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知识点归纳精彩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小学知识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如何有效复习和巩固?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学知识点归纳”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小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1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就是求的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2

正、反比例

1、12个字:除正乘反,正比例:比值一定;反比例:乘积一定。(判断的依据)

2、一般式:

正比例:y/x= k或y=kx(k一定)

反比例:xy=k或y = k/x(k一定)

3、图像:

正比例:一条直线

反比例:一条曲线

4、判断依据就是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若比值一定,则是正比例;若乘积一

定,则是反比例;若都不符合,则为不成比例。

希望这份小学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学习之路还很长,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持续努力,不断进步。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们能够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3

常见的量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闰年: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如:2008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4

运算性质

1、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2、除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除去所有除数的积,商不变,即a÷b÷c=a÷(b×c)

3、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5

运算法则(小数、分数和整数的运算法则一样)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

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6

小学二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

主题:秋天的景象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 1 宜 实 色 华 谷 金 尽 怪 丰 壮

1 波 浪 灯 作 字 苹 丽 劳

2 尤 其 区 巨 它 安 块 站

3 已 甲 豆 识 纷 经 如 好 娃 洼

4 于 首 枝 枫 记 刘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1.背诵《秋天的图画》全文。

2.《黄山奇石》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全文。

4.背诵《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和《山行》。

5.背诵语文园地一短文《秋天到》。

三、口语交际:《秋游》

四、本单元训练要点:利用熟字识字:积累同偏旁的字;积累词语;

主题:多彩的学校生活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 胡 戏 棋 钢 观 弹 琴 养

休 伸 甜 歌 院 除 息 您 牵 困

员 青 宁 室 样 校 切 教 响 班

欠 元 包 钟 叹 哈 迟 闹

及 身 仔 细 次 外 计 怦 礼 加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一株紫丁香》全文。

三、语文园地二

读读记记:三横王 双口吕 木土杜 草头黄 言午许 弓长张 双人徐 立早章 耳东陈 古月胡 干钩于 口天吴

四、学习用部首查字法

五、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六、训练要点:加偏旁识字;体会带提手旁的字的意思;比较形近字;

主题:伟大的祖国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 3 夕 与 川 州 台 争 民 族

9 亿 洁 欢 祖 旗 帜 庆 曲

10 央 交 市 旁 优 阴 坛 城 国 图

11 申 匹 互 京 泪 洋 拥 抱 相 扬

12 讲 打 指 接 惊 帮 候 奇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1.背诵第9课《欢庆》全文。

2.背诵第10课《北京》喜欢的段落。

三、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四、训练:利用反义词识字;选择近义词;补充句子。

主题:从词语和故事中受到启发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 4 寸 落 补 拔 功 助 取 所

13 信 沿 抬 际 蛙 错 答 还

14 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15 怎 思 穿 弯 比 服 浅 漂 啦 啊

16 夫 表 示 号 汗 伤 吸 极

17 串 兔 告 诉 狐 狸 猴 颗

二、读读记记

一本正经 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七嘴八舌 九牛一毛 二话不说 四面八方 六神无主 八仙过海 十全十美

三、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

四、看图写几句话。

五、训练:利用声旁加偏旁识字。加标点符号。

主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 5 斤 折 挑 根 独 满 容 易

18 采 背 板 椅 但 傍 清 消

19 由 术 吐 注 课 铅 笔 桌 拿

20 坏 松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21 之 令 布 直 当 第 现 期 轮 路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语文园地五短文《走山路》。

三、口语交际:《合作》

四、本单元训练要点:量词的运用:看偏旁知字意;积累词语;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7

数与代数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8

式与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如x+5=6

2、解方程的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一般问什么就设什么)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步最最重要)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9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巩固

△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 蔚蓝的天空 乌黑 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展开花瓣 露出笑容 闻到花香

一阵清香 一朵荷花 一幅画 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一 片 花瓣 一 首 歌曲 一 身 羽毛 一 眼 清泉 一 对 翅膀

