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优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学弈》教学设计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学弈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积累了好多的名言警句,今天老师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富贵不能淫--”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者多助--”
2、这几句名言都是出自于哪里?(孟子)
3、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1篇出自于《孟子》的文言文--《学奕》。
板书课题,“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文言文
1、下面老师来读读这则文言文,你要注意听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字的读音、断句、重音把握)
2、教师范读课文
3、刚才你用心听了吗?你听出来了吗?老师在给你补充一点:读文言文的时候,语速应该慢一点,那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文言文。自己也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自由练读课文
4、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从字音、断句、语速等方面评价,可暂时不考虑重音地把握。
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
1、古人说“书读千遍,其意自现”,熟读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好的方法吗?
学生回忆以前的学习方法(结合注释、看大意、查字典、和同学商量)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读懂课文,边读边批注自己读懂的字词,标出自己读不懂得地方。然后把不懂得地方与同组交流
自学古文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A、交流第一句
A、学生汇报第一句的意思
理解“弈秋”
B、他的棋艺如何?从那看出来?理解“通国”“善弈”
C、指名读第一句,指导重音把握
B、交流第二句
A、汇报收获,“诲”什么意思?
B、其一人如何?(专心致志)怎么专心?“惟弈秋之为听”什么意思?“惟”什么意思?
指名读“其一人……”指导重读“惟”
C、另一人呢?学生继续汇报。指导“思/援弓濯/而射之”的断句。“弗若”什么意思?
D、他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C、理解第三句
A“为是其智弗若与?”什么意思?
B、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师:何故?生:“其一人专心致志……弗若之矣”
四、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思考: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齐读课文
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师:何故?生:“其一人专心致志……弗若之矣”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生活中你有专心做最后成功,或没有用心而失败的例子吗?
4、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5、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并不是这篇古文的全部内容,他前边还有一句。“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6、你能把这句话修改一下,该成这篇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吗?(专心致志,则得也。)
齐读
7、小结“做一件事就要专心致志,相信只要这样去做,你也一定会成功!”
五、作业:
文中有个字出现六次,你能找到这个字吗?再读读课文,思考:这几个字意思一样吗?
《学弈》课堂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依学定教,捕捉难点
师: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在背古诗,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诗的?
生:我上一年级就会背古诗了。
生:我五岁就会背很多古诗了。
生:我三岁开始爷爷就教我背古诗了。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可是光会背还不行,会用吗?
生:会。
师:那好,老师提供画面,你们来配以恰当的诗句。
(教师用课件先后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诗句的情景,学生非常踊跃地竞猜诗句)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棒。那么,有谁会背古文呢?
生:我以前背过《论语》。(多数同学沉默)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接触过古文,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学习1篇古文,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对古文产生兴趣。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书写“弈”)
师:谁知道“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生:“弈”就是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习下围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文章后面的注释后知道的。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注释,学习古文”。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有谁能把课文通顺地读下来?
(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一学生朗读,其余同学拿出铅笔,在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做个记号,学生读完全文后马上有同学举手。指出读得不通顺的地方,教师相机指导全班朗读。)
师:我们知道,读书时还要一边读一边想,你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吗?
生: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两个学生一起和弈秋学习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另外一个总是想着有没有天鹅飞来,所以,他学得不如前一个人。
师:说得不错,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有没有读不懂的句子呢?
生:老师,我不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
生:老师,我不知道“思援弓缴而射之”是什么意思。
生:我想问一下“为是其智弗若与?”是什么意思?
这一环节,由古诗引到古文,自然生动,学生兴趣盎然,这是其一。由解课题导出学古文的方法──借助注释;由学生朗读课文引出学习古文的基本──断句停顿,渗透学法自如,这是其二。第三,在学生初步读通课文,大体了解文意后,教师及时而又十分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大懂的句子,学生提出的三个句子还真是课文中最难理解的句子。后续的教学避繁就简,顺应学生学路,紧紧抓住学生难解的句子,使教学在动态中生成,着力集中,省时高效,实为教学之高招。
二、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师:同学们,“学贵生疑”。你们能主动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很好。怎么解决呢?老师教你个办法,这些句子中有的词语的解释就在文章后,你们把它们抄注在词语旁边。然后,连起来想一想,整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自学读不懂的句子,自学完后纷纷举手。)
师:谁来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心想着拉弓射箭把天鹅射下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中有注释。“援”是“引,拉”的意识思;“缴”指“箭”。把意思连起来就知道了一句话的意思。
师:射天鹅?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
生:我从“之”知道的,“之”的意思就是“天鹅”。
师:看来你是真的读懂了。其他的句子谁能读懂?
