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教案【精选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观潮》教学设计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观潮教案【第一篇】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学习重点:
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艨()艟()倏()泅()舸()
雉()溯()僦()绮()溢()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
二、研讨学习:
(一)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初读感知大意
1、朗读课文,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学生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四)、研读理解构思,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统一
1、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也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有感情地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语句,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
(五)、思考、探究、交流。
问题1: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问题2: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六)拓展延伸
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
三巩固练习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②如履平地()③一舸无迹()
④鲸波万仞()⑤珠翠罗绮()⑥艨艟数百(_
(二)、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④披发文身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⑧席地不容____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③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④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四)、读文答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②际天()③既而()④沃日()
2.翻译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4.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5.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6.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观潮教案【第二篇】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们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还比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师,教师来作学生呢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被动跟读的常规做法。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课堂上的练习,听课文写词语的练习,朗读背诵课文的练习,包括最后的说一段话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对课文中的新词,我们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因此教师教学词义时就要有这种意识,尽可能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堂课中人声鼎沸和闷雷滚动两个词语的教学设计就力求体现出让学生会运用的思想。教师先在课堂中创设出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这样教学词语,无疑为学生以后运用这些词语搭了一级台阶。不仅解决了意思理解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运用作好了准备。
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一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练习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1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
《观潮》是1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我们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是这样安排课时的: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
事实说明,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最大收获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观潮》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三篇】
教学内容:
全文
教学目的: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
1、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体会潮的壮观。
2、紧扣重点词句,指导感情朗读。
教具准备:
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图、复习导入新课。
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1、请比一比:“观潮”和“天下奇观”的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生回答后,PowerPoint出示板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PowerPoint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学习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表达方法。
二、欣赏录像,感受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PowerPoint出示苏东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引导齐读。激发学生情感,欣赏录像,引入学习课文。
PowerPoint出示学习方法齐读
学习方法: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2、抓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积累。
三、自由学习课文
1、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2、质疑,讨论,解疑。
3、小结,PowerPoint出示板书。
四、精读“潮来时”部分的重点句子
设想: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帮助理解,又帮助记忆。
教法:PowerPoint出示,图句结合,指导品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鼓励学生想象,主动模拟闷雷滚动的声音,并读出隆隆的感觉。)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表演沸腾的场面“跳着、叫着、喊着”,指导读出惊喜的感觉,理解“人声鼎沸、沸腾”)
3、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同桌互读,读出激动的心情。)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分组比赛读,读出壮观的感觉。)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个别赛读,读出雄伟气势。教师鼓励,与学生一起鼓掌。)
6、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来。(教师试读,学生评价。)
7、加入自己的表演,入情入景,分男女赛读“潮来时”部分。
8、小结,课件出示练习,反馈学习情况。
五、学习“潮过后”部分
齐读,谈潮过后的景象。PowerPoint出示板书。
六、PowerPoint再出示苏东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总结全文。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希望把今天学到的方法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
七、拓展练习
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仿写飞沙滩的潮,用上课文的好词佳句。
八、布置作业
1、继续仿写。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初二上册语文《观潮》教案【第四篇】
教学片断:
师:谁来给我们读读第2自然段?(一个学生读)
师:听他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海很平静
师:你从哪里看出海很平静?
生:“江面很平静……”我从这句看出。
生:我从“镇海古塔、中山……”看出海很平静。
师:你们还有什么感受?
生:人很多。
生:人们很急。
师:你从哪看出人的多和急切?
生:我从人山人海这个词看出人多。
生:“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很急切。
师:谁能给我们读好这几句。(指名3个学生个别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没有读出急切的语气
师:那你能不能来读读?
齐读句子
……
师:我们要学会积累一些好的词语。比如这课中的这些好词,我们一起读一读。(生读词语)
读1篇文章,总要像吃饭一般细嚼,这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在《观潮》的教学中,老师善于抓住了重点句子和词语,结合朗读训练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读课文,再让学生谈读后的感受。学生很快在读后找到到潮来前表现海的平静和人的急切的词句,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通过个别赛读和齐读的方式来感悟这些词句,这样指导方法很及时。
不过教学中,学生朗读的面不够广,朗读的指导似乎还可以更深入些,朗读的评价作用似乎没有好好发挥。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评读的作用,进行细细品味,那么学生就能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记住妙词佳句,学得语言文字,感悟语言的意蕴。
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出示了文中出现的一些好词让学生齐读,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运用好词。但只是读读就过,是否就能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呢?语文教材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会读写技巧。如果教师让学生在品读潮来之前和潮来之后的重点段后,课后去仿写某个场景的片断,积累和运用的目的可能会更好地达到。
上一篇:《乌塔》教学设计(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