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优质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分析林教头的形象与情节,探讨忠诚与背叛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与思辨能力。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书笔记 篇1

在《水浒传》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个性,他们不仅英勇机智,而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济贫扶危的义举中,他们如同一面靓丽的镜子照出了高尚的品格和纯朴的个性。

这本是个让人羡慕的古代生活,却因为高俅陷害刺配沧州,谁知高俅一伙人仍不放过他,继续派陆虞候陷害谋杀林冲,林冲得知后只好杀死陆虞候三人,尽管林冲的手段残忍,但是却是因为官的逼迫,让一个原本生活富裕,不该到梁山的人出现在梁山。

在施耐庵的笔下,我看到的林冲是位为人解忧排难,在被高俅害的家破人亡的时候忍辱求安,不思反抗,在自己亲耳听到陆虞候三人的对话后才英勇果敢,愤而抗争。这些性格在书中的一些细节中便可看到体会。

在林冲从李小二中得知陆虞候要谋害自己时,便要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这个细节表现出他是个到不离手、细心谨慎、刚强正直的人。但是过了三五天,寻不到陆虞候,林冲他也自心慢下,这里表现出他也有随遇而安、委屈求安的软弱思想。在去买酒出门的一系列动作中,看出他是个谨小慎微、唯恐出事的人。

林冲亲耳听到陆虞候一伙人实是谋害自己时,“泼贼哪里去!”“泼贼!我自和你无什么怨仇,你如何这等害我!”这些语言表明林冲终于愤起反抗,杀害陆虞候三人,最终走向梁山。

还有林冲在朱贵小店中写的诗,显示了他丢掉随遇而安的幻想,奋起反抗的精神,有一种悲壮的气氛。林冲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勇无畏的造反英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篇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篇目,这篇文章展示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手刃仇人,逼上梁山的变化过程。本文的叙述语言无论在描写景物还是刻画人物等方面都达到了形神传神的程度。这节课我设置的学习重点是学习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掌握林冲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北宋末年社会的黑暗,激发他们热爱当今祖国的热情;使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写作中去,同时注意一些古今词义的变化。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古典小说中线索“千里伏线”的手法,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林冲在一个极大的限度内,是会让步的,这个限度不是个人尊严,而是可以忍辱偷生那个最低限度;为什么林冲并不是一个按照我们现在理解的标准,可以为个人尊严、自由和社会正义去奋斗、牺牲的英雄,而仅仅是一个甘愿并且能够忍辱偷生的受压制者;通过分析“火” 与“刀”对情节与人物性格的作用,让学生理清文章明暗两条线索,从而掌握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些解读方法,归纳出“官逼民反”的主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预习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程序:

(一)、导入(启发思维,激发兴趣 )

(课前组织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四回至第六回,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故事内容。)

师问:通过观看电影与阅读文章比较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其中的异同,请找出并分析优劣。

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热烈,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转入对文章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 、介绍作者和作品(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可参阅《同步课堂》及人教版《新课程新练习》相关内容)

2 、用标题形式概括课文的情节

析:沧州逢旧知——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奋起杀宿敌

(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准确而简练。投影情节发展的脉络图可结束这一步教学。)

(三)、自主探究,研讨总结

1 、学生根据固有成员四人一组,从下列选题中挑选一个进行探究研讨。

(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当参与各小组的探究活动,给予他们适当的方法指导与帮助,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他的思想观点、为人处事和一般的绿林英雄有很大的差异。试结合林冲的性格特点谈谈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这一形象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指导学生从人物与环境、情节的关系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及典型意义。林冲性格的变化发展正是通过故事的情节体现出来的。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

