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最新11篇】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欣赏能力,激发想象力,理解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儿童诗两首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读读记记“花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像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
1、听《童年》,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导语引入。
二、初读。
1、自由读。
2、同桌合作读。
3、指名读。
4、默读,说说你的感受。
三、学习《我想》
1、再读小诗,勾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说一说为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3、汇报,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4、小结:想像力的丰富,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动词的准确使用。
5、续写小诗
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四、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自由读小诗,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其他人补充。
街头:鲜明的对比(喧闹与宁静)溪边:动静结合,色彩艳丽
江上:点面结合
4、指导朗读。
(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1.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感悟。
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五、拓展:学完这课,你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
学写儿童诗
儿童诗两首 篇2
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2. 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从图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二、重点、难点
引导学习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三、重点解读分析
《儿童诗两首》
我想
1. 课文简说。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2. 诗句解析。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回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3. 领悟写法:默读诗歌,看看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提示:
(1)(结构一致)每一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我”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
(2)(句式相同)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啊,悠——”“长啊,长――”这样的语句。
(3)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4. 尝试创写: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
提示: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可以不严格遵照课文的写法,提倡创造哦!
童年水墨画
1. 课文简说。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她),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竿上,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儿受惊,而鱼儿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拨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与本单元古诗中的孩子们不同,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2. 自读提示:
(1)边读边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借助文后注释或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用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提示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边读边想象:读《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3. 诗句解析。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地。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她)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她)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比较鉴赏
比较本课中的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组诗是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组诗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情景。(儿童诗在内容上可以是想象也可以是真实的,非常广泛)
习作二
(一)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 审内容:
本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1)看图作文,图中表现的是一群孩子踢足球的场面。(2)童年趣事,童年趣事一般指因无知而做的错事、傻事,或因年纪小而做过的一些幼稚的事,也可以写自己觉得很开心、很有趣的事。
2. 审主题:
两个选题,无论写哪一个,都是展现童年生活的,必须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主题来写。
3. 审重点:
选题一的重点是写好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将场面写得生动具体;
选题二的重点是突出“趣”字,“趣” 是重点,要围绕“趣”字选材。
(二)写法指导:
看图作文——小足球赛
提示:
1. 可从足球赛入手,让学生讲讲参加足球赛和观看足球赛的感受以及从中体验到的快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展现的一次小足球赛的情景,细致观察,推测小足球赛的激烈程度,并说说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在充分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想想怎样来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 写之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上的内容。如:图上画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表现等。
3. 在写作顺序上,可以先概括交代画面内容,接着按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写。
4.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这幅图的内容是一场足球比赛,但画面上却没画队员踢球的情景,这就给同学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看图作文举例:
小足球赛
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放学以后,孩子们又来到这儿。他们分成两拨儿,把书包和帽子堆起来做球门,就拉开阵势赛起来。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来了,路过的大个子叔叔也坐到场边,欣赏他们这场球赛。
看,那个留平头的小守门员,他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膝盖磕破了也毫不在意。他戴着皮手套,分腿弯腰,上身前倾,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守门员后边站着个腆着肚子的小男孩。他好像是候补的,一心想着快点儿让他上场,好显一显身手,扑住几个险球。
守门员和观众都望着远处的场地,可见双方队员正在那儿拼抢。那个戴红帽子的小女孩生怕别人挡住她,往外探着身子,眼睛盯着远处。坐在她旁边的红领巾伸直了脖子。那个扎蝴蝶结的女孩索性站了起来。搂着小弟弟的红领巾可能来迟了,他坐在最边上,也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不知谁家的漂亮的白狗跟主人一块儿来了,它对球赛没兴趣,正卧在场边闭目养神呢。
那个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跟别人不大一样,腰挺得直直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好像谁胜谁负都跟她不相干。旁边的那个戴风雪帽的小男孩却显得挺紧张,也许是头一回看到这样激烈的球赛。
对这场球赛最感兴趣的要数那位大个子叔叔了。他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孩子们踢得太精彩了,也许引起了他对小时候踢球的美好回忆。
童年趣事
1. 如果学生不想写看图作文,也可以写自己的童年趣事。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提示:
要突出“趣”字。
(1)同学们,你觉得哪些事是趣事?
