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汇总19篇
鲁迅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强调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激励人们追求真理与自由。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能联系上下文或�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中感受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1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这是他的侄女周晔写的。一起来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看课题,这个鲁迅后来加了个“先生”,是表示对他的什么呢?(尊敬),其实,不止他的侄女称他先生,我们全中国所有正直的人都称他先生。“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现在已经不在世上了,再读这个课题表现出对他的(怀念)。好,那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二、感受人们的爱戴。
师叙述:1936年10月19日,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因为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思想者革命家鲁迅在这一天停止了呼吸,这位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的革命战士,逝世时年仅55岁。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一起走进追悼会现场,去看看人们追悼鲁迅的情景,请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读完后,请你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师:从人们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你感受到什么?
师:是的,从人们悲痛的神情中,我们感受到了伯父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同时板书:受人爱戴。)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伯父受到人们的爱戴?
(屏幕显示: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于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生:失声痛哭。
师:失声痛哭是怎样的哭呢?生:控制不住而大声哭泣。
师:在那样庄严肃穆的场面,看到伯父的遗体,大家都很悲伤,许多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情不自禁的失声痛哭。这种场面这我们感受到伯父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
师:还从哪儿感受到人们的爱戴?
生: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师:是啊,这数不清的挽联书写着人们的哀思,这大大小小的花圈寄托着人们的敬意,这一切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伯父受到——很多人的生:——爱戴。
从中包括了哪些人?(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师:让我们同样怀着这种爱戴鲁迅的情感,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话。
师:当时有个青年的作家叫巴金,在先生逝世以后,他目睹了人们追悼先生的全过程,并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出示幻灯片,指学生来读。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
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
师:这是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一段话,我相信同学们现在更能感受人们的悲痛和对鲁迅的爱戴。那就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三、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师过渡:是啊,鲁迅的离世,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自发追悼。那我们的鲁迅先生为何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从周晔回忆的小事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段到最后,边读边想,每一部分讲了什么事,想好了之后,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生默读课文,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周晔都回忆了哪些小事?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板书)
师:那从这四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鲁迅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件你们印象深刻的小事来体会一下鲁迅的品质。
1、 划出描写鲁迅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在边上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鲁迅的品质。
2、也可以圈出其中的字、词、标点来感受鲁迅的品质(边上批注好)。
3、相关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相关的情境也可以演一演。
师:大家交流的很热烈,接下来,哪一组先来汇报你们的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四、总结升华。
师过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的鲁迅,却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去逝,享年仅仅55岁。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用一首诗,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与敬意吧,
(师生共读《有的人》,学生读描写先生的语句。)
师总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只是从这几件小事中,初步感受到了鲁迅的品质。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挖掘课文,再次走进鲁迅的世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学习重难点:
1、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独立阅读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收集鲁迅逝世前后的资料。
2、熟读课文。
二、激趣导入
1、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像)
2、快速读文,想想文题中的“我”是谁?
3、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找出描写“我”在灵前行为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揭示其与后几段的关系。
三、初读课文
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四、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最简单的话和词语,二是从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和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小标题。
五、拓展练习
老师用课件展示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片段,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课文
1、听写生字
2、复述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学习第四段“救助车夫”,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
①边读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②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作语句,想想这一段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扶、洗、敷、扎”等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感情。)
(2)学习第三段“笑谈‘碰壁’”,体会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笑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读:首先就是要细细地读句子,看看句子明显的意思是什么?
②找:从句子中找出含义特别深刻的关键词——“黑洞洞”、“碰壁”。
③联:联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深层的意思。启发:光线暗,真的会把鼻子碰扁吗?它是用来比喻什么?
(3)自主学习第二和第五段,同学交流。
学习第二段“谈论《水浒传》”,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4)默读第五段“关心女佣”,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3、总结伯父的品质
4、学习第一段“深切的怀念”
(1)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惊异。
(2)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鲁迅生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此人民爱戴他。)
三、巩固延伸
说说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四、作业设计
摘抄描写鲁迅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体会。
五、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
谈论《水浒传》
笑谈“碰壁”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3
课时目标:
1、能够联系上下文或�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紧扣中心,联想拓展
1、通过你的自学,你知道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她与鲁迅的关系是()。
2、课文中成语或四字词语比较多,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意思,还会用词语练习说话。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3、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因为()
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里的别人可能是指()。
4、找到相关的事件和句子勾出来读一读,结合课外搜集资料想想理由,与同学交流。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概括总结拟小标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做小标题。小标题比概括段意要更简练,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为短语。你要试着给各个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①②③
④⑤
1、读《水浒传》
1)读这部分,交流从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怎样理解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体会到()。
3)当小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关爱关怀时,心情(),要带着()之情再次朗读第一段。
2、救助车夫
1)读这部分,这段中动词较多,你发现有()。
2)最打动你的动词是(),你体会到了()。
3)当时的情景给小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伯父的神情,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与大家交流。
4)你想象到伯父鲁迅当时心里想:(),也正因为(),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和()。
5)你能读出这段话中人物的不同情感。
3、关心女佣
1)朗读这段话
2)这段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鲁迅先生()。
4、交流“碰壁”
1)找出这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2)“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3)伯父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想一想。“四周黑洞洞的”指(),实际上指的是()“碰壁”指(),实际上指的是()。
4)从这件事你体会到鲁迅先生()。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习了全文,你能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你明白了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了吗?。
3、课后的阅读链接
读一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结合课文的学习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完
成相关练习。
一、知识目标
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跪、敷、凸、追悼、惊异、爱戴、吊唁、团聚、怒号、阴暗、呻 、流露、绷带、麻木、深奥、咳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理解本课生字,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三、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跪、敷、凸、追悼、惊异、爱戴、吊唁、团聚、怒号、阴暗、呻 、流露、绷带、麻木、深奥、咳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并灵活应用。
2、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
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
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
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这是1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难点: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
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自学生字、新词。
三、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水浒传:"浒"与"许"区别。
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
女佣:佣读
敷药:"敷"与"缚"区别。
追悼:悼(d4o)与"掉"音、形、义的区别。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硼酸水:"硼"与"绷"区别。
殡仪馆: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2、注意多音字。
3、学生质疑。
四、按段朗读课文,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
(1)找本段中最能体现主要内容的原话。(可从一句话中摘取。)
(2)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
要求:(1)要准确;(2)要简练;(3)要相应的整齐。
2、按段指名朗读课文,读后列小标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回想画面,为体会“爱”而起航
1.昨天,我们一起初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跟随着周晔的思绪再次走近鲁迅先生,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
2.通过初读,鲁迅先生“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幽默、风趣、关心他人、充满爱心、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板书:爱)
3.就是这样一位鲁迅先生走了,特别是周晔,她再也不能跟伯父“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了,她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这怎能不叫她万分悲痛呢!(大屏幕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的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来,谁来读读周晔的感受?(指名读)
4.此刻,就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周晔她可能会想起什么呢?(学生想象)
二、救护车夫,为感受“爱”而涵咏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由读读后面两个小故事,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波浪线把它们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划)
2.同学们读得十分投入,好,所有同学都将自己的理解转化成了一条深深的波浪线。有的同学画了一处,线特别浓;有的画了两处,还有的画了三处、四处,甚至过多,很好。无论你画了几处,肯定有一处让你怦然心动,把这一处读给大家听听吧……
(当学生读到“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时:
——请说说你的体会。
孩子们,请看大屏幕,透过文字背后,那隐隐约约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画面在你脑中突然间活了起来、活了起来,只见,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巧巧地缚着、一圈一圈地扎着……
我们分分明明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睁开双眼,你感觉到了吗?快速找一找,从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证明先生就半跪了很长一段时间。(生交流)
要知道,向这位素不相识的车夫半跪着的可是鲁迅先生呀!鲁迅是当时的大文豪,是受人仰慕的名人,而他,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这一跪,跪出了什么?(跪出了心疼、跪出了怜爱、跪出了同情、跪出了亲切……教师导: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爱”)
——太感人了。就请你带着自己独特而真实的体味再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齐读)
3.刚才,这位同学是从鲁迅给予车夫的救护中体会到这份爱的,(板书:车夫)真好,这个故事确实非常打动我们。那么就还在“救护车夫”中,如果你把目光投向周晔,还有哪些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继续把它读出来吧!