老师举例分析归纳如下: a、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①结合故事情节认识林冲性格的变化与发展。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变化的。沧州遇旧他表现出善良安分,忍辱求安;买刀寻敌时,他先是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但不久又松懈下来,失去应有的警惕;接管草料场后他有随遇而安的想法,说明他对敌人抱有幻想,软弱动摇;直到草料场起火,他亲耳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了解了高俅所策划的阴谋,才毅然杀死仇人,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统治者的道路。②通过具体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写林冲与李小二谈起高俅“生事陷害”,他不是切齿痛恨,而是平平淡淡,仍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自认“罪因”,与李小二夫妇来往还“恐怕玷辱”了他们,说明林冲安分善良、忍辱求安。又如林冲听说陆谦从东京赶来暗害时,他气愤地说:“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这样的语言又表现出林冲的刚强正直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又如林冲在风雪之夜出门沽酒时,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他一系列动作:“将火炭盖了,取毡笠戴上, 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了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林冲谨小慎微、唯恐出事的思想性格。

b、林冲性格: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侠义精神,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辱求安,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到忍无可忍,被迫反抗,奔向梁山。(性格有一定的变化发展) 原因有:一是与以高俅为首的统治者之间的矛盾。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二是林冲自身思想的矛盾。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形成了他安于现状和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但是他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思想性格中有反抗黑暗、扶持正义的一面。这两种性格的矛盾斗争,构成了林冲的性格发展变化。 (作品不是孤立静止地塑造人物形象,而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放在人物与环境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历史地分析人物形象 )

师问: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讨论) 析: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也可看出这个社会的黑暗、腐败。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尚被逼得走投无路,愤起反抗;至于广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谈谈它在古代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把文中几处主要细节描写找出来,分析它的作用,然后总结归纳。)

明确细节描写概念: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节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老师举例分析归纳如下:①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可能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②林冲要去沽酒出门的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④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 15 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3)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请找出文中有关景物风雪描写的句子试加以分析归纳并谈谈其作用。 (中国古代小说极少孤立、静止地描写环境,结合人物动作描写环境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一般学生能够注意到文章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很少有学生会注意到结合人物动作写风雪,结合本课的事例可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小说这一特点。)

老师举例分析归纳如下:a、直接描写。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且密;“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②那雪正下得紧。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紧”写出雪降落的力度、速度、密度,令人想象出雪势之猛。三次直接写风雪,不仅层次分明地描绘了这一场风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紧的动态过程,而且紧密地伴随着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成为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b、间接描写(侧面衬托)。①通过环境衬托风雪: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突出朔风之烈、雪势之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书笔记 篇4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在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也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依稀会看到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杀富济贫,与官府抗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梁山好汉——林冲,一睹豹子头林冲的英雄本色。林冲是《水浒传》众多英雄中一个典型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艺术形象。

他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本着安分守己,恪尽职守的信念,在教头这个小小官职上默默奉献着。不料被高俅等人陷害,误入白虎堂,遭受刺配沧州的厄运。他逆来顺从,毫无反抗地接受了这原本不实的罪名。他幻想着安度刑期后,能与妻子团聚,再次欢度安逸的生活。

可是,自古以来,奸臣害人哪儿肯放你一条生路,让你安享余生呢?就在野猪林阴谋破败后,高俅又派遣陆谦密谋来到沧州,买通管营、差拔,妄图实施“火烧草料场”之毒计,彻底结束林冲的性命。林冲逆来顺受以便安享温馨的情怀彻底崩溃了。他不再是那个京城里八十万禁军林教头了,他变了,变成了一只凶猛的“豹子”——一只长期受官府迫害终于暴怒了的“豹子”,在被逼无奈之下露出了他凶猛刚烈的本性:他挥舞着长枪,深深地刺进了仇人的心窝。他抛弃了安守本分,抛弃了逆来顺从,也抛弃了他幻想的渴求安逸生活的愿望。就在那场大火的映照下,他手提长枪,披着满天的雪花,义无反顾地走出了沧州,走出了黑暗,走上了梁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篇5

