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微课教学设计案例(最新4篇)
【导言】此例“2024年微课教学设计案例(最新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微课程教学设计【第一篇】
《三角形的面积》微课程教学设计
洛阳偃师第二实验小学 庞改霞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学习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学习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2、你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怎样计算?
4、激情引入:三角形面积怎样计算?
■学情预判: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有点困惑,这一点要加强教学。二.交流共享
■后教预设:出示二个板块的挂图,通过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板块一学习例4:
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你是怎样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应当如何计算?
思考:
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 板块二学习例5:
1、出示例5: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启发提问:
(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3)、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学生拼摆,教师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思考: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1)由学生独立完成.(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6、提出问题:
(1)、你发现两个怎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板块三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1、动手操作,推导结论: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底。(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
(4)、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强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可以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
2、思考:
(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2)、求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3、知识拓宽: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s = a h ÷2 板块四知识应用
一块三角形的纸板的底是5cm,高是4cm。求三角形纸板的面积。5×4÷2=10(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纸板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三、反馈完善
1、判断:
(1)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三角形面积一定比平行四形的面积小。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形状一样,大小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选择:
(1)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一定相等。
a、形状
b、周长
c、面积
(2)()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样
c、面积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a、10
b、20
c、40(4)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a、10
b、20
c、40
3、做一做
你能计算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吗?
一个直角三角形,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钝角三角形,底是5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锐角三角形,底是厘米,高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选择适当的数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一个锐角三角形,底是8厘米,对应底边的高是7厘米,它的另一条底边对应的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想一想 画一画
下面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画阴影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一个与画阴影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强调: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6、拓展练习
量出你的三角板(两个任选一个)的底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7、课外延伸
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zhòng步数相乘得积步。”“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也就是说:长方形面积=长×宽。还说:“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就是说:三角形面积=底×高÷2。
四、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微课程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下面是关于微课程教学设计模板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掌握识别比喻句的方法,会正确识别比喻句。
3、了解写比喻句要注意的问题。能试着写出一些比喻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难点:正确识别比喻句。
三、
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
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吧,“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猜一自然现象)——是云,你猜到了吗?句中用像棉花,像鱼鳞,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述抽象的自然现象——云。这种比喻叙事很重要,能体现一个人的文采,我们可要好好的学一学比喻句了。
2、了解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比喻句在一年级儿歌《小小的船》中出现过,在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十一课积累过,在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中又特别提出了。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请看一组例子: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2)茫茫的草原仿佛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上面这些就是典型的比喻句,这些句子中把“月亮”比作“小船”,把“草原”比作“地毯”。通过打比方,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句子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了呢?
从这些例句中,我们看到,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的、如同、仿佛、宛如……
比喻句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本体的特点,增强语句的感染力,能起到修饰语句的作用。
3、学会判别比喻句的方法
我们如何来判别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常用的方法是“三看一比”法,一看句中有没有本体,二看句中有没有比喻词,三看句中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请看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在这个句子中本体是荷叶,比喻词是像,喻体是大圆盘。再把本意和喻体作比较,荷叶和大圆盘本质不同。通过“三看一比”法,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
再来看两个句子:
(1)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2)老师像妈妈一样年轻漂亮。
用“三看一比”法,我们就知道这两个句子都不是比喻句。
4、写比喻句要注意:
(1)感情鲜明。如“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小英雄雨来》)这个比喻句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恶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2)本体和喻体不能为同类事物。如“小明长得像爸爸。”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3)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如“这堆草垛像石头一样挡住了我的去路。”草垛和石头虽然不同类,但没有相似之处,这种比喻不恰当。
(4)作比喻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有创新。如“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妖怪是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定的东西,极为费解,因此不能达到比喻的艺术效果。了解了写比喻句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就掌握了比喻句,你掌握了吗?
5、练习巩固
(1)读一读,再写几个比喻句。
①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②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③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④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判断下面的句子中哪一个属于比喻句。
① 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
② 教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③ 他走路的样子很像他爸爸。
④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梨儿像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6、结束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应用比喻句。谢谢您的收看,再见!
