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案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认识周长》教案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人教版《周长》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并能指出和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认识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的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

1、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好吗?

(演示动画:两只小蚂蚁比赛谁爬得快,找了两片相同的树叶,要求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红蚂蚁爬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而是从树叶的中间先爬到终点;而黑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的,比红蚂蚁后到终点。)

师:你认为谁应该是冠军?说说你的理由。

(落实到规则上来。强调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师:你们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黑蚂蚁才是真正的冠军。

师:(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我们的冠军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一周,那黑蚂蚁究竟爬了多长呢?同学们想想,这实际上是在求什么?

生:求这片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树叶一周的长度就叫做这片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周长。(板书:周长)(齐读课题两遍)以前听说过周长,从字面上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

生:周就是一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教师引导)

2、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摸一摸

师:(拿一个三角板)孩子们,你能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周吗?(学生边指边说)

师:(走到学生中间,任意拿起一本数学书)问:你会指出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吗?学生回答。

师: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放在课桌里的,请孩子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摸一摸它的一周。

(生自由的摸。师巡视。)

师:你是怎么摸的?(请两个孩子来描述一下自己摸的情况,主要是引导孩子说出“刚好摸了的一周。)

(注意观察学生有没有摸完,或是摸过了的情况,如果没有,教师可以故意摸错给学生看,让学生充分理解一周是由起点出发,最后回到起点。)

(2)描一描

师:你能在这张纸上描出这个图形的一周吗?来,试一试。

(生开始描,师巡视)

师:谁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找两生上来展示。师引导:你描的是什么?引导孩子说出“我描的是的一周”。再得出“那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并鼓励孩子,你能把这句话连着说吗?)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都描出了图形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课件展示刚才两个孩子所画的'图形的一周。)

(3)想一想

师:下面我们来想象一下,另外这几个图形的一周如果描下来是什么样子呢?请闭上眼睛,你也可以用手比画比画。

师:好了,请看屏幕。(课件里展示相应的图形及其周长。)你想象的是这样吗?

(4)找一找。

师:那你还能不能在我们的周围找一个物体,说说它某一个面的周长!

(学生边摸边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参与到其中,引导孩子说,这一周的长度是的周长。)

师:你还能看得更远,更宽一些吗?(用手势表示出来。)

(5)说一说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师:周长,就是指的围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6)指一指:你能指出下面哪些图形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强调能指出的图形是围了图形一周,,而有些图形不是围一周。)

师:孩子们真是很有智慧,所以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指围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强调“围”字)

二、合作探究,量中理解

(过渡):咱们已经认识了周长,其实周长的知识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长的世界,共同去探索周长的秘密。

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究竟是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陈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板,如果要你来测量它的周长,你会怎么做?

(一生叙述。师点评。)

师:请孩子们合作,测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并把结果写在图形的下面。

师: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测量的?

(长方形:为什么可以只量两次?)

(三角形:测出三条边的长度,然后加起来。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厘米。)

(正方形:只量一条边,然后乘4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师引导:你量了几次?为什么只需要量一次?)

(五角星:只量一条边,乘10就可以了。)

师:在求图形的周长的时候,都是把这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合起来,就得到了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还敢挑战难度更大的图形吗?

师:如果要你来量这个圆的周长,你想怎么量?

(生思考5秒钟。陆续有人举手了。)

师:小组内先商量一下,看看你们需要什么工具,老师可以提供一部分,如果没有,你也可以说出你的思路,我们一起来讨论。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如果你的方法能够与别人不一样,那就最好了。

(生操作。师巡视,引导出多种方法。测量圆的办法有:1是用毛线绕,然后量毛线的长度;2是用圆在直尺上滚;3是把圆折起来,如果对折一次,就用量的结果乘2,如果对折两次,就用量的结果乘4;4是用直尺在圆上一厘米一厘米地量;5是用软尺量;6是先把这个圆画出来,再用线绕。)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首先来汇报?带上你所使用的工具!(孩子上来。)

师总结:孩子们刚才想出了很多的方法,都测出了这些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它们的周长。

孩子们回家后还可以找一些不规则的图形,量一量它们的周长。

三、联系生活、应用周长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什么?(周长)周长很高兴认识了我们这些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他很乐意和你们一起学习。如果你是“周长”你怎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师:那孩子们再想想,我们认识了周长,掌握了测量周长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用呢?

(几生举例。)

师:周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孩子们请看……(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周长的应用。)

师:你知道自己的腰围吗?想不想马上来量一下?

