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文教学设计需明确目标,注重学生思维训练与表达能力提升,结合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与主题,鼓励自主创作与交流,促进语言运用与逻辑思维的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作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作文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1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作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向别人介绍自己郊游的感受,所见所闻。
2、能选择郊游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说清楚,写具体。
3、注意写清楚游览方位顺序,景物的特点,用上打比方的方法。
4、书写干净整齐,语句连贯。
教学流程:
一、读一读,做一做引入新课:
1、教师引导读《军山揽胜》,完成课后1——3题。要求:先读习题要求再读文,边读边画出所填内容,然后填空。
2、集体更正。
3、教师指导练习第四题。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谁在什么地方怎样做什么。)
二、引入新课,口语交际说郊游:
1、读一读83页的一和二。要求默读,感悟怎样写具体。
2、进行口语交际,说郊游。要求:(1)回忆郊游过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看到的美景、与小朋友发生的'故事、坐碰碰车、喂小动物、认识其他树木和农作物。);(2)抓住特点,说清楚方位,会用打比方、拟人等方法;(3)用上好词好句。
3、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学生评价说的怎么样。
三、写一写郊游:
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来写。写的要求:(1)写景要按照方位顺序写;(2)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3)用上打比方的方法或其他方法;(4)语句通顺,用上学过的好词好句;(5)书写干净整齐美观。
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的坐姿。
3、教师批阅,选出佳作宣读。
作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 因此,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场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试图让孩子们在传花的过程中,不断地“ 膨胀”情绪,在不可预见的瞬间,情感达到高潮。活动始终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进行,把学生游戏的兴奋点维持在一较长的时间段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去感受、去体验。及时穿插课堂访谈,为学生把握习作细节、积累习作语言、拓宽习作思路起到铺垫作用,使其创作出富有个性、拥有独特感受 的“真 ”习作 。
【教学目标】
1、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观察好习惯。
2、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能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3、从片段描写入手,把片段描写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把游戏的场景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
细心观察 、大胆表达、 快速习作。
【教学准备】
1 、鼓、花 、写有表演要求的纸条。
2、习作片断训练稿纸每生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点击课件)创设情境。
喊出游戏的名字!如果要把游戏的场景写下来,游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2、交流写游戏场景的秘诀
学生回答,教师选择重点相机板书。
板书:全体、个别
眼观、耳听、心想……
【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伊始,“游戏”“秘诀”等刺激性词语的出现,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铺好了情感基调。】
二、明确游戏,介绍规则。
介绍游戏规则:
1、王老师先选出一名击鼓手,他需要蒙上眼睛传花。
2、台下的同学按“s”形传花,鼓声停时,花落在谁手里,谁就是中奖者。
3、中奖者必须按王老师纸条上的要求表演节目。
【设计意图:但凡游戏总有规则。规则的有效制定与执行,强化了学 生的 规 则 意 识,不 仅 能 更 好地激发学生进行游戏的积极性,也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依次传花”的规则让全体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期待和机会,“随时中彩”的不可预见性更是增加了游戏的看点,增添了游戏的精彩性。】
三、细心准备,游戏期待
游戏中,你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边玩边细心观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感受。
2、既观察全体同学的表现,又观察表现特别的同学的表现。
【设计意图:游戏过程重在观察与体验。游戏开始前教给学生适当的观察、体验方法,以及游戏过程中应该有的关注点,学生就能更好地捕捉到游戏细节,从而为后续习作确立重点。】
四、快乐游戏,渗透方法。
1、边游戏边引导观察.
A、要传花了,引导观察全体。
B、成大明星了,引导点面结合。
C、鼓声停了,引导观察中奖者以及全体的表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倾听、补充。
(补充板书:动作、神情、心理)
2、中奖者上台,宣布表演内容。
3、同学表演。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设计意图:对游戏过程中的“特殊”环节,即可以作为习作写点的内容。有效访谈不仅可以丰富习作内容,拓宽习作空间,也可以加深学生的游戏体验。】
五、习作点评,扶放结合
1、出示习作要求,放手写作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习作点评。
侧重点是本课所学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及时鼓励孩子,给予写作的兴趣与信心。
4、同桌互评。
进一步渗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设计意图:写作指导与点评修改有机联系,是为了体现作文教学与学生习作实际相结合的理念,互评表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五年级习作的课标要求——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互相学习与借鉴,乐于和他人交流修改意见和感受。】
六、学以致用,布置作业
1、结合板书,总结要点
2、学以致用,布置作业
作文教学设计 篇4
同学们,提到故乡,同学可能还没有过深的体会。不过当你们二十年后也许为了自己的理想奔向不同的地方的时候,你就会对故乡有一种思念之情。或许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这就是我们第二单元要求我们完成的1篇想象作文。说到想象,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想象。但我说的可不是胡思乱想。那好,这次让我们比一比谁的想象力丰富。还是老习惯,让我们先审清本次习作的要求吧。
要求:
1.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以“二十年后回故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
3.文章条理要清晰,语言要准确、生动。
审清习作要求,让我们动手写吧。
第一:围绕中心,展开想象。
通过我们读习作要求,这篇习作对故乡的爱是主旋律,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象成二十年后归来的游子,尽情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倾吐与亲人故友见面时的融融亲情、友情。注意:这篇习作在表达对家乡爱的同时一定要体现出“故乡的变化”,通过变化来表达出你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亲朋好友的爱。
第二:列出提纲,注意写作顺序。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作者将对故乡的爱的感情,或寄托在娓娓的叙事之中,或寄托于景色的描写之中,并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自然地表达出来。我们在叙述时也可以将这些好的`方法借鉴过来。不过在写作时,虽是想象作文,但也不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乱写。一定注意写作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妨在纸上列个提纲,甚至画一个未来故乡的草图,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第三:内容要具体生动,表达真挚。
本片习作你可以用自己归乡后的行踪为线索,写出故乡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叙述时,一定注意叙述重点,详略得当。什么是重点?就是最能体现故乡的变化、表达出你对故乡的爱这样的事情,你要不惜笔墨多多描写。在描写时,你可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第四:创作思路示例:二十年后回故乡
开头:以简洁的语言,告诉读者二十年来,你在异乡思念着故乡,为下文奠定基调。直接扣题。在叙述时,你可以用歌词、诗句或直接展开想象,也可借助梦境人笔,在虚幻世界中,寄托自己的美好畅望。
中间:(1)可写你某一天回到故乡,看到故乡景物、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今昔对比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衬托出故乡变化之大。在叙述时,也可借助环保的话题想象,来说明故乡的变化。
(2)可写昔日一起玩耍的伙伴他们的变化,可借助他们的语言说明故乡的变化等。
总之,在这部分叙述中,可以借助环境和人的变化,表达出你对故乡爱的情感。结尾:总结你的回故乡感触,表达出你对故乡留恋和美好祝愿的情感即可。
二十年后回故乡
(写作思路举例)
一、文章的开头方式:(举例)
第一段:
A.以思乡的诗句开头,如: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看着圆圆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家乡那一幕幕又浮现在我心头,又是一年的中秋,离家有二十个年头了,该回家乡看看了。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二十年前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经历了二十年的风吹雨打的故乡,现在又是怎样的景色呢?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轻柔皎洁的月光洒在我的床前,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便涌上我的心头。??
