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的故事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南郭先生的故事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一篇】

在寓言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在教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训练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安排好的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本文仅结合两个实例谈谈在寓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要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放慢抽象概括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a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b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比较两个案例,笔者觉得,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二、要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二篇】

南郭先生溜到出城市后非常闷闷不乐,刚刮起狂风又下暴雨,便逃到附近的一间破庙里。他边抖走身上的水珠,边心想:“哎,真想不到这么快就露出马脚啦。但是,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没有一技之长呀!”可能是太累的关系吧,说着,说着,便睡着了。第二天清晨,一声鸡鸣把南郭先生从梦中叫醒。他揉揉眼睛,打点好一切便出发回乡。正当你踏出破庙的第一步,一只小鸟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只是刚学飞的小鸟,翅膀还没长大,不能飞,所以掉在地下。南郭先生刚想把它捡起,放回树,不料那只小鸟却啄了他一下,好像在说:“我不用你帮,我要学一技之长,我要飞!”终于,那只小鸟可以飞回树上了。南郭先生觉悟了,他决定学好等将来再回皇宫吹竽给齐文王听。

所以,他回到家乡后,把赚回来的银两交给了妻子,便二话不说就到各处寻找吹竽高手,拜师学艺。

时间一眨眼就快过了三年。南郭先生还没找到“师父”,正在上“云道观”找。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上到“云道观”。他找到了隐居多年的“白须”师父,向他拜师学艺。“白须”说:“学竽非一日之成,要苦练皆可成。”南郭先生为了学成一技之长,毫不犹豫答应了。可是好景不长。南郭先生本对音律一窍不通,已经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学会。但是,如今南郭先生却不能掌握“放洞”他是有点小聪明的把七个音阶刻在竽旁,再进行苦练。

日复一日,年复一日。无信纸是严寒还是炎暑,他都苦练。可是,人的手指被冻僵了。他泄气了,心想“一技之长?没有也无所谓,还不照样过?”当你想回那只小学飞黄腾达时候,重新鼓起勇气学。

终于,他学成了竽,得到齐文王的庞爱。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三篇】

因为梦想 所以前往

云南是一个风景秀丽且地域风情浓厚的地方,居有二十六个兄弟民族,是许多旅行者、动植物学家、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工作者向往的天堂。用郭亨基先生自己的话形容就是:“这里有情,有景,有意境,它像流水一样的留下来、传开去,世代相传……”郭亨基先生曾经在云南旅居过十五年,他熟悉那里的湖光山色与人文风俗。然而,与云南的结缘,只因为向往,只为追梦,特别是乐团参与电影《阿诗玛》配乐后,他更为坚定,毅然离开了上海合唱团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丰富的生活条件,1965年来到云南。郭亨基先生洒脱地说:“我是自愿的,那时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是被迫前往。”也许,条件艰苦;也许,被人误解;也许,辛酸苦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郭亨基先生从此得到了更好的实践机会。这是他来此地的目的,更是来自他心底的声音。

写在《云岭风情》之前,郭亨基先生深情地表述:“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十五个春秋,对于我这个自小学习西洋音乐的人来说,云南音乐给了我民族音乐的传统意识、音乐创作的源泉、民族自信的力量……是这片红土地滋润了我,是这里的音乐养育了我,才有我的音乐人生。”郭亨基先生认为,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带给他创作的灵感,激发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心,而这些,源于他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喜爱、理解、包容和信任。一个拥有众多“第一”头衔的音乐人,一个享誉世界的音乐人,一个对祖国文化深深爱恋的音乐人,郭亨基先生执着于今的原因很简单。“我流着中国人的血,我一定要去做让中华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事情,让世界更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一切只源于他对音乐的一份天然的使命感。

郭亨基先生至今已创作改编了五百多首曲目,其中就有两百多首云南风格的,一位资深作曲家将其二分之一的创作,都交付给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可见郭亨基先生对云南的深情与厚爱。阔别云南三十年后,再回到这片红土地,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关乎云南的作品音乐会,“七彩云南”“云岭风情”等等,他用这深情的晚唱来表达自己的游子思乡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郭亨基先生在传承云南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将西洋交响作曲技法,和现代民族音乐创作新理念融为一体,既有浓c的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对音乐的理解因人而异,郭亨基先生心中的音乐乃“心声”,乃“传播深层文化内涵的载体”。他说:“我一直认为音乐艺术要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才能升华为意境,这才是艺术要表现的文化底蕴,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技术只是手段而已,音乐最终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内涵,一种历史文化底蕴。音乐不是简单的咿呀,我要把对音乐的理解,把文化内涵融进去,然后再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理解真正的音乐,继承并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要从民族民间出发,用现代的新技法写时代的心声,由心而发。”郭亨基先生心中的音乐如同云南带给他的感受一样,色彩斑斓地诉说着情谊,又极具特色和文化内涵。《乐记•乐本》中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乃干戚羽旄,谓之乐。”郭亨基先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与先贤如出一辙,这不是历史的巧合,皆源于他们对音乐的深爱,甚至是痴迷,以及人间真情带给他们的感动,民族文化对他们深层次文化心理的浸润。音乐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情怀,情怀是一种爱与悲悯,郭亨基先生正是带着对音乐和民族的爱上路的,无怨无悔。

