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入情入境的背诵古诗《静夜思》,达到朗读是内心的表达。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会默写《静夜思》,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背古诗懂诗意知作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词。
意思故乡举头怀疑一首古诗。
思念唐代听懂背书一层白霜。
二、讲授新课。
1、背古诗。
师:《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习的呢?我们来读课文。找出英英所说的话,来揣摩一下。
英英说了几次话?谁找出来,请举手。(挑三个学生来读)。
师:我们来读英英第一次所说的话(齐读)找出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出示古诗,我们也像英英那样,把古诗的内容先来试着背一背吧(板书:背内容)。
2、讲意思。
(1)、(个别字的意思)。
师:其实古诗呀,很好理解。如果你把关键几个字的意思弄懂了,那这首古诗的意思你也就明白了。我们来读一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看看这几个字的意思你能不能读明白。(静、思、疑、霜、举头、明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2)、整首诗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来理解诗的意思吧。学生结合课本来叙述。
我们也像英英一样会讲古诗的.意思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3)、诵古诗。
教师出示插图,学生叙述画面的意境。教师渲染,创设情境学生再次朗诵《静夜思》。
4、说作者。
从英英的第三次话里,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师板书(说作者)。
多媒体出示,李白的简介,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师:学习古诗就是这么简单,(指着黑板)背古诗懂诗意知作者。
5、默写古诗。
练习册13页第2题。
三、整体感知。
分角色读课文。
教后反思:备课时,我针对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么把学生带到那里?你如何如确定把学生带到了那里?的教学思想而备了此课。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只要学生会背诵和默写古诗即可。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和学生相处时间不长,对学生的理解不够。虽然目标达到的还行,但教学过程不那么流畅,甚至个别学生还没有达到目标。针对这种现象,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2、每一个环节设置的还可以,但教学的有些浅。如果再扎实一些,可能每个孩子都会背会写了。例如在读古诗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读,就能达到熟读背诵的结果。在默写古诗时可以指导个别字的书写,加深古诗中难写的字的印象。3、学习作者时,应当回忆或拓展与李白相关的诗,加深学生对李白的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三个问题为主导思想,学生为中心,提高每一堂课的学习效率。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二篇】
: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掌握生字词。
:投影片。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三、初读课文。
1、看图出示投影片。
学生说图意。
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
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
2、自学课文。
(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
(4)理解下列词语。
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教一首故乡静意思。
(2)指名读准每个带点的字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故乡唐代不由得。
4、通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对话。
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记心中,不读出来。
5、理清脉络。
课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说了几次?
(英英三次,奶奶二次)。
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
小结: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内容完整,层次清楚。
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
过渡: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理解课文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读懂诗的意思。
小黑板、投影胶片。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霜、疑是。
第二句。
(1)指名读。
(2)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1、指导背诵。
2、生字书写。
1、学会本课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小黑板。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你们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
四、写字指导。
1、按笔顺描红的生字。代英举。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诗意。
五、作业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波()代()。
披()袋()。
3、背诵课文。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三篇】
这篇文章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兴致勃勃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既学习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感悟古诗教学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举而数得。
课文还配有两幅插图,课题右边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可以利用它创设对话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富有趣味;文后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入情入味地背诵古诗《静夜思》。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学会四个生字“意、照、层、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熟悉课文内容,感悟诗句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点:借助课文正确理解诗意,并达到朗读是内心的表达。
整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图文结合、诗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我重点指导朗读,让孩子们以读感悟诗句的深刻涵义。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从而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指名读。本环节注意关注学困生。
2.评读课文
(1)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全班对半读,先互评后教师点评
(二)学习课文
1、初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知道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对话,英英学了故事《静夜思》、作者是李白等。
2、再读,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
活动中熟悉课文内容,读出课文的叙述层次。
3、细读课文,背诵诗句,体味诗情
突出诵读古诗的重点,采取“在情境中朗读”的方法,利用题头插图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分角色练读,充分朗读第二次对话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我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疑”、“霜”、“举头”等词语的意思。可以让学生读一句古诗,再读一句英英解释诗句的意思,两相对照,懂得诗意。
(三)写字指导
10个生字分散教学,随读书过程相机进行子音的认读、字形的识记和字意的理解。“英、教、静”三个字要认真指导学生按笔画顺序描红。“教”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等宽。“静”字要注意偏旁“青”的变化,“月”字的撇要改为竖。“静”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四)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课文学完了,文中的英英学古诗学得多好呀,你们想不想学着英英和奶奶的样子也来演一演啊!(生在座位上先与同桌练习对话,要求把话说正确、说连贯。)
2.师也非常想做一做文中的奶奶,谁愿意与老师合作来演一演英英?(师指名一学生与老师角色示范引路。)
3.指名学生上台来演一演,其余做导演。
4.作为导演,你观看了表演后有什么要对他们说的吗?
