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详案精彩15篇

圆圆 分享 时间: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家庭责任与个人选择的冲突,激发对亲情与道德的思考。如何平衡这些关系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三个儿子》教学详案相关范文,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个儿子》教学详案

《三个儿子》教学详案 篇1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叶圣陶先生语),这里强调的是“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呢?在我听了《三个儿子》的教学后,有了一些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片段:

1、复习生字、词语后,师真诚地表扬:老师忍不住要夸夸你们,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2、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

生:我考了一百分,妈妈高兴地说:“我的儿子真了不起!”

生:我帮妈妈打扫卫生,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儿子真懂事!“

……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简评: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片段: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简评: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简评:“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片段:

师:时间不知道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她们仨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师重读)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水桶太重了?(板书:水桶重)

师: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第8自然段)

师:是呀,水可真重啦!妈妈们胳膊痛了、腰也酸了。水可真重!谁能把它给读出来?

(指名读)

师: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划上“____”

(指三名同学回答,相机板书)

师:孩子们,看到这样三个儿子,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呀?

生:真是的,表扬的孩子不帮妈妈,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孩子却这么孝顺。

生: ……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谁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可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生:我也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我想对第一个儿子说,你真不懂事呀。只顾自己翻跟头快活。

生:……

此教学片段中,教师能够重视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多次接触文本,认真阅读文字。粗粗一看,此教学片段很是平淡,学生更多的时候在读书思考。交流时,也没有出现那种智慧火花频频迸射,奇思妙想纷纷涌现的高潮,但这貌似平淡的课堂,却实实在在地在学生心中留下了形象,留下了情感,留下了语言。

评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一切出发点是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教学前和课堂上教师始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于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争论:第三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心情是难过,还是平静?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一个儿子呢?这一个儿子是哪一个呢?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这是学生最好的阅读探究。教师不给学生设计问题,而是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和文本开展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提升自己,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是怎么表扬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二、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用字典识字。给生字组词。

三、探究新知

(一)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

2、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是哪个儿子?

(二)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们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3)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的儿子,生齐读、个人读。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10)、理解句子“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三)、小结:读读、议议。

� 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四、拓展思维、深化总结

1、谈谈自己平时在家为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尽我们的能力给他们最大的快乐。倡议: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2、颂读《游子吟》、《三字经》。

《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4个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有三位像你们一样可爱、乖巧的小男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咱们一起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吧。

(板书课题:师指题)

师:一起来读读题目。

二、认读生字

1、划生字:

师:好,下面就打开课本23课,请用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读的时候还要用“──”把生字词找出来然后标上拼音,现在开始。

2、生自由读生字:

师:同学们,生字宝宝从你们的书本里跳了出来,你们在下面先把它们认一认、读一读,然后读给你们的同位听,看谁能把生字宝宝读准?

3、抽生读生字:

师:谁把生字宝宝读准了?

师:还有谁想来吗?

师:看谁比他读得更好?

(齐读生字)

师:恩,读得真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4、小组比赛读生字:

师:那咱们就来个比赛,怎么样?(好)一个小组读一个词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

5、“去掉拼音”读生字:

师:老师把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认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

6、“开火车”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多积极啊!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那里开?)再来!还想来吗?

7、男女生比赛读生字:

师:恩,还有那么多同学想读,这样吧!咱们男女同学再来个比赛,好不好?

三、认记生字

1、记生字:

师:同学们,你们的小嘴巴读生字那么厉害,那你们的小脑袋能把生字记好吗?(能)真棒,下面就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同位之间说一说记生字的方法,开始。

2、生介绍记生字的办法:

师:哪个同学能把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办法吗?

3、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记生字的办法可真多啊!你们都把生字记好了吗?

四、运用生字

1、用生字词说句子:

师:记好了?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进句子里,你们还能把它们读好吗?

生:能。

⑴ 谁想来读读这个句子?(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恩,岑老师想考考大家,谁能够用“聪明”来说一句话?

⑵ 好,第二个句子谁会读。

(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

⑶ 第三个句子男同学来读读行吗?

(行)

⑷ 第四个句子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读读,好不好?

⑸ 第五个句子我们让给女同学来读读。

2、生选词填空:

师:同学们刚才生字宝宝跑出去迷路了。

⑴ 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这个同学做对了没有?好,你真会做题!)

老师想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读读这个句子。

⑵ 谁还想来帮生字宝宝呢?