B.以偶然听到能引起乡思的歌曲开头,如:
(1)“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家乡那一幕幕又浮现在我心头??
(2)“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让我再一次想起了自己故乡,想起了故乡的景,想起了故乡的人,想起了那挥之不去的故乡情!
二、写好家乡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物及思想的变化、生活及观念的变化)(举例)
第二段(惊叹):
“哇,珠海,焕然一新,简直使我预料不到!这是我所想象的故乡吗?真让我想不到啊!”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疑惑不解!看着眼前流光溢彩的城市,的确让人惊叹不已??楼房(高、新、拔地而起)、路面(宽、平、新)、大街两旁(草绿、树绿、花美)、商场(琳琅满目、热闹非凡)花坛(美)等等。
第三段(回忆):
眼前的一切让我情不自禁的回忆以前的家乡来:楼房(矮、旧、破)、路面(窄、小、烂)、小巷两旁(枯藤、老树、野花)、商店(商品奇缺、冷冷清清)??
第四段(见闻):
这二十年来,家长变得快让我认不出来了。看着这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不禁露出了笑容。我走进了小区??看到邻居、亲人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和同学见面的场景的变化,同学的变化??
三、结尾的方式(举例)
第五段(照应开头、赞美):
(1)哦,故乡,您变了。您的景变了,您的人变了,您一切的一切都变了,然而,我对您的思念却没变,直到永远,永远??
(2)二十年后,许多的记忆都会被无情的岁月而抹去。但是,童年时,同学的友情,老师的教诲,父母的关爱却永远不会被抹去!
3)“故乡的风,故乡的云??”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在我耳旁响起,我不再惆怅,不再茫然,因为我正真真切切地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我真诚祝愿家乡的未来更加美好!
二十年后回故乡
作文要求:
一、用与故乡有关的诗句、歌词或令人回味的语句开头点出对故乡的思念。
二、采用对比手法,合理想象,写出故乡环境、人物、生活的变化。
三、写出回故乡时的惊叹、回忆、见闻、赞美,表达出你对故乡热爱之情。
四、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用上好词句,把语句写生动,写具体。
五、用诗句、歌词或令人回味的语句结尾,照应开头,点出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
范文1:
二十年后回故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二十年前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经历了二十年的风吹雨打的故乡,现在又是怎样的景色呢?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这是哪里?我难道走错地方了?”我被眼前的景致吸引住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葱绿,高楼大厦矗立在绿荫中。太阳射出万丈光芒,显得格外耀眼、
雄伟。我走在林荫小道中,鸟儿唱起悦耳的歌曲,花朵绽放出娇艳的花瓣,一派生气勃勃。咦?那不是我家旁边的“黑龙”吗?怎么今日又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河,哟!还别着荷花胸针呢!奇怪了,这里的矮房子怎么不见了?哦!都“高楼大厦”呀!“二十年没回故乡,都不知道这些景物已是如此‘花枝招展’了。”我摸着后脑勺,开心地笑了。
景色是变得美不胜收,可童年的小伙伴有没有变化呢?我大步流星走到一座白墙红窗的屋子前,按响了门铃。“你找谁?”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女孩问我,“你难不认识我了?”“原来是你,请进!”我坐在柔软的羊毛沙发上,问:“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我问冰冰。“当然是护士啦!”“为什么?冰??不不,黄护士,为什么呢?”我打趣地说。“为人民服务,我会很快乐。”冰冰说。“噗!”我刚喝进的水全都“天女散花”了。没想到小时候朝调皮的黄某,今日却成为了彬彬有礼的护士。她那短发已是长而柔顺,看得出,她认真工作很久了。看来,故乡的人也变得有好品质了,我眉开眼笑。
哦,故乡,您变了。您的景变了,您的人变了,您一切的一切都变了,然而,我对您的思念却没变,直到永远,永远??
范文2:
二十年后回故乡
“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让我再一次想起了自己故乡。是啊,一转眼离开家乡已有二十年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清晨,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这里一尘不染,到处是葱郁的树木,空气清新甜润,不仅把我长途旅行的疲劳彻底消除,还让我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紫云山高耸入云,青翠满目。原来狭窄的山间公路已变成
作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和玩具交朋友,学习利用玩具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想象力。
2、选择一个或几个玩具编写一个故事,做到语句通顺,有创新。
教学准备:学生带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具。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路 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小乌龟”的玩具,并用“小乌龟”的语气说:“同学们,我今天来到三(4)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喜欢我吗?我就是那只敢和兔子比赛跑步的乌龟,今天我再给同学们讲一讲我当年和兔子赛跑的故事,你们爱听吗?”