(当学生说到“清清楚楚”时,课件点击,两个“清清楚楚”呈现红色)
——咀嚼两个“清清楚楚”:
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周晔她“清清楚楚”地是什么?
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一起用心去聆听先生在想些什么?
先生的痛心、先生的泪心、先生的愤怒、先生的焦虑,那是因为他对劳苦大众爱之深呀!还是这个“爱”字。
——现在,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你的感觉肯定跟刚才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指名读、齐读)
4.短短的两句话,包含着不尽的情思。来,让我们和着音乐,用朗读再次走进这个冰冷的夜晚,我也想参与到大家的朗读中来,可以吗?好,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直接接读课文的有关语段,好吗?
5.就是怎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走了,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那时,他才56岁,从此以后,劳苦青年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也或许根本跟鲁迅素不相识,只见一位:(大屏幕出示)
——七尺男儿,也伤心落泪了。(板书:青年)
三、关心女佣,为感动“爱”而想象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
2.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爱,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在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还有两个老太太:(大屏幕出示)
——老泪纵横、是历历在目啊!(板书:老人)
四、拓展延伸,为丰满“爱”而吟诵
1.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他们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写到:(大屏幕出示)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2.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你想想,对于鲁迅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大屏幕集中出示,同时出示鲁迅画像,小提琴名曲马思奈《沉思曲》响起)
3.今天,2008年10月25日,在秋风习习、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在我们又一次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之后,再来读读我国着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那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大屏幕出示)
有的人
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
给人民当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
——臧克家《有的人》
——教师深情朗读。
——相信,节选的这部分诗句一定会让大家有所感触,让我们一齐来读读。
4.下课!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孩子
爱 车夫 青年泪
女佣 老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是1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
教学要求
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被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初步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在学习过程中。
教学难点
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构想
教学中要根据预习要求布置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可从检查预习开始,了解学生对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是否有所理解。本课篇幅较长,要突出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含义比较深的重点词句,一定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从课题看,作者是谁?与鲁迅有什么关系?
3、简介:鲁迅及当时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
(2)回答问题
a、在追悼会上
b、谈《水浒传》
c、谈“碰壁”
d、救助车夫
e、关心女佣
2、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初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读课文第1段。思考:这一段若分为三层,应怎样分层?你能说初每层的意思吗?
(1)学习第一层,“我”当时对鲁迅先生是怎样的认识?
(2)学习第二层,“我”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什么?
(3)学习第三层,讲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自学课文第2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段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3)“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听到“我”张冠李戴地乱说的?是什么意思?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好像是开了一句玩笑,就使“我”从此读书就不再马马虎虎了。)
(5)从这件事,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
4、练习朗读第二段
四、总结课文。学习了这两段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同位互相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
读《水浒传》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语言理解与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熟读全文。熟读课文,想想课文一、二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重视学生阅读时不同的感受)
2、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第3段学习第三段,
(1)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
(2)鲁迅先生是怎样谈起“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把鼻子碰扁了”?
(4)从鲁迅开玩笑说的这句话中,从中体会到什么?
(5)“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7)指名分角色朗读。
3、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第4段学习第四段。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的?找出读读,体会到什么?
(3)帮助受伤车夫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小声把写鲁迅心情的这段话读读。
(4)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
(5)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四段
4、学习第五段,指名读这段。
(1)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说明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的爱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抓住其中的一件事写出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讲“碰壁”
救助车夫
女佣的回忆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引导学生对语言理解与感悟。
学习过程
一、熟读全文
1、学生分小组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小事?
2、同位俩互相说说几件小事的内容。
二、领会表达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讨论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再说说第一部分和后面的几部分有什么联系。
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再找出一些有含义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体会。
4、读有关段落,思考: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表现在哪里?(结合二、三、四段的内容说明。)
5、“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6、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出示投影)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小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个 的人,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课文中有四个字组成的词要比较多,如“张冠李戴”,找一找,抄写下来,并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作业设计
1、完成思考练习1、2题。
2、查找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透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潜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明白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这天我们就一齐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述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资料。)(明确目标)
[评:透过复习描述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样明白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忙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资料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取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评:透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潜力,帮忙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证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评:从总体上入手把握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能够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证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资料。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资料,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简单,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必须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状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这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这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评: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的多
爱戴
为自己想的少
[评与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打破文章的结构,首先从整体入手,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句展开学习。教师直扑末段中心句,再学习二、四、五段,之后再由易到难,学习难点段落三段,这样用一个中心句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突破。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这1篇教学设计将单元知识进行了整合,将现代诗《有的人》纳入了本次学习,另外,课内外知识的结合也体现得十分好,课外资料的应用恰到好处。推荐在进行本次教学之前,必须要让学生充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悼念”、“吊唁”、“爱抚”、“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五部分内容的小标题。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及鲁迅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一、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篇新课文,课题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一起读课题。
读了课题,� )对,周晔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这篇课文是鲁迅去世九周年的时候,周晔为了纪念她伯父而写的1篇回忆性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请大家翻开书,把课文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标出不理解的词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后,在黑板上板书)
“追悼”、“吊唁”、“爱抚”、“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2、初读反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看,黑板上这几个词谁会读?(指名读,读准以后齐读)
3、概括小标题。同学们,课文按照自然空行的形式分为五个部分,现在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试着给它加个小标题。接着完成剩下部分的概括(老师引导明确“深受爱戴”、“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主板书。)
4、小结:作者周晔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回忆他的伯父的,让我们走进第一部分。
三、逐段阅读,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大家注意听他读,边听边思考人们是怎样追悼鲁迅的?用横线划出出相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读得既流畅,又很有感情。
2、理解“追悼”。人们是怎样追悼鲁迅先生的呢,找到相关的语句了吗?(学生找到文中句子“伯父去世了……整间屋子。”)(多媒体出示这句话)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句话,具体是通过哪些方式追悼鲁迅先生?(向他致敬、失声痛哭、送挽联、送花圈。)
3、师生合作读、齐读“追悼”部分:我读这句话,你们接着我的话往下读。
就像你们刚才所读到的,一个人去世,人们通过向他致敬、失声痛哭、送挽联、送花圈的方式,来纪念、怀念死者,这就是追悼。懂了吗?同学们,鲁迅先生去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追到他呢?(因为他深受大家的爱戴。)
5、感受周晔的心情:社会各界是这样追悼鲁迅先生的,当时侄女周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悲痛、伤心)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学生找出句子,读)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想一想具体从哪些地方你读出了周晔的这种心情?(预设反馈:“见不到”、“听不到”、“得不到”;“泪珠一滴一滴掉下来”。)指名读。(预设评价:体会得不错)这句话很难读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这句话。(会读了吗?一起来读。)齐读
5、过渡:痛失伯父,周晔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此时她脑海里浮现出了伯父与她谈读《水浒传》的事。现在就请大家自由读第二部分,用波浪线划出“我”怎样读《水浒传》的语句。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找出有关的句子了吗?(指定一名学生读)
2、师生合作读,随机理解“囫囵吞枣”的意思。
好,下面我读这句话,同学们接着我的话往下读。看书。(师读“老实说……一遍”,学生接读“只注意……乱说一气”)。你们读的地方就是“囫囵吞枣”在课文中的'意思。那么“囫囵吞枣”的本来意思是什么?(把整个枣子吞下去,“囫囵”就是整个的意思。)
想一想,“我”囫囵吞枣地读水浒传读懂了吗?(没有)。因此读书很粗心,很马虎是不是。
3、齐读这句话
让我们再用朗读来感受周晔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4、学生练读,分角色朗读。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练一遍,我马上请同学到上面和我分角色朗读。大家做好准备,都认真练习。师生分角色朗读。
5、体会伯父话的含义。
周晔,我是夸我自己的记性好,没有说你半个不字,你为什么听了我的话比挨打挨骂还要难受?(预设:伯父表面上是说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批评我没有好好读《水浒传》这本书)我侄女怎么样?聪不聪明?她把我的话听懂了。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表面上是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含蓄地批评周晔读书不认真,可见伯父对“我”读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种严格其实是伯父对“我”的(关爱)?
