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优推21篇

深成 分享 时间: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结合课文分析与实践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以下是阿拉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相关范例,供您参考借鉴,感谢支持。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就”“过”“下”“独”“辞”“无”“存”等实词的意义和复习“之”“以”“为”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言行的刻划去把握人物性格。

3、体会纪传作品的一般的结构特点。

[课文特点和教学设想]

此文是典型的传记,先交待人物基本情况,然后总写人物性格,再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大都属这种类型。因此,此课的教学,将这类文章的结构思路作为一个重点。在词句方面,课文注得较为详细,但对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并未注出,因此稍加补充归纳。课文较长,采用读读、讲讲、练练、议议的教学方法,并选出重点句子进行翻译训练。共用三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语言训练

一、导入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的情况及战国四君子,“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二、听读

要求:1、掌握自己读不来的字的字音。2、大致理解文意

三、讨论全文大致提纲

明确:

1—2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3—4具体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亲迎候生、数请朱亥

5—12窃符救赵

四、朗读1、2两段

(一)参照注解,理解句意

(二)重点词句讲解

礼而下士无贤不肖

谦而礼交之以其富贵骄士

(三)讨论

概括1、2两段大意。第二段三句话各写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介绍信陵君的?

五、朗读3、4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往请修身洁行

以监门困故公子从车骑

不让公子颜色愈和

遍赞宾客数请之

故不复谢虚左

(二)讨论

哪些细节体现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这两段中写出了候和朱的什么性格特征?这两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

一、朗读5、6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留军壁邺实持两端以观望

冠盖相属于魏而魏救不至

且公子纵轻胜

讨论

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求救?

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和信陵君的态度怎样

二、朗读7、8两段

(一)练习:解释加点词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不怜公子Z耶

约车百余骑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尚安事客因问

以至J鄙军之日

(二)复述候所献之计

(三)讨论:从主客决别、信陵君辞而复返中体现了什么?请如姬盗兵符表现了候的什么品质?侧重写谁?

三、朗读9—11段

1、重点词语讲解

矫魏王令袖四十斤大铁椎椎杀

公子遂将晋鄙军举手视公子

2、讨论:候为什么北向“自刭”?

四、朗读最后一段

这一段起什么作用

五、总结讨论

1、“窃符救赵”一事叙得相当完整,试分析其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

2、叙述的重点是?为什么对战争写得如此简略,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一课与此类似?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笔译第6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讨论结构思路、人物性格,巩固练习

一、讨论

1、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为去掉1—4段可不可以,为什么?

2、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试分析信陵君和候Y的言行,说说两人的性格特征。

3、此文对寺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二、总结训练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3

资源简介

《离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文:反复吟诵古诗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节奏。

2.品人:疏通文意,理解并掌握关键语句,体悟诗人情感,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粗通文意。

2.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情读”诗歌。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导朗读,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步骤: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由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导入,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为什么屈原能够赢得全世界人的尊重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一起走进历史上的宏伟诗篇《离骚》赏其文,品其人,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离骚》

三读三求,理解文本。

听读,读准字音,感受一段音乐美。

1.听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并关注重点字词的读音,并且给句子划分节拍。(投影展示读要求及骚体诗的诵读指导)

2.听生试读第一段,注意字音和句读,让学生评价;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句读;再找一位学生范读进行前后比较。

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意读,读通文意,触发一份《离骚》情。

1.解题:“离骚”,“遭忧也。”多媒体展示关于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常识。

(1)简介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2)《离骚》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1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1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1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由简介作者知人论世: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再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己或者同桌交流学习疏通文意。合作探究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找一找哪些是屈原表白心志的诗句?

点拨重点字词,明确诗人心志: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死不从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坚定信念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绝不改变

美读,读准感情,与尔同销万古愁。

屈原把他的遭遇、理想、热情、痛苦全部寄托于《离骚》之中,可以说《离骚》是作者用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拨: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有力;

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高昂;

在遭遇屈辱之时要读出屈辱与愤懑。

一男生一女生有感情地范读,让学生点评,提到感情要读出跌宕起伏,不能一个基调。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背诵课文:

在我们课前我曾问同学们为什么屈原能够得到全世界人的尊重?想必答案已然知晓。沈从文先生的姨妹曾经给沈从文先生写得挽联评价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老师觉得用来评价屈原也是很合适的;而对于《离骚》这样的千古奇文我们应该牢牢地记住它。

先尝试名句背诵;

段落上下句填空背诵

让学生大胆尝试背诵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下再多搜集有关屈原和《离骚》的资料,以《屈原之我见》或者《离骚之我见》写1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板书设计:

离骚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伟大伟大

屈原

六、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4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学科中是最具分量的,众多的同行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然而现实是许多太想将自己的创作感悟加诸学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写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观察、思维、想象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人的风格、特色也就不尽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标准规律、标准套路可言。只要能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内容或事情,就是好习作。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他特别强调自然抒写,无拘无束,不包含任何虚伪、矫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你的方法对你很实用,但把它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许就会弄巧成拙。写作要呼唤个性,要自由表达,作文才能够独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写作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要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

趣与快感,前提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自由写作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的.确高考作文是有规定时间的,甚至有时连文体也有限制。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应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我们多做几次定时训练就能完成的。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王国维“境界”的内涵及其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初步形成运用“境界(意境)”来分析古代诗文(部分文学作品)的能力。

[设计意图]王国维是“境界说”的首倡者,也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在古诗文阅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学习本文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境界”的内涵,并能以此来分析古代诗文,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当然这种能力并非只对于古诗文适用,许多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文也可以用此来进行分析。

2、理解作家修养与生活、文学创作的关系;理解读者修养与作品解读之间的关系,增强提高个人修养重要意义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文本,个人认为可以将选文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境界说”的主体部分,即1—6则;另一部分可以归结为“作者、读者与生活,与作品、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即7—10则。这样解读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学创作与作品赏析的基本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

二、教学重、难点:

领会“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

在启发基础上的讲授法

[设计说明]本课是文艺理论的作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同时,本文是从原文不同位置筛选出来组合而成的,尽管内在的逻辑脉络尚清晰,但对于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跳跃性,有一定的阅读难度。所以本课选择“在启发基础上的讲授法”,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来选用、调节教学方法,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便由老师更多地讲授。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境界”

问题1:选文提出的中心概念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启发引导过程]围绕全文的一个中心概念是“境界”。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通读全文后基本都可以得出结论。虽难度不大,但因此概念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仍然需让学生加以明确。

问题2:境界有什么作用?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这个问题在第一则,设置此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筛选信息,同时也加深对“境界”的理解。

问题3:从哪些角度来理解境界?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选文中,作者对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写境与造境”、“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和“景境与情境”。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更大范围地去筛选与概括,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与概括能力”。

(二)什么是“造境”和“写境”

问题: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描述什么是“造境”,什么是“写境”,并举例说明。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针对第二则设问,主要目的是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后的转述能力,第二是培养理解后的应用能力。此问难度比较大。主要抓住“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一句中的“理想”与“写实”两词的理解,根据注解实则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然后抓住展开论述部分的“合乎自然”与“临于理想”两个短语。显然前者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贴近自然”,后者“贴近自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后可以提问学生,按此意思进行表述,只要意思清楚即可,不必强求一律。“造境”表述为“按主观理想虚构而成”,“写境”表述为“按客观自然描写而成”。

至于“举例说明”可以从自己学过的诗词或文章中选择,可以事先提供一些已经学过的诗文,有助学生根据理解进行辨别、判断。

(三)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问题1:结合作者所举之例,谈谈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解。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针对第三则设问,也是本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引导理解的第一步要从上一则“写境”与“造境”引申过来,二者有相同之处。

第二步要从原文所举之例入手,主要抓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与“悠然见南山”的比较切入。可以再细分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两句都有一个可以‘问’,可以‘见’的我,为什么说是‘无我’呢?”“‘问’与‘见’的时候作者所带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等等。

第三步,通过所举之例,结合原文的引申论述引导学生理解。抓住“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句的比较。通过引导,让学生初步理解二者的大概差别。“泪眼”有一个可以“流泪之眼”,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故为“有我”;“见南山”虽有个可“问”之我,可是这个“我”并没有带任何主观感情,是“站在物的角度来观物”,是“以物观物”故为“无我”。

