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一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3.在和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识字苹果树。
3.学生课前搜集食品商标。
导入
我会认1
1.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自己认认书上的这些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组里的小朋友(四人小组自由读生字)。
2.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4.谁在我们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发现(四人小组交流并派代表说)。
我会认2
1.(出示课件:秋、灯)
谁认识这两个字?(指名读)
2.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出示课件
秋 灯
禾 火 火 丁
3.(出示课件:秒、炒)
这两个字谁认识?(出示拼音,指名拼读)。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四人小组交流在识字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得出不同的.结果:如两个字可以合成一个字,或秋字把火换成少就是秒)。
展示台。
1.老师知道小朋友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买东西时,还收集了许多商标呢?请大家把分享的“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8篇】”,读读上面的字,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组长安排好交换顺序(四人小组互相识字)。
3.你们在课外识字时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学生上台说,同时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分享的“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8篇】”,教师鼓励;如果答出新的识字方法,老师应大加赞赏。)
4.把分享的“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8篇】”,不认识的可以互相询问。(学生下座位识字,交流)
小朋友真聪明,上节课又认识了许多字。这节课,我们来做个游戏。我会读。
1.(出示识字苹果树,树上一个一个的苹果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组内每个小朋友都能正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获胜小组的奖品就是这些漂亮的苹果。
2.竞赛要求:
a.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插上小旗告诉老师。
b.检查读词时,小组内同学一人读一个词,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违反规定的取消成绩。
3.小组同学自由读词,准备竞赛。
(教师下位巡视点拨方法;组内同桌可以按顺序一人读一遍,派一人做好记录,不会读的词,互相帮助,反复多读,增强记忆)。
4.识字比赛
a.按插旗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b.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5.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6.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读读背背
2.学生自由朗读《小鸟》。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4.指名分小节朗读,学生评议。
5.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小诗,背诵小诗。
6.配乐、配动画背诵。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阜新正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吗?你觉得阜新城干净吗?(播放阜新风光或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到城市的整洁美)
城市的垃圾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要谈的话题是:
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小调查的汇报交流
1.每人在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2.每组派代表交流。
3.教师小结:
垃圾的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厨房垃圾。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1.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扔到垃圾桶里,垃圾房里去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垃圾房装满了怎么办?)
2.该怎么处理垃圾呢?今天我们来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出点子吧。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公司,动脑筋、想办法。
(2)分组汇报,注意评议:
谁听的认真?谁的点子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四、介绍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1.阜新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
2.焚烧法。
3.积肥法。
五、讨论质疑,求真创新
1.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请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2.介绍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人造闪电处理垃圾的新方法。
六、导行
我为创建出力,携手共建卫生城。
成立环保小卫队。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分享的“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8篇】”,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
一、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6、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我的发现。
1、自己轻声读一读句子,仔细看看句子中带点的部分,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生汇报。
3、全班齐读,再次感受。
4、你能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1、自读,想一想,这组诗句和什么有关?(都是和乡村田园生活有关的)。
2、师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
3、有感情地朗读。
4、试着背一背。
5、比一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好。
展示台。
可结合口语交际,展示小组合作和单独完成的成果。如:“农村风光”图片展、讲一个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描写乡村景色的小诗等。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更多关于读书笔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示的四句话,看看四句话中分别都说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四句话写出了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再读四句话,看看自己对哪种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感觉既简单义不耽误时间。
师: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生:我对其他三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写感受的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句子的含义。
师:是的,所以每次老师特别喜欢让你们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简单理解写在旁边,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另外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还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呢。
生:我对第二段话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以后在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词语或者句子。
师:是的,这种方法虽然有点费事,但对我们的大。
生:我觉得最后一种方法也不错,注明句子的出处后载们就能够一下子记起阅读过的内容啦。
们的阅读、能力,还能让我们不断形成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4.拓展学习:引导学生拿己的读书笔记,通过与平台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读书笔记的质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研读四句话,从中感受到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在与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优化读书笔记的意识。