郭亨基先生关于云南的作品音乐会,好评如潮,这些对声誉满载的他而言也许淡如云烟,因为他在乎的不是名利,而是音乐本身。《欢舞》、《彩云之南》、《彩虹》、《打歌》、《火把节之夜》、《大理风光》、《滇池随想》等等,这些音乐传达出来的深情氛围才更为他所关注吧。热爱,嬉水,风情,湖光山色,千舟扬帆,椰林古迹……这一切的一切才是他用心用情想要表达的吧!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或舒畅,或昂扬,或激越,似真龙翻江倒海、吞云吐雾;也是在这一刻,没有任何人比他的内心更加地心静如水,他背后的执着与痴迷,就是这样的简单与纯粹。不论是低唱浅吟,还是激越高昂,他调动着你的情绪,仿佛万籁俱静,又如万马齐喑。郭亨基先生的音乐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不只是因为他对云南的情感,更因为他对祖国的情感、对音乐的理解,“这里有情,有景,有意境,它像流水一样的留下来、传开去……”

对于云南,他更希望将其少数民族朴素的音乐管弦化、交响化、民族化的程度,使其升华,用更多人可接受的方式推向世界。他是因为追梦而去的,他是因为真的喜爱和一种使命再去的,如他所言:“我非常愿意与朋友们分享这赤诚的友谊、淳朴的乡俗、粗狂奔放的舞蹈、委婉动听的音弦小调、火塘旁用大土碗盛满苞谷酒倾听老爹的弹唱……”郭亨基先生,因为梦想,所以前往;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因为情深 所以回来

很难想象一个人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指挥台上的郭亨基先生,仿佛可以让台下数以万计的人从他身上吸取力量。平和,安静,笃定;惊涛骇浪,锣鼓喧天,健行铿锵。如此独特,如此辽阔,如此情怀。郭亨基先生说:“我从小立志做指挥。”与郭亨基先生交谈,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率真,身上有痞劲,骨子里有倜傥。艺术家灵魂里有这个时代罕见的天真,一如艺术的纯粹。而郭亨基先生的音乐,给人的正是这种简单纯粹的美好,拨动琴弦,涓涓流动,乐动,心动。

郭亨基先生祖籍潮汕,而在上海出生,他不仅仅对民族音乐深情向往,更对缭绕的乡音魂牵梦萦。父亲在时,家里是很多潮汕人在上海的集散地,经常聚集一些潮汕的著名人士。郭亨基先生小时候,就经常听到这些潮汕人演奏潮州音乐。对故乡,对潮州音乐,他并不陌生。郭亨基先生说:“对云南,我是热爱;对潮汕,我是熟悉。”潮州方言现有九个声调,是较接近古汉语的一种方言,在音乐领域被誉为研究音乐的活化石。很多外地人乍到潮汕,耳闻潮语,恍如进入陌生的国度。潮汕方言被称为“鸟语蛇言”,因其轻飘、甜美、多渭音,这与潮州筝柔美、细腻、多韵的演奏风格可谓一脉相承。故潮乐亦被人称之为“绿色音乐”。郭亨基先生说:“潮州音乐是全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音乐品种,但因其独特的音律难以普及,所以也难以走出潮汕,可我懂,而且我懂音乐,所以我更要努力让潮乐走出去。”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潮汕人,更因为他是中国人、音乐人,对此他有一种使命感。

潮州音乐是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是潮汕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特色文化。它既来自宫廷雅乐,又来自民间音乐,它的曲调既高雅古朴,又富有时代风韵,充满着古雅而又鲜活的文化精神内涵。韩愈在《韩昌黎文集》中记叙有“吹击管鼓,侑香洁也”,“侑以音声,以谢神贶”,“躬斋洗,奏音声”等名句,现代的一些音乐家也曾到潮汕考察和采风,从潮州音乐中追索隋唐音乐的足迹和遗响。这些关于音乐,关于文化的种种,便是郭亨基先生要表达的,要呈现给听众的文化涵养。郭亨基先生认真地说:“艺术需要技术,但技术不等于艺术,正如文学需要技法,但技法不等于文学。华丽辞藻堆砌的文章不一定有表现力,一如苍白、没有思想文化内涵的音乐,它难以有持久的生命力。追求音乐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人少,那就我来吧!”

