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素材(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话题作文素材(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作文题材1

一、试题情境设计违背事理与常情

例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船主与修船工”。了解“旧船重漆”的人都知道,其工艺程序一般都要包括船体风干、除旧查漏、修补船体、打底扫平、上漆再漆等环节。“船体风干”就是选择休渔海闲或是冬季北风干燥的季节,采取适当的措施将船体去湿、风干。“除旧查漏”就是彻底清除船的旧漆和锈蚀、腐朽部分。同时,细心检视,一一查出“明洞”“暗洞”和各种伤损、缝隙。旧船或因使用碰撞、或因材质等原因,必有破损与漏洞,这也是旧船重漆的最主要原因和最需要上心的环节。作文题也明确交代了两点:一是船主知道“船漏”才重新上漆的;二是船主是聘请了既会上漆、又会“补漏”的修船工,而非部分媒体误称的“油漆工”。通常的情况是,不待船主交代,修船工都会细心巡查,悉数找出漏洞。对于“有损未洞”的情形,修船工则会根据受损程度提出修补建议,供船主参考。如果没有了本环节,不但新漆粘连不牢,而且“旧船重漆”也就失去了意义。“修补船体”就是使用合适的材料与工艺,按“除旧查漏”结论及其与船主的共同约定,修补船体的漏洞、缝隙与破损。“打底扫平”:先“打底”,即使用特殊配制的船用漆料、漆土,对船体细部的缝隙、凹凸不平之处加以填补,使其相对严实、平整;再“扫平”,即是在“打底”基础上的对局部和整体面板涂层的平整、磨光。此后就剩下“上漆再漆”这一最后的工序了。修船工按照程序逐一落实,就叫诚信施工;否则,就叫偷工减料!显然,修船工“补漏”的行为,只能算是尽了本分工作职责而已,既非出于“行善”的本意,亦非属于“补位”的自觉。而包括命题人在内的外行人,不懂工艺事理,误认为“旧船重漆”单单只有“上漆”这一道工序,作文试题取材失误,正源于此。

再如2010年上海市作文题“丹麦人钓鱼”。试题说“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个说法,明显违背事理常情。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这个情景:一条可怜的鱼,嘴巴被钩住了,还要被按在地上、或是捏在手中,等量准了尺寸再决定其死生。这是何等的荒谬!何况鱼的种类不同,体型大小迥异,难不成丹麦的垂钓者个个还要怀揣一本“鱼类大全”以备检索、核对,以显示“勿枉勿纵”“科学严谨”的态度?这是多么的夸张和离谱!这种精细已经超出常理而成了滑稽。事实上,钓鱼中“放小留大”,并非丹麦人所独有,许多中国垂钓者也是如此。此时判断大小,需要模糊与快速决断,无须精细,否则,就变成“瞎折腾”和笑料。命题取材,不能怀抱猎奇心理。

二、试题取材脱离学生生活与经验

2012年辽宁省作文题的主旨句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这对于器乐演奏艺术而言,是非常正确,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器乐演奏,其“入耳之音”发自于“乐器”,其“注意力集中与引导”路径是“由声及人”。因此,器乐演奏效果的优化要求“人,要隐于音乐背后”,以便观众“循音证艺、辨音识人”。所以,演奏前,观众是“屏息等待”;演奏中,会场氛围是“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声音”。而演奏者也须加以配合:“悄然出现,衣着简朴”,甚至暂时牺牲“美色”、尽量减少“骚动”……其目的“无它,惟减少注意力分散,放大器乐效果耳!”这就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这个“特称判断句”的真正含义与目的!而与之相反的情形则是大家熟知的演唱会。这时作为主唱的“人”必须现于音乐之前。因为“入耳之音”发自于“人”,其“注意力集中与引导”路径是“由人及声”。因此,演唱会要求“人,要现于音乐之前”,以便观众“因人求音、识人证音”。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一类艺术家无不以衣着华丽、打扮新潮的舞美形象来吸引人。他们通过闪亮登场、先声夺人来抓住观众眼球,其目的正是为了形成观众的视觉聚焦与专注,演唱会的氛围比起演奏会相对情绪化与“疯狂”,本质上也是艺术效果最大化追求的需要与反映。显然,“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这个“特指判断”,不能简单泛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称判断”,是隐是现,都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遵从“注意力集中与导向”原理,以求得艺术效果最大化。另外,题旨涉及了非常专业的舞台表演艺术效果最大化问题、心理学的“注意力集中与导向”原理问题和逻辑学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绝大部分考生肯定是十分陌生、认识有限的。有鉴于此,我们才说:作文题取材已经明显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与经验;作文题材料含义与题旨,当再作推敲。