6、理解伯父的关爱。
是啊,伯父对“我”的关爱不仅表现在对“我”读书的严格要求上,还表现在哪呢?(送书)《小约翰》和《表》这两本书鲁迅先生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他临走时亲自送给了“我”。委婉的批评,临走时的送书,这些都是伯父对周晔的“慈爱”。(板书“慈爱”)
7、回读表达周晔心情的语句,加深理解
这么好的伯父,对“我”这么关心、爱护,可是伯父去世了,望着伯父的遗体,“我”怎么能不难过呢?(出示一段话:我呆呆地望着……掉下来。)(齐读)。
四、创设情境,表达迁移
当已成年的周晔一看到伯父的照片就会回忆起往日与伯父在一起的美好日子,如果你就是周晔,你最想对伯父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中的几个故事,接着上面这句话,把要自己说的写在白纸上?(每当我看到案头的《水浒传》……)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部分,感受到了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及鲁迅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说话委婉、含蓄。剩下的几个小故事,我们下次再来学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讨论: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4、小结: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
三、学习第五段。
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板书设计 :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其人
他的事迹
他的品格
作业:
一、抄词。
追悼 正月 爱抚 逝世 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饱经风霜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三、阅读句子并作答。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1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1
教材简析:本课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周哗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作者回忆并记叙了她对伯父的印象最深的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
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淡“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教具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回忆概括内容,说说文中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五件事)
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
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
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
⑶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①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②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一、深切的怀念二、谈《水浒传》三、讲“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或:一、沉痛悼念二、谈读“水浒”三、笑谈“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
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
⑴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
⑵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
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⑴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
⑵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原来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参加追悼活动后,觉得伯父跟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伯父。)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5.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四、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㈠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护、教育,不乏风趣,暗含批评——不能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
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
⑵“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⑶“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㈡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因为年幼时的“我”天真无知,错误地理解伯父所说的话的含义,在座的人为“我”天真幼稚的解满丽感到好笑。
3.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
⑵“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
⑶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㈢救助车夫。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⑴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⑵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
“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
“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
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⑴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
⑵这些动作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
4.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⑴“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⑵“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热情救助车夫这一件事,其中先生严肃的表情,无声的动作,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表现了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的深爱与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㈣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学生自由回答。)
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平等待人;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认识写法
1.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⑴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⑵前后照应,篇末点明中心。
六、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捕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
2.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2
一、给下列字注音
正( )月 怒( )号( ) 挨( )打挨骂 扎( )绷带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北风( )( )一目( )行 一知( )解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深奥( )( ) 枯瘦( )( ) 详细( )( )
慈祥( )( ) 爱戴( )( ) 惊异( )( )
四、多音字
冠 传 圈 扁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 )
2、敬爱并且拥护。 ( )
3、疼爱、抚慰。 ( )
4、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 )
5、一下子明白觉悟了。 ( )
6、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 ( )
7、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
六、阅读句子并作答。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⑴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⑵这句话体现了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描写,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九个动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鲁迅( )。这句话中伯父的表情变得严肃是因为他从车夫的遭遇想到了旧社会( ),而且联想到更多的( )的中国人民,心情变得( )。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 )和对旧社会的(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1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 )、( )、( )、( ),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八、回答问题。
1、第一自然段和后面几个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来表达。
2、“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九、简介鲁迅。
鲁迅原名 , 人。我国伟大的 、 、 , 奠基人。著有《 》、《 》、《 》等多部作品,都收在《 》中。
十、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① 怎么了 爸爸问他
② 先生 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 没留心 踩在碎玻璃上 玻璃片插进脚底了 疼得厉害 回不了家啦
③ 拉车的感激地说 我家离这儿不远 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两位好心的先生 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3
目标
1、能够联系上下文或�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
一、紧扣中心,联想拓展
1、通过你的自学,你知道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她与鲁迅的关系是()。
2、课文中成语或四字词语比较多,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意思,还会用词语练习说话。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3、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因为()
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里的别人可能是指()。
4、找到相关的事件和句子勾出来读一读,结合课外搜集资料想想理由,与同学交流。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概括总结拟小标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做小标题。小标题比概括段意要更简练,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为短语。你要试着给各个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①②③④⑤
1、读《水浒传》
1)读这部分,交流从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怎样理解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体会到()。
3)当小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关爱关怀时,心情(),要带着()之情再次朗读第一段。
2、救助车夫
1)读这部分,这段中动词较多,你发现有()。
2)最打动你的动词是(),你体会到了()。
3)当时的情景给小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伯父的神情,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与大家交流。
4)你想象到伯父鲁迅当时心里想:(),也正因为(),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和()。
5)你能读出这段话中人物的不同情感。
3、关心女佣
1)朗读这段话
2)这段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鲁迅先生()。
4、交流“碰壁”
1)找出这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2)“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3)伯父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想一想。“四周黑洞洞的”指(),实际上指的是()“碰壁”指(),实际上指的是()。
4)从这件事你体会到鲁迅先生()。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习了全文,你能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你明白了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了吗?。
3、课后的阅读链接
读一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结合课文的学习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4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二、学习准备
回忆或收集有关鲁迅的生平、事迹。
三、学时安排
四学时。
第一学时,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学时,读熟课文,品读第一部分;
第三学时,品读二、三部分;
第四学时,品读四、五部分,总结全文。
(三学时。第一学时,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二学时,讨论、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作者写了他的哪几件事;
第三学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给课文各部分列小标题。)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了解鲁迅的同学介绍鲁迅的一些情况。
2、读课题,有什么疑问要问?(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称了伯父为什么还要再称先生?)
3、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穿插正音。
4、同座互读第一部分。
5、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为什么不知道鲁迅就是伯父的?“追悼”和“吊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爱戴”和“爱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7、概括段意——小标题(段意:伯父去世了,很多人都到殡仪馆追悼他。小标题:在殡仪馆里—伯父去世了—深切的怀念—逝世—“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第二学时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穿插正音。
2、同座互读第二部分
3、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因果关系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字面义?一般情况下谁的记性好?话中之意?《表》——前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著,鲁迅翻译;《小约翰》——荷兰作家望—蔼台著,鲁迅和另一作家翻译;)
4、再读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体会感情。
5、看插图说话(按方位、衣着、神态……不同角度说)
第三学时
1、回忆第一、二学时的学习内容。
2、指名读课文第三部分,穿插正音。
3、同座互读第三部分
4、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真的碰墙壁吗?“四周围”可能指什么?鲁迅为什么受迫害?)