深霄寒夜,仍不寐,月如初,人缩如猬,豪气欲销,掩水浒传一卷,读林冲风雪山神庙1篇,似闻剑出于匣,弹指铮铮然嗡鸣,石火电光间削青丝于韧,还剑入鞘一气呵成、流苏不惊。一抒郁结之气,二发明志之愿,遂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我最喜欢的水浒名篇,慢慢品,我们阅读有精读和泛读之分。做学问的人要懂得水磨黄豆的煮豆功夫,建议精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简称这篇为走雪篇,因为它讲得关于林冲山神庙杀人前后的行动轨迹,满天雪下安得庇护?这篇文章的线索分析众多,总还是金圣叹的批注令人齿颊生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山神庙先后仅显露出来两次:一次是林冲初到草料场,因天冷屋破没有方法御寒,到小市井沽酒途中所见。当时并未进门,在大门跟前林冲便顶礼虔诚跪拜,求神明保佑;第二次是沽酒回来,发觉草料场住房被雪压塌,无处居身,不能不到山神庙过夜。后来发觉草料场火起,隔门又听得陆谦等人对话,怒气冲汉霄,在山神庙前杀死三人,割下头来,摆在山神庙供桌上,之后整装雪夜上梁山。写不尽,道不完“官逼民反”的悲愤化为怒火,这风雪夜归人,切下仇人大好头颅祭神。这名篇写了雪、写了火、写了刀、写了枪、写了山神庙等等天然景色及武器,“骤看之就象无物”,互不关联,细读读,则是“拽之通体俱动”。这几件景色及刀枪,无一不是紧紧相连又密密互扣的,可以说是:雪有雪韵,火有火影,刀有刀踪,枪有枪澜,庙有庙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了解主要人物林冲的性格特点。

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法,在理清情节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变化过程。

3、把握小说民反的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变化,把握小说民反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大家仔细观看视频中的故事情节发展,视频放完了,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吗?没错就是《水浒传》。那林教头被贬沧州后又发生了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就让我们走进新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去了解一下吧。(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①同学分享课前收集资料,介绍施耐庵及其作品《水浒传》。

明确:作者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 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关于《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

②初读课文,结合文章标题,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三)深入研读

1、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请大家默读课文并以语文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明确:序幕,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开端,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发展,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高潮结局,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2、从课文情节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角色扮演、小组交流)

①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明确:忍辱求安、逆来顺受,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②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明确:表明高太尉仍想杀死林冲。当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从这可以看出林冲当时有初步反抗但并不坚决。

③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是什么态度?

明确: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这是情节的进一步展开。仇人相遇,刀剑相向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相反,局势又平缓下来。林冲被派到草料场,得到一个“好差使”,林冲随遇而安的性格又占了上风,他复仇的念头淡了,想得更多的是熬过刑期,回家团聚。这既表现了林冲性格的复杂性,也把他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表现得更充分。

④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

明确:奋起反抗。陆谦等人一把火烧了草料场,把林冲逼上了绝境。林冲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毅然杀死仇敌,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

(四)拓展延伸

大屏幕出示社会背景,结合历史背景思考林冲形象具有什么典型意义?

明确:从林冲的`个人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的政治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斗争,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民反”。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五)小结作业

小结: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结束课堂。

作业:本文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极有特色,请同学们课后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

针对小说教学,理清故事情节是第一任务,整篇文章的人物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表现出来,所以先明确情节,再次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性格,能够明确林冲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从而理解民反的主题。在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人物形象。第二课时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物象“酒”的作用,全面理解小说特色,从而完成三维目标的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有所收获。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2.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预习提示介绍了有关情节的梗概,可让学生自己阅读。

3.分析林冲的性格

教师:关于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文的“预习提示”概括为“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下面,我们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作具体分析。

提问: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提问: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提问: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提问: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提问: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败落。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迫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提问: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把文中几处主要细节描写找出来,分析它的作用,然后总结归纳。举例: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明确: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反思 篇8

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教学重点放在把握小说主题和情节上。而作为这一单元的第1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显然是单元教学重点课文。

