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篇】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作者在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3、学习本文在对比映衬中突出景物特点的手法。

学习重点:

目标1、3。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旷达情怀并在此基础上体会大自然给予个体生命的深刻感悟。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检查预习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纠正断句。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两两组合互读。

五、明确本节课目标:疏通文意。

六、解题

师问:本文的标题如何断句?又如何解释呢?

学生小组讨论。

明确: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开始发现宴:《说文解字》“宴”,安也。宴游,即安闲的游览。记:文体名。

七、知识积累,文意疏通。

实词:

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慢慢而游、无远不到、披草而坐、意有所极、觉而起、怪特。

始指异之、缘染溪、斫榛莽、箕踞而遨、若垤若穴、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莫得其涯、引觞满酌、心凝形释、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故为之文以志

教师补充:穷:

趣:

虚词:而、之

句式: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定后)

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

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

学习方法:教师让学生圈画出词句,然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八、质疑答疑

九、齐读课文

十、作业: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理解情感,学习手法。

二、讨论探究:

1、本文的标题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那么,有“始得”就有“未得”,有“宴(安)”就有“不安”,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吗?

学习方法: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明确:未得(以为凡是州之山 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始指异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然后知吾向之未始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第二篇】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1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高一语文《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3.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

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难点: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

患意识。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三)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四)小结作业

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五、板书设计

语文高中教学设计【第四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与《大学》这本书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等词语含义。

3.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容。

4.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重点难点

1.解读“三纲”“八目”的内容。

2.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做为《四书》之一的《大学》这本书,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称赞。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其“三纲”“八目”,对人生之目的以及达到此目的之步骤与方法,条理分明,阐述无疑。下面,开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文化常识:古代学制

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2.作品《大学》简介

《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它与《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5页学习提示: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三、学习活动

(一)朗读文本,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解,翻译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2.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品德。

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4.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止,达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注解: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详。5.得:处事合宜。

翻译: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解: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翻译: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诚实,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解:

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2.壹是:一概,一律。

翻译: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够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

过渡语:在了解了选文的字面意思以后,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探究环节。要解读这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纲”和“目”的含义。因为“三纲””八目”是《大学》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

“纲”的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是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二者的关系是纲比目大,目从属于纲。

在理解了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开始解读本文的思想。

(二)解读文本,探究思想

问题一:请同学们勾画有关“三纲”和“八目”的语句,进行朗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1.朗读“三纲”语句,解读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理解:所谓“明明德”,意指不断地彰明人内在的光明的德行,培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求知和修身。所谓“亲民”,是指求知和修身达到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明明德”,那么就要亲民。前面两条都做到了,就会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2.朗读“八目”语句,解读内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理解:古代的那些有大德的人,都以彰显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为主。彰显品德就必须先把国家治理好,想要把国家治理好,那就要处理好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而家庭由个体组成,能否使家庭和谐有序,个体成员的修养非常重要。一个有修养的人,首先心要正,即不偏不倚,这就要求我们排除私心杂念,去除妄想,做到“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要想使意念诚实不欺,就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源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问题二:哪些句子体现了“八目”的顺序,反复朗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顺序?

1.体现了“八目”顺序的语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八目”的顺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齐天下

3.理由:

结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

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题三:请同学思考“三纲”和“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文开头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以说是本文的三个“纲”,第二段讲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八个“目”。

八目之中,“修身”以上都属于“明明德”之事,“平天下”以上属于“亲民”之事。“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的最高阶段。

问题四:怎样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的语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理解:

在这句话中,“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实现“三纲”、“八目”的七个步骤。

“知止”通过学习了解“至善之所在”,“止”指只应当处的位置,即至善的境地。了解了至善之所在,思想就有了定准,即所谓定。止与定是因果关系,“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只有“知止”才能做到“定”,“定”则能心不妄动,即做到所谓“静”心静则能专一,即所谓“安”,身心俱安,则能思虑精密周详,即所谓“虑”,“虑”则能得其所止。

(三)拓展延伸,思考讨论

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诚意”“正心”的文字,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和“正心”?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恶恶臭: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2..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3.谦:通“慊”(qiè),满足。4.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详细讲解: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诚:使动,译成“使……真诚”,“毋自欺也”,倒装句,理解成“毋欺自也”。

翻译: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

“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慊(qiè)。”

“如恶(wù)恶(è)臭(xiù)”的“恶(wù)”和“如好(hào)好(hǎo)色”的“好(hào)”,它们都为动词,表意相反,“恶(wù)”理解成“厌恶”“憎恶”,“好(hào)”理解成“喜好”。

“恶(è)臭(xiù)”的“恶(è)”和“好(hǎo)色”的“好(hǎo)”是形容词,“恶(è)”理解为“污秽的”“腐臭的”,“好(hǎo)”理解为“美好的”。

“臭(xiù)”和“色”都是名词,“臭(xiù)”是气味,“色”可以理解为“容貌”,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此之谓自慊(qiè):慊(qiè),满足。

翻译: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翻译: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小人:道德品德低下的人。闲居:独处、独居。为:动词,做。善:形成词作名词,好的事情。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也可以说成“没有什么坏事不做的”。

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动词,显明。

翻译: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翻译: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谓:叫作,称作。

翻译: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全段的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东西一样,这样发乎本性的诚实不欺,才称得上是自我满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戒慎不欺。品德低下的人在独处无所事事时,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彰显自己的好处。殊不知,别人看他们,就像能看见他们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所想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曾子说:众多的眼睛都在看着,众多的手都在指着,难道还不够畏惧吗?富贵的人将房屋内外装潢舒适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离以道为家而光泽生命。内心坦荡自在,身体自然安和舒泰。内在生命真诚,外在行为态度也就真诚;这就叫以生命对生命,以真诚对真诚。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乐(yà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身有所忿懥: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内心。忿懥:愤怒。

2.好乐:爱好,喜爱。

译文

我们所说的修养自身,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怎样做到诚意?

1.保持内心的诚实不欺。

结合“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一句理解,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观点: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是不要欺骗自己。

2.内心所想与外在表现一致。

结合“诚于中,形于外”一句,即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

3.慎独。

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慎”就是小心谨慎,“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的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怎样做到正心?

正,即端正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结合文本,自身有所忿怒,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恐惧,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偏好,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忧虑,心就不能端正。要想做到端正内心,就必须摒除这些私心杂念,摒除患得患失的心态,不受情绪制约,保持心态端正。

总结: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了解到“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同时,也教会我们,在独处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谨慎,我们不要像文中的“小人”那样,在独处的时候无恶不作,还在别人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我们要做到,让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与外在表现的一致,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面对生活中多种情绪,不因喜爱而偏好,不因愤怒而憎恨,保持自己内心的端正,这样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

四、反馈与评价

1.下列选项中画线的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动词,彰明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本:根本

C.在止于至善止:达到

D.致知在格物格:风格

答案参考:D(推究)

2.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

A.《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

B.“八目”之中,“修身”的目的是管好自己的家。

C.“八目”之中,“格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D.“安而后能虑”是说思虑精详以后才能性情安和。

答案参考:C(不全面,D.顺序相反)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大学》的前两段,它讲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涵,也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明确了“修身”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让我们除旧迎新,不断雕琢自己的品德。

六、课后作业

1.总结本课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试着阅读《大学》全文。

3.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0字。

22 2330962
");