5、练习角色朗读
6、再回读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
7、指名读课文第四部分,穿插正音。
8、同座互读第四部分
第四学时
1、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黄昏时候”(时间)、“呼呼的北风怒号着”(风势)“天色十分昏暗”(天色)“街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行人)“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寒冷)——与车夫赤脚拉车对比。
2、伯父、爸爸救助车夫的动作——跑、拿、扶蹲、跪夹、洗、敷、扎。想一想:鲁迅当时是什么人,车夫是什么人?体会同情劳动人民
3、想象“深奥的话”可能是——
4、严肃的表情、按头的动作、叹了一口气又说明了什么?
5、再回读第一部分最后一句话。
6、学习最后一部分,提出不懂的问题。
7、总结。概括每一部分的段意,用原文的一句话概括,用四五个字概况,有一两个字概况(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常常劝我多休息)(在殡仪馆里——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深切怀念——评论《水浒传》——谈碰壁——救车夫——难忘回忆)(逝世——谈书——谈笑——救人——关怀)……
8、各部分关系:果——因(倒叙)、因——果(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9、选词造句。
10、读读背背鲁迅名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5
【知识】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格;
2、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3、练
4、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技能】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
【教学用具】
图片、多媒体等。
【教学课时】
2学时。
【教学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介绍鲁迅及作者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忘我地工作,写了近640万字的作品。
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作者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1945年时写的回忆文章。
记述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情。
二、自己学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三、结合课文后面的问题,思考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个故事
1、自己归纳。
2、小组交流。
3、汇报,小结,理好线索:
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的回忆。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1段:
⑴指名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非常爱戴鲁迅先生?
⑵作者惊异于眼前的情景,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抓住课文的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⑶小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6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2、了解课文四个小故事的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鲁迅先生。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交流,全班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加点的字,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
(zhuàn)(guān)
水浒传(chuán)张冠李戴(guàn)
(2)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张冠李戴囫囵吞枣(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词的字面意思和比喻义。)
②饱经风霜恍然大悟
(3)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重点指导:深奥(上半部分不要多一横)呻吟(不要多点)
4、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2)讨论、交流:谈《水浒传》,讲“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
(3)课文以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说说各段的大意。
指导完成作业本第5题。
5、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第1、2、3、5题。
(2)读课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7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活动:大屏幕出示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齐读课题。
师:这是怎样的伯父,怎样的先生呢 跟随作者周烨去看一看,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看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板书:扎绷带,夹出
师提示:把声音放出来,大胆一些!
生读课文
师板书:咳嗽,饱经风霜
师:课文读到这儿,这两个词语,谁先来读一遍。
师:扎,做一圈圈捆讲,在这里读za.,生字"嗽"在写的时候,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不要把"欠"写成反文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说的是谁
师:读一遍课文了,课文写了几件事
生:5件事
师:给每件事概括小标题。
生:鲁迅先生死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追悼他
师板书。
师: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抓住主要事件,我们可以用追悼伯父来做小标题。还可以用什么词
师:可以抓住主要事件,用几个字概括小标题,想好了,可以在书上写上。
(指名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写)
师:可以用小标题快速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有爱心
师:就是这样一位先生,离周烨而去了,望着来来往往的人
出示:想到永远见不到伯父了……
生读
师:还有谁悲痛
生:还有车夫,女佣阿三
师:读救助车夫和女佣两部分,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划下来,把你的感受在书上写下来。
生:自读圈画,老师指导。
师:你画了哪里
师:齐读这一段。
生读
生:从车夫穿的衣服和作者穿的衣服可以看出来。
生读课文句子
师:"怒号"应该怎么读 还有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天气非常寒冷。
生:作者棉衣棉鞋面貌,带着手套,还感觉寒冷。
师:读出那些句子。
生读。
师:说得非常好,联系了上下文
师: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 天寒地冻,他给谁半跪着
生:文学家,不顾自己的寒冷劳累,给车夫包扎,半跪着。
师:他是一位很有名的人,却给社会最底层的人半跪着,体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对劳动人民的爱。
出示:"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语句你感受较深
生:"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也清清楚楚地记得……"鲁迅想到了社会的黑暗和无奈。
师:他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难受,
生:痛苦,
生:无奈
师:只是无奈吗
师:,对了,是愤怒!
师:在鲁迅严肃的表情下,心里会想到什么呢 联系实际,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一两句话写在课本上。
生:按要求活动。
师:一起来说一说。
师:他用了书中的词语
生:我清清楚楚……
生:他给全国的人出了气
师:为他们……
生读课文
师:先生会想
师:读,这时候……
师:带着新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清清楚楚地看见……
(师生齐读)
师:仅仅是先生严肃的表情吗 是他对这个社会的痛恨,是对车夫这样人的爱,是忧国忧民的责任。可以根据人物的表情猜测人物的心理。
师:在女佣这一段呢,你从哪里体会出来
生:不叫我干重活,
师:这部分内容你还有补充吗
生:他真的做到了,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师:他帮助过的女作家萧红这样写道——
出示:"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师:就是这样一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先生
师:想到永远见不到先生的面了——
师:快速浏览《不能忘记的事情》,在礼堂里,你仿佛海看到谁在流泪
生:小学生
生:社会底层的人
师:他们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流泪呢
再读这一段。
生读。
师:这又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泪,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先生,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两件事,了解先生的其他品质。
第二课时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你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一,回想画面,呈现主旨,一锤定音
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已经初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跟随着周晔的思绪再次走进鲁迅先生,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初读课文,鲁迅"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他给我留下了和蔼可亲和幽默的印象。
师:很好。还有什么印象 你说。
生2: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
师:那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读懂了,你留意了,真好。
生3:先生的善良,助人为乐。
师:是啊,先生的善良,先生的助人为乐,先生的"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都是来自他内心那颗博大的爱心。(板书:爱)
师:就是这样一位鲁迅先生离我们而去了,特别是周晔再也不能和伯父"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了,她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挚爱关怀了,这让她怎能不万分悲痛呢 谁来读读周晔的感受 来,你来。
(多媒体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
(指名学生读这一段文字)
师:孩子,我在感受着你的朗读,我发现当你读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的时候,你读得很轻,语速变得很慢,你是在表达周晔失去伯父的那份悲伤之情吧,是吗 (板书:周晔)
生:是的。
师:读得多好呀,是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小周晔木然发呆,不知所措,来,"我呆呆地望来来往往吊唁的人,……"齐——
