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词汇教学论文【推荐8篇】
初级词汇教学应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词汇记忆与运用,提升语言能力。结合生活场景,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初级词汇教学论文【推荐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一篇】
大多数英语老师在教学时太过注重语法,忽略词汇的积累。他们认为在课上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单词只需要记忆就好了,而语法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老师的这种观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讲解语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给老师带来压力也给学生带来负担。因此我们老师要适当调配学习安排,注重词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2)注重口语,轻视词汇
在阅读课上,很多老师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轻视词汇这一块,殊不知词汇是口语对话的基础,简单的几句口语会话确实不需要太多的词汇,但是口语与书写形式不同,口语一般用词都是非正式的,我们要教导学生学会用词,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表达。
(3)阅读讲解与词汇教学分道扬镳
有的老师习惯在讲文章之前先教词汇,他们认为词汇是学生看懂课文的基础,只要将词汇的意思带入文章,读懂文章的意思就算可以了;另一些老师习惯先讲课文,认为课文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词汇只要学生读读背背,会写就算过关了。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错误的,词汇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交融的,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借助关键词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时还可以借着关键词顺藤摸瓜联想到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而词汇在文章的通篇解读下,其记忆也更加深刻了,意思也更加丰富了。
词汇教学是阅读课中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老师在教课时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我们的教学理念,那么具体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阅读课上如何促进词汇的教学。
(1)提炼生词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遇到的单词从一两千到三四千,这样庞大的词汇量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然而有些老师过多注重单词,花费大量的课时在单词的解读中,往往1篇文章需要讲好几个星期,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老师需要提炼比较难懂的、练习中出现频率高的生词,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学习的质量不会下降,老师的教学任务也不会太繁重。
(2)理解生词的工具
生词一般很难记忆,学生即使背熟了,可是在运用的时候还是不能正确理解它的意思,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呢?首先,老师可以借助字典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字典中的举例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由简单词汇组成的,而且还有生词的同义词和扩充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老师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解释生词,图片的展示比较直观,学生看到图片会想到生词,看到生词会想到图片,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生词;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的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是时代的结晶,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多媒体可以浏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学习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文化习俗、地域风情,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更能够深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所描述的故事,深刻感受其中的意境。生词的理解是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所必要的,因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手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老师切记不要单一地依照中文的意思解释生词,这样会使学生混淆生词的用法,比如:bear和tolerate都是忍受的意思,但是bear一般是忍受极大的肉体痛苦而tolerate是指忍受某人或者行为,并不指忍受痛苦。
(3)猜词方法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一看到生词就会畏惧,结果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文章阅读。其实读文章并不需要知道文章的每个词的意思,要学会猜词来理解文章内容。首先,找到关键词所在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知道大致所讲的内容,那么关键词的意思也就很容易猜到了。比如:hewaspunishedonlybecausehebrokethelaw.根据这句话的后半句学生可以猜到punish的意思是惩罚。再者,我们可以依照英语的构词法,词汇并不是杂乱无章、互不相关的群体,而是一个严密的体系。构词法一共四种:合成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合成的新词)、转化法(不借助词缀,把一个单词从一个词类转换成另一种词类的方法)、派生法(在一个单词前或后加上前缀“prefixes”或后缀“suffixes”构成新的单词)、缩略法(把原有的词汇通过缩短,使读音和写法呈现新的方式)。在这几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产生很多新的缩略词。比如:veryimportantperson是vip(重要人物或会员)的全拼,这样的缩写形式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学习英语的负担。
(4)分组比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老师要安排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踊跃地提出和回答问题,不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记记笔记,背背单词就了事,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兴趣,由他们自己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老师可以设定一些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比如:按照班级人数的多少,四五人一小组(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组都有标号,小组内可选出组长作为每组代表,然后一个小组可以任意选择一小组与之进行pk,pk结果由其他的小组组长和老师评定,比赛的内容有:词汇与词汇解释之间的连线、词汇的拼写、课文的背诵、选词填空等形式。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易于学生学习英语,及时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中增进友谊。而老师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在比赛中察觉学生的.薄弱之处,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5)巩固生词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但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不断地磨练和巩固。对于刚学完的课程学生要及时地复习,这样可以强化所学知识,更新之前学的内容,学生的英语库存也不断累积。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可以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强化记忆,老师也可以适当地布置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用英语总结文章的大体内容、单词默写等。
总而言之,词汇是英语阅读的基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人注重英语的听力,不注重英语的阅读,长期如此,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发音不正确等错误,因此学生要注重阅读,注重词汇的积累,老师在教学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度,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二篇】
摘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美、英等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行大学教授授课制度,鼓励高等教育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对大学本科学生实行导师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基金项目:辽宁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导师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jg2013yb0013)。