又如2010年安徽省作文题“读《吴兴杂诗》作文”,选择了一首浅显的写景诗,却要求考生从整诗出发,审出“哲理”后“写1篇文章”,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脱离学生实际。

三、情境设计或材料信息严重失真

2012年重庆市作文题“冷冻厂门卫救人”,材料与情节设计明显存在着诸多失真和值得质疑之处:一是从库门开关的角度看,这位“受困者”是属于上班正常作业而进入“冷库检查”,但为什么偏偏这时“冷库门突然关上”了?就算关上了,为何同时还会出现库内、库外失联,以致失救?为何“受困者”不能从里向外打开库门以求自保、自救?这种情形,现实之中的概率几乎为零!二是从低温存活的角度看,在冷库门封闭的情况下,冷库内的人居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而安然得救,没有生命危险。这种情形,也是匪夷所思的!三是从管理制度的角度看,这家公司到底有没有起码的安全生产制度用以确保处于特殊作业和危险岗位中员工的人身安全?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一个普通门卫,可以“擅自脱岗”,“从容”地花了5个小时去找人、去救人?又怎么知道“被救人”就困在冷库内?为什么门卫竟然在下班期间,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开“肉类加工厂的冷库门”(去救人)?四是从救人理由的角度看,难道两人事先约定,凡是门卫没★★有听到“被救人”“明天见”的招呼声,就是遭难了?难道在这35年中,从来没有发生过或因门岗、或因“被救人”,抑或是其他原因,导致门卫只听到“你好”而没听到“明天见”的情形发生?难不成每每遇到这种情形,“救人者”也都要擅自离岗5个钟头去找人、救人?五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作文题取材是否隐含着一种“善行善报”的因果报应思想?难道“打招呼者”“受困者”“被救者”和“救人者”“行善者”,全都是因为在35年中“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而结下的善缘、因缘和报应所致?……以上作文题“真实故事”取材的种种失真和命题人怀抱猎奇心理,以特例、巧合、失真材料作为具有价值认同导向和普遍意义的高考作文题素材,同样都必须认真加以质疑。

四、表述不当,材料信息自相矛盾

2012年安徽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存在许多自相矛盾和歧义信息,严重干扰考生对材料含义的把握和对审题、立意的判断。首先,作文题材料中“老做法”与“新建议”自相矛盾。作文题材料强烈表明,“某公司”梯子竖放的“老做法”是安全、正确的:“车间角落放置”(放置位置恰当);“注意安全”条幅警示(警示清楚明确);“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成效显著,安全可行)。虽然如此,命题人却又“无事生非”,借客户之口提出梯子“横放”的“新建议”来。材料中明示了“新建议”是客户在洽谈生意的中途提出的;而且,提出之前是“驻足很久”,显见客户的“深思熟虑”“郑重其事”和“新建议”的必要性、紧迫性。“老做法”与“新建议”这些自相矛盾的信息,肯定令人无所适从。难怪新浪安徽宿州网友“云飞扬”评价说:“作为一个具有中文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双学士毕业生,我都弄不明白作文想表现什么主题。”其次,“新建议”中“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也属典型的歧义表述。“不用时”可能指梯子“彻底不用了”——这会让人误解成公司倒闭了或是“没订单”了,而且这时人都走光了,也不必担心伤着人!“不用时”还可能指梯子“使用间隙”,这也容易引起歧义。一是用梯的人可能不会把“使用间隙”等同于“不用时”;二是认为把频繁使用着的梯子在使用间隙横放是多此一举和费力不讨好的事……总之,命题者设计出这种自相矛盾、歧义多多和“不值一辩”的论题为作文题情境,既挑战考生和公众的智商,让自己饱受诟病,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考的严肃性和试题应有的价值导向。

