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4、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写泼水节的什么呢?(欢乐)。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简介西双版纳。

3、理解:“一年一度”

4、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傣族人民的心情如何?(兴奋、欢快)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上人们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3、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中读出什么?)自由练读。

4、指名说。相机指导读句子。

5、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过度: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除了互相泼水祝福,还做些什么?

1、自己读第三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指名说。

3、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欢乐?

4、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二篇】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多媒体课件。

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2)地上撒满了花瓣,江面是一条条龙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撒满”说明花瓣很多。“撒满的凤凰花瓣像鲜红的地毯”表达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贵宾的情感。“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很多,是一个十分壮观、特别喜庆的场面。“欢呼”说明人们很兴奋、很激动。)。

(3)“周总理来了!”句中的感叹号表现了人们的一种什么心情?试加体会并读一读。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欢迎周恩来总理的到来!请同学们齐读第3自然段。看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教学从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现动作的词语理解整个句段,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烘托气氛,学生很快入境入情,为后面的进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第4自然段——借助插图感受人物和情景。

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欢声笑语。借助插图,既便于讲述知识,更能帮助学生感受热烈的气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1、图文对照阅读。

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投影放大课文插图,引导观察图画。)谁来看图说说“今天”周总理的打扮。(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

哦,周总理今天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个样,显得多么亲切呀!谁再看图,说说总理脸上的表情。(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师:周总理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课文里用笑容满面来表现总理高兴的心情,请你也笑容满面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吗?(学生练说)。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有“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图画表现的情景,因此应指导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加深感受。)。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训练朗读。

1、指名学生分别读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话,并说一说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教学多音字“盛”。

教师引读第2、3句,引导学生体会泼水的热烈场面。

3、默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4、结合第2句进行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的亲民之心、爱民之情。

抓住描写周总理泼水的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1)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2)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3)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们——。

(4)练习句式,用“一边……一边……”“一手……一手……”说话。

5、练读第3句。告诉学生,傣族人民祝愿周总理健康长寿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应读慢一些。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以句式练习的形式说周总理在泼水时对人们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祝福,然后进行表演。这一训练不但激发想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早已融为一体,民族团结的美好情景。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引导思考,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这位伟大的国家领导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爱戴啊!又一次再现了周总理能入乡随俗,与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连心的动人场景。)。

四、教学第6~8自然段——升华感情。

1、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开心”。他们为什么这样开心呢?(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他们亲如一家人,他们心心相连,所以感到“那么开心”。)。

2、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过得又“那么开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泼水节是“幸福”的,“令人难忘”的。

3、这最后的3个自然段,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号?(4个。)这几个感叹号表达了什么情感?(紧扣“开心”“幸福”“难忘”体会。)。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5、完整地朗读一遍课文。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三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

(板书:早早、早已)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3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

(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2、造句。

------有的------有的------实践。

3、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为题的读书汇报课。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师:这个难忘的泼水节是发生在哪一年?(1961年)出示最后两句话,读读。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读读课文后,回答。(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介绍周恩来总理。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第3自然段。

能用一词来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的欢迎总理吗?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

交流:

(1)“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4)“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5)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师:总理来了,我马上就要见到他了。多么幸福哇,(齐: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齐:1961年的泼水节)。

过渡:在一阵阵欢呼声中,周总理踩着“红毯”来到人群中。

3、出示图看图说说周总理的穿着和表情。

还看到了什么?用“笑容满面”说话。

师: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穿着民族服装,和傣族人们一起载歌载舞。多么平易近人的总理,多么值得我们爱戴的总理。请上自己的感受再读读。

师:48年过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衣服,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

(引读: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

4、师:最激动人心、最热闹的泼水开始了。

(1)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板书)。想像: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泼水情境。

(2)展示泼水图,并说明: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3)多么热闹的情景呀,再读课文。

(4)创设说话情境: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祝福话。(或动笔写写)。

5、师: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泼洒的越多,得到祝福越多,新一年也定是万事如意,美满幸福。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6、激qing导读,师: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读)。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师:傣族人民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齐读)。

师: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深深爱着他们的周总理。(再读)。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傣族的泼水节这天,除了泼水,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他们会唱歌跳舞,会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知道的有哪些?(彝族的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瑶族“夕九节”、壮族“哥婆节”、苗族芦笙节等)。

