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范例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范例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难点:
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二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3、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情感及思想感情。
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
《雪》是鲁迅《野草》中写得很精彩的抒情篇章,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准确,文章围绕江南与北方不同雪景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一、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1、给下列字词的注音:凛冽、褪尽、脂粉。
2、把握字形:蜡梅——腊梅,胡蝶——蝴蝶,壶卢——葫芦(说明:同音字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再写成前一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注意体会作者感情。
3、学生自读课文,并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反复高声朗读,然后在全班交流,同学间互相评议,互相示范,还可进行朗读比赛,同时谈谈自己对朗读的内容和朗读技巧的感受。
4、请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整体理解、认识,然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三篇】
1.自读课文,概括事件。
2.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3.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教学难点: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教学方法:自读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
2.课堂选择有关鲁迅的图片;并设计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概括事件。
2.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3.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二、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三、文题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四、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学学习单之一。
预习检测单。
标题。
作者。
会读红色的字揩舀咳嗽调羹绞肉薪金校对草率。
疙瘩深恶痛绝。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
2.自学学习单之二。
自读思考单。
要求:
1.自主阅读,整体理解。
2.在课本上相应的地方找出词句来,用笔画上波浪线。
3.概括每个片段的主要事件。
在课文中找出表示人物、事件的词语,并进行概括。
一
二
三
……。
3.自学学习单之三。
品读思考单。
要求:
1.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2.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进行分析归纳。(写在课本上)。
语句特点。
萧红眼中的鲁迅。
许先生眼中的鲁迅。
海婴眼中的鲁迅。
读者眼中的鲁迅。
4.自学学习单之四。
细读思考单。
要求:
在课本上相应的地方写批注。(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入手。写在课本上)。
片段二。
片段三。
片段十一。
片段十四。
五、学习小结。
学习本文后,从内容和写法上,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小事――平凡伟大。
平易近人。
做事认真。
慈爱关心。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四篇】
作者简介:
雷周灵,男,1980年2月出生,遂昌县教坛新秀。
培训经历:
1、遂昌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两年);
2、浙江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两年)。
获奖情况:
1、遂昌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遂昌县小学语文教坛新秀评选一等奖。
(一)、学习目标。
(1)、认读课文的生字,并初步理解和应用新词;
(2)、感悟文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鲁迅先生的博大无私和厚重的爱国情。
(二)、教学突破口。
教师自身方面:教师如何启情、煽情、移情是教学的关键。
学生学习状态:对于文本情感,学生的体验、感悟与融合。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漫谈鲁迅,奠定文本感情基调。
(1)、鲁迅(板书),谈谈你对鲁迅的认识;
(2)、板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我写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在我们的这篇课文中哪一部分真正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这种品质。
二、走进鲁迅,融合文本情感体验。
(1)、自由读课文,谈谈你读课文后感受最深的一处(交流)。
(2)、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但是他们认识吗?(毫不认识)。
(3)、那么,你认为这位黄包车夫当时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吗?
出示(一):他听见脚步声,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痛苦;(理解:饱经风霜;这是一张怎样的脸。)。
出示(二):北风怒号阴暗。
出示(三):灰白抽动低微。
(4)、对于这样一位饱经风霜、无助的、痛苦的黄包车夫,我爸爸和伯父是怎样做的?