由于这周要听我的课,所以我把听课安排在第二课时,体会林冲的性格变化。在备课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样讲解小说。在讲《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用的是网上下载的教案,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所以对课文的内容体会不够深刻。对于小说的讲解方法,我还是摸不到头脑。虽然我阅读了很多的资料,备课时间也很长,但是仍然不能组织起高效的教学过程。

我们组的其他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从他们的指导中,我渐渐地找到了感觉,小说的人物与情节的关系,环境与情节的关系等等。 我们组一个老师听了我的第一节课,听完之后她就批评我的课过于死板,放不开。林冲的性格变化始终跟着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一点我虽然意识到了,但没有能够放开来让学生思考。我回想了自己上课的过程,发现她说的太对了——这节课我基本上一直在照搬课件上的内容,忽略了学生活动,将学生的思考摒弃在课堂之外,使得学生没能够通过分析探究出林冲性格的变化。

针对这些意见,我又进行了修改。第二节课上课时,我完全放弃了多媒体的借力,就拿着课本去了。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体会人物性格的变化过程。由于不再受课件内容的拘束,整个课程的思路就非常清楚,不再杂乱。而且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并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这是第一节课所没有做到的。

第二节课的最大缺点是我没有安排好时间,最后“雪夜复仇”这一环节没有能够及时完成,所以临下课的讲解就非常的混乱,我的感觉是一团糟。。。板书也没有写好,太随便了。。。

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第二节课上下来,我感觉特别好。这个“好”不是说我讲得好(我感觉讲的一般,没有出彩的地方),而是通过这次备课--听课--修改--再听课的过程,我终于掌握了小说课讲课的基本思路。  虽然这句话由上班一年多的人说出来有误人子弟之嫌,但我还是很庆幸可以搞明白怎样讲小说。

今天听课的是4班,我原来以为课堂气氛会很闷,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那么闷。之所以他们平时上课闷只是因为我没有引导好。看来,我没有做好的还有很多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预习教学设计 篇9

二、教学评价设计 :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基础,激发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教学设计始终注意兴趣的张力效应。如导语中的自由发挥辩论,看电影片段及最后的开放式写作训练都表现出教学的“兴趣意识”。

2 、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文本本身的信息资源是多重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达到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目标,本篇教学设计精选了四个探究点,通过精选精炼,使学生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一般套路和方法,成为自读古代小说的入门向导。

3、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以上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促进者。

4、新课程标准在小说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要把握中外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形成一定的阅读鉴赏方法,从而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与水平。以上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征(中国小说重视情节和人物动作,善于通过描写人物动作显示环境、暗示心理,而不会把环境描写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也不用独白或心理分析的方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以提高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反思 篇10

为了上好必修五小说单元第一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前我就做足了功课,听百家讲坛,收集资料。其中关于高俅的资料给学生补充完整。如下:第一林教头“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一脚好气毬。……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

(宋徽宗)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毬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因为资料找的比较完备,所以今天的第一课上的非常舒服。上午开始辛苦准备,整整到了中午饭时节,课件才基本做好。吃饭时也不忘排版。终于完工。自己觉得没底。中午觉没睡安稳。到了下午上课时节,叫同学们猜小说之最,最义小说,最情小说,最奇小说,她们纷纷说聊斋是最奇小说,有几个不同意西游记。提问她们看过水浒传的举手,结果才10多个子人呢。叫的王翔起来回答看水浒的情况,小子竟然说因为其它电视没啥好看的。然后叫的邹圆起来,她说蛮搞笑的,啥潘金莲时吐血吐了三分钟。引起哄堂笑。还是黄山扎实点,叙述情节一丝不乱。连衙役名字叫董超薛霸都说的出。买宝刀,误入白虎堂,野猪林遭陷害,刺配沧州,头头是道。

这节课发言的同学还有鄢霞,喻海龙,胡宏志。

讲到社会环境,开了胡宏志玩笑,说社会环境包括人文交际,比如说胡宏志的周围女孩子都好爱干净,胡宏志一天不洗脚就会遭骂。大家哄然大笑。

时不时开句玩笑,课堂气氛愉悦,后面回来时嗓子哑透了。还是需要气氛的上课。

调节好整节课的氛围,整节课就上的特别顺手。老师自己也会增加自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因素。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指定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要求全班同学标出:“《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林冲性格的转变的?