三、教学“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导学生边读边看看三句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着重号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学生再次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加点字“得”前后两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样的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明确“得”后面半部分是对前面动作词状态、程度等的补充说明,因而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同时试着补充完成第四句话“妈妈累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累”的样子、程度等,同时对他们的写话予以梳理(如“妈妈累得说不出话来”“妈妈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写话练习“得”,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得”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动作词。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中给出的两句话,注意加点词语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回答(一句话中,几个分句子前后词语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种含有几个分句的句子,前后两句话首、尾词语相同,这样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顶真”。
(2)教师补充出示几则例句: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顶真修辞的有趣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边读边体会句子的特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试着照样子补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号,教师注意提醒他们下一句必须以“弯弯的小桥”开头,适时补充出示“弯弯的小桥那弯弯的小船”。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是一句歌词,歌曲《弯弯的月亮》。
(5)课件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有趣特点,同时在写话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认知内容,提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课堂。
1.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回顾关于读书笔记以及词句段运用两个方面的认知。
2.教师: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确实有不少收获,老师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并让它真正为我们学习语文服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2.背诵《采莲曲》,读中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2.学生交流(横平竖直),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这里的“横平”并非是我们认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时保持一种平势。同时引入学习:接下来我们继续掌握关于撇、捺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书写要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旧知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已有书写认知进行书写要领内化巩固,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更多书写要领的积极性。
二、教学“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个生字,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撇、捺在每个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们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只有将撇、捺两笔写得舒展,字整体才能够舒展和优美。
3.指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每位同学按照顺序分别板演2个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书写并予以,教师重点提醒他们看看撇、捺两个笔画的书写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师根据学生的适时予以修正、范写,重点提醒他们注意“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笔捺画要舒展,与撇画保持对称之势}“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画不要写得过长,下面“木”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对称;“雾”下面“务”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画则要稍微收敛;“奏”上半部分的横画要紧凑,撇、捺要舒展。
5.学生自主临写8个汉字,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重点看看他们有没有注意撇、撩两个笔画的书写舒展到位。同时挑选书写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发现与教师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笔画的书写要领,进一步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
三、教学“日积月累”
1.课件播放歌曲《采莲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这首好听的《采莲曲》就是根据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昌龄的诗歌《采莲曲》创编而来的。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读读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2.课件出示诗歌《采莲曲》及其画面,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诗歌的朗读停顿。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芙”是第二声,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朗读停顿(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学生齐读诗歌。
5.学生朗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这首诗歌描写的应该是夏天的景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图画上画的荷叶、荷花看出来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师:同学们,除了从画面中看到了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想到了有人划着船在荷花、荷叶中游玩、观赏。
师:这画面中并没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中想到的,说明有人在荷花,荷叶间唱歌。
师:你的想象非常准确。那你们猜一猜,这会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是女孩子,她被荷叶、荷花给挡住了。
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想象诗歌的画面美,同时想象诗歌中的声音美。
7.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边读边想象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声音,进而自然融人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中,并体会到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趣。
四、课堂。
美好而又短暂的一节课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回家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再次进行汉字书写巩固,同时还能把今天学到的这首《采莲曲》背诵给家长听一听。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四篇】
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2.能够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相机板书(语文园地八)
出示课件1:
二、复述小达人——学习“交流平台”
1.谈话激趣,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探究复述故事的方法。
出示课件2:
2.学生认真回顾并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3:
3.提示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看看每段话分别写了与复述故事有关的哪方面内容,分别又介绍了哪些有用的方法。
出示课件4:
预设1:第一段话是介绍复述故事的特点是什么(不同于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
预设2:第二段话明确了复述故事的几种方法,第三段话提醒我们在后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以致用。
4.再读第二段话中提到的几种复述故事的方法,联系单元学习看看各自都在哪篇故事中运用过。
教师提示思考:在学习时自己是如何复述这些故事的?
(1)指名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
(2)用这些方法进行故事复述有什么作用?
