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优推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统计”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信息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有序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从不同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的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统计问题,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看懂统计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旗帜图片,空白统计图和统计表,水果箱,水果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各种物品。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一些教学理念:

1、在生活中学数学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如买彩旗、游动物园等,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

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充分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3、学有价值的数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有序观察和思考,并能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

4、人人都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统计的过程,并在过程中理解和感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教法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运用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

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程序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情境引入:“同学们,十月十八日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是全县人民大喜的日子,到时候可热闹了!你们想去参加吗?我们班准备组织一支彩旗队前去祝贺,我们需要买很多面旗帜,到底哪种颜色的旗帜需要多买些呢?每种颜色需要买多少面呢?你能想想办法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揭示课题:统计----漂亮的彩旗。

二)亲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新知。

(课前教师给每组准备空白统计图表,红、黄、蓝、绿各色旗帜图片。)

1、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长进,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从而确定最佳调查方案。

2、分组活动,调查整理

要求学生调查自己组内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整理调查结果,完成各组的统计图表,并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各组的方法与结果。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独特的想法,应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允许多种方法并存。

3、交流汇总,初构模型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统计情况,展示各组的统计图表。然后让全班同学把喜欢的旗帜图片贴到黑板上,共同完成全班的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在全班同学的交流汇总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统计的优越性。教师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表现突出的小组发给一颗“合作星”,表现好的同学发给“智慧星”。

4、分析结果,合理猜测。

教师出示全班的彩旗统计图,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上,你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然后引导学生猜测:“老师刚才没有参加同学们的调查,你们猜一猜,老师会喜欢什么颜色的旗帜?为什么?”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适时加以引导。

三)加深拓展内化,学会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但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游动物园

创设动物园情境(课件显示),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看看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每种动物有多少呢?你能试着统计一下吗?”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有哪些动物,每种有多少,并记录下有关数据,然后在组内统计表,然后全班交流,共同完成统计图表,并说说从统计图表上可以发现什么。

2、实物统计

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了一些实物。并在每组桌上放有空白统计图表。

在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让学生把各组的物品统计一下,看看每种物品有多少,并将统计的结果填在桌上的表格内,试着完成象形统计图。学生准备的物品可能多种多样,有水果、文具、玩具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进行统计。接下来,指定各小组说出统计结果,并展示自制的象形统计图。最后,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加以评价和鼓励。

四)落实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并结合各组所得“红星”情况进行统计。

2、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完成下表,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评组评

上课积极发言☆☆☆☆☆☆

积极与他人合作☆☆☆☆☆☆

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

“统计”教学设计【第二篇】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竞争和环保意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玩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以达到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目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93~95页内容。

教材分析

《统计》是数学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新内容,它重视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还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活动、统计喜欢喝什么牛奶、拍球比赛等,使学生在玩中体验到统计的用处确实很大。

学生分析

学生对参加活动、喝牛奶、拍球等这些生活经验都很熟悉和感兴趣,对涂色也很感兴趣,因此,选取了这些内容让学生统计,并对统计图进行涂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数据收集、比较多少也比较熟悉,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但对数据的整理、描述比较难掌握,要让学生在玩一玩、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中掌握这个知识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初步感知统计的意义和知道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环保意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示像:小朋友们自己主持班会,讨论队活动课将进行什么活动。

电脑出示配音录像:

大家好,我是帅帅。今天老师有事,让我来主持这次的班会,周三下午队活动课举行什么活动好呢?问问同学们吧。我先拿主意定下四种再让同学们民主决定。

跳绳、踢毽子、拍球、拔河这四种活动你们喜欢哪种?(同学们意见纷纷)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1.提问。

你们能帮帅帅想个办法算出哪种活动是同学们最想参加的吗?

生1:让同学们举手表决。

生2:我用画“∣”来算。

生3:用电视上的画“正”字来算。

……

2.再放录像:

帅帅:为了算得更准确性

些,我用“√”一个一个同学来算。(同学们依次报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跳绳 踢毽子 拍球 拔河

√ √ √ √

√ √ √ √

√ √ √ √

√ √ √ √

√ √ √

√ √

3.提问。

师:通过刚才的民主表决,你们认为他们会进行什么活动呢?

