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教育前景【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需求持续增长,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培养多语言能力成为趋势。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儿童英语教育前景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英语教育范文 篇1

学前教育又称学龄前教育或幼儿教育,通常是指对胎儿至进入初等教育(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学前教育包含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人际教育[1]。

英语,根据 上两个世纪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加普及。中国的基本教育(小学至高中)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几乎全部的学校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在全日制普通大学推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作为对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必修课课程与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达标要求[2]。

上述情景,促进在中国越来越显现出“学英语从娃娃抓起”的势头,直至渗透至学前教育,甚至婴幼儿教育阶段。笔者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急欲了解“有学前英语教育的学生”和“没有学前英语教育的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究竟有多大差异。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学前英语教育现状

通过网络调查发现,以“学前英语”为搜索词,检到结果多为商业宣传。其机构分商业性英语教学机构和商业性婴幼儿教育机构,如:戴尔学前英语、lily学前英语、乐智小天地巧虎等,学前英语教育是其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部分。接受的儿童年龄为2~7岁。宣传点为:玩乐中让孩子学习英语、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给您的孩子不一样的未来、教孩子流利说纯正英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有关幼儿园英语的。可见,学前英语已为广大家长和商家关注,甚至认为越早学英语越能铸就美好未来。儿童学英语的年龄也是有“低龄不受限”的势态。据笔者了解,很多孩子在襁褓之中就已接触英文歌曲,有能力的家长还会口授英语或买来视听资料供孩子耳濡目染。

学前英语教育的内容

在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存在定位不清、政策导向不足、学术积累不够的问题,导致目前市场上幼儿英语教材良莠不齐:一部分以“与小学接轨”的教材和课程,从ABCD 入手,听说读写并行;有些英语活动成了小学英语的预备班;有些直接照搬由外国人编写设计的教材和学习软件等。总之,学前英语教育内容选择上的随意性、重复性和不科学性普遍存在,这直接指向我们孩子的英语学习效果[3]。

学前英语教育的内容,多以学前儿童年龄� 以乐智小天地巧虎为例,他将英语学习融合到玩具、卡通造型、动画片等各类学前儿童易于接受形式中。

学前英语教育的方式

通过文献调研以及网络调研发现,学前英语的教育方式由于没有固定教材的拘囿,也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形式轻松活泼,如:唱歌、跳舞、游戏等。小朋友乐于接受,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小朋友的积极性。从教学载体上来看,有音乐教学、故事教学、多媒体教学、任务教学等。载体形式新颖多样,从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到学前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喜好新奇、善于模仿等特点。

学前英语教育在我校学生中的接受程度

学前英语教育在我校学生中的占比情况

接受学前英语教育与否与小学英语成绩的关系

原因:(教学形式、兴趣……)

结论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http:///wiki/%E5%AD%B8%E5%89%8D%E6%95%99%E8%82%B2

英语教育范文 篇2

1.高职学生对英美国家概况缺乏了解

英美国家概况包括英国和美国国家概况,主要的内容包括美国和英国的地理、历史、政治制度以及美国的文学、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对于这些基础性知识,高职学生普遍缺乏了解。但作为岛屿国家,英国是由哪几个岛屿所构成,这些都属于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其中涵盖着国家发展的历史因素。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对这些文化知识有所了解,

2.高职学生对英美文化历史缺乏基本的认识

文化内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一些学生对于英美文化历史的了解往往是从影视剧情节中了解的,但是对其中的历史内容缺乏逻辑性了解。特别是英美文化中的近代史和现代史,如果缺乏概括性的了解,对于英语语言就会缺乏驾驭能力。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具有针对性地讲解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3.没有对英语语言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正确的认识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并被作为文化载体存在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却将语言作为了解文化的工具。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孤立地存在着,如果失去了其应用性,同时也就丧失了其价值。但作为一种文化表达,语言的社会历史性也是文化演习下来的一种表现。透过英美语言,可以了解英美文化历史。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体现为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同时文化对语言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性。可见,文化是社会风貌,也是一种生活信仰。针对于英美文化,学生往往具有极大的热情,但是并没有从英语语言的角度对英美文化加以了解。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从文化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就可以从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的效果。明确了英美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就会发现,文化推动着语言的形成并促进发展。那么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从英美文化的角度讲授语言,让学生从文化意识中形成对语言的悟性,提高语言敏感度,充分发挥文化教学的作用。