微课程教学设计【第三篇】
unit 1 hello微课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饮食、玩具、动物、颜色、数字等。教学形式多样化,有歌曲、歌谣、表演、游戏、tpr(全身动作反应法)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话题选择、内容安排、情境设计、活动形式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贯彻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新教材提出的“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tpr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在有韵律的歌唱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应用语言。本套教材的每个单元是按a、b、c三个大课型设计的,a、b部分有故事教学、语言教学、任务活动、歌曲活动、文化介绍、单元检测等。c部分为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上均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形象思维,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三年级正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因此,歌曲、游戏、各种卡通形象人物等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本单元的内容发生在学校,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这个话题很熟悉,乐于学习本单元。在课堂中通过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巧虎的形象,模拟生活情境,通过各种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能在学习中通过与他人对话,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goodbye;能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at’s your name”询问别人的姓名,用“my name is …”回应别人的询问。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活动为途径,渗透任务型教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能把学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使用英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培养讲文明、懂礼貌,见到朋友、教师打招呼,道别说再见的好习惯,渗透尊重他人的思想。
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通过歌曲what’s your name?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2 think and ask
通过录像,引入卡通人物巧虎,创设巧虎要去见外国新朋友的情境,导入问候和询问别人姓名的话题。
师:watch the video and talk about : hello!/hi!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step3 watch and match
播放有教学内容的flash动画,将人物和姓名相匹配(如图1)。
step4 read and imitate
听录音,模仿人物的语言、语调。
step5 act out
根据对话,尝试小组表演。
step6 touch and gue
玩“瞎子摸人”的游戏,运用句型“what’s your name”来询问(如图2)。
step7 try to say
运用本节课的目标语来进行实际操练(如图3)。
教学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积极践行“崇尚自主,激扬互助”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地位,凸显同伴互助的重要性与意义,实现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更好地成长。我们在设计中基于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基于实际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积极的尝试与实践。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因此,我们引入了卡通人物“巧虎”,视频中的巧虎也是现实中学生的化身,巧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正是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困惑。我们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预设,开展教学。但是如何在课堂中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互助学习,仍需我们今后不断研究。
设计亮点
1.采用问题驱动,激发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实际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微视频的设计中,我们借助巧虎去见外国朋友,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跟别人问候的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投入到“问题解决”的生生、师生互动中,在激发他们探究欲望、增强他们主体意识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学习目标的达成。
2.促进自主学习,深化小组合作
《英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微视频中每个环节都安排了对学习任务的指导和检测效果的反馈。在最后的学习支持中,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三种方法去解决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再加上适时出现的手执stop的巧虎标志,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进度,这些都给予了学生学习的最大自主性。同时,在我们的视频中多次创设小组合作的任务,如act out环节中的小组互评、touch and gue环节中的游戏合作等,无一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3.灵活运用新知,提升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此次在微课程设计中,我们就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在最后的
总结
环节,我们借助“改编歌词”的方式,将本节课的目标语“hello!/what’s your name?/my name’s…”,无痕地融入到了歌曲之中,这样做不仅使教学生动、有趣,而且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识记和掌握。又如,在let’s play环节,鉴于其形式呆板、机械,无法引起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欲望,我们将其改编成了“touch and gue”(即通过触摸来猜测对方是否“名副其实”)。显而易见,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提升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4.呈现方式生动,交互功能突出
我们在微视频中引入了歌曲what’s your name?和卡通人物巧虎,加之惟妙惟肖的配音,一下就吸引了学生,再加上“瞎子摸人”游戏,使得学生兴致勃勃,乐此不疲。视频中,每个环节都安排了对学习任务单使用的指导和检测效果的反馈,加上适时出现的手执stop的巧虎标志,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使用和学习,真正实现了微视频与任务单之间的无缝配套。微视频制作中,我们能够基于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效借助摄像、ppt配音、录音等技术手段,配以简洁、清晰的解说,实现了多元教学资源的整合。微视频不仅解说到位,还做到了图文声像并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的多感官参与,为他们营造了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
高中生物微课教学设计【第四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通过实例说明微课在导入新课、突破重点和难点、建构知识网络、演示实验等环节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生物教学;应用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缩而短小的课。它是以微视频(50 M左右大小,时长一般5至8分钟)为核心组成教学内容来完成特定教学小目标的教学材料。因此,“微课”是在PPT、Flash等技术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幕课等新概念的迅速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的需求。微课作为支撑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和新型的教学资源,日益受到全国各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将微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其扮演其独特的角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它的优势和好处,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来谈谈体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作为序曲,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就会使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以激情和兴趣,让学生以最佳学习状态进入所学内
容,就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在刚上课之际,播放一段图文并茂、短小精悍的微课,就可以有效聚焦学生关注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一个符合主题情境的教学情境,并搜集筛选资料将其制作成微课。
例如,在教学《胚胎工程》时,可以先播放视频《多利羊的诞生》视频来导入新课,同时提出问题:多利羊是怎样产生的?这个过程应用了什么样的工程技术?通过让学生自学视频内容来了解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生物圈Ⅱ号》的微课,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在教学《人类遗传病》时,可以播放视频《“人体的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视频中展现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灿烂的前景,让很多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变成了可能。这样导入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搭建平台,突破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