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英语课程标准(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英语新课程标准范文1

《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要更新理念.转换角色,创建《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新课准标准以人为本新型师生关系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而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从而保障新《标准》的顺利实施。

、新《标准》突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新《标准》突出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强调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

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都要让他们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

同时把尊重和自我严格要求相结合.自我严格要求正是尊重学生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二、新《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新《标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迅速更新观念,“吃透”新《标准》的实质内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真正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新《标准》注重教育的情感策略新《标准》不仅强调知识、能力目标,而且注重情感目标。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反思,互相鼓励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开发影响学习效果的积极的情感因素,开发情商,促进智商,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原动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新《标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管理与评价、认识、交际等学习策略的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遵循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教师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认识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净化、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

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

评语言辞恳切,切中要害,或热情鼓励、或委婉告诫始终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强烈的兴趣、昂扬的斗志,激励并坚定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信念。通过评语,教师尽可能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四、新《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教师要通过“引(引导)、扶(尝试)、放(独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去解决问题)、收(反馈: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及时调控)、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评出方向,评出学习干劲)”几个步骤指导教学。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意见让学生改。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要让学生去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要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写;凡是学生做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包办代替。要努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营造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使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上下求索,切磋进取,结伴成长。

英语课程标准2

关键词:课程设计要素;课程标准;课程指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123-02

上世纪末,世界许多国家为增强综合国力,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教育改革。顺应这一强劲的教改大潮,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也相继发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称“课程标准”),香港地区也于 2002年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指引”[2](以下称“课程指引”)。黄显华(2000)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课程要素做出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提到了目标,教学机会的选取,教学组织,学习方法,评价方法,实施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对课程的整体看法或研究等要素。[6]该项研究综合了前人的理论,对课程设计的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扩展延伸,因此本文将以此课程设计模式为蓝本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香港和内地两套英语课程标准文件进行比较分析。

一、目标

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与目标的关系

“课程指引”指出,“课程总体目标是使每一个学习者能够适应信息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需求的改变,包括以英语为手段,以娱乐、学习或工作为目的,从事资料的翻译、使用和创造。”“课程标准”则提及“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两份课程文件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课程目标与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密切关系:目标须针对时代需要,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两份课程文件均重视文化与英文教育的关系。“提供学习者扩展有关其它国家的知识和经验的机会”(“课程指引”)以及“提高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扩展视野”(“课程标准”)的目标表达语句同时出现在两地的课程文件中。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标准”指出,目标包含“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这反映了政治环境对课程目标确立的影响,由于历史的惯性,内地尤其重视政治因素。

2.“以学习者为本”与目标的关系

“以学习者为本”即围绕学习者各方面的特性,正确处理学生、知识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合理构建指向学生发展的整合的课程结构。[7]两地的课程文件总体都强调“以人为本”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照顾个别差异,但具体体现的方式略有不同。“课程标准”提出“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应“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指引”提及“每个班级是由具有不同动机,学习方式,倾向,需求,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师应当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正确地帮助他们学习。”可是两地课程文件均没详细地说明学习者有哪些特性,而课程目标又如何因应这些特性作调适。

3.目标的清晰程序

“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细化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分九个级别详细描述了学习者学习之后预期应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对英语语言学习者发展性学力培养的重视。“课程指引”则从“人际交流”、“知识”和“经验”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

二、教学机会选取

1.教材选取与目标的关系

“教材是一定时空背景下,教育理论,课程目标,学科知识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物化’,是教育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介。”[8]“课程标准”中醒目地强调“英语教材要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课程指引”则只是在“教材的使用”部分才提到“教师使用教材时必须牢记本阶段的学习目标”,“将教材内容与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相比较,确保其涵盖了学习目标。”显然,“课程标准”对教材与目标一致性关系的规定较“课程指引”更为明确,有利于更好地保证教材的正确选取。

2.教材选取的标准

“课程标准”列出了教材选取和编写的五个原则: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课程指引”则认为“学校选取教材时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和兴趣,考虑到他们已经知道什么,需要学会什么,和什么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率。”相比之下,“课程标准”对教材选取标准的界定趋于取向型,而“课程指引”则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功能型。

3.适应个别差异的程度

“课程标准”在教材的选取原则中规定“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教材除了包含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外,还应提供一定量的额外内容,供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学习。”而“课程指引”则除了强调学习者个体差异外,还指出了校本课程的存在,对差异的重视程度胜过内地。