二、反思英美文化缺失现象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英美文化内容穿插其中,使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英语语言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而不可以单纯地强调语言学习成绩。英语教师首先要能够正确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英美文化的角度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那么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要融入英美文化知识

目前高职学校所采用的英语教材,内容上都是以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主,形式单一,内容多以应试为主。比如应付CET考试的英语练习题等等。要扩展学生的英语视野,就应该遵循大学英语教学规定,将专题栏目充分地运用起来,添加英美文化内容,以扩展知识空间。高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而且课后阅读美国的历史文化、英语学习技能以及相关科技领域的英文资料等等。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语言,并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2.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这就需要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在保持本土文化的同时,还要有能力接受外来文化,以从文化层面对英语语言加以充分理解。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上,以对文化现象有深刻的认知。以语言的方式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以能够接受文化,产生文化的适应性。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语言交流,进而发展为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通过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使学生对不同的社交活动具有适应性,在认识本土文化的同时,对文化的差异性能够接受,并具有较强的思维敏感度。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不仅要理解英美文化,尊重英美文化,还要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一改单向文化流入的方式,形成流入与输出的双向交流。那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在突出本土文化的同时,还要强调英美文化,实现多元文化思想的融合,以为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奠定基础。

3.英美文化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当中

目前正在推进高职教学改革,英语教学课时有所较少,这就需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以在有限的英语教学时间内保证教学质量。使英语教学摆脱课堂的局限,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英语知识传输给学生。比如,将英语语言教学转为英语文学欣赏教学,利用英美电影欣赏向学生普及英美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介绍英美概况。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英语教育,提高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意味着,要适当地调整英语课程设置,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文化辅助活动可以填补英语课堂的不足,以英美文化作为主要的活动内容,通过阅读英文书籍、唱英文歌曲、看英文电视等,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节目和内容引导学生观看,然后在课堂上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讲讲自己的体会。这种基于英美文化知识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终身英语学习的习惯。

4.英语教师要具有文化教育观念,提高英语教学能力

要在英语教学中赋予英美文化以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就要首先树立文化教育观念。针对英语文化,英语教师要进行内容的筛选、分类,并对文化的主题确定下来,将教材内容融于其中。与主题文化相关的英美风俗习惯和各种典故可以贯穿于文化辅助活动当中,以通过创新英语文化理念,转变英语教学观念。那 加大英语教师的培养力度,让英语教师有机会参与到跨文化活动当中,接受英美文化的培训,参与文化讲座以及英美文化交流活动,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英美文化讨论会,聘请专家来校讲学,使英语教师有机会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此外,高职英语教师要有能力在教学课堂中随机性地补充英美文化内容。英语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有计划分阶段展开的。将英美文化渗入其中,就要注意内容的契合点,以使英美文化内容能够很自然地融合到课堂内容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调查显示,在各类语用知识中,文化知识内容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已经超过了50%。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在英语语言授课中,对英语语言和文化能够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化。可见,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知识水平以及高度重视英美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英语教育范文 篇3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

在教材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 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等等。

3.称呼语

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我们在教材出现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的情况,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 Nurse 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4.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称赞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 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coat looks nice.

B:Thank you.

6.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8.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育范文 篇4

一、日本英语教育现状:

进人到2l世纪,日本更是倍加重视英语教育的改革。为使改革确有成效,2001年1月在文部省授意下,日本成立了“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恳谈会”。并于2002年形成了