出示(一):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出示(二):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6)、伯父他懂吗?你认为伯父明白了什么?当时伯父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出示(一)、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放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理解:枯瘦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三、感受鲁迅,生本情感体验升华。
鲁迅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感慨,鲁迅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无奈,鲁迅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值得我们感动和追寻的地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人,但是命运无情将他走了,永远的走了,年仅36岁。因此有位诗人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教师朗诵)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述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邮箱:lzl000@。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五篇】
执教:广西梧州市民主路小学杨敏华。
师:看屏幕,你知道我来自什么地方吗?一起告诉我。
生:梧州市。
师:今天,我要和天桃小学的同学们一起学习。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谁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不管是杨还是梧或者是桃字都有一个木字旁。
生:好。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看大屏幕)你们看,他是谁?都知道,一起告诉我。
生:鲁迅。
师:对,这就是鲁迅先生。(板书)对于鲁迅先生你了解多少呢?我知道课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了一些资料,把它拿出来。哪个同学先来介绍一下。你来说。
生:我是从书上查到了鲁迅的一个故事。
师:你说一说,同学们注意听。
生:鲁迅以前是在日本仙台学医。后来他看了一部电影,是一位中国人,就要被推去斩首,站在他旁边也有许多高大的中国人,却没有一个去跟日本兵对抗。后来鲁迅就想,如果我光学医,治好他们的伤,但是就是治不好他们的思想。所以,鲁迅弃医从文,他想用笔来唤醒人们的思想。
师:哦,你讲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些鲁迅的生平情况。还有别的资料吗?
生:我从书上了解到了鲁迅的一则生活小趣事。鲁迅先生从日本留学回来,他把胡子剪成了八字胡,很多人都说他像日本人。有一次他在公共汽车上,跟一个游客谈话,游客说:“先生,您说汉语说得真好。”鲁迅后来苦笑不得,就把八字胡剪成了一字胡。
师:哦,你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还有别的资料吗?
生:我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我的资料是打160电话查询到的。
师:打160电话查询到的,说一说。
生:我查的资料是,鲁迅先生是我国一个很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代表著作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故乡》,还有《呐喊》《社戏》等作品。
生:我从书上知道了鲁迅先生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10月19日。原名叫做周树人,生在浙江省的绍兴市,他生在的家庭,是一个封建的大夫家庭。
师:你也是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平情况。还有别的方面的资料吗?
生:我查到的资料是鲁迅先生的笔名。他原名是周树人,愚山,还有阿张,周树人等,他在不同的环境下换了几次名字。
师:你是对刚才他所说的做了补充。看来,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老师从图书馆里也找到一些珍贵的照片。(看大屏幕)请同学们看,这是鲁迅当年在日本留学时的留影。同学们看,那个时候的鲁迅多么年轻啊!鲁迅还是个十分疼爱孩子的人,你看,这是他和夫人、儿子的合影。鲁迅先生经常为大学生演讲,照片所拍摄的就是当时的情景。这是鲁迅先生和宋庆龄等一批名人的合影。同学们,鲁迅先生还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你看,照片上,他正和一批青年在交谈呢。同学们,要了解一个人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而且透过不同方面的资料对这个人物有较全面的了解。为我们学习课文做好准备,打下基础。下面我们一起学习1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他的题目是什么?一起告诉我。
师:对。(板书)读了这个课题想一想,你想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些什么呢?
生:我想学到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先生的?
生:我想了解鲁迅是怎样做人的?
师:你想学会怎样做人,非常好。(板书:学做人)。
生:我想了解这篇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生平的哪些事情?
师:哦,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杨老师看出来了,这位同学是想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写什么)。
生:我想问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师:有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吗?
生:我知道,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侄女,一个叫周晔的人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通过看书、查资料知道的。
师:哦,还有谁知道了作者是谁?
生:我是从看书知道的。
生:有。
生:对。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分自然小组,再练习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把文章里面的(看大屏幕)生字词、多音字读正确,读流利。把你昨天晚上预习中感觉到读的有困难的长句子再读一读。好,下面呢,请大家一起反复的练习读一读这些生字词,难读的句子。看谁的声音最响亮。开始吧。
生:读课文。
师:好,同学们读得怎么样了。还有困难吗?
生:没有。
师:好,我们来检查一下。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把课文里的生字词和带有多音字的词语读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好,预备读。
生:读词语。
师:杨老师发现这一个词里面,这一个字虽然不是多音字,课文里面并没有标出它的读音。但是全班同学很整齐地把这个字读正确了。谁能告诉我,你们用什么方法把它读正确的。
生:我是查字典查到的。
师:什么时候查的字典?