1999年,郭亨基先生第一次应邀来汕参加潮州音乐研讨会,开始对潮州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次年1月份,他写出了第一首潮州音乐作品《感遇》。此后,郭亨基先生频繁奔波于汕港两地,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为潮州音乐的继承创新不遗余力。如他所言:“这是我的音乐使命,我应该做,愿意做。”2004―2009年郭亨基先生写出了潮语无伴奏合唱组歌《故乡月》,这是他的心血,尽管在这之前,他遭受着病魔的折磨,而音乐却成了他最好的镇痛剂。在苦痛中,想的也唯有音乐。无伴奏歌曲在西方是合唱的最高形式,郭亨基先生写的正是潮语无伴奏混声合唱曲,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

《喜迎春》、《月光曲》、《赏月》《一壶好茶一壶月》等等作品,无不凝聚着郭亨基先生的心力。渔歌唱晚的曲调,桃花盛开的风味,浑厚男声的怒吼,细腻女子的清唱……若即若离,游离渐变,讲究“音韵”成为了潮州音乐演奏的精神灵魂,即使在急切地催奏时也不忘从容大度,和谐有序。郭亨基先生用十年的时间,用不懈的创作力和炉火纯青的技艺,维护的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中华民乐的尊严。因为他坚信:“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相信每一个曲调、每一首曲子,郭亨基先生都投入了所有的精力,甚至是“苛刻”,每一个作品都是千锤百炼后的结晶。郭亨基先生说:“自1999年开始学习潮乐起,我就认定,作为潮州人,我应该去创造去发扬潮乐;作为音乐人,我掌握了新的技法,更应该使其具有时代精神,把潮乐推向世界。”保留它的原生态,保留它的一尘不染,郭亨基先生最想要表达是潮汕人的心灵,潮汕人的精神面貌和奋斗精神。海洋文化影响着潮人文化,故他们既古远博大,又绚丽多姿。

不论云南,抑或是潮汕,在音乐的殿堂,郭亨基先生只想歌唱。“歌唱使我快乐,快乐使我歌唱,所以我将快乐同大家一起分享。”郭亨基先生轻轻地唱……

因为使命 所以传承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的演奏者和欣赏者,是它最真诚的朋友。音乐与心灵的沟通让彼此都有了生命力,岁月长河的积淀,更让音乐成为了一种文化,每一次动情的演奏,都是穿透骨髓的温情抚摸。郭亨基先生曾经历过死亡的阴霾,当再一次携手音乐的时候,他更大的愿望是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让自己更是让中华民族音乐的生命长一些、再长一些……

离开绚丽的舞台,挥别赞誉,郭亨基先生严肃认真地说:“音乐需要传承,音乐文化更需要传承。身为音乐人,我们除了自己要做、做好之外,还要将其传开去、传下去,把祖国好的东西传给下一代。同时,我们还要开发一些新的东西吸引新一代。如此,才能将中华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在传承与创新中,让其拥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音乐在音乐文化之中才有持久的生命力,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郭亨基先生对音乐的使命感,蕴含的是他对祖国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郭亨基先生就开始进行音乐传承的工作了,早年他曾在云南艺校、云南师范学院等教授学生,现在的郭亨基先生还担任香港男拔萃书院客席指挥,内地的团体他也同样没有落下。无论是专业的院校,还是非专业的院校和团体,郭亨基先生都一样认真对待,因为他总有一个信念:要传播音乐文化、思想和理念,尤其是传播中国文化。他说:“对后代的培养,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很重要、很根本的问题。”

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青丝已经被岁月风霜染成了白雪,唯一不变的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传承的使命。郭亨基先生说:“我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理念,我庆幸身边的际遇沉浮。”他语气里有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信念,然而,岁月不饶人,还有隐隐约约的黯然神伤,他的忧虑只为中华民族音乐的未来。

在学校、在乐团,在合唱团郭亨基先生都倾尽所能地去教学去训练他们,他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音乐的传承应该有更多专业音乐人的参与,即使忙碌,但音乐传承的理念不能忘记。”对优秀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不是郭亨基先生一个人的使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