三、教材组织

1.教材序列性的原则

“课程标准”规定教材的编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需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课程指引”则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必要加以完善。“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指出,“低龄阶段或初期阶段的教材要重视语音基础和听说能力的培养,高级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些规定体现了英语学习的特点,遵循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可以说是“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

2.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内地“课程标准”没有提及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但香港“课程指引”强调了“跨学科课程设计”,要求英语教师多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资料等方面将英语学习和其他学科内容联系起来。

四、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工作的组织

“课程指引”在课程规划中专门论述了中央课程规划,开发校本课程规划,合作研究和发展课程的项目,在学校、社区、高等教育部门和政府教育部门合作研究的基础上促进课程发展、传播课程改革经验并培养课程改革和设计的领头人,可见香港对教学行政组织的能动性与课程研究的重视。良性运作的行政组织对课程与教学工作会大有裨益,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理念在“课程标准”中没有被提及,说明内地的课程改革忽视研究促进教学的作用,缺乏探究改革效果的眼光,因此可能会影响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后劲。

2.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部分十分详尽地列举出九项教师的教学原则,明确学生应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香港则描述性地表明教师应当规划并组织活动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学习者课堂内外接触英语的机会,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

3.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助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课程指引”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就是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还专门讨论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内地和香港都很重视,例如“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要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课程指引”则列出“交流,构思,询问,解决问题和推理”是学习和使用知识的五种基本方法。

五、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方法建议

1.评价的目的

Eisner(1985)认为评价共有五个主要功能:(1)诊断;(2)改良课程;(3)比较;(4)估计教育需要;(5)确定目标是否达成。[9]“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有监控教学,提供教学反馈,改进课程的功用。“课程指引”则举出通过反馈衡量目标实施情况,判断学习过程和结果等评价的目的,还强调了标准比较而不是筛选比较的评价原则,使教学评价更加人性化,更关注学习者个人的发展。

2.评价的形式

两地的课程文件都提到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多种评价的功能,取向上趋于一致。在评价采用的具体方法上,香港和内地都很多样,例如纸笔及口头问答,测验,游戏,演讲,方案研究,学习档案,过程写作等。而“课程标准”则列出听力,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等,它们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课程标准”不但在评价形式上,而且还在终结性评价的细节问题上做出了规定,例如“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比例不得少于20%;避免单纯语音知识和语法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性试题,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课程标准”还对低年级的教学评价的特殊性作了专门论述,认为低年级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的规定比“课程指引”更加细致,科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M].北京,2001.

[2]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Guide(Primary 1-Secondary 3)[M].HongKong,2002.

[3]Tyler,(1949).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4]Nunan D(1988)Syllabus Design[M].Oxford Press.

[5]黄政杰.课程定义及其改革意涵[M].台北:汉文书店,1999.

[6]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轮基础(增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龙世佳.关于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5(11).

[8]韩艳梅.大陆《语文课程标准》与台湾《语文课程纲要》之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3(3).

英语新课程标准范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灵活性、趣味性、有效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更注重语言的有效性。很多人认为只要设计一节科学有效的课,把课堂45分钟利用好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可现实的情况是课堂上孩子们往往学得热热闹闹,但课后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巩固而忘得一干二净。而我们知道小学阶段设置英语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达不到合理和科学化,而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扼杀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阻碍了他们体会学习语言的乐趣,从而使小学英语教学走向一个极端。那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应如何设计呢?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一、布置灵活性作业

英语课外作业,就其类型而言,可以分为四类:练习型课外作业、准备型课外作业、扩展型课外作业、创造型课外作业;就其形式而言,有以下几种:复习、预习、阅读课外书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就其内容来说, 有单项、完形、阅读、写作、听力等。由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课外作业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从中找到自信和乐趣。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开展一些自编童话讲演活动,通过用英语写童话、讲、演、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课外作业的热情。如,在讲五年级下册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B部分中讲到Zoom和Zip冬眠的情景,我布置了以下作业:1、试着复述故事;2、和同学一起演故事;3、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尝试续编童话;4、改编故事。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来完成。如果觉得有难度的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但要求有组长做好具体的分工。这样的作业不仅具有梯度性而且灵活,学生能够主动去做,也乐于去做。要注意的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时间控制,一般来说15-30分钟左右比较合理,这也符合小学生注意保持的心理特点。

