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课后练习(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月光曲》课后练习(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花生的图片,搜集关于作者许地山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语。

2.搜集关于花生的资料。

《月光曲》课后练习2

师: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

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众笑)

生:因为它没有歌词。

师:那么你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

生:没有歌词的歌曲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了。

生:没有歌词的音乐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的音乐,“音乐”这两个字还不合适。

生:我觉得是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曲。

师:乐曲,对。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来演奏的那叫什么?

生:曲。

师:这个“曲”字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ū)。谁能按“曲”(qū)来组词。

生:弯弯曲曲。

师:弯弯曲曲,对不对?

生:对。

生:曲水流觞。

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讲王羲之《兰亭序》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师:还有吗?

生:曲折。

师:对,还有吗?我再组一个吧。行不行?

生:行。

师:曲服,决不曲服。(生有说对,有说不对)

师:那是哪个“曲”呀?

生:应该是屈原的屈。

师:对,咱们绍兴的同学不愧是历史名城的人,组词都用历史名人在组词。好,《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讲谁的?

生:贝多芬。

师:贝多芬是什么人?

生:他是一位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的一位音乐家。

师:是个什么样的音乐家?

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怎么知道他著名?

生:我以前从书上看到过。

师:今天的书里有吗?

生:有。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今天的书啊?今天的书是怎么说的?

生:今天的书上说的是“一百多年前……”

师:我就要能说明“著名”的那一点。

生: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师:对了,是他谱写的乐曲很著名,当然他也就著名了。这篇文章说的是他的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我们刚才说的是课文的第一段,是吗?

生:是。

师:那咱们挺痛快,把第一段已经学完了对不对?

生:对……不对。

师:你说第一段没学完,你读读第一段,大家听一听还有哪儿没学?(一学生读第一段)

师:大家听出来没有,刚才哪儿没讲?都讲了没有?

生:都讲了。

师:整篇文章是写他谱写《月光曲》,那整个课文还有哪一段和他描写《月光曲》的过程没有什么关系?

生: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他说最后一段和谱写过程没有关系。那么他弹完钢琴,飞奔回客栈,连夜写下来曲子,这个曲子叫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干嘛飞奔回客栈,还要连夜写下来?

生:因为他当时有了灵感,如果第二天写的话,灵感就没有了。

师:“当时有了灵感,”就回去创作了?不是这样吧?

生:因为我们俗话说,“趁热打铁”他是趁着灵感还记着,如果明天,灵感消失了,那就不可能把它记下来了。

师:“灵感”这个词这样说不太合适。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按你这么说,他刚才弹的曲子不是他心里早已有的?

生:对。

师:临时弹出来的,对吗?

生:是。

师:所以他赶紧回去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他回去做的只是个记录过程,而不是创作过程是不是?

生:是。

师:是不是现在我们把最后一段也学完了?

生:是。

师:哪儿还没学完,再看一看,学完没有?

生:学完了。

师:我们这两段课文学得真痛快!好了,你们把还没学的部分好好读一遍。注意,我让大家读书,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很简单,但也很难。我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思考,读完了就有话想说,想压你也压不住。有这种激情,才是最好的阅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生:能。

师:一边读,一边准备一下要说什么话。开始。(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

生:读完了。

师:想说站起来就说,不用举手。

生:我读了第二段到第九段,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大自然的伟大音乐家。

师:你怎么看出他热爱大自然了?

生:因为他谱写了《月光曲》是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第九段里有明确的说明。

师:你的认识超过了我的认识,非常好。谁还讲?

生:我从第九段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我还知道了……

师:(打断)你先等一下,你说你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能不能再谈具体一点?

生:是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好吧,接着讲。

生:我从第二段到第九段还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我还知道了贝多芬非常热爱同情可怜人,他是名人,却不要钱为一个穷苦的人弹琴。

师:好,还有吗?

生:课文第三节的最后一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一句是姑娘说的,其实她不是“随便说说”,她是为了安慰哥哥,不让哥哥内疚而说了“随便”。这说明妹妹很懂事,对家里的处境也很清楚,表现了兄妹互相关心的情感。还有我想给刚才那位同学补充一句:第九段不仅仅写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它写了大海从平静到波涛汹涌。这一段是皮鞋匠的联想,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写出了贝多芬琴声的优美和穷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

师:好,好。谁还想说就快点。

生:我读了这篇课文,从第三节可以看出盲姑娘十分懂事,因为她想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会,可是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很昂贵,我们家又穷所以买不起。从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很懂事。