(他说对了没有?恩,你真会想问题!)

老师想请第二和第三组同学来读读?

⑶ 还有两个生字宝宝谁去帮它们呢?

(生字宝宝谢谢你的帮忙!)

老师想请第三和第四组同学来读读?

⑷ 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宝宝,谁最勇敢把它用回家?

(你真个勇敢的孩子!)

这个句子老师想让第七组同学读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拎、桶、晃、”三个字

师:刚才同学们记生字真有办法!,相信我们班同学也能把生字写好的。不过在写字之前,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能看出这三个生字要注意地方。

(出示课件)

2、师范写:

师:好拉!现在拿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生仿写生字:

师:现在你们都知道怎样写好这些字了吗?(知道)那你们打开书本107页,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一写,写的时候要注意把腰挺直。

4、评价生写的生字:

师:好拉!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这两个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

(谁来评一评)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的字。

(还有谁想来评评?)

六、通读全文

1、师范读全文:

师:同学们写字很漂亮也很认真,而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样把课文读好吗?听的时候把你喜欢的那些段找出来。

2、自由读喜欢的一段:

师:你们也想来读读吗?(想)那你们在下面把自己喜欢的那些段多读几遍然后读给你们的好朋友听听。

3、抽生读自己喜欢的一段:

师:刚才,你们的小伙伴都听到你们朗读课文,那你们现在能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听听吗?

(抽3~4生)

七、总结

今天,我们跟很多的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三个儿子,收获可真多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在朗读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感受母爱,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教学过程(略)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的第一课时。

在这个课时里我拟定了以下的两点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安排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在通过视觉感知三个跟他们年龄相近的小男孩从而导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当中。

二、认读生字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读生字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地去认读生字。

三、记生字

记生字是在熟读生字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对学生的识字提高了一个台阶,要求学生不仅会读这个词而且能够在脑海中初步建架这个生字。

四、运用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记生字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把生字运用语言环境中和生活实践当中。

五、指导写字

写字是低年级学习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师范写,生仿写,评字这些环节,其目的是让生通过观察,仿照,对比去提高和改进自己的写字水平。

六、通读全文

这个环节中,本班学生仿照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师范读这个部分。师范读完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去体会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这节课中成功的是:

1、我能够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了提出的教学目标而且能有效地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

2、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比较配合,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对的强。

然而这节课失败的地方是:

⑴ 我对新改的教案还是不够熟练,使得在授课的时候有出现忘记教学环节的情况,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毛病。

⑵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态欠缺自然。也许是紧张的原因和对教案不熟悉的关系使得自己心里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而导致忽视了教态与自然。

⑶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当学生回答完一道题目的时候老师都忘记了给学生及时的表扬,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形式也相对比较少。

⑷ 在教学的环节中还有欠缺的地方如课件的颜色比较鲜艳可能影响学生的视觉;通读全文的部分没能让学生带着目的地去读通读懂全文。

⑸ 在整个教学过程

在这一次识字教学中,我有得也有失但是从中我认识到自己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把识字教学做得更加好。

《三个儿子》教案 篇4

课前交流

1、请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学校有什么好的地方。

2、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能在这样好的学校里学习!不过,你们忘记了,你们也是学校的精彩,是学校的骄傲,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初读感知。

1、直接导入

师:今天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1篇关于妈妈和儿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三个儿子》。

儿子是妈妈的骄傲,思考一下,竖起你的大姆指,谁能用骄傲的语气读!

(指名读:神气活现的,真像一位骄傲的妈妈,让我们一起读读。)

2、出示贴图

师:你们看,我把这三个儿子请来了,有礼貌的孩子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问:仔细看,有几个儿子呀?(三个儿子)

接:三个儿子?不对吧!一位老爷爷说:“我可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导:这是怎么回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你会知道得更多!

3、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认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自读,教师检查)

二、朗读交流,体验阅读

1、检查字词

师:生字学会了吗?(学会了)考考你们,看屏幕!(出示生字词)

(借助班级资源通过演示、举例等方式理解“好嗓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等词语。)

2、入情读句

(1)默读:

师:老师呀平时经常夸奖你们,课文中的三个妈妈也在谈论他们的孩子,她们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儿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妈妈评价儿子的话。(默读课文的要求:不能出声、不用手指、不动嘴唇。)

(2)大声读:

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展示

(1)“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板书:有力气)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大家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夸奖儿子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心情好,“好”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开心、骄傲、自豪、美滋滋的,对,把这些感觉都带着,再加上动作,同学们,你们都来练一练。)

师:再请几个“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

(2)“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板书:好嗓子)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评:是啊,同学们真棒,我们就要这样,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多练习朗读,这样书一定会读得更好听!

