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故乡》教学设计优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故乡》教学设计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故乡》教案【第一篇】
黄殿继
《故乡》中使用省略号的次数非常多,统计全文共有28个省略号,其中有26个用于人物语言之中。它们对刻画人物形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闰土的话语中有14个省略号,杨二嫂的话语中有2个,其余10个在“我”、母亲和宏儿的话语中。分析这些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对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的理解,也可以从中体会鲁迅先生对标点运用的独具匠心。
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中,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纵观全文闰土的语言,除了第21段,其余每句话语中都有省略号,这不能不说是鲁迅先生的精心安排。
先来看看少年闰土的语言。作者采用“我”回忆的手法来写少年闰土,其中语言描写共有第18、21、23、26、28段等5个地方,除第21段外,其余4段的结尾都有一个省略号。也许因为时隔20年,回忆起来有些模糊;也许因为年少时由于不熟悉闰土的生活而对他的话语感到新鲜却又无法全部理解,所以作者用了省略号。但作者为刻画少年闰土性格的需要而多次使用省略号却是勿庸置疑的首要原因。一般认为,这4个省略号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用来表示闰土说的话非常多,表现了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再来看看中年闰土的语言。20年不见的儿时伙伴相见,自然少不了一番促膝交谈。文中关于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有6个地方,闰土的这6段(句)话语中,共有10个省略号,4个在话语中间,6个在话语末尾。第1个即第60段的“老爷!……”这是刚见面时,闰土在经过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心理斗争之后,终于态度恭敬地喊出的一句话。这省略号表明闰土心里还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说,他迟疑着,同时也在斗争着。由这个省略号,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饱经沧桑的中年闰土那一脸的尴尬和无奈,为他这一声“老爷”,也为埋藏在心里的那份儿时的情谊。第2个即第62段末尾的省略号,是闰土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水生时说的一句话。水生怕羞,闰土便为他的失礼作解释。省略号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闰土还想补充一些话,却什么也没说出,也可以理解为闰土说了,但说得很含糊,让人听不明白。第3个省略号在第64段,很明显,应理解为闰土的话被母亲打断了。但也应深入一点想到,母亲之所以会打断闰土的话,也许是因为他讲到这里时又吞吞吐吐起来了。接下来是第66段的两个,这是闰土和母亲的对话。话语中间的一个省略号表示他说话的断断续续,话语末尾的一个应该跟第62段的那个省略号用法相同,与此用法相同的还有第69段末尾的那个省略号。第71段的4个省略号,最能表现中年闰土说话的断断续续、吞吞吐吐。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话语中间的停顿。这是在“我”寻问他的景况时的答话,闰土心里的苦本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可他满肚子的话也只能挤出这么几个断断续续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见,闰土一边摇着头,一边悲苦无奈地诉说着,每说完一句,都要等很久才有下一句。他的思维已经不能很好地连接起来了,他只能慢慢地挤,到最后,什么也挤不出,便“只是摇头”。这是中年闰土说话最长的一次,也是省略号最多的地方,作者的用意,就是要表现中年闰土的迟钝、麻木。这与少年闰土那滔滔不绝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用法却不相同,但它们对塑造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二嫂的话语中有2个省略号。一个是第46段“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这是杨二嫂发现“我”不认识她时说的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杨二嫂故意把语音拖长,以显示自己“抱过‘我’”的功劳,表现她为了讨好“我”而极力套近乎、拉关系的丑态。另一个在第52段中,是杨二嫂在讨不到便宜后,一边愤愤地往外走,一边絮絮地说着,但她的眼睛却在搜索着可以拿的东西。省略号表示她说到这里时已发现了猎物——母亲的一副手套,于是话便停在了这里,而她为了掩饰自己,又故意拖长了音调。这样,—个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的小市民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其余1O个省略号是用在“我”母亲及宏儿的话语中,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广东省惠州市三栋中学516025)
《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0月
《故乡》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
2、对比手法突出中心
3、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写作特点: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
2、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3、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闰土:政治上受迫害、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杨二嫂:既被侮辱、被损害,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的形象
“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4、语言准确、生动,富有个性化。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故乡》体裁是,选自xx,作者是,原名,是我国伟大的家、家、家。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和两个人物,运用的手法突出了他们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只有上下齐心,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方能成功。用《故乡》一文中的话来形容就是。
(二)阅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我也说不出话”
1、选文中的“他”是指,“我”是指。
2、选文分别从、、等三方面对“他”作了描写。
3、“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在“他”心目中两人之间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生活经验丰富了B精神变麻木了
C出于礼节的需要D社会地位悬殊增大了
★★4、“厚障壁”比喻()
A外貌的巨大差异。
B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
C久别重逢的陌生感。
D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6、“我也说不出话”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感情是()
A无可奈何B难堪、恼怒C震惊、悲哀D兴奋、欢喜
三、阅读“我问问他的景况……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1、“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中的“刻”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刻”字扣“全然不动”和“石像”,描绘了闰土麻木的表情。
B“刻”字揭示了闰土内心的苦闷。
C“刻”字是闰土饱经生活磨难的写照。
D“刻”字表现出闰土自愧不如的呆滞。
2、闰土的性格特点是()
A辛苦麻木B呆滞麻木C勤劳呆板D怯懦无情
3、填空:
从选文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以下语句相呼应的词语。
①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②总是吃不够③不太平④什么地方都要钱
4、以上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阅读《故乡》最后三段:
1、第一段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各不相同分别是:①;②;③。
2、第一段中“我们”是指,“他们”是指,“别人”是指。
3、第一段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的意思是:。
4、第一段中“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中“一气”的意思是。
5、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6、第一段中最后一句中的两个“生活”的词性分别是词、词。
7、第二段中“手制的偶像”的含义是()
A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B比喻让下一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C比喻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美好未来。
D比喻聊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8、“朦胧”中再现月下瓜地有什么作用?