△ 词语积累

1、带有’春’的词语:春风化雨 春风得意 春色满园 春花秋月

2、带有’花’的词语:鸟语花香 百花齐放 昙花一现 奇花异草 花枝招展

3、带有’鸟’的词语:鸟语花香 小鸟依人 惊弓之鸟 笨鸟先飞 百鸟朝凤

4、形容天气的词语: 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阳光明媚 鹅毛大雪 烈日炎炎

5、带有’雨’的词语:倾盆大雨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 近义词

鲜艳-艳丽 灵活-灵巧 逃脱-逃跑 注视-凝视 锋利-锐利

特殊-特别 疲劳-疲惫 寻找-搜寻 展览- 展示 *露-暴露 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破裂-*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裁 – 剪 似 – 像

△ 反义词

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灵活-迟钝 喜欢-厌恶 鲜艳-暗淡 陡峭-平缓 *露-遮盖 消失-出现 俊俏-丑陋 机灵-迟钝 容易-复杂 舒适-难受

坚硬-柔软 特殊-普通 减少-增加 扩大-缩小

随堂消化

一、

要查的字 部 首 除去部首

余几画 组 词 字典中的解释 应选义项

窃 * 4 窃窃私语 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意见) 2

窃取 1

服 月 4 服气 ①衣服;②担任;③服从,信服;④吃药;⑤适应 3

校服 1

二、对号入座。

陆续 继续 连续

1、参观的人们( 陆续 )地走出了大厅。

2、抗洪的战士们在大堤上( 连续 )奋战了三天三夜。

3、小明病好了以后,又( 继续 )去少年宫练习钢琴。

无论……都…… 不但……而且…… 虽然……但……

1.( 无论 )走到哪里,我( 都 )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师。

2.( 虽然 )我的学习成绩差,( 但 )我绝不泄劲。

3、他( 不但 )聪明,( 而且 )勤奋。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 这只巨大的风筝由我们小心翼翼地放上了蓝天。

2、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改病句) 我们必须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大片大片如鹅毛般的雪花飘落下来。

4、万丈阳光把他的脸照得红红的。(改成被字句) 他的脸被万丈阳光照得红红的。

5、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缩句) 南沙拥有海洋生物。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10

简易方程

(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11

小学生英语重要知识点总结

知识要点

时间词和短语

year年

month 月

week周

date日期

day 日

hour 小时

morning 早上

afternoon 下午

evening 晚上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yesterday 昨天

today 今天

tomorrow 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last year去年

last month 上个月

last week 上个星期

next year 明年

next month 下个月

next week 下周

必考知识

have、has和there be结构

be结构包括there is there are there was there were

2、和have、has、had的区别:

(1)there be 句型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

(2)在there be 句型中,主语是单数,be 动词用 is ;

主语是复数,be 动词用are;

如有几件物品,be 动词根据最近be 动词的那个名词决定。

(3)there be 句型的否定句在be 动词后加not,一般疑问句把be 动词调到句首。

(4)there be句型与have(has) 的区别:there be 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have(has) 表示某人拥有某物。

(5)some 和any 在there be 句型中的运用:some 用于肯定句, any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6)and 和or 在there be句型中的运用:and 用于肯定句, or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7)针对数量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how many + 名词复数 + are there + 介词短语?

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介词短语?

(8)针对主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what’s + 介词短语?

(9)there be结构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而have等词只能用于某一个主语后面。

必备知识

(一)方位介词

in 在……里面

at 在……(小地方)

on 在……上面

under 在……下面

behind 在……后面

next to 紧挨着

near 在……附近

in front of 在……前面

over 在……上方

outside 在……外面

between…and… 在……与……之间

in the middle 在中间

beside / by 在……旁边

(二)其他介词

at… 在……点钟

for 给,为了,作为

to 到……

from…to… 从……到……

of ……的

by 乘(坐)……交通工具

with 用……,和……一起,带……

into 进去

from 来自

out 外面

up 向上

down 向下

before 在……之前

after 在…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12

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²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    d =2πr²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

1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1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a³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13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 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知识点归纳 篇14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的循环节是32.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6 4163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