(师有声有色地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唤起学生编写故事的记忆,为下文的编写故事做好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编写故事的兴趣。)
二、展示玩具 揭示课题
师(用热情的语调)说:“同学们,你们带来什么玩具?把它们请出来,在全体同学面前亮一亮相吧!”“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指名展示玩具,并说出玩具的名字。)
师(鼓励的语气):同学们,这么多可爱的玩具,它们的身上一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选择几个玩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让这些可爱的人物、动物都活起来。来吧,插上你们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翔吧!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玩具的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最好听,最能打动读者的心。
板书课题《玩具的故事》
(精巧可爱的玩具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
三、 放飞想象 自由练说
1、自主编故事。
学生独自根据所选择的玩具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想清楚故事里的人或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想象合理,富有创造性,不要背看过的童话故事,不要人云亦云。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给予指导,发现有创新的想象给予表扬和鼓励。
2、小组内交流。
以四人为一小组,每人轮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编的童话故事。其他同学对所编的故事若有疑问,可以提出问题,组内的同学互相补充,共同改进,编好组内的每一个故事。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去发现,去感受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学生交流时出现的思维受阻不能深入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地点拨。
3、组际交流。
每一组选一名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在班内汇报自己编的故事。其他同学可以质疑、评议,然后师生共同修改、补充,达到较好的水平。
(这一环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让他们在探究中进行丰富多样的实践,
作文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能仔细观察游戏的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把游戏中体会掌声的魔力写清楚明白。
2、感悟在生活中掌声的重要性,要多送给别人掌声。
学习重点与难点:
仔细观察游戏的过程,并清晰地表达出来,从中体会到掌声的魔力。
学习过程:
一、读题,说说想法。
(板书:掌声的魔力)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二、说明游戏规则。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证明掌声的魔力有多大。我手上有硬币,我要把它藏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请我们在座的某一位找,然后,我们大家用掌声引领他找目标,离越远,掌声就越轻,离越近,掌声就越响亮,一直到帮助他找到为止。
三、观察并述说游戏过程。
1、快乐游戏,细致观察
把硬币藏在一个不易被学生发现的`一个角落里,请同学们注意找红心的同学在找的过程中的动作、神态,还要关注掌声是怎么帮助他
找目标的。
2、回顾过程,指导说话。
同学们都仔细观察了同学藏与找的过程,体会了掌声是如何帮助他的。
3、学生说话,体会魔力
师:如果掌声是一位魔法师在跟我们说话,会在我们做游戏的过程中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啊,当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掌声是指南之针,引导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当我们丧失信心几乎要放弃追求的时候,掌声又是希望之星,激励我们努力向前;当我们收获成功的时候,掌声更是幸运之神,祝贺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掌声是肯定、是赞美,是喝彩,是敬佩;掌声是尊重,是鼓励,是安慰、是温暖。掌声是前进的信心,掌声是奋斗的动力,掌声是创造的活力。让我们学会鼓掌吧!给自己,也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选择一个片段当堂练写。
1、出示范文,学生品读。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3、评讲学生习作的片段。
五、文章整体架构,回家完成整篇作文。
作文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创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创编故事要有趣、内容具体,表达要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要突出,心里描写要到位。
教学难点:
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创编故事要有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读图,引发联想
1、课件出示图片:边看边想,你看明白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
二、扩图,丰满故事情节
1、课件出示,教师朗读。
“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想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助,并带领他赶到出事地点,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水冲走的小鸭子,目送它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
2、如果记者幸运的拍下了这张新闻图片,还可能拍下哪些画面呢?
3、生想象说,学生可能说出六副图。
课件出示:
●鸭妈妈带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郊游。
●几只小鸭子失足掉进下水道。
●鸭妈妈请巡警帮忙。
●巡警救出小鸭子。
●小鸭子被救后向巡警表示感谢。
●巡警目送小鸭子上路的情景。
4、你觉得这六副图中,哪一幅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学生自由发言。
其中表演鸭妈妈求助巡警的场面。
假如你是巡警,你准备怎样突破重重困难,营救小鸭子呢?
三、创作,留住美妙的`想象
1、习作的要求:
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充分的想象,然后写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师提示:要想写得有真情实感,可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写。
A、想想你喜欢站在谁的位置写。
学生自由选择站在哪个角度写,可以站在巡警的角度、鸭妈妈的角度、落水的小鸭子的角度及路人、司机的角度写。
