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精彩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大学语文教案【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大学语文学习方法【第一篇】
一、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
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
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
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
二、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是自主学习的重要。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只能通过同学们自主学习、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自己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三、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为什么要学语文?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
现实中,许多同学只会做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
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
生活札记1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1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
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四、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其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也不要只读中国作家的作品。
五、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文章模板”,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模板”,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六、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怎样才能作到对语文学习心有灵犀呢?
首先,要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自己的写作模板;
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
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
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就要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七、细思考
《学记》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
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
次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而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
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以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方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通、灵慧、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八、求精熟:启而发,点而悟
语文学习欲求“精熟”,贵在得名师“点拨”,点拨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性格,老师会以相应的方法点拨他,或要言不繁,或铺路架桥,或举例引导,或反向激将,或重申基础,不一而足;
点拨之妙,次在得“时”: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暴露自己,以便老师点拨在关键之时,老师则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状态的外在表现,决不放过点拨良机;
点拨之妙,还在得“度”:引而不发,导而不灌,开而不塞,拨而不代,只要学生有所感悟,明确了方向,就不再浪费其时间,不再代替你思考,让学生真正去自主学习。
九、要跳出:课内法,课外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
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正向的迁移,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
大学语文说明文精选【第二篇】
中国的四书五经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巨作,而且还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知识先人们智慧与思想的结晶,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现在提出的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所提出的方针,传统文化是否还应该继续完完全全地继承下去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有一次在一家门户网站的帖吧上,看到了1篇点击率相当高的帖子。帖子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名中学生在上语文课时,他的语文老师提到了英国著名小说家罗琳的作品----《哈利?波特》.那位老师无情地批判到:‘像哈利波特那类垃圾,是骗小孩子的,根本不适合中学生看,其实同学们应该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像《论语》那样的书籍,丰富自己的阅历。’”这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网民们纷纷回帖。有的网民大骂那位语文老师,有的网民对这种观点持赞成的观点。总而言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人分个清楚。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所呈现出来的有时另一种情形。
去年,北方一带的小学生们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当地出现了另一种≮≯教育模式,似乎再次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老夫子的教育方式----私塾教育。在这种课堂上,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相互似乎很少交流。课堂的中间同样摆放着一幅孔子相,学生的座椅都比普通学校的要大得多,宽得多。私塾教授的课程也比普通学校所教授的不同。课本上大多是文言文,学生们会先把它们背熟了以后,再了解它们的意思。老师们也有“充分”管教学生的理由和权利。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老师可以使用“藤条”,现在社会上似乎不怎么流行这个词语,通常用在《教师守则》中被禁止的“体罚”一词来代劳。广大社会人民对其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
中国是否应该再搞所谓另一种运动呢?这我们无从得知。但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还未能完全代替应试教育,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有人说如果中国继续推行这种教育制度,在三十年之内,必定会超过世界上的强国,但要知道,这也可能是我们中国人长久以来没有独立得过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因此,中国是否应该进行教育改革,这就只能问问我们国人自己了!
大学语文作文【第三篇】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1、《庄子?养生主(节选)》 (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2、《谏太宗十思疏》 (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3)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3、《答司马谏议书》 (1)理解驳论文章“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议论方式。 (2)分析作者辩驳论敌观点时分别采用的“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的特点。 (3)理解本文虽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的寓刚于柔的特点。4、《今》 (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本文这一论点的现实针对性。 (2)理解作者从“今”的时间意义和客观存在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中心观点的特点。 (3)理解本文中多种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4)理解演绎法的论证过程及其作用。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识记这是1篇驳论文章。 (2)理解本文确立的颂扬“民族脊梁”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的中心论点。 (3)分析本文抓住论敌逻辑错误加以辩驳的论辩特征。 (4)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6、《裘》 (1)