再如2010年全国卷Ⅱ作文题“浅阅读行动”,也是因为表征不当,造成了对立概念的语义交叉、不能区别的矛盾现象。作文题将“浅阅读”定义为“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其中的“实用有趣”就不准确,因为“浅阅读”和“深阅读”都可以是“实用有趣”。同样的情形还有:“‘深阅读’阐释不清。从上下文语境看,所说的‘慢慢品味’‘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似乎在回答什么是‘深阅读’,其实不然。‘慢慢品味’‘默默地读书’,未必就是‘深阅读’。‘深阅读’当是思考性、质疑性、批判性、解构性、建构性的。”作文题这些关键术语、对立概念的语义杂糅和自相矛盾,造成了考生审题的困扰。

五、似曾相识:直接“撞车”或题材老旧

高考作文试题直接“撞车”的现象虽然不多,但还是有过先例的。例如:2011年上海市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取材自王元化先生1987年发表的《思辨随笔: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但经查证核实,这个作文题与“2010年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中组)竞赛题第27题”一模一样,直接“撞车”。上海的许多教师、学校和网友都反映,该题已经在复习备考中训练过。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撞车”案例!而作文题似曾相识更多的是取材雷同或题材老旧。例如:2011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目“店主诚信奉还巨额奖金”与十年前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虽然在试题材料和情境设计上略有不同,但以“诚信”为写作主题和多种观点对比、选择与评价,则是完全一致。再如: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难题”,与2007年上海市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和2004年全国卷Ⅲ作文题目“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3年安徽春季高考作文题“挑战自己”等“坚强”类话题作文“相似”。又如:2010北京市的命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与2007年江苏省作文题“怀想天空”和1992年上海市的命题作文“遥望星空”,在叙写角度和立意主旨方面也是大同小异。

话题作文素材2

一、话题概括法:适合人物观点截然不同且明确的材料作文

例:小轩告诉妈妈考试被同桌超过了。妈妈说:“你同桌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说:“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隆・克拉克对学生规定: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己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说:“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培养竞争意识。很多公司的成功就是靠这种不服输的劲头。”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很重要啊!”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分析材料,概括人物谈论的话题。爸妈不同的争论是以小轩“考试被同桌超过了”为大背景的,那么人物谈论的话题应该是:“被对手超过时,自己该怎么办?”围绕这一话题:妈妈主张勇敢竞争,要不服输;爸爸主张要替对手高兴,赞美对手。那么正面写作角度归纳有:1.应勇敢与对手竞争,要不服输;2.对手优秀时要替对手高兴,赞美对手 ;3.既要勇于和对手竞争,又要真诚赞美对手,这是比前两种观点更严谨的兼顾双方的观点。归纳正面观点时一般是n个人物观点,就有n+1个正面观点,第n+1个观点往往兼顾全体,更加严谨且富有逻辑,也更合乎出题人的倾向性。反面写作角度可从妈妈过分强调竞争,归纳出“不应过度竞争”等观点。归纳反面观点时一定要特别慎重,不是每个观点都可从反面进行写作的,不能一味求新而不合常理,观点要合乎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标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还要合乎常理和逻辑。上述正反面道理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作为主题,然后从中选择最容易驾驭的观点进行创作并搜集素材。将上述思路进行整理,可归纳出“话题概括法”提取主题的四个步骤:首先概括谈论的话题,其次寻找人物的各种观点,再次归纳正反两面观点,最后选择合适的主题和素材。特别提醒考生,在选素材时一定要在话题限定的范围内,不然即便主题准确,素材不准也会造成文章偏题。如学生采用了刘伟和霍金的事例,赞美他们身残志坚的拼搏精神和不服输的劲头。语言表达貌似合题:既谈赞美又谈拼搏,其实是偏题的。因为它只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赞美”“拼搏”,而忽视了对话题的整体把握,脱离了“赞美”“拼搏”的具体语境:这种赞美或拼搏都是在“被对手超过”这个前提下展开的,并非在其他情境下的赞美或拼搏,而该段中的素材与“被对手超过”无关。所以写文章不但要抓住关键词,要重视对话题的概括归纳,更要有紧扣话题的整体意识,因为话题往往是隐形限制条件,忽视了这些隐性条件,偏题甚至跑题都是难免的。