师:好的,但没说太清楚。

生:我想说的是,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他不嫌贫爱富,他身为一个高级音乐家,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却义务为盲姑娘弹自己写的曲子;第二是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她不但爱音乐,还十分懂音乐。所以贝多芬要为她弹曲子。

师:非常好。

生:我读懂了(读)“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我觉得这一句是分两部分来写的。第一部分是盲姑娘对贝多芬的弹琴的评价,说他弹得十分纯熟,还有感情很深;第二部分写了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还十分懂音乐,她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师:你们说的把我要讲的都说完了,那这堂课就别上了。好,同学们注意,下课!(学生不动)我打算要讲的你们都说了,那不是该下课了吗?我再讲是不是多余了?下课,起立!(同学们起立)哎呀,我又想起来了,先坐下。(众笑)我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提一提呢?

生:课文第七节他说:“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贝多芬没有承认自己就是盲姑娘所说的贝多芬先生,他为什么不肯承认呢?

师:你的意思是贝多芬应该这个时候站起来掏出一张名片来给她,(众笑)也就是说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是吗?

生:对。

师:但他没有亮明,为什么?那你就带着你自己的这个问题来听讲。看能不能明白,如果最后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你就站起来再问我,好不好?(生点头)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首还要弹一首?

师:是啊,弹一首行了吧?为什么还要弹一首?谁还有问题?你们没问题了,我可有问题。让不让我提?

生:让。

师:这1篇文章的题目是《月光曲》,我备课的时候读了半天,刚才你们也说了半天,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阿拉文库☆)呢?

生:第九节。

师:那是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他是通过写兄妹俩的想象,来写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非常好。皮鞋匠和盲姑娘联想到了这个景色,所以我认为他在从侧面来写这个《月光曲》。

师:我还是没有听清。你没有解释得太清楚,谁能解释清楚给我听?

生:他写大海,是写《月光曲》的意境,就是说他在即兴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兄妹俩想象到的意境,所以这也是说他在写这首曲子。

师:你是说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是《月光曲》的意境。我连《月光曲》的旋律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它的意境呢?比如有的文章写弹一首曲子,他就写这首曲子是多么高亢,多么低沉,节奏是什么样的。有的还要比喻成什么“莺鸣空谷”、“珠落玉盘”等等。这些都一定要说的。这1篇呢,我什么也没看到,曲调怎么样,节奏怎么样?

生:我从第九节上,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开始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后来霎时间洒满了月光,最后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没听懂,这还不是在写月光和大海吗?——不过,我也听出你们的意见了。你们都认为第九节是讲《月光曲》的曲调的,对吗?

生:对。

师:那么你们把第九节很有条理地读一下,然后讲给我听,我才能明白。现在自己看第九节,想朗声读就朗声读,想默读就默读,想互相读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读都可以。读完了讲给我听,开始。

(学生开始以不同方式读文)

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

师:谁能说给我听?

生:我觉得(读)“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优美。

师:你能不能概括一下你刚才读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情景?

生:就是讲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

师:月亮升起来,还有吗?

生:就是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等等,现在月亮升起来了,(板书“月亮升起“)后面呢?

生:(读)“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

师:没到那么远吧?你先思考一下,另一位同学接着讲。

生:应该是月光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师: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还有一个词呢?

生:霎那间。

师:你把这一段读一下我听听。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

师:洒满了银光以后整个海面上是什么样?有一个词,是什么?

生:微波粼粼。

师:我不会写这四个字,你帮我写吧。(一学生上前在“月亮升起”后写“微波粼粼”)谁还接着说?已经告诉我了,月亮升起来了,大海上波光粼粼。接着往下解释,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

生:后来“海面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那月亮跑哪去了?

生:月亮……

师: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读。

生:应该是(读)“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师:你的意思说现在月亮升高了,接着往下说,穿过微云以后呢?

生:(读)“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是不是月亮和大海都产生了变化?

生:对。

师:(指板书)这里是月亮刚刚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刚才说的是什么样的啊?

生:月亮升起。

师:我再写个“月亮升起”?

生:越升越高。

师:谁越升越高?

生:月亮。

师:那怎么写啊?月亮越升越高,我只要四个字。

生:月亮升高。

师:对,海面上怎么概括?

生:海面上波涛汹涌。

师:不对,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是不是这两句呀?那这两句用四个字能概括吗?

生:刮风起浪。

师:也可以,但不太美。

生:狂风巨浪。

师:这风有点太大了。(笑声)

生:刮风卷浪。

师:能不能这么说,风怎么样?

生:卷。

师:卷什么样的浪?