生:预习的时候。
生:读。
师:怎么样?有些同学听出问题了没有?
生:我觉得刚才李义读得“全搞不清楚”的语气要读快些,我觉得应该这样读。示范读。
师:我听出来了,他认为是应该换个停顿就更好一些,是吗?这确实是读长句子的一个好方法。不过,同学们注意,这一个词的读音应该念什么呢?(复杂)。
生:应该读复杂。
师:对了,不要念复杂。好,全班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再念一遍。注意里面的停顿,把这个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老实说”预备读。
生:齐读。
师:这个句子同学们不仅读正确了,而且还能读出了它的停顿。看看,这又是一个长句子,想读这个句子的同学就站起来。哟,那么多同学想读,全班都站起来了。真有勇气,好,那么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读。
生:齐读。
生:我读长句子,一般都慢慢地读,后面再加快速度来读。
师:真是好方法。还有吗?别的方法。
生:我是把不通顺的句子多读通顺了。
师:哦。多读。这个是最基本的方法,非常好。
生:我是把我读不通顺的词语读练习几次,再串起来读,这样就读熟了。
师:哦,想读难读的词,读熟了,再把句子读通顺。你还有方法?
生:我可以先把句子分成几部分来读,读熟了然后再连起来一起读。
师:哦,你是先划成段,再连起来读。看来,同学们的方法非常多,这说明我们五(4)班的同学平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啊,杨老师想请同学们再一次的读课文。这一次呢,是要求大家快速地默读。边默读边思考那么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拿出笔,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找到能回答问题的词语和句子。好,看谁最快解决问题,开始。
生:默读。
师:如果你已经有了发现,你可以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有的小组已经开始讨论了。有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小组已经解决问题了,如果解决就可以坐好了。没有解决还可以讨论。
师:看看,通过默读和讨论,你们发现什么?这个问题谁有发现?
生:第一个问题。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情。
师:哪四件事情,同学们注意听。他说的和你想的是否一样。
生:第一件事情,就是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的时候,第二件事情是讲爸爸和伯父的鼻子有什么不同。第三事是讲伯父和爸爸帮拉车的夹碎玻璃片。第四件事情就是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了他家的女佣阿三。
师:哦,四件事情。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跟×××解决的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从时间来知道的,我觉得第一件事是在正月里,第二件事是有一次在伯父家里,第三件事在黄昏时候,第四件事在伯父逝世以后。
师:你跟她讲的事情是一样,不过你用另外一种概括方法,非常棒。有自己的见解,他用时间来概括事情,非常好。
生:我觉得应该是五件事。
师:听听她说五件事。
生:第一件事是伯父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第二件事就是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第三件事是在伯父家里,说伯父和爸爸的鼻子有什么不同,第四件事是在黄昏的时候,爸爸和伯父帮拉车的夹碎玻璃片,第四件事是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了他家的女佣阿三。
生:齐答。
师:哦,谈《水浒传》(板书)第二件是什么?
生:齐答。
师:哦,是讲鼻子不同。(板书)我们简单概括说鼻子。第三件事情?
