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杠杆说课稿【优秀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小学科学杠杆说课稿【优秀10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杠杆的科学》 评课稿【第一篇】

张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2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亮点1、开始上课时张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黑板上画点a到线段l的垂线,然后移动点a再画点a到线段l的垂线(l需要延长)。这样不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为突破本节课画力臂这一难点铺垫。

亮点2、引入——通过钓鱼竿和螺丝刀的受力分析让学生概括出杠杆的概念,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亮点3、“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更新方法,把快乐带给学生;运用评价,把信心传给学生”张老师这一堂课的组织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整堂课学生都是在一种创造的,愉悦的,不断成功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如请学生到前面用螺丝刀起钉在木板上的钉子等。亮点4、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首先请学生到前面用螺丝刀起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并画出受力分析,然后寻找生活中那些工具属于杠杆,再到奖励一瓶汽水(必须当着所有同学用瓶起子起汽水)。整个课堂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是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收获。

3、建议。

本节唯一不足之处是后面杠杆平衡条件讲的有些匆忙,我个人认为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讲,因为3、5分钟根本完不成这部分教学。可以利用这几分钟再让学生画一些力臂,从而进一步画力臂这一难点。

小学科学说课稿【第二篇】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进行对植物的观察活动之后,进而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学生对它们的观察停留在只注意某个部分的细节,还不知道怎么样从整体到局部地去观察一个小动物。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蜗牛的过程,建构自己对蜗牛的认识。同时,培养并保持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开好了这个头,为后面对蚂蚁、蚯蚓的观察等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颜色、身体构造等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映,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

(3、蜗牛利用腹足爬行,做波浪状的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按照科学的方法饲养蜗牛,并做好观察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伤害小动物,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初步了解其外形构造,生活习性、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放大镜,记录本和笔。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提出问题。

导入:“同学们喜欢蜗牛吗?那我们就一起与它玩一会儿吧!”

预设:对于孩子来说,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设计意图:确定观察任务,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学生在和蜗牛玩的过程中,对蜗牛进行了无意的观察。

师:“同学们对蜗牛这么感兴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蜗牛有牙齿吗?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有眼睛吗?长在哪?蜗牛怎么爬的?

设计意图:我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加以梳理,形成几个问题的区域:如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壳的观察、蜗牛运动的观察等。

2、制定计划,自主探究。

师:“你们小组打算怎样观察蜗牛呀?”

预设:这时学生运用己有知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蜗牛,如:看看蜗牛身体的颜色、闻闻蜗牛的气味、摸摸蜗牛的壳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想出多种办法、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观察。进一步设计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你们小组怎样分工合作呀?”“你们需要哪些工具呀?”“怎样做才能不伤害蜗牛”等。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观察方法上,包括了用放大镜观察、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内容。在教学中,重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初步了解其外形构造,生活习性及运动方式等。在观察蜗牛运动时,引导学生“轻轻碰触”,从爱护动物的角度,这是最好的契机。

师:蜗牛这么可爱,你想和它做朋友吗?你准备怎么照顾你的朋友呢?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利用本课的学习方法继续进行观察由课内引向课外,学生掌握了本课所渗透的这种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也就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科学评课稿【第三篇】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留到课后回家完成。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五、课堂评价及时到位而又不做作,给人一种自然亲切的感觉“太棒了”“真好”等等。

《杠杆的科学》 评课稿【第四篇】

下面就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杠杆》课作如下点评:

一、教学设计。

1.知识性。

科学课的首要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除知识目标以外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也都要以知识为载体达成的。就本节课而言,关于杠杆的五要素需要必须了解的。任老师结合生活中实际的杠杆例子,请学生从中抽象出杠杆的模型,在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对杠杆的五要素加以很好的落实。

2.技能性。

本节课的重要技能是对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和杠杆五要素的识别,以及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作图技能,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板演,师生评价,生生互动的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作图技能都有基本的掌握。

3.教育性。

科学课虽不是思想教育课,但科学与情感(德育)的结合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通过引入我国古代劳力人民对杠杆的利用,提升爱国思想教育,以及埃及人民在建金字塔时对杠杆的利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