B、小采访:
如果你是落水的小鸭子,当落到下水道时,心情是怎样的?随着故事的推进,你的心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C、同时起个合适的题目。
3、学生打腹稿。
4、同桌互相说。
5、思考:
课件出示:
A、从这幅图可以引发你什么联想?
B、为什么中国的报纸刊登外国的这则新闻?
启发学生写故事要有意义。
四、小结
写文章可以写得有意思,也可以写得有意义,关键是你怎么想,就怎么写。
作文教学设计 篇8
【训练新目标】
1、了解审题的内涵、意义和步骤,明了准确审题的重要性;
2、字斟句酌,把握题意,明确限制和自由,学会准确审题的技巧。
【导写零距离】
古人说:“一题到手,如射之有鹄。能者一箭中,不能者百箭不中。”审题犹如射箭,审题正确了,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如审题错误,必然一错百错,全军覆没。审题就是反复咀嚼提供的文字,字斟句酌,弄清题目的词句的意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整体地理解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和规定。到底怎么才能审好题呢?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就可确定所给题目应写或适合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如以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事件的其中一项或两项以上为题目的(如《发生在双休日的故事》),或题目的开头或末尾带有“记”、“忆”、“访”、“传”、“事”、“记事”、“故事”、“见闻”、“漫步”、“游”等词的(如《美好的回忆》)一般要写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的(如《小草赞》《生活的赞歌》),宜写成抒情散文。现在的作文命题往往淡化文体,所以有的题目适宜写多种文体,如《学会感恩》《理解》《责任》《选择》等。对于没有明确文体限制的作文考题,同学们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好把握、最易写好的文体来写。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抒情议论等都有明确的范围要求。因此,要学会反复推敲,确切掌握。这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每一个词语,弄清它的中心词、限制词特别是关键词,从而明确写作范围和重点。如《我家的一件趣事》,“事”是中心词,“我家”、“一件”、“趣”是限制词,“趣”又是关键词。关键词往往是选材和立意的重点。所以在作文之前,要认真揣摩命题的语法结构和语言内涵,抓住题眼(即关键词,有时也是作文的文眼),并围绕它框定选材范围,确定写作重心。
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我尊敬的一个人》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要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和写作重点就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材料,确定文章内容。
一般作文题都有提示语或引题的材料,要认真透彻地阅读这些材料,理解出卷者意图,明确写作重点,确定文章内容。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如盐城市近两年都是以“裸题”的形式命题,去年是以“歌声”为题,今年是以“眉头舒展了”为题。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眉头舒展了》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眉头舒展了”,为什么舒展了,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让人眉头紧锁,事情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最终找到了怎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误区会诊室】
学生作文时在审题方面可能出现的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误区之一:不辨文体
应试作文中,如果作文题后的要求中已规定了文体,自然不存在辨析该用什么体裁的问题,如果未作要求,则必须仔细分析,以防“文不符体”。
如福州中考作文《从此,我不再 》。这个题目可以写记叙文,继续自己不再任性、不再害怕困难、不再迷恋网络等等,但一定要以继续为主。也可写成散文,表达自己告别某种个性上的弱点、走向成熟的情感。但切不可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既偏离了文章重点,又偏离了文章体裁。
要克服这种毛病,当然还得从题目入手,明确其所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以此来确定文中用什么方式来配合。如果文题中没有标志性的文字,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辨析:以人物、事件、时间、场景、地名、物名为题的,一般写记叙文:如《笑声》、《关怀》、《我的好朋友们》。念起来情味浓、意味深者,一般写抒情文:如《让我们再说一声:老师好》、《我想化作 》……当然,这些都是一般规律,题目与文体的规律不是僵死的,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误区之二:不明题眼
我们常说“据题辨眼”,即从题目中找出写作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题眼”。应试作文的题目中往往暗示了重点写什么,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些暗示。如盐城中考作文《 改变了我》 这个题目的题眼是“改变”,这就决定了在写作本文时“改变”之前的情况是次要的,而“改变”之时和“改变”之后的情况是主要的,要详写。如果反之,就偏离重点了。
要克服这种重点偏离的毛病,关键是要明确重点写作阶段的内容,从而略写别的阶段,以作为铺垫烘托,来突出详写的`重点阶段。一般地,题眼总是处于题目的逻辑重音位置上,也就是我们在默念题目时,自然感觉到的那个最响亮的字眼,如《同学,你不能这样》,中心词是“不能”,那么重点是要论述“为什么不能”。又如《生活告诉我》,中心词是“生活”,首先要理解“生活”的含义。在这里,“生活”是指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告诉了“我”什么?“我”又从中悟出、提炼出什么道理来?因此,这篇文章要写成夹叙夹议的以叙为主的文章。
误区之三:站位不准
在审题时,考生往往会出现主次失衡、角度失准的失误,我们称之为“站位不准”。
一是主次失衡。指文题要求表达内容较复杂时,由于作者对题意理解不周,未从整体着眼分清主次,致使作文主次失衡,不合题意。如以《父辈》为题作文,有的考生在审题中有闪失,作文中只写了父亲,“辈”这个主体就明显不足了。“父辈”是个群体性的概念,以此为对象就不应只写其中某一个具体的亲人,而应着眼于“我”父亲一辈的人们,把父亲一代人的某些共性或普遍性的事物写出来。
二是角度失准。审题时,对题意把握失准,着眼点、思考点有误,人称使用不当,或角度弄错。明明是正面写的题目,文章却站在反面来写,或者反之。如文题《发生在家中的一件趣事》,有位考生写一位老师儿子“失踪”的事,“惊险”有余而“趣味”不足。作文题目限制发生的趣事“在家中”,所以文章宜用第一人称,以“我”的眼光去叙事,而该文以旁观者的口气来叙事,显然采用的角度失当了。又如《美在课余》,这显然是一道正面命题,可有的考生却从反面来构思,写一些女同学在课余时间过分讲究穿着打扮的情景。再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这是一道中性命题,可有的考生从反面角度,把它当作“挫折”来写,结果当然只能得低分。