(3)“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不特别)

师:两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没什么特别不想在人前炫耀儿子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这位妈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平淡、平常)

师:你用朗读来表现吗?(请学生读)

4、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三、自主发现,感受真情

1、过渡:(教师加上表演口述)从井边到家里可远了啦,妈妈们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用耳听:同学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喘气声,晃荡声。)

用眼看: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妈妈流汗,弯腰捶背的样子。)

(可以指导适当表演一下)

师:课文的哪一段写了妈妈的辛苦?(第8自然段)

师:谁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妈妈的辛苦、水桶的沉重?(适当评价指导)

2、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你们看,他们来了!(播放动画---翻跟头/唱着歌/提水桶)

说一说:请同学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说这三个儿子的表现。

(板书:翻跟头/唱着歌/提水桶)

师:三个儿子,三种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他们三个真的都很棒,有力气、会唱歌、又能干。前两个孩子翻的好,唱得好,如果再能帮妈妈提水,就更好了,因为妈妈现在最需要的是帮助。)

3、解疑:课文学到这,你知道为什么在老爷爷眼里只看到一个儿子了吧!

师:原来在老爷爷的眼里,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四、拓展练习,深入思考

1、对话:三个儿子就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三个儿子说点什么?

2、对话:有没有人想对三个妈妈说点什么的?

3、你属于第几个儿子,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呢?

4、小结

孩子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作为子女,从小就要知道孝顺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关心,这样,这种美德一定会在我的中华大地上传承下去,拥有了这种美德,加上我们的才艺,小朋友们,你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5、回归文本,再读句段。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受,带着我们对父母的真爱,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五、拓展延伸,走进国学

1、中华大地上,自古至今都流传着许多孝顺父母的故事,《三字经》当中就有这样的介绍,你知道吗?

“为人子,方少时。香九龄,能温席。”

2、回家多读些书,再找找身边的“黄香”,你一定也能成为一个值得父母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孝子!

六、板书

《三个儿子》 篇5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

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

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

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自主读通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既”是第四声)

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嗓”是平舌音)

c.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拎”是前鼻音,“桶”是第三声)

d.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晃”是多音字,在此处读第四声)

e.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眼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甸”是前鼻音,在“沉甸甸”一词中读第四声)

自主识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老师参与学生活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摘苹果:如果大家都认识并能读准,苹果生字卡片就成熟摘下来。没掌握的生字,留在树上,提示学生在读课文时进一步学习)

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小组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老师可通过范读让学生感悟人物的语气。

2.在小组内质疑、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随机通过说话练习感悟“既……又……”的意思)

4.如学生对老爷爷的话提出疑问,老师可组织讨论,重点理解;如学生没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可随机提问,让学生讨论:

这“一个儿子”是指谁?老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真正的儿子应该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在老爷爷的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能算真正的儿子)

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指导重点: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右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更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第 二 课 时

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编写课本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排练课本剧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a.人物的语气──前面两个妈妈说的话,应该用自豪的语气,第三个语气应该是平静的,老爷爷的说话应该用意味深长的语气。

b.人物的动作──在情境中理解“迎面”“迷住”“沉甸甸”“直晃荡”等词语的意思。

c.人物的表情──前面两个表情应该是骄傲的,第三个表情应该朴实,老爷爷应该慈祥;前面两个儿子应该天真,第三个儿子应该淳朴。

课后拓展

1.节选《新三字经》中的内容印发学生,供课外阅读。

为人子  方少时  尊长辈  习礼仪

能温席  小黄香  爱父母  意深长

能让梨  小孔融  手足谊  记心中

孝与悌  须继承  长与幼  骨肉亲

亲养儿  多苦辛  报春晖  寸草心

亲有教  儿恭听  做错事  即改正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段

●1.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

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

好孩子。

(2)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2.读文与学文。

(1)学习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3.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关宏莹)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巩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

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有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

情感目标:理解老爷爷说的“一个儿子”的含义,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读,未成曲调先有情

1、教师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

2、让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有些什么想法。

3、今天我们要认识三位小朋友,他们在这方面会怎么做呢?

4、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谁开口讲话了?讲了什么呢?