9、“这正如地上的路,……也便成了路。”深刻含义是()
A地上的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就没有路
B希望的有无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
C地上的路是一代代人走出来的,后人要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D路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
10、文中“我想:……”这段话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对未来道路迷茫的怅惘。B对见到光明前途的喜悦。
C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D对美好前景的热切向往。
11、“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语文《故乡》的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3、初步掌握从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探究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4、初步学会运用 “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5、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6、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不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2、难点:
从分析人物到提炼主题的思维训练。
“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教法、学法说明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三课时主要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阅读课本附录《谈谈小说》(第259页)。
3、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与创作的介绍。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题1: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强调或补充鲁迅《呐喊》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问题2:什么是小说?阅读小说应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第一问的答案(参见课课本附录《谈谈小说》)及小说的三要素。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三、列出人物表
提示:《故乡》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我(迅哥儿)
我的母亲
宏儿(“我”的侄儿)
闰土(小时侯“我”家一个“忙月”的儿子,“我”的儿时好友)
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四、重点分析闰土
提示:闰土是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通过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问题1:闰土的身份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个人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
闰土是当时(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很不如意”(“我”的母亲语),“非常难”(闰土语);“只是摇头”,“大约只觉得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问题2:课文中说:“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我记忆上的闰土又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阅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至“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概括出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来。然后齐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一段,感受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
问题3:这个“少年英雄”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木偶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了闰土的这种变化?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
作者从多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了对比描写,主要有:外貌、语言(包括对“我”的称呼)、神态(包括对“我”的态度)等。
问题4: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我”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
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
“叹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愿意”(对现实的不满)……
问题5: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那一种?为什么?
A、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
B、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
五、布置作业
《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闰土外,作者着墨较多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杨二嫂。课外认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突出一点,不求全面),写1篇两三百字的短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对杨二嫂的分析
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分析不到位,教师要适当补充。(对杨二嫂的分析要点可参考教师用书有关内容。)
二、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问题1:《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
指导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着新生活的愿望。
问题2: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以为?──你以为?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下面语句的含义: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为什么害怕?
“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实现;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偶像”、“切近”、“茫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
“手制的偶像”是:
⑴ 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⑵ 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
⑶ 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
⑴ 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⑵ 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
⑶ 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⑷ 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为什么无所谓有无?决定希望有无的关键是什么?这里的路是什么路?走的人多吗?
──希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希望是变化不定的: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原有的希望可能会化为泡影,原来没有的希望也可能会产生出来。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去实践,有希望也等于无希望;敢于实践,希望就能变成现实。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来的,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走就没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这里的路是实现希望、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开拓,去闯出一条通往新生活的阳光大道来。
问题3:课文最后一段中为什么再次描写海边沙地的月景?这里与前文第一次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引导学生比较两处描写的异同,理解末段描写与议论结合的写法,深刻理解作者对实现新生活的愿望及信心。
三、主题探究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节课来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自己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然后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点评,既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原则,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最后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小结: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儿,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四、拓展延伸
“闰土”和“杨二嫂”的后代生活得怎样?