要克服站位不准的毛病,最好的办法是在写作之前确定好角度,然后再动笔,就不会出现写写停停、有悖文题角度的现象。如要写《我心中的灯》。“灯”是一种寓意,比喻在“我”失望、痛苦或迷失方向时给过“我”温暖和帮助、指引“我”前进方向的人和事,因此应从正面来行文。F
误区之四:厚此薄彼
一是只重材料、不顾标题或只重标题、不重材料。考生面临既给材料又给题目的作文时,忽略哪一方面都是不切题意的,必须要二者并重。
二是只重题目,不顾要求。要求是对文章的限制性文字,一般有表达方式、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考生因审题不周,忽略要求,结果写好的作文不尽合题意,
误区之五:挖掘不够
有些题目的命题意图,并不在外表,而在深层或题外,考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审题失误率也最高。如《心愿》、《意外》、《温暖》、《书声》等题目,以《心愿》为例,是谁的心愿,是什么样的心愿,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才是深层内容,才是题外真意。可是有的考生,只静止的写有个什么样的心愿,极力渲染“心愿”变成现实的心情,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的原因却写得很少,虽也能扣题,但只抓住了题目的外表,而影响了文章的深度,又如文题《村边的那座小桥》,有位考生写自己四岁时在桥上玩耍不慎落水,后来在大人的鼓励下重走过那摇摇晃晃的小桥,也不怕它了,结尾写道:“昔日的小桥如今早已不再了,伴同我那次的落水一起成为了历史。”就桥写桥,在审题时未作深层的审视和思考,未能赋予文章以深刻的内涵。如果能从中悟出点如“昔日的小桥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起点,我学会了不断的尝试”的哲理,文章就有了深度,就有了“闪光点”。
【超越无极限】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1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佳作连连看】
点点滴滴都是爱
很多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予以子女的爱永远是含蓄内敛而伟大雄厚的。可是这句话所表达的父爱却与我父亲给我的爱不尽相同。我的爸爸总是于细微处毫不遮掩地表达着对孩子的爱。
妈妈说我这个任性的性子都是因为爸爸管教不严的错。听见这句话,正在报纸上乱涂乱画的我一挑眉,停下了手中的笔。“我们是哥儿们。”爸爸先我一步说出这句话,于是我夸张地赞许道:“知我者,某人也。”妈妈不满:“这个某人谁知道是指谁啊?”“说法,一种说法而已。”爸爸阴阳怪调。我趁机插上一句:“所以,别在意。”或许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不像多数家长和孩子间的“尊卑有别”,但是我叫爸爸“某人”,爸爸叫我“朋友”却是经过商量决定的。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称呼很好,这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顺便嘲讽了一下古人定的各种乱七八糟且极其苛刻的礼仪规矩。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对妈妈说:“她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正大光明地支持她。”继而把头转向我:“是吧,朋友?”“是的,某人。”我应道。父爱,就是要这么张扬。
老爸对我的学习可以说是看重,也可以说不看重。他常常说:“朋友,你自己的路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无论是好是坏,当然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很好。不过都挨不着我和你妈妈的事。等我和你妈老了,我们就两个人自己住。”妈妈却不留情面的拆台道:“等我老了,我就和孩子一起住,你就自己一个人过吧。”某人只好摆出一副没听见的样子继续吃饭。可是每次考试过后,老爸总是特别关心我的成绩,并美名其曰“关心你的未来”。于是我无奈地表示他的话前后矛盾。某人没有丝毫不安和局促,反而借此机会向我大讲特讲,说人都是矛盾体……我假意听得很认真,但实际上确实左耳进右耳出。某人明知我没有听,但还是乐此不疲地讲着。父爱,就是要这么亲密。
老爸唯一让我不爽的就是他有抽烟的习惯,虽然他曾无数次扬言要戒烟,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久而久之,每当他提起戒烟的事情,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一副鄙视的样子。不过近两日情况却有些微妙的变化,我发现某人居然都没有再动过香烟,于是随口问了下原因,老爸仿佛是因为终于有人发现了他这一伟大的壮举,于是一脸兴奋地告诉我说:“我戒烟了!”因为某人这次是将言语付诸行动,所以我没再鄙视他,并大加赞许他的行为。可是老爸戒烟的“后遗症”就是每天下班回家都要问我:“我的皮肤有没有变好哇?”而且偶尔还会装作若无其事地吃掉我的面包,并说是为了补充能量……唉,其实我也晓得,老爸戒烟就是因为我上了初三,为了让我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才不像之前的几次,选择了果断地戒烟。父爱,就是要这么坚决。
或许那些催人泪下的父爱故事更容易令人动容,深刻地铭记,可是我却觉得像老爸这样子张扬、亲密、坚决的父爱才是最好的。纵使不能瞬间使人产生崇敬的感觉,可这样每日每月、点点滴滴逐渐汇聚的爱,才是永驻心底的爱。
点评:本文选取生活中的几个细小片段,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独特而深厚的爱,观察细腻、叙写丰实,在流畅的语言中流淌着对父爱的珍视和感恩。
点点滴滴都是爱
阳光拐个弯儿,透过了毫无生机的病房,透过了那苍白无色的窗,照进了我的心,暖暖的,甜甜的。
在我的记忆里,医院里都是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伴随一股阴冷的风,无端的恐惧侵蚀着进来的人,就是一个晦气的地方,病恹恹黑色的地方,让人绝望、悲伤、害怕。但我们这间病房却因为有一个小男孩,这里充满欢声笑语,一切都那么温暖安心。
经过一场大雨的我,浑身疲惫无力,体弱不胜就生病了。也许是病得太重了,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一张病床上。病房里都是陌生的面孔,我的床在最里面靠墙,没有窗户,是一个不透气、不透光的角落,白天也是黑黑的。唯一有阳光的窗户旁的一张床被一个大姐姐和一个小男孩“占领了”,心中很是不高兴,却无人诉说。就这样懒散地躺在病床上,毫无力气,也不想和他们搭话。
过了几天,我不想总是这么躺着,就艰难地侧躺在床上看书。没一会那个小男孩跑到了我的床边,笑语盈盈地说:“姐姐,你为什么不和我们说话呀?”看着这白晳的脸庞,我嘴角上扬,微笑道:“姐姐不舒服,无力说话。”他却得寸进尺的坐到我床边:“你应该多笑笑,姐姐你笑起来真好看。”我勉强地又对他一笑。“姐姐,你脸色怎么这么苍白?”我被他问烦了,也许是多日不见阳光了,一直躺在这个角落,敷衍道:“因为没有阳光啊!”小男孩歪着头答道:“好啊,我让阳光拐个弯,照到你这里呗。”房间里的人都笑了。
但令我们完全想不到,没一会,一束阳光竟然从小男孩睡的那张床的墙上射到我的脸上,我突然感到自己真像一颗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原来小男孩用镜子调好角度,把阳光反射到我的病床上,那一刻,我心中顿时明亮起来,只觉得好温暖,那个被叫做医院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似乎已经发生变化。从那天起,小男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让我晒到太阳,直到出院。
这就是爱吧,那个小男孩只是做了一件想让我开心的事,在我们每个人看来点滴琐细,微不足道,但就是这点滴之爱让我刻骨铭心。
因为小男孩的爱,医院这个地方在我的心目中不再恐惧;因为小男孩的爱,医院的病房充满欢笑;因为小男孩的爱,我们的城市已不再陌生;因为小男孩的爱,阳光一样能拐进了我的心……
这点点滴滴啊,都是爱!
