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案设计【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扁鹊治病》教案设计【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扁鹊治病》教案设计【第一篇】

一、说教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1篇课文《寓言两则》的第二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选编这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二、说教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阅读实践中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朗读能力,读写结合,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和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三、说学法

1、着重让学生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特征,体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态度变化。

2、《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朗读、分析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意。

四、说教学设计

1、出示课题并质疑,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2、分析课文共分为四个环节: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体味寓意、拓展。其中精读课文和体味寓意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3、《扁鹊治病》一文中主人公有两个:扁鹊和蔡桓公,课文讲了扁鹊劝蔡桓公治病的过程,侧面反映了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蔡桓公的态度越来越差。以扁鹊劝的越来越急为线索。从再三劝说到跑了,其变化的关键在于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以致无法医治。因此,教学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解课文的,而是从“劝”入手,从扁鹊的言行中去体会蔡桓公病情的发展过程以及扁鹊的着急,牢牢抓住了文本的矛盾冲突,把扁鹊的对蔡桓公的态度和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矛盾激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期待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5、 结合人物身份、个人生活经验,品读扁鹊和蔡桓公各自表现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征,体会人物心理想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设计自由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理解、体会句子,从而把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理解、体会句子的过程也就是指导朗读的过程。

6、设计如果你是蔡桓公你会怎么做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寓言故事的寓意。

7、设计小练笔,读写结合。目的让学生能把说和写统一起来,把想说的通过笔写下来。

8、板书设计,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态度,清晰地展示了课文内容。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扁鹊治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质疑

1、出示《扁鹊治病》

2、看了题目你想问些什么呢?

学生提问教师补充(扁鹊是谁?他给谁治病?治病的结果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词语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

(1)扁鹊是谁?

(2)扁鹊给谁治病?

(3)、治病的结果怎么样?

(多媒体出示)

2、  教学词语(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领读)

3、  交流

a、  扁鹊是谁?(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叫名医)

从课文哪里可以找到,第一自然段。(齐读)

老师这里有一些扁鹊的质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出示)

b、扁鹊给谁治病呢?(蔡桓公)板书:扁鹊,蔡桓公。指导书写“蔡”

并介绍蔡桓公(多媒体出示)

c、治病的结果怎么样?(蔡桓公死了)

三、精读课文

1、扁鹊发现蔡桓公得病了,扁鹊是怎么做的?(想为蔡桓公治病,想劝他治病)

(扁鹊劝的话是什么呢?一共劝了几次呢?)3次,板书(三劝)同学们自己在书本上找一找,划一划。想想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扁鹊在劝蔡桓公呢?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扁鹊的话

我们再读一读你还能读出什么呢?

教师引导:找关键词体会(我们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扁鹊劝的一次比一次厉害)

4、扁鹊虽然劝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蔡桓公是怎么样的态度呢?(不相信,不听劝告)

(多媒体出示)

a、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c、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d、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5、当扁鹊说出蔡桓公身上有病时,蔡桓公说——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6、那么,在扁鹊走后,蔡桓公又是怎么对左右的人说的?“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7、从这里可以看出,蔡桓公听了扁鹊说他有病的话,是怎么样的呢?(不相信)

8、虽然扁鹊劝的一次比一次急,但是蔡桓公态度比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呢?(越来越不高兴了)(板书: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

9、大家想想,此时很不高兴的蔡桓公大约会想些什么?非常不高兴的蔡桓公有会说些什么呢?

10、所以,第三次见面后,扁鹊会“连忙退了出来”连忙是什么意思?扁鹊为什么要连忙退了了出来,他在想些什么呢?

11、明知蔡桓公不会相信自己,可是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要求为他治病,但是蔡桓公并不听他的。那么,第四次,扁鹊是不是也继续要求为蔡桓公治病呢?(没有。跑了。)

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多媒体出示)

12、想一想扁鹊看了几眼蔡桓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13、(蔡桓公的病已经太严重,没法治了。我还是赶紧走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扁鹊才会跑掉了。

四、体味寓意

1、因为对扁鹊的不相信,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扁鹊为他治病的请求,等到深入骨髓的时候蔡桓公相信扁鹊的话了吗?那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相信了。

2、可是,来得及吗?

3、所以,如果我们是蔡桓公的话,应该怎么做呢?(一开始就治疗)

4、如果平时我们有了小病,医生给我们指出了,当然应该(马上治疗)。

5、同样的,如果我们身上存在一些过错、一些毛病,如果有人给我们讲出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呢?(改正错误)

6、因此,通过这则寓言,我们学习到了什么道理呢?