三、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和林、李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 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四、分析林冲的性格

①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②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③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④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⑤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板书

林冲性格发展示意图。

逼上梁山

杀死陆谦

听说陆谦到沧州 (奋起反抗)

(复仇怒火燃烧)

心下慢了

沧州遇旧 接管草料场

(善良安份)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第二教时

一、复习巩固

指名复述故事情节及林冲性格变化过程。

二。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二、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水浒传》的精彩章节,或阅读全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篇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6

湖南娄底蓝圃学校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因素。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指定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要求全班同学标出:“《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林冲性格的转变的?

三、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和林、李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 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四、分析林冲的性格

①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②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③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④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⑤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板书

林冲性格发展示意图。

逼上梁山

杀死陆谦

听说陆谦到沧州(奋起反抗)

(复仇怒火燃烧)

心下慢了

沧州遇旧接管草料场

(善良安份)(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第二教时

一、复习巩固

指名复述故事情节及林冲性格变化过程。

二。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篇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两个小说单元,在必修小说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本单元3篇课文均选自中外几部著名的小说(《水浒传》《套中人》《边城》)。

设计思想

1. 设法将学生深深地引入课文之中。

2. 引导学生既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又注重对文章细节的品评欣赏。

3. 运用“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小说、品细节、悟主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相关情节

(2)古代白话字词积累整合

2.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 探究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以及伏笔照应的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1. 教具:幻灯片、DVD、大屏幕、课件

2. 预习要求:(1)读课文、读注解、理解部分古代白话词语含义。(2)读课文试着划分段落概括段意。(3)阅读《水浒传》7-11回,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情节。

3.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循环播放《好汉歌》当唱到“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句时,点出林冲在山神庙前风雪之夜手刃仇敌的英雄画面。

二.教学活动设计之一: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6段)酒店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第二部分(7-10段)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

第三部分(11-12段)山神庙 怒杀陆谦

三.教学活动设计之二:重点探究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问题设置

1. 文章第二段“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下菜疏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一句中这两个是什么人?为何“闪将”进来,而不是“走(跑、跳、跺、闯、挤)将入店里来”?这个字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研读课文,注重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注重课堂生成过程。)

学生讨论提出:文章第三段开头“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并且注⑨解释不尴尬:鬼鬼祟祟,不正派。也作“尴尬”或者“不尴不尬”,我顺势提问:这两个是什么人?一个军官、一个走卒。他们来这干什么?密谋。他们两个进入酒店后言行有什么特点?说话偷偷摸摸“不叫你修来”手段卑鄙阴险(给管营金银)。所以两个人是“闪”将进来。

2. 小二妻偷听“正不听得说甚么。”悬念 究竟会怎样?即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林冲有无生命危险?

幻灯1  细节描写中前后两次偷听 出示一副对联

小二妻店中隔墙,有心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中隔门,无意偷听听得真。

学生讨论:为什么酒店静   一个时辰听不全

山神庙 风雪交加  一会儿 听得真

师生互动:

客观原因:密谋      怕隔墙有耳   声音小   墙   隔音好

得意忘形 风雪交加心情好 声音大   门破 有缝 大石头靠

主观原因:作者有意为之,一开始不能听全,设悬念吸引读者。

(说书人的技巧)

3. 到了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 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去市井沽酒的`路上。

(读7、8段,找出有酒的地方。)

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躲过祸事

△ 只是出门买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

不一定!草厅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

△ 草厅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

练习三 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看看文中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学生读课文找出来讨论(参考答案见教参P7)