生:我知道这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是,虽然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却不如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俱”是“一起”的意思,“弗若”是“不如”的意思,懂了这两个词,其他就好理解了。
师:我还想问问,你是怎么分清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的?
生:我是联系前面的内容知道的。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前一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生:(看图描述)因为第一个人专心致志,而第二个人却在想着会不会有天鹅飞过来。所以,虽然两个人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师:谁能再用书上的语句说说。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谁的表述更清楚?
生:我觉得第一个同学说得更清楚些。
师:是不是用书上的语言表述就不清楚了呢?听老师读读。
(师范读,极其清晰而有目的地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生:老师注意了停顿,所以,听起来就清楚多了。
师:老师刚才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也在书上标出来,然后试着读读。(生朗读。)
师:你看,注意了停顿,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为是其智弗若与?”意思是,难道是第二个人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吗?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与”是“吗”,“弗若”与前一句“弗若之矣”中的“弗若”意思相同。
师:本句的“弗若”没有注释,你能联系前一句来理解,棒极了。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
生:“其”。
师:那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生:试读。(指名朗读。)
学生提出不大懂的三句话,既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理解古文的关键。老师非常扎实地引导学生把注释抄注在句子中,学生看住注释,读读思思开始逐步明白文意,但还不一定能把句意连起来。此时,老师没有急于把答案抛出,而是巧妙地引导,让学生读读议议,倾听咀嚼,不断探究,相互启发,逐层焐化,硬是让学生*自己的学力琢磨感悟了意思,达到了教学目标。此外,老师还巧妙地利用难解的句子,前勾后连,相机剖析了导致学习效果迥异的原因,培养了语文的前后联系和整体把握能力。
三、提升认识,妙用难点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把全文读好吗?
生:(充满自信地回答)能!(生自由朗读;师指名朗读。)
师:你读得真不错。平时读书一定很棒吧?
生:(生纷纷摇头)老师,他平时学得不好。而且还会拖欠作业呢。
师:(疑惑)是吗?那今天为什么学得这么好呢?
生:因为他这节课专心致志,平时上课他总喜欢开小差。
师:他暂时学得不理想,与成绩好的同学相比,“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曰,非然也。”
师:你们都已经在说了,还用“曰”吗?再来,“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非然也。
师:你看,专心致志就有收获。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生:有。上星期,由于我上课听讲非常专心,所以上周的作业每次都是优。
生:有一次,我做手工,刚开始还挺认真,可后来弟弟叫我下楼陪他玩,我一心想着快点做好。于是,就匆匆忙忙完成任务,结果第二天我的手工制作受到老师的批评。
生:我写作业时总是不专心,老想着动画片,所以,每次作业质量都不好。以后,我一定专心写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专心听讲了吗?
生:专心听讲了。
一个学生读得不错,老师本想给这位学生以赞赏和鼓励,不想,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他“平时学得不好,还常常欠交作业”,面此,教师也感到突然,疑惑,但瞬息又调整教路,机敏而又艺术地变课堂不利� ”的理解,既提高可语文素养,又提升了思想认识,更体现了融融的人文性。
四、积累语言,内化难点
师:那我可要考考你们。 咱们合作背诵全文怎样?
生自读课文数遍后,教师用课件隐去下面省略号中是文字,交替出示下面两组文字提示帮助记忆,指导背诵。
1、“弈秋,……使弈秋……,其一人……;一人……,思援……。虽与之……,为是……?曰:……”
2、“……善弈者也。……惟秋之惟听;……有鸿鹄将至,……而射之。……弗若之矣。……弗若与?……非然也。”很快地,全班同学流畅地背诵了全文,内化了语言。
师:这节课,同学们借助注释自己学懂了文章,由于你们专心听讲,课上就把文章背了下来。还想再学习古文吗?
生:想。
师:那好,老师布置1篇文章请同学们自学──《夸父逐日》,有信心学好吗?