点评:普通的人,简单的事,点滴的爱……作者在娓娓道来中表达出了文章主题,看似无意,实则用心。
点点滴滴都是爱
有一种感动叫爱,有一种温暖称为爱,有一种力量来源爱,有一种支持离不开爱……
即使陌生,也有爱
都说“雨过天晴”,但也要看运气。经过雨水的洗礼,地面上留下了了它的杰作,轮胎不免有些打滑,可心急赶回家的我还是骑得很快,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来颠去。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前面有块石头,没等我反应过来,连车带人向左倾斜,人倒没事,可车篓却“歪了头”,任我怎么扳也纹丝不动。有位阿姨走来,示意我扶着车龙头,她两腿夹着前轮使劲地把车篓扳正。可用力过猛,刚刚还洁白如雪的裤子此时已被轮胎的泥水弄的尽是污垢,我抱歉地说:“阿姨,对不起因为我,弄脏了你的裤子。”可不见她反应,我拍了拍他,她立刻挥摆着双手,嘴里发者“啊啊 啊”我意识到她是聋哑人,但我还是说了谢谢,她也许懂了,朝我笑了笑。一种莫名的感动袭满我全身,这就是爱吧,一种来陌生人的关爱。
爱你,我就抱抱你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出门前,妈妈总会站在门口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开始,我觉得很新鲜,心想:外国人不都这样,所以每次也十分热烈的回应。可时间一长,我的回应越来越淡,有一段时间门口不再有妈妈的拥抱。可我又感觉奇怪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渐渐的我又开始渴望这个拥抱。晚上睡觉前,我想妈妈提出了这个要求,妈妈笑了笑让我先去睡觉。第二天,妈妈果然又同以往站在门口等着我,我飞奔了过去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听着她说:“爱你,我就抱抱你。”我抬起头轻轻地回应:“爱我,你就抱抱我。”我又重新充满力量出门了,这就是爱吧,一种来自一个拥抱的爱。
它,储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但会被化作一点一滴,悄无声息地来到你身边,包围着你,伴你长大,包围幸福。
这,就是点点滴滴的爱。
点评:通过两件小事,叙写了来自生活中的点滴之爱。小标题的设计既串联了全文,又紧扣了主题,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作文教学设计 篇9
“想象”主题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通过教学情境的层层设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在多种方式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播放一段音乐,初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乐曲播完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由乐曲所想到的人、事、物、景等等。
2.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导引,让学生初步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便没有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就没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千古绝唱。本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想象”。
二、拓宽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训练
1.有人看到字母“A”想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有人看到“D”想到诗句“小园香径独徘徊”。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熟悉的26个字母,你能想到什么?它可以是一句名言,可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用你自己的话阐明的一个道理。
要求:(1)这句话要美,简洁而富有创意;
(2)要真,字母之形和所讲之理要相得益彰;
(3)用擂台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
2.师生共品“创作成果”
原则:可玩味,可修改,要肯定每个学生的创作成果。
附:涌现出来的好作品有:
字母“A”,有同学说:“既然目标在山顶,就不要在山腰停留。”
字母“C”,有同学说:“之所以圆不了,是因为半途而废。”还有同学说:“你的心灵之窗打开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字母“M”,有的同学想到:“高山不只一座,人生的路不止一条。”
字母“Y”,有的同学说:“要张开双手迎接明天的挑战”;还有同学想象它是秋天的树,于是想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诗句。
字母“X”,有的`同学想到它在数学上表示未知数,于是说:“未来是个未知数,只要你不断努力,它就有唯一解———‘成功’。”
三、进一步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想象活起来
以“雨天”、“网吧”、“重点高中”这几个词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然后编一个故事。
要求:
1.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把编好的故事写成短文,300字左右。
2.等学生写完,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牵头评议本组作品,推荐出1篇好文章,之后各小组推荐的文章在全班交流,品评。
四、布置作文
出示礼品盒,让学生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学生边猜教师边拆礼品盒,最后出示礼品———一片火红的枫叶。在学生们惊讶之时及时引导:别看它只是一片红枫叶,只要你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或许它还连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片红枫叶展开联想与想象,写1篇作文。
要求:展开联想与想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也可以编述故事(包括小小说、童话、寓言),也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约600字;题目自拟。
五、学生写作
学生写作时,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写作情况。用30~35分钟的时间成文。
六、作文评析
1.学生写完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在作文纸的“自评”处写出自己写作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2.自评后,教师指导学生前后四人一组交换批改作文,找出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并学习借鉴。同时指出别人作文中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从评改角度进行点拨指导,如:文章的词句、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安排、写作的思路、主旨的表达、写作手法的运用及修改的意见与建议等。互评结束后,选几组代表谈所评文章。
3.自评与互评结束后请三名同学读自己的佳作然后师生“奇文共欣赏”。
依次请学生到讲台上去读自己的文章,大家自由发言对该同学的文章进行评论。
七、课堂小结
想象的目标是创新。想象,要冲破牢笼,让思想自由驰骋于古今中外;想象,要求新求异,努力创造新形象,表达新思想。当然,想象离不开生活。也许想象作文中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曾有过的或将来才会有的,但必须合乎生活的真实。愿写作训练课能够给大家以启迪,让你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写作的天地中自由地翱翔!
作文教学设计 篇10
要求回放: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1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出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要求分析:
1、小学语文课标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因此,这节习作指导课只是把上节课(口语交际)中了解到的有关“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写下来,这是对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方式,也是检查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描述的训练过程,是对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检验和升华。
2、学习段式,作文时注意做到表达清楚,描写具体,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写出自己的感想。
习作范围:
1、学会把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写下来。
2、可以写本次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把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2、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个传统文化。
3、把学生的习作装订成册,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课前准备:
1、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2、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手抄报等)展示出来。
3、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准备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4、中国传统文化调查表。
教学难点以及对策:
1、第一个难点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综合课时做好做足前期工作,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这次写作范围很广,可以介绍一个文化传统,一个风俗习惯,一处人文景观,一个古建筑,一种民间工艺,一个戏曲,甚至于活动的过程可以写,同学们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写。只要是你感兴趣的,都可以写下来。
2、第二个难点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生通过综合课的学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点简单的了解,但没有头绪,在脑海里是一团乱麻,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整理好,形成文字写下来。
3、本次习作训练的难点还在于它的综合性,在于如何体现着一个学生的认识能力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突破难点?我想,应该结合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来进行,在前面几篇课文的教学中,提前渗透,有意识地指导。如在讲《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会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一座桥,介绍一幅画。在进读《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一件历史故事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
一、再现传统文化,体会写什么。
1、回忆上节课口语交际内容。
你知道哪些中华传统文化?举例说说。
2、你最喜欢我国的哪个传统文化?你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个?