作者简介:魏博文(1981-),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和行动”世界宣言》,在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无论其创新成果多么丰富,如果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那么高等学校就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去造就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具备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参与经济的发展,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不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最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科技水平,引领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继而成为经济强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恰好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美国。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自然就要重视本科教学。在美国,对于教学工作表现不好的教师,很难得到职称晋升的机会。很多大学都提出,坚决不聘任不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研究教授”。
美国遵循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体现在大学教育实行完全自由的学分制。在美国,大学会开设很多课程,这些课程的覆盖面极其广泛,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主修课程不满意,可以向学校的相关委员会提出申请,在校方批准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而且,美国大学的这一做法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教师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开展科学研究,增进师生在学术上的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思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就会产生某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学生在参加研究过程中,会逐渐地学会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并想法设法地解决问题。在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还会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进而确定自己的主修方向。
在美国,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是指教学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还包括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相结合,这也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二)英国。
英国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不仅有牛津、剑桥这种世界一流的大学,而且这些一流的大学还培养了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的大学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这与英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在英国,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知识的前沿性成果以及发展的新东西介绍给学生,并将自己研究的课题或论文介绍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讨论。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就讨论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性发言。
在英国的大学教育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实行导师制。学校从大一开始就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导师,这些导师是专任教师。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选专业,待专业选好后在选修课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建议。导师还要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英国的大学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英国的.大学教育十分灵活,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可以先学习一年或两年,然后工作一年,再回到学校学习两年或一年。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更加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而且经过一年的工作,学生也会更加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英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英国的大学教育无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这也是英国之所以出现了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的主要原因。
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改革措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虽然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差距,理念并没有真正地确立。因此,我们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实行大学教授授课制度。我国很多名牌大学的教授,由于其科研工作量、教学工作量较大,其授课主要针对研究生。而大学教授研究的问题多是前沿性的,如果能够将这些新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配备1~2名助教。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一些前沿性的知识以及自己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由助教负责课程的辅导。对于有兴趣参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可以由助教进行指导研究。这样,不但教授完成了自己的本科授课任务,而且学生也拓展了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
2.实行通识教育改革。美、英等国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覆盖面极广。对于大一的学生学校不设定具体的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课程的选修,经过一到两年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辽宁大学已经在这方面率先进行了改革,对大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习成绩在专业前10%的学生都有机会申请调换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从而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我国的高等学校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改革,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3.实行导师制。进入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学生生命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在这样关键的时候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高等学校应该为每一名大一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应该都是专任教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可以在课程选修方面为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学生在确定专业方向时,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参加导师的研究项目,可以就大学学习期间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向导师寻求帮助。对于在某一领域有特殊潜能的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条例允许的情况下,导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订单独的学习计划,以求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大学学习期间,导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可以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孙丽萍,张建华。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理念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2):6-7.