生:巨浪。

师:对了,“风卷巨浪”这四个字多好呀!把两个意思都说了。(板书“风卷巨浪”)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概括成“风卷巨浪”行不行?

生:行。

师:(对一学生)你去把“月亮升高”写在“风卷巨浪”的前面。(学生上前写)再往下看,还有吗?后面月亮怎么样呢?大海又怎么样呢?说不来的“使劲”读一读,谁把皮鞋匠看他妹妹后面那一段读一读。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大家一起来读。接着我的话来读“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生:(读)“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现在月光怎么样了?

生:照耀。

师:大海怎么样了?

生:波涛汹涌。

师:谁来写这八个字?(一学生上前写)既然海面是这样变化的,你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这个变化读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开始。

(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谁愿意读“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这一点儿?谁接着他读“月亮升高,风卷巨浪”这一点儿?谁读“月光照耀,波涛汹涌”这一点儿?(三个学生站起来)一个人读完下一个接着读。大家听一听他们三个读得有没有变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风卷巨浪、波涛汹涌。开始。(三个学生分别读这三段话)

师:大家一齐来读,我给你们打上拍子,你们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我的手势,我怎么指挥你就怎么读。咱们看看读起来有意思没意思。预备,起!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随机给予指导)

师:这回谁起来再读?谁读第一层?没有发过言的举手,已经发过言的先放下手。(教师让三个学生站起来)开始。(三生分别读)

师:太好了,谁还想读?(一女生站起来)你现在先挑一层,这三层随便你想读哪一层,读完了,你想和哪位同学挑战,你就点他的名。(女生点了姓赵的同学)好,你先读,开始。

女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赵生也读这一层与她比)

师:满分是五分,全体同学用你们的手给女生亮分。

生:五分。

师:五分,好,给第二个同学亮分。

生:五分。

师:也是五分,很好。都读得不错。谁还想比?还有两个名额。(指一举手的学生)随便读一段,谁敢应她的战?(马上有一男生站起来)好,开始读。

女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涌过来。”(男生重读这一部分)

师:两个人都读得不错,还有一个名额,谁来读?(又一女生站起,另一男生站起应战)

女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男生重读)

师:两位同学读“波涛汹涌”真的波涛汹涌。前面看见妹妹恬静的脸,读得很温柔。这位男同学读得也很温柔。(众笑)好啦,大家读得也不错,讲得也不错,但我还是不明白,我说《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我找不着。你们告诉我,这儿(指板书三层)写的是月亮和大海,这哪是《月光曲》呀?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因为它是用语言文字来代替这个《月光曲》的。

师:噢,代替了,那《月光曲》就是:(唱)“月亮升起……”(众笑)

生:不是,不是,它的旋律,用语言文字来表示它的旋律。因为课文不可能把《月光曲》整一首的谱子写下来,要是那样的话,我们不用学《月光曲》了。

师:成音乐课了是吧,他的话解释清楚了吗?

生:没有。

师:非常遗憾,没讲清楚,谁能帮我解释清楚?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师:你光这么说不行,我知道波涛汹涌是“轰隆、轰隆”的非常大的海浪,我知道它的声音很大,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支老师,黑板上都写的是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海。

师:对呀!

生:那我们可以联想到月亮是很……

师:(打断)你想怎么联想就怎么联想?不对。我还可以联想到我小时候,我妈妈生气了,一开始不太厉害,到后来揍了我一顿。(众笑)我还可以联想到这个呢。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我觉得它第一层的意思是说《月光曲》的第一段非常柔和。它……

师:(打断)你怎么认为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我还认为我妈妈刚刚生气呢!(众笑)你说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不行呀,你怎么来证明呢?好好读书,再把第九节好好看一下。(学生各自看书)

师:想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

生:不是,是联想。

师:谁的联想?

生: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师: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

生:他们是听了贝多芬弹的乐曲后联想的。

师:那听他的曲子,脑子里就出现了这种情景,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噢,谁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

生:我觉得他们是听贝多芬的曲子听得十分投入,脑子里才联想出这番景象。

师:噢,我明白了,这回你们算给我讲明白了。(指板书)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时候,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下吗?是快呢,是慢呢,是轻呢,是重呢?

生:我觉得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很柔和的。

师:很柔和,(板书“柔和”)还有什么呢?

生:然后到……

师:(打断)等一下,光是柔和吗?

生:还有比较缓慢,宁静。

师:比较缓慢,徐缓。(在板书“柔和”后面写“徐缓”)后来呢?