生:齐答。
生:这些同学不同的见解是因为第一自然段是写鲁迅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面。其实这一段是写作者去看望鲁迅先生在殡仪馆的事情。不是说鲁迅先生的事情。
师:你同意四件事情是吗?讲出了理由。还有吗?你来说。
生:我同意四件事情。因为第一自然段是介绍鲁迅先生逝世以后的事情。这里写的是在殡仪馆里发生的事情。我同意四件事情。
师:你讲了理由。同意五件事情的同学吗?有吗?没有,都是同意四件事的,好,你来说。
生:我同意五件事情。因为我认为它第一个自然段是讲作者去悼念鲁迅先生。所以要是不写这一段的话,就带不出她回忆的事情了。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件事。
生:不是。
师:你看,刚才同学们在下面互相的讨论,那这节课呢,很多同学都坐在那里听。两个同学之间的讨论,其他同学听的时候,他也坐在那里了,但是这件事情是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所做的事情吗?不是,只是两个讨论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是吗?虽然这件事情跟鲁迅先生有关。但是并不是鲁迅先生所做的,特别是生前所做的事情。这个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明白了吗?好,看看,课文是怎样评价鲁迅先生的?谁找到了关键的一句。
生:我从这篇课文的最后一句知道“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我从这里知道鲁迅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师:很好。这是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出现的一句话。请同学们把这一段一起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好,同学们。通过小组的讨论、默读。大家已经能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非常好。下面呢,老师请同学们再一次读课文。这一次请你快速地浏览这篇课文。把你认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划下来。同学们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你可以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你阅读时的感受。(大屏幕显示:有感情地朗读,用声音表达你的感受。
写下一、二句体会,用文字表达你的感受。)。
听明白了没有。好,非常好。下面开始。想读的同学找到句子就放声地读。读出感情。想写体会的就大胆地写,写下你的一些初步感受。
师:好,看看。哪些同学是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的?请你站起来,你想读哪个句子,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能不能从他的声音里面听出他的感受。
生:我想读的是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伯父去世了,他的……甚至失声痛哭。”
师:我想问一句,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我很感动,因为这么多人他们是读过鲁迅的文章,他们并不认识鲁迅,但他去世的时候有这么多人追悼他,我觉得非常感动的。
师:你从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人们对鲁迅先生去世的那种怀念之情,悲痛之情?
生:我觉得“有的甚至失声痛哭”这个“失声痛哭”能表达人们对鲁迅的感情。
师:那么看看这个词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个感情呢?谁能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感情来。
指名读。
师:有那么一点味道了,我看到这个同学已经做出了想哭的表情。你还想读吗?就读这个句子,读出感情。
再指名读。
生:我觉得“伯父去世了”,这里应该读得轻一些,因为我联系上下文,鲁迅去世了,但他死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觉得很多人都很悲伤。这里应该很轻了。
师:这位同学体会很深刻,同学们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当时,许许多多与鲁迅先生没见过面的人,都发自内心的来追悼他。请大家看(大屏幕播放追悼会录像)鲁迅的去世犹如巨星陨落,前来送葬的多达数万人。著名作家巴金当年亲眼目睹了追悼会上的情景。在他1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灵堂的四周响起了悲痛的哭声,我的耳朵是不会不听的,像这样悲痛的哭声每天都要听到几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这哭声引了出来。”看着这一张张图片,听着这一阵阵哀乐。我想这内心的悲痛之情不仅仅是那一位位前来送行的人们,也是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们,让我们拿起课本,怀着对鲁迅先生去世的痛惜之情,再来读读刚才的那段句子。“伯父去世了……预备读”
生:齐读。
生:我写的是在倒数第二个自然段里边的第四句。“有时候……干重活”我的感受是鲁迅自己都病了,但是他还想着让别人多休息。
师:这是你写下的体会是吗?还有哪个同学阅读了另外的句子也写下体会的?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他非常的关心别人。对别人想的非常多,但对自己想的非常少。
师:这就是你的体会。虽然简单,但确实是同学们内心的感受。好,同学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杨老师在1篇文章里面,发现了这篇课文的原文。原文里面在救助车夫一段的前面,有这样一段描写,你们想看吗?(看大屏幕,听朗读)。
师:听着这段话,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课文的这段描写。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这里说“他们不愿意打破他们的安乐,而为你花费一些力气和光阴。”而鲁迅先生他自己花费了力气和光阴,去救助那个车夫。而且还给他一些钱,叫他回家养伤。这样的举动完全是与众不同的,这也说明了鲁迅先生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看出这两段其实是对比的,第一个自然段是显出普通人家的无情,而第二个段是说鲁迅先生对别人想的非常多。他不但自己跑出来帮车夫疗伤,而且还把剩下的药给了车夫,如果鲁迅先生自己也不小心碰到了玻璃,那他就没有药了。而他根本没有想过。
师:哦,同学们通过对比,说出了自己阅读的感受,是啊。同学们,鲁迅先生作为北大的一名教授,在一个受伤的车夫面前,他却能够(读大屏幕上划线的词语)--蹲着、半跪着。他那一双执笔的手,在为车夫把伤口--洗干净、敷上药、扎好绷带。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他与车夫素不相识,但是他却能够--掏出一些钱来给他,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这正是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同学们,我想读了课文,还有很多同学想说,想读。那么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深入地学习。下一课我们可以分小组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一起再合作探究。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更深刻地了解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还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有时间读整本的书。你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找到这几本书。一本是《鲁迅全集妙语录》,一本是《鲁迅的故事》,还有《鲁迅回忆录》和《鲁迅传》。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老师推荐的这几篇文章。我相信通过下节课的继续深入学习,同学们的互相合作探究,大家会对课文有深刻的了解。对鲁迅先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好,下课。
写什么怎样写学做人。
谈《水浒传》。
怀念鲁迅说鼻子为自己想得少。
帮助车夫为别人想得多。