二、布置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学习的内容既容易产生兴趣,也容易失去兴趣。因此,有趣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效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反之,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作业也不例外,有了兴趣的驱动,即使作业难度大,学生也能主动地克服困难去完成。如,在教二年级下册Unit7 Is It A Pear? 的时候学习了关于水果的单词,课后我让学生去画水果,涂上颜色并标注单词,并把不同形状的水果组合在一起,拼成各种形态的物体。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笔者大多采用任务型作业,因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4 What Can You Do?的时候,学习了一些动词短语,我让学生回家拍一些家庭成员能够做的事情拍成照片并做成课件。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型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和整理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布置有效性作业

《标准》指出语言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们能否发挥语言的最大价值尤为重要。而《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因此,在课后除了布置基本的“听、说、读、写”作业之外,笔者还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性”作业,如观察记录和调查等。在六年级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了天气方面的知识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用英语观察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然后再到课堂上用英语汇报记录的结果。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了生活,观察了自然,把日常生活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增强了参与意识。又如,在完成五年级上册Unit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教学后,笔者请学生去调查小伙伴们的饮食喜好,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必须运用课上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对话。再如,学完五年级上册Unit2 My Day of A Week之后,笔者发给学生每人一张表格,让他们在课后调查同学每天上的课程及做的事情,在下节课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做课堂交流来巩固所学句型。这种实践性的英语课外作业,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量度适中、针对性强,还要考虑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采用一帮一式的合作学习,采用优势互补的形式促进双方的学习。遇到有难度梯度的学习内容,我采用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中下生可以选择一些基础题来巩固课堂知识,成绩好的同学则可以做一些课外阅读题,不断增长课外知识课的词汇量。这样就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利用竞争机制,要求学生在保证“量”的同时,还要保证“质”,同水平学生作业之间互相比赛,作业完成得优秀的将获得“最佳作业奖”。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结语:

陶渊明的诗句中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课外作业就是这样可以用以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养成教育极其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小学英语教师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认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思想情绪、兴趣爱好、英语程度等,结合科学的理论依据,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拓展视野,从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多角度、多方位、想象和创新意识等多种能力出发,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巧妙设计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让课外作业成为教师和每个学生间心与心的对话,使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布置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张洲、尹绍春,《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小学英语》[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3、裴榴;设计和布置英语课外作业的一般原则[J];2009年40期

英语课程标准4

关键词:新课7A0B标准;英语;口语;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77-01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由于教育经费、师资力量薄弱等条件限制,导致英语口语教学水平较为落后,普遍存在着“只会做题,不会讲话”的“哑巴”现象,笔者发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若能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以上不足,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记忆力,提高口语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可以拓展英语口语教学的信息资源

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而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收新鲜资料,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在这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于与多媒体教学相媲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最大化,使学生的视野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受到了限制,其语言思维能力就不能放得很开阔。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成功地解决这个难题。网络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全球性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的教学信息。作为英语口语教师,要时常浏览教育网站,搜索教学资料,为备课提供丰富的、全新的信息资源。

二、多媒体可以创设英语口语应用情境

比如在教“问路、指路”这个交际功能时,可以在PowerPoint中,以“小红球”的动态去向表示目的地与行走路线,以PowerPoint 的自定义动画功能设定“行走途中”、及“最终目的地”的动态播放路径,这样“小红球”的动态前进过程便营造出了“问路、指路”的模拟实境,学生可以准确、形象、生动地感知Where is the——?There is ……, It’s……,Go straight down……,near here/in the neighborhood/on Center Street/acrossfrom/next to/between6……and……/between the two + ns/in front of/in the front of/ on the right/ on the right of/on the left/ on the left of/ go (walk) straight/ go (walk)up the ……/ go (walk) down the ……/ go across the ……/ gothrough the……/ turn right (at……)/ turn left (at……)/ a housewith a garden/etc. 等“语块”的真实运用情境。如果以可爱的卡通人物造型代替“小红球”并设定“行程路线”、“起点与目的地”,以自定义动画动态播放,图中标明相应的句式“如Where is the……?There is ……,It’s ……,等,并配上同步的音频播放,则更能吸引初中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加强对语言应用语境的感性了解。