(1)、学生展示,老师小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
一个神话故事、一处古建筑、一种民间工艺、一种戏曲、一幅名画、一个节日、一个传说、一个吉祥物、一个习俗、一个少数民族……[1] [2]
作文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练习把一件事写清楚,内容要具体。 2、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能从所做的事情中有所感悟。
二、教学重点:
把学习本领的经过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三、教学难点:
能从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亲近名家,聆听写作奥秘
师: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写作奥秘。
秘诀: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
秘诀: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想象是写作的源泉。
秘诀:好文不厌百遍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认识了四大作家,你们有什么感触吗?让你明白了写作有什么秘诀?(要多读书,要多观察,要学会想象,要学会修改作文)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写第四单元的习作。
(二)读懂习作要求,学会审题
1、出示习作要求。
2、理清习作要求,学会审题
(1)写谁?———自己。
(2)写什么?————学会本领
体育方面: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
艺术方面:绘画、书法、弹琴、下棋等。
劳动方面:做家务、干农活、做手工等。
学习方面:观察、小实验等。
选自己最近感触最深的本领来写
(3)怎样写?————为什么学?怎么学?不会到会的过程。有趣味要用细节来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学后真写体会。
(4)写作顺序:1、起因。2、不会样子。3、改变做法原因。4、学会的过程。5、结尾体会。
(三)指导写作,领略方法就能写吗?不着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学会了一样本领,他学会了包饺子可是却忘记了先后顺序,谁来帮帮他?(出示幻灯)
1、学会排序
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然后把皮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
()最后我按照这个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练。
()先把皮儿托在手心,弄了半勺馅儿,
()接着用虎口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些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何把它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师:谁来帮帮他,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指名回答:你来。
师:为什么这样排呢?(因为这样顺序才清楚。)师:你能不能从句子中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接着然后最后)
师:同学们真聪明!帮这位小朋友解决了难题。
把这些句子连成一段话,请看。
(出示幻灯:我学会了包饺子:先把皮儿托在手心,弄了半勺馅儿,然后把皮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接着用虎口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最后我按照这个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练,我终于学会包饺子。
2、观察跳绳写动作
下面我们也用这们的关联词把同学跳绳的动作连起来说,看看观察得认真,说得准确。
(1)观察跳绳
(2)说动作
(3)自己动手演示动作,感受心情。情态。
(4)学生书写(关联+动词+修辞词)(先接着然后最后)
我首先左手,右手,然后,接着,最后,我我终于学会了跳绳,我跳啊,跳啊,跳绳慢慢地听话了。我一下一下跳,同学在一旁为我:最后我居然跳到了五十下,我高兴地喊到:我学会跳绳啦!我兴奋极了。
3、观察不会跳绳图片写样子
(1)学生观察不会跳的图片
(2)根据图片说出不同样子和表情
(3)学生书写(神态、心理)在课间开始了我拿起跳绳就跳起来。跳绳这时候总是不听话,就像专与我作对,一会儿好像,一会儿,害得。会儿,痛得,我气得真不想跳。
4、写好不会到会的过渡
(1)读文领会过渡段
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妞妞,是不是泄气了?我点了点头。来,我教你!说完,妈妈便拿起一张饺子皮儿,给我做示范。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听着妈妈耐心细致地讲解,我明白多了,又有了信心,便重新振作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
(2)学生说让你改变做法有几种可能?有同学的帮助,也老师的教导。或是家人或是自己的想法等
(3)学生书写(选择一种来写)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
5、加上开关和结尾
(1)为什么学?现实采访。生:本学期学习实行大课间活动,我们全班同开始学习跳绳。实话实说,起因写明白就好
(2)学写的感受例:(结尾)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只要努力任何事都能成功。
感言大赠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今后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只要刻苦了,就能学好。
坚持就是胜利,任何成功都伴随着刻苦,任何喜悦都包含着辛勤劳动啊!
(3)学生学以致用完成开头和结尾。
(四)学会点评,感受习作之乐
(1)指学生念习作,其余同学可要注倾听,哪里写得好。
(2)指名学生点评。
(五)点评要点
1、过程是否有一定的'顺序?
2、是否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3、是否写具体?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修辞手法的应用)
4、是否有自己的体会收获?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下课铃声响了,你的习作可能还没有完成,那千万不要让你的思路溜走,回去继续完成你的习作,写完的同学要多修改因为好文不厌百遍改,作文修改佳句来。相信你写的文章会非常精彩。
板书
为什么学(起因)
不会(神态、心理、想像)我学会了怎么学会的(经过)转变过程(语言、心理)
学会(关联词、动作、修饰词)学后启示(结果)
作文教学设计 篇12
1.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梦想以及梦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们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梦想观。
2.在口语交际课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指导学生们进行准确写作,注意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树立远大梦想,并为梦想而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注意文章的层次性,确定梦想合乎现实。
2.找到实现梦想的途径。
3.具体、生动地描述自己的梦想,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4.引导学生们对习作《我的梦想》进行赏评、修改,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梦想不必惊天地——用心畅谈梦想歌
1.师生畅谈梦想: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梦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俗话说得好:“人无志而不立。”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谁愿意先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梦想。(自由畅谈梦想,尽量多人说。)
2.列举一些学生们的梦想,如“我的梦想是当老板”、“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厨师”、“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我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 引导学生们讨论分析。
师:梦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梦想是崇高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是很有意义。
3.师:其实梦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比如:鲁迅先生开始他的梦想是想当一名医生,远赴日本求医。后来,在一次偶然之中,他发现医术只能救助中国人的身体,而不能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再比如:老师小时侯,非常羡慕老师这个职业,梦想有一天也能站在讲台上。再加上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我就想早点参加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我考上了师范,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
二、梦想背后故事多——真实具体动人心
孩子们,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我想,每一个梦想背后,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来用心聆听,你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梦想?同桌互相说自己梦想背后的故事。(即: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⑴因为某个人的影响⑵因为某一句话或者某件事情。⑶因为某一本书……)然后小组推荐5——7人说。
三、梦想远大须努力——妙笔生花写华章
1.一个梦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有人说:梦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记得作家巴金曾说过: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梦想的那一天。(课件出示) 为了实现梦想,很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终于成功!
2.学生们谈怎么做才能实现梦想,?引导学生们说出途径(⑴多读相关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⑵现在就好好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桌进行交流。
3.师:孩子们,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关于梦想的种种激情,那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下你的梦想以及梦想背后的故事,当然,还有你准备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写的`时候,重点要把梦想背后的故事和你准备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写清楚,还可以试着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安排自己文章的结构。 当然,你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安排文章结构,比如直接从故事入手,然后再揭示你的梦想,你甚至还可以给习作重新拟一个题目,不管怎样写,记住,把你梦想背后的故事真实具体的写下来,就是最感人的习作。相信你的笔下,一定会涌出1篇篇激荡人心的梦想之歌。
4.佳作赏读,根据学生们回答板书写作提纲:
开头:我的梦想是什么?