预设:更容易记住故事的内容,不会遗漏精彩情节。
5.出示1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复述。
出示课件:
6.小组讨论并复述:选择一种方式,如借助表格、示意图或文字提示。
7.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师生根据评价单点评指导。
出示课件9:
8.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0:
相机板书(复述 用自己的话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设计意图:复述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与方法需要不断地总结,也需要不断地借鉴、模仿,更需要不断地练习。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说练结合,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习总结的方法。)
三、火眼金睛——走进“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11:
2.指名朗读词语,识记多音字“吐”。 教师适时指导。
出示课件12:
“咳嗽”的“嗽”读轻声,“唠叨”的“叨”也读轻声。“吐”是多音字,在“呕吐”一词中读第四声。
3.再次朗读,认真观察这8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1)第一组词语中的每个字都是口字旁,第二组大部分都是言字旁。
(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这些词语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这些词语的意思跟它们各自的偏旁部首关联紧密,比如“咳嗽”就是跟嘴巴有关系,“辩论”跟说话、言语有关系。
出示课件13: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口字旁”和“言字旁”的词语。
出示课件14:
5.辨析形近字“辩”与“辨”。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明确:“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
出示课件15:
6.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6:
相机板书(形声字 形旁表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学会一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四、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两组句子
出示课件17:
2.对比读两组句子,你感觉每组句子的哪一句写得好,谈谈你的理由。
预设点:学生们会说每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但是在谈谈理由时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这时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读第二句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可以尝试动作表演,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
学生讨论。
预设:我们发现第二句更能体现顾客的急不可耐,这是一个急性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这个细节描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理。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第二句话,并想一想加点部分所表现的情形。
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预设:(内容见课件)
4.教师点拨:加上像“噌的一下子”“扑通”这样的词汇,句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就叫做拟声词,拟声词给句子增添了色彩和情趣,使人物形象、事物的特点栩栩如生。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拟声词吗? 相机板书(拟声词使人物形象、事物的特点栩栩如生。)
预设:(内容见课件)
出示课件18:
5.拓展练习,在下面的句子中加上合适的拟声词。
6.你能自己用用拟声词说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19:
预设:布谷鸟咕咕地叫个不停。
预设:妈妈“哐啷”的一声把锅掉在地上。
(设计意图: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文字才有生命力。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用拟声词自己说一句话,学生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能力的具备,实践是检验理解的唯一标准。)
五、课堂回顾
教师进行小结。
出示课件20: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复述 用自己的话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形声字 形旁表意
拟声词使人物形象、事物的特点栩栩如生。
七、课后作业
选择课外的1篇童话故事,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习的复述故事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2.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3.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
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
教学过程
一、细读题目,发现趣味
1.教师激趣引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文章标题的印象。
师过渡:常听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你们看来,好的文题都具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归纳:简洁明了,概括内容,新颖别致……。确实,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必须对文章内容有所提示才行,而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够让人产生阅读文章的强烈欲望。
2.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本上的四个题目,看看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21: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预设:慢—急,胖—瘦,大—小,大方—小气都是反义词。
预设:这两个人具有相反的性格特征。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故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明确:
出示课件22:
相机板书(题目运用反义词有趣味 吸引读者兴趣)
4.模仿例子,将下列题目补充完整。
出示课件23:
5.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题目吗?