最后引导学生对二者用文字进行表述。“无我之境”是作者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的浑然物化的境界。“有我之境”是作者带着强烈主观感情色彩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

问题2:按作者看来,两者之间的核心区别点在哪里?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为上一问的备选问题。二者的区别点是“心与物的关系远近”。

问题3:理清3、4则论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层次。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这也是备选问题,在第1问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用此问题先引导学生理清脉络层次帮助理解。3、4则是合起来论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大概从三个层次进行论述。

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此句为观点。

⑵“泪眼……”后为引用论证。

⑶“有我之境,以我观物……何者为物”与第4则从“观物方式”和“心境不同”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二者的区别。

⑷“古人为词……能自树立耳”从“创作的难易之别”的角度进行区别。这是细节处的层次脉络,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应大有益处。

问题4:作者对两者有何看法?你个人认为呢?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针对上一问的第⑷层,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文本去把握作者的观点倾向的能力。从文本本身来看,作者似乎更倾向于“无我之境”,通过“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可以感受得到。当然对此问题的看法可以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5:“于静中得之”与“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如何理解,有何区别?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针对第4则设问,个人认为这是本文最难的一个点——这是课后才发现的。所谓的“于静中得之”意思是“超越世俗,去除妄念,宁思息虑,离情绝欲,以散淡静谧的心境(甚至是无心)来看待外物”;而“于动之静时得之”意思是“在强烈的情感的动态作用下,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抒写”。另外,这对于学生写作有些帮助。当情感发生的时候(心念的动),我们往往为情所牵,沉浸在情感之中而无法自拔。而当情感过去了以后,我们也顺其自然,没有及时去“观照”,去“体验”。要写好作文,及时地“反观自身的'起心动念”是必须的。

问题6:能不能从所学过的诗文中选择一些片段或语句作为两者的例证。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为上一问的延续。学生真正理解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以后举例并不难。

(四)理解作者修养与作品所蕴含境界的关系

问题1:境界在哪里——在景物里,在作品里,在作者的心里,在读者的心里?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以上部分大概一课时,主要解决“境界”的问题。这是一个过渡性问题,目的在于从前半部分的“境界”过渡到后面的“作者、读者与作品所蕴含境界”的关系。至于“境界到底在哪里”恐怕不能一概而论,既在于作者创作时的“景、情与心境”,也在于读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转化的“景与情与心境”。此问题引导学生加以讨论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答案。

问题2:在作者看来,决定作品的境界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具体论述的句子。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题针对第8则和第9则,至于第7则暂时不讲,留待后面解决。第8则作者所举的“东坡词”与“稼轩词”主要目的在于说明作者“内在胸襟、气度”对于诗词创作的作用。第9则侧重论述“人格真切”对于诗词境界的重要意义。这通过“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即可得知。

问题3:王国维认为创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提升个人境界?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题为上两个问题的总括,即首先要“人格真切”,其次要具备“内在的胸襟、气度”。

问题4:你同意作者关于“东坡词旷”和“稼轩词豪”的说法吗,请举例说明。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这是一个较难的问题,说它难倒不在于理解,更多的是体会。如何是“旷”,如何是“豪”对于学生来说,体会起来有难度。这里选择苏轼的《定风波》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两首比较典型的、有利于解决此问题的词来让学生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体会畅所欲言。

问题5: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提升个人境界?方法是什么?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题针对第10则,谈诗人修养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谈的实际是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写作过程中,即要深入生活,充分了解、把握写作的对象,又不能完全受写作对象的限制。这里可以举学生已经学过的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作为说明。

问题6:如何理解“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这对于提升写作水平有什么启发?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题是上一问题的备选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理解畅所欲言。

问题7:作者认为提升个人境界有什么样的过程?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题针对第7则设问。个人认为如果把后面几则的顺序稍作调整可能更便于讲解,也更便于学生理解。调整以后的思路是:先讲作者个人的修养的基本要求,人格真切和胸襟气度;再讲修养的方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最后说个人修养形成的过程,即“三个阶段”。

(五)总结全文

问题1:总结几则选文的层次脉络?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此问题在于对全文进行总结。“把握结构、理清思路”是一般阅读教学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问题2:学习了这篇文章,作为读者的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境界?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文中虽未对读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但创作过程与阅读过程实则一体而两面,要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唯一途径是按作者的修养的要求提高个人修养。此问题要引导学生明白,提高个人修养是读懂作品,深入把握作品的唯一途径。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自选1篇学过的诗词或文章,从“境界”的角度写1篇赏析文章,字数不少于300字。

[设计说明]作业在于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的巩固、拓展,并尽可能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本课主要学习王国维“境界”思想,但是只是理解此一观点是不足的,更重要的要通过学习与适当训练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学过的最为喜欢、最拿手的一首诗来分析。目的在于分析的方法与能力。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

1、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2、本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教学时,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则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点拨: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光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从这位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挂着“一带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鲁迅《风波》),想起只要镇上有点什么动静就忧心忡忡地担心“不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契诃夫的另1篇小说,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另一个典型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形象。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作者简介

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点拨: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

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互动设计2]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互动设计3]总体把握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第二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婚事

开端:准备结婚

发展: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高潮:交锋

结局:婚事告吹

第三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互动设计4]分析人物形象

1、套子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点拨:其身上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即衣、住、行方面写有形的(具体见课文)。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所谓无形的,是指起思想上的,他有套子式的思想,套子式的论调(具体见课文),其爱情的过程,最集中、画龙点睛、突出了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2、思考两个“怕”

(1)别人“怕”别里科夫

提问: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点拨: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2)别里科夫“怕”别人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请找出文中对别里科夫脸色的多处描绘,说说其意义。别里科夫结婚的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点拨: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

对别里科夫的脸色有多处描绘。静态的肖像描写中,有“他的脸也”“戴黑眼镜”;惩罚学生情节中有“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晚上通宵做噩梦,早晨到学校的时候“没精打采,脸色苍白”;看到促狭贵画的漫画“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看到华连卡骑自行车。

这脸色的变化,正说明他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也说明他的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在结婚这个问题上,课文深刻揭露了别里科夫从未透露过活人感情的灵魂。这个满脑袋是“套子”思想,满口是“套子式论调”,处处是“套子式”举动的角色,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的别里科夫,却怕结婚,这正说明别里科夫是伪善的、腐朽的、脆弱的,实际上是个丢失了生活权利的人,同时,也说明别里科夫固然可憎,但他毕竟还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附带)提问: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点拨: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互动设计5]别里科夫的意义(主题)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点拨:“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可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谦虚”是什么意思?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点拨: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这就揭示了别里科夫的社会时代的典型意义。

三、小结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最后让我们看看他的尊容吧(读苏联著名画家库克雷尼克斯的插图)。

四、作业布置

准备写好《“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系列文章: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大家对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已经有了认识,却未必深刻。这节课,我打算以促进大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大家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搞个“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报告会。

自杀?他杀?

——“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

二、导入报告会情境

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xx年新春时节,东平明湖中学高一(21)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三、具体操作过程

调查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要求:四人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

(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适当生发联想想象,互相激发,共同探讨。)

(课堂进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5分钟完成。

本案引发的思考:创新求活,守旧必死。

示例:各项调查报告

一、案发背景

1898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由于受欧洲进步文明的影响,俄国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沙皇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却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人们生活在沉闷乏味和忧惧之中。

这年夏季的一天,人们在一所中学的男教工宿舍里,发现了一具死尸,死者为男性,中年,属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疑点很多。死者生前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平时行为古怪,谨小慎微,但又刻板古旧,以他的思想辖制着全城。在这年的五月初突然病倒,大约一月后死亡。死前正处于恋爱中,甚至于打算结婚。

二、现场勘查

死者僵直仰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耳内塞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床头堆放有黑眼镜、棉大衣,床边放有雨鞋、雨衣、雨伞。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一张女士照片扔在地下,一张漫画揉成一团。最令人奇怪的是,房间的大箱子里几乎存有政府多年所有的公告和文件,并标注着具体发布日期。

三、本人档案资料

姓名:别里科夫

性别:男

出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生前职务:某中学希腊文教师

住所:校男教工宿舍

婚配情况:未婚

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特征:晴朗的日子也穿雨衣、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竖起衣领,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团堵着耳朵眼儿。

人际关系:无密友,但却辖制全城,曾与女友密哈益?沙维奇?华连卡之弟柯瓦连科有过冲突,于死前一个月被其推下楼梯,但彼此没造成大的伤害。

死前状况:郁郁寡欢,闭门不出达一月之久。

死亡日期:1898年6月底或7月初。

四、有关人士采访

采访对象1、华连卡

问:请问您与别里科夫关系如何?