(我会从说话的语气是否自然、流利来评价。)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感受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2、巩固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四篇】
《英英学古诗》是苏教版第三册的第三课。这篇课文用了和以往课文不一样的形式——“对话”来表现的。这篇课文些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饶有兴味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
教学经过: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师:在课前,小朋友都读过第三课了吧?请问,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师:请你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师: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谁能像英英那样背给大家听听?
(指名背诵)。
师:请你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师: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谁能像英英那样背给大家听听?
(指名背诵)。
二、提出问题,激起兴趣。
生:好啊!(很有兴趣的`样子)。
师: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篇课文中有一首古诗!
生:不,我们以前也有学过有古诗的课文。
生:这篇课文中古诗的意思已经告诉我们了。
师:上学期学过的《咏华山》在课文中也有意思的,还记得吗?
生:(作思索状)记得。
生:这篇课文写的是奶奶和英英两个人在说话。
师:是呀,两个人在说话叫做什么呢?
生:对话!
生:好!(非常投入地读课文)。
三、角色问答,深入理解。
师:现在我来做“奶奶”,你们做“英英”,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
(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如果我是奶奶,我还会问英英一些问题呢!
生:你想问什么呢?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
师:那奶奶更不懂了,为什么非得说“秋天的夜晚”呢?
生:因为秋天的月亮很亮。
师:是呀,秋天天高气爽,云淡风清,所以感觉秋天的月亮特别亮。
生:秋天,有一个中秋节!
师:中秋节又怎么样呢?
生:中秋节吃月饼!
师:净想着吃的!
(众笑)。
生: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最大最圆。
生: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远离家乡的人……。
师:谁远离家乡了?
生: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写这首诗的人。
师:哦,这下,奶奶才真正听懂了,谢谢你,我的好孩子!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五篇】
一、教学片断:
师:读了古诗的题目《静夜思》,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是在夜晚。
师: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呢?
生:安静的夜晚。
生:静悄悄的夜晚。
师:你们真能发现。再读读题目,你知道诗人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干什么?
生:诗人好像在想事情。
生:诗人可能在思念什么人?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古代的诗人多有才学啊,才三个字的题目就告诉我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师:读了古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就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
师:真不错!你把古诗中的前一句话的意思说明白了。
出示挂图。
师:看: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么圆圆的,亮亮的?
生(齐声):中秋节!
师:是的。谁来说说,中秋节的晚上你们是怎么过的?
生:中秋节的晚上,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一起吃晚饭。
生: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看月亮,可开心啦!
生:晚上,桌子上放着许多水果和月饼,我一边吃,一边听妈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生:我感到孤零零的。
生:我会想念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
生:我心里很难过,好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生:他在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不知道他们的身体好不好。
生:他在思念家乡的朋友和他一起游玩时的快乐!
生:他还在想念家里的孩子,他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
指名读,齐读。
一、评析:
虽然《静夜思》这首古诗孩子们早就会背了,但是他们的背诵只属于机械记忆,对于诗意及蕴涵的道理都不太明白。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去解释,但可以借助图画、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学生找到共鸣,找到切入点。在这一片断中,抓住了诗眼“思”字,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转换角色,层层深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思诗人之思,品诗中之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突破了体味诗意的难点。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六篇】
一、本课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3.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六个生字词。
难点:如何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
三、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笔顺图示等。(学生――自学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试质疑。教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背诵课文,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
四、教学流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古诗。(认读、你怎么记住“诗”?)。
2.说话练习: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向大家介绍介绍(或者背一背古诗)。
出示: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初步培养学生感知古诗的能力,要让学生说出一二。)。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请一学生上黑板补充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5.齐读课题。
(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善于提问题的小朋友是最会动脑筋的,我们叫他(她)小小思想家。
*可能提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
生: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产生学生间的互动,比教师直接教授的效果要好。)。
……。
在学课文之前,好好想想题目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很多小朋友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说说你的答案在课文的哪里?(引导学生说出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针对小朋友不同的回答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并适时读书,对课文要有大致的整体印象。
3.剩下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小朋友们想想办法。
(三)以学定教,读书为本。
1.听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英英一首古诗教静夜思意思照一层白霜唐代。
(2)请学生当老师提醒读音要注意的地方。
如:后鼻音―英静层唐翘舌音―诗照平舌音―思。
(3)请同学分读课文,指导评议:谁的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顺?