(课件配音:“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咦,明明图片上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乌鸦反哺的故事导入后,激疑:乌鸦知道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课文中的三位孩子的表现又如何呢?然后利用课件导入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在自主观察、探讨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点、难点:‘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把握住了重�

二、通读,潜心会文初动情

(一)出示读书的要求:(课件出示)

一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并圈出难读的生字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课文,用“____”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二)交流反馈:

1、巩固生字

(1)带拼音复习生字。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给生字宝宝打声招呼。(齐读、开火车读)

(2)读准字词: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既聪明又有力气。(提醒读准“沉甸甸”)

2、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3、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尝试模仿妈妈的语气。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从感知文章的语言符号——文字开始,认识生字,生词是顺利进行阅读的前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朗读课文的能力。这一过程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自主空间。

三、参读,感悟妈妈对儿子的爱

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你都在课文中找到了哪几句?

(课件出示前两位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话)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指导朗读

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

2、扶放结合

师生搭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骄傲、自豪的语气)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预设)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预设)(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3、学法迁移

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前两位妈妈都夸奖自己孩子,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

(3)你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这位妈妈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这环节的设计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研读,理解妈妈的辛苦

(一)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1、过渡: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1)谁来读一读?这个字叫——拎。什么是“拎”呢?(拎:用手提,把水提起来。)

(2)角色转换:同学们,站起来。此刻你就是那三位妈妈,你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你正拎着这桶水走在回家的路上。

采访:妈妈,这桶水重吗?大概有多重啊?你告诉大家——一桶水可重啦!(随机问3个)

妈妈们,一起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齐读)

(3)那么重的水,你提着辛苦吗?(预设:好辛苦啊,好累啊!)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妈妈提水很辛苦呢?把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用波浪线线画出来。(水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腿也酸了)

2、结合课文理解“晃荡”。(向两边摆动)“直晃荡”(不停地向两边摆动)

(1)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妈妈走一步听三步的辛苦样子读出来呢?(指名读)

(2)补充词语:一桶水可重啦!妈妈累得()。

3、师: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种的水桶,你会怎样做?

(预设):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妈妈。

师赞扬:你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课文中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师小结: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都很大,但他们却没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个儿子虽说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能够?(孝敬父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二)开拓思维发挥想象

师:你能像课文中“一个(只)……一个(只)……一个(只)……”的句式来练习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师提示: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这个句型的练习,让学生从多角度大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造的火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无比。

五、精读,设身处地悟深情

师: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妈妈面前时,一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师范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明明三个儿子,而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答)

3、我们再回头看第三个妈妈的话,她说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老爷爷这句话的含义了,谁愿意当老爷爷来说说。

评价:老爷爷的话真是意味深长啊。

师小结:小朋友,你最想当哪个儿子啊?(针对学生回答总结)是啊,生活中有的人确实没有什么特长。但是只要有一颗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心,那么,你就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就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儿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到这里,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体验的升华。此时,不需要干涩说教,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在教材内容本身,不在简单到认识文章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这个意义世界。因为,文本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

六、活读,表演且抒个中情

1、小组内合作表演文中的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3、拓展练习:第三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她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续编对话,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真正起到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着力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作业设计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写进你的日记里。

2、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教学板书

23、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聪明有力

又一个儿子唱歌好听

另一个儿子孝敬父母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3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三个儿子》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7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 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1篇10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当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本课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换位思考,移情体验,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情感,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理解老爷爷的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升华主题,让学生对孝顺父母的道理有更进一步的感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在课堂上受到关注,愿意得到表扬。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挖掘不是很透彻,需要老师在课上及时关注表扬,给少部分胆怯学生以鼓励,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2、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到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1、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一、视频导入,读文入情

同学们,有一则公益广告,老师看过了特别感动,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播放视频《妈妈洗脚》)

师:同学们,视频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啊?

生:帮妈妈端洗脚水。

师:在生活中,你帮妈妈做过什么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23课《三个儿子》中,也有三位小朋友。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吧!

二、检查字词句,阅读课文

1.读字

师:在学习之前,先让我们和生字小朋友打个招呼!

2.读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字,学生认读。

师:老师也给这样生字找到了好朋友,让我们和这些词语打个招呼吧!