掌握裘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本文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3)理解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其表述特点。7、《桥的运动》 (1)理解“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这一抽象事理。 (2)掌握本文的结构层次与结构方式。 (3)理解桥的“动平衡说”。 (4)结合本文内容,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8、《垓下之围》 (1)理解本文肯定项羽重大历史功绩,同时批评项羽缺乏政治远见的基本倾向。 (2)把握本文通过三个场面描写塑造项羽悲剧英雄形象的写作特点,分析项羽主要的个性特征。 (3)具体分析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特点。9、《张中丞传后叙》 (1)认识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联系。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应用。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所起的作用。 (4)分析本文三个主要英雄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10、《始得西山宴游记》 (1)理解本文反复出现“始得”二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意义。 (2)理解本文第一层次成为第二层次铺垫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西山的特点。 (4)领会作者得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感悟的过程。11、《登西台恸哭记》 (1)理解本文为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宋朝覆亡而恸哭的强烈爱国情感。 (2)领会本文“哭”字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 (3)具体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表达主题、抒发情感、烘托气氛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功能。12、《徐文长传》 (1)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而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颠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2)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特色。 (3)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结合的写人方法。13、《故乡的野菜》 (1)理解本文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抒发的眷念故乡的情感。 (2)分析本文运用民歌、谚语来点染、抒发情感的作用。14、《废园外》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 (2)分析本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通过想像来展开叙事、抒情的艺术表达方式。15、《国殇》 (1)理解本诗题目《国殇》的含义,概括本诗的主要感情倾向。 (2)分析本诗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16、《短歌行》 (1)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复杂、矛盾的。情感,概括全诗的主旨。 (2)理清本诗的抒情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诗中用典、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所起的作用。 (4)背诵这首诗。17、《山居秋暝》 (1)
划分本诗写景部分的层次,概括其各自侧重点。 (2)理解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作特点。18、《春望》 (1)理解诗人通过望中所见、望中所感抒情的艺术特点。 (2)分析对本诗颔联两句含义的两种解释的各自特点。 (3)理解本诗中细节描写对深化主题的意义。 (4)背诵这首诗。19、《泊秦淮》 (1)理解诗人夜泊秦淮的感慨所包含的深刻主题。 (2)理解这首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20、《关山月》 (1)分析这首诗感情层次,理解以“月”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2)说明这首诗选取典型事物、典型场景来抒情言志的特点。 (3)背诵这首诗。21、《再别康桥》 (1)把握作者重游故地,与之再别时眷念、珍惜相交织的情怀。 (2)理解这首诗通过选择意象、运用比喻象征来丰富诗歌内涵的艺术特点。2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体会诗人对祖**亲的深沉挚爱之情,以及渴望祖国日益强盛的殷切情意。
(2)掌握本诗多重显、隐意象叠加的抒情手法。 (3)理解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理清诗篇情感逻辑层次。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理解词人表达的身处特殊情景的特殊感受。 (2)理解这首词“触物兴感”的抒情手法。 (3)说明“雕栏玉砌”与“小楼”、“朱颜”所构成的双重对比关系。 (4)背诵这首词。24、《雨霖铃(寒蝉凄切)》 (1)理解这首词点染手法所起的作用。 (2)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本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词。2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理解这首词上片词人所点明的“无人会,登临意”深刻内涵。 (2)识记这首词下片三个典故的本事,以及词人用典的创作意图。 (3)背诵这首词。26、《前赤壁赋》 (1)体会苏轼写作此赋时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化,把握作者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2)理解并分析此篇赋文创造性地运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矛盾的独特构思。 (3)具体分析此篇赋文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具有理趣之美的特点。27、《**》 (1)理解本篇小说题目《**》的含义。 (2)分析七斤与赵七爷,九斤老太与六斤这两组人物分别对应的关系。 (3)理解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4)指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突出七斤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5)分析小说开头、结尾两处场景描写在烘托、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28、《断魂枪》 (1)理解本文时代背景的交代对表现人物的意义。 (2)概括主要人物沙子龙性格特征和复杂
心态。 (3)分析次要人物王三胜、孙老者对沙子龙的塑造所起的对比、衬托的作用。 (4)理解本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意义。 三、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1)选择题:20分 (2)填空题:10分 (3)语词解释题:10分 (4)翻译题:10分 (5)简答题:20分 (6)简析题:30分 (7)作文题:50分,命题作文,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要求800字。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第四篇】
通过这一个学期以来对语文的学习,让我发现在大学学习语文与中学是非常不同的。在大学,学习语文更多的是强调能从欣赏语文和应用语文的角度上出发,语文没有像以往学习时枯燥乏味的练习,她不再要求我们为了考试而循规蹈矩地学习。相反,她是让我们在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对它的接触和了解逐渐去感受语文的独特文化魅力。在学习当中,我们分别学习了橘颂、原乡人、祖国土等文章,并观看了一些视频。对语文的学习,不仅让我的文化积累有了一定的提高,还让我对语文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语文一定要多读书,并结合实际应用,不要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大学语文》这本书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并根据自身经历理解体会。我们要多读书,读有用的书―――能增加自己的见识、扩展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的书。通过一段时期的语文学习之后,我会偶尔回顾一下经典,感受语言和文字那独特的意境。就像庄子的《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让我学会了新的思考方法,开始追寻文中的意境。每次读完庄子后,我总感到他那双冷眼下有一颗对生活热爱的心。
我们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历史先贤的`作品,提高文化修养,增加人生感悟。使我们的言谈和书写更美更有文采并有价值;和学习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相关礼节与技巧,使我们的言行举止更加得体有风度;使我们整个的人、整个的生活都更精彩。她让我们在学习中探究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她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在两个月的大学语文学习中,老师通过书本,电影,辩论赛给我们提供一种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创造、成功的乐趣,引导我们学会学习,具备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我通过学习了这快一个学期大学语文后,感到要更加的珍惜大学这次学习语文的机会,因为这也许是我们的人生中最后一次能够学习到语文,累积知识,收集经验,升华灵魂的机会了。
上一篇:《莫高窟》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