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编4篇
【导言】此例“《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1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寓和则是这篇课文中要求学会写的字,请认真看老师板书。
2、什么是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相机板书:故事 道理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亡养补牢》这则寓言,看看这个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板题。读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窟窿”等生词。
“窟窿” 、“街坊”指导读好轻声。了解词意。
3、出示句子,指名读。正音。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2)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4、读准了生词,读通了句子,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朗读感悟,知故事
1、亡羊补牢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理解“亡”、“牢”。
牢是羊圈的意思。你们看,牢的偏旁是宝盖头,代表房子的意思,最早牛羊是住在一起的。“
“亡”有的同学认为是死亡的意思,有的同学认为是丢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
3、指名说。结合句子理解亡是丢失的意思。
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联系课文的方法来理解。
4、养羊人一共丢失了几次羊?两次丢羊,养羊人分别是什么态度?默读课文,从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5、全班交流,感悟两次丢羊后的态度:
(1)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他是什么态度?
a、指名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b、体会着这个人漫不经心、毫不在乎的心情读一读他说的话。
c、他如此不在意,街坊说了些什么?联系“赶快”体会街坊关心、着急的心情。体会读。
d、同桌分角色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全班读。
(2)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他又是怎么做的?
a、他为什么赶快修呢?心里在想什么?
b、体会后悔的心情读句子。反复指名读。
c、全班一起读。
6、师:从此,这个养羊人的羊再也没丢过。我们也为他而高兴。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交流讨论,明道理
1、我们知道,学习寓言故事有两个重点。(指板书)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板书:为时未晚)
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将这个劝告记在心中。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学习。
六、指导写字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3、结合寓意,进行练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实际中。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1、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羊圈窟窿街坊
劝告后悔结结实实
2、回顾课文的大意
“亡羊补牢”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交流: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
(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2)、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引读:街坊诚心诚意地劝他——生接读
师引读:他漫不经心地说——
他毫不在意地说——
他不以为然地说——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之间合作)
5、学习第四节
师:是的,第一次丢羊,养羊人满不在乎、毫不在意、漫不经心。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看来,理解词语除了查找工具书、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三)、学习第五段,体会寓意。
师: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还是那么不以为然吗?
1、自由读文: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想的?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换个说法吗?(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对比读句子,感觉怎么样?(体会养羊人后悔的心情,他知道错了)板书“知错”。
(2)他又是怎么样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这个“赶快”看出养羊人知错——就改(板书)。
(3)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4)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看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
3、小结:由此可见:如果犯了错,只要(),就()。屏幕出示。填空,齐读。
(四)、结合生活,深化寓意。
师:是的,在生活中出现了差错不要紧,重要的是及时纠正、及时改正。这都不晚。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结合寓意,进行练笔。
同学们学习了《亡羊补牢》知道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可有一株苹果树却不知道,我么么来看看。(出示书后读一读想一想)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同学们续编寓言故事。师巡视,指名读,评议。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他告诉我们——齐读(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七)、作业。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八)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3
教学思路
这是1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最后让学生看插图猜寓言激发阅读语言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阅读寓言的情趣 。
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成语接龙
师出“龙头”──叶公好龙(学生兴致高涨,积极参与。)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记得老师说的第一个成语吗?
生:叶公好龙 。
师:对了,这个成语背后的小故事你们听说过吧,我们叫什么,谁知道?
生:寓言。
(板书:寓言)
师:你们认为什么是寓言?
(生发表见解,师捕捉重点词)
师: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归纳了六个字,同意吗?
(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2、师:我们本节课要学的这个寓言故事是?
(板书:亡羊补牢)提醒:“补”的左偏旁
生:齐读“亡羊补牢”
空笔和老师一起写。
师: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牲畜的圈。
师:这两个字的解释有好多,你们能正确找出在这个成语中的意思,辨别能力真强!
师:谁能把题目解释一下?