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组织成1篇通讯报道或随感。
五、布置作业
对于这篇小说,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探究?请进一步细读课文,提出两个你觉得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就其中的一个做一些分析与探究。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问题探究
就上节课的作业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每个学生既要说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探究分析,又要给大家留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探究分析发生原则性、方向性的偏离,教师要适当点拨,及时纠偏。
二、拓展阅读
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见“教师用书”)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把握要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即可,不必作什么分析。要让文章自己来“说话”。
语文《故乡》的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教材分析
《故乡》是9年级1篇小说。本单元共有4篇文章,各篇小说都能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不但个性鲜明,而且都会给今天的'中学生,特别给初三的学生以某种人生的启迪。同时这4篇文章也是小说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上乘之作。而鲁迅的《故乡》更具有代表性。
在初一、二我们就已经学过小说这一种文体了,学生们对于小说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了。如小说的三要素中对人物、情节,环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是对这些知识的回顾,同时也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学习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②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③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收集文章的背景材料;
②通过学生质疑提问、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③通过比较性阅读,深入领会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本文主题思想的探讨,让学生体验旧社会中国广大人民的痛苦生活,认识其社会根源。
②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反复强调,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改变学生接受学习的被动局面,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文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掌握对比的写作方法,领会文章的主题,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将体会“我”理想中的故乡和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以及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三的同学,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还是不错的。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同学们的时代相去甚远。对于当时劳动人民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生存困境是不易理解的。虽然同学们是喜欢阅读小说的。喜欢小说中离奇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但多数是停在直观的感受上,还不习惯于深入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写作的特点等。
因此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让同学们在预习时多阅读本小说,然后让同学各自表达自己对文章初步的看法和感受。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来引导同学来分析人小说中的人物,小说的主题、写作的特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我们长期孜孜以求的目标。教法学法大同小异,因为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生也就也大体用类似的方法学。
1、比较法:与古诗词中游子怀念、眷恋故乡的情感比较,思考故乡变化原因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以写促读法:初步感知全文后,写简短的读后感,体悟作者的思想。
4、自主学习法:“闰土”形象学生可自主分析
5、讨论法: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自由讨论。
6、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希望”部分,熟读成诵,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7、讲析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8、练习法:“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网页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好处:
1、温故知新,语文味浓。
2、操作方便,简便易行
3、反差强烈,引发思索。)
(二)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
2、写50——60字的读后感,对作者思想感情初步感知,为理解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分析小说
1、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人物:
(1)闰土:在小学出现过,而且刻画时浓墨重彩,前后对比鲜明。故学生可以自主分析,突破学习重点。
(2)杨二嫂:协作质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突破学习难点。
A、对小说的社会环境解析(对比闰土看瓜所言)——世风日下缘于经济凋敝,人穷志短。
B、杨二嫂是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嘴快、手快、脚快——尖嘴利舌、小偷小摸、造谣中伤)。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义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衬托了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她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
3、主题:
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当然憧憬未来,但未来是有希望的吗?《故乡》中关于希望的阐述,是一段寓意深长的独白,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觉悲凉的成年知识分子,对前途对未来难以确知的希冀的表露。
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奋斗,必然落空,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看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百折不挠地去实践,希望终能实现。
联系1934年作者所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行动,才有路;有实践,才有希望。希望来自奋斗,鲁迅先生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四)练习
目标检测上相关练习题
备注:有些教参上确立的教学重点,比如景物(自然环境)描写等,因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在此不再作为教学重点。
(五)、教学总结
通过《故乡》的学习,学生们解决的不仅仅是对课文主题的准确把握问题,同时也要求初步学会分析小说的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为以后学习鲁迅的作品打下较好的基础。
八、教学反思
教学这节课,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首先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理解课文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理解的深度。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回答有合理的评价——对于他们的欠缺和不足,教师能够及时的点拨和纠正;对于学生出色的表现,教师也能及时捕捉,适当的表扬将影响其他同学的思维倾向。在这次的备课过程中,与不少老师反复研讨,又查看了鲁迅年谱,作家作品评论,以及《呐喊》自序,对鲁迅的为人和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有充分的认识,他们的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在哪里,学生理解问题有偏差又该如何纠正?这些教师备课时都应该有所准备,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山峰的坡度,教师才能给予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山峰。
再次,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其一,语文课应当重视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任何一堂语文课,不是让学生了解1篇课文,而是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解读更多的文章。教师重视了方法的传授,也就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其二,课堂环节的设计要注意坡度。
例如,《故乡》的一个环节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分析完杨二嫂人物形象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了学习方法,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闰土的形象。这个环节,虽说有助读到自读的跨度,但是学生的思维层面却是相同的。如果要让学生从零散的点状的层面提高到综合的网状的层面,教师就要提高要求,设置障碍。在教学中,补充一个答题语言的要求,粗看是语言的训练,其实是思维的训练。组织整理已有的材料,正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更何况学习有条理的阐述观点和理由,综合和归纳是初二学生的学习重点。这对学生以后学习和写作议论文,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三,重视课与课之间的衔接,课内学习和课外探究的衔接。我们应该明白学生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序列,这堂课只是这个序列中的一环。学生能力是否有序的提高,就需要教师研究一环与一环之间的衔接。也就是说,我这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又是下节课的基础。《故乡》教案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就比较合理的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本解读拓展到知人论世,既有知识层面的扩展又有能力的提升。所以宏观地看待教材,合理地利用教材,甚至重新组织教材也是教师迫切需要认识的问题。
上一篇: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实用4篇】
下一篇:《行路难》教学设计(优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