答:由于校长太太的竭力撮合,我们差一点结了婚。

问:差一点儿?为什么最终没结成呢?

答:他生病前的一天到我家,从楼梯上滚了下来,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忍不住想笑)问:那他怎么会从楼梯上滚下来呢?

答:这个我不太清楚,您还是去问我弟弟吧。

采访对象2、柯瓦连科

答:那天晚上他来我家,乱七八糟地说了一些奇怪的话,令我非常气愤,于是就让他走,他却威胁我,说要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我一气之下,就推了他一把,没想到他居然滚下去了。

问:那么他说了什么让您如此生气呢?

答:他总是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干扰我的私生活,什么不许骑自行车,不能在大街上拿着书走,甚至不能穿绣花衬衫,简直荒谬透顶。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这一来更讨厌他了。

问:那么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死亡的原因呢?

答:噢不,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他当时安然无恙地爬了起来,离去时步伐也很稳健。但他当时看到我姐姐,好像十分尴尬。

采访对象3、“我“(布尔金)

问:您觉得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呢?

答:一个怪人。您要是见过他一面,就决不会忘记他。因为即使在暖和的天气里,他也裹着棉大衣。还有,他总是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问:您认为华连卡的笑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答:噢,他一定想不开的,要知道,他这种人最害怕出乱子了,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却自己闹出这么个乱子,他心里一定受不了的。

问:有什么人和他结过怨吗?

答:没有。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讨厌他,不会有人会为他的死亡悲伤。但也决没人会冒着危险去杀他,全校甚至全城的人都受着他的辖制,什么事都怕呢。

五、结案报告

本小组通过对别里科夫一案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

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本小组裁定,思想的保守和顽固,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正是这种极端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一笑是别里科夫致死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本小组做出最终裁定:可怜的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该张开开放之眼,明眼看世,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学习诗歌中所运用的用典比兴的艺术手法。

2.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情境体验、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学会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深层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教师通过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学习曹操在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抱负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学习魏晋诗歌的用典比兴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前大家先一起来听段诗歌朗诵。听完朗诵以后,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你对刚刚这首诗歌的了解呢?看来大家对曹操很熟悉啊,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二)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忧”的基调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前该让学生明确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体味诗歌忧的感情基调。

(三)赏析诗歌语句,解读诗歌意象

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对诗歌中的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忧”的内容的解读;2.各小组内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1.诗中表现诗人“忧”的诗句?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课件展示)

2.诗人为什么而“忧”?

明确:①忧功业未成(板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课件展示)

②忧贤才难求(板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课件展示)

3.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自己“忧”的感情的.?

明确:酒、朝露、明月

(1)酒

在诗歌中“酒”一般被用来表达忧愁思绪,因而有了“借酒浇愁”一说,同学们结合诗人生平及整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曹操借酒表达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消极的?

(知人论世。结合全诗可明确曹操表达的是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2)朝露

诗人将人生短暂比喻成“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3)明月

在古典诗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托相思别绪,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贤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因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4.诗人借助了很多意象来表达自己“忧”的情绪,他又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感情的?

明确:

比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明月比喻贤才。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诗是表达女子思慕爱人,曹操在引用上省略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表现诗人求贤如渴的心情。

5.诗歌中“忧”的情绪贯穿全诗,但是同学们朗读的时候却情绪激昂,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诗歌虽然“忧”的情绪贯穿整篇,但是在忧的背后却饱含诗人建立功业、渴慕贤才的理想和抱负。

6.请个别同学朗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其他同学思考曹操借这几句诗表现什么?

明确:这几句诗勾勒出一幅彷徨无依的特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良将贤才无明主可选时的彷徨,与曹操在整诗中表露的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抱负相呼应。

(四)教师总结,拓展作业

1.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所以面对短暂的人生,曹操一扫前人要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发出人生苦短,及时立业的感慨,处在乱世的曹操,在50多岁的高龄仍然渴望建功立业,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家更应树立远大抱负,发愤图强。

2.以1篇短文写《短歌行》给你的启示,题材不限。

五、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分析并掌握故都秋景的特点。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领悟本文“主观情”和“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之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四、教学工具

幻灯片、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古文人,对秋天情有独钟。可是再热爱,能够愿意拿生命去换取的.能有几个呢?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个。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秋天值得作者用生命去换取?

(二)导学案课前自学部分展示:(学生课堂展示)

1.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结构:课文可以分为3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段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2)总写:眷恋故都秋味。

第二部分(3~12)分写:具体描写故都秋景。

第三部分(13~14)总写:抒发眷恋之情。

(3)五字概括文中的每幅秋景图:庭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三)课中探究:

1、以第一幅秋景图为例,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清,静,悲凉”?

(1)请个别同学朗诵第一幅秋景图对应的文字,其他同学勾画出本段的景物,形容词,动词。

(2)师问:为什么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先探讨颜色)

师问:蓝、白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答:宁静。

师问: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皆是这样的色彩,会是什么心情?

生答:凄清、悲凉。

(3)请问:日光能数吗?为什么作者是“细数”?大家从“数”读出了什么?(再探讨动词“数”)

生答:清闲。

加入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三十九回有这么一段对话,和王安石的相关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领会到了“落寞”“悲凉”。

老师点拨并归纳:

秋味之“清”——从动词:静坐、泡、细数、静对。

从色彩:碧空、牵牛花的蓝色等。

秋味之“静”——驯鸽的飞声。

秋味之“悲凉”——“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老师归纳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以动衬静。

2、为什么郁达夫喜欢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来思考。

明确: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择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而又精彩地对比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找出并赏析。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赏析:请同学们分析每一种美食的特点,然后思考作者运用这组对比和比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课堂展示)

黄酒:浓烈白干:温和稀饭:清淡馍馍:厚实。

鲈鱼:鲜嫩大蟹:醇美黄犬:机巧骆驼:沉稳。

教师明确:运用四组比喻,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在对比中凸显了故都之秋的浓烈、敦实、深长、厚重,传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4、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却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之后,插入了一段议论。试分析第12自然段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内容:议论,论述了中国的文人学士和外国的诗人对秋的偏爱。

作用: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暗合,同时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行文思路。

(四)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赞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些悲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章首尾多次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作比,表达了他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结尾的一段文字,作者愿意用生命作为代价来换得北国之秋的常在,对北国之秋的爱的情感达到了极点,对秋的讴歌与赞美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深沉的爱。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积存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熟悉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育学生的想象力量及口头表达力量.

【过程与方法】

1、顺畅诵读,培育文言语感。

2、熟识文中的描写用语,培育学生的再造想象力量。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习本文按时间挨次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育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的'合作探究力量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量.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纳多种方式朗读)

争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奇怪心与求知欲; 进展字﹑词﹑句解释大竞赛; 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体会山市之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有感情朗读.

3.译读(字﹑词﹑句解释竞赛)

4.品读

(1) 体会山市之“变”.

①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时间很短暂,看来山市瞬息万“变”。

② 随着时间推移,山市呈现怎样的景象? (学生熟识文中的描写用语,用自己的话描述)

③ 山市变化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请简练概括。

(2) 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组争论所看到的山市奇观.同学们都是山市的目击者,派小记者下组采访.

参照采访提纲:你看到怎样的风光?

它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呢?

你觉得这些美吗?美在哪里?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小记者交谈,总结小记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 品尝山市之“美”。

① 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有感情的描绘这局部风光,共同品位山市奇观.(多媒体出示图片观赏)

② 师生评说山市风光之美,探究由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

(高插青冥、碧瓦飞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汉、暗然缥缈)

三. 争论讨论

为什么那时的人把山市称作鬼市?山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索、谈论、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引导明确:古代的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才归结为鬼在作怪。实际上我们现代科学已经完全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了。自由组成研讨小组。搜集相应资料或故事,争论、探究其中科学道理。

四.课堂练笔

学生观赏烟花绽放情景的图片,然后用笔有挨次、抓特征、运用美的语言去描绘。

五.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漂亮奇妙的山市.