作业:1、仿写风雪片段描写。

板书:

偷听           卷下一天大雪来 酝酿        A 矛盾冲突  酝酿-紧张-高潮

直接描写 那雪正下得紧   紧张     紧B 阴谋实施得紧

越下得紧       高潮将至    C读者为林冲是否被杀担心得紧

风雪

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写草屋 摇振被压倒

侧面描写

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向火、抖雪、扯被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之三:

你对文中哪个细节或伏笔感兴趣?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 酒、风雪已经学过

(2) 林冲沽酒前盖火炭,草厅压塌后探火盆,知道火种已灭。

一方面表现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并非因为林冲疏忽而是有人预谋,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 关于刀、枪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4) 林冲进了古庙的石靠门,为后文陆谦等人推门未成只好站在庙门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偷听得一清二楚,真相大白,冲出庙门手刃仇敌张本。

(5) 方向位置设置合理。

十五里

沧州          草料场         山神庙         市井

三二里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由草料场往东走。同时陆谦等人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不是冤家不聚头,不到时候不聚头。

教学活动设计之四:高潮到来

幻灯2 录结尾杀人场景“把陆谦……”到结尾。

齐声朗读,赏析。同学们讨论1分钟,谈谈各自的感受。

幻灯3 金圣叹评点林冲杀人场景。

“杀得快活,杀得快活,若如那两个人也一枪搠死,便没趣了。有了这一刀一枪,才产生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熟不密,不缺不漏。”

师生互动:看看这卖友求荣的家伙到底是什么心肝?

总之杀得快活,有身份,有性格,有主次,有章法,有思想。

提问:林冲到底是怎样的性格?他一直在忍吗?为什么不早下决心?如果换成鲁智深报仇会怎样?

忍--------狠

一忍再忍    一逼再逼   手刃仇敌            主题:官逼民反

忍无可忍    走投无路   夜奔梁山

幻灯4 以第十回回目诗结束本课。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哭。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作业:1、课堂练习1、2,课内阅读(一)(二)

2、写作训练:足球场上的一瞬间(动作描写)。

板书:

细节:酒、风雪、火、刀枪、大石头、地理位置

忍--------狠   主题:官逼民反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内容安排较多,应该减少第一环节的用时,让学生提前准备预习作业,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简省多人补充甚至教师补充的时间,在自读课文自我剖析课文上多提供时间。第二课时在人物形象分析方面可再压缩,抓住关键情节,不必面面俱到,腾出时间搞一个风雪、动作描写训练并加以展示指导就更好了。

张景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浙江上虞丰惠中学 小刘

执教:刘建松 记录:赵金华 马秀芝

时间:3月15日 8:25--9:10 班级高二(1)班

本节课是三月份学校教学观摩课,现在的一些所谓观摩课,只观不摩。缺乏真正的研讨批判激烈争辩之风。只瞧外表,不看内在。实教者之悲哀。还是要感谢两位年轻的老师认真的记录,看了自己的真实的东西后,才知要改进学习实在太多太多。

师:同学们,今天几号?

生(齐答):15号。

师:几月?

生(齐答):三月(生笑)

师:什么日子?

生(1):消费者权益日。

师: 按惯例,今天轮到谁上台演讲?以面对3月15日为题演讲。(一女生上台演讲老师点评)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当一个人面对邪恶怎么办?(停顿)我想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屈从,二是毫不妥协。屈从可能带来暂时的生存,但结果往往是耻辱的;相反,毫不妥协可能导致肉体的消灭,但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勇气,将象天上的星辰一样,让邪恶胆战心惊,让后人在深夜里仰望。在阴森恐怖的山神庙,在风雪连天的草料场,面对邪恶,一位名叫林冲的男人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涅磐,请同学们朗读标题两遍,要求一次比一次响亮。(学生朗读,气势浩大)

师:谁第一个告诉老师,你是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七个字的?或者这标题包含了那些信息?