7、总结:有了小病,应该及时治疗;有了过错,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可不能当蔡桓公,想要后悔的时候来不及了。

五、拓展

1、请同学们试着来看看这个小题目: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你想对病重在床的蔡桓公说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劝           不相信

劝           很不高兴

劝           非常不高兴

跑           相信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等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扁鹊治病》。板书,齐读。

二、学习生字

1、“扁”和“鹊”是要求我们掌握的生字,看到“扁”,你会想到哪些字?(编、遍、蝙、骗、偏、篇、翩……)

师:看来,扁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哪里学要他,他就毫不犹豫地去帮忙。你怎么记住“鹊”?(爱惜的惜竖心旁换成鸟字旁,错、蜡)通过预习,你知道扁鹊是什么人?让我们把名医的名字写一遍。

2、其他生字预习得怎样?出示:肠胃汤药敷烫蔡桓公理睬几剂比较学习“肠汤烫”和“睬菜踩”,教写“蔡”。

(根据学生基础差,学生字困难,尤其是形近字分辨不清,考试失分情况,教学时尽量细致些,教会他们识字方法。但是对于“通过预习,你知道扁鹊是什么人?”这一问题,可能太开放了,学生受老师刚才的“乐于助人”一词影响,也答他是乐于助人的人。而我的本意是让他们答“名医”。于是,我马上换成“扁鹊是做什么的?”才比较准确。)

三、初读课文

1、同伴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同伴纠正。

2、指名分段读文,正音。其余同学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浏览课文,课文讲扁鹊几次见蔡桓公?分别是哪些段写的内容?(共四次。第一次:第1—2自然段第二次第3自然段第三次第4自然段第四次第5自然段最后一段写结果。有明显的时间标志)

(初读课文,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比以前进步,还用上“三番五次”而“几次见蔡桓公”这一问题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条理,便于下一步教学。)

四、理解课文

(一)、第一次

1、指名读1—2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扁鹊和蔡桓公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导朗读(尤其是蔡桓公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

(问题给了学生,学生不知怎么回答,只好换成“你认为扁鹊(蔡桓公)怎样,从……看出”,这样的句式便于学生回答,以前学生回答问题很简单,不会接着阐述,经过训练,学生会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了。此时,学生通过谈体会明白,扁鹊真是技术高超,在大王身边站了一会儿就看出大王有病。二蔡桓公根本不相信扁鹊的话,不听他的建议。为了解寓意已经做好铺垫。)

(二)、第二次

1、指名读第3自然段,边听边想:假如你是扁鹊或者蔡桓公,你是怎么想的?

2、师采访扁鹊:大王根本不相信你,你为什么还来?

3、采访蔡桓公:您为什么很不高兴?不理睬扁鹊?

(让学生进入角色,谈谈心里想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此时,学生已经了解到:蔡桓公不听扁鹊劝告,病已经严重些了。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引导下,有些同学思维活跃起来,用上广告词: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比喻句:力大如牛;夸张句:力举千斤,一顿能吃一头牛……)

《扁鹊治病》优质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材简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1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会认“蔡”等4个生字,会写“扁”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3、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难点:

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病历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活动过程:

一、图片质疑,引入课题

1、(出示听诊器图)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听诊器)

在一百多年前,聪明的法国人雷内克发明了最原始的听诊器,它可以通过静听病人的心跳来诊断病人的病情。然而,你们知道吗?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智慧的中国人秦越人就独创了一种跟听诊器的作用类似、并沿用至今的诊断方法——切脉。(出示切脉图)

2、师:了解秦越人吗?(指名说)秦越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借用了上古神话里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相传中医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是扁鹊发明的。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关于扁鹊治病的寓言故事。(板书:扁鹊治病)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师:你们看,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们排着队来了,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排队?指名说,指名读。

Biǎn cài wèi cháng tāng tàng

扁 蔡 胃 肠 汤 烫

cǎi jì què

睬 剂 鹊

3、(出示生词)师:现在难度升级了,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说,齐读。

扁鹊 蔡桓公 肠胃 几剂汤药 敷烫 理睬

4、师:请同学们把目光再次送给课题。刚才我们已经读了一遍课文,我们知道,课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谁能在课题的基础上说一说你刚才读懂的内容。