当学生们站在最高音乐领奖台的时候;当专业乐团和非专业乐团走上演奏厅的时候;当更多的人接受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时候……没有其它的任何事物,比这些更能让郭亨基先生感到安慰和满足的了。当他们在国家大剧院唱响《各领》的时候,古老的《诗经》和《离骚》,带给现代化社会的我们,重温的是中国最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最灿烂的古代文化,最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他心里,音乐的传承是一生的事业和使命,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从民族音乐中吸取营养,并以现代的新技法加以创新,赋予民族音乐全新的面孔。他说:“民族音乐也要紧贴时代脉搏,这样才能与时共舞。”

在舞台中心,郭亨基先生的指挥充满了激情;在排练场,他的严厉让人紧张;在台下,他谈笑风生,幽默健谈。他所有的情绪和心情都有关音乐,不论未来的路还有多长多辛苦,相信在郭亨基先生的努力下,中华民族音乐已经被更多的人熟知了,在未来也将被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喜爱和演奏。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四篇】

一、概况

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别号蠙衣生,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43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西泰和县一个书香门第。隆庆五年(1571)考中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 ,随即除为福建建宁府推官、摄延平府事,入为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又督榷南直隶太平府、领凤阳山陵(即明祖陵)事。万历十年(1852)迁广东潮州府知府,四年后督学四川,不久迁为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福建左布政。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万历皇帝任命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兼制蜀楚军事,与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合力剿平播州杨应龙叛乱,彻底消灭了盘踞播州八百余年、世袭了二十九世的杨氏土司,又多次平定贵州苗、瑶起义,以功封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六十七岁时告老还乡,万历四十六年六月十七日(1618年8月7日)去世,卒年七十六岁 。他一生虽久在官场,但读书不辍,"文章、勋业亦烂然可观矣" ,史称他"能文章,尤精吏治","于书无所不读","宦辙所至,随地著书","著述几于汗牛","以为欧阳永叔之后,一人而已" 。据其九世从孙郭子仁在清光绪七年(1881)所作的统计,郭子章的著作当时犹存92种、约数百卷之多 ;至今北京图书馆善本室收藏的郭子章著作还有十一种,均系万历、天启刻本。

《郡县释名》是一部关于万历时期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及其所辖各府、州、县名称来历的著作。书前有浙江宁波府人王佐撰《大司马青螺郭公郡县释名序》、郭子章自撰《郡县释名序》,别序收录王伯厚(应麟)《地理通释序》、罗长源(泌)《路史国名记序》。该书体例以布政使司(省)为纲,各篇冠以省名,如《北直隶郡县释名》、《江西郡县释名》等,其余依次类推;北直隶、山东、江西、广东、广西五省还有小序。

关于地名,郭子章有一段著名的言论:"意者地之灵、人之杰,不尽系名称耶?地灵人杰,则以曲阜、驺人而生孔、孟;地薄人悍,即以元城、陇西而生莽、卓" 。所以他很早就对地名产生了兴趣,他的四个儿子孔建、孔延、孔太、孔陵分别是他在为建宁府推官、摄延平府事、督榷太平府、领凤阳山陵事时出生的,均以当时出生的地名为名。他还认为:"紫贝玳瑁之邑使之黩货,天涯海角之邮令人惮远,获嘉大庾之号令人竞武" ,因此很早就立志探索地名的渊源。万历十五年,郭子章督学四川,5月16日来到重庆府大足县,"问诸生'大足'义,举山中巨人迹对,又谓土肥人富,乃称大足,俱曲为之辞",他写道:"考总志:唐有大足年号,郡邑以年号名者种种,如仁寿、崇庆之类,安知大足不以年号名耶?" 。但是,"班书西汉有《地理志》、东汉有《郡国志》而略于释名" ,刘熙《释名》则"于郡国缺略不详" ,加上"职方春秋有疑,班志孔疏且漏,皇甫谧、颜师古多误" ,于是他发愤著成了《郡县释名》一书。此书的写作,大约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各省释名系陆续撰成,他在《郡县释名序》中曾有"久而成帙,名曰《郡县释名》"的话,在《江西郡县释名序》中也说:"予既释宇内郡县名,而江右未著,归养子陈,乃为捉笔",在《广东郡县释名序》中又说:"予既草宇内郡县释名,惟两粤未就,归养稍暇,取二省郡国志足之"。北直隶、江西、山东、广东、广西五省的小序之末均自署"万历甲寅长至日泰和郭子章撰",万历甲寅为万历四十二年(1614),当时郭子章已是七十二岁高龄了。据郭孔延编《郭青螺年谱》该年称:"公辙迹半天下,凡过郡州邑城名,必审问之,久而成帙,两浙、河南、秦、晋、楚、蜀、闽、滇俱已刻,惟南、北直隶、山东、江西、两广至是时始成,集十五册,王中丞大蒙先生手校付梓,公为序",全书至此始成,刊行问世。郭子章在书中写到贵州贵阳府广顺州云:"本金筑安抚司,万历三十年巡抚胡桂芳题设为广顺州,义未详" ,据《明史•地理志》,广顺州系万历四十一年所置,时郭子章已闲居故乡。这是书中出现的最晚的一个地名。