学生自由发言。
6.拓展练习:试着根据自己拟定的题目编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看看谁的想象最有趣。
(设计意图:本板块由发现已给题目的趣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拟写有趣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对上一次习作课的进一步提升,挖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转述话语,活用语言。
1.师过渡: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转述给另一个人听,如何转述呢?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转述别人话的技巧。
出示课件24:
预设:这两句意思没变,都是说裁缝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预设:这两句的标点不一样,第一句有冒号引号,而第二句把冒号改成了逗号。
预设:这两句中的人称代词不一样,第一句用的是“我”,第二句用的是“他”。
预设:语气词“啊”去掉了。
2.表演: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着说一说这两句话。甲是裁缝,乙是“我”,丙是另外一个人。甲对乙直接说第一句话,丙没有听见,乙再把甲的话转述给丙,说的是第二句话。
3.教师总结,提示转述的要点。
出示课件25:
相机板书(转述句三个变化 人称 标点 语气词)
4.练一练:小组内练习改为转述句,下面这两句话,注意意思不变,标点和人称要变。
出示课件26:
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5.悄悄话游戏,口头转述。
(1)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来,老师对这个同学说一句话,请这个同学转述给下一位同学听,下一位同学再转给下一位同学听。
出示课件27:
(2)游戏结束后,评比优秀话务员。
6.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28: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语言,还要用语言。转述句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创设情景,贴近生活,对比异同,找到转述句与原句的变化,“悄悄话”游戏创造使用转述句的情境。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对转述由了解到熟悉再到得心应手。)
三、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桃花一般都在什么时间开放吗?
预设:三月。可是有的地方却不是这样的,不信你们看。
2.出示《大林寺桃花》,老师范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诗句的节奏。
出示课件29:
3.简介作者——白居易
出示课件30:
4.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大林寺桃花开放的时间比山下迟很多?
出示课件31:
5. 教师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寺即景吟成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写初夏四月诗人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的花卉已经凋谢,但他在山寺中意外看到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诗人触目所见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惊讶与欣喜之情。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代绝句中的一首珍品。
6.指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对古诗的感知,借助文中的插图说说古诗的大意。
教师点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32:
7.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出示课件33:
8.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情境,读出美好的画面感以及诗人的惊喜之情。
出示课件34:
9.学生齐读诗歌,并试着进行背诵。
10.你还学过白居易的哪些诗句呢?
出示课件35:
(设计意图:朗读古诗,读出诗情,解说词语,借助图片理解诗意,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意境,让学生亲近古诗,喜欢古诗,进而生发对经典文化的热爱。)
四、课堂回顾
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36:
五、课后作业
积累背诵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题目运用反义词有趣味 吸引读者兴趣
转述句三个变化 人称 标点 语气词
语文园地教学是巩固一单元学习的综合性教学。本单元语文园地的目的在于学会复述故事,使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汉字的某些构字的特点,扩充识字量。巩固学生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能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等体会词语在语句表现的情景,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学会给故事编写有趣的题目;学会对古诗的欣赏,并积累背诵。
在“交流平台”栏目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复述出来。复述课文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复述课文用了哪些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平台”中小伙伴的话,对集中复述方法进行总结。讲故事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语文口语交际活动,我在教学中课上出示课外故事《小鼹鼠的愿望》,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通过学生上台讲故事,师生评议环节,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又能够把复述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识字加油站”中就是将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连字成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采用自己观察,小组交流谈论的方式,教师走入学生中,倾听、指导。把共性的问题放到课堂上一起解决。使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与生活经验挂钩,从而知其意、懂其情、读出味、记得牢。
“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读句子,理解拟声词在句子中所产生的效果,并尝试仿写句子。在转述的讲解中我创设了多种转述的环境和课堂情境,比如“说悄悄话”的游戏环节,在轻松的氛围中把所学习的方法内化,通过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来达到教学目标。做到书本知识与生活积累的结合,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能力的具备。
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我发现仅仅通过解释字词来学习古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是笼统的、模糊的。因此,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出示图片,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思考、积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轻松、愉快,知识掌握扎实牢固。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进一步得到提高。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五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更多关于读书笔记知识的兴趣。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示的四句话,看看四句话中分别都说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四句话写出了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再读四句话,看看自己对哪种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感觉既简单义不耽误时间。
师: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生:我对其他三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写感受的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句子的含义。
师:是的,所以每次老师特别喜欢让你们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简单理解写在旁边,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另外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还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呢。
生:我对第二段话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以后在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词语或者句子。
师:是的,这种方法虽然有点费事,但对我们的大。
生:我觉得最后一种方法也不错,注明句子的出处后载们就能够一下子记起阅读过的内容啦。
们的阅读、能力,还能让我们不断形成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4.拓展学习:引导学生拿己的读书笔记,通过与平台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读书笔记的质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研读四句话,从中感受到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在与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优化读书笔记的意识。