师:晃荡、胳膊、拎着,这三个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3.写字

师:字词都认识了,看看这些字,你会不会写。

师:同学们先来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偏旁都是“月”。

师:非常好!观察得真仔细,偏旁是“月”的字,还有哪些?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字,都是和我们身体的器官有关。

师:同学们,我们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这个“膊”字的右边的上面的“甫”要变形,没有提,下面的寸要写得大一点儿,这样才好看。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观察下面的这两个字,和上面两个字的左右结构不同,他们都是上下结构,尤其是这个“荡”字,三点水可不能在草字头的左面啊!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试试写写吧,在你的田字格里,把“胳膊”描一遍,再写一遍好吗?写完了,觉得自己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我们来展示一下吧!

三、朗读交流,感悟情感。

⑴三个妈妈的话。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能干呀!既能准确认读字词,又能工整地书写汉字。真为你们高兴,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文章中也有三个妈妈也在评价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快快去读课文,找出妈妈评价孩子的话,用“——”划出来。

师:读完了,也划出来了,谁来说说?

生:回答找到的三句话。

⑵ 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范读。“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儿子有什么特点?

生:既聪明又有力气。

师:有没有比他更厉害的?

生:没有。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谁也比不过他。

师:真厉害啊!那他就是天下第一了。有这样的儿子,妈妈感到骄傲吗?高兴吗?好,谁来读读?

⑶ 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二个妈妈的话,看看她的儿子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齐读。“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哦,我听出来了,这个儿子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怎样啊?谁能告诉同学们。 生:好听极了。

师:这么好听啊!妈妈爱听吗?

生:爱听。

师:谁来读读这个妈妈的话。

师:读得真好!

⑷ 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那第三个妈妈的儿子呢,他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读一读。

生:“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她的声音要低了很多。

(5)分角色朗读这段文字。

四、品读语段,悟情悟理。

⑴ 第7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妈妈们说完这些话后,做了些什么。

生:三个妈妈回家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面慢慢地走着。

(2)第8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水桶里有多少水啊?谁来告诉同学们。

生:朗读第8自然段。

师:一桶水可重了!你怎么知道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晃荡 走走停停 痛 酸。

师:这桶水真重啊!同学们做值日的时候,如果拎着这样一桶水,如果有同学走过来,

你特别想他能怎样做啊?妈妈们拎着这样一桶水,看见自己的儿子,希望他们怎样做啊?

师:这三个儿子又是怎样做得呢?用“﹏“划出来。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③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⑷ 老爷爷的对话。

师:看见三个儿子的表现之后,老师也想读读妈妈和老爷爷的对话。

师:明明是三个孩子啊!老爷爷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孩子啊?这是第几个孩子啊?让我们再来认真看看他做了些什么吧。

师: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找出其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师:怎样到达妈妈身边的?

师: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师:再来想一下老爷爷的话,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啊?前后位之间可以讨论一下,组长把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告诉全体同学们。

师:这是一个有孝心的儿子。

五、回顾课文,拓展提高。

⑴(出示课件:人物图)瞧,这三个儿子都站在我们面前了,你最喜欢哪一个儿子啊? ⑵如果那两个儿子看见第三个儿子的表现,又听了老爷爷的话和同学们的话,他们会做些什么?

⑶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老师也设置了一些生活场景。你们来说说自己会怎么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情景,想一想,说一说自己会怎么做?

同学们,有时候,孝敬父母就是妈妈提一桶水的时候,我们去帮妈妈接过水桶。

六、延伸拓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老师这里有一些彩纸,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上面,并做成精致的卡片送给妈妈。记住这可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啊!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户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第三个儿子的孝心。

三、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四、教学时数:2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疑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1篇文章很奇怪,明明写了三个儿子的事情,而旁边的老爷爷却非要说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老爷爷并不是盲人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开23课《三个儿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吧!(板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大意

1、课件朗读,边听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

3、指名分段读文,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5、质疑。(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他看到的是哪个儿子?)

三、自主识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老师参与学生活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4、齐读、抽读、分组读,“开火车读”,老师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四、读文练句。

师: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1、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3、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

五、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请观察第一排三个生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指导: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右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更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生词。

2、进行你说我猜字谜游戏。

二、问题导入,朗读感悟

1、大家把课文读了几遍了,知道这篇课文共有几个人物吗?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明明三个儿子,硬说只有一个儿子的人是谁?