生: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检查预习
1、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请起立。
(生起立,准备齐读)
师:课文读得挺棒,我想字词你们自学得也不错,汇报一下。(师利用课件出示生字词)
生:拉火车式朗读:(生字)一位同学先读字再拼音,其他同学辨析读得是否正确,正确就跟读,否则纠正。(生词)依然拉火车式朗读。
师随机指导:
窟窿的“窿”街坊的“坊”读轻声;
多音字“圈”:羊圈(juàn) 圆圈(quān)
2、师:交流一下对词语的理解
生:自由发言。(有的照本宣科,师表扬勤动手查阅工具书;有的自由发挥,师酌情评价,表扬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师随机根据学生所说的词义点拨:“悔”的竖心旁、“窟窿”的穴字头、“叼”的最后一笔是提。
四、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小组合作学习:
师:老师有些疑问,你们能帮我解决吗?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待第一个问题组内解决后,把写有“固执”的纸条交给他们,请他们讨论。师
巡视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组内学习的情况,必要时给与点拨)
2、交流:
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 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生:“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
(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生:第二次是因为不听街坊的劝告。
(见解相同的同学的手臂落下了,但仍有不同意见的)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羊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生:他读得很流利!
生:他的声音很洪亮!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 之间合作)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会随时出现的)
生:我认为第二次是因为养羊人有侥幸心理,他心想,狼已经捉走了一只羊,不会再来了。
师:你很执著,老师注意你很长时间了,一直举着你的小手,原来你有不同答案。其他同学分析一下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因为他有侥幸心理所以才没有听邻居的劝告。
师:你分析得真对,那位同学说的也没错,这两个答案并不矛盾。文中第二自然写了邻居劝说养羊人,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分析出原因是不听劝告。
师:甲同学猜到养羊人的心里去了,真厉害!你再猜猜他还有怎样的心理?
生:他还有后悔的心理。
师:这么多同学都猜到了,你们也够厉害的,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了。
师:老师真不仔细,其实答案就在文中。只要认真读就能找到。咱们班还有像我一样不认真的同学吗?
师:让我们齐读这则寓言的结尾。(出示投影)
师:哪几位同学愿意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愿意当评委的同学请注意了。
(选择几位水平参差不齐的同学,不要让孩子产生老师只偏爱优等生的错觉)
生:读得挺有感情的。
生:有的同学没跟上。
师:谁再来试试?
师:我的评价对吗?
生:你的评价不太正确,他开始是固执,可后来他后悔了,接受了他人的意见,从全文来说,对他的评价应该是知错就改。
师:还有那些同学和他们组的意见一致?(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你分析得很正确,我接受你们的意见。(板书:知错就改)
师:你们对养羊人很了解,当养羊人遇到这些事他会怎么处理?
出示投影:
1、养羊人早上起来发现上衣的口袋破了一个很小的洞。
2、冬天到了,一场大雪过后,养羊人的家门口结了一层冰,他一出门差点儿滑倒。
3、养羊人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勤学好问经过刻苦努力,考上了大学,另一个却迷上了打游戏。
(生逐一分析,揭示寓言的寓意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既不会让寓意显得太空洞,又起到了实效性)
五、激发阅读情趣
师:我知道咱们班同学读过的寓言故事可多了,我考考你们。
(出示两张寓言故事的插图:滥竽充数、鹬蚌相争。对知道的同学表扬的同时请他说说曾经在哪本书中读过,把好书介绍给同学,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必作:
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他人听,师出示南辕北辙的插图,请同学们预习。
2、选作:
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小故事 大道理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了解语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文题目)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在古代指丢失。“牢”在文中指羊圈。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亡羊补牢,羊圈,窟窿
叼走,街坊,劝告,后悔
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
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的“折文旁”下面有一横,不要丢掉。
3、口头组词。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句式训练。
投影出示填空:
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_______。
因为小丽生病了,所以_______。
(4)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5)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
(6)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丢养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学习吗?(比如做作业,如果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为什么?(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养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
(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5)投影出示插图。
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
(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不听别人的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2、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
六、齐读课文
下一篇:谈读书教学设计(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