2.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形成的缘由。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讨论的意义

2)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背景

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对比较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这堂课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的教学对策是:通过合作探究问题,动用视听感官渲染氛围,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伟人诗词的磅磅气势,更好体会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的方法,为高中语文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开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经典诗歌。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诗词的情感脉络,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确立依据:新课改《教学大纲》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读,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为主,让学生能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审美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难点:学会朗诵方法,能正确把握朗诵。

四、教学方法:

情感教学法,图表教学法,朗读与鉴赏、评说相结合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开门见山,介绍诗词的奇妙,简洁导入。

【讲授新课】

(一)【我疑故我思】

①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背景:

默读文章,用简洁语言概况初读感受。

自我评价,注意部分字的读音(橘,舸,遒,遏)

配乐朗读、入境体情(小组展示朗读,教师范读)比较并评价。

②合作探究、品读鉴赏、体景悟情:

(先动笔批注,然后分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

(二)【我问故我在】

(1)学生合作探究、品读鉴赏、体景悟情(重点)

①上片选取了哪些意像?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下片塑造了怎样的“同学少年”形象?

③上下片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先动笔批注,然后分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

明确: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看)

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

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忆)

(2)课堂小结:教师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小组成果。

有的小组抓住了典型意象,用诗化的语言再现了湘江秋景;

有的小组注重炼字,对“看”“击”“翔”“尽”等字有独到的解读

有的小组读到了词的上片,是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对祖国山河沉沦的忧思;

有的小组分析了同学少年形象,体会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有的小组探究到了词构思的精妙,探究到下片是对上片谁主沉浮的艺术回答;

(3)方法总结、能力提升

写景抒情累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知人论世;抓意象,入境体情;分析形象,体会情感;品析语言的精当,构思的精妙;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同学背诵展示。

(三)【我践故我行】

提炼升华、拓展延伸

引入卢新宁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进行本节课的升华拓展: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是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那么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呢?

在集体朗诵励志诗歌《少年强则国强》中结束本课,布置作业。

七、教学总结、反思:

通过《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我从以下方面对自己的教学作一个完整的反思,以便更好的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让学生更好学习。

一、可取之处:

(1)从学生来说,这部分需要学生有浪漫思维,和锻炼相应大胆想象的能力,鉴于以前有接触过类似的词的形式,学生上课很有激情,回答问题比较积极,合作探究做得非常好,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2)学生普遍有自己的思维、思想,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3)从教师的角度看,备课比较充分,课堂调度适当,多媒体运用熟练。

(4)整体上看,较好地实现了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的教学成果。

二、不足之处:

(1)因时间有限,个别问题讨论浅尝辄止,未能充分展开。

(2)在多媒体操作上有个别不恰当之处。

八、附说明:

(1)所属课程名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2)知识点(技能点):

1.训练学生诵读经典的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3.培养青年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真情热爱,较好地实现了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效果。

(3)适用对象:初中升高中一年级学生。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以《拿来主义》为例,感受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

2、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树立起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应有的理性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2、理解比喻论证、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为主,朗读品味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知道多少?你对学过的鲁迅先生的课文印象比较深刻都是哪些课文?

我们每学1篇鲁迅的文章,总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不论是《故乡》还是《孔乙己》不论是《祝福》还是《纪念刘和珍君》,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鲁迅先生还有一类文章也写得非常好,那就是杂文。

对于杂文写作,鲁迅怀着一种目的明确的自觉意识,其中蕴含着他的严肃、崇高而执著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他说过,“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华盖集·题记》)这种批评,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杂文有着“时代的眉目”(《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和投枪”(《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我们常常以“针砭时弊”四字来概括鲁迅杂文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1篇课文《拿来主义》,看看什么是“拿来主义”,同时感受一下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

二、感受课文“针砭时弊”的特点

提问:根据课文内容,你能否找出当时哪些非常具体的事件触发了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文章的?

明确:

1、当时中国政府在巴黎举办中国古典艺术展,

2、徐悲鸿、刘海粟在西欧举办中国绘画展或个人美术作品展,

3、新闻报道俄国拟邀梅兰芳前往奏艺。

提问:这三件事情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吧,但是鲁迅先生对这三件事情似乎有这自己的态度,你能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吗?

请大家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作者对这三件事情的批判。

提问:这些事件可以明确地说不是“时弊”,这三件事情都是中国与外国进行文化交流上做的事情,但是透过这三件事件,鲁迅先生明显的感受到了国人当时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有着怎样的倾向?

明确:国人对待与外国的交流问题上明显存在着“送去主义”的倾向。

提问:鲁迅先生认为一味地践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请用你自己的语言一句话概括。

明确:(当佳节大典之际……)丧权辱国,仰人鼻息。

提问:当时国人在对待与外国的交流问题上还存在着哪些错误做法?

明确:闭关主义,送来主义。

提问:鲁迅先生认为践行“闭关主义”会有什么后果?

明确:(给枪炮打开大门,碰了一串钉子)落后,挨打。

提问:“送来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遭受侵略。

小结:鲁迅先生根据当时社会几件事件看透了国人面对与外国交流问题上存在着的'三种错误做法,并对他们展开批判,这三种做法很有代表性,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伪自由书·前记》)这正是他开创了杂文典型化的特点。

三、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

提问:在批判了社会上面对与外国交流问题上三种错误做法之后,鲁迅先生提倡了“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

明确: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筛选信息需要找准关键词语“所以”“总之”。

提问:为了把这个主张讲得更加通俗易懂,鲁迅先生运用了什么论述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

提问:在谈论如何对外文化、如何与外国交流的问题上,鲁迅先生举了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的例子,你怎么理解呢?穷青年指谁?大宅子指什么?

明确:穷青年指中国或中国人,大宅子指文化或遗产或传统。所以这里是举例论证更是比喻论证,是类比论证。鲁迅先生以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因为对待外来文化和对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是一样的。

提问:错误地对待外来文化的人鲁迅先生把他们称为什么?孱头、昏蛋和废物们的做法让你联想到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哪些行为?

给出时间或结合本专题其他课文,让学生畅谈。

从文中语句的表达来看,你感受出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请大家发出声音自读课文第8段,感受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态度。

明确:鲁迅先生对三种人是充满了辛辣的讽刺的。鲁迅先生指出,讽刺的生命是写实,是对人们习见的然而又是可笑、可鄙的不合理现象,作精炼或夸张的描写,从而获得幽默的效果。

请一位同学读出这种感情来。点评,再读。

请大家发出声音再读第9段,思考那么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具体面对文化遗产或外来文化的呢?

面对继承文化遗产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的时候,“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让你联想到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事物?

给出时间或结合本专题其他课文,让学生畅谈。

小结:看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真正做一个拿来主义者,没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品质是不行的。

四、理解倡导“拿来主义”的好处

提问:看来要践行拿来主义是不容易的,但是践行了拿来主义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明确:人成为新主人,宅子成为新宅子,文艺成为新文艺,中国成为新中国,青年成为新青年。这正是鲁迅先生写这1篇“拿来主义”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期望他们能成为新的主人,把我们的国家变成新的中国。

五、感受杂文的超越时空性

提问:站在今天这个时代你如何看待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小结:看来鲁迅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面对当时人们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提出的“拿来主义”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这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鲁迅先生的杂文,既有具体的现实的针对性,又有超越具体对象的概括性,不仅有现实的意义,更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主板书: 杂文:

闭关主义 落后挨打 针砭时弊

送去主义 祸害子孙 典型化

送来主义 遭受侵略 讽刺幽默

拿来主义 新人新宅子 超越具体现实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3

一、复习目标:

基本要求:

1、复习目标与新课教学目标有所区别,应根据学情针对课题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确定复习目标。

2、研读新课标、考试说明,确定复习目标。

二、复习重、难点:

要求:复习课要根据学情分析确定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三、复习方法指导与知识链接

结合该部分内容实际,联系相关知识,对学生指导复习,比如:实例法、对比法、联想法、归纳法等

四、复习与探究学案:

1、知识梳理

基本要求:要把化学知识加以系统化,先把知识点构建成知识块,再把知识块联结成知识网,学生对照学案自主复习,切不可是简单知识点的罗列。

2、典型例题

基本要求:典型例题一定要选择的有代表性,不可过多。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备课时做到组内统一。

3、拓展延伸

基本要求:

(1)不宜过多,1-2个即可;