(学生齐读这一段文字)
师:就在此刻,小周晔的思绪飘回到往日和伯父在一起的那点点温馨,"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滚落下来。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再读——(板书:泪)
(学生再次齐读这一段文字)
师:就在此刻,就站在伯父的灵柩面前,小周晔的思绪飘啊飘啊,飘到了往日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她可能会想起些什么
生1:她会想起和伯父"趣谈《水浒》"的事情。
师:那是多么惬意的一段茶余饭后的时光。她还会想起什么 你说。
生2:她还会想起和伯父"笑谈'碰壁'"的事。
师:(师自然而然,入境而笑)"哈哈,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伯父多么幽默风趣呀。
生3:小周晔还可能会想起伯父生前送给她的一些书,比方说《小约翰》,《表》等。
师:我告诉大家,《表》是前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其它许多的儿童故事,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救救孩子,帮帮孩子",当你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生:鲁迅先生十分关心孩子,十分伟大。
师:是啊,得到先生的爱抚的,仅仅是他的小侄女——周晔一人吗
生:不是。
师:他把他的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板书:孩子)
师:孩子们知道如今失去了一位关爱他们的友人,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当时,有一位青年,名叫巴金,他为我们记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多媒体出示: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抽噎着。——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师:这句话没有看到过,拿起来就读,谁来
(一生动情地读,在"低下头来"处读破句了)
师:孩子,这么长的一句话,你除了有个地方稍微疙瘩了一下之外,其它地方都读得非常通顺,而且字正腔圆,可见你平时的语文基本功是多么扎实。更为可贵的是,我发现你努力地把周晔的心情和巴金的心情糅合在一起,真好。巴金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幕,我们一起来读,预备,齐。
(学生齐读上句)
点评:课的伊始,由回顾内容而迅速呈现课的主旨,开门见山,提纲挈领,蓄势待发,整堂课的基调一锤定音。且教师发掘了与课文内容,情感相关的大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参读,对于形成与课文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氛围,激发师生的感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救护车夫,重锤敲击,酣畅淋漓
师: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先生的这份爱。快速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那就是"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来,放开声音,自由地,快速地读。读着读着,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也就是读到这儿你的心会轻轻一颤,你的心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像这样的句子,用浪线把它划出来,好吗
(学生投入地自由读课文)
师:划好的同学给我一个眼神。好,同学们,你们都在认真地十分投入地读课文,我看见有的同学划了一条波浪线,线特别粗,有的同学划了两处,有的同学划了三处,真好。不管划了几处,总有一处是最让你怦然心动的,你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1:"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这说明爸爸和伯父和关心那个车夫。因为那个时代的车夫受人歧视,而爸爸和伯父却是那么的关心他。
师:你的心是多么得细腻。这段话是直接描写爸爸和伯父救护车夫的,值得我们好好地品味。跟他一样的,也划下这段文字的同学,请把你的手举起来。
(大部分学生举手了)
师:好,你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把手放下来,没有划的,老师建议你们用浪线把它划下来。好了吗 来,拿起书本来,我们一起把这段话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上句话)
师:这段话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请你再细细地读读,一边读,一边看看课文的插图。如果请你把目光聚焦在鲁迅先生身上,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生:半跪着。(有孩子情自禁地说出来)
师:哪个动作
生1:半跪着。
师:你是——
生2:半跪着。
师:你是——
生3:半跪着。
师:你——
生:半跪着。
师:什么样的跪才叫"半跪" 你说。
生1:双膝盖快接近地面了。
师:是吗
生2:一个脚接触地面,一个脚在站着。
师:孩子,你能试一试吗
(生2上台来演示"半跪着"的动作)
师:你这样半跪着,你有什么感觉
生2:身体变得很低了且比较难受。
师:谢谢你,请回到座位上。同学们,请看,(示意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课件)透过文字的背后,那隐隐约约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把眼睛闭起来。(学生闭起眼睛,静静地等待着)画面突然间在你的眼前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只见,伯父小心翼翼地夹着,轻轻巧巧地敷着,一点一点地洗着,一圈一圈的扎着,我们分分明明地感觉到就在这凄风冷雨中,先生就这样半跪着好长一段时间。睁开眼睛,你感觉到吗
生:感受到了。
师:感受到了,就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些文字,能够证明先生就这样半跪着好长一段时间。找到一句,就举手。
生1:"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师:天都黑了,在开始的时候……
生1:有一天黄昏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了时间的变化。你读书真仔细。还有哪里也看出半跪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生2:"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因为周晔自己都觉得冷了,伯父就应该更加冷。
师:是呀,她的手和脚都有些麻木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有没有 (学生在思考)请你关注先生救护的那一段动作,最后一句话,谁来读一下 你来读吧。
生3:"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是啊,敷上药,洗干净,一圈一圈地扎好绷带,那岂不是半跪了很久。
师:孩子们,你要知道现在面对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那可是当时的名流之辈,那可是当时受全国人民景仰的鲁迅先生。这一跪,你觉得跪出了什么
生1: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人民的关爱。
生2: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的人十分关心,爱护。
生3:跪出了鲁迅先生关心劳苦人民和平易近人的品质。
生4:跪出了他的热心肠。
师: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
生:爱。
师:真好,同学们。我们真应该感谢那位男同学,他首先带领我们把目光全部聚焦在了伯父救护车夫上,真好,真应该感谢他。那么,就还在救护车夫中,如果老师请你把目光投向周晔,那肯定也有你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刚才很多同学已经把它划出来了。请个女孩,读吧。
生:"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女孩很有感情地朗读)
师:说说体会。
生:就是(鲁迅先生)对当时那种黑暗社会的愤恨,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示了。
师:你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句话当中隐藏着愤恨,隐藏着不满,是吗
生:是。
(多媒体出示以上那个女孩子读的语句)
师:(指着大屏幕说)这两句话难读也难懂。我能为大家读读吗
生:能。
(教师深情地朗读上句)
师:你感觉到什么
生1:凄凉。
生2:我感觉到痛恨。
生3:我感觉到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生4:我感觉到了鲁迅的悲愤。
师:你们也感觉到先生的不满,悲愤,痛恨了。来,请你们也细细地读这两句话,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句话中有一个词,作者一口气,一下子用了两次。
生:清清楚楚。(有孩子忍不住脱口而出)
师:别急。你读着读着,这两个词,它突然间会在你眼前晃动起来,你就抓住它,细细地品味一番,行吗 发出声音,自各儿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哪个词在你眼前晃动,抓住了吗
生:清清楚楚。
师:小周晔她清清楚楚是什么
生:伯父的那种表情和动作。
师:是啊,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变了变了,变成了……
生:严肃的。
师:孩子们,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伯父是如坐春风,谈笑风生,而此刻变得如此严肃,他在想什么他可能会想起那些像车夫一样疲于奔波的青年,他们……也许先生会想起那些可怜无助的孩子们,他们衣衫褴褛,他们……也许先生还会想起那些进入迟暮之年,那些骨瘦如柴的老人,他们……也许先生在捶胸自问,他问自己,也问当权者,你们……孩子们,拿起笔来,就把鲁迅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就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生专心致志地写话)
师:好,我请求大家把手中的笔收一收,我们时间有限。来,我们一起来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一起来聆听先生在想些什么。
生1:如今像车夫这样无助的穷苦人民还有多少啊 难道他们注定要过着这样如此悲惨的生活吗
师:这是发自先生内心的呐喊。真好。
生2:为什么当时政府的罪过要加在这些无辜的百姓身上
师: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在反问,难能可贵啊。
生3:他想现在像车夫一样的人还有多少 他们到底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师:他们的悲惨命运到底有没有尽头呢 他们的尽头又在何处呢
生4:我们的祖国正在受到帝国主义的蹂躏,我们的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是那些当权者现在正在干些什么呢
师:我不能不承认你对当时的社会情况了解得非常多,说明你的课外知识面非常广。但荡开一笔,只有爱的深,才能恨的痛。你听先生还在想些其它的——
生5:为什么,为什么帝国主义要侵略我们中国 就因为我们贫困落后吗 如果帝国主义者看到他们国家的人民在拉黄包车,会有怎样的心情,会像我一样吗
师:你是在反问那些入侵的中国的侵略者。
生6:这个黑暗的社会埋没了多少人才,使多少家破人亡,注定了多少人悲惨的命运
师: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会,我们再回过头来,你想啊——如果说小周晔在当时,她年幼的时候,她清清楚楚地仅仅是伯父那严肃的面庞,直到现在,直到周晔长大成人以后,她还清清楚楚地,难道还仅仅是伯父那严肃的面庞吗 她清清楚楚还有什么 你说。
生1:她知道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是的,那是小周晔的一颗心。她清清楚楚地还是伯父的什么
生2:伯父为广大的贫困人民做出的事情。
生3:伯父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师:她清楚的是伯父的愤恨,是伯父的同情,一个字,她清楚地是伯父的——
生:(齐)爱。
师:孩子们,短短的这两句话,它却包含着不尽的情丝。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感受。让我们和着音乐,用朗读再一次走进那个冰冷的夜晚。请你们根据我的提示,直接接读课文的有关语段。行吗