二、课堂组织。

1.情景鲜明。

本节课以用棍棒撬石块,开饮料瓶、订书机等贴进让学生身边的例子,同时让学生用笔和书本、文具盒模拟棍棒撬石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主线突出。

课堂中所有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寻找杠杆的五要素这条主线展开。

3.活动多样。

本节课堂活动包括了“学生模拟棍棒撬石头”、“读图思考”、“小组站起身讨论”、“现场打开饮料盖子”、“动上臂体验人体上的杠杆”、“学生板画力臂”等环节,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学习。

三、课堂评价。

1.及时。

课堂上,任老师几乎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生生之间的评价,最后还有教师的评价,用及时的评价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面广。

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看出,一般学生的知识面是比较广的,相互之间的评价内容往往能挖掘出更有深层意义的内容。如“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寻找的的评价,学生几乎提到了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两个力在支占同侧是方向相反,不同侧时方向相同,这些都得益于教师组织学生对评价进行评价以及反思。

3.欠实。

但在此节课中,特别是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过程中,任老师也往往为了追求“预定目标”,即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不是自己预定的答案时,在评价上就缺乏客观性和明确性,没有给学生一种明确性的答案。如关于阻力臂和动力臂的概念,第一位学生的答案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不错,当然从答案的完整性来看没有第二名学生照着课本念好,但第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值得表扬。这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分析,而不是“不同意见”再让学生回答。

四、改进建议。

1.本节课的难点在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寻找,能及怎么突破学生的前概念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间的距离,为什么要引入力臂这个概念,教师的设计上没有挖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很好的突破难点。

2.课堂上的科学用语需要进一步规范。如“动力和阻力使杠杆绕支点的转动方向相反”不能说成“动力和阻力的转动方向相反”,石头对撬棒的阻力是石头对棒的压力而不是石头的重力。

3.在时间的安排上,课堂前面部分太“紧”,学生思考、讨论的余地和机会太少,而课堂后半部分的时间又太多了,分配时间可以更合理一些。

2020年小学科学杠杆说课稿最新范文【第五篇】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省力和费力的杠杆,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小学科学杠杆说课稿【优秀10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科学教育理论:

依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采用“大胆猜测---实验研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中,每班学生均为23名,从平常接触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不强。家长和某些教师由于观念的问题,低年级时偏重于语数教学及辅导,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观察、操作。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3、学生分析:在小学六年级,儿童对周围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弄明白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对杠杆尺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等实验用品;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羊角锤撬钉子图(ppt)等8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简单操作导入。

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撬大石头的情况,请同学们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试一试家长们是怎样撬石头的?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蕴含的科学道理。

二、学习新知。

认识杠杆:刚才我们做的撬起墨水瓶的直尺,在我们农村叫撬棒(撬棍),向撬棒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杠杆”。请一个同学来讲台上示范,其他同学自己操作,教师适时分析指出杠杆各部分的名称及定义。榜书:支点、用力点、阻力点。自己在小组内指一指这三个点位置,说说定义。

三、巩固新知。

那么我们以后遇到一些简单的机械,如何判断它是不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呢?想想该用那些知识去判断呢?要求组内简单交流,教师请同学交流,其他同学谈谈想法,说说同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教师在总结说明。

四、应用所学。

出示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请同学们自己认真思考,这是不是杠杆?是,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想好后,组内讨论。教师请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学生观察的很仔细,部分学生想到跷跷板的阻力点、用力点在随时改变,教师对同学的这种观察仔细、勤于思考精神给予表扬)。

五、实际判断。

出示羊角锤撬钉子图(ppt)、老虎钳(ppt)、剪刀(ppt)等6张幻灯片,请学生判断是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先自己想,在小组交流)。教师抽小组代表逐图分析。

六、实验研究。

教师让学生试着猜测判断: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吗?带着这个猜测我们来深入研究隐藏在杠杆上的科学道理。