4.请学生带着问题下面(1)和(2)再读课文后交流:
(1)这篇课文和一般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这是1篇对话。
(2)英英说了几次话?(三次)奶奶说了几次话?(两次)。
(3)课文一共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三次对话,联系课文插图(或挂图)指名逐个对话读或全班对半读或同桌对读,读准字音。相机出示多音字背(beibei),可联系学过的课文分别组词。
提醒板书:第一次诗句。
第二次诗意。
第三次作者。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七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背诵《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读准一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静夜思》,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二、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三、
讨论。
怎样学:师讲解:对话学得怎样:生评价并说出理由(会背、能理解)。
四、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大概意思,不会的准备质疑。故乡:家乡,一般指自己出生的地区。
唐代:唐朝,古时一个朝代的名称,距今一千多年。不由得:禁不住。
五、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开火车读、学生领读。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是如何记住的?
4、巩固:反义词:前---低头---近义词:故乡--思--望---扩词:思。
代
1.多音字:背(beibei)。
5、齐读。
六、再读课文,了解大概意思。
1、轻声读。
2、说说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诗的内容诗的作者及年代。
你能让诗意与原诗句一一对应(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3、齐读《静夜思》。
4、练习背诵。
七、作业笔顺书空:奶习字册描红。
熟读课文,学英英把《静夜思》讲给家人听。
2023年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第八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英英学古诗》。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英英学古诗》是苏教版第三册的第三课。这篇课文用了和以往课文不一样的形式——“对话”来表现的。这篇课文些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饶有兴味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静夜诗》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六个生字词。
解决措施:创设好读书和交流的情境。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如何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
解决措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直奔主题。
1、在课前,小朋友都读过第三课了吧?请问,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2、请你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3、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谁能像英英那样背给大家听听?
(指名)。
2、生书空。
3、背诵。
3
提出问题,激起兴趣。
2、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上学期学过的《咏华山》在课文中也有意思的,还记得吗?
1、回答。
2、交流。
3、交流。
4、感情朗读课文。
12。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抛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虽然花掉了一点时间,但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答案,比起老师简单的“告诉”,我却认为很值得!
角色问答,深入理解。
1、现在我来做“奶奶”,你们做“英英”,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2、如果我是奶奶,我还会问英英一些问题呢!
4、那奶奶更不懂了,为什么非得说“秋天的夜晚”呢?
5、是呀,秋天天高气爽,云淡风清,所以感觉秋天的月亮特别亮。
6、那下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是什么意思呢?(师引导)。
1、分角色读课文。
2、交流。
3、交流。
4、交流。
5、交流。
20。
虽然《静夜思》这首古诗孩子们早就会背了,但是他们的背诵只属于机械记忆,对于诗意及蕴涵的道理都不太明白。而课文在写意思时,又是整首诗一起解释,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弄懂这首诗的意思,还是得一句一句来。我就把自己变成课文中的奶奶,装作弄不明白的样子,让孩子们一句一句地解释给我听。在此过程中,这个难题“秋天的夜晚”,也在孩子们的认真思考下解决了。我想,只有把教材内容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动态作用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热情和兴趣,学习,也就变得真实而有效了。
第二课时 。
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背诵《静夜思》。
1、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齐背。
6
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乡、英、举、教。
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古、诗、故、首、意。
按要求在语文书上描红,在课堂练习本上练习写字。
18。
巩固练习。
1、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古自代。
故首袋。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完成练习。
11。
板书设计。
背明月光———霜 听。
(讲) 静夜思 懂。
望 思乡。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