(2)选择带有一定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习题。

4、不懂问题统计

说明:学生把自己不会的问题,不理解的知识点写在这儿,教师在批阅导学案时应对这部分内容给予解答。

五、复习反思小结

(二)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要与导学案复习目标一致,以“通过”的格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写。

示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书写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要与导学案复习重难点一致。

三、学情分析:

1、认真批改导学案,发现学生的错误;

2、统计哪些是个性化问题,哪些是主干问题;

3、统计哪些是普遍性问题,哪些是枝节问题;

3、分析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知识基础不过关还是教学策略设计不当,是问题设计质量不高还是学法指导问题;

4、根据导学案做的情况,预设和解决教学流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知识梳理、问题展示

各小组在学科组长组织下,针对复习过程中的疑难进行剖析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整理,并将组内交流成果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在改过的导学案发下去之后利用课下时间就可以开展);教师在下面跟踪辅导,答疑解惑;

要求:

1、提前布置,尽可能在课前完成,有个别不理解的知识点留在课上完成;

2、老师尽可能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二)例题解析,精讲点拨;

要求:

1、在学生展示的'同时,老师要认真聆听过程,抓捕讲与听的学生反应瞬间的脸部表情和情感变化;

2、一定要让学生讲完,切不可感觉讲的不对就停止让他讲,这样下次学生就不

愿意说了;

3、学生能完成的就让学生完成,对每组学生分析做总结点评,点评时要具有启发性,探究性。

(三)拓展延伸,学生展示

要求:

1、对于部分习题应努力创设适宜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2、这块可以让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上台展示;

3、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1、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对知识的遗漏或困惑,再进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结合实际,作业布置应该分层次、分类型布置;

2、对于创新班,学习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可以选择一些创新型习题;实验班,可以选择一些基础题和综合性较强的习题;常规班基础相对薄弱,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可以布置适量的中等难度的习题。

3、分类型,主要是将同种类型的习题布置在一起,让学生整体感知、认知。

五、教学反思

(三)高中化学复习课课堂流程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环节:

教师要认真编写导学案并统计分析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普遍性问题,哪些是个性化问题,哪些是主干问题,哪些是枝节问题,以便讲解时层次分明,而且学生易于把握。

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然后教师及时批改,及时发给学生。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生问题所在,找出学生易错点和难点,同时学生又能及时订正反思总结,为下节复习课打下伏笔。

二、课堂探讨环节:

(1)合作、交流、探究

首先学生自由讨论,解决自身导学案上存在的问题(在改过的导学案发下去

之后利用课下时间就可以开展);教师在下面跟踪辅导,答疑解惑。然后分配任务,每组细分析一定量的题目,小组内交流讨论,为第二步展示服务。

(2)学生展示

①教师要在展示过程中对学生的展示要适时进行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展示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②对于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老师要清醒地知道“问题”何在,然后留给某些表现欲强烈的学生去帮助“纠错”,并让出错的学生把正确答案写在自己的“纠错本”上。

(3)总结评价

对学生做出的分析进行评价,在主干问题和个性问题上再做强调、延深和拓展,加强学生记忆。

复习课并非单纯的知识的重述,而应是知识点的重新整合、深化、升华。复习课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巩固旧知是为了获取新知,同时,要尽可能兼顾每一位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

三、课后环节:

(1)学生总结

做过的复习课习题课下一定要认真总结,反思,并记录在导学案上。

(2)学生训练

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根据自己掌握情况,要做针对性的训练,及时巩固。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4

【学习目标】

1.了解与《大学》这本书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等词语含义。

3.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容。

4.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重点难点】

1.解读“三纲”“八目”的内容。

2.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做为《四书》之一的《大学》这本书,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称赞。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其“三纲”“八目”,对人生之目的以及达到此目的之步骤与方法,条理分明,阐述无疑。下面,开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文化常识:古代学制

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2.作品《大学》简介

《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它与《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5页学习提示: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三、学习活动

(一)朗读文本,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解,翻译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2.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品德。

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4.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止,达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注解: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2.静:心不妄动。

3.安:性情安和。

4.虑:思虑精详。

5.得:处事合宜。

翻译: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解: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翻译: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诚实,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解:

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2.壹是:一概,一律。

翻译: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够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

过渡语:在了解了选文的字面意思以后,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探究环节。要解读这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纲”和“目”的含义。因为“三纲””八目”是《大学》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

“纲”的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是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二者的关系是纲比目大,目从属于纲。

在理解了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开始解读本文的思想。

(二)解读文本,探究思想

问题一:请同学们勾画有关“三纲”和“八目”的语句,进行朗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1.朗读“三纲”语句,解读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理解:所谓“明明德”,意指不断地彰明人内在的光明的德行,培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求知和修身。所谓“亲民”,是指求知和修身达到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明明德”,那么就要亲民。前面两条都做到了,就会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2.朗读“八目”语句,解读内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理解:古代的那些有大德的人,都以彰显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为主。彰显品德就必须先把国家治理好,想要把国家治理好,那就要处理好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而家庭由个体组成,能否使家庭和谐有序,个体成员的修养非常重要。一个有修养的人,首先心要正,即不偏不倚,这就要求我们排除私心杂念,去除妄想,做到“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要想使意念诚实不欺,就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源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问题二:哪些句子体现了“八目”的顺序,反复朗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顺序?

1.体现了“八目”顺序的语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八目”的顺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齐天下

3.理由:

结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

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题三:请同学思考“三纲”和“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文开头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以说是本文的三个“纲”,第二段讲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八个“目”。

八目之中,“修身”以上都属于“明明德”之事,“平天下”以上属于“亲民”之事。“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的最高阶段。

问题四:怎样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的语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理解:

在这句话中,“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实现“三纲”、“八目”的七个步骤。

“知止”通过学习了解“至善之所在”,“止”指只应当处的位置,即至善的境地。了解了至善之所在,思想就有了定准,即所谓定。止与定是因果关系,“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只有“知止”才能做到“定”,“定”则能心不妄动,即做到所谓“静”心静则能专一,即所谓“安”,身心俱安,则能思虑精密周详,即所谓“虑”,“虑”则能得其所止。

(三)拓展延伸,思考讨论

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诚意”“正心”的文字,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和“正心”?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恶恶臭: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2..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3.谦:通“慊”(qiè),满足。4.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详细讲解: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诚:使动,译成“使……真诚”,“毋自欺也”,倒装句,理解成“毋欺自也”。

翻译: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

“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慊(qiè)。”

“如恶(wù)恶(è)臭(xiù)”的“恶(wù)”和“如好(hào)好(hǎo)色”的“好(hào)”,它们都为动词,表意相反,“恶(wù)”理解成“厌恶”“憎恶”,“好(hào)”理解成“喜好”。

“恶(è)臭(xiù)”的“恶(è)”和“好(hǎo)色”的“好(hǎo)”是形容词,“恶(è)”理解为“污秽的”“腐臭的”,“好(hǎo)”理解为“美好的”。

“臭(xiù)”和“色”都是名词,“臭(xiù)”是气味,“色”可以理解为“容貌”,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此之谓自慊(qiè):慊(qiè),满足。

翻译: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翻译: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小人:道德品德低下的人。闲居:独处、独居。为:动词,做。善:形成词作名词,好的事情。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也可以说成“没有什么坏事不做的”。

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动词,显明。

翻译: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翻译: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谓:叫作,称作。

翻译: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全段的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东西一样,这样发乎本性的诚实不欺,才称得上是自我满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戒慎不欺。品德低下的人在独处无所事事时,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彰显自己的好处。殊不知,别人看他们,就像能看见他们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所想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曾子说:众多的眼睛都在看着,众多的手都在指着,难道还不够畏惧吗?富贵的人将房屋内外装潢舒适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离以道为家而光泽生命。内心坦荡自在,身体自然安和舒泰。内在生命真诚,外在行为态度也就真诚;这就叫以生命对生命,以真诚对真诚。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乐(yà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身有所忿懥: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内心。忿懥:愤怒。

2.好乐:爱好,喜爱。

【译文】

我们所说的修养自身,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怎样做到诚意?

1.保持内心的诚实不欺。

结合“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一句理解,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观点: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是不要欺骗自己。

2.内心所想与外在表现一致。

结合“诚于中,形于外”一句,即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

3.慎独。

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慎”就是小心谨慎,“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的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怎样做到正心?