生:后来到风卷巨浪的时候,它的曲调声音应该响起来了,速度也加快了,声音从柔和变成高昂了。

师:不到高昂吧,有劲没劲?

生:有劲。

师:对,有力了。(板书“有力”)

生:最后是高昂。

师:最后是高昂,(在“有力”下写“高昂”)还有吗?(指“有力”的后面)节奏呢?

生:加快了,速度快了。

师:节奏加快了,(在“有力”后写“快速”)这儿呢?(指“高昂”后)波涛汹涌了。

生:波涛汹涌应该是更加快。

师:更快了,情绪激荡了!(在“高昂”后写“激荡”)我们写这一个词行不行?浪花在激荡,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那么谁能从头到尾地,系统地帮我解释一下,使我能更加明白?我先说个开头,你接着往下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谁接着往下说?

生: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一个音乐(指板书“柔和、徐缓”等)引起了如此联想,(指板书“月光大海”等)对吗?

生:对。

师:这是咱们猜想的,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师:听过没有?

生:没有。

师:咱们试试,看咱们研究得对不对。不过我想,贝多芬是那么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乐曲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么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然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可能不可能?

生:可能。

师: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也有低沉的波谷是不是?

生:是。

师:这样呢,就使他的乐曲旋律更丰富了,咱们听一听。(教师播放《月光曲》录音带,并配合音乐节奏打拍子,同时根据旋律的变化,指向板书相应内容)咱们先让贝多芬休息一会,就这么一段你们听出来没有?

生:听出来了。

师:基本上是(指板书)这么一个旋律变化是不是?

生:是。

师:咱们下课以后再仔细听。这个问题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弄明白了,谢谢大家!经过咱们的一段研究,讲清楚了,但是我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刚才你们说贝多芬非常同情穷苦人,所以他就创作了这首曲子,弹了一首又一首。第二首就是《月光曲》了,是吧?

生:对。

师: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你先告诉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哪儿去找根据?

生:应该是到四、五、六、七、八段去找。

师:四、五、六、七、八段,第二、三段没有事了?

生:第二、三段,它是讲……

师:你们从第二段开始读一读,看看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它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第二段到第七段都是在写他和盲姑娘兄妹认识的过程,开始是怎么回事,后来是怎么回事,最后是怎么回事,你看明白了,再讲给我听。可以互相研究。(学生读文)

师:时间到了,大家休息一会,咱们先下课。

设计说明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落花生》一文正是落实这一教学理念的范本,因此,本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在反复的朗读中,重点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注意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月光曲》课后练习4

这是1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教学片段: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段对话。(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你认为他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盲姑娘渴望听到自己的曲子。

生:贝多芬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和渴望,听自己弹一首曲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参加自己音乐会是有苦衷的,她在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你认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贫寒,买不起票,没有机会亲自听贝多芬弹琴。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的?

生:他们家点的是蜡烛,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钢琴也是旧了,说明他们家家境贫穷。

生:盲姑娘的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两个“太”让我感到了他们家境贫穷。

师: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学生读。)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想听贝多芬弹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她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家里穷听不到贝多芬弹琴而难过。

生:这里的“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是“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的情感。(师建议把“压抑”改为“掩饰”。)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一种难以抉择的情感,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他家境贫寒,不想再给他哥哥造成负担。(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案例评析:

从这节片段中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情感弥漫在整个课堂,简直是把语文的“人文性”发挥到了极致。教学的视角巧妙而别致,让我们领略了老师的匠心独运。

一、从贝多芬的角度走进盲姑娘的内心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蒋老师没有说:“读一读想一想盲姑娘心里在想什么?”,那样的话就使学生站在了第三者的角度,会使语言的体会、感悟直白而平静,课堂上就缺少了情感的流淌,缺少了心灵的交融和碰撞。课堂上蒋老师让学生体会“贝多芬此时会听出什么”,一下子把学生拉到了那个小茅屋的窗前,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是在把自己当成贝多芬来听盲姑娘的话,学生仿佛看到了清幽的月光,仿佛听到了盲姑娘轻柔而又充满向往的话语,听到了盲姑娘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贝多芬(此时实际就是学生)感动?情动而辞发,学生在讲述贝多芬的感受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动啊!