(扁鹊给蔡桓公治病;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公,说蔡桓公的皮肤上有点小病,劝他治病,蔡桓公不听,不让扁鹊给自己治病,他的病越来越重,结果就病死了。)

5、教师总结学习方法:从课题入手,可以帮助你总结1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叫课题扩展法。

三、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1、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的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先不要下结论,事实胜于雄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立几个调查小组,来调查一下事实的真相。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填写扁鹊专用诊笺。

3、师:我这个大组长也作了一份记录,你们看,从记录上看,你看出什么?(蔡桓公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4、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师范读,师:同样是劝说治病的句子,你觉得老师在读这三句话时有什么特点?(一次比一次快)指名读。

(2)师:如果让你在这三句话的前面加上一个词语来概括扁鹊在劝蔡桓公治病时的心情,你会填什么?(诚恳地、焦急地……)

(3)指名读,齐读这三句话。

5、学到这里,你觉得对于蔡桓公的死,扁鹊还应该承担责任吗?指名交流。(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是,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拒医,直到病情加重,无法医治而亡。)

6、采访蔡桓公:您临终前有什么话要告诫您的子民吗?

四、课文小结,揭示寓意

1、师: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是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2、老师有一副对联要送给蔡桓公。上联是:悔不听神医扁鹊金玉言。下联是:叹桓公吃亏丧命在眼前。横批是:防微杜渐

3、还有很多的俗语格言也都是讲这个道理的(课件出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出示图片)师:这些同学也有病,你诊断出来了吗?指名说。

2、小结: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看来你真的把课文读懂了!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原名叫《扁鹊见蔡桓公》,选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名著《韩非子》,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

《扁鹊治病》的教案【第四篇】

设计意图:

这是1篇寓言故事,内容简明,但道理深刻。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帮助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导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新词,会写9个生字。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古代医生扁鹊的故事,想-§ 听吗?

2.出示故事,师读,生听。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3.指名汇报。

4.交流扁鹊资料:课件出示幻灯片1扁鹊图片,介绍扁鹊。

5.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画自然段的的序号。

2.检查认读词语:(幻灯片2)

(1)检查正音:蔡桓公敷烫肠胃几剂汤药骨髓

(2)相机指导书写:汤肠

(3)检查读文,理清课文思路。(读带有“拜见理睬无能为力医治”这四个词语的句子。)

3.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幻灯片3:借助关键词语概括)

三、全文质疑,品读句子,感悟人物

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问题要问吗?

2.质疑归纳。

3.理出需深入追究的问题。

四、深入读文,追究原因

1.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原因。有这样的名医伴随,蔡桓公怎么会病死呢?读课文找原因。

2.指名汇报。

3.明明是有法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幻灯片4)究竟是什么要了蔡桓公的命?仔细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批注原因。

4.指名汇报。

5.小结:我们发现原来是蔡桓公的不听劝告和固执己见要了他的命。(板书: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五、穿越时空,体会寓意

1.面对这样一个蔡桓公,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幻灯片5)(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指名说。

3.春秋战国时期,好多辩士都喜欢讲些故事或引用熟语来劝说,你能在刚才的发言中用上一句这样的熟语对他说说吗?(幻灯片6)

六、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2.指名说。

3.课文学到这,你觉得这个故事可信吗?追究寓言的价值。

4.感受寓言故事的体裁特点。

5.借韩非说寓言的寄托性。

6.如何去读懂一则寓言故事,故事本身只是一个跳板,我们要学会借故事去明白寓意。每则寓言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引导自读寓言故事,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7.小结。

七、布置作业:(幻灯片7)

1.推荐阅读《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三人成虎》等等。

2.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扁鹊治病》或自编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不听劝告

固执己见

扁鹊蔡桓公

(善听意见及早改错)

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以故事为主题,编排了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执教的《扁鹊治病》是本单元第2篇讲读课文,这是1篇寓言故事。故事写了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请求为他治病,而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拒绝治疗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以致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剧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有问题及时改正,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堂课的设计力图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并联系有关词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感受寓言的特点。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并在学生自主读文后,以词语为抓手,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与此同时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从而突出了重点。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扁鹊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由此引发“为什么有扁鹊这样的名医,蔡桓公还是病死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自主探究,在深入研读中最终明白:“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是蔡桓公丧命的根本原因,突破了难点,使体会寓意,水到渠成。

从课堂与孩子的互动交流来看,教学的设计还需改进,这要求教师具有更高层面的对课的把握,才能使课堂更具创新、更有活力。

16 1645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