[2]李培根。高等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c].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09,(10)。
[3]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6]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c].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2005,(11)。
[7]郭宏宝,刘海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理念探讨与模型论证[j].大学教育,2015,(1):1-5.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三篇】
机械式操练形成了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导致教学的层次基本停留在记忆和领会两个层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接触的词汇数量越多遗忘的速度越快,渐渐丧失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事实证明,许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词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巩固词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后词汇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词汇学习的主体。
(二)词汇学习脱离语境
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由于实际语言交流机会少、考试压力大,许多学生都通过记忆词汇表来片面追求词汇量的扩大,而未对词汇的深层意义和实际用法做细致体会。有不少教师也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词汇数量习得率最大化,但仍未能注意建立各类词汇内容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高考中增加了推断生词意思的考查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利用上下文对于文章中的词义进行推断。基于这样的变化,教师应增加推测词义的教学内容。在没有上下文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推断词义是很难的,可能会望文生义而导致理解的偏差或错误的理解。一个语境只赋予单词一个确切的意义,对于多义词来说,对每个意义的理解是通过该词在不同语境里以不同的意义出现,多次从不同的角度激活、丰富大脑对这个词的记忆,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以后而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一次性对各种意义的罗列能解决的。所以词汇教学不宜脱离语境,把词汇学习放在某个语言环境中,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环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记忆也更牢固。
(三)缺乏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述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促进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和使用。许多学校的词汇教学以音、形、义为重点,却忽略了词汇所承载的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内涵,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真正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并影响了词汇的得体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语境来加强词汇的学习,在语境中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词汇。同时通过增进文化理解、形成文化意识,从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1986)的关联理论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示意———推理过程,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carston在研究中发现,某个词在话语中只不过提供了通达说话人所要表达概念的线索或指针,它必须在语境中经过缩小或扩大,才能表达完整的具体意义。根据关联理论,关联与语境密不可分,两者互为影响,相辅相成,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基于学习者的普遍理解能力之上添加足够的语境信息。心理学实验也表明,把相关内容集中或者联系起来学习和记忆效果更佳,这也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编码作用。例如在学习product、promotion、media等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advertisement这个话题把这些词汇关联起来,通过编码作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词汇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词汇习得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影视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和立体感,进一步优化词汇教学。
(二)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没有自主的、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言,语言是依赖于人的一般认知和经验处理机制。这种经验机制会将有关联的经验组织成意象图式。由于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结构性,我们生活中的无数经历大都遵循以下这些意象图式的模式,比如:容器图式、始终———路径———终点图式、连接图式、部分———整体图式、中心———边缘图式等,这些模式构成了人感知、记忆和语义所共有的再现形式。意象图式在一词多义的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尤其是对介词的研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式理论进行针对一词多义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种词汇学习模式。例如在学习outofmemory、outofpatience、outofstock这类词汇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容器图式,让学生举一反三,根据图式演绎出更多的容器表达形式,比如outofstyle、outofcontrol以及其反向行为instyle、incontrol等等。这种简化了记忆过程的词汇学习模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隐喻
隐喻不仅仅是修辞和语言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而这种关联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在认知隐喻研究中,隐喻表现为源域与目的域这两类认知域之间的系统映射关系。目前,许多学者意识到隐喻对优化语言教学的作用,提倡把相关的隐喻认知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隐喻在意义构建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揭示这一过程对强调词汇学习和教学过程的认知都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认知心理过程,建立词汇认知意识,从而增强词汇的记忆和推理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词汇教学中讲解和灌输相关概念隐喻内容,把隐喻认知理论与词汇语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解释各种隐喻现象,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基本词义和隐喻意义。尤其是学习词汇搭配时,对于一些反常规的搭配形式就可以用隐喻来进行解析。例如学习形容词low时,就可以从具体的空间垂直维度引申至多种抽象意义,包括沮丧的、状况不佳的、不诚实的:lowspirit(精神不振)、lowachiever(落后生)、lowcunning(卑鄙的狡诈伎俩)。另外,注重词汇隐喻的跨文化差异,有利于减少学习中错误的母语迁移,更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例如中英对狗有不同的传统文化,狗在汉语词汇“走狗、看门狗、狼心狗肺”中是贬义词,而在英语luckydog(幸运的人)、bigdog(要人、大亨)中dog属于褒义词。