三、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根据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多媒体信息技术既能提供看得见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又能提供听得见的音频信息,学生还能自己动手操作。即它能把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等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产生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形式。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教单词policeman时,可以设置的情境是让学生猜猜电脑画面中的人物是什么职业的?学生通过句型:Has he got a…?引出新学单词。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式”和“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不利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抑制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实际练习句型和单词,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多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而且教师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换使用录音机、录相机、幻灯机、实物投影仪、挂图等等。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使用多媒体教学将丰富英语口语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有利于活跃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就是要充分地应用声、像、图、文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信息源体,模拟真实情景,即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及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英语课程标准5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是否矛盾

当前很多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很乱,教材版本很多,有人教版、北师大版、牛津版、外研新版、冀教版等;教学很难开展,更谈不上素质教育,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跟以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英语词汇量的差别;原先的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的“双基”培养,即基础知识教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建立在五种素养基础之上,他们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但这种区别是新标准比旧大纲更全面,而且要求更高,是好的方面表现。

所谓的素质教育也是强调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是不矛盾的,是相辅相承的,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素质教育是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是要求,一个人的发展就像我们国家的发展一样,国家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终极目标,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很难,但我们的目标不能动摇,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的国策是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要求,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求,但这个要求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地更新、发展才能适应需求,否则我们就不能提高,不能进步。因为没有改革更新就没有发展。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有不同版本,这是一种可喜现象,因为教材是载体,载体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出来就是多种版本。如果只有一个版本,我们的英语教材缺少丰富性、多样性。虽然形式有不同但内容实质和标准要求是一致的、一样的。所以这一现象的存在有完全合理性和科学性,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区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各不相同,可以使用不同的教材,最终的目的同样能够达到,同时有利于不同地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对教材的使用。

因此,教材版本多样化更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变化、更新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需要,因为社会在变革、发展,而且信息量在加大,这样一来新课程标准自然就要提高,否则就不能适应高中英语教学,二者的变化和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故不存在矛盾。

二、英语教师的困惑

既然上述两者不存在矛盾,为什么英语教师觉得现在的教材越来越难教,学生也越来越难教?他们认为这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变化所致。这是由多主面的误区和改革前的准备不充分所致。主要表现在:

1.英语教师的观念没有更新,因循守旧,总是认为旧的东西、传统的就是好的;对新生事物总是排斥、不认可。

2.英语教师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不能自觉主动的去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意图,认为教材的变化只是“换汤不换药”都是一样教,教师本身没有做好岗前的心理准备和业务素质的准备。

3.没有抓住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特点;英语教学在我国一直作为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英语教师既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态度要么过左,要么过右;有的人认为英语讲得越地道、流畅,或英语测试考的分数高就越好,有的人认为只要不搞翻译,不搞外贸,学英语没用,当前社会出现两种极端的错误认识。

4.英语教师没有真正搞清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和高中英语教学三者的关系,盲目地强调其中的一个,而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三者是并驾齐驱的,不能分开的。

三、齐心协力,尽善尽美

其实解决以上问题并不困难,英语教师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齐心协力,就能做到尽善尽美:

第一,英语教师最终要有不断更新的观念、思想,一个国家的发展要不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作为英语教师更义不容辞,要不断地自觉学习,不断地充电,用先进的、正确的理论去武装自己;传统的东西好的我们保留,不好的就摒弃,不能迁就,难以割舍;新生事物、新思想不能盲目排斥,敢于学习领会、利用,接受新的挑战。

第二,英语教师的准备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好的,所需要的是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准备;前面有思想意识观念的更新,但更有实际行动,做好心理上和业务上的充分准备,才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工作,因为厚积薄发嘛!

第三,英语教师要抓住英语学科教学特点;因为它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跨文化交际。很多教师只注重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学生学过以后很难用来交流;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不能用来交流的语言是死语言,是没用的。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增强他们对学好英语的信心。另一个是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在英语课堂,学生们能接触更多的是外国的人和事物的介绍;有精华,也有糟粕,此时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学生们就会一味地崇洋或一味地排斥外国先进的东西,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做细这方面工作。

第四,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与高中英语教学三者是相辅相承、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奥运比赛中的射击一样,素质就像靶心,新课程标准是射击的要求,而高中英语教学就像现场的射击行为一样。我们不能把他们割离开来,而要弄清、领会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用途。新课程是要求、是标准,新课程改革推动新课程的发展,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教学是艺术,准确地说是一门缺憾艺术,教师只有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教学存在遗憾、不足,才能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所以素质教育是核心,新课程标准是要求,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则是具体的实施,去落实要求,实现核心。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教师要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大家真正弄清三者关系,处理好三者关系,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就能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1 798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