1.课件出示“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导学生边读边看看三句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着重号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学生再次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加点字“得”前后两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样的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明确“得”后面半部分是对前面动作词状态、程度等的补充说明,因而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同时试着补充完成第四句话“妈妈累得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累”的样子、程度等,同时对他们的写话予以梳理(如“妈妈累得说不出话来”“妈妈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写话练习“ 得 ”,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得”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动作词。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中给出的两句话,注意加点词语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回答(一句话中,几个分句子前后词语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种含有几个分句的句子,前后两句话首、尾词语相同,这样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顶真”。
(2)教师补充出示几则例句: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顶真修辞的有趣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边读边体会句子的特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试着照样子补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号,教师注意提醒他们下一句必须以“弯弯的小桥”开头,适时补充出示“弯弯的小桥那弯弯的小船”。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是一句歌词,歌曲《弯弯的月亮》。
(5)课件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有趣特点,同时在写话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认知内容,提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1.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回顾关于读书笔记以及词句段运用两个方面的认知。
2.教师: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确实有不少收获,老师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并让它真正为我们学习语文服务。
1.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2.背诵《采莲曲》,读中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2.学生交流(横平竖直),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这里的“横平”并非是我们认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时保持一种平势。同时引入学习:接下来我们继续掌握关于撇、捺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书写要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旧知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已有书写认知进行书写要领内化巩固,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更多书写要领的积极性。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个生字,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撇、捺在每个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们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只有将撇、捺两笔写得舒展,字整体才能够舒展和优美。
3.指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每位同学按照顺序分别板演2个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书写并予以,教师重点提醒他们看看撇、捺两个笔画的书写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师根据学生的适时予以修正、范写,重点提醒他们注意“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笔捺画要舒展,与撇画保持对称之势}“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画不要写得过长,下面“木”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对称;“雾”下面“务”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画则要稍微收敛;“奏”上半部分的横画要紧凑,撇、捺要舒展。
5.学生自主临写8个汉字,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重点看看他们有没有注意撇、撩两个笔画的书写舒展到位。同时挑选书写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发现与教师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笔画的书写要领,进一步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
1.课件播放歌曲《采莲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这首好听的《采莲曲》就是根据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昌龄的诗歌《采莲曲》创编而来的。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读读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2.课件出示诗歌《采莲曲》及其画面,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诗歌的朗读停顿。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芙”是第二声,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朗读停顿(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学生齐读诗歌。
5.学生朗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这首诗歌描写的应该是夏天的景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图画上画的荷叶、荷花看出来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师:同学们,除了从画面中看到了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想到了有人划着船在荷花、荷叶中游玩、观赏。
师:这画面中并没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中想到的,说明有人在荷花,荷叶间唱歌。
师:你的想象非常准确。那你们猜一猜,这会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是女孩子,她被荷叶、荷花给挡住了。
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想象诗歌的画面美,同时想象诗歌中的声音美。
7.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边读边想象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声音,进而自然融人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中,并体会到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趣。
美好而又短暂的一节课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回家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再次进行汉字书写巩固,同时还能把今天学到的这首《采莲曲》背诵给家长听一听。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六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本组单元课文,明确什么是段落的关键句;
2、了解关键句和本段落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找到并掌握关键句出现的地方及作用。
4、提炼出“围绕关键句写一段话”的写法,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关键句和本段落之间的关系。
2、难点: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找到并掌握关键句出现的地方及作用。
教学过程:
1.一认识“关键句”。
师:昨天,我读到特别有意思的两段话,你们有兴趣读读吗?出示两段“关键句”在开头的段落。点生读。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后面都是在围绕第一句的意思写。
师:相机引出“关键句”。
2.生合作读“交流平台”。动笔勾画其中的“秘密”。
3.师生交流。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罗列“关键句”出现的三个地方和作用。
回顾课文、回归整体、提炼写法。
师:
“小福尔摩斯”们,现在去到本组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蛛丝马迹”吧!