师:三个妈妈没有这样说,三个儿子也没有这样说,唯独他这样说,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老爷爷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课文2、3、6段,练读三个妈妈的话,看下面的空格里加个什么样的词语恰当,再试着读一读。

1)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另一个妈妈地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重点读“三个儿子的表现”的句子。

4、师范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们也能读出水“重”吗?能听出水很“重”吗?注意读好“沉甸甸”。

师:这些儿子后来的表现怎么样呢?以读回答,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三、分角色朗读,演故事。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汇报,演一演。

四、拓展练习,深入思考。

1、再读课文,你想对三个儿子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儿子说:“ ”

2)对第三个儿子说:“ ”

2、读完了课文,你想对三个妈妈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妈妈说:“ ”

2)地第三个妈妈说“ ”

3、对老爷爷说“ ”

4、你属于第几个儿子呢?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

5、把自己说得最精彩的一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会唱歌曲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二个儿子会翻跟斗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三个儿子不会唱、翻会主动帮妈妈提水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要求

1. 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 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 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 “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 “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        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 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 “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1)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2)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3)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4)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 学习课文第七到十一自然段

过渡: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指名表演读。

(3)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3)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4)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3. 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教师示范读

(2) 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指名回答(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4)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4. 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 总结全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2、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关键:揣摩人物心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学生背古诗)刚才在小朋友背古诗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咱们二年一班的小朋友古诗积累的可真多,背得声音既响亮又甜美,有几个同学的表情特别的丰富,老师都被你感染了,可见你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听到老师的夸奖你们高兴吗?谁来说一说,爸爸妈妈是因为什么事情,怎样夸奖你的?

老师知道你们做得都很好,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今天我们来认识另外三个小男孩,看看他们是怎样得到妈妈夸奖的?(板书:三个儿子)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拼音朋友或身边的小伙伴,好,开始。

2、识字

①同学们读的可真认真,下面我们来认一认本课的生字宝宝。<出示课件>把书放下,请看大屏幕,你会读吗?

②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③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2人)指导甸的读法

④去掉音节朋友你们还会读吗?先读给同桌听一听,这回,我们男女生接读,男生先读,准备好了吗?开始。;

⑤读的不错,这回你们还能读吗(读字)开火车读

⑥这些字同学们都会读了,你们有哪些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呢?同桌交流已一下。

⑦谁来说说你的好办法?

⑧同学们知道的识字方法可真多,你们都记住了吗?请看这段话,这里藏了许多的生字宝宝,看谁能把它独得准确,自己读读看。

⑨希望同学们课后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句话用上本课的生字,看看你能用几个?

3、再读课文

①生字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把书打开,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好,开始。

②我们来接读课文,请你来读(5个)

③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同学们读得很熟练。谁愿意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重点认知

1、课文中的这三个儿子各有特点,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那么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中会是怎么的孩子呢?请同学们自读1-6自然段,画出妈妈的话。

3、第一个妈妈怎么说的?你来读(课件)把书放下,请看大屏幕,谁在来读。

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我们在读妈妈的话时,应该用什么语气。(自豪的,骄傲的)

听老师读读(范读)4、第二个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把书端起来。你来读,从这句话中你又能看出什么呢?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位妈妈的话呢?

5、而第三个妈妈有是怎么说的?

6、那么他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我们来继续学习,把书放下,看屏幕。看看三个妈妈在做什么?从三个妈妈拎着水桶的样子可以看出什么呢?

7、对呀,一桶水可重啦!……(出示课件)谁来读?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妈妈的辛苦?对,从晃荡……这些词都说明了妈妈很累很辛苦。

8、谁能通过朗读把妈妈的辛苦表现出来?

9、水这么重,妈妈这么辛苦,三个孩子看见了都是怎么做的?

师板书: 翻跟头 唱着歌 拎水桶

同学们说的对,当妈妈提水走来时,他们一个翻跟头,一个唱歌,一个拎水桶。(指板书)

10、同学们,现在是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你说老爷爷看见的是哪个儿子?为什么?(因为孝顺父母)� 板书:孝顺

11、就是这样一个在妈妈眼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却是这样的懂事、孝顺。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在生活中,你是着呢样孝敬父母的?