(2)其实啊,这个“趣”字,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老师友情提示:
意趣。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却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
情趣。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
乐趣。童年应与欢乐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
傻趣。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心。
2. 我们正处于童年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谁没有趣事呢?请准备老照片,讲讲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四、课外拓展
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著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预习导学
一、预习新知:
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杨氏之子》《晏子使楚》,请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
二、预习点拨
1. 熟读课文,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2. 找出不理解的内容,并用标记注明。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漂 ( ) 当 ( )
( ) ( )
二、写出近义词:
汲取——( ) 喧闹——( )
三、写出反义词:
喧闹——( ) 柔软——( )
四、回答问题:
1. 《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2. 《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五、读短文,完成练习:
驴子的耳朵
驴子抱怨说:
“做头驴子真冤枉!
人们纷纷嚷嚷,
指责我们耳朵太长。
其实,耳朵更长的那是大象!”
大象回答说:
“讲得不错,老弟!
我们的耳朵的确很长。
可我们不像你们驴子,
耳朵向上骄傲地摇晃。”
1. 对人们的议论,驴子的态度怎样?
2. 听了驴子的话,大象同意吗?它是怎样回答的?(不要照抄原句)
3. 这则短文的寓意是什么?
试题答案
一、piāo漂浮、piào漂亮、dāng当然、dàng上当
二、吸取、热闹
三、寂静、坚硬
四、1. (1)在街头看书(2)在溪边钓鱼(3)在江上游泳
2. (1)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2)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3)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4)我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五、
1. 冤枉。
2. 不同意。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虽长,可它们不会像驴子一样,耳朵向上骄傲地摇晃。
3. 不要只盯着别人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短处;要实事求是,对什么事都要认真对待,不要一味地抱怨。
儿童诗两首 篇3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1篇,也是1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从习作上,本单元的重点是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设计理念
《儿童诗两首》是著名作家高洪波先生写的,两首儿童诗的语言优美明快,前一首孩子气十足,动词用得很准确;后一首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富有形象感。根据本课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教材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略读课文特点,减少束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能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2人,男生23人,女生19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 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
(3)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儿童诗,学生能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试写儿童诗。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儿童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1.师导入: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相信大家童年时都会有过幻想和一些快乐的时光吧!请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一下吧!(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童年生活入手,为学生营造一种交流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并能够为学生后面的模仿写作作了个铺垫。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这两首诗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请大家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文)
2.先小组内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师生交流这两首诗的大概内容。
三、赏读诗歌,进入情境
(一)读诗文,晓诗意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师引导:一小节可以组成一幅画面,一个故事,你能否读出来?请边读边想象画面?
4、师: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感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两首诗,想一想诗人分别要抒发什么感情?
(生配乐朗读后交流体会,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美好的愿望 童年生活的快乐)
〔设计意图〕
这一设计意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唤醒学生的情绪、情感,让他带着自己的真切之感对所读的文本语言进行体验,加深理解,有所领悟。
(二)品诗歌,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第一首诗歌《我想》,想一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说一说: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①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②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2)读一读:指导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进一步融情会意。
师: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3)读出最喜欢的画面,师生评一评。
(4)师又问:作者有那么多的梦想,说明了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是个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师板书:丰富的想象)
(5)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鼓励学生用“我想”接着将诗写下去。
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倡读写结合,学完整首诗,我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模仿着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按照每一小节的格式和内容,把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想象进去写。
(6)学生自由创作,表情达意。
(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如:
我想把眼睛
安在火箭上。
带着自己的疑问,
牵着自己的梦想。
冲啊,冲
冲上太空探究奥妙。
我想把耳朵,
装在风筝上。
听鸟儿唱歌,听白云唠家常。
听呀,听
天空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嘴巴
嵌在风筝上。
和风儿一起闲聊,
和小鸟一起歌唱。
晃啊,晃
尝尝白云像不像棉花糖。
(8)师生共同评一评,读一读。
2.自由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学生回答:我感觉到作者写的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1)师:你在画上都看到了哪些镜头?