正,即端正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结合文本,自身有所忿怒,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恐惧,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偏好,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忧虑,心就不能端正。要想做到端正内心,就必须摒除这些私心杂念,摒除患得患失的心态,不受情绪制约,保持心态端正。

总结: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了解到“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同时,也教会我们,在独处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谨慎,我们不要像文中的“小人”那样,在独处的时候无恶不作,还在别人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我们要做到,让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与外在表现的一致,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面对生活中多种情绪,不因喜爱而偏好,不因愤怒而憎恨,保持自己内心的端正,这样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

四、反馈与评价

1.下列选项中画线的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动词,彰明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本:根本

C.在止于至善止:达到

D.致知在格物格:风格

答案参考:D(推究)

2.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

A.《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

B.“八目”之中,“修身”的目的是管好自己的家。

C.“八目”之中,“格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D.“安而后能虑”是说思虑精详以后才能性情安和。

答案参考:C(不全面,D.顺序相反)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大学》的前两段,它讲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涵,也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明确了“修身”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让我们除旧迎新,不断雕琢自己的品德。

六、课后作业

1.总结本课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试着阅读《大学》全文。

3.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0字。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习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平。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习新课。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过文章的学习,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够发挥联想,“以小见大”,借物喻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

【教学难点】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对比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呈现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请同学们自行阅读并试着说出内容,老师结合背景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感怀”的概念,并解释“感怀”意为“感慨自身,怀念故人”。则中国文人常常采取一种含蓄的手法,借景借物感怀。

2、知人论世:巴金

(二)整体感知

设置问题,请同学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并回答

全文是按照什么样的.线索进行写作的?

(引题——————包弟进家———————七年相处———————送别包弟—————————怀念包弟)

前几部分叙述为主,最后一部分抒情为主。

(三)深入研读

1、设置问题,请同学带着问题详细阅读相关章节,并回答。

在叙述的部分中,作者怀念的人是如何出现在文章中的?能体现出如何的情感?

(两次特别提起,多半是“我们”,都属平实的细节叙述,说明作者无论是与包弟,还是与爱人,都是朝夕相处,关系和睦)

在抒情的部分里,作者是如何感怀?

(近:忏悔;远:借景怀人)

2、范读:“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一段

引导学生找出写景的词“衰草”“篱笆”“无缝的砖墙”“葡萄架给虫蛀了扫掉,连葡萄藤都给挖走”“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等等,对比“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爱人在的景色,才是生动的,令人快乐的)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对比阅读《小狗包弟》和《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作者在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

(苏词更加含蓄,可解读为感慨自身,也可解读为怀念故人,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巴文情感浓烈,有深刻的忏悔,也有深沉的怀念。

(五)小结作业

请同学们对比阅读《小狗包弟》和《项脊轩志》,谈谈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项脊轩志》属于初中已学课文,用这1篇来导入似乎更符合“温故知新”导入的理念,而《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作为拓展来进行对比阅读比较合适。在以后的设计中,我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构成与接受度,使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与逻辑性。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的: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习其精华,学会在现代社会乐观地生活。

教学方法:

重视诵读和背诵,并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庄子、《庄子》及庄子思想,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步骤:

1、说出你知道的几位先秦著名的思想家的名字、原名和代表作及思想派别。

儒家:孔子(孔丘)——————《论语》

孟子(孟轲)——————《孟子》

荀子(荀况)——————《荀子》

道家:老子(李聃)——————《老子》(《道德经》)

庄子(庄周)——————《庄子》(〈南华经〉)

法家:韩非子(韩非)—————〈韩非子〉

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

2、为何以“子”称之?(“子”是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3、按思想的不同划分之。(124/35/6————儒—道———法)

4、道家思想又叫什么?(老庄哲学)

5、核心思想是什么?(崇尚自然,主张相对论,认为万物一体,主张清净无为,无为而治。)

6、同是道家,庄子与老子有何区别?

老子以箴言表达凭直觉感受微笑待人说给心听教人

庄子以散文描述靠聪慧领悟狂笑处世直指心灵嘲人

“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

—————————————————————林语堂《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

7、《庄子》有何特点?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

想象丰富,构思奇妙,善用寓言和比喻。今存33篇,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

8、导入课文:“开宗不了《逍遥游》,空读《南华》30篇。”

9、解题: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逍遥游————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在大自然中活动。

10、范读课文后让学生试读一遍并在文中找出文眼,明白何谓“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无所待(凭借)。

“此则与造化者游而逍遥之极致者。通篇主意,至此方点出,为全书之纲。”(陆树芝《庄子雪》)

11、目的何在?

————————做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

12、文旨一言即可譬之,那么,此前写了什么?

——————有所待(凭借)者。

13、具体写了什么?它们各有什么凭借?

鹏:海运扶摇羊角六月息风

雾,尘埃:息相吹

大舟:水

适莽苍,百里千里者:三餐粮

宋荣子:内外之分,荣辱之境

列子:御风而行

14、文中运用最多的手法是什么?

————对比。

15、具体怎样对比的?

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大知)

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笑——小知)

结论——————————————————“小知不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小年)

蟪蛄:不知春秋(小年)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大年)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大年)

彭祖:以久特闻(大年)

众人:(七十古来稀——悲)(小年)

结论———————“小年不及大年”

鲲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大志)

斥: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小志)

结论——————————(—小志不如大志。)

16、再三对比说明了什么?

————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游”。

17、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先反后正,先破后立。

18、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意随笔至,随文挥洒。

“篇中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朦,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清林云铭)

这种意随笔至随文挥洒的笔法,是庄子绝对自由精神的外化形式,与诸子散文大相径庭。

(2)借用寓言说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神话和现实的种种界限,以上天入地的气魄和千姿百态的形象,奇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叙述风格。

庄子的寓言“皆无端崖之辞”,差不多完全是主观臆想的产物,其目的,不过是将自己独特的理念塞进寓言的躯壳中。

19、再读课文

20、布置作业:利用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了解庄子,写篇介绍庄子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

先秦诸子:

儒家:孔子(孔丘)——————《论语》

孟子(孟轲)——————《孟子》

荀子(荀况)——————《荀子》

道家:老子(李聃)——————《老子》(《道德经》)

庄子(庄周)——————《庄子》(〈南华经〉)

法家:韩非子(韩非)—————〈韩非子〉

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

老子以箴言表达凭直觉感受微笑待人说给心听教人

庄子以散文描述靠聪慧领悟狂笑处世直指心灵嘲人

“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林语堂)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

“开宗不了《逍遥游》,空读《南华》30篇。”

逍遥游————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在大自然中活动。

“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无所待。

有所待者:

鹏:海运扶摇羊角六月息风

雾:

尘埃:息相吹

大舟:水

适莽苍或百里千里者:三餐粮

宋荣子: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

对比说明其大小之辩(“辨”):

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大知)

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小知)

————————小知不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小年)

蟪蛄:不知春秋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大年)

彭祖:以久特闻(大年)

众人:(七十古来稀)(小年)

—————小年不及大年

鲲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大志)

斥鼹: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小志)

———————(小志不如大志。)

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游”。

本文的思路————先反后正,先破后立

写作特点:

(1)意随笔至,随文挥洒。

(2)借用寓言对比说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掌握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方法:

以练习为主

教学内容和步骤:

1、诵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

冥——溟反——返知——智而——耐辩——辨有——又辩——变

3、单音节词

怒志抟也胶培决枪控适久穷绝劝恶焉

3、双音节词并进行古今意义对比(见书上):

生物——与今义同。

野马——借喻,代“游动的雾气”

果然——饱满的样子;食饱之状。

众人——一般人

羊角——借喻,代“盘旋而上的旋风”

然后——这样以后。

不过——不超过

虽然——即使这样

3、特殊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覆杯水于坳塘之上———状语后置或介宾短语作补语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何知?——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奚以知其然也————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彼且恶乎待哉——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4、虚词用法:

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鲲“译做“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选择句中用以加强揣测语气的语气副词。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译做“它”

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译做“它”

彼其于世——代词,代“宋荣子”,译做“他”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

而: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而”

水浅而舟大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我决起而飞——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我腾跃而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而彼且奚适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征一国者——通假字,通“耐”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夫列子御风而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而御六气之辩——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

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水之积也不厚——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结构助词“的”

则芥为之舟——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这”

众人匹之——代词,代“彭祖”

汤之问棘也是已——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

翼若垂天之云——结构助词,“的”