12、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

同学们做的很好,如果文中的老爷爷来到我们班级,他会看到多少个孩子呢?62个,恩,因为我们不但聪明,而且懂事、孝顺。

13、那么你们想对另外两个孩子说点什么呢?(课件)

总结:我相信两个儿子一定会做到的,如果老爷爷再看见这三个儿子,他一定会说:“我看到了----三个儿子。”

14、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谢谢同学们,下课。

《三个儿子》|人教版 篇12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uǐ tǒnɡ  huànɡ dɑnɡ    cōnɡ mínɡ    ɡē bo    chē lún

(        )  (         )   (         )   (     )   (       )

mí zhù    chén diàn diàn     zǒu zǒu tínɡ tínɡ

(     )    (           )     (              )

二、请根据拼音组词。

huǎnɡ(      )               chónɡ(      )

晃                           重

huànɡ(      )               zhònɡ(      )

三、照样子写一写。

例: 校   郊 较 胶

1.妈   (        )

2.迷   (        )

3.该   (        )

四、你能帮助小马虎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吗?

聪名(     ) 娇傲(     ) 彩红(     ) 末来(     )

尔且(     ) 密蜂(     ) 沟买(     ) 坏绕(     )

五、读一读,选一选,把正确的字用线画出来。

1、一位老爷爷(坐 座)(再 在)旁边的石头上(休 体)息。

2、另一个(孩 该)子(刨 跑)到妈妈跟前,(接 结)过妈妈手里沉(甸甸 句句)的水桶,(题提)着走了。

六、比一比,填空组词。

岭(      ) 桶(     ) 句(     )

铃(      ) 涌(     ) 甸(     )

七、请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写几句话。

1、一个孩子翻着跟斗,像                         ,真好看!

2、                ,像                         ,真好看!

3、一个孩子唱着歌,                             ,真好听!

4、                ,像                         ,真好听!

5、我的孩子既        又        ,谁也比不过他。

6、        既        又        ,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通课文,明白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读课文。

2、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爱,懂得做儿女的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

3、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情感感染法导入新课:

在养老院的院子里,我听到了这样一段话:儿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儿子!你忘记了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吧?这些和你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我当年一样,拉着你一步一步地走。我,我想起来了,我们三个朋友的三个儿子都是那么可爱。其实我都想不起来了,在坐的小朋友,你们去看看吧。

一、导入新课,读通文本(创设情景抓全篇,理清作者思路)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 104页,用响亮地声音齐读课文。然后告诉我你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人?

(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

板书: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

3:质疑问难  引导参与

过渡:播放并指着课文插图说:看见了吗?这就是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出示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齐读。

评:你们读得很好,但老师提醒你们,注意问号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再读

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不是在开玩笑哟。再读读老爷爷这句话。

生再读

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 这是哪一个儿子呢?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板:一个儿子,并打上个大问号)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点评:在阅读教学之中要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因此我以教材为载体,先理清文中的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这条人物线索,然后把与之相矛盾的老爷你爷的话让学生阅读,学生在此不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指导朗读  读懂文本(突出情景抓重点,理解关键词句段)

(一)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至6自然段)

1、让学生走进文中,仔细读1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找出来把自己当着妈妈读读。

生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导入到前两个妈妈的语言)

点评: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2、第一个,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理解关键词、句指导朗读

(1)这两个妈妈是怎么说这自己儿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   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指名学生朗读,并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预设:

1读得没有感情(不好):师导:孩子,那你能告诉我他是在哪个地方没有读出感情(不好)?生: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没有读好。师:你点播得很好,小评委,你来给大家读读,作个示范!生读: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在读时候声音比他稍高一些,速度比他稍快一引起,所以读得这么好。

2读得很有感情:师导:孩子,那你能告诉我他是在哪个地方读出了你想要的感情?生: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师:原来用心倾听别人朗读就能听出这么多的好词,好句,你真厉害。

(2)、学生模仿朗读这两句话。

[2]、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从妈妈的话里,你们听出了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预设: 〈1〉自豪。师:那就请你们自豪地读。

〈2〉骄傲。师:那就请你们骄傲地读。

〈3〉得意。师:那就请你们得意地读。

〈4 〉高兴。师:那就请你高兴地读读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些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自悟自读,张扬个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请孩子们回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夸奖过你?从妈妈夸奖你的话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从妈妈夸奖你的眼中你读懂了妈妈的什么感情?

3、第三个妈妈的话

[1]、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 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调平稳)生齐读。

[3]、前两个妈妈都在夸赞儿子,而第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儿子,你有什么想问这个妈妈的吗?

[4]、揣摸第三个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个妈妈平和的语气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没有?

4、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请女孩子读前两个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分角色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二)读懂儿子,回报母爱

1、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了。拎着水桶回家的 “拎”字,注意是前鼻音。课件出示。怎么做才是拎的动作?