二、结局问因法:适合于观点含蓄、委婉尤其是寓言性材料作文

例:公鸡说:“天上发亮的圆东西一出来,天气就暖和。”猫头鹰说:“你错了。天上发亮的圆东西出来时冷凄凄的,不暖和。”蚯蚓说:“你们都错了,天上没有圆圆的东西,我只感到黑黑沉沉的。”三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互不相让。要求:自选角度和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这则寓言故事的结局是:三方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为什么争论不休、互不相让呢?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种:A.三方说的都有一定道理。B.三方说的也都片面, C.每人都只认为自己对而对方错。这些原因背后蕴含着什么道理?大概有以下几种(甚至更多):1.不同环境下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2.不同身份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3.看事物不能片面,要客观公正;4.看问题不可过于偏激;5.允许存在不同的见解;6.要善于倾听别人的看法等。这些道理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作为这则材料作文的主题。综合上述分析可归纳出对“结局问因法”提取主题的三个步骤:首先找结局,其次找造成结局的原因,探寻原因一定要结合材料内容,再次挖掘原因背后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也就是写作的主题。

作文题材3

关键词自主命题 高考作文 命题趋势

自2004年分省自主命题开始,高考作文命题就打破了一统天下的格局。2006年安徽开始了自主命题,作文命题趋势呈现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下面从三个方面作具体探究。

一、作文题类型

自主命题以来的五年,从类型上看,安徽高考的作文题除2006年是话题作文外,2007至2010年依次是两道命题作文、两道新材料作文。这与全国十多套试卷一致――话题作文渐渐淡出,而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形势看好。

话题作文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开放性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权,而不足更明显。由于话题只限定了作文的范围,只要遵循“三自”的要求,引出话题的材料对作文内容没有约束,给套作、仿作、抄袭乃至猜题、押题提供了可能。

命题作文是传统的命题形式,直接给出作文题,字面限制较少。优势在于老师可以通过规定内容和文体,更有计划、更有效地进行作文训练。考场作文更有利于评卷老师把握标准,进行评分,体现出高考的公正性。

新材料作文是相对于2005年以前限制较严的材料作文而言的,是在传统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让考生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也就是说作文题目中所提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材料的含意即立意的来源,考生要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构思作文。相对于命题作文,它不用拘泥于题目所限定的相对狭小的范围;相对于话题作文,它又加大了限制,不那么宽泛。只是有时材料主旨的隐藏性和丰富性增加了审题难度。

近五年安徽卷作文题比较:

二、作文题材料

材料在各种题型中以不同形式呈现,不同性质、类型的材料,要求考生把握的角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2010年安徽卷作文题。这道作文题延续了2009年材料作文的题型,不过是以诗歌的方式呈现给考生。材料选的是清人阮元的一首哲理诗――《吴兴杂诗》。诗歌前两句写湖州水乡之景,后两句揭示哲理,河流、地势造就了生态的多样性、复杂性,百姓因地制宜,宜菱则菱,宜稻则稻,宜莲则莲。提示语中的“哲理”、“思考或联想”有效地引导考生切入诗歌,拓展思维。审题要侧重于“哲理”:1.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2.因材施教,扬其所长;3.找准位置,正确定位。

安徽卷连续五年作文题均用的是文字材料,多是一则或叙述性或议论性的材料。如2009年“弯道超越”材料,是一则先叙述现象,再引出材料引申义、比喻义的材料。而从全国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所给文字材料除了有一则的,还有两则三则的,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这道作文题的文字材料首先是叙述三则故事,然后是一句总结性议论:“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三则故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审题先要理清三则故事间的联系,抓住“成才的规律”――宽松的环境、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更大的期望(激励),然后确定立意,立意可以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也可以从一点的正反面切入。

文字材料之外,还有用图画作为材料的。如2000年上海卷给的材料是图画“人与机器人”,2005年福建卷给的是“圆形”和“不规则多边形”,2007年全国卷Ⅰ的作文材料是漫画“摔了一跤”,2008年江西卷的作文材料是漫画“助鼠为患”,2010年全国卷Ⅰ的作文材料是图画“有鱼吃还捉老鼠”。也就是说,文字材料在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最受青睐,而图画材料也不容忽视,它和文字材料一样为命题老师所关注。

