣。
读完书之后,多数患者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知识渊博,机智过人。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具备了天才所具备的天资,可谓天赋异禀。然而,过人的天赋与他们极端的思想所结合之后,所诞生的便是一个畸形(心理上)天才——疯子。例如:有位少年因研究量子物理学太过痴迷,结果渐渐产生了幻觉,也许他所说的东西真实存在,但我们无法看见,目前的科学也无法解释,最后进了精神病院治疗。还有一位公务员,为了研究玛雅文明及其预言,不惜辞去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时间长了后精神开始出现异常,终于被判定为精神病人。但是,不管怎样,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不可否认,尽管在我们眼中他们是“非常态人类”,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了解了一些我们所不知的事物,让我们误认为他们有“问题”。因此,疯子即是超能智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才。
尽管疯子的智慧超于常人,但由于他们思维方式不同常人,甚至会产生危害,所以总要被关在铁门与铁窗的后面,与囚犯无差。然而一些天才有时也会透露出疯子的影子。如果说疯子是另一种天才,那么天才就是没被关起来的疯子。因此,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个词——中庸。所谓中庸,就是中正和永恒持久,这是一种为人之道,处世哲学。中庸的智慧,不仅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这恰好填补了精神病人不善于打交道的短处),也是在做人做事上实用的学问。学习中庸,可以让你受益终生,也许中庸之道不能让你成为最聪明的人,但它可以让你成为人际关系最好、为人处事精明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恰好介于疯子与天才之间。所以,我希望我自己和所有正在努力的人,一定要学会中庸,切不可走两个极端,否则你不是名垂千古便是一事无成,这样对人而言精神压力不是太大了吗?与其这样,不如学习中庸,让自己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成为人才),我将会继续努力,决不偏左或右,笔直地走下去。
天才与疯子并排站着,中间有条粗线将他们一分为二,而人才便站在这条线上。
下一篇:小学五年级读后感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