生:想。

师:好,请孩子们先起立。先摸一摸腰在哪里?大概就是肚脐这个位置的一圈。腰围就是我们腰的一周的长度。

我们由两个孩子合作,互相量一下对方的腰围,再比一比。

四、课堂总结

师小结:希望孩子们能把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周长》教案2

一、背景介绍

《认识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把熟悉的生活现象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案例描述

1、片段一: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美景,并解说:同学们,秋天到了,树林真美!形状各异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

师:你会把树叶的边线描下来吗?

生:能!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树叶和纸,请同学们用铅笔把树叶轮廓描下来。

学生在认真地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描的?

生1:我是沿着树叶的边缘来描的。

生2:我从叶子的尖开始描,一直描到树尖,刚好是一圈。

师:说得好,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把叶子拿下来,看看它的轮廓。

师:像这样的一圈,我们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叶子的周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王国里的——周长。

2、片段二:操作体验,感悟“周长”

师:周长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能找到,例如:数学书的封面,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它的周长。

师:怎样才能保证刚好摸一圈呢?

生:从哪里又回到那里。

师:对!下面我们开始找周长活动,找一找我们身边哪里有周长,找出来以后摸一摸并和同伴说一说你找到的周长在哪里?

小组活动后汇报

生1:桌面有周长。(面向全班摸了桌面的一周)

生2:我找了铅笔盒,这一圈是它的周长。

生3:黑板也有周长。

师:请你出来指一指好吗?

生3:演示一次。

师:真不错,周长就在我们的身边。

生4:硬币也有周长。

师:太棒了,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周长。

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形、长方形,摸一摸它们的周长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1:长方形的周长是直的,圆形的周长是弯的。

生2:长方形的周长直的,圆形的周长是滑的。

师:物品有周长,图形也有周长,那么什么叫周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1:长方形的一圈就是它的周长。

生2:图形几条边合起来就是它周长。

生3:沿着物品边缘绕一圈是它的周长。

生4:图形边缘一圈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的表述都很接近,怎样表说才更准确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图形哪些有周长?

师:图2、图4为什么没有周长?

生:因为它有缺口。

师:没有缺口的,数学上叫做封闭。什么叫周长,该怎么说才完整?

生:封闭图形一圈的长度就是周长。

全班一起归纳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3、片段三:合作交流,量、算周长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形,请叫出它的名字。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生1:用尺子量。

师:真会思考,你想到测量工具。怎样量请你来示范一下。

生1:选了长方形,边演示边说: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然后把它们加起来。

生2:(急切地):其实不用每条边都量,只要量出两条边就行了。

师:量哪两条边?为什么?

生2:量长和宽,因为长方形的长是相等的,宽也是相等的。

师:量完怎么办?

生2:长×2+宽×2。

师:太精彩了,你根据图形的特征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其实量、算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大家一起合作,一定会找出更好更多的方法,想亲自尝试一下吗?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图形,2人合作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运用手中的测量工具,量、算出它的周长。(注意不够整厘米的按整厘米计算)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1:我们选了三角形,先量长的边是16厘米,另外两条分别是12厘米、10厘米,一共是38厘米。

生3:我们选了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加起来是32厘米。

师:除了用加法,还可以怎样算?

生:还可以用8×4。

师:其他图形呢?

生4:我们选了五星形,先量出一条边是5厘米,然后用5×10=50厘米。

师:太厉害了,你们根据五星形的特征,灵活地量、算出它的周长。

生5:我们选了圆形,用软尺把它围一圈,大约是50厘米。

师:真了不起,硬的不行用软的。

生6:(急切地)还有方法,先在圆形上作记号,然后在直尺上滚动一圈。

师:你想得很周到,先作记号再滚动,真是好方法。

师:除了圆形还有哪些图形可以运用“滚”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数学课和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周长》这一课,体现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更应着力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

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本节课应该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树叶、各种平面图形、测量工具)课堂上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各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重视概念的建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周长的含义》时我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学生摸周长时,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线是直的,而圆形的边线是弯的。因为有了找、摸的体验,便能清晰地概括出周长的含义。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

3、彰显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探讨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方法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争相发表意见,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富有个性的评价,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从而得出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不但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升华,而且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激励着学生。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均处于理想的状态下,如果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话,那么这可视为一节成功的课。而这些都得益于我校对课题管理的实效性研究,在科学规范的课题管理制度下,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什么是周长3

课题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初步体验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请同学们用一笔划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

2、请学生汇报:你画了那些漂亮的树叶?

3、你有办法得出那片树叶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请学生单独测量或者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

4、请学生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5、定义:周长: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二、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周长。

1、讨论:要想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几条边?为什么?

2、学生活动。

3、汇报结果。

三、每题中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做出判断。

2、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四、总结:

关于周长这个概念你在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

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16 429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