教师指导各组安装实验装置,叙述清楚实验要求。让各小组做实验探索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的三种情况,要求小组分工,记录好实验数据,把它填写到课本第6页的表格中。

七、数据统计。

对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

八、对数据梳理分析,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什么?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杠杆有三个重要的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理解了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这节课同学们讨论积极,能认真思考,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六人一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

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等会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

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

(1)、左右两边的钩码数一样多的,太简单了,每组只能出现一次。

(2)、杠杆尺左右两边都只能挂一串钩码,不能在一边挂好几串。

(3)、杠杆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种挂法,每位同学都要记录下来。(记录表1)。

5、指导记录方法:怎么记录呢?比如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投影出示记录方法:左边第二格上挂两个钩码,右边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

6、各组学生展开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听见音乐后,各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后,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完成讨论题(记录表2)。

7、请汇报员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要求说出各个实验的挂法,说到省力或费力时能举例说明)……如学生说到用力点上钩码数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师不能否定,可以说:是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它是省力的,老师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力点上这么少的钩码却能撬起阻力点上那么多的钩码?……再请第二位同学回答。

如别的同学没有不同意见,课件出示3种情况: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全班齐读,教师将3句话贴在黑板上)。

8、汇报第二个讨论题:你还有其他什么发现?(由好几个学生说说,可以先让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确的先说,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

9、请看我们前面做过的游戏,你能想办法移动橡皮,使这个杠杆更省力吗?(学生说了移动方法后,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移就会更省力)。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2、既然火钳是费力的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能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四、课堂小结。

1、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各类杠杆。

一、教学目标:

1、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明确支点离重点越近,杠杆越省力;反之费力。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省力和费力的杠杆。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长铁棒、体操棒、木块、老虎钳、火钳、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四人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回顾杠杆三要素。

1、趣味游戏——撬“重物”,让学生实际体会杠杆的作用。

2、利用演示ppt,复习杠杆构成的三要素:支点、重点、力点。

3、提出本课研究主题,板书课题。

(二)、主题探究:利用杠杆尺,了解其省力和费力的科学原理。

1.通过实物并结合演示ppt,认识杠杆尺的构造及其原理。

2.布置研究任务1:探究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并做好记录。

3.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始约10分钟的独立探究活动。

4.第一次汇报:展示力点钩码数大于重点钩码数和力点钩码数小于重点钩。

码数的两张记录表,比较其钩码数量的多少,明确后者比较省力。

5.布置研究任务2:将省力的记录表挑选出来,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

点到支点的线段。

6.第二次汇报:展示三张省力的记录表,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

点。

7.结论一: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近,杠杆就省力。

8.第三次汇报:展示二张费力的记录表,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

点的线段,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点。

9.结论二: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杠杆就费力。

(三)、实践深化: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1.趣味游戏——“以弱胜强”,通过对支点位置的控制,强化学生对上述。

结论的理解。

2.实践体验——用老虎钳钳断铁丝,利用ppt图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3.演示分析——“小小秤砣压千斤”,利用ppt图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4.实践体验——用火钳钳起铁块,利用ppt图片分析其费力原理。

5.小结:杠杆工具的省力或费力,与其用途有密切关系。

(四)、延伸课外:调查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

小学科学教案《杠杆的科学》【第六篇】

一、教学目标:

1、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明确支点离重点越近,杠杆越省力;反之费力。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省力和费力的杠杆。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长铁棒、体操棒、木块、老虎钳、火钳、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四人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回顾杠杆三要素。