词汇的学习仅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从认知的角度努力探索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有效学习模式,并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词汇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佳状态。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四篇】
单词教学很容易变的枯燥乏味。小学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时间维持不长,但是小学生喜欢游戏,乐于参与,依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多管起下,激发兴趣,培养情感,调动诸多非智力因素,以便提高学习效率。让快乐与词汇教学时相伴。游戏、儿歌、表演等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和丰富的联想。
一、多种方式呈现单词,让学生全方位感知新词。
小学英语中大部分单词都是用来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单词非常少。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或简笔画的形式,把单词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一种直观印象。教师可以借助猜猜看等游戏方式让学生感知新词,当学生猜到的时候,会兴高采烈,印象也十分深刻。同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使用课件呈现新词,让漂亮的幻灯片和动画也来帮助教学。
二、激活旧知,感知新知,发挥迁移作用。
在单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逐渐引申,生成新的知识。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帮助学生完成认知结构的优化。在语音教学中我就常常用“替代法”、“加减法”等以旧引新,来教授新单词的发音。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表扬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思考,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地学会新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培养勇于探索和发现的精神。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分类学过的词汇,指导学生分类记忆,而教师的'定期归纳和总结可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词汇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流动的水是灵秀的,因为他蕴涵着无限的生机,它能滋生万物,我们要努力让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成为灵秀的流水,用它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五篇】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就词汇而言,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前提,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见,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词汇学习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能力的和核心元素。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已被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需要进行启智性教学。以此,在构建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能够突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确保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新课标下,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工具性,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是其核心目标。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学好英语的首要前提。英语属于一门能够开启学生心智的学科,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在此基础上,英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情境教学中,更好地体验中外文化的'差异,不断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学会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交流思想、思维的重要工具,情感教育是其首要因素。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情感分为三种类型,即美感、理智感、道德感。重视“启智”,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养好的品质。它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解不同国家文化,具备跨文化意识,能够吸取多元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成长。更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学包含了多种组成元素,比如,语音、词汇、语法,重视“启智”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记忆等能力,更好地学习英语学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埋下伏笔,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英语是交流思想、思维的核心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能够开启初中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养,发现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英语词汇
英语词汇的学习属于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实质上,英语的学习是学习一种全新的思维体系,构建全新的词汇网络框架,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词的派生、复合、转义,比如,词的语法特点、隐含意义。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协作者角色,揭开英语词汇教学神秘面纱,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具有的特点、规律,构建适合自己的英语词汇知识体系。
初中英语启智性词汇教学
(1)借助联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单词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联想在一系列心理活动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记忆、现象。在教单词的时候,教师要对英语词汇自身的关联性引起高度的重视,采用合理的记忆方法,比如,串联归类、辩解分析,让学生展开联想,在脑海中构建对应的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缩短记忆单词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单词“long”学习为例,可以这样进行联想对比,long(长的)—short(短的、矮的),short—tall(高的、长的)。这种联想对比方法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更好地理解、记忆相关单词。以“luck”学习为例,luck—lucky—luckily—unluckily,在比较联想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的意思,形成不同层次的词汇积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复习巩固、学以致用学得快、忘得快是学习英语词汇的通病。以牛津英语教材来说,其词汇量非常大,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否则真正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为基础,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复习小游戏。比如,猜游戏,把相近的单词、音、形、义相反的单词分别进行汇总,坚持异中求同、同中存异的原则,复习这些单词,把孤立的词汇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构建完善的词汇结构体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有些单词是音译过来的,以cool为例,可以充分借助这点,说某某看起来很酷“cool”。它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总而言之,词汇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突显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启智性词汇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断优化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并改变初中词汇教学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以此,不断优化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标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六篇】