关于《郡县释名》的版本,只有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刻本,板框15cm×27cm,每页16行、每行19字,全书661页,总计有万字。大陆地区仅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华东师大图书馆三处收藏 。笔者均已前往三馆校阅过,其中北图藏本已缺前序和北直隶(上、下)、南直隶(上、下)、福建五卷,上图藏本的广西部分系抄配而成,而华东师大藏本缺《北直隶郡县释名序》。未见有清刻本,这可能与清朝的文化政策有关,书中称女真为"女直",把建州女真蔑称为"建夷",称元朝为"胡元",以辽金元为"夷狄入",这对以金朝继承人自居的清廷来说,最为忌讳,故此书不遭禁毁能流传至今已是万幸了 。民国迄今尚无翻刻、整理或点校本问世。大陆以外,则仅见傅斯年图书馆 、日本内阁文库有藏。

关于该书卷帙,康熙《西江志》(即白潢《江西通志》)作40卷,《四库全书总目》、《续通考•经籍考》、光绪《吉安府志》、台湾版《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均作26卷,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悉著录为16卷。清人邵懿辰说:"《郡县释名》五册,明郭子章撰,有刊本,《存目》二十六卷,云不佳" 。光绪《江西通志》(刘坤一主修)著录该书后还附有一段案语:"《郡县释名》二十六卷,郭子章撰。谨案:《明史•艺文志》作十六卷,白志作四十卷,今从四库目录",则知邵懿辰、刘坤一等著录该书时根本没有查核过原书。今据上图、华东师大藏本细目: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云南各分上、下二卷,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各为一卷,合计26卷。则知康熙《西江志》、《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著录有误。

二、地名学的探索

郭子章在江西境内地名命名情况时说:"大都江右之名不出山水、人物,则出年号、祥瑞,于义无甚玄" 。据《江西郡县释名》上、下两卷统计,江西全省政区有山水地名19个、人物地名4个、年号地名3个、祥瑞地名16个,总计42个,占被释江西地名80个的一半以上。可见郭子章的这个归纳抓住了要害,是很准确的。他还在地名学的许多领域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关于因水为名,郭子章有触类旁通的总结。他在河南开封府临颍县下写道:"颍乃一方之大川,故郡曰颍川,州曰颍州,而县曰临颍、颍阴、颍上,皆取此水为名"。浙江杭州府海宁县:"杭州之海宁、嘉兴之海盐,俱濒海煮盐,壤地相接,故古今邑率多通称"。

2、关于地形地名,他在广东肇庆府高明县下说:"南地渐高,如高要、高凉、高明,皆此义也"。指出"高"是指较高的地形。在云南寻甸府下云:"或云,云南名甸者甚多,恐故甸名也",也点出了云南地形的主要特点;而福建沙县因"县多沙洲"而得名。他曾注意到北方以"丘"命名的地名,在山东东昌府丘县下说:"以丘名县也,两汉书山东郡县称丘者不一。"

3、关于物产地名,郭子章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山西太原府榆次县下说:"晋地宜榆,故榆社、榆城、榆州、榆林率以榆名,不独榆次已也"。他曾注意到两湖之地多以"麻"名的情况,在湖广辰州府麻阳县下云:"楚地以麻名者多,如九溪有麻山、麻潦,沅陵有麻伊溪,卢溪有思麻溪,源出思麻山,大都其山多产芝麻也"。同时,他也注意到广西太平府土司有茗盈、全茗二州:"考南宁府西六十里,有都茗山,注云:山皆产茶。岂茗盈、全茗皆产茶耶?"又在柳州府上林县下总结道:"广西有三上林,一属宾州,一属田州,一为上林长官司,义俱未详。《释名》云: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西粤山林森聚,岂谓是耶?"郭子章就是这样连串地总结地名得名渊源的。

71 1741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