此外,从2002年起,日本政府决定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留学实行促进政策。每年安排l万名高中生(包括自费留学生)到海外留学,同时也以积极的态度组织高中生的短期国际交流活动。日本高中生可以通过到留学和学习旅行,在异国文化中加深对国际的理解,培养国际感觉,轻松地掌握地道的目的语。为了促使更多的学生到海外留学,文部省把高中生的海外留学活动制度化。对高中生赴国外留学不作休学处理,同时每年承认30个学分,并在留学终结时,认定其升级或毕业;同时对大学生还增设海外派遣奖学金,这些制度实施以后,到国外留学的高中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这对提升日本学生对国外社会文化生活的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我中国关于高校英语教育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主要围绕考级制度与英语专业教学等问题。虽部分大学已取消英语等级证书与学位证的捆绑,但不可否认大学生大多仍以“考级”为学习英语的动力及目的。大部分高校仍要求高职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等级考试B级或A级,大专生及艺体类本科生须通过大学英语二级或三级,本科生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PETS一4),而进一步努力争取通过六级(PETS一6)的学生获得证书后,许多便觉英语已无证可考,英语学习遂就此止步。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同样由等级考试――英语专业四级(TEM一4)、英语专业八级(TEM一8)量化。由于近年来的扩招,教学资源及师资未能同步增长,英语专业小班教学已无法保证,每班三四十人、每年级七八个班的批量化教学比比皆是,甚至合班上课,一百几十个人挤坐在教室。从英语课一周平均4个课时的非英语专业到细分为精读、泛读、翻译、听力等课程的英语专业,批量化教学,外教师资匮乏,重应试、重语法、重书本词汇;轻听说、轻运用、轻地道表达,是共同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入学考试、出国留学考试及少数就业单位对英语成绩的硬性要求,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继考级之后英语学习的动力。近十年来兴起的“n+n”中外联合办学模式及交换生项目,开启了高校教育期间小规模留学海外强化英语的窗口。英文授课课程萌芽初现,但未成规模。

三、从中、日英语教育中得到的启示

虽然各个国家的英语教育受制于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的特点,但是由于中日两国在社会文化上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在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上也有着非常相同或者类似的观点和做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形式下,中日两国都已经把普及英语教育当作提高国民素质、振兴民族经济、融入国际社会的一项战略措施。虽然从目前的TOEFL成绩和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能力来看,我国的英语教育整体水平高于日本,但日本英语教育的发展历史所反映的问题和目前关于《战略构想》的改革措施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国内的英语教育改革,使我国的英语教育在新的形势下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1.要充分认识英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最近许多国内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教育过度强调了英语,学英语不该全民化,甚至有人说英语浪费了教育资源。且让我们看看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日本,不仅制定了《战略构想》,把国际化奉为既定国策,甚至要把英语当作第二官方语言,因为在日本目前全国上下已经广泛地认识到要赶上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浪潮,就必须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提出,“重视英语教育政策不能变。这是因为,我们要认清现实,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以英语为主导的世界里”。每年的诺贝尔奖,世界最重要的科技成果大部分依然诞生于英语世界。很多文明成果,不是靠译成本民族语言就能完全融会贯通的。所以重视英语、强化英语,不仅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前后,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迫切、最重要的不是别的,恰恰是英语的准备。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重大国际项目将在中国举行,国人使用英语与人交流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这对国人使用英语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上看,英语的重要性、加强英语的迫切性再强调也不为过。

2.要切实推进英语教育改革

近来国内围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和“职称外语考试”引发大家对英语教育地位的大讨论。但是当务之急是要对英语教育方法、考核形式等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不能因此否定英语的本身语言功能。英语课程是集知识性、工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基础课程,当前要特别突出英语课程的应用性,真正把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来教和学,提倡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前我们也如同早期的日本,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因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围绕知识的灌输来确立和进行。到了八十年代,中学英语、大学的公共英语注重到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而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交际能力凸显了出来。可在我们真正需要听说、需要读写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以(语法等)知识为目标的英语言教育运转不灵了。到了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怎样考就怎样学”。学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用而学,而是为了学而学。脱离生活,脱离语言交际的实际。所以切实推进英语教育改革,重新审视英语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手段和评价方法,努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要全面构建优质师资队伍

积极推进教育人事改革,优化英语教师队伍。对那些因业务能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参加专业英语能力测试不及格的英语教师,在保证其现有工资水平的前提下,重新进行培训再岗位。

4.应加强小班教学、外教授课

中国的英语小班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尚不能全面保证, 仅在社会补习班形式中得以补充。在师资方面,在加强对本国英语教师的培训及考核的同时,外教数量虽大幅度增加却仍覆盖严重不足,且质量却良莠不齐缺乏统一规范的科学管理、考核、培训体系。