生:(满怀自信地回答)有。
学习语言不仅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而且要熟读成诵乃至背得滚瓜烂熟,学习古文更是如此。这里,老师十分巧妙地让古文的句首、句末交替出现,既具引读与铺垫作用,更切合小学生爱动感爱变化的心理,学生兴致高涨,大部分学生极其高效地当堂背会了古文。依据学路,巧捕难点;抓住难点,有效探究,动态生成;抓住古文特点,看注释读通顺,咀嚼涵咏,渗透学法是本教学的最突出特色。
《学弈》教学设计【第三篇】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载体。《学弈》是1篇叙事说理性的文言文,言简意赅,用辞贴切,叙事有趣,阐理精微;诵若吟诗,品若章乐,似涓涓清泉,沁人心脾,启人悟理,是很适合小学生初学古文的启蒙篇。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尽量体现以下理念:一、 二、始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三、运用八环节语文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优化。
教学过程:
一、 逐层铺垫,设境激趣
1、 交流中国古代名言
有收集的古代的名言警句的同学请朝老师挥挥手!
2、 谈话:简介文言文,导入《学弈》
同学们收集的这些名言警句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文言文。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古色古香,意韵悠长。《学弈》就是1篇优秀的文言文。
3、 释题
4、 了解作者
二、 身临其境,人文合一
说起历史,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想不想做一回古人呢?好,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吧!
1、 引出故事情景
投影出示告示:
弈秋棋社今日招徒
一朝学成终身不俗
广纳天下贤人雅士
齐聚书卷路143号
2、 寻访棋社,择师交友
在弈秋棋社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
3、 检查交流
(1) 学生读,谈感受
(2) 教师范读
归纳文言文朗读要领:
a、 速度比较慢
b、 句中停顿比较多
4、 接力读
小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轮读等。
三、 化整为零,沐浴书香
1、 小组故事会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讲讲《学弈》这个故事。在故事会之前,老师有四个特别的行动指令要发到各小组。
一组:
(1) 说说弈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句子。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二组;
(1) 说一说第一个徒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相关的句子。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三组:
(1) 看看第二个徒弟学习的怎样?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四组:
(1) 在3—5句中,哪一句点明了学弈的结果?
(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 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话的?
2、 交流感悟,美文美读。
让我们分享一下彼此的阅读收获,从一组开始吧!组长主持汇报。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汇报、美读。
3、 回顾全文,讲讲读读。
(1) 解疑。
(2) 指名讲这个故事。
(3) 有感情朗读全文,全身心地感受文言诵读的快意与韵味。
四、 升华感悟,思绪绵延
读了《学弈》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都可以。)
五、 拓展延伸
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
《学弈》教案【第四篇】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聂卫平、马晓春吗?
生:(七嘴八舌)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生:他们都是我国的围棋高手,其中聂卫平被称为“棋圣”。
师:(师生都鼓起掌来)瞧,这位同学知识面真广啊!你们会下围棋吗?(大部分同学都直摇头)会下的同学水平怎么样?(师环顾四周,学生无人应答)是谦虚呢,还是确实有待提高?好,老师今天就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怎样下围棋。(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生读)
师:同学们,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的,多读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这是1篇文言文,比较难读。现在我们先来听一下课文朗读,注意划上停顿和节奏。
(听录音范读)
师:划好了吗?好,现在大家自己练习一下,要注意读准字音,恰当停顿。
(同学们自己练读,查生字读音;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纠正;齐读)
师:他们是在向谁学呢?怎样学的呢?学得怎么样呢?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文章,借助文后的注释或工具书、各种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逐句去理解文章大意。如果遇到问题请作上记号,准备小组学习时交流、探讨。好,开始行动吧!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个个翻注释,查资料,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多数同学均已举起了手)接下来前后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我建议各小组先推选一名同学说说大意,其余同学适时补充、更正。如果确有不同意见的,留待全班一起来探讨。这个主意怎么样?(生纷纷点头)开始吧,同学们!
(各小组立即行动,异常活跃,个别小组更是争论不休。教师巡视参与,师生畅所欲言,有说有笑,气氛融洽)
师:好,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生: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个人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天鹅飞过来了怎样才能把它射下来。他们虽然在一起学习,后一个人却不如另一个人了。是他的智慧不如另一个人吗?不是这样的。
师:你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和问题吗?说一下。
生:另一人是表面上在听,实际上没听,开小差了。
师:真细心,听得真仔细。是的,这样解释更准确、更清楚一些。
生:是想拉动弓箭把它射下来。书上不是说“援弓缴”吗?
师:不错,还说出了原文,有理有据啊。
生:我不懂什么叫“智慧”。
师:谁来帮助一下?
生:智慧就是智力。
师:能说得具体一些吗?(学生均摇头)想听听老师的理解吗?智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智力越好,人越聪明。懂了吗?(生纷纷点头)看来你们的智力就不错,头脑里就满是智慧嘛!(生笑)还有其它问题吗?(无人举手)
师:好。同桌一组,相互说说文章的大意。(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对文章的理解没问题了吧。不过,老师现在有个疑问:不是智力的问题,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同一个老师的两个学生学习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下面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学习,展开讨论)
师:现在谁来说说?