女佣的回忆。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六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用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伟人鲁迅平和的一面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生活轶事;制作ppt课件。
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阅读感知文中叙事与人物品质的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鲁迅先生的《自嘲》和《自题小像》两首诗,导入教学。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鲁迅)。
人们把这些诗句看作是鲁迅先生自己品质的真实写照。这些诗充分体现了他对待敌人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对进步青年和人民大众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中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感受鲁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概括内容。
1.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作者生平简介。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写作背景。
1934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2.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3.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学生思考、自拟标题、分组讨论并概括。
教师点拨: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1.明朗的笑;2.走路的姿态;3.深夜交谈;4.饮食爱好;5.待人风趣;6.会心的笑;7.谈青年来信;8.处理校样随便;9.工作忙碌;10.看电影;11.别样的休息;12.日常起居;13.吃鱼丸;14.亲自包书;15.忘我工作。
4.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明确: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目标导学二:认真默读,把握鲁迅形象。
本文这些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鲁迅,文中的鲁迅先生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分析每一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点拨:鲁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
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热情、真诚。
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刚硬的性格。
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
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幽默。
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是愉快。家庭和谐。
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鲁迅先生以翻一翻书的方式当作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热情、耐心。
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抓紧一切时间工作。
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鲁迅先生包纸包很细致。做事严肃认真。
鲁迅先生生病了,但工作不止。工作的投入。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
目标导学三:精读课文,品味细节。
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得到启发。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点拨: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点拨:“抓”“扣”“伸”,这几个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特点。
(3)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点拨: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待人的热诚与周到。
(4)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点拨: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的敬重与爱意,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5)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点拨:萧红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话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点拨:鲁迅先生虽然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不怕花工夫,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7)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点拨:感受到鲁迅先生工作的投入,废寝忘食。
目标导学四:把握写法,感悟妙处。
1.合作交流,理解这篇文章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的原因。
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1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小组讨论,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喜欢。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让我们明白了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
2.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明确: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主要通过她的言行,衬托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坚强。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一些生活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三、作业设计。
生活琐事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细节描写热爱和怀念之情。
彭军。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七篇】
1、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4、学习按方位顺序描写的方法。
5、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1、从梅花中感受鲁迅先生的精神。
2、学习按方位顺序描写的方法。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一学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学习“早”的故事,培养探究课文的兴趣。
一、导入:
出示教师参观三味书屋的相片,激趣: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一个私塾,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小时候就曾在这读书。三味书屋至今还保存着鲁迅当年用过的书桌,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个“早”字还有一段来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味书屋,共同来了解这个“早”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自主识记。