[2]、请指指胳膊和腰在哪里。

[3]、我想带孩子们去看看这三个妈妈,但有一个愿望,希望孩子们用动作配合一下,深呼吸,准备好。想像: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我们要提了,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把柄,胳膊用力往上提,(对,做好这个动作,就这么一直做好。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

点评:此环节努力将识字教学融入到学生整体阅读中� 以一个“拎”字为突破口,先讲读音,再讲字形。“拎”读前鼻音,而去掉提手旁后的“令”却读后鼻音,很容易混淆,有必要在低年级就让学生先入为主地搞清楚。“拎”字的意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在读关键句子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字义,从而体会句意。让学生在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妈妈真辛苦”。这样,不仅深化了“拎”这个生字的内涵。也为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埋下了伏笔。

2、自主发现三个儿子的表现

[1]、过渡:三个妈妈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时三个儿子跑来了,他们在做什么?请默读课文9至11看然段。

[2]、课件出示:一个    。一个    。另一个     。读完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你们也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吗?课件出示:一个        。一个        。另一个       。

[4]、指导朗读第一个孩子做的事

1、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2、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

3、评价评价做得怎样?

4、读出好看的语气。

[5]、指导朗读第二个孩子做事

1、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2、第二个孩子做了什么?

3、评价评价唱得怎么样?

4、读出好听的声音。

[6]、指导朗读第三个孩子做的事

1、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

3、你最喜欢哪个孩子?说说你的理由。(也可追问,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

4、第三个儿子为什么想到去帮妈妈提水?预设:生1:因为第三个儿子看见妈妈提水很累,所以赶忙跑过去帮妈妈提了水的。生2:因为第三个儿子孝敬她的妈妈。生 3:因为第三个儿子是个懂事的儿子。生4:因为第三个儿子很勤快。生5:因为第一个儿子,第二个儿子虽然有特长,很出色,但是在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伸出自己的小手帮助妈妈分担重担。生6:因为第三个儿子知道自己的妈妈爱自己,所以他也要替妈妈提水做点小事来回报妈妈的爱。

点评: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三)、释疑解难  升华主题

1、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

2、这是哪一个儿子? 为什么会这么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三个儿子  提水

3、第三个妈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 我们在享受父母爱我们的同时,要懂得珍惜,懂得回报。我们要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并要付诸行动:课件出示:“妈妈(爸爸),我能帮你什么吗?”

生:齐读

点评:以“妈妈,我能为你做什么吗?”这句话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活动与心理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把回报母爱内化为行为,把对课文的感知、感悟、体悟和运用等活动结合起来,取得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四、整体回归  读深文本(凭借情感体验语感,欣赏课文精华)

课文中的三个妈妈,三个儿子,老爷爷都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我们再一起回味回味,请齐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1、一种形式

一个    翻跟头       真好看

三个儿子         一个     唱歌        真好听

另一个   提水               一个儿子

2、另一种形式

三个妈妈                                     一个老爷爷

三个儿子       第三个儿子    提水        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14

一。揭题

读课题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学习生字

标出段落

想想问题

三。检查交流

1.读后讨论交流问题,将重要的写于黑板上。

2.检查学习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指导。

四。学习课文1—5段

1.课文写了三个儿子外,还写了谁?

2.三个妈妈在做什么?又说什么?

3.随学生的回答出示三个妈妈的话,进行朗读指导和感情体会。

(1)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指导: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这样读?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读后再指导: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指导方法同上。

(3)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指导: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平淡点)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等)

朗读练习。

五。学习课文第6段

出示,朗读。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讨论:

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干什么?

预设:想看看这三个儿子到底怎么样。想听听第二个儿子唱歌。想考考第一个儿子的聪明。

六。学习课文第`7段

1.读第一句话:一桶水可重啦!

2.三个妈妈提着一桶水感觉怎么样?

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人来帮他们)

七。学习8—12段

1.这时,谁来了?(三个儿子)

2.三个儿子分别怎么做的?

读三个儿子表现的话。

3.老爷爷怎么说?

你们看见几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你们说,老爷爷看见哪个?

4.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八。拓展

读了课文,你们想对三个儿子中的其中一个说几句吗?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

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

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

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

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

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学习课文2、3、6自然段

1、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划好后好好读一读。

2、示三句话的小黑板,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妈妈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练习读)

3、朗读指导

①抽三生读,读后评议。(�

22 4105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