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设计【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作文教学设计【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作文教案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一名工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2、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视频材料—

二、听录音或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演讲内容,并体会演讲者的感情。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要以演讲者的身份读出真情实感,即要读出对张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要读出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的激qing。

三、学生分组阅读,讨论

讨论题:1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这篇演讲词内容丰富,演讲思路清晰。

这是1篇政论型演讲,这类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因此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实,逻辑性要强,要自始至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毛泽东同志围�

3从文中找出�

2、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思路

推理论证练习:根据逻辑思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投影或板书)

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是队伍中的一员,所以

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所以张思德死比泰山还重。

仿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写一段话。

(2)、用具有组织说服力的事实进行论证。

要求:从第三段中找出事实诊所并说说它的作用。

提示:第三段中举出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的这一事例,证明我们能够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从而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事实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3)、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学生讨论后归纳)提示:

首先提出论点: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着论述论点:为人民服务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发出号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团结一致。本文的论证结构与一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演讲思路十分清晰

四、演讲指导后,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级演讲比赛。每位参赛同学从本文中自选两个小节进行演讲。每组推荐评委一人,根据评分标准打分,最后评出班级演讲优胜者。

评分标准如下:满分10分,每项2分。

姓名  大方得体  感情充沛 节奏感强 普通话准确 动作适当 总分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1篇演讲稿,准备参加班级演讲。

写作思路提示:

1、“我”的一个梦想是什么?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我”准备怎样去实现这个梦想

作文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因、交、作、布、两、左、右、它”8个字,会认“板、劳、第、世、界、更、能”8个字。认识新部首“点横头”、“巾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课文

(介绍爱因斯坦)

二、初读课文

三、多种形式认读田字格、双横线生字

四、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设疑: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做三只小板凳呢?

五、学会写“作、两、交、它”四个字,学会新偏旁(点横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激趣导入

1、复习生字词( 田字格、双横线)

2、自由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体会。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

学习第一句话;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词语

2、引导学生读好词语

3、通过读好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

4、相机理解“作品”

学习第二句话;

1、指名读第2句话。

2、他指谁?

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板凳?(相机引导学生读出爱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样子很丑)

4、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中感悟。

1、师范读第2自然段

2、问题提出:老师对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满意吗?

学习老师的话;

1、出示老师说的话,引导学生读出老师的很不满意。

过渡:听到老师很不满意的评价,爱因斯坦又是怎么做的,怎样说的呢?

2、读一读,找出爱因斯坦动作和语言,做上记号。

3、同桌互相说一说划线的句子。

4、师出示描写爱因斯坦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齐读。

相机理解:不慌不忙

5、引导学生看插图

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爱因斯坦最后交的是第几只小板凳?这三只小板凳哪个更好?为什么?

6、学生交流比较。

7、讨论: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相机理解“强一些”)

8、� .。.。.

《假如》教案设计【第三篇】

《假如》教案设计

郭秀缔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培养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 录音机、图片、红色心形卡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二、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小节

1、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老师相信,现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带着这种体会和感受有感情地读这几个短语。(出示词卡: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3、小作者感受到了小树的寒冷和孤独,于是,她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阳光好温暖啊!这样,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谁来快活地读一读?

4、带着你的独特感受练读第一小节,老师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学生自由练读。)

5、谁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展示读)

� 2 、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 .选出读得好的学生介绍经验。

教师相机总结:读课文时,可以把重点字词加重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读,可以把自己想成小作者进入情境读,还可以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

4 、合作练读,感悟全文

a、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每小节的第一句话,女生读每小节的第二句话,最后一小节,男女齐读。

b、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学生接读。最后一小节,师生齐读。

c、读完全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四、感知升华,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1 .教师激情总结:小作者极其渴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没有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了小树,小鸟,还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人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所写的也都会实现,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笔,模仿诗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尽情地表达出来。

2 .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__画___。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动人的`诗歌啊!你们真是一个个诗人!请把你的美好心愿写下来吧!

3 .学生在心形卡片中写话。

4 .在音乐声中,学生展示读。

(将朗读与写话相结合,让感悟的情感及时留于笔端,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时,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5 .播放《爱的奉献》,升华情感。

师结束语:孩子们,虽然我们手中没有这么一枝马良的神笔,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很多事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这堂课在这动听的音乐声中将要结束了,但是希望人们相互之间的关心和爱心永远不会结束。 五、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把你美好的愿望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并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心灵牧场。)

八年级作文教案设计【第四篇】

1学生听音乐《春天在哪里》,以“春天,让我看到什么或春天让我听到什么或春天让我想到什么”的句式开头,写几句话。

2、小组交流,老师点评。

3、一些春天所特有的景物,如小草、花……

及一些跟春天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如利风,大雨……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发表看法及抒发感情。

4、老师点拨:想象和抒情、议论是写“虚”必具的三种能力。写“虚”的常见方法有:A合理想象 B直抒胸臆 C在叙述、描写中抒情 D在叙述、描写或说明中表明看法

5、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1篇文章。

要求:

a) 合理展开想象,进行抒情、议论。

b) 字数600字左右。

点拨:写“虚”并不是不写实,而是要实虚结合,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写“虚”。

八年级作文教案设计3:

安排顺序巧 说明思路清

[设计思路]

先弄懂说明顺序是什么?再用范文明确四种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介绍一项最新的科技成果。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科技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生活中来。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关注科学进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写1篇介绍科技成果的说明文。

二、要点梳理

1.回顾《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总说和分说。

2.学生回答:分说有哪些不同的说明顺序呢?

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3.四段例文:

(1)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

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

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O度的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种可以振动ZO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1/3,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O克,堪称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2)被人 整个车站平面呈工字形布局,南北开口,上进下出,高架候车。地下大厅宽86米,长217米,贯通南北,连接上下,是旅客进出站和换乘铁路与地铁的主通道,车站中央有四个层面,上层为高架候车站,旅客可以从南北站房的中央大厅进站,乘自动扶梯到上层高架候车厅,通过米的高大通廊进入分布在两侧的6个候车厅。

(3)古浪地处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春天多沙尘暴天气,夏天炎热,秋天多阴雨天气,冬天严寒干燥。

(4)某洗发露的用法:充分湿润头发,加以适量洗发露轻揉,然后用清水彻底洗净。

4.学生讨论:

(1)这四段文字在分说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

(2)谈谈每一种说明方法在例文中的具体运用。

明确:第一段文字,第1部分先写“燕子善飞”这一特征,第2部分回答了“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这样由果索因,是逻辑顺序。

第二段文字,分说北京西客站时,从南北写到了车站中央,车站中央的四个层面又从下写到上。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

第三段文字,写古浪的气候特征时,从春说到冬,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四段文字,说明洗发露的用法,是按操作步骤写的,是程序顺序。

三、延伸生活:

1、写什么?查阅有关科技成果网络及书刊资料,写自已最想说明的事物。

2、怎么写?根据资料,确定说明目的,恰当安排说明顺序,确定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3、写作要求:以一项科技成果为说明对象,完成1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

22 341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