生(2):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中(生笑)具备了人物、时间、地点。

生(3)林冲在山神庙中发生了流血打斗。

生(4)山神庙发生紧迫的事情……

师:什么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生笑)本文是英雄史诗《水浒传》中第十回。我们不妨看看第七回至第九回,到底在林冲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投影显示这三回的目录)

师:我们从中看出林教头出身中层干部,国家公务员(生笑)家有娇妻,丰衣足食,生活滋润,要是现在,带着妻子逛逛超市休闲休闲。用时髦的话来说,很有小资情调。(生笑)可如今虎落平阳(学生接口“被犬欺”)以一个刺配犯的身份,类似于现在的文身,但部位是在头部,这是带有耻辱性的标志。流放到哪里?

生(齐答):沧州。

师:沧州,并不是林冲停泊的港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波澜情节。

生(5):沧州遇旧。

师:谁是故人?

生(齐答):李小二,林冲曾经资助过他。

师:买刀寻仇。

师 :谁是仇人?

生(5)当然是陆谦。

师:接着说。

生(5):接管操场

师:在草料长发生了大事情。 是……

生(5)火烧草料场。

师:前几个情节概括的主语都是林冲。最后情节以手刃仇人为佳。(生点头同意)通过情节的梳理,我

师:我们来听听别人的评论吧,这是清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观点(投影出内容如下示: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师:我们同意金先生的论断吗?(有人摇头,有人点头)注意两个字,太狠还是不狠。或者说忍耐还是不能忍耐?

生(6):该狠时狠,不该狠时时不狠。(生笑)

师:这是比较中庸的答案,我们学学中央台《焦点访谈》的口号……

生(齐答):用事实说话。

师:那我们找一找事实,先说一说林冲不狠或者说能忍的一面。沧州遇旧后,教头对李小儿的话可看出一些苗头。

生(7):林冲指着脸上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师:打住,注意“恶了高太尉”这五个字,假如要你回答,你会怎么说?

生(8):天杀的高俅老贼,我把你碎尸万段(生笑)

师:林冲为何称自己为罪囚呢?他到底有罪吗?

生(9):没有

师:如果有的话,那只能怪妻子太漂亮了。吸引别人的眼球了。(生笑)这说明林冲对现实还抱有幻想,这属于忍的一方面,另外还有吗?

生(10):到草料场时,林冲的住房条件特差,属于危房。(生笑)

师:是歪房,林冲大小也是个场长啊。(生笑)同学们读读有关住房的句子,

生(齐读):仰面看那草屋时……

师:这里有忍吗?

生(11)有。天晴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是说林冲要安心改造,表现优秀,争取提前释放。(生笑)

师:对,教头毕竟有个小康之家,早点回家,与妻子团圆,但试问家在何方?还有吗?

生(11):到山神庙中,求菩萨,希望菩萨能保佑他,度过难关,也可说明能忍。

师:菩萨保佑林冲吗?看来好象没保佑吧。草厅被雪压了,假如草厅压倒了,你会怎么办?

生(齐答):逃回家。

师:林冲没逃,他到半里外的山神庙去寄宿,这儿老师发现了一个疑问。草料场中另外还有房子吗?(生答“有”)那为什么舍近取远呢?要到半里外呢?

生(12):怕晚上被压。不放心。

师:那什么是草料场,(停顿)沧州是边防前线,草料场类似于现在的军需仓库,油库。属于战略物资,没有油,坦克就变成一堆废铁。开不动了(生笑)为何寄宿半里外的山神庙。

生(12):哦,原来仓库内有官府的封条,贴了封条是碰不的……

师:不仅是碰不得的事,而且是要杀头的,这也说明林冲的小心谨慎,能忍。所以宿在山神庙。还有吗?

