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再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再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用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讲灾难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学生看图,看看人们在灾难面前是如何做的?

2、再仔细读书,看看还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发生?

3、过渡:像这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场面,这种先人后己,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情景还有很多。看到这些场景,听到这些故事,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想,请同学们在空白处填写出来。

二、学生主动探索

1、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国家和社会给予灾区什么样的帮助?

2、指导学生看图。

3、我们能为灾区的人民做点什么吗?

三、升华主题:

1、请同学们看图,灾后,在各方人们的努力下,灾区变成了什么模样?

2、学生汇报。

3、揭示主题:这就教灾害无情人有情

四、举办“灾害无情人有情”的图片、照片展。

五、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并和他们交上“手拉手”的好朋友。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2

一、教学题目:

杰出的智者————孔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

2、了解孔夫子教育和道德思想以及格言。

3、了解孔子的影响,由衷的萌发出敬仰之情!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学派对后世的影响。

2、认真的学习和体会孔子的格言。

3、了解什么是“六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格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问孩子们这是哪位名人的名言?

2、阅读与讨论:

(1)、孔子的故居,山东曲阜孔庙,从最初的三间小屋到如今的有466间的孔庙。

(2)、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3)、孔子有哪些主要的成就?

(4)、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六艺”?

(5)、继续列举孔子的。格言,老师和学生相互探讨其意义和道理!

3、总结孔圣人的利与弊。

利: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开创了儒家学派。

弊: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

4、总结:

(1)、在生活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被我们成为“圣人”的孔子当然也如此。所以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错误就是一个好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孔夫子仍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也是一名伟人,他留下了宝贵又而丰富的思想遗产。

五、家庭作业:

收集孔子的格言。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2、能在成人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生、劳动和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录像《小明的一天》。

2、开心大转盘。

3、五彩链。

4、录音机、录音磁带《上学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发现小朋友们听到铃声就很快地走进教室,而且很安静地伏好了,真是不错。那我想知道,小朋友听到铃声为什么就进教室了呢?

2、学生:因为铃声就是告诉我们上课了。

二、榜样示范

1、师:对了,上课了,就应该像小朋友们刚才做的那样。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看他来了!

2、观看《小明的一天》上课时的一段录像。

3、你们喜欢小明吗?为什么?

4、是啊,小明上课眼睛认真看,耳朵认真听,动口又用心,如果你像他那样,一定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

5、小明不仅上课认真,他下课呀也很守纪律,我们一看吧!

6、观看《小明的一天》下课时的一段录像。

7、你们觉得小明下课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8、对了,小明下课玩耍之前知道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和同学玩的时候遵守游戏规则,所以玩得很开心。

9、放学了。我们的好朋友小明又是怎么做的呢?

10、观看《小明的一天》放学以及回家后的一段录像。

11、就像小朋友们刚才说的,我们放学后要及时回家,不要在外面玩耍,不让家里人为我们担心。

12、小明是一个会学习,又会玩的好孩子。其实,老师知道在我们班里,像小明这样的小朋友可多了,你们有没有发现啊?

13、学生夸自己班上爱学习、守纪律的同学。

14、课间休息:表演唱《上学歌》

三、合作游戏,体验成功

1、看这么棒,小明他呀做了一个开心大转盘,里面藏着许多有趣的题目,如果你解开了谜底,那么你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将是开心快乐的。

2、学生转动开心大转盘,抽取题目。

3、学生合作完成题目。

4、各组汇报完成情况。

(题目可以是书上的:我生病了,不能去上课,该怎么办?上课了,我要怎么做才好呢?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四、

小朋友们真是棒极了,把这么多的难题都做出来了,你们开心吗?是的,学校生活是非常有趣的。(教师出示五彩链)老师这儿准备了一条五彩链,要把小朋友的优点和进步都写上去。我希望这条五彩链上有我们班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到了期末我们一看这条五彩链会有多长,好吗?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2、进而体会到老师的爱,知道从小就要尊敬老师。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2、活动中体会到老师的爱。

教学过程:

一、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活动一:认识老师

1、观察“说说我的老师”中的两幅图。图中介绍了哪些老师,这些老师怎么样。

2、讨论:说说看,给我们上课的是哪些老师?我喜欢……

3、观察:“老师,您真好”中的三幅图,说说图上的老师好在哪里。

4、讨论:你有这样的老师吗?说说看。

活动二:采访老师

1、谁采访了教过你的老师?起来说一说他们吧!

生汇报、师补充孩子说到老师的资料如学历、平时的工作表现,展示老师取得的一些成绩、证书,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老师的了解。

2、除了教过你的,你还认识、采访了哪些老师?生汇报,师补充一些老师的简单资料如照片等。

3、他们没教过你,你是怎样认识这些老师的?

4、你还想认识哪些老师?你想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他?(让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介绍自己的老师给自己认识,到学校的园丁谱查看老师的信息,去办公室采访老师等)。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交流:“老师的一天”师:每当星期一来临的时候,老师就开始了一周忙碌的生活,你知道老师每天都在做什么吗?(让学生边看课本40页插图,边回忆老师的一天。)

2、出示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记录。(每天几节课,改多少作业,处理多少事等。)

3、讨论:你觉得老师的工作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5、教师介绍其他老师、校长、教导主任等所承担的工作,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工作尽管不同,但都很辛苦的道理。

活动三:观察老师

1、观察画面,说说老师为什么有白发了?学生明白老师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工作的内容很多。

2、讨论:说说自己的班主任每天是怎么工作的。你认为还有哪些老师的工作也很辛苦,为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即可谈教自己课的老师,还可谈其它的老师,甚至校长、教导主任等。

活动四:学会爱老师

1、开展“我为老师争光彩”的活动。先讨论:我们要怎样做,老师才会笑得更开心呢?我们的老师这么爱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呢?(不惹老师生气、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唱首歌、画幅画……),并做一做送给老师的小礼物。

2、观察“和老师下棋”“玩,我是小老师”两幅图画。说说你想和大朋友一起干什么?

3、做游戏,说悄悄话。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同桌互相说,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同学,“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诉“老师”。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下仔细观察老师一天的工作,记录下老师为我们做的工作。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5

一、教材分析

全册共分五个单元、17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不在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从开放的特点讲,教科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之本或罗列知识的清单,而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成为引发学生学习的‘引子’。从情感角度说。为加强德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本教材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形式活泼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体例特点是教科书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或称为活动内容)。各单元体列结构又分主题文字、提示语、旁边、情境对话、照片、图标、学生作品、空白框等。

二、学生分析

面对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基础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教育方法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懂得家庭责任感,之间应相互沟通、平等相待、正化解矛盾。

3、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真实的友谊,学会理解他人、尊重。关心他人。

4、感受身边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共建祖国大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五、教学措施

1、以教科书为内容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映衬学生的心灵世界。

3、侧重学生的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社会实录等教学环节。

六、教学安排

每周一个主题,穿插复习。每周大约三课时。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