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最新4篇
【导言】此例“《丰碑》教学设计最新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丰碑》教学设计【第一篇】
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是1篇传统课文,只有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感悟人物的崇高品质,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然而长征已年代久远,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也很陌生,所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令其感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我在教学《丰碑》时,通过学生感情真挚的朗读、深刻的感悟和晶莹的泪花,可以看出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
一、形象对比,设疑激趣。
课始,先交流有关长征资料,在对长征背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如果把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比作一个强悍的拳击手的话,那么小米加步枪的红军应该是什么呢?”
“红军只能算是弱小的儿童……”
“弱小的儿童*什么打败拳击手,并最终夺取胜利的呢?”带着好奇学生进入初读。之后,学生感悟到:“*的是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
初读就能有这样全面而深刻的感悟,是因为“形象对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而“设疑激趣”则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目标。
二、品词品句,情感迁移。
“舍己为人,团结互助”为什么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这需要品味描写人物神态的词句,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词语“镇定”和“安详”时,师生进行了如下对话:“镇定的反义词是什么?”
“慌张”。“军需处长在什么情况下毫不慌张?”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
“人在什么时候才安详?”
“在安全舒适的时候。”
接着引导体会寒冷的感觉:“面对死亡能够镇定而安详,而且前边还加了修饰词——”“十分。”学生反复朗读。
“那么军需处长在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呢?”
“我年龄大了,让年轻人活着去打敌人。”
“看到战友们能活着到达陕北,消灭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我死了也心甘。”
……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感动!学生的朗读引起了听课老师的强烈共鸣,也感染了我。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可以使弱小的红军战胜强大的敌人,今天如果我们继续发扬长征精神,我们的学校会日益繁荣,我们的城市会日新月异,我们的国家会日渐强大。莫说是小小的非典,就是整个世界也会向我中华民族顶礼膜拜!”
三、角色变换,升华主题。
“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是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我引导学生变换角色体会:“假如你是一位红军战士,看(听)到军需处长的故事,会怎么想?”
“有这样的军需处长,我们一定要爬过雪山,打败敌人,为他报仇!”
“军需处长是为我们而死的,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决不辜负他的希望。”
……
不论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即兴表述,还是课下的写作练习,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儿童与70年前的红军战士的心相通了,与作者的情感相通了,文章中的长征精神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得到了升华。
课后我想起了一位智者的话:“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他就不成其为教育。”我认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灵魂牵引到至善、至美、至高境界的语文教学,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丰碑》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能体会出军需处长自我牺牲,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和红军队伍为人民而奋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丰功伟绩。
2、理解:严峻、思索、安详、晶莹、丰碑(本义、喻义)等重点词语,重点理解四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从读中悟出情、重点体会军需处长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将军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战士,好干部而沉痛和崇敬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打开书本,一齐读课题《丰碑》。
二、下面就让我们一边看课文一边用心来聆听课文范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
他的什么事?结合回答(板书:军需处长)
三、细读课文,理解中心
1)读1、2小节。
2)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狂风呼啸,一支红军队伍在云中山行进,云中山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由于海拔很高,山峰犹如在云雾中而得名,山高路远,天寒地冻,这时队伍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出示卡片的考验,什么是严峻?(艰难、困苦、严厉、严肃)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冰天雪地、大冰砣、装备差,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3)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可能,这是什么句式?(说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困难重重,困难大)。
4)红军战士在行军途中不仅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有恶劣的环境,更有可能遇到残酷的战斗,而对这样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出示(思索),思索是什么意思?
5)与其说将军在思索,还不如说将军是在担心他的部队能否经受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一齐读出将军的忧虑(稍缓疑问的口气)学完一、二小节,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主要写了什么?这一部分与后文写出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有什么关系呢?前因后果,写作技巧(简介伏笔)
(一)读讲第二部分(接着,队伍中发生了一件事,自己轻读下面的课文,用笔“——”圈画出描写将军的动作和几次神态变化的词句,并想想分别表达了将军的心情和感情。
1、听说有人冻死,将军的第一次神态、动作是怎样的?读(将军愣住了……)愣是因为……来得突然,你从将军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了将军是怎样的心情?(急切关心战士)
2、当他看到一位衣着单薄破旧,被严寒冻僵的老战士时将军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读(稍快)他的动作、神情,语言又说明了将军怎样的心情?(悲痛气愤认为军需处长的失职)(理解了将军的感情和心情的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放大图片投影军需处长的形象。
引讲3、当将军要需处长跑步过来受训时,可是没有人应声,不是战士们没听见,也不是警卫员不愿顺从将军的命令,此时,战士们似乎凝固了,泪往心里流,他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为他们都知道眼前这冻僵的老战士,他正是负责发棉衣的,他们可敬的军需处长啊!(出示第七自然段,配乐)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高贵品质,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七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哪几个方面来写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样子。
(1、动作2、神态3、衣着)
他的动作自然(神态镇定安详)(衣着单薄破旧)出示卡片一个人当严寒逼近,被活活冻死时其痛苦不言而喻是十分大的,但军需处长的神态却十分(镇定安详)没有丝毫的痛苦和恐惧,由此,你能体会到军需处长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他是负责发棉衣的,但自己却衣着单薄、破旧,从中,你又觉得军需处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可贵的品质?板书: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小节,(敬佩、深情、崇敬、悲痛)练读。
5、当将军明白真相后,又一次愣住了,这是为什么?(震惊,没有料想到)引讲,将军震惊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为失去这样的好战士,好干部而痛惜,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千言万语,无尽的哀思、化作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段落出示)(拉近图片,将军的形象)
这个军礼饱含着将军怎样的思想感情?