生:行。
(课件:如泣如诉的小提琴音乐响起,教师引读)
师:黄昏时刻,北风怒号着,在阴暗的街道边,一位黄包车夫的脚被碎玻璃片插了进去,鲜血直淋,染红了整只脚,他不停地,小声地呻吟着,伯父和爸爸见状,二话没说,只见爸爸跑到伯父家里——(示意学生接读)
生:(接读)"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天已经全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生:(接读)"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
师:我想从伯父的口中得到答案,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示意学生接读)
生:(接读)"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师:直到伯父去世多年以后,直到小周晔长大成人,直到�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师:我们真应该感谢刚才的那位同学,他带领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了车夫身上,聚焦在了鲁迅先生给予车夫的关爱上。(板书:车夫)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当时他只有五十六岁。从此以后,劳苦大众再也得不到他的关爱了,这怎能不让人伤心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里,出现了一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先生救护的那位车夫,也或许跟鲁迅先生素不相识。只见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读——
(多媒体出示: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学生齐读上句)
点评:课堂教学是艺术,任何艺术都追求节奏的变化,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好与劣。善于把握课堂节奏的教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游刃有余,衔接自如,时而急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就如磁石一样使得学生饶有兴致的品味语言,而不至于感到疲倦和乏味。但在注意课堂节奏的同时,千万不要为了节奏而节奏,基于感悟型阅读教学出发,同样不要忘记在节奏的舒缓张弛中丰富学生的视像。"响鼓要用重锤敲",在"救护车夫" 这一环节中,肖老师引导学生做足做透"半跪"这一文章,课堂节奏显得舒缓流畅,重锤敲击,酣畅淋漓, 这正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写照,日后,学生若读到鲁迅的这句诗句时,脑海中肯定能呈现"半跪"这一视像。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感悟中的文字和视像的互现。
三,关心女佣,简洁明快,干脆利落
师:(师动容了)堂堂七尺男儿也伤心落泪了。(板书:青年)孩子们,在关心女佣当中,同样也有让人的心弦为之拨动的地方,肯定有,来。
生1:她说"周先生自己病的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那,我听着他一阵阵激烈不断的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1:周先生叫女佣不要干重活,对自己的病却不在乎,一直在三更半夜写文章。
师:是为谁而写文章
生:为广大劳苦大众。
师:要唤醒劳苦大众的意识,他为劳苦大众在写文章。是的,当女佣回忆起先生拖着病体三更半夜,他还不时的从里屋里传来一阵阵接连不断的咳嗽声,她感动的对周晔说……
生:(齐读)"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师:当女佣回忆起先生在世的时候,还有周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先生的公子周海婴,从来没有嫌弃过她那一双起了蒙的不争气的看不见东西的眼睛的时候,他还常常的关心她,不让她干重活,她感激地对周晔说——
(学生再次齐读上句)
师: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爱。(板书:女佣)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在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当中,还有两位老太太,我们一起来读,"两位太太埋着头",来——
(多媒体出示: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生:(齐读)"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点评:此时的课堂节奏则显得明快简洁,一笔带过,干脆利落,简简单单,快刀斩乱麻。但其中的"鲁迅先生拖着病体"的视像和"鲁迅关心女佣,不让她干重活"的视像通过引读后,则像排球中的"短,平,快"映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拓展延伸,悲欣交集,凝成博爱
师:老泪纵横,那可是历历在目啊!(板书:老人)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为我们记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写到—— (多媒体出示: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师深情范读)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泪夹杂在一起,把所有的泪糅合在你的心头,你想啊,鲁迅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伤心,落泪呢 谁来说 (课件:小提琴名曲马思奈《沉思曲》缓缓而起,大屏幕集中出示"泪"的语句,同时出示鲁迅画像,音乐直至课的结束)
生1:一个真正为广大劳苦人民着想的人。
师:是啊,你来。
生2:"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生3:他时时刻刻关爱着劳苦人民。
生4: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战士,他为无产阶级而奋斗,为了广大的劳苦人民而奋斗,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奋斗。
师: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写的那样——"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齐——
生:(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这是我们每个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的确,"再读,齐——
生:(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孩子们,今天——在这东风习习,春意盎然的时节,我们又一次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再来读读,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首《有的人》,那真是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呀!
(多媒体出示:《有的人》,有删节)
师:(缓缓地从容地深情朗诵)"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 "
师:孩子们,相信,节选的这部分诗句一定会让你有所感触,那么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先生的无比的思念,来吟诵吟诵这首小诗吧。有时候,你内心的情感化做你的朗读时,不一定要很激昂,你的情在你的心头涌动的时候,你吐出的文字又是那么的平淡,从容,那该有多好啊。"有的人",预备齐。
生:(齐读时有些激动)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生:(由内而发,轻轻地齐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 "
师:同学们,下课。(听课老师报以热烈掌声)
(生还沉浸在其中)
点评:这一部分总观全文,要求学生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泪夹杂在一起,把所有的泪糅合在你的心头,思考一个极其平常而又非常不平常的问题,所有"泪"的交织一刹那间于学生心头凝结成"爱",凝结成"博爱".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孩子
爱车夫青年泪
女佣老人
总评:
肖绍国老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上,努力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始终从三个维度去把握教材,设计和实施教学。整堂课给我们一种心灵的震撼,具有深沉的内涵。肖老师对教材有着深入和独到的解读,以"泪"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博大的"爱"的胸怀,走近"爱"的大使——鲁迅先生。在整体观照的前提下,在重点处精雕细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整堂课,觉得课上得很精致。具体体现在:用"泪"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拓展内容,完全整合在一起,课结束时把三次"泪"融合在一起,课的版式极好。结构的精致,带给我们的是主题的升华,内涵开掘的深刻,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的"爱",博大的"爱"."爱"和"泪"相互呼应,课显得出奇精致。在课的展开过程中肖绍国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比较娴熟,"救助车夫"浓墨重彩,在"半跪","清清楚楚"两个点重锤敲击,铺陈舒展,一气呵成。试看肖老师对"半跪"的咀嚼:让学生说鲁迅先生的哪个动作深深的印在了你脑海中,学生集中到"半跪",老师先让学生半跪一下,让孩子说说有什么感觉然后教师用画外音描述,请学生闭上眼睛,驰骋想象让画面动起来。再到课文中去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就这样跪了许久三个孩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理由,给学生一种震撼,因为就这样在凄风冷雨中半跪着的可是大文豪,当时的名流鲁迅呀!最后提升到:这一跪,跪出了什么 (学生创造性地说:跪出了心疼,跪出了怜爱,跪出了同情,跪出了亲切……)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爱".这一细节的敲打,酣畅淋漓,跃然课堂,如汩汩甘泉直沁学生的心田。再说肖老师对女佣的惜墨如金,一笔带过,这样易张易驰,舒展自如。此外,肖老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以教师的激情之火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炬,使之熊熊燃烧。使得鲁迅先生救护拉车工人的情景鲜明地留在学生心中,鲁迅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将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动力。
本节课的另一个特点是较多地引入了课外教学资源,用巴金的作品深化学生的感受和认识,佐证鲁迅的精神永留人民心中。但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引入的材料多了,势必影响对阅读课文的深入阅读。怎样处理充分感悟文本和引进课外资源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释题:齐读课题
谁知道伯父是什么?你管谁叫伯父?这篇课文说的伯父是谁? 鲁迅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个先生?(板书“鲁迅先生”) (先生是对有学问的人,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尊称)。
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鲁迅先生的一生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这位大文豪,作为一位伯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本文作者周晔一起走进鲁迅先生。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去解决,边读边想,作者“我”回忆了哪几件关于伯父的事情?