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早”的故事。
3、交流释疑。
三、学习“早”的故事。
1、指名朗读课文六七自然段,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刻上这个“早”字。
4、是的,小鲁迅受到了不该有的批评,但是,他不抱怨,不委屈,反而严格要求自己“早”,引读:从那以后——他把“早”字刻在书桌上,实际上是刻在了——(心里)书桌上的那个早字轻轻的,他心里的那个早字却是——重重的,书桌上的那个早字小小的,他心里的那个早字却是——大大的。长大以后,鲁迅成为了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阅读作家卡片,教师补充介绍:鲁迅以笔为武器,被誉为“民族魂”“中国的托尔斯泰”、现代文学的旗帜,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新的主将”。)你觉得鲁迅先生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什么?(他时时早,事事早。)。
5、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建设者,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每个同学从今以后也能时时早,事事早,长大以后,成为优秀的人才,请大声朗读课文,把这个“早”字记到心里。
三、总结提醒。
我们和鲁迅生活的时代不一样,要学习他的精神,但他那字刻在桌上的做法现在看来是不对的。
第二学时。
学时目标:
观照全文,理清脉络,学习三味书屋的陈设,感受梅花的韶致,深化早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鲁迅先生早的精神让我们深受启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培养出这样一位伟人的三味书屋去看一看吧。
二、轮读课文,相机练读,理清脉络。
1、指名分自然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自己访问三味书屋的经过的。
2、交流:
闻清香——看摆设——赏梅花——想故事。
三、学习三味书屋的陈设。
1、还没进门,首先扑鼻而来的是——(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那是什么香?作者为什么认为它就是书香?你从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对三味书屋的仰慕)。
2、进门以后又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图画,指名说说图画上的内容。
3、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呢?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能介绍得那么清楚?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看图引读。
4、口头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介绍我们的教室。
四、感受腊梅的韵致,深化早的认识,领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1、引读:默默站在三味书屋中,我仿佛听到——同时记起——,我忽然明白了——(穿插讲解本段作用:照应,过渡。)就我们一起到后园去看看那腊梅吧。
2、指名朗读课文。
3、读了这一段,你想用哪些词语来概括梅花的特点(茂盛、冰清玉洁、开得早……)交流中练读。
4、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梅花开得最“早”,一个早字,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鲁迅早的故事。
5、是啊,鲁迅就是那赶早的梅花,珍惜清晨,珍惜春天,愿同学们也能学习梅花,争做“东风第一枝。”
五、作业:
课后第4题。
板书:
4、早。
陈设: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
三味书屋。
梅花——鲁迅(时时早、事事早)。
学生阅读眼光的局限性是怎样形成的?
最新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第八篇】
1、知识与能力。
(1)重点词语的积累。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学习欣赏散文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文章内容,欣赏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和清新优美的文字。
(2)、通过两幅雪景的比较阅读,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的作者的精神追求。
(3)、以读代讲,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以读品诗,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3、情感、态度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1、重点:比较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蕴含其中的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体会散文诗的语言表达方式。
诵读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一课时。
同学们,一年四季之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春季),为什么?(因为春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等),那么你们最不喜欢的季节是哪个呢?(冬季)为什么呢?(因为冬季无比寒冷),难道冬天除了寒冷就没有值得我们喜欢的地方吗?(有,我最喜欢冬天的雪。),好,既然大家都喜欢冬天的雪,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一先生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伟人,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坚强而又对人生满怀热情的伟人。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朝花夕拾》、《野草》。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散文诗集《野草》的《雪》。《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式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还却处于一片寒冷之中,而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战士的姿态去寻找理想的春天。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
师:教师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师:请同学们思考: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能结合文意描绘出哪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生:我描绘的画是这样的:在冰天雪地里,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堆雪人,雪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还有蜜蜂纷纷来采蜜。
师:非常好的一幅“冬花雪野图”。还有谁想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生:老师我画的是雪雾,什么是雪雾?就是凛冽的寒风把雪花吹得满天飞舞。
师:我非常欣喜于同学们仅仅读了一遍文章,就能勾勒出这样美妙的画面。
下面还有谁想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生:我描绘的是两幅画,一幅是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有各种各样花的点缀,充满生命的力量;另一幅是蓬勃奋飞的朔方雪,在旋风中蓬勃奋飞,看起来相当的勇敢、坚强,显示出北方特别的雪景。
师:这位同学能够着眼于全文,为我们概括出两幅不同的画面。
(师板书:北方的雪南方的雪)。
生:我认为是“滋润美艳”。
生:“滋润美艳之至”比我刚才用的“滋润美艳”要好。
师:好在哪里?