翱翔蓬蒿之间——结构助词,“的”

此大小之辩——结构助词,“的”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代词,代“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沮——代词,代“宋荣子”

辩乎荣辱之境——结构助词,“的”。

5、布置作业:将本文译成现代文并背诵文中第一段。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8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1篇著名散文。朱自清先生将对美的认识融入文字其中,同时也在细腻的描写之中展现出独特的个人心境。

二、学情分析

高x的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要将文字和情感联系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很难体会语言蕴含的美感和情感。所以本次教学将立足在感受语言和情感的基础之上。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

2.掌握课文脉络、基调及大意。

3.寻找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

4.跟随朱自清独特的心境,鉴赏荷塘月色之美、语言之美。

5.培养学生对“生活之美”的向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朱自清眼中荷塘月色的美。

教学难点: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下体验到的另一个自己。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荷本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再配上那“更深月色”,自然就是是“荷塘有月人有情,荷香月色美共赏”。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今天我要将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1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荷塘月色》。

(二)朱自清生平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走近朱自清,在走近朱自清描绘的那片天地。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1923)、散文集《背影》(1928)、诗集《踪迹》(1929)等。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1916年12月15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历史》、《别》、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

(三)掌握课文大意、基调和脉络

1.学生再次深入阅读x分钟,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出发地点(家门)和缘由。

第2段:写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8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9、10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2.从段落大意中,理出文章线索

提示线索:线索:事物、人物、情感、事理、空间、时间等。

线索:空间和情感。

空间:家-荷塘小路-荷塘-荷塘下路。

情感:颇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四)整体感知

初步读懂文章之后,我们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体——寻找另一个自己。文中什么地方提到另一自己,换一句话说就是与平常有所差别的自己。

第三段第二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也就是有一个平常的自己和一个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们在文中找找,朱自清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平常的自己: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我爱热闹;爱群居。

3.有一定要做的事,有一定要说的话。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1.爱冷静;爱独处。

2.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3.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4.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五)透过朱自清的眼睛看景物描写

朱自清另一个自己享用的是怎样的荷香月色呢?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哪些段落描写荷香月色。根据前面我们的段落大意,是哪些段落?第四、五、六自然段。那我们且来看看第四自然段。我们先来听一段朗读,来感受一下。听完之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美、宁静、朦胧、优雅、清香、有音乐感,生机勃勃。是什么景物让你有这种感觉,朱自清先生又是如何把这种景物的特点融入文字之中的呢?

讨论要求:

1.找出景物以及景物给你的感受。

2.分析作者如何描写景物。

3.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讨论要点:

1.分析如何描写景物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2.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六)明确描写方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用典、借代、对偶、通感等。

2.描写手法: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实写虚、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渲染、白描等。

(七)赏析关键的词

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2.叠词。

(八)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1.生动、形象、强调、突出、烘托、渲染等。

2.语气(加重、减轻、表达喜爱色彩)、音乐感。

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方法,也能感受到朱自清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的荷塘。以上,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在颇不宁静之中,走到了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淡淡的月光之中找到了内心宁静的自己。

(九)简要鉴赏景物描写

1.我们看到了如此美丽的荷塘月色,而朱自清当时也沉醉其中,感受到了宁静。但是我们在创作背景中了解到,朱自清所处的年代、所处的境况并不如意,为什么他在荷塘月色之下能够写出这么美好的景色呢?

因为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这样的享受之中他也发现了抛开了生活中扰乱心绪的事情,然后尽情欣赏自然之美的自己。

发现了热闹是它们(外界)的,我什么也没有。或许正是这种“没有”的简单才能拥有精神的自由——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

2.那朱自清想起了什么?

由荷花想到:江南的旧俗——采莲。

3.采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热闹、风流、有趣、舒服、欢愉、天真、清新、纯净······

4.这时候的朱自清先生又是怎样的自己?

与不宁静的平常的自己形成对比,看见了那个未受时代污染、骚扰的完全本真的自己——享受想象中的自我娱乐。

5.文中提到的什么地方比较符合朱自清先生寻找自我娱乐和自我享受?

江南也就是家乡,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家,回归到了平常的自己。

(十)总结

生活可能会让你“不宁静”,但是你却可以在繁杂的生活之中,找到适合自己自由灵魂的自由天空,让自己摆脱苦恼的心情,享受生命本身的快乐,享受精神自由的快乐,享受自我娱乐的快乐。总之,生活的黯淡不能隐没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9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自渎了解巴金与《家》的有关背景资料。

2、了解《家》的故事梗概。

3、了解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巴金与《家》的有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四、重难点

1、了解《家》的故事梗概。

2、了解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3、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

家,在人们的眼中,都是爱的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但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幸福温暖的处所,它就是爱。

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二)作者简介及作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xx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作品多以抒情笔调,描写新知识青年对旧制度、旧文化的强烈憎恨和大胆抗争,充满激情,语言清新流畅。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1982年获“但丁国际奖”,1983年又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三)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内容。

(四)内容分析

1.主题概括

三份爱情的毁灭,三个女性的死亡。

觉新——梅、瑞钰、觉慧——鸣凤。

2.人物赏析:

(1)梅

原名钱梅芬,觉新兄弟的姨表兄妹。与觉新青梅竹马,相互爱恋,因家长之间的矛盾而被拆散,后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因婆家对她不好,在娘家抑郁而死。

(2)瑞钰

家长们用抓阄的办法为觉新选定的妻子,善良贤惠,高老太爷死后因无法承担迷信的“血光之灾”的责任被迫到城外待产,最后难产而死。

(3)鸣凤

高家的婢女,7年前被卖到高公馆开始做苦事、吃打骂和流眼泪的生活,深爱三少爷觉慧,但高老太爷答应把她送给六七十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勇敢反抗,投湖自尽

(4)觉新

高家的长房长孙,觉民、觉慧的大哥,是一个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深受封建礼教制度的迫害,但又渴望幸福生活,具有“二重人格的人”。他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满旧礼教又奉行“作揖主义”,具有复杂而丰富的性格内涵。

(5)觉慧

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代表。封建大家庭“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觉新、觉民的弟弟。参加了具体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斗争,包括勇敢参与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坚决反对“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蔑视等级制度与丫头鸣凤相爱,反对包办婚姻支持觉民逃婚,大胆揭穿迷信的捉鬼、血光之灾等邪说,最后义无反顾地从封建大家庭出走。

3.问题“谁是凶手?”

探究:觉慧和觉新在爱情中的表现

(1)觉新对于梅:

和梅表姐相爱,但是由于双方家长在牌桌上的一些小矛盾就扼杀了这段美好的.恋情。觉新很痛苦,但是没有反抗,对于父亲为他安排的与李家的婚事表示顺从,回房蒙头大哭一场,继续与李家小姐瑞钰完婚。

(2)觉新对于瑞钰:

高老太爷去世后,瑞钰产期将至,陈姨太因嫉妒怨恨瑞钰,以“血光之灾”为由要觉新把瑞钰送到城郊外待产,觉新不想,但是没有反抗,照做了;四天之后觉新去看瑞钰听到瑞钰凄惨的叫声,但是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钰就这样叫着他的名字死去了,他们最终也没有见上一面。

(3)觉慧对于鸣凤:

与鸣凤相爱,又常常处于矛盾当中,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在鸣凤被安排嫁给冯乐山做小妾是他还一无所知,在鸣凤想要向他倾诉时他忙于自己的事业,最后鸣凤被逼得投湖自尽了他才后悔地追去,已经晚了。

4.假设:时光可以倒流,觉慧和觉新会怎么做?