出示交流要求:
(1)学生小组交流,找出所学精彩段落,师相机出示,让学生美美地读;
(2)师:去掉段落这三个“关键句”,进行对比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总结出“关键句帮我们更好理解一段话”,“段落中心意思更突出”。
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1.出示“美食糖醋排骨”图。
2.学生自由练说:妈妈做的糖醋排骨真好吃啊!
3.出示“春光”图学生自由练说: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总结:
师:看来,关键句作用真大啊!同学们发现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写作方法,以后习作中我们一定要记得用上哟!
设计意图。
“交流平台”在平常上课中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要么是老师不太明确要求,要么授课时“一笔带过”。事实上它的存在对学生“习得”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写作手法等提炼具有指导意义。用“以段代段”的理念,借助课外阅读段落,引领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会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这也符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七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5、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创编构思新颖、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生动的童话故事。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4、使学生懂得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3、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交际,初步养成对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仔细分析,找到问题难点,勤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2、在情景引领下,敢说,乐说,把话说完整,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首先??接着??再??然后??最后??”等顺序词把话说条理。
3、在别人说话过程中,仔细倾听,听人把话说完整,能做简单转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对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仔细分析,找到问题难点,养成勤于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同学们,课件出示:一休图片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你们会用这么多词形容一休,可见你们是爱读书的孩子,你们应该向一休一样,遇到问题就——课件出示:动脑筋解决问题。一起打打招呼。
今天,将军又给西门右卫出了个难题,可是一休师傅不在,你们能帮帮他吗?
课件出示:《农夫过河》:从前,一个农夫带了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棵青菜,来到河边,他要把这三件东西带过河去。那儿仅有一只很小的旧船,农夫最多只能带其中的一样东西上船,否则就有沉船的危险。
农夫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同学们,在交际之前,老师有要求哦!课件出示:说话说完整,听话听完整,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有礼貌。
同学们,农夫要带谁过河?注意说话完整。
同学们,听话不仅要听完整,还要听仔细。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分析这个问题难在哪儿?然后一举击破难点,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个问题难在哪儿?
谁有补充?
问题难点找到了,那就动脑筋来解决这个难点吧!
听清楚要求了吗?谁来重复一遍?
同学们,刚才你们讨论很激烈,有的小组已经想出了办法,急着与大家分享呢。在分享之前,请三位同学来演演。老师在河对岸,三位扮演者要听清同学的口令,让谁干什么,谁就赶快行动。还是要先听要求:看谁听话最仔细,大家表达的时候把话说完整。
谁先来谈谈你们小组的解决方案?
你们同意这种方案吗?
同学们,事实证明,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对的。可是要把一件事说清楚,不光要把话说完整,还要说得有条理。
大家用上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再把你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遍。为了大家表达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请看大屏幕自己说说。
谁来试试?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同学们,刚才我们总结了用什么办法解决难题?
这两个问题难在哪儿?
分组讨论讨论。
刚才大家可真是集思广益,哪个组来与大家分享分享你们的办法?
大家都有好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挺实用,那你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不便吗?说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同学们,你刚才记住了哪些问题?
谁来试试?
小组讨论讨论。
解决问题之前,先听要求:课件出示评选标准:文明之星、口才之星、发明之星。
你们组帮谁解决了问题?是谁想出了好办法?
同学们,请你连线梁婷,请她帮你解决你的难题,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好小。
评委!
谁来评评?
其他小组能学学这两位同学吗?选两位同学出来连连线。
谁来当小评委?