生:“之至”是到了极点的意思,这个短语点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到了极点。
师:哦,这位同学理解十分到位。
师:谁来说一下,什么地方体现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这一特点呢?
生:江南的雪有梅花、杂草、蜜蜂来点缀,它不单调,显得生气盎然,使人感到春天的温暖和无穷的快乐。
师:江南的雪就是在作者的笔下就那么完美无瑕吗?
生:是有瑕疵的,塑雪罗汉虽然给我们带来欢乐之后,但美中不足不持久,第二天就逐渐消释了,难免给人留下遗憾。
师:同学们对江南的雪理解得比较独到。下面谁来找一下朔方的雪特点的句子?
生:“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旋风忽来,便蓬勃奋飞。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全面。还有其它看法吗?
生:有,北方的雪是孤独的,因为它决不粘连。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决不粘连。
师:鲁迅先生真的是妙笔成画,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滋润美艳的江南雪那份秀丽而心动,为永远如粉如沙朔方雪的那份苍劲而震撼,下面同学们再去品读文章,从两幅画面中任选其中的一幅雪景,用情朗读,用心感受。
师:哪位同学先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生:我喜欢朔方的雪,“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我的感受是朔方的雪花非常富有个性,他们的个性就是决不粘连,非常坚强,非常倔强。
生:我认为不可以,“飘”字是一个比较柔弱的字,无法突出北方雪的奔放、豪迈。
师:老师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撒”字带着一种自天空垂直落下、不怕跌落的那种刚劲与坚强,而“飘”字则太过于柔美,太过于轻盈,写不出北方雪的特点。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江南的雪呢?
生:有,我比较喜欢“江南的雪……许多蜜蜂在嗡嗡的闹着”,我喜欢这江南的雪,尤其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腊梅花”,这一句更体现了江南的雪美艳之至。
师:非常好,请坐下。
师:刚才同学们对两幅雪景图的看法各有千秋,下面我们探究一下,作者更喜欢哪一幅呢?
生:我认为鲁迅先生喜欢的是江南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原因是它不单调,有各种各样的花和杂草作为点缀,人们还可以在雪地里塑雪罗汉,南方的雪给人带来无尽的快乐,表现了他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我认为作者喜欢的是朔方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当旋风忽来便蓬勃奋飞,旋转升腾,这正映照着鲁迅先生在那种黑暗的社会里独自抗争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
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持不同的看法,那么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呢?
生:我认为他更喜欢的是北方的雪,虽然他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写南方的雪,但是在最后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更多地是把自己的人生精神投入其中来描写北方的雪的。
师:是的,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那里带着作者难以割舍的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故乡美好的向往,但在鲁迅心中,他更喜欢北方雪的那种粗犷和豪迈,作者最欣赏的还是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北方的雪是孤独的,被表现为死掉的雨,北方的雪完全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了雨的精魂。
《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1篇散文诗。作者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雪景与北方雪景,并在比较重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我希望同学们在迎来今年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能够像鲁迅先生一样,用饱含感情的笔记录那难忘的时刻,记下那晶莹的雪。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二题。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向往美好。
北方的雪—旋转升腾—奋力抗争。
首先从文字入手,在作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绘中去感受江南雪的热闹美好与朔方雪的孤独奋飞。然后,在两幅雪景的比较中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朔方雪的赞美之情。再进而走进鲁迅的生命,去感悟他在孤独中奋然前行的精神,并以此激励学生坚强地面对今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