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学生的灵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生物,理解生命活动规律,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情趣,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全市中学教育教学论文征集(9月15日之前上交)。
2、10月进行九年级教学调研。
3、10月召开全市生物中考研讨会。(具体时间后续通知)。
4、11月份开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5、12月召开赣州市中学生物教学年会(年会主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同时进行论文交流)。
6、12月开展全市生物中考模拟试卷命题比赛。
7、12月开展“接力杯”教学竞赛活动。
8、20xx年1月开展“五个一”达标验收活动,“我写我的教育故事”评选活动。
9、组织开展教学行动周的有关活动。
10、加强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有计划、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活动时要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交流,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共同提高的目的。
11、加强实验教学。各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尽可能多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各校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生物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地点。
主持人。
二
赣州七中南区。
刘小兰。
三
下午第一节。
教学行动周。
赣南师院附中。
陈灵玲。
九
10月28日。
下午第二节。
教学行动周。
文清实验学校。
鲁昶明。
十三。
11月25日。
下午第二节。
教学行动周。
水西中学(南门口乘109路车)。
崔霜。
十七。
下午第二节。
教学行动周。
厚德外国语学校。
张谦。
十九。
我的教育故事评选。
赣州七中北区。
刘小兰。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年级。
期中。
期末。
初一。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七年级上册。
初二。
第四单元第一、二、三章。
八年级上册。
初三。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三、四、五章。
七年级所有中考内容。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七篇】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记忆力是超乎寻常的,但是因为对英语的不了解,他们总是会在初学时就产生畏难情绪,“谈背英语单词而色变”。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堂上多用肯定、鼓励性的语言支持他们、表扬他们,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记忆英语词汇方面所做出的的努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学习成长的故事激励学生们,让他们明白只要付出一定的辛勤劳动,就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的芬芳,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当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记忆英语词汇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方法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英语课堂中,“辛勤的汗水+科学的方法=准确记忆单词”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用它来激励学生,也用它来鞭策自己。
通过这么多年的一线教学,我发现要想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记忆单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爱上英语。古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们爱上英语呢?当然就是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记忆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摸索着提高学生们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英语课堂氛围的营造到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开展,我都是结合着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已有英语水平进行精心的设计。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们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有趣的方法创编,让英语词汇记忆的过程充满乐趣。下面我就来介绍几种在进行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创编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记忆法。
(一)课堂游戏记忆法。小学英语教学多采用活动教学法。其中游戏是最受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我总会有意识地穿插契合教学目标的小游戏,唤起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注意。比如在新授英语词汇时,我先会选择“大小声”的游戏带领学生们朗读英语词汇,让学生们在高低交错的朗读中感知英语发音,初步完成对英语词汇的认知;接着我会采用“听音猜单词”的游戏巩固学生对新单词的记忆;之后“谁不见了”的游戏会立即跟进,让学生们在睁闭眼睛的瞬间寻找丢失的单词,从而记住单词的形。除了这些,我在课堂上还会常常用到看口型猜单词、看动作猜单词、听音贴图,找朋友、听音指物等游戏。
(二)创编歌谣(故事)记忆法。对于学生们来说,歌谣、故事是他们学习语言最早接触到的素材。不管他们长到多大,奶奶、外婆或者爸爸妈妈教给他们的儿歌,讲给他们听的故事总是那么的记忆犹新,永不会忘记。因此,我在英语词汇中和学生们一起发挥想象,创编了很多朗朗上口的英汉混合儿歌。比如食物儿歌“rice,rice大米饭,soup,soup是鲜汤,noodles,noodles面条长,dumplings,dumplings饺子香”;还有学习星期顺序表时,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东西方的差异我创编了这样的儿歌“一个星期有七天,小朋友们记心间。sunday,sunday星期天,每个星期第一天。monday,monday,星期一,星期里面排第二;------friday,friday,星期五,我们唱歌又跳舞;saturday,saturday,星期六,到此一周算过完。”这样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语调,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单词。随着单词的不断积累,数量不断增加,我会安排学生们用学到的英语词汇编故事,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创编,并让学生们评比出利用此会多、故事情节精彩的作品,教师给予表彰,刺激学生学单词、记单词、用单词的欲望。学习、记忆英语词汇的方法很多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常用到的方法还有偏方记忆法、变身记依法、表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规律记忆法等等。