(师板书:街头阅读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2)再读诗歌,感受诗意。
(3)品一品:欣赏交流佳句,体会使用打比方手法的妙处。如:
①“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②“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③“是那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4)画一画:
师:把你最喜欢的其中一个镜头简单地画下来,画完后,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
诗人的创作是即景生情,缘情成诗。要体悟诗情画意,其方法之一就是诗配画。所以根据本诗的特点,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作画,能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
(5)展一展,读一读:要求学生作画完毕后,面向全班展示出来。并读一读对应的诗歌,体会诗句所包含的生动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四、诵读诗歌,拓展提升
1.伴乐,全班一起有感情诵读全诗。
2.欣赏儿童诗:
小童话
邵燕祥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
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
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
像树一样成长。
圆圆和圈圈
郑春华
有个圆圆/爱画圈圈/
大圈像太阳/小圈像雨点/
晚上圆圆睡了
圈圈很想圆圆/
悄悄地、慢慢地
滚进圆圆梦里面/
一会儿变摇鼓/逗着圆圆玩/
一会儿变气球/围着圆圆转/
圆圆睡醒了/
圈圈眨眨眼/
变成大苹果/
躲在枕头边。
3.自由读诗,练习把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背下来。
五、板书设计
儿童诗两首
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
美好 街头阅读
的 溪边钓鱼
愿望 江上戏水
丰富的想象 快乐童年
儿童诗两首 篇4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儿童诗两首(小学语文五年级)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这是1篇独立阅读课文,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教学内容分析:
《儿童诗两首》中,《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 “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因此,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2.通过品读领会儿童诗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我 想: 丫 汲
儿童诗两首 街头阅读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课堂练习: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花苞 万( )阳光 一( )篷帐
一( )风筝 一( )水花 一( )土地
二、理解下面的句子
1、“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中绿色的篷帐指什么?
2、“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业安排: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
2.仿写或续写一首诗。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多媒体课件
自我问答
教学生如何写儿童诗?
一、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二、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
《妈妈 》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四、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风》
风儿 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五、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六、摹声法—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风 》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七、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
如果我变了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八、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九、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 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十、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
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 ,
歇歇脚
风来了!
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十一、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的个儿,香又甜。
十二、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换新装》
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十三、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十四、对比法—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
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
藏在肚子里。
15、图象诗-------借图增添趣味,加深印象
湖畔之梦
我是山 我才是山
你有我的倒影 你是我的倒影
绿树是我的秀发 绿树是我的罗裙
《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渗透写法,尝试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将导读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诗一样的排列形式)。投影出示这三句,指名读,师生配乐读这三句。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师:这短短一组排比句就像一首诗,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节课我们一起读几首描写童年的诗。
二、学习《我想》
1、自读感知。师:初读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从诗中的某个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丫”(这个字形像什么?怎么记住它?)“汲”(给这个字换个偏旁,比较“汲”和“吸”)。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里,作者有哪些愿望呢?你觉得“我”的想法美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安在、带着、牵着、悠;接、伸进、汲取、长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像感悟。)
(3)感情朗读
师:从这首简短的小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了儿童诗语言的美妙,怎样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我们也要边读边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作者美好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赛读时老师读最后一节。师:读了这两句诗,我有一种疑惑,你们看这首诗的前几节都写想像,而且句式也基本一致,这两句却写回了现实,写法上也与前面不同,放在这里好像与整首诗显得不和谐,你们觉得呢?
3、领悟写法:默读诗歌,看看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生谈自己的发现,师引导小结:
(1)每一小结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结构一致)
(2)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句式相同)
(3)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4、尝试创写: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师: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可以不严格遵照课文的写法,提倡创造哦!)