四、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选择其中的词或句子进行仿写。

2、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端、拿、泼洒、祝福。

傣族人民:欢呼、泼水、祝福。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五篇】

文章中小作者写了参加世博大酒店第二届泼水节的快乐有趣的经历,关于400字写有趣的泼水节作文内容详情如下。

今天,我们去世博大酒店参加了第二届泼水节。

吃完自助餐,我们急急忙忙换好衣服,脱掉鞋子,拿起水枪,“扑通扑通”跳到水池里欢快地和他们一起“打水仗”。尽管外面下了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

忽然,来了一位叔叔向我借水枪。我见他端着一盆清水,转过身来,说:“我不借!”他又问:“真的不借?”“不借就不借!”我固执地说。说完,他给我泼了一盆水。旁边的壮壮哈哈大笑,我揉了揉眼睛,那位叔叔已经在人群中不见踪影了。

我们跳到另一个水池里,那里的水比较深,也比较温。这里都是小孩子,我欢快地在里面嬉水。来了几位大人,我用水枪去射他们,一个大人当场就给我来了一盆水,我睁不开眼睛,差点摔跤。

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水池,这时,妈妈帮我借来了一个脸盆。小朋友来了,我泼了他们一身的水,他们想反泼我,我用脸盆遮挡,他们泼不到我。整个水池一片喧哗,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欢快的交响曲。水仗打累了,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别提多开心了。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泼水节。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六篇】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1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流程之一。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识字。

1.充分自读,边读边悟。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小海螺和大海参,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1)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参都是生字,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多音字:(好像欢乐盛满天空)你们知道带点的字还读什么音吗?

生词:凤凰傣族咖啡长寿(读后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3.巩固识字。

出示一棵大果树,树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果子,摘下一个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属于你。(学生读字音并组词)。

(二)写字。

1.出示小朋友写字图:大家看,这个小朋友写的多认真啊!你能做到吗?学生自主写字。先观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写。

2.根据学生写字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小组内展示写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一)这么快我们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读给其他同学听,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学生练读、互读)。

(二)细细品读。

1.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到来之前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自己评评读得怎样。)。

2.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当时场面的热烈,人们兴奋的心情。

(1)学生个别读。(指导学生读好四面八方赶来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欢呼周总理来了!等词句。)。

(2)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样的场面。

(3)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3.读四、五、六、七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十分容易接近。

(1)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场面。观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抓住描写人物服装、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周总理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泼呀,洒呀!等词句)。

(4)小朋友,总理为人民祝福,人民为总理祝福,大家笑哇,跳哇,多么开心。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体会幸福快乐吧!(放音乐学生读课文)。

(5)齐读后两句。

4.读全文。

四、课文扩展,强化表达。

你听说过或在电视里看过什么节日也很热闹?讲给你的好伙伴听。

五、课外作业。

把泼水节的热闹场面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流程之二。

一、读题设疑导入。

二、交流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之前,你都做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习?师生归纳整理: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提问题。3.找资料。

三、学习课文。

1.面对1篇新课文,我们先做点什么?(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顺应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2.学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要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分组自学,学生自读,边读边画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4)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喜欢哪一个就读哪一个。

3.读课文。

(1)请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做代表(分自然段)读,其他组同学当评委,评价读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学会赞赏他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抓住:赶来跳舞笑呀,跳呀!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一手一手多么令认等词句,体会热烈的场面,兴奋的心情,以及总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读的方式采用:自读、指读、评读、仿读、范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学生自评、互评)。

(5)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抓重点)。

(6)谈感受。如果你也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说说泼水节怎样难忘,为什么难忘?(创造性的积累,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7)读全文。

四、写好字。

引导学生自主写字,采用自评、他评等办法,互相帮助,写好字。

五、课文延伸。

同学们课前都查找了什么资料,把你了解到的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同学分享你的课外收获。(其他节日的热闹场面,对周总理的一些了解等。)。

附言。

条条道路通罗马,阅读教学过程、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愿将以上两种教学基本式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七篇】