三、内容和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语文学习》杂志的封面更是题上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些都提醒我们,命题老师一定要考虑到作文与生活的接轨,当然,这生活既指社会生活,更含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之意。

从下表可以看出,五年来的安徽卷作文题,都贴近现实生活,关注人与社会,关注人与他人,关注学生个人成长。“读”重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提篮春光看妈妈”重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感恩之心,“带着感动出发”紧扣感动、然后行动,“弯道超越”重在思辨、把握机遇,“《吴兴杂诗》”重在哲理、多维思考。

作文题与社会生活的关联:

高考作文题就像一面镜子,在折射社会的同时,还肩负着引导青少年走向真善美人生境界的崇高使命。这五道作文题引导考生注重对生活的观察、思考,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关注考生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关注理性思辨,都体现了时代价值和时代精神,弘扬了主旋律,也培养了考生的社会意识和担当精神。

高考作文命题有太多的难处,要让师生满意、公众满意,还要在全国十八套试卷的命题中出彩,获得专家的肯定,其难可想而知。而不管多难,我们还是可以推想,未来的作文命题将更关注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凸显人文精神,注重理性思辨。

话题作文素材4

前言

一直奋战在新东方教学的第一线上,我深深感受到所有渴望提高英语能力的同学们,以及渴望通过各类考试(四六级、考研、雅思、TOEFL iBT、GRE、GMAT)的考生们的不易,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对于我们中国考生来说,我们最害怕就是任何等级的英文考试的作文部分。

那么我们为什么害怕英文写作考试呢?为什么有些同学即便背了1-2万单词后仍然是写不出漂亮的文章呢?为什么很多同学练好了发音,但是依然不能出口成章呢?找到了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大家就真正抓住了提高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关键。

首先要揭示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的英文写作的困境:

---困境1

---困境2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

---困境3的语言那是“满篇尽带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我相信一个人如果存在英文写作问题,现在我就要告诉大家如何解决,达能力。

说简单点,就两个字------面对一个话题,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有“钻石教父”用来支撑“竞争机制的论证,巴赫、的论证。上述这样的对应讲解就是要告诉大家,(论证素材+论据素材),99%的基础,其实就是你自己写作的前提,为什么?因为任何语言学习,或者说任何学习过程,都遵循了一个“输入---输出”的模式,没有输入,永远不可能输出,没有好的输入,永远不可能有好的输出。因此,语言学习有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听永远不会说,不读永远不会写”,这里的“听”和“读”就是输入环节,“说”和“写”就是输出环节,我们只有输入了好的英文素材,就一定能在需要的地方输出他们。

为此,继出版《GRE作文大讲堂-方法、素材、题目剖析》之后,我又耗时两年编著完成了《英文写作论证论据素材大全》这一系列英文写作工具书,简称《写作素材大全》,包

含:《GRE ISSUE写作论证论据素材大全》

《GMAT ISSUE写作论证论据素材大全》

《新托福独立写作与口语话题论证论据素材大全》

《考研写作图画作文各类话题必备英文段落素材大全》

韦晓亮

《四六级写作各类话题必备英文段落素材大全》

这套书的的出版,我想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了大家的“英语输出问题”---当你想要用笔或者用嘴论述某一个你可能无话可说,或者不知道该怎么用地道漂亮的英文去表达的一个题目的时候,立刻按照话题类别索引查阅相应考试的《英文写作论证论据素材大全》,你能立刻查到若干用地道的英文组织起来的一个一个的该话题的段落,这些段落全部引自国外顶级的期刊、报刊、书籍、网站,例如:《经济学家》、《时代周刊》、《科学》、《大英百科全书》、维基(Wiki)英文百科全书、《微软百科全书》等权威刊物。这样既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更解决了“英文表达”的问题,久而久之,通过这样的输入,你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论证能力,最重要的是用地道的英文进行论证某一个话题的能力,因此,这样一套书,会充分的提高你的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能力这两大“输出能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套《素材大全》所包含的五大类考试,尽管都是《英文写作论证论据素材大全》的考试,针对性的去编纂完成各个考试的备考写作所必需的。