三、学习《童年水墨画》
1、自读提示:
(1)边读边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借助文后注释或互相讨论解决。用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2)边读边想像:读《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自悟。
3、交流点拔:
(1)指名读并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学生提出疑问,讨论解决;指名说说:如果这首诗是一幅画,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根据学生讲的画面,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句子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语言里的画面: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水战‘浪里白条’”。“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
(2)师:同学们用心去读书、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出情趣,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比较鉴赏,尝试创写
(一)这两首诗的比较
1、比较本课中的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小结。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组诗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组诗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情景。(儿童诗在内容上可以是想像也可以是真实的,非常广泛)
(二)扩展鉴赏:读下面两首小诗,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是一条比目鱼 作业本下/藏着一本书/我悄悄地看/轻轻地翻/老师走过来/我赶紧提起笔//我是一条比目鱼/一只眼睛看老师/一只眼睛看书。
长和短 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奇怪/为什么时间也有长有短?
(三)尝试写诗:
读了这些诗,你有没有想写首诗的冲动呢?那就写一写吧。
《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预习探究
1、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读给大家听。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三、合作交流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4、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体验
儿童诗两首 篇7
9 儿童诗两首
一 .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 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 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 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 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儿童诗两首 篇8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丫”“汲”,识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4.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导入: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相信大 家童年时都会有过幻想和一些快乐的时光吧!
请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一下吧!(学生畅所欲言)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这两首诗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请大家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内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师生交流这两首诗的大概内容。
三、赏读诗歌,进入情境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师引导:一小节可以组成一幅画面,一个故事,你能否读出来?请边读边想象画面?
4、师: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感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两首诗,想一想诗人分别要抒发什么感情?
(交流体会,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美好的愿望 童年生活的快乐)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
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
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四)、诵读诗歌,拓展提升
1.伴乐,全班一起有感情诵读全诗。
2.欣赏儿童诗:
小童话
邵燕祥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
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
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们想
像树一样成长。
3.自由读诗,练习把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背下来。
(五)作业布置
想一想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用“我想”接着将诗写下去,自由创作,表情达意
(六)、板书设计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
美好 街头阅读
的 溪边钓鱼
愿望 江上戏水
丰 富 的 想 象 快 乐 童 年
《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难点分析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童年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光。有人将这些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光用文字记录了下来,我们来学习《儿童诗两首》,一起回忆、享受这童年的乐趣。
幻灯片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并板书。
二、资料交流
看看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哪些儿童诗,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三、检查预习
两首儿童诗是有区别的,谁来说说区别在哪
⑴《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⑵《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⑶《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四、学习诗歌《我想》
1、录音范读,及时纠正你在预习过程中读不准的字或词。
2、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歌。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评议。
4、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⑴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在你的童年时代,曾经有过哪些美妙的。愿望呢?(指名说)如果你能把自己美妙的愿望在待会儿的小练笔中也能变成一首优美的小诗,那就更棒了。
小组配乐朗诵。
五、指导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六、再次朗读,体会诗句的特别之处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3、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更形象、生动。
七、诗歌朗诵挑战赛
在今天的朗诵比赛中,你有没有信心和能力获得胜利!
八、拓展学习
仿写这两首诗中的一首,突出你童年最美好的生活或愿望。
儿童诗两首 篇10
《儿童诗两首》探究感悟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提示: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提示: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儿童诗两首》课文理解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提示:
⑴ 《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⑵ 《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⑶ 《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 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
《儿童诗两首》课文简说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与本组古诗中的孩子们不同,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两首儿童诗的语言优美明快,前一首孩子气十足,动词用得很准确;后一首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富有形象感。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儿童诗两首》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二、对词语的理解
汲取:吸取。
喧闹:喧哗热闹。
水葫芦: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
《儿童诗两首》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儿童诗两首》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就语言进行交流,可以就感受到的童年生活的快乐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如“读《我想》,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读《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等,结合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悟。
对《我想》一诗的朗读,要读出幻想的意味,边读边想象,才能入境;对《童年的水墨画》一诗,要读出诗的意境。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评读,互相取长补短。
3、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对于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可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还可以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4、如果学生对儿童诗感兴趣,可以举办儿童诗朗诵会、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几首儿童诗,拓展阅读,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儿童诗两首 篇11
我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蜒。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