刚才我们说的和帅帅做的就是统计。

板书:统计

三、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图表

项目

跳绳

踢毽子

拍球

拔河

人数

2.你能不能把这些数量填到表中?学生填,展示后集体订正。

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除了用符号记录以外,我们还可以在统计表上涂颜色来表示,出示统计表。

2.教师示范:跳绳的有6人参加,我们就在它对应的位置上面数出6格并涂上颜色。(边说边演示)

3.提问:除了用数的方法外,还可以怎样给对应6格涂上颜色?(看左边对应的数字)其中每一格代表什么?(一个人)

4.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喜欢拍球的小朋最多,喜欢踢毽子的小朋友最少)

5.你能从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生1:踢毽子比拍球少多少人?8-4=4(人)

生2:跳绳比拍球多多少人?8-6=2(人)

……

五、小组合作,体验统计过程

1.为庆贺“六一”儿童节,牛奶公司将给我们每个小朋友送一盒牛奶作为节日礼物,甜牛奶、酸奶、纯牛奶、草莓奶、巧克力奶,哪种是你最爱喝的?请告诉小组长。

2.小组长用喜欢的方法将自己小组的同学最爱喝的牛奶进行统计,再汇报,教师填统计表。

品种

甜牛奶

酸奶

纯牛奶

草莓奶

巧克力奶

数量

3.分析牛奶统计表及其作用。

六、游戏,进一步体验统计的作用

1.以每组选1名同学

与1名裁判进行拍球比赛。

2.通过统计表记录的数据评选胜负。

3.小结:统计不仅可用于投票活动,订牛奶等集体订购,还可以用于各种比赛,生活中统计的作用很大。

七、拓展与实践

1.简单介绍生活中常见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播放关于少用塑料袋的宣传片录像,进行环保教育,再让学生回家统计一周家里用了多少塑料袋。并想一想日后该怎样做。

八、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在什么地方用到统计?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过到统计?

课后反思

学生对统计喜欢什么活动、喜欢喝什么牛奶、拍球比赛、涂统计图都很感兴趣。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统计确实很有用的。但在统计图涂色操作中,在对应地方涂色,学生往往会涂偏,说明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还比较差,在日后教学中还要加强。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三篇】

活动目标

1、练习7以内对应计数的表达。

2、能进行7以内数量、物体及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

3、怎强分工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重点

练习7以内对应计数的表达。

活动难点;

能进行7以内数量、物体及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

活动准备

1、“田”字形玩具架和5-7的数群卡。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3、1-7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7以内计数

1、出示5-7的数群卡:冬爷爷给我们班送来很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4本书,5辆小车、6只小熊、7个皮球。)

2、这些礼物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二、空间方位对应练习

1、冬爷爷想得很周到,他还给什么送来了一个玩具柜,我们把这些礼物放在哪儿呢?怎么放?

2、请你们用手脚来表示玩具柜上的各个格子,老师说出玩具名称,你们用动作告诉我这种玩具的位置。

3、老师用动作来表示玩具柜的各个格子,你们说出这个格子里有几个什么玩具。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教学挂图: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我们小朋友要干什么呢(给孩子读题目)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展示幼儿作业,交流评价。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四篇】

教案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教案流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了,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小班音乐教案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活动结束

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数的认识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数100以内各数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2.让学生在数物体的过程当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糖果、花生、小棒、橡皮筋若干个。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图

1.在具体情境中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大草原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参加?那咱们就出发吧!(出示课件)瞧,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小精灵聪聪和3个小伙伴在草原上玩耍。这时来了两群羊(20只),于是小精灵给大家提问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学生数完后点名回答。)

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出示课件:过了一会儿,草原上又来了许多群小羊。小精灵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呢?

在学生观察、估出小羊的只数后,请学生回答估的结果:

生1:我估计有80只小羊。

生2:我估计比20只多很多很多。

生3:我估计有100只小羊。

……

3.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估计小羊的数量。现在答案有多种,哪位同学估的较准确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只一只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师板书课题。)

数数量是100的物体

1.数100颗花生(或100块糖果、100本练习本等)。

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共同数出100颗花生等作为礼物送给“手拉手”学校的小朋友们。

2.汇报数100颗花生的数法。

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当中合作得好又数得准确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3.通过课件展示小精灵数100根小棒的方法。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地数,10个10是一百。让学生观察之后对小精灵的做法予以评价。

4.数100根小棒。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按小精灵的数法数出100根小棒。

5.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小精灵提出问题:通过数数,谁知道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观察数好的10捆小棒,同桌相互交流,概括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当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十”和“百”。

教学

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

小组合作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边摆边思考: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是三十五根呢?并说说是怎样摆的。

2.学生边摆小棒边从35数到42,当数到39时,注意让学生理解39的下一个数是40。

3.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接着从42根数到51根,教师巡视指导。

4.让学生脱离小棒,采用师生对口令的方式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5.学生同桌对口令,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之后全班接着数到七十二。

6.拍“7”游戏。

全班学生轮流站起来报数,报到含有“7”的学生不能说出这个数,只能拍一下手,反之则违规。

7.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两位数的组成

1.(出示课件:35根小棒)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点名学生回答后用电脑验证。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4.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请学生汇报汇报。

课堂作业

做练习七第二题。

1.课件出示“百球图”。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球?”

2.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数。用小精灵聪聪的话问:“怎样数比较快?”然后点名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数的方法。

3.引导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测的数对比。检验自己估的对不对,表扬估对的同学表扬。

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学生较凌乱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后数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15 96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