生: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专心。
生:后一个人觉得差,因为他上课不专心。老师在讲课,他却在想射天鹅。
师:原来是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学习结果呀!(板书)
师:同学们理解得不错!下面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这篇文言文。先自己练习一下,看谁读得最好?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师生评价)
师:总的来说还不错。但还是要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处: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想听老师完整地读一遍吗?
(师范读,完毕后学生自发鼓掌)
师:能像老师这样读吗?好,那就继续练习吧。
(学生练习,指名读,纠正读,分组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齐背)
师:不错。形式多样,而且有感情。接下来我们来表演一下如何?(同学们异常兴奋)文中共有几个人物?(生答:三个)好,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创作来演一下怎么样?千万不要忘记了给自己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先准备,演练一下。
(生纷纷行动)
师:弈秋老师,请上场吧!(生虽都跃跃欲试,但又有些胆怯)早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大胆,都特别的勇敢。来,让在座的老师今天都来见识一下,怎么样?(马上有同学举手)看,果然是名不虚传呀!(指名上台)
生:我是弈秋老师。(生笑,脸有些发红)我是全国下棋的高手,天下无敌。
师:听起来虽感觉有点自吹自擂,但这的确是名副其实呀!名师出高徒,况且这又是免费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弈秋老师招生了,快来报名呀!(学生暗笑,指名上台)
生甲:我叫专心致志,是弈秋老师的学生。我一心只听他的教导,现在下围棋的水平也是全国数二数三的。(生笑)
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就没想过超过老师?(学生大笑)
生乙:我是一心二意。(生哄堂大笑,师打断:这个名字不够好,谁来送他一个名字?)(生:三心二意;生:心不在焉;生:东张西望)(师:自己选一个吧)我是三心二意(动作有些滑稽,生又笑)我也是弈秋老师的学生,我的水平天下第一(师生愕然,满腔疑问)不过是倒数的。(又一次哄堂大笑)这都是我上课时不专心,去想射天鹅的结果。(低下头,悲伤状)
师:面对此情此景,你们不想说点什么吗?对他们,对自己。(对着学生们说)
生:我想对三心二意说:并不是说你的智力不如专心致志,这都是因为你上课不专心。不过,亡羊补牢还不算晚,只要你也学会专心听讲,你也可以追上专心致志的。
师:看,大家多关心你呀!真该努力了,再不能心不在焉了。(生乙点头)
生:三心二意,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你永远也学不到真本领。(生乙再点头)
生:专心致志,你也不要骄傲,不然你也会落后的。
师:这可是衷告。(生甲点头)
生:(指着专心致志)你们是同学,可你为什么不帮助一下三心二意呢?
生甲:我以后一定多多帮助,经常提醒他。(生笑)
师:真会想问题,连这都想到了。除此之外,你们就不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吗?
生(迅速举手)弈秋老师,三心二意都这样了,你为什么不管呢?(弈秋老师无言以对,脸色通红)
师:弈秋老师棋艺高超,可口才还需要锻炼一下呀!谁来为老师支招?
生:我没注意到呀,以后一定边上课,边注意观察。经常提醒三心二意。(弈秋致谢)
(突然,学生乙举起了手):我上课不专心,弈秋老师你为什么不管我呢?
师:这个问题我来代弈秋老师回答,好吗?(生:好!)同学们,三心二意上课不专心,不但不从自己身上找毛病,反而怪罪到老师头上来了,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生纷纷摇头。下课铃声响起)
师:表演到此为止,谢谢师徒三人,谢谢三位勇敢的同学。(师生鼓掌致谢,学生回到座位上)同学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我们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定能取得成功,学到真本领。否则,只能是一事无成,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悔之晚矣!
(师生互致再见,下课)
评析(包鸾镇教科室杜家林主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践都体现了这一理念,我认为值得同行们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第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搭建学生发挥潜能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主、合作、探究巧妙融合,达到了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第三、体现了朗读的功效。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本节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增加了积累,培养了语感,加深了体验和感悟,强化了口语训练。
第四、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本剧,升华了主题,加强了价值观的引导。
这节课改变了以前让学生谈体会、明道理、受教育的传统模式,变生硬的教育为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教师及时引导,在兴致勃勃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
上一篇:教学督查简报【精编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