对于大家最怕的GRE作文考试之ISSUE写作论证论据素材大全》,全面覆盖到GRE ISSUE写作的全部20

第一大类第二大类法律类

第三大类环保类

教育类

哲学类

国家、制度、建设类

社会发展类

第十六大类伦理道德类

第十七大类经济类

第十八大类书籍及研究理论类

第类心理类

第二十大类素质、品德类

考生一旦人手一本这样的GRE写作论证论据素材工具书,第一,在论述每一个复杂的GRE Issue命题的时候,方能够游刃有余,言之有物,关键是有话可说而且写的有理有据。第二,本书一共20大类话题,完全覆盖GRE Issue话题库,与此同时,每一个大类下面又下辖属于该类,但各有侧重方向的段落。例如,科技类话题下,有“论证科技发展的积极影响”、“论证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人类如何利用科技这把双刃剑”、“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等等英文论证以及论据素材段落,从而又能够完全覆盖GRE写作的科技类话题整个的知识范围以及命题范围,同时给每一个这样的主题段

韦晓亮

落一个绝对严谨、地道、直接可用的英文段落。而且每一个英文素材段落都是以“标题”、“段落中文大意”、“英文段落”三部分构成,这样又能保证大家一目了然的知晓该段落的论述内容和论述功能,在哪个话题或者主题中可以用上。

在此,举例说明大家会在书的正文所看到的内容,我们拿大家最害怕的GRE话题之艺术类话题举例,如下所示:

第四大类艺术类

1 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段落大意: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唤醒人们、提升人们,它能够反映社会价值。

Art is usually a criticism of the world as it is and a vision of the world as it might be. A and in ways that may not be shared by every member of a a way to wake people up who are going and say: “Stop it. You can't walk past this. This is your life.” or else we won't have a society. larger than has to be able to envision other lives real, as When we dwindle.

2 艺术的重要性以及价值

段落大意:是人们密不可history. Art with the living conditions people people Ar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eople wh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me form of art — whether it be painting, acting, music, etc — perform better in other subjects than others who don't participate in art.

3 贝多芬的例子作为论据来说明艺术家们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German composer,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musicians of all time. Having begun his career as an outstanding improviser at the piano and composer of piano music, Beethoven went on to compose string quartets and other kinds of chamber music, songs, two masses, an opera, and nine symphonies. His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completed 1824),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work of classical music in existence, culminates in a choral finale based on the poem “Ode

韦晓亮

to Joy” by German writer Friedrich von Schiller. Like his opera Fidelio, op. 72 (1805; revised 1806, 1814) and many other works, the Ninth Symphony depicts an initial struggle with adversity and concludes with an uplifting vision of freedom and social harmony.

如上所例,本书对于GRE ISSUE写作的全部20大类话题给出了近千个这样的论证素材段落以及论据素材段落,相信这本书以及这套书的价值就是去提高以及扩展大家过去写作以及口语表达的内容量以及信息量,真正做到能够“言之有物”。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全面性:全面补充GRE写作Issue部分所涉及到的所有话题的英文论证素材以及英

文论据素材,解决考生面对Issue题目无话可说,无例可举的困境。

文化性:书中所有的论证以及论据素材段落都是从辨证的角度去补充大量的权威的论

证分析的英文论证段落和论据段落,力求做到让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始终

沉浸于思辨的海洋和文化历史的长河中,

权威性:汇集世界顶级外文期刊、报纸、书籍、内容,例如:《经济学家》、《时代周刊》、《维基(Wiki)

英文百科全书、

指导性:汇集新东方GRE的GRE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事业上的支先生对于本书英文部分的认真审订。

最后,感谢你们在课堂上给我的很多启发,。我收获很多。同时,在此,不揣冒昧,摘取德国诗人席勒的诗句以戒学子:

你要看到事业垂成,

决不可因疲乏而静止;

你要认清全面的世界,

必须广开你的眼界;

你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必须审问追究到底 。

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

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

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

韦晓亮

wxlxiaobao@

韦晓亮

71 1116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