我觉得不管哪种方法,只要它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放在第一位,能把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词汇教学变成活泼有趣,让学生们真正记住词汇,那么它就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读写结合,加强评价,巩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虽然小学英语尤其是低年级英语对英语词汇的默写没有做过高的要求,但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总是让学生们把所讲的英语词汇落实到笔头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写的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同时,在对学生书写的词汇进行评价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写好英语、记好英语的好胜心理。总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学习阶段起着奠基石的作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探索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让英语词汇教学更加有效。
初级词汇教学论文【第八篇】
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或《大纲》)。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为文件为依据,以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近几年来国际、国内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而制定的。
一、现行《教学大纲》的特点。
与以往的大纲相比,现行大纲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它充分吸取了当前国际、国内关于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汲取了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如“大众数学教育观、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对数学交流的重视,注重应用,以及以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支持课程改革等。
3.对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一是删去了一些对后继学习意义不大的内容或要求,删去学的很早但用得较晚的内容(如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删去了特殊的技巧性的内容(如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十字相乘法),删去了过难或过于繁琐的内容或要求(如二次根式运算时含有双重根号),增加了实习作业,加强了实际的联系。
4.进一步注重能力的提高,为此大纲中增加了探究性活动,如在初二代数中插入”a=bc型的数量关系问题“,要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或其他学科中发现数量关系为a=bc型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探究,了解这一类型的数量关系,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见大纲中(八)分式中的3和具体要求的(2)),同时还提出了培养学生”实验“和”猜想“的能力,(见大纲一、三(四)、四中几何的第4个教学要求等)。
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初中数学的地位、作用的界定。
《大纲》前言的第一段简述了数学科学的地位、作用:”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较,这里出现了”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的广泛渗入,以及”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词语,突了数学具有应用、思想方法、语言文化三个方面的价值特征,说明数学对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纲》前言的第二段简述初中数学学科的地位、作用,指出:”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从数学教育的高度来谈数学教学,把初中数学学科摆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地位。《教学大纲》首次提到“数学素养”,而且把它作为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根据初中阶段的总的培养目标和初中数学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确定的,是《教学大纲》的核心。它也是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正确理解、切实贯彻教学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目的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即能力培养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1.双基教育目的。
什么是“双基”?《大纲》指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数学能力、品质等的培养都必须通过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学生参加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直接应用的也是知识与技能。因而,“双基”既有工具性又有载体性。忽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其他教学目的都无法实现。
(1)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含义与内容,《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指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数学基础知识,是历次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它充分反映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地位。
关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把握:首先,数学思想和方法离不开数学内容,它是随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的,因而是数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大纲》把它列为基础知识(但必须与具体内容相联系)。同时,它反过来可以促进数学的发展,又是可以从数学内容中析出的。因而,仅有数学内容,并不能呈现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必须加以提炼、渗透。其次,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是思维的产物,是从事数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手段。第三,数学思想和方法是科学思想方法,有一般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基本数学思想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知与未知互相转化的思想(包括等价转化思想与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特殊与一般化思想等。
数学方法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消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添加辅助元素及因式分解法等。
(2)初中数学基本技能的含义。《大纲》指出:“初中数学教育中要培养的基本技能是: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在完成比较复杂活动的过程中,二者往往交互作用。数学基本技能既包含动作技能,更包含心智技能。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同时运用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才能达到相应目标。例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首先要在头脑中选择合理的、序列的方式来操作: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这属于心智技能。具体写出来,就属于动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互相依存。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应用。运用知识才能形成技能,技能形成过程中也巩固了知识。二者区别在于含义不同,是对不同对象的概括。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数学技能又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一方面,不能脱离技能的训练来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有一些技能本身就含有能力的因素,有时很难区分,但能力并不能为技能所代替。