教材:《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1篇课文。课文紧扣“难忘”记叙了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体现周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设计理念:本组课文以歌颂家乡,歌颂祖国为主题。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教学宜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诵读感悟的方法,阅读时图文结合,读中感悟,在理解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美好情境,获得情感体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1)难忘的泼水节指的是哪一年的泼水节?(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2)地上撒满了花瓣,江面是一条条龙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撒满”说明花瓣很多。“撒满的凤凰花瓣像鲜红的地毯”表达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贵宾的情感。“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很多,是一个十分壮观、特别喜庆的场面。“欢呼”说明人们很兴奋、很激动。)。

(3)“周总理来了!”句中的感叹号表现了人们的一种什么心情?试加体会并读一读。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欢迎周恩来总理的到来!请同学们齐读第3自然段。看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教学从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现动作的词语理解整个句段,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烘托气氛,学生很快入境入情,为后面的进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第4自然段——借助插图感受人物和情景。

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欢声笑语。借助插图,既便于讲述知识,更能帮助学生感受热烈的气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1.图文对照阅读。

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投影放大课文插图,引导观察图画。)谁来看图说说“今天”周总理的打扮。(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

哦,周总理今天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个样,显得多么亲切呀!谁再看图,说说总理脸上的表情。(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师:周总理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课文里用笑容满面来表现总理高兴的心情,请你也笑容满面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吗?(学生练说)。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有“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图画表现的情景,因此应指导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加深感受。)。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训练朗读。

1.指名学生分别读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话,并说一说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教学多音字“盛”。

教师引读第2、3句,引导学生体会泼水的热烈场面。

3.默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4.结合第2句进行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的亲民之心、爱民之情。

抓住描写周总理泼水的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1)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2)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3)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们——。

(4)练习句式,用“一边……一边……”“一手……一手……”说话。

5.练读第3句。告诉学生,傣族人民祝愿周总理健康长寿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应读慢一些。(屏幕出示:a.我抓住了能帮我读出感情的词语和标点符号;b.当我知道大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时,我就把句子读好了。)。

谁愿意来试一次朗读?(指名读——集体评议——教师随机点拨——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以句式练习的形式说周总理在泼水时对人们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祝福,然后进行表演。这一训练不但激发想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早已融为一体,民族团结的美好情景。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引导思考,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这位伟大的国家领导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爱戴啊!又一次再现了周总理能入乡随俗,与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连心的动人场景。)。

四、教学第6~8自然段——升华感情。

1.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开心”。他们为什么这样开心呢?(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他们亲如一家人,他们心心相连,所以感到“那么开心”。)。

2.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过得又“那么开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泼水节是“幸福”的,“令人难忘”的。

3.这最后的3个自然段,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号?(4个。)这几个感叹号表达了什么情感?(紧扣“开心”“幸福”“难忘”体会。)。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5.完整地朗读一遍课文。

(设计意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自主读”,“自觉读”,在读中领会,读中感悟。最后3个自然段有总结全文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尤其是“难忘”以及4个感叹号,加深体会,升华感情。)。

有趣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八篇】

文章中小作者写了参加世博大酒店第二届泼水节的快乐有趣的经历,关于内容详情如下。

今天,我们去世博大酒店参加了第二届泼水节。

吃完自助餐,我们急急忙忙换好衣服,脱掉鞋子,拿起水枪,“扑通扑通”跳到水池里欢快地和他们一起“打水仗”。尽管外面下了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

忽然,来了一位叔叔向我借水枪。我见他端着一盆清水,转过身来,说:“我不借!”他又问:“真的不借?”“不借就不借!”我固执地说。说完,他给我泼了一盆水。旁边的壮壮哈哈大笑,我揉了揉眼睛,那位叔叔已经在人群中不见踪影了。

我们跳到另一个水池里,那里的水比较深,也比较温。这里都是小孩子,我欢快地在里面嬉水。来了几位大人,我用水枪去射他们,一个大人当场就给我来了一盆水,我睁不开眼睛,差点摔跤。

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水池,这时,妈妈帮我借来了一个脸盆。小朋友来了,我泼了他们一身的水,他们想反泼我,我用脸盆遮挡,他们泼不到我。整个水池一片喧哗,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欢快的交响曲。水仗打累了,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别提多开心了。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泼水节。

22 2858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