1、趣味游戏——撬“重物”,让学生实际体会杠杆的作用。

2、利用演示ppt,复习杠杆构成的三要素:支点、重点、力点。

3、提出本课研究主题,板书课题。

(二)、主题探究:利用杠杆尺,了解其省力和费力的科学原理。

1.通过实物并结合演示ppt,认识杠杆尺的构造及其原理。

2.布置研究任务1:探究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并做好记录。

3.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始约10分钟的独立探究活动。

4.第一次汇报:展示力点钩码数大于重点钩码数和力点钩码数小于重点钩。

码数的两张记录表,比较其钩码数量的多少,明确后者比较省力。

5.布置研究任务2:将省力的记录表挑选出来,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

点到支点的线段。

6.第二次汇报:展示三张省力的记录表,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

点。

7.结论一: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近,杠杆就省力。

8.第三次汇报:展示二张费力的记录表,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

点的线段,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点。

9.结论二: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杠杆就费力。

(三)、实践深化: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1.趣味游戏——“以弱胜强”,通过对支点位置的控制,强化学生对上述。

结论的理解。

2.实践体验——用老虎钳钳断铁丝,利用ppt图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3.演示分析——“小小秤砣压千斤”,利用ppt图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4.实践体验——用火钳钳起铁块,利用ppt图片分析其费力原理。

5.小结:杠杆工具的省力或费力,与其用途有密切关系。

(四)、延伸课外:调查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第七篇】

《杠杆的科学》是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的第2课,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并且通过杠杆尺的实验,来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本课我加强了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学科学,尽可能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整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而我们科学的教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因此在第一部分的教学时,我先呈现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让学生判别这两种杠杆,它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又出示了羊角锤拔钉子、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杖,让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不是杠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老师的引导,再加上一些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判断,并说理由。

本课的重点部分是最后一个环节杠杆尺的研究实验,由于有了前一年上课的经验,我在实验前加强指导,强调:

1.暂时规定把杠杆尺左边挂的钩码,看作是重物,当作阻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阻力点的位置;右边挂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用力点的位置。

3.我们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并且演示。

4.尽量挂出更多的平衡。有了这些实验前的指导和提示后,学生实验效率明显大大地提高了。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出示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最后在拓展运用时,我又再一次地出示,并且问学生:他们是属于什么杠杆呢?为什么?让学生马上用课上所学进行判断并作出解释,不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心得体会【第八篇】

第一段:引入杠杆教学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杠杆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本文将围绕小学科学杠杆教学展开讨论,分享我在杠杆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杠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解释杠杆教学的基本原理)。

杠杆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经验的教学模式。在杠杆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与传统的教师导向教学相比,杠杆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1.设计情境引发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学习引导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践活动或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促进交流: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4.巩固知识转化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并引导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科学杠杆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首先,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其次,杠杆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潜能。此外,杠杆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五段:小学科学杠杆教学的改进与展望(对杠杆教学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在小学科学杠杆教学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更好地平衡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等。未来,我希望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杠杆教学的实践策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五个段落的论述,真实分享了小学科学领域中采用杠杆教学的心得体会。这篇文章的结构紧凑合理,论述内容也切中主题,使读者对小学科学杠杆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小学科学评课稿【第九篇】

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整体设计比较合理,注重学生的探究研讨。

2、开头简洁。

从对学生见过的青蛙导入,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观察讨论,在进行比较整理;

“北极狐和红狐”、“家猪和野猪”、“鲫鱼和金鱼”等对比,都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发现其中的区别,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

4、联系当前的环境问题。

科学教学目的是什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外,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次教学有了这个延伸。

建议改进的地方:

关键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目标;

动物的哪些身体特点适合它们的生活环境,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确的提出来。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寻找同种动物的不同身体特征,就不会出现后面汇报中动物的生活习性的问题了。

小学科学说课稿【第十篇】

《动与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七课,该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一)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二)设计特色。

围绕"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的这一焦点,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vcd进行师生对话。

(三)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

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课开始时,我就提出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这时我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多媒体vcd《汽车的运动》(动画片)让学生观看,看完vcd,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更浓了。

2、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让学生默看课文中"荡秋千"这一部分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同学来讲,秋千的男同学对于自己来讲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是静止的,是将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判断者自己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接着我又播放vcd《汽车的运动》,让学生再次熟悉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

3、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就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播放多媒体vcd《奔跑中的狗》,让学生判断vcd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又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分析课文中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最后让学生分析电风扇工作时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vcd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我也感到,跟采用传统手段教学相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轻松。

16 286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