2.能力培养目的。
关于能力的培养目标,《大纲》要求: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1)运算能力。数学离不开运算,数学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于数学的运算性质,它所反复的数量关系以及一些空间形式也是通过运算呈现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大纲》指出:“运算是能力是: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并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所谓“运算”。是指在法则指导下对具体对象进行变形的演绎过程。初中数学运算主要涉及数与式的各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初中数学运算的对象是随着数学知识体系的展开逐步深入的。代数部分,在数系的扩充方面,从算术数的运算,到有理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随着用字母表示数,运算的对象变为式,从整式的运算到分式运算、根式运算。随着变量的引入,运算又发展到“对应”,高中还分遇到微分、积分运算等等。在初中阶段,恒等变形、同解变形等实际上是由许多运算构成,它本身也可视为运算,例如因工分解、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几何部分涉及的运算实际上是用代数运算去求一些几何元素,如三角形的边、高、角、面积、比值。
(2)思维能力。数学的特点决定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必须发展其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基本的数学能力中居首要地位,它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各国数学课程都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大纲》指出:“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运用数学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辩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这里细致地阐述了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范围。
(3)空间观念。空间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遇到的,如果没有起码的空间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将很难适应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初中阶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初中《教学大纲》中仅提出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任务,即”空间观念主要是: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够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提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这里明确了”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区别,要求较低,同时也说明空间观念(也包括空间想象能力)不仅在立体几何中有,在平面图形中也有。
一般地,空间想象能力是一种把性质与图形、数与形、问题与图形结合起来的能力。它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空间知觉,主要从婴儿开始至学前培养与发展;第二阶段为空间观念,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与发展;第三阶段为空间想象,人们在由实物抽象成立体图形或研究复杂的立体图形时,往往要用到这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高级阶段将突破二维、三维的限制,进入任意维空间,也将突破有限维的限制,进入无限维空间,最终将脱离欧氏空间而进入整个数学世界中。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知识和能力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在生产和实践中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所培养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最终必须落到实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上。
《大纲》指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创新“与”发现“、”发明“(这里把三者都视为作动词)不同。把一件客观事物或一项客观规律寻找并揭示出来为”发现“。在现代社会中,”发现“就以”提出“作为它的延伸;如果没有”提出“作为”发现“的后继步骤,那么此项”发现“就不会被赋予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发现“有正误之分,错误的”发现“不会被社会承认。”发明“是创造全新的事物或方法的一个过程。某种新的事物或方法,不被某人”发明“出来,就会被以后的别人”发明“出来;对新的事物或方法略作改进,不再视为”发明“;没有重大价值的创造,一般不能被人类社会视为”发明“。所以历史上知名的大发明家,其人数是不多的。”创新“则是几乎人人都有、人人都能进行的创造过程,一个人利用他(她)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就可以算作”创新“。在这里,主体没有必要与他人去比较”创新“的时间先后、结果优劣、能力强弱、水平高低。”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提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本。
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应注重以下方面。
(1)提高认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当作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即当作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基准。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3)提供素材。在必学内容中增加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并在教学中认真实施。
(4)目标落实。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评议进行交流的能力。
《大纲》在阐述诸能力之后,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句话等价于”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教学“。
3.思想教育培养目的。
关于初中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大纲》认为是”数学来源于实践对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数学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例如:函数和几何中角的概念的扩充,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等都是运动变化的。数学内容同样遵循唯物辩证法:一切客观事物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例如,方程中根与系数间的关系,函数与图像的关系,圆周长、圆面积与半径的关系,三角形内角的大小与其角所对边的关系,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大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结合具体内容对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明确要求。
上一篇:高考作文教学范文
下一篇: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范文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