中间:梦想背后的故事——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原因)
准备怎样实现我的梦想?(途径)
结尾:期待着梦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首尾呼应)
5.学生们进行习作,老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们进行个别辅导。
四、静心修改促提升——取长补短更精彩
1.自改自评: (1)老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老师修改了什么?老师是怎么修改的?(2)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3)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交换作文,互评互改(1)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2)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3.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1)指名朗读作文。(2) 师生评议。
作文教学设计 篇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和探索时期。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第四学段的写作部分提出的“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让人不禁幡然醒悟:除了引导学生“写什么”和“如何写”之外,引导学生“如何改”、“如何评”也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立足于日常作文教学的实际,打破传统的单纯依靠教师批改、讲评作文的做法,就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课模式这一问题,以教学设计的形式,从课堂教学操作过程的层面上具体介绍本人引导学生互相评改作文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同时也希望以此引起同行们对此类问题的摸索和探讨。
[课前准备]
学生按照作文训练的计划和要求完成1篇作文的写作之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书面自改、自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要求学生自改:学生对照作文评分标准的具体项目,本着“减少扣分,增加得分”的原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注:起始阶段,如果学生此时还不知道作文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则该次作文暂不作此要求。
第二步,要求学生自评:在作文结尾的空白处,以“自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我这样构思的以后我需要注意或努力的是”这样的格式写一段话。注:书面自评应侧重于写作者对自己作文构思立意方面的解释,以便于评改课上评改该篇作文的同学能从整体上把握住全文,从而为书面互相评改作文提供文字交流材料。
说明:学生书面自改、自评作文初次可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完成,以后就可作为作文写作的常规由学生在作文评改课前自行完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位同学,你知道在一张语文试卷中作文题的分值是多少吗?(60分)嗯,1篇作文竟然占了几乎总分一半的分数,太重要了!怪不得有人说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作文题的`阅卷教师,那么你是如何确定学生作文成绩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文评改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和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板块一:书面互相评改作文
(一)对1篇作文的批改,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有具体的细则和要求的。那我们的作文评分标准是什么呢?现明确如下:
(1)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或使用错误共计3处或3处以上,扣5分;3处以下,不扣分。
(2)错字、别字、漏字、多字四种情况出现3处或3处以上,扣5分;3处以下,不扣分。
(3)作文中真情实感的语句,也就是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句子,找出3句或3句以上,加2分;找出1句或2句,不加分也不扣分;一句也找不出,扣5分。批改时,在找出的真情实感的句子下面用红笔划出,并在右边的空白处写上“该句好在何处”的批注。
(4)卷面整洁,加2分;卷面一般或不整洁,扣10分。
(5)当天作文指导课上新学习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在当次的作文写作中如果没有运用,则一票否决,作文成绩不及格;如果运用了,则不加分也不扣分;如果不仅运用了,而且还运用了以前作文指导课上学过的某一写作方法或技巧,则加2分。注:作文指导课上训练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可能是语言方面的,也可能是选材、结构或中心主题等方面的,此项标准既突出了作文训练序列中的不同重点,也符合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运用写作方法或技巧的规律。
说明: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考虑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起始阶段,对于评分标准的讲解最好不放在前文“课前准备”中“第一步”的前面单独进行,而是直接集中地放在作文评改课上进行,以便于教师现场及时地指导学生依据作文评分标准按照评改程序相互评改作文。由此,作文评分标准的明确就为学生修改自己所写的下1篇作文提供了具体的目标和导向,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作文写作的原则和习惯。
(二)对照着作文评分标准,我们怎样评改别人的作文呢?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红笔在作文纸的左上角以“批改者:×××”的格式写上批改者的姓名。
第二步,参照评分标准,规范使用修改符号进行批改作文。
第三步,完成批改后,在“自评”后的空白处写上“分数合计”四个字,然后结合作文批改的具体情况,对照评分标准的各个项目,按照自上而下(1)(2)(3)(4)(5)的格式,用正负号具体标出每项的加分或扣分情况并说明原因。最后以60分为基础分,结合各项的加分或扣分情况算出作文成绩。
第四步,结合作文写作者的自评内容,以及自己在批改过程中的感受或发现,在“分数合计”后的空白处以“互评:我认为本文最大的亮点或最值得我学习的是 文章需要改进的是”这样的格式写一段话。
说明:以上两个环节的内容初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明确并耐心讲解。学生熟练掌握后,评改课上就可省略这两个环节,直接让学生进入评改作文的状态。
(三)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讲的评分标准,按照评改作文的步骤评改发到你手上的别的同学的作文!我们比一比,看谁评改得最细致、规范、富有启发性!
说明:此时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随时参与、指导、鼓励学生评改作文,并针对学生书面互相评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个别交流或全班提醒强调。
三,教学板块二:口头互相评改作文
话题设计――俗话说,人无完人,作文也是如此,每篇作文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区别在于:哪1篇作文的优点更多一些,缺点更少一些。那么,你觉得你们组谁手头上评改的作文优点更多一些,最值得推荐给全班同学呢?你们组推荐这篇作文的理由又有哪些呢?
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结合‘自评’‘互评’内容交流评改感受――选出推荐的作文并共同探讨推荐理由整理组员的推荐理由”的顺序完成小组推荐作文的工作。时间5分钟,请各组组长或由组内确定的组员做好发言准备。
说明:
1。本话题设计的目的是:在书面自评自改和书面互相评改作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自然进入口头互相评改作文环节。
2。当学生举手后,教师可随机穿插引导,基本思路如:“这位同学,你们组推荐的是谁写的作文呢?什么题目?”――“为了便于全班交流,你能把这篇作文读一遍吗?其余的同学请认真听,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你们组推荐的理由有哪些呢?”――“找出了这么多的优点,你们组真善于学习!除此之外,你觉得这篇还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能把‘互评’中文章需要改进的内容读一下吗?”―― “提出的修改建议真好!我想本文如果……将更好。”“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篇作文的作者×××同学,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3。这种由作文的批改者、作者、教师以及全班同学组成的多渠道、立体化的口头互相评改作文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小组推荐出的作文作为“例子”在课堂中的辐射作用。
[课后巩固]
课后,请同学们在认真阅读和体会自己作文中书面互相评改作文的内容后,再与其他同学交换阅读至少1篇作文。也许就在这个过程中,你又有了新的收获!
说明:这种做法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既有利于学生即小作者在别人书面互相评改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文写作进行自我反省,又拓宽了学生间相互借鉴、学习和交流的面,从而巩固和强化了评改课的效果。
陈海,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上一篇:留言条写作课程教学设计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