(愧疚、激动、自豪、崇敬、追悼)
朗读指导:由悲痛激动(语速缓慢)
6、这是一个特殊的追悼会,一起读,(风更狂了,雪……)(出示段落)
板书:晶莹的“晶莹的丰碑”是什么意思?(透明洁白的石碑)为什么说……?
引讲:大雪覆盖,军需处长与高大的云中山化为一体,从形象上来看确实是晶莹洁白、高大的,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与高山同在,与日月共存,在战士们的心中,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一起读最后一段(出示段落)
此时,将军的忧虑还存在吗?(不,我们可以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你听(那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已经能够证明)为什么说那脚步声是沉重而又坚定的?那声音从表面上来看是(战士们的脚步声)其它是战士们怎样的心情和信念的体现?(他们既为军需处长的牺牲而悲痛,又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鼓舞,他们再也不会为严寒所畏惧,再也不会为死亡而害怕)所以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是句(反问句)它所表达的感情比肯定句来得更为强烈,更为肯定。一齐读出强烈的语气。
四、学完全文,让我们来深思本文的主题(中心)。(出示填空)
课文的中心要赞美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为了表达这一中心,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并通过对将军的动作,语言和几次神态变化的描述,突出表达了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尽力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述)
五、请同学选读最受感动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22丰碑(晶莹的)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延伸阅读——丰碑课文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第三篇】
《丰碑》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提示准确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描写军长和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4.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军需处长的表现,产生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云中山脚下,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冒着风雪,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着。(出示多媒体形声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影像。)
这支红军队伍正在艰难地爬雪山。在天寒地冻、漫天飞雪的云中山,红军战士会遇到什么困难?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创造意境,读中感悟。
自由品读课文,板书课题,进一步走进军需处长,来理解课题《丰碑》的真正含义
三、以读悟文,用心感受。
(一)师生交流:
师:“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艰难的前进-----”这只部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仔细默读第二段,找出描写有关词语
师:首先军长听到了有人冻死的消息。他是什么表情?怎么做的?
生:朗读“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师:为什么“愣了一下”?生: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没想到。
师: 来到人群中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多媒体播放老战士冻死的画面引导观看)再次朗读课文中此处的描写。出示(风雪中,一位老战士,……贴在身上。)生范读。自己有感情读。
生:1.战士们都已经穿上了棉衣,能够抵御严寒,胜利前进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2.我不能让战士们看出我很冷,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能影响大家的情绪。
师:从“一身破旧的单衣”“贴”体会军需处长穿着少是冻死的;
师:他为什么没穿棉衣?他的棉衣哪里去了?
生:1.可能因为环境艰苦,旧棉衣也不够一人一件,发到最后,他自己没有了。
2.行军途中,他看到掉队的伤员,把棉衣送给了更需要的战友……
师: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
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多么伟大的战士啊!
师:将军看到这样的情景,他在想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读,出示投影。
生:(他看到一位老战士大冷天只穿单衣而被冻死,感到心疼,为这个战士没有领到棉衣而气愤,要追究军需处长的责任。)
师:此时此刻将军是什么样的心情? 用“愤怒”的语气朗读。指名读
师:正当他怒不可遏时,有人小声告诉他,学生接读(军长,……军需处长)。
师:这时,他的情感从愤怒突然转为冷静 他缓缓地举起了右手,庄严的行了一个军礼。(多媒体出示将军敬礼画面)
师:军长本来认为是军需处长失职致使老战士被严寒冻死,他非常愤怒。但当他得知眼前这位被冻僵的老战士居然就是军需处长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内疚、悲痛、敬佩、感动之情一齐涌上心头,将军的眼睛湿润了……
军需处长全心为着他人的崇高品质是值得崇敬的,将军为有这样的好干部而自豪;这么好的军需处长自己不了解,刚才还迁怒于他,他为此而内疚、自责。
师: 在严寒面前,有一件棉衣就能继续前进,就能活下去,而军需处长这个管棉衣的人,在这样及其寒冷的天气里,把棉衣让给了别人,也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出示投影。师:引导学生想象:军需处长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件棉衣?冻死前他可能在想什么?小组讨论。(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师:此时此刻军长是什么样的心情?
师:军长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庄严的行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比敬佩之情再来读第二自然段吧!读出将军从着急——愤怒——冷静——敬佩的复杂心情。
师:读到这儿,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军需处长?
板书:军需处长 舍己为人 克己奉公
(二)学习课文,理解“丰碑”。
1.“丰碑”本义是什么?从这画面上看是指什么?
2.为什么作者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大家分组讨论。
生: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总结:不仅仅军需处长形象上与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了战士们,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四、拓展思维训练。
1.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呢?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丰碑
军
需
处
长
单薄破旧
安详镇定
舍己()为人
丰碑优秀教学设计【第四篇】
目的要求
1.了解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详写与略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介背景。
二.学习课后生字。
三.听录音,注意读音
四.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五.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
第二段(2 自然段)
第三段(3—13 自然段)
第四段(14 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从哪里看出部队在艰难地前进?
2.讨论。“冰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说明了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讨论:
(1)“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说明了什么?
(2)面对这些困难,将军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布置自学思考题:
(1)将军的神态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2)说说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
(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3.学生按思考题思考以上问题。
4.指名回答问题。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将军还有疑虑吗?
2.讨论:
(1)为什么“将军什么话也没说”?
(2)“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3)“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回答问题并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