老师想听听你们组解决了什么问题?请两位同学连线,大家继续做专心的小评委。
附板书设计:
动脑筋解决问题。
听说。
仔细完整。
完整条理。
聪明。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这样的一次习作:我们已经读过了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现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以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教材分析:
《编动物童话故事》是第五册语文园地七的1篇习作,它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练习编动物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打开课本,可爱的小动物们各具形态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动物童话世界中。这般景象,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乐于动笔去编一编童话故事,改变了原有的命题作文带来的局限,充满新意,更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童话故事这一题材,本身也为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作文情境,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本次习作着重让学生自编童话故事,教材顺应三年级儿童喜欢编故事、讲故事的心理,安排了一次想象性习作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教材在习作要求下面还为学生编排了一些小动物的插图,使学生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展开丰富想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
2、学会大胆想象,打开思路创编童话故事;初步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
3、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展开大胆的想象,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难点:如何在习作指导中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谁来猜猜?课件依次出示:袋鼠、蚂蚁、乌龟图文。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都猜出来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编动物童话故事。我们赶紧看看今天的习作内容。
课件出示:习作内容,谁来读读?
学生在三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第八篇】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
“我的发现”提供了形式相同的四组词语,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的新词语。
“读读背背”安排的对子歌,对子歌里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我会填”的目的是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
“趣味语文”安排的是读绕口令。这个绕口令描写了彩霞映照大地,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在水中嬉戏,水花和霞光相融的美丽而有趣景象。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于季节的变化和美景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再加之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秋天的,所以在口语交际部分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其他部分的练习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感受到秋天带给人们的快乐。
1、愿意将秋天中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给大家听。
2、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3、会背诵儿歌。
4、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一、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美言导入
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吧。
(设计意图)美言导入,让学生入情入境。
(简要实录)教师美言导入,并让学生欣赏秋天的图片。学生认真欣赏。
(二)口语交际,分享快乐
课件展示请你说说自己在秋天里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要求:
(1)把做的事情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4)先在小组内交流(2分钟),然后举手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做好铺垫。
(简要实录)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做出点评。
二、我的发现
(一)齐读词语、洞察发现
课件展示齐读下列词语,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质疑补充,发言内容不要重复。
课件展示
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火红粉红橘红桃红
绿嫩绿翠绿碧绿墨绿
蓝宝蓝碧蓝蔚蓝湛蓝
(设计意图)运用不同颜色字体,考察学生发现能力。
(简要实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举手示意老师,随后举手发言。
郑永佳:每一行的词语里面都有第一个字。
柳泽琳: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是后面词语的第二个字。
施昱欣:每一个词语的颜色和字体颜色一样。
(二)强化训练
课件展示请围绕以下两种颜色进行词语扩展。
要求: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质疑补充,但发言内容不要重复。
紫:青紫深紫浅紫
黑:漆黑油黑乌黑
(设计意图)强化训练,加深印象。
(简要实录)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学生纷纷说出“深紫”、“浅紫”、“乌黑”、“浅黑”等词语,教师最后出示三个词语。
三、日积月累
课件展示齐读下面的对子歌。
要求:用铅笔画出对子歌中意思相对的词语(1分钟),然后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
天对地,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秋月白,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设计意图)熟读对子歌,掌握反义词。
(简要实录)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齐读,对子互读。全班拍手读,女生和男生互相拍手读,最后给学生两分钟背诵。
四、我会填
课件展示要求:独立思考,将下列括号填写完整(2分钟)。然后利用投影仪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可质疑补充。
匆匆地( )快活地( )
悄悄地( )拼命地( )
轻轻地( )好奇地( )
甜甜地( )认真地( )
(设计意图)掌握“地”后面加动词的知识,与“的”区分。
(简要实录)学生用两分钟在书上填写,教师提醒用铅笔填写。然后两名同学拿课本用投影仪进行展示,之后教师总结:“地”后面接动词,“的”后面接名词。
五、趣味语文
课件展示要求:练习绕口令(2分钟),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花鸭和彩霞
水中映着彩霞,
水面游着花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设计意图)练习绕口令,增加趣味性,练习口才。
(简要实录)学生自由练习绕口令,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上一篇:创新教学方法分享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