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实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①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②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

①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

a:教师: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b:教师: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不炫耀自己)

c: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教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

1、整体感知

①教师: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②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

①教师: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教师:现在,请大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在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分清“讲体面”与“只讲体面”的相异之处)

3、深化认同

①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老师读了以后,也有很多话想说,我把它写成了一首诗献给大家。(配乐诗朗诵)

我愿……

我愿,我愿是一支粉笔,用我洁白的身躯

去谱写生命的乐章。

我愿,我愿是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默默地

燃烧,用我的光和热。

引着孩子们走向光明。

也许,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坚信,

人生的价值

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4、积累语言

①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14自然段。

②学生自由背诵12—14自然段。

③学生默写所背的话。

三、结课

教师:父亲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过收获节,正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牢记父亲对我们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读读第二段。

《落花生》教学反思

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以上4篇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落花生教学设计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初步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

2、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

对,是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15 、落花生 ) 生齐读。

2、对课题质疑

(1)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自由提出问题)

(2)简介落花生。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2、检查读生字、词语。

3、小组推荐交流课文所写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

1、课文围绕题目主要讲了种花生议花生。

2、指名读第一段,从第一段中发现了什么?体会“居然”一词。 吃花生

理解“居然”的意思并练习用“居然”说句子。

3、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齐读)

四、品读体验

师导语:读一读3—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1、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议论花生的好处,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兄妹们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评论花生的?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反复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思考: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1)、议论花生的好处。(2)、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4、 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6、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课文用桃子、石榴、苹果来和花生做对比,凸显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一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d、当外表美和内心美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你愿意选择的是____。

7、小结: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 __ __几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 __ __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__相比,还是__最可贵。

8、体会第二层意思:领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师: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9、投影出示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

生的优秀品质,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10、你身边有没有这样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生9:父亲不仅仅是说花生,其实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有花生品质的那些人。

师:那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啊?

生10: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不计较名利的人。

师:说得真好!还有人想说说吗?

生11:像花生这样的人,比如交警,他不管是天寒地冻,他都站在马路上为人们指挥交通。

师: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做贡献的人啊!父亲就是在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大家有用的人,而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叫什么啊?你来说。

生: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师:(板书:借物喻人)

师:谁再来给大家说一说,这“物”指的是什么,“人”指的又是什么?

生:这“物”指的就是花生,这“人”指的是像花生一样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师:是啊,父亲就是希望我们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啊。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这里读出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段话饱含着父亲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啊!你觉得父亲当时会怎么说啊?

生1:和蔼可亲地说。

生2:父亲会严肃地说。

师:既严肃又和蔼。

生3:语重心长地说。

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体会着父亲的这种用意来读一读这段话啊,自己先练练吧。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师:谁来读一读?

生1:(朗读父亲的话)

师:父亲当时是在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啊。谁再来读读?

生2:(朗读父亲的话)

师:多么语重心长,多么发人深省啊,父亲就是希望孩子们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啊!父亲的话我们读懂了,作者当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能找找依据吗?谁找到了,你来说。

生:我从第13自然段看出,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0、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理解“我”说的话。

(1)齐读。“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讨论交流:“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关系?

(4)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1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本部分课文。

12、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13、综观全文,分清课文主次和详略。

14、再次领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看似状物,实则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此谓借物喻人。)以前学过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有哪些?(古诗有《咏柳》,《梅花》,《墨梅》,《石灰吟》等,现代散文《白杨礼赞》,《梅花魂》等)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谈体会,说一说学完本课后有什么收获。

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他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比如:粉笔、蜡烛表现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梅花是高洁、坚强 骨气的象征,兰草是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课下写在小练笔上。

落花生教学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爱慕之心”等词语。

2、读句子,理解爸爸与“我”的对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学习课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6、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①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

②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③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课题15、落花生)

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开辟、分辨、翻地、收获、成熟等词语,明白了爱慕之心、实用、体面的意思。

2、我会用居然、吩咐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第10自然段。

4、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

1、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①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②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这篇文章,通过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生字词语。

2、小组朗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3、小组分角色个性朗读。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结合课时而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2、搜集、摘抄关于借物喻人的句子。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新的目标

1、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词语。

2、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3、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⑴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

⑵课文围绕了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⑶背诵第10自然段,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⑷从文章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⑸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⑹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3)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①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②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③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3、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①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②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板书:略写详写)

(二)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来表现个性。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

1、课文围绕了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课文为什么要以“落花生”为题?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搜集资料的展示

学生展示搜集的借物喻人的文章。

2、个性创作展示。

以扫帚、蚕、橡皮、钢笔等为例,谈谈从中你悟到了什么人生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2、以扫帚、蚕、橡皮、钢笔等为例模仿本文写一个小练笔。

《落花生》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1篇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有七个,其中“榨、榴”注意读准确,重点正确书写“茅、榨、榴”,特别注意“榴”的变音。这是1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1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课标表述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写字的速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对“议花生”这一部分的详写,及花生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

评价方案

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评价单第一题)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终结性评价)

2.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评价目标2;(过程性评价)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及课下完成评价单第三题,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父亲的话语,评价目标3。(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布局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式及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评价单第四题)评价目标4。(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

师:(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师:(板书:落花生)

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落实目标1、2)

师: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生: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师: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生:姐姐说它味美;

生: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生: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生: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师: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师: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

生: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却埋在地里。

师:回答得真好。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生:我认为应该抓住“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些关键词语;

生:我认为还应该抓住“矮矮地长在地上”。

师:板书: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上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抽一生读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我认为他抓住了关键词语来读。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很流畅。

生:他读出了桃子、石榴、苹果那种炫耀自己的语气。

生:(齐声说)想。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

生:我体会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生:我体会到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我体会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

三、深入探究(落实目标3、4)

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用——勾划出来。谁来读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生:一生读。

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师:作者“我”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在文中用~勾划出来。

生:“我”认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话?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生:有些人,你看他仪表堂堂,可是他却没有什么本事;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边走边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过路的老大爷、老奶奶摔到了,怎么办?

生:有些人,虽然长得很丑,可是他很乐于助人。

生:我的邻居是个清洁工,他每天天没亮就开始打扫卫生,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师:其实,我们的身边像那位普通的清洁工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

生:有,老师为了学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献。

生:清洁工,为了一方的清洁,宁愿牺牲自己的青春。

生:蜡烛是伟大的,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光明。

生:春蚕,为了让人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到死都还在吐丝。

生:太阳,因为你无私地奉献光和热,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机昂然、万紫千红。

师:大家说得真棒,在我们的身边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

师:这篇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尝花生到议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我们应该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

生:课文重点写议花生,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师: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三、总结升华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毛遂自荐?

生:我想说:“我要向花生学习”。

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装扮自己”,我觉得说得真好。

生:我又学会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两种写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会更好。

生:我认为父亲的话有些不对,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

生:老师,你不是说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吗?难道像桃子、石榴、苹果敢于展示自己才华,错了吗?

师:你们提得真好,的确现在的社会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但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里父亲只是打个比喻,作个对比,

诣在强调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

师: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

四、布置作业。

师: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1篇读后感;

2、读许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师推荐书——《空山灵雨》《春的林野》,网址印在发给学生的资料上);

3、搜集整理许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迹,写出你的评价文章。(当然这个作业,可以用一学期,也可以用更长时间)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作业

板书: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借物喻人

15 《落花生》评价单

22 573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