5.探究:是什么导致了觉慧和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明确:觉新:不满封建家庭的专制,但是他的长房长孙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个性。,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和平相处”,他凡是采取“不抵抗政策”。家对于他来说是精神炼狱,但是又难以割舍,所以他最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向封建势力一次次地妥协退让,甚至牺牲自己的爱人。陷在封建传统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觉慧:一个充满朝气的反抗者、家族的叛逆者,他体察到封建家族的虚伪黑暗和腐朽,决心要做自己的主人。但是在抗争的过程中,他也有一些大胆幼稚的行为,到外面寻找新生活。他冲破世俗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在矛盾中,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对于他祖父,觉得他们两个像敌人,但是当他祖父去世之后他又觉得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

6.时代背景:

明确:“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革命运动。它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旗帜唤醒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性解放,在“五四”时期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吸引着无数新一代青年。

“五四”运动就像一场梦一样,迷住了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但随着这个梦逐渐地褪却其梦幻色彩,其矛盾性就逐渐显现出来。

7.作者的生活背景:长期的封建大家庭的生活

明确:李家是当地的殷富,数代都是书香人家。巴金等五个兄弟姐妹从小生活在五进三重的李公馆里。然而,随着父母亲的离世,他的家族开始了内部分化。在其后的分家过程中,家族内部的倾轧丑态毕露,巴金看到了人情世态和诗礼传家背后的龌龊。1920年,巴金的祖父也因病死去,遗产的争夺由此引发,巴金在这些事情上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这给了《家》丰富的创作素材。

作者身处五四运动之中,自然沾染了浓重的时代气息,对旧社会既愤怒又留念,对封建人物既痛恨又同情,对新出路既渴盼又迷惘,作者本身就处于这样一个痛苦、矛盾、挣扎的过程中,所以《家》中的人物,尤其是与作者最为相似的觉慧,不可避免的宣泄出作者的矛盾与痛苦。

8.小结: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要为青年写作,他写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要控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宣告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走上奔溃的道路,走到他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罪恶,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家》中的觉慧和觉新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矛盾性造成了人物性格的矛盾,人物的悲剧命运也是时代不可避免的,是无法被拯救的,唯一的出路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思想的影响,自己拯救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二、整体认知: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对联的起源:

《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对联的特点:

1、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一致。

(4)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上下联竖行书写,从上到下。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四)对联的分类:

1、就上下联的语义关系,对联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这三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映像。如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连接。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根据对联的功用,又可以将对联分为以下类别:

(1)名胜联:为装饰名胜古迹而题写的对联

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喜庆联: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做的对联。

如:幸有良辰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

(3)哀挽联:为悼念死者而做的对联。如:人们为前不久去世的钱学森写的挽联,学脉播千古,十亿后学同心恸;

功业耀九天,九万星辰失光辉。

(4)谐讽类:这类对联以诙谐幽默为主题,以教育劝诫为宗旨,运用多种修辞技巧创作的妙趣联。如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年。

(5)文艺类:文学类对联

(6)集句类:从古今文人的诗词、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两句。

三、阅读鉴赏: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那么在对联中呢属于反对,所谓反对,是根据对联上下联的语义关系来分类的,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其中有语言学家周祖谟的答案为“胡适之”,在当时得了满分。我们知道胡适先生在五四前后的戏剧性表现,之前提倡白话废文言,极力否定传统,抹杀历史,鼓吹全盘西化,后来又自称有历史癖,号召人们整理国故,研究国粹,走向新文学的反面,用其名字来与“孙行者”相对,讥讽戏谑之意不言而喻,而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陈教授自己的对句是“祖冲之”,也不失为优秀之对。

3、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传说是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寺庙方丈将阮元当做一位普通游客,只说了一声“请”,又对下人说“茶”。随之交谈,觉出语不凡,便改了口气“请坐”,吩咐下人“泡茶”。后来当他知道是大学土阮元时又换成了“请上坐”、“泡好茶”,到了阮元临走时,方丈恳求墨宝,阮即出此联,活脱脱描绘了一个前倨后恭者的面目。作者以方丈的言语入联,对仗十分工整,别开生面,确是一副很难得的佳联。

1、上联:房价涨.地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

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横批:何邪社会)

由此可见,对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旧影响很大,人们用传统的对联写作规则真实形象的反映了我们现实的生活。

四、阅读评价:

从课题来看,应该着重从对联的奇妙的特征来讲,所以应该多多举例,通过举例加深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从而尝试简单的对联写作。但由于时间问题,举的例子有限就要求学生课后注意积累。

五、课堂小结: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今天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欣赏了优秀、有趣的对联,还尝试着创作了对联,体会了对联的美妙之处。学习对联知识,能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和驾御文字的本领。因此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利用时间去探究这一中国特殊文学,去感受它独特无比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1、《岳阳楼记》的第三四段具体表现迁客-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端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2、收集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对联,了解我国各省的特色!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1.了解曹禺和《雷雨》的相关知识以及戏剧的一般常识。

2.理清《雷雨》的人物关系,分析其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品味剧中周朴园鲁侍萍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3.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1.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2.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2.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教学策略】

1.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

2.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知识储备

A.作家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中国现当代剧作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两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

B.时代背景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部杰出剧作。此剧写于1933年。剧本所反映的时代,大约是从1894年至1924年这段时间。这个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社会加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地主兼官僚资产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人民革命的浪潮前赴后继,无产阶级日益发展着、壮大着,最终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它毕竟还处在幼年时期,广大的劳动人民依然呻吟在豪绅统治下,暂时处在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之中。这个时代的低气压虽然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到来。曹禺以其对时代的敏锐感受,把他的感受结晶为深刻的哲理,由此透出时代的精神。

C.文本要点

《雷雨》剧情。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曾留学德国。三十年前作少爷的时候,为迎娶一位富家小姐,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而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从无锡迁居北方某大城市,周朴园又娶繁漪为妻,生下儿子周冲。他们与鲁家共居一地。鲁贵与四凤在周家帮佣,大海在其生父周朴园的煤矿上当工人,但两家各不相知。周朴园当年在包修哈尔滨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二千二百多名小工。从死者身上榨取了钱财,后来又不断地破坏工人的罢工运动,并指使警察开枪打死矿工。他独断专行,压制繁漪的个性,夫妻矛盾尖锐,视同仇人。繁漪苦闷抑郁,与周萍发生了乱lun关系。后周萍遗弃繁漪,又和四凤相爱,当繁漪获悉周萍、四凤要相偕出走,在绝望中当众宣布了她和周萍的乱lun关系,周朴园也公布了侍萍的真实身份。隐秘暴露,真相大白。四凤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冒雨冲入花园,触电身亡。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侍萍、繁漪在巨大打击下也先后疯癫。周朴园孤苦伶仃。剧作在一天之内集中写了周鲁两家历时三十年的生活史,表现了新旧两种思想斗争和阶级矛盾,揭示了悲剧的根源。结构严谨,矛盾集中,戏剧性强,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基础知识

1.生字

涔(é):形容雨、汗、血、泪等不断流下或渗出。谛(dì):仔细。愕(è):惊讶;发愣

2.词语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郁热:闷热。郁: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意气:文中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向下流。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门当户对:指结亲的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

规矩:(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拜望:探望长辈或领导(敬辞)。

恩怨:恩惠和仇恨。多偏指后者。痛不欲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不愿再活下去了。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认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成功地表现了“周朴园”和“侍萍”个性特点的?

子问题1:《雷雨》这个标题可否换成《两个家庭的悲剧》?请谈谈理由。

子问题2:《雷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折故事的情节。

子问题3: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相认的场面,作者通过哪些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来揭示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请细读原文后,填写下表。

人物:周朴园/鲁侍萍

个性化语言

动作

人物性格

矛盾冲突

子问题4:A.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B.鲁侍萍对周朴园及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持什么态度?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子问题5: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的场景,作者通过哪些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来揭示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请举例简要分析。

子问题6: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三、课文小结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

在戏剧艺术上,《雷雨》臻于完美之境。它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它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丰满而复杂;它具有一种诗意之美,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一起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味。

课文所节选的是《雷雨》的第二幕,可分为两个场面,地点都是在周家客厅里。第一个场面写周朴园和侍萍三十年后意外重逢并相认,第二个场面写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激烈冲突。周朴园、侍萍相认的情节是剧情很重要的发展。因为他们的对话揭示出两人年轻时曾经有过婚恋纠葛并生有两个儿子这个秘密,而这个秘密是全剧的关键情节。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则让周、鲁两家中的五个人之间初次发生联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因为激烈的阶级利益冲突,被完全忽略、消解了。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萍(怒)你混账!

周朴园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

周冲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你胡说!

鲁侍萍(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厉声)下去!

仆人们(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萍(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

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周萍打他!

鲁大海(向周萍)你!

仆人们一起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

1.周朴园对周萍、周冲两个儿子分别说“不许多说话”、“你少多嘴”其用意是什么?

答:

2.鲁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一句的语言妙在哪里,表现了侍萍怎样的感情?

答:

3.这个片断中有许多矛盾冲突,其中最基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答:

22 3777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