2、再读文,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写的四件事。
4、。指名讲每段的段意。(趣谈水浒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5、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说一说。(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大家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
2、讨论。
A.“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 B.“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诧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奇、诧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学生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C.“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痛到极点。) 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你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可以是不同的人群,可以是人们在送葬时的不同表现。)(板书:爱戴)
D.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当时年纪还小,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跟随着作者的回忆,我们会找到答案。
(二)趣谈水浒
1、就从离鲁迅去世不久前的一件小事上开始仔细品味,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里的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风趣幽默)
2、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到鲁迅的风趣幽默?(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3、当听完伯父这句话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找出文中的话读一读。为什么“我”会这样?聪明的你,听懂了伯父的话中话了吗?(委婉的批评“我”看书不认真,囫囵吞枣。)
4、一位大文豪,一位大忙人,却如此关心侄儿“我”的生活,从中你感受了什么?(伯父很关心“我”。)
5、请你来评价这位伯父。(慈祥、幽默)
6、就是这么一位慈祥和蔼、风趣幽默的伯父,他去世了,当我站在万国殡仪馆时——(学生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掉下来”)
四、总结课堂
从作者的第一件事的回忆,我们看到了一位幽默风趣,慈祥可亲的鲁迅,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鲁迅,去品味他的风格、精神。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给生字组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追悼 吊唁 咳嗽 殡仪馆 水浒传 饱经风霜 囫囵吞枣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齐读课题。
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于这么多人来悼念伯父,他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节课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几个故事。
二、学习笑谈“碰壁”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认真体会读对话该用什么语气。
师:这件事完全是对话。对话完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不过,这段对话是很难读的,要体会说话人的语气,尤其是这句话更难读(指着“四周围黑洞洞……”)要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想,虽然它很难,只要你读了,你想了,这个句子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好,大家再练习一遍,好好体会。
2、生再练读
3、指名读
师:谁来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①指导写批注
生:(读到:“……一动不动的。”)
师:读了第二小节,如果你是作文老师,这是周晔交给你的1篇作文,你打算在第二小节边加上什么旁批。再读一读,拿起笔来写旁注。
生:(默读,写旁批,指名回答)
师:好的,表现得很好。这一小节读好了,我想,今后你准会写提示语。好,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哪一点不像……一动一动地。”)
师:鲁迅先生留着胡子,笑起来一动一动地,描写得多细致呀!请你接着往下读。
②指导读破折号
生:(读至“……那怎么?”)
师:停下来,“那怎么”后面是什么号?
生:(齐答)破折号。(板书——)
师:(板书——)在这里, 破折号是表示什么?
生:在这里, 破折号是表示疑问。
师:首先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先说表示声音的延长,再说为什么延长。请你再读伯父的这句话。 生:(再读句子)。
师:好了,懂了,就读得更好了。再接着往下读。
③强调“?”
生:(至“……碰壁?”)
师:“碰壁”后面是什么号?把问号再强调一下,重读。
生:(再读问句,然后继续读完。)
师:好的。读得不错,请坐。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和我来表演这段对话。
师:现在她是周晔了,我还是鲁迅先生,请你们把书放下,看我们两人的对话。你们都不是外人,都是我今天邀请来的客人。你们有一个任务,听完我们对话后你们怎么样?
生:(齐答)笑。
师:哈哈大笑。周晔要自然、大方。
生:(读)大伯,你跟……
生:(齐声哈哈大笑。)
④理解“碰壁”“四周黑洞洞的”
师:刚才,我发现一个同学笑得很开心,你站起来,我问你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生:我笑是因为周晔非常天真。
师:你们还有别的笑的原因吗?
生:她只听懂了表面的意思,而听不懂大伯的另一层意思。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出示)“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为什么容易碰壁?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对敌斗争的匕首和刀枪。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要逮捕他。可是鲁迅先生却先后用了100多个笔名发表文章,巧妙地同反动派进行斗争。
师:(出示)在旧社会鲁迅先生和反动派作斗争,那个时候,反动派迫害得很厉害。鲁迅先生跟敌人作斗争,是用文章,用笔和敌人战斗的,他为了防止敌人识破他,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发表文章。鲁迅先生在旧社会和敌人作斗争,处处遭到迫害。这就是他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原因,他说的“碰壁”就是遭到敌人的迫害。
师:现在才叫“恍然大悟”。孩子们,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都是对话,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经常要写对话,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写对话的基本形式,老师请你把这个故事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记,作者是怎样写提示语的。你多读了,记住了,你在写提示语的时候就熟悉了。
生:(练习读。)
⑤再次体会周晔悲痛的心情
师:孩子们,在这件事中鲁迅先生是如沐春风、谈笑风生,说话那么幽默,那么风趣,可是鲁迅先生逝世了。从此以后,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想到这,望着伯父的遗体,周晔心理难过至极。(投影出示一段话)读了这个故事,再读这段话,我想,你们的体会和刚才又有不同。
生:齐读:“我呆呆……掉下来。”
三、学习“救助车夫”
①指名读,理解“呻吟”
师:还有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寒冷冬天的黄昏。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个故事。
一位女生站起来读至:“……呻吟”
师:读得不错,请停一下,(指着“呻吟”)“呻吟”什么意思?懂了吗?
生:懂了。
师:懂了举手(有部分同学没有举手)还有不懂的,请再读这段话。
生:齐读“走到……呻吟”
师:懂了吗?“呻吟”什么意思?
生:“呻吟”就是表示很难受的意思。
师:因为受伤很疼,嘴里发出一种声音,好,读一读(指着“呻吟”)请你往下读。
生 :(继续读完。)
②指导学习写具体
师:好,读得不错,请坐。请你们看这一小节。请你们读一读,画一画。
(跑、扶、蹲; 半跪、夹、拿、说、敷、扎)
师:你们为什么要画这些词语?
生:这些词是写爸爸和伯父给拉黄包车的人以帮助,是一些描写动作的词。
师:通过这些描写动作的词可以看出爸爸和伯父怎么样?
师:有一颗爱心、同情心。是的,通过这一次,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富有同情心。好,一起把这一段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再去体会。
师:读了这一小节,我们就知道,什么叫具体?怎样写具体?今后写作文你就不愁不会写具体了。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体会。
生:(读:“爸爸跑到……扎好绷带。”)
师:最难读的是下边两小节,谁来读?