二、设身处地,走进贝多芬的心

这个环节的作用是双重的,学生在走进盲姑娘的内心的同时,也在把自己与贝多芬融合起来,从而走进贝多芬的心,在听楚盲姑娘的善良的基础上也感受到贝多芬“让自饥的音乐为穷人造福”的志向,和对盲姑娘深深地敬意,贝多芬此时感动正是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奏一曲的原因。学生此时几乎把自己当成了贝多芬,内心受到了一次人间美好情感的洗礼。

《月光曲》课后练习5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课文可以分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简单地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这段的最后一句"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二段(2——10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这段是教学的重点段,训练重点就体现在这一段;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本段可分为三层,其中第二层(3——9段),写贝多芬走进茅屋里,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这部分内容是文章的重点,同时也有一些使学生难理解的句子。首先介绍了当时的环境。"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突出了月光的明亮。"月光照进窗子来",驱走了茅屋里昏暗陈旧的景象。"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周围的环境是那么静,那么美;穷兄妹俩又是多么纯朴,多么可爱。贝多芬触景生情,激发了创作的激情。"借着清幽的月光",贝多芬"按起琴键",创作了《月光曲》.

关于《月光曲》的内容是借皮鞋匠的联系表达出来的。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海面上的景象发生了变化。"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浪涛汹涌的大海",说明了音乐的节奏有了明显的转换,贝多芬此时想到的是穷兄妹俩的处境,心里十分不满,他要用自己的音乐表达出这种心情。

二,教学策略

1,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可让学生分别画出两次为盲姑娘弹奏曲子的有关句,段,再指导学生抓住贝多芬开始在小路上"散步", 而后来"飞奔"回客店的原因。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学习第9自然段时,可与美术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想象课文中有关段落所描绘的情景,有条件的班级可适当播放《月光曲》,边听边想象,感受意境,体会贝多芬此时的情感,完成思考练习的第3题。学生的感受只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朗读这一自然段的基调,时而轻柔时而激昂,形成鲜明的对比。

2,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 "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迸发学生求异的火花。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4.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等。

2.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2.让学生自由畅谈听后感受。

3.板书课题,简介《月光曲》.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钢琴曲,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那么它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 它是怎样谱成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汇报初读收获。

(1)字,词的掌握情况。

茵( ) 券( ) 蜡( ) 缕( ) 瞎( )

阴( ) 卷( ) 腊( ) 屡( ) 割( )

盲( ) 键( ) 粼( ) 恬( ) 汹( )

育( ) 健( ) 嶙( ) 括( ) 凶( )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交流初读感受。

(4)质疑问难。小组内解决问题 ,不能解决的放在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2.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谈谈收集课外知识的感受。

通过课外的资料收集,帮助你理解课文的那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1.自读,围绕重点段,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将感悟结果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书上。

2.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时加以引导或点拨。

3.班上汇报。

针对"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这一问题进行交流。

(1)贝多芬在各地巡回演出的空闲散步时,无意中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走近时又听到屋内穷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被感动,于是推门进屋,弹奏了刚才姑娘弹的那首曲子。

引导: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各地演出还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盲姑娘弹奏,这一切说明什么

(说明贝多芬没有架子,生活在人民之中,同情,热爱劳动人民,心地善良。)

(2)贝多芬弹完一曲,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这说明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很有音乐素养。贝多芬为在这儿遇到了知音而激动,因此用"我再给您弹一首"来回答盲姑娘。

引导:盲姑娘因为什么断定给他弹琴的人是贝多芬。

(①贝多芬正在小镇上演出;②弹得如此纯熟,对乐曲的感情体会得这么深刻,只有曲子的创作者——贝多芬本人才能做到。)

练习朗读,把握好穷兄妹俩对话中的互相体贴及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激动的评价。

关于"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这一问题,应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内容:

(l)贝多芬心情激动。

(2)当时"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银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这景色很美,这美盖过了茅屋里的贫困和凄凉,这美感染了贝多芬,诱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怀着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决定把美好的音乐奉献给这贫穷而爱好音乐的人。于是贝多芬即景抒情,弹奏出了《月光曲》.

关于"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何联系 "这一问题的交流,让学生领悟出:

(1)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正是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所展示的意境。

(2)皮鞋匠眼前景色的变化正是乐曲旋律起伏跌宕的表现。

(3)乐曲与意境的具体联系: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音乐一定是舒缓的,轻柔的,表现了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音乐逐渐增强,有了曲折,表现微云开始破坏幽静。忽然风起浪涌,宁静被完全破坏了,这时的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表现整个世界充满了风浪。

(4)再放钢琴曲《月光曲》,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进展,并想象乐曲的意境变化。

(5)有感情地朗读8,9自然段,感受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正是他当时激动心情的真实抒发。

三,总结

1.感情朗读全文。

2.再听贝多芬的《月光曲》.

3.说说学文后或听乐曲后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查看书籍或上网,更多地了解贝多芬。

2.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听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16 23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