生(13):在山神庙一个人喝闷酒,怪可怜的,也说明林冲能忍。

师:好,读一读这段描绘。(生读“将那条絮被放开……就将怀中的牛肉下酒)

师:这一节写尽了英雄末路的悲叹,是英雄的悲情时刻,无比的凄凉。真正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在迷糊中,他会梦到谁?

生(13):妻子,幸福的时光难忘。

师:真是梦里依稀娇妻泪,而今孤单山神庙。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梦烧醒了。林冲怎么办?

生(齐答):拿了花枪,开门救火。

师:如果是平常人,会怎么做?

生(14):逃,逃之夭夭。(生笑)烧了草料场,可是死罪一条啊,此时不逃,(众生接口“更待何时”)

师:此刻,林冲还能忍,忍到家了。忍到这份上,用幻想来麻痹自己,明知危险,却不敢面对。我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真的猛士……

生(齐答):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林冲到底有没有狠的一面呢?

生(15):有,比如听到陆谦来到沧州,林冲买刀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又到城里城外寻。寻了一天。这说明他狠。

生(16):还有林冲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这也说明狠。

生(17):林冲杀人是够狠。

师:读一读山神庙复仇的场面

生(齐读)林冲挺着花枪……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

师:注意其中的典型动作“搁、剜”。假如换作李逵会怎么做?

生(17):很简单,乱砍一气。砍倒一个算一个。

师:林冲杀人就有档次,先把一把钢刀搁在你的脸上,(模仿)然后发表杀你的宣言,让你死得明明白白,杀人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生(18):老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是不是省略了一些场面?

师:你说呢?

生(18)我想,省略了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因为前面有个“剜”字,估计是很血腥的。

师:你推测的相当有理,原文的确如此。我看过原文,这个描写我就不读了,我不想渲染血腥和暴力。不过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场面,也写出了林冲的……

生(齐答):狠。

师:对,我想到了电影英雄本色中发哥的经典台词。(生笑)我等了许多年只等一个机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夺回来。复仇的烈火在升腾,手刃仇敌,何等快哉。自己的结义兄弟昔日的铁哥们倒在自己的钢刀之下。其实林冲也是杀了自己,那个屈辱的忍气吞声的林教头已死去,天地间屹立着充满血性的豹子头,这一切就让这场暴风雪作证(出示电视剧《水浒》林冲在风雪中复仇的图片)本文中有大量的风雪描绘,�

生(齐读)正是严冬天气……卷下一场大雪。

生(19):推动情节的发展,

师:说得具体些。

生(19):下大雪,林冲要买酒驱寒,路上看到山神庙,草厅由于雪大压倒后,寄宿山神庙,于是就有复仇之戏。

师:概括很简洁明了,还有吗?

生(20):有助于表现英雄的坚强斗志,渲染悲壮的气氛。

生(21):我想风雪有象征意义,“那雪下得紧”可能象征邪恶势力的威逼。就象《红楼梦》中“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样。

师:鲁迅先生说:‘雪下正紧,说紧字极具神韵’。的确如此。大雪纷飞,荒野独行,在冲天的火光中,英雄知道拼命挣扎想回家和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已被大火吞噬了,眼中的热泪只有迎着呼啸的北风无声的飘洒,他注定要漂泊,前路属于他的只能是雨雪霏霏,而永远不会有杨柳依依。这就是英雄末路的悲剧之美,令人扼腕叹息。这不是官逼民反的简单之事,而是官逼官反,这样的世界是腐烂透顶了。有人曾为林冲写了一首小诗(出示投影,大声朗读。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让我们套用金庸小说中一句话来结束课文:那一夜,我看到了真正的江湖。

板书

恶了太尉 我是罪囚

屈辱的林教头

忍 修屋过冬 神明庇佑

宿山神庙 开门救火

风雪 逼

摸不着杀人放火

狠 骨肉为泥 买刀寻敌 血性的豹子头

手刃仇人 搁剜两字

作者邮箱: liuliu2080@

22 383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