师:读得好,读得真好。(老师范读:“天黑了……叹了一口气”)同学们,还能让他说什么呢?鲁迅先生还能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他的表情里,在他的动作里,在他深深的叹息之中。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小节再读读,
师:孩子们,就是这么一位对旧社会非常愤恨,对劳动人民非常同情的伯父逝世了,从此以后,周晔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想到这里,她的心情怎么能不万分悲痛呢?
生:齐读:“我呆呆……掉下来。”
四、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多”的品质
①指明读女佣阿三的话
师:伯父逝世以后,周晔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女佣阿三给她讲了一件事。谁来读读阿三的话。
②理解人物品质
师:听了这段话,周晔很动情地说了一句话。
生:(“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多。”)(板书:别人)
师:从文中看,这个“别人”是指哪些人?是周晔一个人吗?
生:是周晔、拉黄包车的、女佣。 师:想一想,这只不过三个代表罢了,鲁迅先生这里别人指的是劳动人民,是全国的少年。他那么忙,还在百忙之中翻译文学作品。所以来吊唁的人有工人,还有学生,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读到这里,周晔开头提的问题“伯父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答案找到了没有?
生;(齐答)找到了。
师:是什么原因?因为他——
生:(齐答)“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多。”
师:为别人着想的人永远会被别人记住。
五、读写结合,片段练习
师:今天,通过读书,我们把课文读懂了,而且学会了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对话时的提示语的方法。(突然发现似的说)还有一个词没弄懂:“饱经风霜”没弄懂。不过,书读到这个份上,我想同学们对这个“饱经风霜”应该懂了吧?懂的举手。(许多同学举手) 我相信不要讲也会懂。但是,我还是不完全相信,究竟懂到什么程度?我要考查一下,请你们写一段话,如果这段话写得好,就证明你们对“饱经风霜”真的懂了。三轮车夫的脸是“饱经风霜”的,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在旧社会里,一个拉黄包车的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从头发到眼睛,到皮肤,到嘴唇,甚至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老师给大家开个头。
师: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请用这句话开头,展开想象,� 但是这段话里面不准有“饱经风霜”这个词。通过你的具体的描写,告诉大家,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反馈: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但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蜡黄,一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中,嘴唇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脸上也布满皱纹,一身寒酸的衣服打着大补丁,浑身散发出一股汗臭味。
师:这就叫“饱经风霜”。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他穿着一身褪色的满是补丁衣服,光着双脚,手上的皱纹很多,但是头上戴着一顶帽子,乱蓬蓬的头发从帽子下钻出来。额头上有三条抬头纹,眼角也有三条皱纹,帽沿上也有许多灰尘。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他的鼻子上还是挂着许多汗珠,嘴唇上也有许多皱纹,耳朵冻得通红。我想,他拉车也不只一两天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团聚、失声痛哭、囫囵吞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4.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团聚、情节、记性、保存、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初识鲁迅,导入新课
1.学生谈自己眼中的鲁迅。
2.教师讲述心中的鲁迅。
3.读题入文。师:同学们,通过这番介绍,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但是,鲁迅在世的时候,他的侄女周晔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小周晔眼里的伯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她的视角来认识鲁迅先生。(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生读题,教师引导读出小侄女对伯父深深的爱。
三、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认读会认的生字词。(课件出示)
2.学习会写的生词。
(1)音:开始朗读,找出重点字音,连读两遍。(课件出示)
(2)形:(课件出示)
①形近字组词:
详——祥挽——换咳——该
搞——稿恍——晃
②同部首字归类:囫囵咳嗽
(3)义: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浏览课文,了解隔行分段的方法。
2.指名分别读课文的五段,想想讲的是什么。(出示课件)
第一段:伯父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第二段: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伯父笑谈鼻子被墙壁碰扁的趣事。
第四段:伯父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第五段: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3.学习加小标题的方法。
4.学生练习写小标题,集体交流、评议。
(板书:1、众人悼念2、笑谈《水浒传》3、趣说“碰壁”4、救治车夫5、关心女佣)
5.再读课文,谈谈印象。
师:选择你喜欢读的故事,再次朗读,说说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通过几次有目的地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培养纲举目张的意识,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够联系上下文或�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复习
1.听写词语,夯实基础。
2.分组读文,回顾课文。
三、寻材表达,解读鲁迅
师:在鲁迅“笑谈《水浒传》”“趣说‘碰壁’”“救治车夫”“关心女佣”的故事中,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慈爱幽默风趣有爱心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各组分别选择一个故事,个人读思圈画,并练习表达,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完善。
课件出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3.推选首席,交流感悟,教师点拨。
交流前,教师提示:首席代表发言后,可以补充完善,有新的体会也可以发表看法。
(1)笑谈《水浒传》。
师: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周晔的记忆一同走进她与伯父在一起的日子。先读“笑谈《水浒传》”。
①预设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慈爱、幽默的人。
关键句:(课件出示)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②预设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教育有方(或爱孩子、懂得保护孩子自尊心)的人。
关键句:(课件出示)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请学生体验“我”的心理:“我”的内心感受到了什么,可能在想什么?由此感受伯父的笑语是一种委婉的、艺术的批评。正是这样艺术的教育,短短一句话让作者受益终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2)趣说“碰壁”。
①预设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关键句:(课件出示)“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首席汇报之后,再分角色朗读小周晔和伯父的对话,男同学读伯父的话,女同学读周晔的话,教师读提示语。师生共同感受周晔和伯父之间的亲情和鲁迅的幽默风趣。对话前,提醒学生要有角色意识。
此时自然引出难点:伯父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②预设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敢于斗争、坚持战斗的人。
关键句:(课件出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壁”真的是“墙壁”吗?“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
课件出示对“四周黑洞洞”和“碰壁”的理解: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人民连一点民主和自由都没有;指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挫折与迫害。
(3)救治车夫。
①预设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
关键句:(课件出示)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观察课文插图,抓住鲁迅先生的动作“跪、掏、给”等,感受他对陌生的车夫的爱心和同情心。
②预设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关键句:(课件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a.引导学生齐读这段话,思考:伯父的“深深叹息”是为哪些人?在叹什么?
b.创设情境,朗读指导:(播放音乐)在小提琴音乐声中,教师引读这个故事。
(4)关心女佣。
预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关键句:(课件出示)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学生容易感悟,此处一带而过。
4.依据板书小结四个故事,引导学生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品格。
四、读写结合,学会表达
1.师:在伯父逝世九年后,周晔在对伯父深深的怀念中动情地写下这几件生活小事,却为我们勾画了一位伟人的形象,这种写法就是——小中见大。除此之外,她还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直接描写——笑谈《水浒传》、趣说“碰壁”、救治车夫
②间接描写——关心女佣
③细节描写——救治车夫
2.研读第一段。
①师:这样一位伯父走了,万分悲痛的周晔当时是什么感受?谁来读第一段?
课件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指导朗读:声音越来越轻,语速越来越慢,读出悲伤之情。
②师:鲁迅先生走了,悲伤的又何止周晔一人,还有谁?
指导朗读: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你想想,对于鲁迅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课件出示悼念鲁迅画面,马斯奈的小提琴名曲《沉思曲》响起)
③点出场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④师:鲁迅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课文中有一句话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概括性地回答,迅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先找到。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话既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也总结、贯穿了这四件事,全文结构井然。
设计意图:把读与写有机结合,教给学生塑造人物的几种表现手法,努力实现用教材教的思想。
五、布置作文
1.介绍一个你所了解的如鲁迅一�
板书设计
上一篇:语文教学论论文选题最新10篇
下一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