5.应采取英语授课、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在引入外教的同时,同时对本国师资提出较高要求。而中国的英文授课课程才刚在极少数高校的特殊项目中萌芽初现,未成规模,尚待发展。不仅中国高校教学少有如此举措,图书市场上英文原版教材的购买也尚不便利。

6.拓宽学生留学进修英语的渠道

不可否认赴英语国家实地学习仍是学习英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我国自费留学规模虽已持续快速增长多年,但在比率上仍与日本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政府与学校在留学政策措施上对此进行补充。

7.规范各领域英语的配套应用

中国缺乏跨国大型企业,相较日本,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及国际交往规模尚不足,且欠专业化。与日本大中型企业尤其跨国公司职员招聘时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考试内容之一,且作为职务升迁重要考核指标相比,中国的就业市场上,除了在华外企、学校及少数对外交流部门,就业单位在招聘时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不高。

英语教育范文 篇5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教材的充分利用是教师教学艺术。英语课本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展开的。因此,英语教材有着不可取代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应当首先从挖掘教材入手,开发课本上现有的资源,作为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就拿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初中英语课本上就有不少材料可以拿来使用。例如,在语法学习中学生会学到固定用法Whereareyoufrom?教师教给学生的回答是I’mfromChina.此时,教师再问下一个问题:Doyoulikeyourmotherland?或Canyoudescribeyourcountry?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从而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开展社会关系教育,让学生学会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事务,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例如,在各种节日,或家人、朋友、师长的生日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制作一些精美的贺卡,在贺卡上用英文表达心声:HappyTeachers’Day!IloveyouMum/不仅如此,教材上的内容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塑造三观。例如,在Iwanttobeanactor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开展一次以职业为主题的讨论,了解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

我们知道,当今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长辈的关爱下,很少感受到生活的坎坷。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逐渐宽裕,学生从小在衣食无忧中长大,普遍缺乏坚毅的性格和耐挫力,在面对压力和苦难时难以坚持下去,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因此,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符合教学现状的。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穿插关于挫折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保持良好心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教师应当广泛关注课本中的有效素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要懂得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充满感染力与说服力的教学中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坚毅的性格,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更加有韧性。例如,教学Teenagerproblems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一起欣赏阅读文章Howdowedealwithourproblems?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遇到问题时不要只是一味埋怨,更不要盲目地自怨自艾,要学会转变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懂得跳出思维的固有框架,了解其他人的处境。

3尊重理解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化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应该构建出民主、和谐、融洽、轻松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感受到亲和力,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坦诚,消除学生内心的抗拒,用真情实感去打动他们。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内心渴望被人尊重,喜欢得到他人的认同,同时又十分脆弱敏感,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会让学生产生疏远感,甚至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妥善处理与他们第12期(总第084期)2017年12月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相处时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多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工作方法,尽量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多从情感方面进行感化。例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Workmustcomefirst(工作第一),Nopainsnogains(不劳而获)这两句话的涵义,以隔壁班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骄傲自满而成绩下� 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而非像过去那样生硬的说教,因此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4欣赏文章内涵美,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英语借助优美的语言在文章中体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初中英语的德育教育要围绕语言展开,要与现实生活有所联系,要让学到的语言技巧能够在生活中有用武之地;英语教学要充分挖掘语言的内涵,让学生能够有所启迪。例如,教学生说’…?WhatcanIdoforyou?CouldIhave…?Itdoesn’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学生的英语口语变得更加地道,说话方式更加礼貌、文明,提升了个人素质,同时也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掘英文文章的内涵,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使他们对英语语言的使用更加规范,同时也能够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看英文版《音乐之声》、学唱饱含爱国情感的《雪绒花》,还有CountryRoad等歌曲,都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德育教育也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做到了文化知识与个人品质两手抓,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的人生发展更加全面,为他们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必须要受到足够程度的重视,教师要以自身行动作出表率,善于用真情实感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德育教育充分融入教学中。英语课本和课堂活动始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把握,同时也应该注意讲方法重教化,用真情去打动学生。

参考文献

[1]方晓莹。怎样把准英语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点[J].时代教育,2014(7).

[2]王金鸽。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动态生成[J].考试(教研),2015(3).

71 3782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